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裕隆公司(2201)8月營收82.97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5.56%,主要是因為裕隆大陸轉投資東風裕隆去年此時U6新上市,基期拉高所致。

去年8月時因為兩岸納智捷品牌U6銷量大增,因為大陸U6初上市,累積大量訂單待消化,負責組車的東風裕隆全面趕工、帶動營收成長,當時單月營收成長幅度高達26.0%,累積營收757.04億元,年增率32.3%,表現驚人。

今年納智捷兩岸的銷售表現依然十分亮麗,預計台灣納智捷銷售將會較去年小幅成長,而大陸部分成長幅度較高。

但相對於去年的這個時候,裕隆單月營收呈現衰退局面,累積前八月營收782.42億元,則仍維持3.35%的成長。

裕隆集團旗下LUXGEN品牌去年8月大陸轉投資東風裕隆銷量超過6,000輛,是LUXGEN在大陸打出成功的產品銷售成績,不僅是裕隆集團今年營收成長的重要動能,更因U6的成功為裕隆的自有品牌打下有利的基礎。

裕隆集團今年新車銷售表現較去年成長,尤其是自有品牌的部分,LUXGEN在兩岸銷售的表現都相當突出。

U6雖然是去年推出的車款,但今年小改款後,在台灣的銷售甚至不輸去年,納智捷大陸的新車銷售也持續成長,第1季因為U6大賣出現小賺,今年銷售可望從5萬增至7萬輛,對集團意義重大。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15-09-10 05:28:17
--------------------------------------------------------
裕隆(2201)攜手誠品,打造新北六本木

裕隆汽車 (2201) 攜手誠品生活 (2926) ,將共同在新北市新店,開設全台最大誠品書店,高舉文創大旗,要將裕隆新店城開發成為吸引陸、港、澳等海外觀光客、媲美日本六本木的北台特色新地標。

裕隆孵育多時的新店舊廠B區開發案,今年以來進度大舉超前,其中總市值估逾500億元的商廠開發案,關鍵的商場經營規畫夥伴遴選工作,終於出爐,由誠品生活擊敗國內三大百貨業者出線。

裕隆與誠品生昨(19)日同時發布重大訊息,宣布雙方簽署合作暨租賃意向協議書,證實此事。

據了解,裕隆新店商場規畫5~6層樓,樓地板面積高達2萬坪,比目前誠品台北信義店還多出近6,000坪,規畫2020年完工開業後,將成為誠品全台、甚至全球最大的據點。

裕隆方面表示,商場的建設開發將由裕隆出資完成,商場規畫、招商與經營,未來會委由誠品負責。商場發展方向上,雙方都有「差異化」的共識,要打造成為具文創特色的商城,成為媲美日本六本木的北台新地標,和鄰近的北市信義計畫區內林立的綜合性百貨公司區隔。

裕隆指出,特別是最吸引國外觀光客、24小時營業的誠品書店,更將成為裕隆新店城內最具號召力的招牌。

按照目前裕隆的規畫,新店舊廠B區開發案已在今年初向新北市政府送照,預計明年中可獲准,商場將在明年底前動工興建,2020年完工開業。

裕隆新店舊廠B區開發案也將有豪宅區的規畫,進度將稍晚於商場,預計2022年完工銷售入帳;以當地房價行情推估,豪宅案銷售收入將達200億元,為裕隆每股獲利的貢獻將超過12元。
工商時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 2014/09/20 10:15
------------------------------------------------------
納智捷U6對岸熱銷,業績超標1倍

大陸轉投資業績夯,裕隆 (2201) 、裕日車 (2227) 下半年獲利展望佳。裕隆納智捷U6對岸熱銷,業績超標1倍,生產廠東風裕隆汽車最快本(9)月損平開始獲利,明年新車銷售挑戰8萬輛新高。

裕日車擺脫上半年人民幣貶值衝擊,轉投資大陸東風日產第3季推出自主品牌低價車熱銷,今年新車生產110萬輛新高目標可望順利達陣,下半年代工收入貢獻裕日車獲利將邁大步,法人看好裕日車連續兩年EPS超過20元的成績。

姚振祥指出,U6大陸銷售火熱,上市後月接單量高達5,000~7,000輛,遠遠超過預期的3,900輛,東風裕隆也順勢將今年4.5萬輛的新車產銷目標,調高至5萬輛以上,明年更有機會挑戰8萬輛新高。

裕隆副總經理蕭明輝說,由於U6大賣,東風裕隆本(9)月將有機會達成單月損平、甚至開始獲利。

姚振祥透露,U6在上市前期,在大陸砸下不小的廣宣、行銷預算,拖累裕隆上半年獲利,但從U6上市後的火熱業績,證明奏效;隨U6開賣,營收獲利明顯增加,且前期一次性行銷費用不再,下半年營業利益應會改善,將U6的好業績,正式反應在裕隆財報中。

裕日車總經理蔡文榮說,今年起大陸事業獲利,改依東風日產汽車生產量認列;在原有的廣州風神與襄陽風神兩生產基地外,今年將鄭州廠與大連日產(即將投產)兩座廠納入,認列業績範圍擴大。

加上東風日產今年首季上市的新奇駿(X-Trail)休旅車熱賣,第3季又推出自主品牌啟辰的R30小車,定價不到人民幣5萬元,掀起市場搶購,東風日產全年110萬輛車的新高產銷目標,應可順利達陣。

裕日車主管透露,近期人民幣匯率持穩,且下半年裕日車無需再返還日圓貶值利益給日產原廠,法人看好裕日車第3季起獲利將急起直追,全年EPS仍有20元的實力。
工商時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 2014/09/05 07:47
------------------------------------------------------
裕隆新店舊廠B區開發,明年啟動

裕隆 (2201) 養了快10年的金雞-裕隆新店舊廠B區開發案,明年確定啟動,最快2020年開始「下金蛋」回饋裕隆,貢獻至少200億元售屋利潤,及未來長期穩定的商場租金與抽成收入。

裕隆副總經理蕭明輝昨(4)日在法說會上透露,基地面積達2.1萬坪的裕隆新店舊廠B區開發案,今年首季已向新北市政府送照,並與國際知名建築師事務所合作,進行開發案的規畫。

他表示,初估審照需要1年以上時間,最快明年第2季能獲得核准,最快從明年第4季展開商場區的興建,2020年第1季取得建照完工,最快2020年第4季開業營運。

至於豪宅區規畫2016年底前動工,2022年中取得使用執照後,2022年第4季起開始交屋,入帳時點應會在2023年。

法人依裕隆規畫,及新店當地房價行情推估,光豪宅區銷售收入,就可為裕隆帶進200億元的利潤,每股獲利貢獻逾12元。若加計商業區,估計整個開發案的總值高達800億元。
工商時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 2014/09/05 07:46
-----------------------------------------------------
房市下滑 裕隆憂影響明年車市

裕隆 (2201) 今天參加台灣證券交易所業績發表會,總經理姚振祥表示,擔心國內房市買氣下滑恐進一步影響股市、車市,對於明年車市看法相對保守。

不過,姚振祥仍看好今年台灣車市有40萬台的水準,進口品牌市占率可望自過去的17.9%提高至19.3%,國產車包括和泰車 (2207) 及裕隆集團旗下品牌的整體市占率維持在6成左右。

