人的命運是可被預測的嗎?這是個哲學性問題,但在螞蟻集團,這卻是個商業問題。
全球最值錢的新創即將變現。
最快10月,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集團即將在上海與香港兩地上市,最近發布的招股書,首度讓外界得以完整窺見這隻野蠻生長的Fintech公司面貌。
各界預估螞蟻集團將募資達300億美元,一舉超過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Aramco)當初募資的250億美元,成為史上最大上市募資案。
「螞蟻金服除了共產黨,已經沒有對手,」悠遊卡控股董事林坤正分析,「他幾乎可以預測你接下來要不要花錢,(做生意)會不會倒閉,這個價值多大?以現在的發展趨勢,他有很多價值還沒開發出來。」
螞蟻集團一上市,就擠入全球前十大金融股,在中國僅次於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與Paypal雙強鼎立,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金融科技股。
這個讓台灣最大金控──國泰,改變策略,引入合資,還讓他占股51%的螞蟻集團,憑什麼這麼值錢?
首先,靠賣至少10億人的人生預言。(看更多:從螞蟻變巨獸 馬雲如何顛覆中國數位金融?)
只有支付寶,沒有現金的中國
螞蟻集團的核心業務為電子支付工具「支付寶」,在中國幾乎取代了現金交易、信用卡的地位。2003年推出的支付寶,最初是做為阿里巴巴買家賣家間第三方託管帳戶,以此解決買賣雙方信任問題。
然而,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電子支付場景擴增,除了一般消費,各種金融行為,舉凡理財、投資、保險,均可在支付寶平台上一鍵完成。
2011年,以支付寶為核心的螞蟻金服自阿里巴巴集團獨立,至今,阿里巴巴仍對螞蟻集團持有33%股份,雙方持續在資訊及技術上合作。
29歲的台灣女孩Annie(化名),在北京工作4年。她的北漂生活是這樣的:一早起來用支付寶買片1塊人民幣的煎餅,接著用滴滴打車叫車上班,中午用「餓了嗎」叫外賣,週末再用支付寶買票看場電影。
Annie的日常民生用品,則透過淘寶線上購買。月底到了,房租、水電瓦斯費也都用支付寶一鍵轉帳,要回台灣或到各省旅遊,同樣在支付寶上買好車票機票。
「我出門已經不帶現金了,」Annie表示,不少商家已經拒絕接待使用現金的客人,就算接受現金,商家收到也會反覆查看,生怕收到偽鈔,Annie身邊幾乎所有人都在用支付寶。
全中國,和Annie一樣使用支付寶生活的人,至少10億。
巨量資訊做出人生預言
透過支付寶平台,螞蟻集團收集巨量資訊,舉凡用戶在哪工作、住的區域、交友圈,打車會不會放司機鴿子、網購商品是理財書籍還是麻將骰子。(看更多:SK-II、螞蟻金服的「加法公式」,瞬間讓品牌變人性)
依照美國企業家羅恩(Jim Rohn)提出的「五人平均理論」,你的財富,會是身邊相處最頻繁5個人財富的平均。透過10億人交叉金流數據網,支付寶幾乎已經可以預知用戶一生的財富變動。
超「狂」的預測力,讓他們發展出各類獨特的金融商品。至今,中國有75%的人沒有信用卡,但他們也不需要。因為支付寶的「花唄」,用戶在天貓或淘寶購買商品,確認收貨後的下個月10號前付款即可,概念即類似信用卡。
「花唄」比辦信用卡有吸引力,因為「這樣可以累積芝麻信用,之後投資比較方便,」5年前從台灣到深圳工作,40歲的Peter(化名)說。
所謂的「芝麻信用」類似徵信評級,只要每次消費均有定期繳款,芝麻信用分便會增加。但只要欠款不還,或是欠繳水電瓦斯費、叫了車不去搭,就會被扣芝麻分。
一旦芝麻信用分太低,所有支付寶上的消費行為都會被凍結,屆時叫不到車、訂不了淘寶天貓,更借不到錢。
「我的中國朋友都說,有欠錢,一定得先還支付寶錢,再還銀行」林坤正表示。
在中國的網民論壇上,欠債幾天,花唄就會打電話給爸媽,也成為討論的熱門話題。
綑綁信用評等,降低倒帳風險
從支付寶上,Peter直接開了連通的證券戶與基金戶,買了約10萬人民幣的股票,以及約20至30萬人民幣的基金。但最讓Peter嘖嘖稱奇的,莫過於支付寶的靈活性。
他說,支付寶會根據用戶芝麻信用分,判斷用戶財力與風險承擔能力,推薦適合的商品,隨著交易行為累積,支付寶還會找出之前跟該用戶交易行為相似的人,都購買過那些商品,再一波推薦。
「台灣券商app是被動的,跟支付寶差太多了,」Peter分析,台灣券商app仍是得靠用戶主動下單,但支付寶卻會主動向用戶推播適合的基金股票,還會提醒用戶,購買的哪支基金最近跌了。
除了投資方便,支付寶開創的保險帝國,更是超出台灣人理解範圍。(看更多:支付寶登台!寧夏夜市準備好了)
不掛保險牌照,卻有1億人投保
一道數學題,一年繳120台幣,當你罹患99種重大疾病,理賠機構最高理賠130萬,這樣的保險,你保不保?
