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RF可能演變成跨海爭議。據了解,此波人民幣重貶的多名TRF受害者,不僅具台商身分,而且已各自向在地的台商協會求援,希望透過台商協會的集體力量,爭取向相關的銀行求償,使TRF問題恐將進一步演變成跨海爭議。

知情人士表示,台商風起雲湧投訴的名單多是民營銀行,其中更有某家銀行前年、去年,都約有40、50億元的獲利是來自TMU業務,當中超過2/3是來自TRF、DKO,這次也成為許多台商投訴的主力名單。
  
此外,也有某家中型銀行,已因為TRF引爆內部的責任歸屬爭議。一位知情主管無奈指出,不少分行早在數月前眼看人民幣匯率時好時壞,就已提醒總行「千萬不要把客戶的額度用滿」,希望能把總行原本核給客戶的額度,用一半就好,另外一半作為萬一人民幣大跌時,避險對作的準備之用。
  
但據悉總行的TRF操盤單位,為了爭取高額獎金及業績,不顧分行的勸阻,把客戶的額度「用到滿」,避險空間完全喪失,如今客訴不僅讓分行經理疲於奔命,更對總行未秉公處理責任歸屬憤恨不平。
  
此外,銀行業者透過「轉貸」方式隱藏立即性損失,也開始引發愈來愈多的爭議,金融圈已傳出不少客戶認為當初銀行的行銷方式不當,再加上轉貸還得支付額外的利息錢,因此「拒簽」轉貸合約。
  
有業者估計,整體金融圈1月至少有3成獲利將受到TRF風暴的折損,更有業者形容,TRF根本就是新版的「結構債風暴」,或是「卡債風暴」。
工商時報─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2016/01/22 07:59
-----------------------------------------------------
台股年報 潛藏五大地雷(TRF)

全球金融市場今年波動劇烈,各行業都相當容易踩到地雷。分析師認為,台股年報潛藏五大地雷區,包括人民幣TRF金融商品重挫、大宗原物料商品重挫、潛藏投資風險高的海外轉投資龐大之集團股、併購案產生的投資損失、應收帳款高的族群等。

分析師指出,金融股今年一直被人民幣議題糾纏,主要與銀行銷售人民幣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合約有關,銀行端銷售給國內中小企業的人民幣TRF是無須繳保證金,且押寶人民幣升值的選擇權賣方,但人民幣在今年啟動二次貶值,違約潮湧現。若客戶確定違約,銀行基於保證責任,必須認列營業內的損失,這是金融股近期重挫的主因之一。

另外,今年國際原油、黃金、鐵礦砂及大宗農產品等報價重挫,上市櫃公司則容易遭遇原物料下跌的跌價損失,或者因避險而交易的期貨合約,可能因操作方向錯誤的風險。

海外轉投資龐大的集團股及壽險股,因集團、壽險業帳上現金多,投資部門操作的海外商品繁雜,但隨著今年高收益債券崩盤、油價重挫、匯率市場變化多端,要避開地雷商品則要端視投資部門的精準眼光。

第四大地雷是併購案產生的投資損失,依據近期台灣美光以每股30元溢價併購華亞科來看,併購案宣布後,股價上漲好幾日,但對多數股東們是件沈重的併購案。據了解,不少華亞科大股東成本在每股50元,帳上投資損失龐大,未來都必須在財報上一一浮現。

第五大地雷股為應收帳款高公司。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連動緊密,但大陸企業債務危機頻傳,大陸營收占比高且應收帳款高的公司,即是潛在財報地雷區。

事實上,新加坡股市就是現階段全球金融市況的縮影。新加坡股市上市公司以房地產、金融、鐵礦砂、海運、能源為主,但隨著金融商品動盪,新加坡股市今年以來跌幅14%,為全球前十大表現最差股市之一。
經濟日報 記者王淑以/台北報導 2015-12-31 04:54
-------------------------------
TRF 為何從金雞母變成麻煩?
釀錢災 金管會禁永豐銀停賣一年