姚振祥認為,今年台灣車市火熱有很大因素來自於10年換車潮,明年換車需求可望持續,不過由於汽車屬高單價消費品,若房市景氣下滑,恐進一步影響到股市、車市,對明年車市暫持與今年持平的態度。

相較之下,裕隆更為看好中國大陸的車市表現,納智捷(LUXGEN)在U6銷售暢旺下,今年銷售可望超過5萬台。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 2014/09/04 15:45
-------------------------------------------
除息失靈 和泰車一度近跌停

未能跟隨裕隆集團(2201)強勢填息的腳步,和泰車(2207)今天進行除息交易,股價在平盤上開出後,隨即反轉向下,盤中一度跌逾 6%,逼近跌停價391元。

和泰車今年每股配發現金股息12.6元,現金股息殖利率約2.9%。

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上修今年台灣車市預估至41萬輛,年增8%,優於先前預估的40萬台,更直接點名和泰車是最大受惠者,將目標價由400元提高至450元。

摩根士丹利預估,和泰車未來3年獲利持續攀高,每股獲利將達18.25元、21.08元、22.82元,優於市場預估。

不過,和泰車股價在短線衝高至444元後,除息後拉回整理,今天跟隨大盤呈現重挫。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 2014/07/31 10:54
-------------------------------------------
前進東協 裕隆設廠菲律賓

裕隆汽車(2201)今天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嚴凱泰表示,將規劃菲律賓生產基地,積極開發東協市場,進一步拓展海外版圖。

裕隆股東會今天進行順利,通過去年財報及盈餘分配案,去年合併營收新台幣932.17億元,稅後純益23.7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62元,每股配發現金股息0.7元。

裕隆去年認購日產汽車製造(NISSAN)菲律賓公司13.4%的股權,持股比率提高至100%,未來將把菲律賓當作進軍東協市場的跳板。

至於中國大陸市場則預計在杭州設立營運總部,轉投資東風裕隆目前產能規劃3萬台,預計納智捷(Luxgen)今年在中國大陸銷售目標4.5萬台,貢獻營收人民幣72.5億元(約折合新台幣350億元)以上。

總經理姚振祥表示,對於今年台灣車市也相當看好,預估全年掛牌量可在40至42萬台之間,主要受到台灣經濟環境轉佳,加上各車廠新車連發,刺激潛在客戶需求浮現。

此外,裕隆新店 B廠開發案預計可在明年底取得證照,目前仍朝智慧住宅及商城混和規劃,進程沒有改變。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 2014/06/19 11:05
---------------------------------
裕隆(2201)納智捷U6 在大陸熱銷

裕隆總經理姚振祥昨(4)日表示,旗下品牌納智捷Luxgen U6明日即將在大陸正式公開發表,預接訂單已超過5,500張,預計今年兩岸納智捷銷量可望超越6萬輛,轉投資表現可望逐年增加。

裕隆集團旗下重要事業,包括裕隆、裕日車、中華車、裕融等公司昨日在凱基證舉行法說會,預計未來每年將舉辦兩場法說會,讓集團事業更加透明化。

裕隆總經理姚振祥表示,今年第1季大陸轉投資事業東風裕隆已提列新車上市前的相關費用,在台熱銷的休旅車U6於北京車展發表後,在大陸市場反應極佳,預接單已累積5,500張訂單,超乎預期,本月正式上市後,接單速度將更快。

由於U6在台銷量及市場評價皆相當正面,目前在大陸的經銷商與客戶端的反應都相當正面。

東風裕隆下半年將以U6為主打,以目前的接單狀況看來,預計每個月U6可賣出4,000輛,再加上Sedan、MPV與SUV的車款,今年全年在陸銷售可望達到4.5萬輛,將較去年大幅成長逾五成。

姚振祥表示,裕隆三義廠目前採兩班制、年產12萬輛,仍能應付市場需求。

但是由於產品共線生產、U6大量爆單,造成產量的重大壓力,裕隆已在產線上進行調整、以因應實際的需求。

東風裕隆原本的規模即是年產12萬輛的產能規模,初期市場需求較低,影響設備折舊攤提,但在U6的需求帶動下,今年量能大幅增加,東風裕隆的攤提壓力獲得紓解,預計後續轉投資獲利將可提升。

至於經銷據點,姚振祥表示,納智捷過去因車款還不齊備,在大陸拓展據點態度比較保守,目前有120個經銷商、共180處據點,已涵蓋大陸主要一、二線城市,未來伴隨銷量提升、車款到位,自然會持續增加銷售據點。

不過一、二線城市目前有限牌壓力,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未來東風裕隆進一步拓點時,將鎖定三、四線城市拓點,希望藉由納智捷高性價比的魅力打開市場,把限牌令衝擊降至最低。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2014.06.05 03:31 am
-------------------------------------------------------------
看好越南紡織業 裕隆投巨資

看好越南紡織業市場發展需求,台灣裕隆集團(2201)旗下台元紡織公司計劃投資1億5000萬美元,在越南河南省(Ha Nam)2號同文工業區(Dong Van)建設高科技紡織廠。

越通社新聞網站(vietnamplus.vn)今天報導,台元紡織公司總經理戚為功日前與河南省當局官員開會時提出上述投資案。

計畫的紡織廠規模相當大,面積達24公頃,預計今年8月動工興建,明年8月開始投產,將雇用500名當地員工,員工月薪約400美元。

戚為功說,將優先雇用曾經在台灣工作的越勞,同時將安排員工訓練課程,增加專業能力。他還說,該紡織廠投入營運後,將需要大量自來水,期盼地方當局確保供水,並承諾將按照環保標準處理廢水。

報導說,裕隆集團是台灣最大的跨行業集團之一,其主要產業是汽車製造與紡織等。這是裕隆集團在越南投資的第1個紡織廠提案。
中央社河內 2014/05/08 12:06
--------------------------------
裕隆擬配息0.7元

裕隆(2201)董事會決議,今年每股擬配現金股利0.7元,創下近4年新低,以裕隆今天收盤價49.85元計算,現金股利殖利率約1.4%。

裕隆集團旗下中華汽車(2204)今天董事會也通過股利政策,每股擬配現金股利1.1元,以今天收盤價26.35元計算,現金股利殖利率達4.17%。

裕日車(2227)雖然尚未公布今年股利,但以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高達24.33元計算,法人估計,每股可望配發現金股利超過19元,現金股利殖利率也達5%。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 2014/03/24 20:34
-------------------------------------------
嚴凱泰春節巡點 元月市占7%

裕隆集團(2201)董事長嚴凱泰春節也跟著銷售據點不休假,自初三起到銷售據點巡視,讓納智捷(Luxgen)元月大賣3101台,市占率創下7%新高,並躍升第四大車廠。

其中,納智捷中型SUV-U6 TURBO上市2個月內即接單超過3000張,元月交車2237台,拿下SUV級距銷售冠軍,旗艦型LSUV-U7 TURBO以超越國產同級對手的超大車格,凌駕豪華進口品牌,榮獲LSUV級距冠軍。

嚴凱泰今天出席集團新春開工儀式,掩不住嘴角的笑意,因為今年元月汽車銷售量,集團旗下汽車事業體裕日車(2227)、中華(2204)、納智捷囊括2、3、4名,市占率達31.3%,為今年開春開了好兆頭。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 2014/02/05 17:18
-------------------------------------------
納智捷大熱賣 銷售月增 4倍