相信大部份人不會拒絕這樣的機會,至少在中國,有1億人同意了。
其實,這名為「相互寶」的保險,其實並非保險,而是「互助計劃」。螞蟻集團打的是擦邊球,銷售「大病互助」的商品,規則還有一條,若你不幸患病,能否理賠,可能得經數10萬人投票決定。
雲南一位唐先生,2018年初加入螞蟻集團底下「相互寶」,沒想到年底就因意外,跌入水溝,雙股骨折,陷入重度昏迷,唐太太向相互寶申請10萬人民幣互助金,沒想到卻被拒絕,理由是唐先生未誠實告知,曾因皮肌炎服藥3個多月的用藥史,根本不符合相互寶加入資格。以至於這決定,是經由25萬「相互寶」陪審員做出,其中58%投了反對票,42%投了贊成票。
每筆發放的互助金,螞蟻集團會收8%當管理費,低於一般中國保險公司管理費。
螞蟻集團表示,相互寶並不賺錢,目的是推動保障意識。除了相互寶,支付寶底下的螞蟻保險類似台灣的保險代理人公司,販賣其他保險業者的商品。
賣理財、保險產品的成長潛力大
今年初,螞蟻金服改名為螞蟻科技集團,目前與支付寶有關的電子支付與商家服務佔螞蟻集團營收35.9%,其餘六成營收均來自數位金融科技平台,其中花唄等微型借貸的利差佔近40%,提供平台讓基金上架的理財科技佔15.6%,保險銷售平台則佔8.4%。
將來銀行策略長吳建頤分析,以台灣目前銀行的收入佔比來看,放款利差與理財、保險的手續費收入,大約各占一半一半,但螞蟻集團放款利差及手續費收入是二比一,意味著後者還有很大成長空間。
「離(飽和)未來還很遠,」吳建頤分析,一開始因在淘寶購物而使用支付寶的都是年輕人,等這批人年齡漸長,投資及保險需求便會出現,隨著時間過去,將會看到營收成長集中在手續費收入上。
虛擬金融機構的時代來了
從一般人最頻繁使用的消費支付起家,螞蟻幾乎控制了所有應用場景,有海量數據,控制了每個人的信用評級,最後控制了10億人的理財行為。螞蟻集團實力已遠遠超過所有中國金融機構。
螞蟻集團的野蠻生長,除了中國,無人可以複製。
但「(銀行)虛擬化是必走的路,根本不需要討論,」吳建頤預測,日後實體分行將逐漸縮減。
純網銀開幕後,台灣金融業將會重新洗牌,整體的餅雖不可快速壯大,但純網銀因為成本小,沒有金融巨頭的包袱,創新可能多,「就像是電動車已成趨勢,今天你我,將會是搭汽油車的最後一代。」
林坤正則預測,日後台灣金融市場,將走向大者恆大,小者恆小的局面。
林坤正分析,銀行要盡可能跟消費場景傳接,但也只有大型金控有本錢這樣合作,小銀行得自己找利基市場。
林坤正以今年7月開幕的香港網銀We Lab為例,WeLab前身是一間行動貸款公司,透過讓用戶自主同意在手機上下載We Lab的app,讓app收集數據,作為之後的核貸依據,就是小型金融機構用獨特方式找到出路的例子。
一個成立10年的公司能夠改變全球金融市場,螞蟻集團的天價上市,意味新時代已然到來。(責任編輯:陳郁雁)
天下Web only/文 李若雯 2020-09-07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1837?utm_campaign=media_yahoo-affiliate-200908-5101837&utm_medium=affiliate&utm_source=media_yahoo
1/2CAFE'
- Aug 08 Sat 2020 18:34
史上最大預言家》顛覆10億人生活後,螞蟻集團如何改變台灣生態?(螞蟻金服)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