四月二十八日晚間,金管會發布最新裁罰令,除了糾正永豐銀行的金融行銷部門(Treasury Marketing Unit,簡稱TMU)業務推銷不當,更暫停永豐新承作「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簡稱TRF)商品交易一年。

出手之重 震撼業界

這是有史以來,金管會首度暫停銀行業者某項金融商品業務長達一年,出手之重,震撼業界。

這起事件的主角有兩個,首先是TMU,這是指銀行內專門對企業提供金融商品銷售與交易的部門,同時,也堪稱是近年來國內許多銀行業者最重要的獲利成長動能之一。

「二○一二年以來,TMU已成為台灣銀行業者的主要成長驅動力之一。」高盛證券在五月二日發布的最新報告當中如此評論,根據這份報告,一三年國內主要銀行TMU的手續費收入均較一二年大幅成長,其中國泰世華與台新銀行的成長幅度皆超過五成,永豐銀行則將近五成,成長幅度相對低一些的玉山銀行,也繳出了年增一七%左右的成績單。

由於業務大幅成長,TMU在各銀行的角色也逐漸吃重,在高盛的報告中揭露,一三年此業務對永豐銀行的營收貢獻度在國銀中最高,約達一六%,台新、富邦也達一○%以上。

不過,這個在過去兩年儼然成為各家銀行金雞母的部門,如今卻陷入風聲鶴唳的緊張氛圍中;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日前對包括永豐銀行在內的九家銀行進行TMU業務金檢,除了永豐之外,目前確定至少還將對三家銀行陸續開罰。一時之間,各大銀行TMU籠罩於不確定性的低氣壓中,甚至被其他部門同仁戲稱為「麻煩製造部門(Trouble Making Unit)」。

他們惹了什麼麻煩?這就要提到事件中的第二個主角:TRF。簡單地說,銀行TMU不當銷售人民幣TRF,就是這一回令金管會震怒的違規事實。

所謂TRF,是一種與匯率連結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其遊戲規則基本上就是商品發行者與客戶之間「對賭」未來匯率方向,合約會設定「中止價」、「執行價」及「保護價」;以「客戶看好匯率升值」的商品合約為例,中止價的意義是「升到這裡合約自動終止」,客戶必須獲利落袋,得到「本金×匯差」的利潤;執行價可解讀為「損益平衡點」;至於保護價,就是「貶到這裡必須補繳保證金」,否則就得被迫認賠出場,並且,賠的錢不是「本金×匯差」,而是「本金×匯差×槓桿倍數」,目前市場上較常見的槓桿倍數為兩倍。

銀行當仲介 穩賺不賠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體會到TRF的三個特質,第一是複雜難懂,第二是獲利有限、虧損無限,第三則是高槓桿倍數;而這三大特質的共同意義就是「高風險」。但在過去幾年,由於人民幣升值趨勢明確,即使人民幣TRF被歸類為高風險商品,但是「利用TRF壓寶人民幣升值」,依舊漸漸成為全球最普遍的理財運動之一。

不幸的是,今年二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貶;四月上旬,摩根士丹利證券發布相關報告,有趣的是,這份報告的主旨並非揭露危機,而是分析各國匯率後市展望。

報告認為,由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已經接近目前多數TRF所設定的六.一五到六.二元保護價區間,因此短期內可能出現一波人民幣拋售潮。報告並估計,人民幣在貶破六.二元後,每貶○.○五元,將造成全球人民幣TRF每月損失一億美元。

然而,過度利用TRF壓寶人民幣升值的問題,在台灣恐怕更加嚴重。

金管會官員透露,早在去年底,部分外幣波動劇烈,已有一批客戶不堪損失嚴重,一狀告到金管會去,當時金檢局已開始祕密調查各銀行TMU銷售TRF的違規情節。

直到今年,人民幣匯率重挫,不少客戶更是損失慘重。

行庫財務部主管指出,目前多數銀行設定的保護價是人民幣六.二五元兌一美元,如今人民幣貶破此關卡,許多客戶只能認賠殺出,多名受害者憤而向金管會投訴,也讓銀行銷售TRF的種種亂象浮上枱面。