裕隆(2201)自有品牌納智捷(LUXGEN)今年以來銷售暢旺,根據統計,元月 1日至20日掛牌數達1890台,比去年12月同期成長422%。

其中,LUXGEN U6賣贏常勝軍Honda CR-V,掛牌數達1466台,市占率超過4成,納智捷表示,U6 TURBO接單數已超過3000台,年前正是密集交車期。

根據統計,1月1日至20日,掛牌量已突破2.5萬台,月增13%,其中,和泰車(2207)代理的TOYOTA市占率站穩3成,納智捷成長力道最強,市占率也達7.5%,居第4大車廠。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 2014/01/22 11:25
---------------------------
納智捷 9月俄國開賣(2201)

裕隆(2201)旗下納智捷品牌汽車9月初即將在俄羅斯正式開賣,裕隆自有品牌踏入歐洲市場的灘頭堡,首發車款為Luxgen7 SUV。

裕隆集團自主品牌納智捷以委託代工方式與俄國最大奢侈品經銷集團Mercury Group(水星集團)合作,委由旗下的DERWAYS(德威)公司在俄羅斯組裝、銷售納智捷汽車,這是納智捷在兩岸之外首家海外分公司,將以俄羅斯為起點、向世界市場邁進。

德威公司的生產據點已經完成,新車並在上月正式下線,納智捷車款開始在俄羅斯生產,預計9月初啟動俄羅斯市場。

納智捷總經理胡開昌並將赴俄羅斯與當地經銷商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強調,裕隆集團不僅在台灣車市發展,也已經進軍大陸市場,與東風集團合作的東風裕隆,除了原有的MPV、SUV車款之外,8月加入房車的生產銷售,另外納智捷品牌也正式進軍俄羅斯市場,目前正在裝配,預計9月開始銷售。

裕隆在俄上市的納智捷汽車將採「零組件進口、當地組裝」模式進行生產,藉以當地生產的模式、降低成本。

全新廠房占地23.5公頃、年產量達10萬台,未來將視當地市場及銷售狀況,逐步擴大廠房規模。預計年底前在15個主要城市招募20家經銷公司,積極開發俄羅斯市場。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2013.08.19 03:27 am
-----------------------------------------
集團整合發揮綜效 裕隆(2201)衝刺品牌路

裕隆汽車從要為中國裝上輪子成立至今60年,如今成為多品牌汽車的生產、銷售與相關周邊眾多事業的大集團。裕隆現今更投注心力發展自有品牌納智捷,汽車自有品牌茁壯的漫漫長路,更需要集團整合發揮綜效,才能擁有更強大的力量。

以往裕隆集團旗下汽車事業各據山頭,包括裕隆、裕日車、中華車與相關事業,投入自有品牌納智捷,成為集團整合之路的開端。

新車開發需要更多元的人才、技術與資源,除了華創車電、裕隆汽車外,中華車也提供許多支援。

董事長嚴凱泰經過納智捷初期開發的層層考驗後,更希望整合集團資源、發揮更大綜效,如今陳國榮從裕隆總經理升任副董事長,未來主要扮演的就是集團整合推手。

除汽車事業的整合,非汽車事業也將逐漸納入集團整合範圍之內。過去非汽車事業主要由集團另一個重要人物徐善可統籌,但在徐善可離開裕隆集團後,相關創投事業也歸屬經管公司範疇。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2013.08.09 03:46 am
----------------------------
裕隆集團大搬風 姚振祥接總座

裕隆集團出現重要人事變動。裕隆公司昨(8)日董事會通過原總經理陳國榮升任副董事長,總經理由副總經理姚振祥升任。陳國榮未來將協助董事長嚴凱泰進行集團業務整合,除了汽車事業外,再納入紡織、土地等相關業務進行整體規劃發展。

裕隆昨日董事會共決定三項主要人事,除陳國榮升任副董事長、姚振祥升任總經理,裕隆「大掌櫃」財務長蕭明輝由協理升任副總經理。

裕隆公司表示,人事案立即生效,此次人事變化,主要是考量整體集團業務發展需要。裕隆集團全力打造自有品牌,納智捷在台灣、大陸與俄羅斯開疆闢土,需要更多集團整合支援,因而加速裕隆集團的人事與事業整合配置,預期在整體布局下,可以開創更大市場。

在裕隆集團眾多事業體中,陳國榮是極少數由專業經理人升任副董事長,並成為集團總經理的重要人物。裕隆公司表示,陳國榮擔任總經理已有十年之久,隨集團自主品牌之路策略明確,集團業務的整合也更加迫切,因此陳國榮除升任裕隆副董事長,同時也是裕隆經管公司(裕隆集團總管理)總經理,華創車電、東風裕隆的副董事長。

未來陳國榮主要以協助嚴凱泰整合集團資源、整體布局為主。同時,以往裕隆經管公司以裕隆集團的汽車業務為主要管理對象,未來將納入紡織與其他相關事業,意味裕隆集團資源整合將由汽車事業擴及所有集團相關事業。

在裕隆集團分工考量下,裕隆汽車是旗下多家汽車品牌的生產基地,姚振祥在裕隆已有35年資歷,嫻熟工廠相關業務,包括集團在大陸、菲律賓、俄羅斯的設廠相關作業,也都屬於姚振祥協助範圍之內。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2013.08.09 03:46 am
----------------------------------------------
裕隆(2201)總座:今年車市 不如預期

裕隆總經理陳國榮昨(31)日表示,國內車市受到各種經濟因素影響,今年全銷售量將不如今年初預期的38輛,甚至連保住35萬輛都很辛苦。

陳國榮指出,以目前景氣來看,如果政府不採取必要措施,明年恐怕也不會太好。由於汽車的車價金額高,貨物稅稅率更高達25%至30%,每一輛車的貨物稅幾乎都高達10多萬元以上。

他建議,只要優惠15年報廢車換購新車,就可刺激消費,而且實際上整體所課徵的貨物稅金額,還將因帶動銷售量而有所增加,對產業景氣有很大的幫助。

針對汽車業汰舊換新獎勵措施,汽車公會日前尋求立委協助,目前在立法院已完成聯署。公會希望藉由修法方式進行,除第1年的試行外,未來希望列為常態,鼓勵老舊汽車換購新車,有助帶動產業發展,並可刺激整體經濟。

政府2009年減徵汽車貨物稅3萬元,當年度新車銷售達29.5萬輛,業者認為,若沒有這項措施,依當時的景氣研判,當年銷售量可能會掉到17萬輛。

由於當時推行的成果很好,公會決定推動15年以上老舊車輛汰舊換新,希望每輛舊車報廢、購置新車補貼4萬元,預期實施後1年,可望增加10萬輛新車銷售,提高GDP0.474個百分點、716億元產值,以及增加1.7萬人的就業人口,成效甚佳,希望政府在拚經濟考量下,此時推出是最佳的時機。

陳國榮指出,目前國內整體汽車數量約有700萬輛,超過15年以上的老舊汽車有170萬輛,公會並爭取10年以上的機車報廢、購新車也優惠4,000元的貨物稅。

2009年政府實施減徵汽車貨物稅3萬元,雖然稅收減少60多億元,但對汽車產業帶來的實質效益產值增加108.6億元,整車產值增加213.9億元。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12.11.01 03:30 am
--------------------------------------
納智捷前進中東 阿曼設據點

裕隆集團旗下的納智捷汽車前進中東市場,第一間展示中心於阿曼王國成立,日前開幕,並同步販售三款新車。納智捷表示,明年起在中東的據點會加速擴增。

位於阿曼首都慕斯凱(Muscat)的納智捷生活館17日啟用,這是繼越南、多明尼加之後,第三個外銷市場。

納智捷總經理胡開昌表示,納智捷因為屬於年輕品牌,所以展示中心必須用不同於傳統的行銷方式吸引買家,像是結合影音與虛擬實境的體驗劇場,對當地民眾來說很新鮮。

胡開昌表示,目前除了阿曼,沙國、科威特等國家的經銷代理也都正與在地經銷商洽談代理事宜,預計今年底就會有結果,到明年整個中東市場據點會快速增加。
【聯合報╱記者趙惠群/台北報導】 2012.09.21 03:16 am
-------------------------------------
掌握關鍵零組件 裕隆(2201)競爭利基

裕隆(2201)運用大陸車市規模、提高汽車關鍵零組件自製率,投入門檻最高的引擎,更因裕隆集團持續開發大陸市場,快速達到經濟規模。

裕隆集團旗下事業功能配置愈趨分明,除了幾家車廠以組車生產、品牌銷售為主之外,集團在產品研發上不遺餘力。以往被視為幾乎要完全仰賴日本進口的發動機(引擎)也成為裕隆集團自製的重要品項。

裕隆集團整合華擎公司成功開發生產發動機,已供應中華車的商用車需求,未來將直接供應東南汽車,同時東風裕隆在大陸生產納智捷用的引擎也都來自裕隆團自製,台灣汽車產業自製率進一步攀高,並可望成為未來發動機納ECFA之後,最具競爭利基的關鍵。

裕隆集團指出,華擎針對納智捷開發的引擎是2.2升,後續並將開發出2.0、1.6、1.5升,各種不同的引擎以因應不用車種的需求。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12.07.30 04:26 am
------------------------------
裕隆 大陸銷售火力旺
 
裕隆(2201)集團積極開發大陸市場,納智捷品牌上半年大陸交車數逼近2萬輛,7月起轉投資的東風裕隆自製引擎生產線全面擴產,月產規模直逼5,000顆,東風裕隆大陸銷售可望火力全開,力拚全年4.5萬輛目標。

裕隆上周五股價收49.6元,上漲0.7元。東風裕隆在大陸今年銷售上看4.5萬輛,如能順利達成銷售目標,今年即可創造可觀利益,東風裕隆第1季已有小盈,裕隆從東風裕隆的轉投資認列1,500萬元的轉投資收益。

納智捷品牌今年下半年動作頻頻,首款房車LUXGEN5 Sedan將於8月4日上市,正式搶進台灣國產中大型房車市場。裕隆集團並訂出上市第一年銷售2萬輛、拿下國產房車至少一成的目標;納智捷在大陸市場,透過東風裕隆,也在引擎產能大增下,將積極開發大陸市場。

東風裕隆是由裕隆集團與東風汽車合作成立,在大陸生產銷售納智捷汽車,過去雖然接單暢旺,但受限於產能,上半年的實際銷售量仍落後目標。其中引擎的供應更是影響整體產出的關鍵。

裕隆集團旗下華擎公司自行開發、生產引擎,與東風汽車合資的東風裕隆引擎也是華擎公司開發、生產。

在另一條引擎生產線成功量產、並完成相關微調工作之後,7月起產能全面擴增,隨著東風裕隆的新車產量在引擎供應瓶頸去除後,下半年供應量將可大增。

除了已經在大陸銷售的SUV外,東風裕隆將持續擴增產能,從現有的年產6萬輛增至12萬輛。第3底、第4季初將陸續推出CEO及MPV車款,年底轎車SEDAN上市,明年目標將產能提高至12萬輛,中期目標為推出8至10款車型,並希望盡快能夠把產能拉升至24萬輛。

東風裕隆大陸經銷據點也從去年底的30多個,目前已達70餘個據點,因應產能擴充,目標年底達到200個經銷據點,在產量與經銷據點同步增加後,下半年的交車量可望追上全年目標數。
裕隆集團兩岸汽車配置(2201-100.07.30)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12.07.30 04:26 am
----------------------------------------
嚴凱泰 二度下修車市銷量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昨(23)日表示,近期車市買氣急涷,雖然上月才下修台灣車市今年銷售目標,從40萬輛至38萬輛,但還要再向下修正,但並未明確指出下修數字。裕隆兩度下修顯示車市蒙上陰霾。
 
嚴凱泰昨日出席北京車展,提到台灣車市從4月起買氣急凍,這並不是油電雙漲單一政策影響,包括證所稅效應造成台股表現不佳,以及整體景氣不佳等因素,從近日裕隆集團旗下車廠接單表現來看,今年真的樂觀不起來。

據交通部數據所統計,今年初至4月20日止,國內車市掛牌數10萬9,938輛,較去年同期衰退7%,表現不如去年。去年第二季日本地震造成汽車供應鏈斷鏈,原本車廠期望今年第二季買氣提升,可以追平去年銷售,但以目前的市場需求,整體車市看法轉趨保守。

嚴凱泰說,既然政府調漲油電,企業只能配合。因應油電雙漲,就是要開源節流,除衝刺銷量外,也會從生產結構著手,盡可能提高產能,並降低生產成本,希望將衝擊減至最低。針對今年車市銷量預估,嚴凱泰去年底曾認為會達到40萬輛,但至3月27日,他首度下修台灣車市目標為38萬至40萬輛,昨天又二度對今年車市表示悲觀,但並未明確指出下修數字。

針對嚴凱泰的說法,汽車龍頭廠和泰車發言人謝富來表示,和泰車依據前四月的銷售量推估全年車市預期,年初曾預期的36萬輛目標並未改變。謝富來強調,原本3月的市場需求相當熱,和泰一度有意調高預期數字,但在油電雙漲政策發酵下,直接衝擊民眾購車意願。
三大車廠看今年車市(2201-101.04.24)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12.04.24 04:33 am
------------------------------
看好大陸 東風裕隆擴產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昨(23)日表示,今年大陸車市需求強勁,還會有許多新競爭者加入,裕隆大陸轉投資東風裕隆去年9月起銷售納智捷SUV(越野型休旅車)車,已累積1.8萬張訂單,今年大陸銷售目標仍維持4.5萬輛。

裕隆集團自主品牌納智捷(LUXGEN)CEO車昨天在北京車展亮相,這是繼SUV之後,納智捷在大陸的第二款大型休旅車,後續還要推出第三款大型休旅車MPV。嚴凱泰說,CEO車款第三季將在大陸上市。

納智捷首項車款SUV去年9月登陸後,至今累積訂單超過1.8萬張,實際售出數量1.5萬輛。裕隆集團表示,納智捷在大陸的經銷據點已有70餘家,隨著經銷據點逐步增加,再加上CEO及MPV車款陸續上市,今年大陸銷售約為4.5萬輛。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12.04.24 04:09 am
----------------------------------
裕隆(2201) 銷售拓點踩油門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昨(30)日表示,今年裕隆集團積極擴增版圖,納智捷汽車今年銷售量上看1.7萬輛,納智捷的轎車年底亮相。在大陸的投資事業東風裕隆公司也即將推出新車銷售,6月開始預接訂單,集團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