據金管會查核結果,永豐銀行遭懲處的原因,包括未充分揭露商品內容及風險、未適當評估客戶風險承擔能力與商品適合度、未考量客戶實際交易需求與承擔能力,並有資格不符人員協助銷售相關商品等。既然曾銘宗強調「還有業者待罰」,意味類似的現象,並非永豐銀獨有而已。

行庫主管透露,依規定,TRF應該只能賣給總資產超過三千萬的專業投資散戶、五千萬元之法人,但部分同業為了搶生意,竟然賣給早餐店、小吃攤這種完全不符合資格,也無外匯避險需求的業者。

此外, TMU人員至少須符合有衍生性金融商品相關執照、在國內外金融機構相關部門實習一年以上、曾研習相關課程三個月以上等資格,不過某金控的財管部門高層透露,部分銀行讓相關人員在來不及接受充分訓練的情況下,匆匆上陣,本身素質不佳,對不少產品屬性和風險程度,往往也一知半解。曾銘宗也說,這次重罰永豐銀的原因之一,正是其銷售人員竟然一項資格都不符合。

為何銀行亂賣?又為何投資人願意亂買?
一來是因為,對銀行來說,銷售TRF等外匯衍生性金融商品,基本上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高盛證券分析,台灣銀行業者在人民幣TRF的遊戲中,與國外大型銀行或投資銀行有所不同,不是「發行者」,而是「仲介角色」,銀行主要是引進國外大型銀行的商品,售予國內客戶。

換言之,國內銀行銷售TRF,只賺佣金,而不用承擔商品本身的對賭風險。

以目前行情來說,每筆TRF交易的主流名目本金為一百萬美元;一筆一百萬美元的交易,銀行約可賺到約三千到一萬美元佣金,對於主要業務利潤已微乎其微的銀行業者來說,算是相當豐厚。

因此,只要能賣出,銀行幾乎就確定賺錢。尤有甚者,「銀行通常會向操作TRF的客戶要求擔保品,但在台灣,業者卻不一定會這麼做,尤其是熟客。」高盛在報告中指出。

更悲哀的是,目前主管機關對於人民幣TRF的災情,幾乎無從評估,當記者去電金管會及央行詢問相關人員國內投資TRF總額時,得到的答案都是「很難釐清」、「不知道」;而某行庫主管則表示,由於很多客戶在台灣、香港都有操作人民幣TRF,依其評估,台灣客戶在兩地投資總額應在一百億美元以上,潛在損失則為二十至三十億美元。

散戶賺賠 要追究銀行

而摩根士丹利則評估,若台灣所有銀行都被金管會要求必須全數回補TRF部位,必須在現貨市場買入三二○億美元。

由此可見,金管會接下來的態度,直接攸關這場風暴對銀行業的衝擊程度;目前來看,過去兩年靠著熱賣TRF而高速成長的銀行獲利引擎TMU,今年成長力道恐難延續,而若接下來金管會斷定銀行必須為不當銷售的結果負責,則無疑是對業界投下一枚震撼彈。

產品本身是中性的,但不能賣給不對的對象。」曾銘宗表示,近期雖有部分中大型企業主向金管會投訴,但金管會認為,這些公司普遍設有財務部門、專業的財務長和財務操作經理人,有充分的風險評估和管理能力,本來就應當自負盈虧;但部分民營銀行銷售給一般散戶,對散戶來說,TRF太過複雜,不論客戶賺賠,都應追究銀行責任。

至於這樣的說法是否將是金管會未來處理類似問題的準則,仍待觀察;但就「治本」來說,相關單位仍有重要功課要做。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說,基本上,銀行業者銷售TRF等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內規,以《銀行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應注意事項》為圭臬,同時也應遵守《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因此有必要從法規面再予修訂。

曾銘宗則表示,未來一到兩個月內,將著手修改《金融消費者保護法》,進一步嚴格規定金融機構的商品契約及風險揭露。金管會預定將在五月上旬邀請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簡報,釐清更多台灣投資人面臨的問題後,再確認修法方向。


TRF
TRF(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為一種匯率的衍生性金融商品,1993年國內正式開放外幣對外幣匯率選擇權商品,央行也將TRF歸類為其中一項。

原則上,TRF交易每個月計算一次盈虧,如果客戶賭錯匯率方向,又不願選擇平倉,就要增補保證金部位,直到合約期限終止;否則就必須斷頭,認賠殺出。
出處 / 今周刊 /撰文 張舒婷 907期 2014/05/08
----------------------
上市櫃投資TRF 大清查

除了投資人客訴外,上市櫃公司也傳出投資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虧損,金管會決定全面清查,以了解人民幣貶值對上市櫃公司獲利的衝擊。

銀行不當行銷TRF,金管會展開調查並將陸續作出處分,多位立委也關注國內上市櫃公司及中小企業投資TRF情況,尤其上周傳出三家公司投資TRF損失,究竟有多少上市櫃公司踩到TRF,格外引人關注。

金管會官員昨(7)日表示,依規定,上市櫃公司投資衍生性商品都須公告,因此,金管會正針對這些衍生性商品投資情況展開清查,了解情況。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2014.05.08 03:27 am
--------------------------------------------------------------
人民幣痛貶TRF 企業兩月賠30億

升值幻滅 散戶企業戶全賠

人民幣匯率單向升值神話破滅後,國內銀行過去大舉推銷的人民幣衍生性商品陸續面臨嚴重虧損;據業者估算,光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短短兩個多月,扣除已追繳保證金部份,台灣企業戶整體實際損失已超過一億美元(約新台幣卅.二五億),潛在損失恐上看三億美元(約新台幣九十.七五億)。

不只企業戶,散戶也跟著遭殃,去年十二月至今,搶進人民幣幾乎都被套牢,金額近人民幣一千億元,占三月底外匯指定銀行(DBU)人民幣存款餘額人民幣二一一八.六四億元的四十五%;不到三個月,報酬率負四.三三%。

永豐銀行財務行銷部門(TMU)週一才因亂賣人民幣TRF,遭金管會重罰;據了解,因涉及外匯業務,中央銀行正研究是否跟進開罰,而且機率相當高。

潛在損失 企業上看90億元
TRF是種押注匯率單一走勢的衍生性商品,過去在人民幣穩定升值期間非常熱銷,成為許多民營銀行重要獲利來源,更讓投資人忘了匯率風險;但今年二月中下旬,人民幣開始重貶,在槓桿效應下,許多企業陸續蒙受龐大損失,不是被斷頭、就是追繳保證金。

行庫主管表示,全球人民幣TRF契約規模高達數百億美元,且押注人民幣持續升值多為中國及台灣的中小企業;人民幣今年來對美元重貶逾三%,扣除補繳保證金者,預估台灣企業戶總虧損超過一億美元,甚至上看三億美元。

一位公股行庫主管說,TRF原本是「客製化」避險工具,但不少民營銀行為衝刺獲利,誘導客戶購買大量TRF,來賭人民幣單向升值,且商品合約明顯有利銀行、不利消費者。

「六.二五是關鍵數字!」行庫主管指出,人民幣上週五正式貶破六.二五元兌一美元大關,這也是許多銀行設定的門檻,如果客戶沒有補繳保證金,就得認賠殺出;繳完保證金才可以繼續「玩」,門檻可拉至人民幣六.三元附近。

另,國人近年來搶存人民幣存款也踢到鐵板。以二月五日、馬年開春首日存入人民幣兩萬元為例,當時台灣銀行人民幣賣出價(客戶向銀行買)五.○五五元,等於要花台幣十萬一一○○元,再以人民幣存款優惠年利率三%計算,三個月下來本利和為人民幣二萬○一五○元。