至於日本震災對台灣車市的影響,嚴凱泰說,5月將趨於明朗。對於裕隆集團而言,不可能沒有影響,但對今年的整體影響有限。

裕隆看好車市未來發展,今年將再投入130億元研發經費,並招募1,200位員工,同時將投資5億元,加快自主品牌納智捷通路布局,預計再增加18個通路據點。

嚴凱泰表示,裕隆集團在台灣深耕將近一甲子,持續投入台灣汽車設計人才培育工作,創造許多就業機會。隨著裕隆集團推出台灣自主品牌納智捷,以台灣高科技作為差異化利基,打造全球第一個「智慧車」,裕隆集團的汽車事業布局逐步擴展中,人才需求愈來愈高。

光是今年,華創車電還要招募200位研發人才、納智捷今年因為據點拓展也有大舉徵才動作,他表示,十分歡迎校園新秀加入裕隆團隊,一起圓台灣汽車自主品牌的夢想。昨天裕隆集團捐贈兩部納智捷汽車,提供聖約翰科技大學作為專題實務實習使用,讓學子們更認識台灣智慧車科技。

嚴凱泰為聖約翰大學的董事,母親吳舜文則是聖約翰大學最早的董事長。

嚴凱泰強調,人才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基礎,裕隆集團將持續與國內優秀學校進行建教合作,希望培養出更多具潛力的人才,並增加國內學子就業機會,為台灣汽車產業開創更好的未來。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2011.05.01 04:01 am
-----------------------------------
東風裕隆(2201) 合攻電動車

大陸東風汽車董事長徐平昨(29)日表示,東風裕隆汽車公司是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大陸第一個被批准的新建汽車整車項目,未來將合作發展電動車。

徐平與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昨天上午在北京中國國家會議中心,代表雙方公司簽署合資合同,成立東風裕隆汽車公司。未來兩集團將匯集兩岸汽車產業的優勢與全球資源,合力發展「納智捷」這個中華民族的自有品牌。

徐平指出,東風裕隆初期將導入納智捷的SUV、MPV與一款轎車,並投入發展新能源汽車(意指電動車),未來東風裕隆將完全具備整車和引擎的研發實力。

嚴凱泰表示,大陸已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自主品牌不只是要做大,還要做強。有了過去成功的合作經驗與長期累積的默契基礎,東風裕隆再次攜手合作,將納智捷打造成為兩岸共同發展的民族品牌,以創新科技的差異化利基,推出世界第一的「智慧科技車」,同時積極發展電動車科技,為新能源車的下一步布局。

嚴凱泰說,已經通過台灣市場考驗的納智捷,可望在兩岸汽車市場取得後發先制的戰略地位,成為引領世界的華人自主品牌;東風裕隆的合作案,讓裕隆集團強化了發展自有品牌的能量,並帶動兩岸汽車產業的互動與發展。

東風裕隆項目計劃總投資規模將達人民幣34億元,基地位於杭州蕭山工業園區。東風裕隆由東風與裕隆合資成立,資本額為人民幣15.5億元,由裕隆子公司裕隆大陸投資及東風各出資一半。預計東風裕隆將於今年內註冊成立,明年中第一個款車型納智捷SUV可望正式量產、上市。東風裕隆高階人事安排上,由前裕隆日產總經理吳新發擔任東風裕隆總經理;東風集團戰略規劃部副部長陳力,則有望出任東風裕隆的執行副總經理。關於東風裕隆董事長的人選,目前還未確定,但業內人士分析,徐平親自兼任的可能性最高。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昨(29)日在簽約致辭時,想到裕隆嚴家兩代人對自主品牌的堅持即將付諸實現,忍不住哽咽;讓一直給人很「ㄍ一ㄥ」形象的嚴凱泰,流露出他感性的一面。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2010.09.30 03:26 am
------------------------------------
東風 裕隆(2201)簽約 明年投產納智捷

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與中國大陸東風汽車,今天在北京正式簽署合資成立「東風裕隆」的合約,在中國大陸生產、銷售納智捷(LUXGEN)汽車,預計明年年中投產銷售。

裕隆集團與東風汽車集團合資人民幣15.5億元,成立「東風裕隆」,雙方持股各半。嚴凱泰與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平,今天上午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簽約儀式。

「東風裕隆」成立之後,裕隆集團旗下自主汽車品牌納智捷(LUXGEN),將正式進軍中國大陸車市。

生產基地位於杭州蕭山臨江工業園區,斥資人民幣34億元,初期將年產12萬輛汽車,產品涵蓋運動型乘用車、多功能乘用車、轎車、純電動汽車。

納智捷預定明年第2季在中國大陸推出首款SUV,外界看好將成為裕隆另一獲利金雞母。

裕隆集團正式進軍中國大陸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受此激勵,帶動今天台股汽車類股全面上漲,裕日車尾盤飆升,以每股132元亮燈漲停作收。
【中央社╱台北29日電】2010.09.29 08:45 pm
-----------------------------------
納智捷:自創品牌的雄心

打造自有品牌談何容易?讓我們來看看LUXGEN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找出獨特的定位,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全球化時代來臨,讓很多本土品牌面臨嚴峻的考驗。2008年底,全球性的金融海嘯,造成很多台灣的代工業接單量下滑,裁員、減薪、休無薪假,弄得許多科技公司叫苦連天。此時卻有一個本土汽車廠商選擇自創品牌,要為自己的未來走出一片新天地。 

台灣的汽車產業要自創品牌談何容易,特別是這兩年因油價上漲、通貨膨脹,與環保意識高漲,不但使得全球汽車市場走入冰河期,台灣汽車銷量也剩下10年前的一半。

王牌代言 ▲LUXGEN在產品上市前,推出了以台灣品牌領導人為主角的系列廣告。

在1953年成立的裕隆,除了1986年推出的飛羚101後,長達23年都在幫日本、法國、美國的車廠做代工。痛定思痛後,執行長嚴凱泰終於決定推出自有品牌,並在2009年推出首款MPV(Multi-purpose Vehicle,多用途車)納智捷LUXGEN7。

選在這樣的景氣寒冬推出自有品牌,納智捷有成功的希望嗎?2009年12月23日,動腦俱樂部邀請納智捷行銷協理李昌益,在晶宴會館,與現場來賓分享納智捷如何做行銷。

產品力 結合台灣科技

李昌益1995年進入汽車產業,服務的第一家公司是本田(HONDA)。過去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天可以賣本土汽車品牌。現在,他的夢想是希望有一天,可以讓納智捷與HONDA、豐田(TOYOTA)平起平坐。

他認為,想要與知名品牌並駕齊驅,最好的方法,是找到對的協力製造廠,以頂尖的技術創造一流的車款。但無論是日本,還是韓國的車廠,都不可能提供台灣技術,因為這兩國把台灣視為競爭對手。因此納智捷的技術協力廠商以歐洲廠居多。找歐洲廠另一個好處,是方便進軍中國市場。納智捷經過消費者調查後,發現比起日本車,中國人更喜歡歐洲車。

品牌力 領先顧客期待

人性設計 ▲納智捷與宏達電共同開發的THINK+車用智慧型電腦,要讓使用介面更人性化。

要建立值得信賴的汽車品牌,首要條件是要有好品質,除了基本的性能、馬力、配備、外型、安全性、舒適性、售後服務以外,還要提供客戶更多的附加價值。為了能和其他汽車品牌一較長短,凸顯自己的特色,裕隆特別為這個品牌取了一個有意義的名字:LUXGEN。

LUXGEN這個字是由Luxury與Genius組合而成。Luxury代表的不僅是奢華而已,納智捷還要做到「預先設想」,讓消費者感受到尊寵的服務;Genius是「智慧」,象徵納智捷產品不但要高科技,還要「超越期待」,讓消費者體驗別出心裁的科技。中文名稱「納智捷」是LUXGEN的音譯,並有「廣納百川」、「把所有智慧跟好的事情集合在一起」的含意。而以「預先設想,超越期待」為品牌精神,就要在產品、形象、通路等每一個環節上,想的比消費者早一步(Think Ahead)。

例如,納智捷與全球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HTC)共同開發出領先世界的THINK+車用智慧型電腦。10.2吋大的螢幕,有1,000多個介面,目的就是為了讓消費者在使用車上軟體時,可以更順暢。

而另外一個貼心服務,則是納智捷與華晶科技共同開發的Eagle View+360度環景影像系統。華晶科技是全世界第二大相機代工廠,自己沒有品牌,常幫富士(Fuji)、佳能(Canon)做代工。只要整合這些世界一流的台灣IT技術,納智捷就有能力製造出全世界第一部智慧科技車。

因深知納智捷的品牌力還不夠,為了增加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納智捷在每款車子的配備上,都增加了5至10%的預算,讓車主能體驗高品質的享受。換句話說,即使是相同價格的同級車款,納智捷的配備就比別的品牌來得好。

目前納智捷在台灣新店有600位工程師,李昌益表示,只有維持這麼大的研發團隊,品牌才能持續不斷地進步,跟日本汽車產業相抗衡。

想像力 實現夢想車款

李昌益指出,在與宏達電合作的過程中,他發現,宏達電裡面有一個夢幻寶地(magic land)。與夢幻寶地的人換了名片後仔細一看,發現名片上竟然寫著「神話處」。神話處內有40個員工,專攻哲學、美術、藝術等各式各樣的人都有。這群人每天不用上班,光想創意就好。

在與神話處處長深談後才發現,原來在神話處上班也不容易,因為神話處在每一個月、每一季都要向執行長周永明報告一萬個可以應用在HTC手機上的創意。

目前納智捷也有類似神話處這樣一個部門,稱作「創意中心」,裡面有10人左右。這群人每天的工作重心,是設計LUXGEN的未來創意。例如,他們會思考「消費者開車的時候在想什麼?」、「女性消費者開車的時候,又需要什麼?」這類的問題。

而這群創意中心的員工,也不負期待的為納智捷開發出了新創意,比如,即將推出的新車款,將搭載全世界第一個車用的迷你投影機(mini projector)。

【本期完整內容請見《動腦》2010年3月號 女人妝大牌】

動腦【撰文/邱啟紋 圖片提供/納智捷】 2010/03/12
----------------------------
裕隆酷比(2201) 延至下月上市

貨物稅補貼喊卡後新車買氣明顯趨緩,車商憂心將一路冷到農曆年後,不僅紛紛暫緩漲價行動,裕隆的第二個自主品牌「酷比」,更將產品首發時間延至3月,躲避這股車市寒流。

儘管昨(1)日出爐的元月新車領牌數字,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逾二成,但分析結構,其中有高達近萬輛的新車,是去年底遞延下來的訂單。

多家汽車業者透露,元月向來為車市銷售旺季,不過開年以來,訂單累積速度卻很不理想;從同業交換的訂單數字來看,元月幾乎所有品牌的新車訂單量都低於領牌數字,衝擊恐將在接下來的2月甚至3月顯現。多家車業負責人都直言,「今年車市真正的考驗,將從農曆年後才開始」,也由於年後市場走向難以判斷,多家車廠今年的市場預估與銷售目標,都採取最低標。

以市場龍頭和泰車為例,對全年新車總市場做出23萬輛的超保守預估,回到貨物稅3萬元補貼實施前台灣車市的最糟水準,其餘車廠的預估也都沒有超過26萬輛,比起去年近30萬輛的實績還差上一大截。
【經濟日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2010.02.02 02:29 am
---------------------------
納智捷進軍海外 與阿曼越南簽代理約

納智捷汽車拓展海外業務傳來好消息,據悉近日將與阿曼及越南等國當地車商簽代理經銷合約,今年內將納智捷MPV等車款整車出口至當地銷售。

納智捷總經理胡開昌昨(23)日出席該公司人才召募會時表示,去年底參加杜拜車展成果豐碩,納智捷訴求高科技車款,不僅讓中東油國與亞洲多國車商驚艷,更吸引不少業者爭取洽談代理權。

胡開昌指出,初步確定納智捷將與阿曼、越南兩國的當地知名車商簽定代理合約。不過,基於合約保密要求,胡開昌沒有透露合作車商名稱。

在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擘劃下,自創品牌納智捷有兩岸分工的構想,中國市場將優先以裕隆與中國東風集團合資的東風裕隆(杭州)汽車作為產銷基地;台灣與其他海外市場,則由台灣裕隆三義廠生產供應。因此拓展海外市場,也是台灣納智捷汽車的重要任務。
【經濟日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2010.01.24 02:56 am
-------------------------
納智捷 本月新車銷量衝千輛

裕隆自創品牌納智捷(Luxgen)汽車新車銷售漸入佳境,單月營運開始獲利,農曆年前更有機會創下單月銷售首破千輛紀錄;為因應年度銷售萬輛的高目標,納智捷逆勢擴編,昨(23)日起舉辦大型人才召募會,吸引超過3,000人報名。

納智捷去年9月才發表第一款新車Luxgen7 MPV,光靠這一款車型,迄今累積訂單已近4,000張;去年底才公開原型車,預計今年6月上市的第二款新車Luxgen7 SUV,入門車款要價超過80萬元,但光靠媒體報導與台北車展曝光,就已收到逾500張確認訂單。

納智捷新車銷售逐月升溫,不僅去年12月單月營運已開始獲利,創下國內車業最快獲利紀錄,本月更在農曆年前旺季買氣推升下,有機會首度寫下單月銷售破千輛的好成績。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之前認為車業景氣尚未復甦、年終獎金縮水之際,隨納智捷業績逆勢開高,內部盛傳,有機會獲嚴凱泰加發額外鼓勵獎金。

為因應業務擴張需求,以及第二季有CEO、SUV等新車問世,納智捷不僅擴增銷售據點,還大舉召募300多位人才,開出職缺包括銷售顧問、業代、行政、技師與儲備幹部等。

在新車銷售扶搖直上與品牌知名度逐漸打開下,這次納智捷徵才,共吸引全台超過3,000封的履歷表,盛況遠超過去年初的首次徵才會。

在台灣目前步入高失業率時代,納智捷逆勢大舉徵才,更是國內車業近年來僅見;納智捷總經理胡開昌更預言,這將是今年車業唯一的大型徵才會。

因此,昨天不僅有許多剛畢業、退伍的社會新鮮人前來,更吸引不少原本在其他車廠品牌任職的老手,爭取換跑道的機會。

納智捷初步篩選出1,500位,參加昨天起在北中南三地舉辦的徵才活動,角逐最後的300位職缺,錄取率不到一成。納智捷主管透露,台北場昨天通知600多人前來進行第二階段面試,其中九成以上擁有大學文憑,更有3%有研究所畢業或外國留學的高學歷,都是衝著納智捷開出保障業界最高底薪與完整培訓客層而來。