存人民幣 三個月賠了4.33%
但昨日台銀人民幣即期匯率買入價(客戶回售給銀行)為四.八元,人民幣二萬○一五○元只能換回台幣九萬六七二○元,不到三個月虧了台幣四千多元,報酬率負四.三三%。
自由時報〔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2014-04-30
----------------------------------------
何謂TRF/人民幣重挫 台灣TRF恐虧百億

TRF全稱為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是近年走紅的金融衍生性商品,操作方式為一種槓桿押注匯率單邊升值。例如,人民幣升值時,客戶每個月都能獲得投資本金乘上升值價差的獲利,但當人民幣貶值時,則損失是投資本金乘上貶值價差再乘2~3倍,甚至更高倍數,等於投資人一旦看錯方向,損失機會是獲利的2~3倍以上。這種合約產品的購買者多為對沖基金和中小企業客戶,國內銀行則多是在其TMU部門銷售,算是企金業務的一部分。

人民幣重挫至6.2525元附近,銀行金融商品行銷部門(TMU)中的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人民幣部位虧損最大,業界人士指出,這一波人民幣TRF最少會賠2倍以上,扣除已追繳保證金客戶,台灣客戶實際虧損超過1億美元,也有銀行預估至少2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100億元)。

銀行主管透露,這幾天已啟動緊急機制,多次密集聯繫TMU客戶,積極聯繫有投資TRF的客戶,就是希望讓客戶的損失降到最低。昨日不少大戶接到補繳保證金通知,部分客戶必須調度資金,多半是百萬美元起跳。

市場人士也分析,由於不少客戶面臨追繳TRF保證金壓力,必須緊急籌措資金,不少人可能就賣股票換現金,不排除人民幣貶值,造成台股大跌的蝴蝶效應。

金融人士指出,TRF交易門檻多在100萬美元,客戶可以設定槓桿倍數,如果人民幣升值,TRF客戶可以賺到匯差乘以本金,但如果貶值,客戶則是會賠上匯差乘本金再乘槓桿倍數,業內設定倍數多半是2倍起跳。

市場最常見的TRF交易是「100萬美元比200萬美元」,以100萬美元來計算,年初承作的客戶,相關人民幣匯價約在6.05,現在來到6.25,價差是0.2,乘上200萬美元,等於當初是100萬美元,現在賠了40萬美元,損失比例高達4成,相當驚人。

據指出,國內銀行設定TRF人民幣商品的保護價格(認賠),多集中在6.25附近,如果客戶不交保證金,就須認賠,部分客戶決定把人民幣戰火拉長,只要追繳保證金,保護價格就可再拉抬至6.3附近。

外資則指出,在美元兌人民幣越過6.25的價位後,人民幣產品的損失未來將會急遽飆升,摩根士丹利已經估計,整體市場的人民幣TRF的可能損失,在人民幣跌至6.25時會達到20億美元,跌至6.3則會達到40億美元以上。

國銀主管也指出,由於TRF相關商品都會與外商拋補,因此近期境外報告指出,現在的亞洲相關規模約在1,000億至2,000億人民幣,包含香港、新加坡 、台灣等地,若以台灣來看,整體規模約在300億至500億人民幣之間,潛在損失在20億人民幣內。
工商時報【記者楊筱筠、孫彬訓/台北報導】2014/04/26 22:44
-----------------------------------------------------------------
小檔案-何謂TRF

TRF全稱為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是近年走紅的金融衍生性商品,操作方式為一種槓桿押注匯率單邊升值。

例如,人民幣升值時,客戶每個月都能獲得投資本金乘上升值價差的獲利,但當人民幣貶值時,則損失是投資本金乘上貶值價差再乘2~3倍,甚至更高倍數,等於投資人一旦看錯方向,損失機會是獲利的2~3倍以上。

這種合約產品的購買者多為對沖基金和中小企業客戶,國內銀行則多是在其TMU部門銷售,算是企金業務的一部分。
工商時報/本報訊 2014年04月26日 04: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