納智捷昨天還請來去年加入的「學長姊」到場分享經驗。
【經濟日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2010.01.24 02:56 am
--------------------------------
吉利與裕隆(2201)合作 改裝熊貓車將在台上市

吉利汽車行政總裁桂生悅昨日透露,裕隆未來數月將推出改裝熊貓車;另外,母公司吉利集團計劃獨立管理富豪品牌,等時機成熟之後,再考慮把富豪業務注入吉利汽車,但未制定具體時間表。

他指出,母公司吉利汽車正考慮完成收購後,與富豪的合作方式,不過吉利汽車有著自身的發展策略,無論母公司收購富豪成功與否,不會改變既有策略。

桂生悅還透露,吉利已與在電池技術上具有獨特優勢的台灣裕隆簽訂了基本協議,裕隆考慮在台灣把熊貓汽車改裝成電動車,並在台灣與大陸市場銷售,台灣市場有望在未來數月推出改裝熊貓車。

文匯報報導,據消息人士透露,吉利集團打算為這一收購交易融資20億美元,其資金來源主要是自有資金、銀行貸款與少數投資者的供應。桂生悅說,母公司在融資上無大問題,且大陸政府也大力支持收購。 桂生悅估計,今年大陸汽車市場將持續去年的強勁成長,汽車銷量的成長幅度將與去年相若,吉利則爭取比去年做得更好。他相信,無論是規模還是速度,大陸汽車走向世界是大勢所趨,在二至三年後,海外市場將成為大陸汽車行業的成長動力。
【經濟日報╱記者邱詩文/即時報導】2010.01.01 05:34 pm
----------------------------
裕隆(2201)與大陸吉利攜手 將合攻電動車

裕隆集團擴大與大陸吉利汽車的合作,吉利汽車的「熊貓」車型將在年底登台,每台40萬元,由裕隆在台組裝銷售;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並決定趁吉利總裁李書福本月下旬來台出席搭橋會議時,雙方簽訂合作協議,將合作延伸至開發鋰電池電動車。

消息人士透露,裕隆集團所屬華創車電已以「熊貓」車型為基礎,為吉利開發出純電動車,最快明年導入大陸市場販售。在此之前,裕隆集團將以中國吉利汽車旗下微型車「熊貓」,化身裕隆酷比(tobe)m'car,搶先在年底登台問世。

裕隆特別轉投資成立「裕隆酷比汽車公司」,由裕隆汽車總經理陳國榮與副總經理許國興分別兼任裕隆酷比董事長與總經理,親自督軍;裕隆酷比訂本月中發表品牌,新車12月底在台北車展亮相。

市場最關心的m'car售價問題,陳國榮日前透露,由於原物料成本上揚,以及為符合台灣安全法規要求,新車增加不少配備,售價確定不會低於新台幣35萬元,最後定價可能接近40萬元,仍將是最便宜的國產車。

大陸「熊貓」頂級自排的無敵版車型,定價人民幣6.2萬元,約合新台幣31萬元。

據了解,有別於吉利在中國市場販售的「熊貓」是五門掀背版的車型,台灣裕隆酷比先引進是吉利尚未曝光的「熊貓」四門版轎車產品,五門版的「熊貓」也會導入台灣販售。

消息人士透露,由於裕隆自創品牌納智捷(Luxgen)成功上市,繳出上市滿月接單破千的好成績,品牌形象確定不會被酷比干擾後,讓裕隆決策層加速酷比的相關作業,訂本月中發表品牌,12月底前新車問世,明年農曆年前開始販售。

經此布局,裕隆的自創品牌策略輪廓也大致浮現。未來納智捷負責中高端產品,酷比負責低端入門車型,兩品牌分進合擊。

在通路布局上,裕隆推翻原先交由匯豐汽車發展的「尚盟(SUM)優質車商聯盟」經銷規劃,自行成立100%持股子公司裕隆酷比(登記資本額4億元、實收2億元),負責行銷業務。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5231588.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2009.11.04 03:24 am
------------------------------
施振榮周永明 為納智捷助陣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為行銷自創品牌納智捷(Luxgen)汽車,決定力邀台灣品牌三大舵手-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與八方新氣創辦人王俠軍,跨刀為納智捷拍攝電視廣告,獻出三人的廣告代言的處女秀。

納智捷汽車表示,首款新車MPV的全球與台灣首度發表時間,確定會在農曆7月(8月20日)前舉行,全台五大直營經銷商、20多處銷售服務據點均已改裝就緒,第一輛賣出的納智捷汽車,確定會在今年9月掛牌上路。

為營造上市前話題,納智捷汽車今年初就打過第一波以「品牌台灣」為主題的先導廣告,曾引發一陣討論。但納智捷上市時間卻一延再延,市場關注因而退燒。

納智捷高層昨(4)日肯定地說:「這次納智捷MPV在8月中上市的計畫,絕對不會再跳票!」

裕隆集團主管表示,嚴凱泰相當重視這個由他一手催生的品牌,連上市前的前導廣告,他都要全程緊盯,並力邀施振榮、周永明與王俠軍等人拍代言廣告,嚴凱泰本人也拍出四個版本,從今天起陸續播出。

據了解,施振榮等三人,過去從未替自家產品或品牌拍攝過廣告,這次將銀幕處女秀獻給納智捷,給足嚴凱泰面子。

納智捷總經理胡開昌指出,三位品牌舵手是被納智捷是自主品牌的熱情和堅持所感動,才決定為品牌代言。施振榮日前更曾在公開場合,稱讚納智捷汽車,更表明願意當納智捷的「啦啦隊」。

由於納智捷車上配備的「Think+」車用智慧型多功能系統,是由宏達電所開發,加上宏達電投資入股裕隆旗下的華創車電研發公司,並買下裕隆新店舊廠部分土地將建設總部大樓,與裕隆合作關係緊密,周永明這次為納智捷拍廣告,業界並不意外。

納智捷月中先上市的MPV為七人座的廂式休旅車。

【經濟日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2009.08.05 04:27 am
----------------------------------
嚴凱泰練兵 走自己的路

裕隆集團自創品牌的觸角,從紡織、汽車本業深入高科技事業,執行長嚴凱泰為華晶科導入裕隆發展自創品牌汽車的理念,推出altek高畫質專業影像數位手機,以起飛中的大陸為舞台,厚植進軍全球實力。

裕隆集團有紡織、汽車與電子科技三大事業群,近年來在嚴凱泰主導下,紡織、汽車事業開始走向自創品牌之路,例如嘉裕(Carnival)西服、納智捷(Luxgen)汽車。

嚴凱泰深知,台灣市場規模有限,汽車事業是需要市場規模的產業,光靠台灣無法培養出具全球競爭力的事業,因此在積極發展技術之際,更需要大陸廣大市場「練兵」。

裕隆發展汽車事業超過半世紀,累積國際級的技術與不少人才,但若不自創品牌,終究是為日產、三菱等日本車廠「打工」。裕隆五年前啟動自創品牌汽車事業計畫,推出納智捷汽車,就是想走自己的路,瞄準大陸這塊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

為降低與合作車廠的衝擊,以及避免與目前汽車市場主流產品正面交鋒,納智捷產品設計以豪華與高科技為元素,訂出中高階的品牌與價格定位。

電子科技事業不是裕隆集團本業,多數開端均以旗下創投公司名義,找尋有利基標的小額投資;確認有潛力、有發展機會,才進一步增持。

【經濟日報╱記者/陳信榮】2009.07.24 04:20 am
-----------------------------------------
裕隆推35萬元國民車

台灣汽車市場即將有「國民車」誕生。裕隆集團計劃牽手大陸吉利汽車,在台推出自創第二品牌,專做售價35萬元以下平價車款,搶攻M型社會左端客層用車市場。

市場更傳出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為確保自創品牌納智捷(Luxgen)汽車登陸計畫成功,也正與吉利汽車洽談,讓納智捷開發的車款,掛上吉利品牌,透過吉利全國經銷網路,在大陸市場販售。

裕隆高層的構想,是計劃導入吉利擅長的低價小型車零組件,在裕隆三義廠組裝,掛上自創第二品牌在台銷售。但將會與現有汽車通路區隔,傾向用行遍天下或豐汽車SUM尚盟中古車聯盟等非傳統新車銷售通路,節省通路成本。

消息人士指出,包括吉利的優利歐、美日、自由艦、金鷹、金剛等1,000cc至1,500cc的小型轎車,都是裕隆考慮導入在台組裝的平價品牌車款;上述車款在大陸的售價,介於人民幣3.38萬元至5.38萬元,符合裕隆希望產品售價壓低在新台幣35萬元以內、毛利7%以下的目標。

若裕隆這項計畫順利付諸實現,吉利旗下的車款,將成為第一個在台灣上市的「大陸汽車」。

汽車業者指出,雖然目前法令仍禁止大陸整車進口,但禁令卻不及於零組件;台灣加入WTO後,取消國產車自製率限制,裕隆自大陸進口大部分零件來台,組裝成低價車出售,並非不可能。

據了解,裕隆與吉利高層,已就全面合作事宜磋商多回。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在上(12)月初,藉由參加工總舉辦的中國知名工商企業負責人訪台團機會,脫隊與嚴凱泰等裕隆高層會晤,雙方關係有機會更上層樓。

消息人士指出,裕隆發展第二品牌,不只評估過吉利,也曾興奇瑞等大陸知名自主品牌車廠接觸,因對方國營企業色彩,對產品拿掉自家品牌有意見,不符合裕隆改掛第二品牌的條件,雙方合作因而中斷。

吉利汽車是純民營企業,沒有政治包袱,也較務實,能接受裕隆提出的合作模式;但裕隆主管坦承,與吉利合作唯一缺點,是講價空間不大。目前吉利,是裕隆在台發展第二平價品牌的首選。

吉利汽車是香港上市公司,去年轎車銷量居中國第九名,在自主品牌車廠中排名第二,僅次奇瑞汽車,預估去年全年新車銷量20萬輛,約台灣去年整體的汽車銷售量。
 


 大陸吉利汽車旗下有多款平價車款,成為裕隆在台推平價車的首選,
未來裕隆將引進在三義廠組裝,並透過旗下中古車及行遍天下等通路銷售。
圖為吉利汽車的車款。本報系資料庫
【經濟日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2009.1.5  03:08 am
--------------------------------------------------------------------------------
裕隆推國民車》討個吉利 幫通路續命

過去是周休二日,裕隆三義廠生產線現在則是每周開工二日;裕隆集團旗下各車廠全台多達250個展示間,平日每天上門的總來客數卻還不到百人。

以上二個數字,代表台灣新車銷售急凍。台灣新車銷售量如自由落體般急墜,對裕隆集團帶來的衝擊超乎預期,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必須要帶領集團找新出路,所有可能的機會,都必須要把握、去嘗試。

三年前,嚴凱泰推動集團多品牌發展計畫,就是希望透過與通用、克萊斯勒汽車合作,提高產能與通路的利用率。這次他再評估與浙江吉利汽車合作,也是一種新的嘗試。

其實雙方這項合作,也是著眼具互補互惠的效益。對吉利而言,藉由小車零組件外銷到台灣給裕隆,實現大陸官方擴大外銷的要求。

吉利汽車目前的產品都是小型車,納智捷發展的前二款車型:廂式休旅車(MPV)與運動休旅車(SUV),甚至是2010年將問世的智能型電動車,都是吉利產品線欠缺的產品。

未來吉利若採用納智捷產品,由納智捷杭州廠代工生產,改掛吉利品牌行銷,不需砸大錢開發,就可收到強化產品線的立即成效,增加與大陸奇瑞、比亞迪等其他自主品牌車廠競爭的籌碼。

對裕隆而言,吉利擁有超低成本的優勢,引進吉利小車在台組裝,既可提升三義廠目前偏低的產能利用率,也可為旗下的通路續命,帶來後續的保養維修收入。納智捷杭州廠也可因這項合作案,增加產能利用率,縮短在大陸市場的摸索期,搭上吉利的宣傳便車,為納智捷品牌打開知名度。

【經濟日報╱記者/陳信榮】2009.1.5  03:08 am
-------------------------------------------------------------------------------
裕隆推國民車》打造陽春車 殺進紅海

裕隆集團有意師法「廉價航空」的第二品牌車概念,從大陸車廠取得低價汽車零組件,透過中古車或汽車保修加盟體系「寄賣」,將通路成本壓至最低,企圖在現有的「紅海」車市中,另闢平價車的發展空間。廉價航空的發展,就是將飛行過程中,所有不必要的開銷,全部省下來,壓低票價,吸引顧客。

搭廉價航空其實並不舒服,不僅空服員有限,不能隨意要求服務;飛行過程中,連一杯水都要額外付費;使用的航站,也是只有最基本功能的陽春航廈,

但廉價航空,卻因為「便宜」,成為近年來航空業快速最成長的新興領域。

同樣的,裕隆推出的第二品牌車,產品組件來自大陸,儘管對台灣民眾心中對其品質恐怕有些疑慮,但相信只要價格夠便宜,還是有人會願意嘗試,況且還有裕隆為品質把關掛保證。

試想一下,現在買輛最便宜的50cc速克達,要價都超過4萬元,一輛1,500cc的小轎車,只要30萬元,是相當誘人。

況且台灣車市目前尚無40萬元以下的產品,裕隆集團前年底March停產後,也沒有1,500cc以下的入門車;裕隆推出平價車,並不會衝擊集團現有各汽車品牌的銷售。不過就跟廉價航空一樣,因為內裝陽春,多數人只能忍受一時,所以廉價航空多以飛行較短途的區域性路線;跨洲長途飛行,多數人,還是會選擇乘坐較舒適的航空公司。

同樣的,平價國民車,裕隆想爭取的,無非是以代步為主要用途的購車民眾,不過,即使最後真正的銷量可能不大,若裕隆能賣出個5,000輛或1萬輛,就達到提升產能利用率、降低整體營運成本上的目的。

【經濟日報╱記者/陳信榮】2009.1.5  03:08 am
---------------------------------------------------------
代價1元 裕隆(2201)吃下裕隆通用

裕隆汽車昨(25)日舉行董事會,決議將以1元的代價,買下通用汽車持有的裕隆通用汽車49%股權,裕隆汽車成為通用汽車在台總代理商,裕隆將轉投資裕隆通用經銷公司2.1億元。

裕隆通用總經理潘扶仁表示,現金增資主要強化現有五家經銷商的財務結構,有利於未來後續布局。

他強調,裕隆吃下通用的裕隆通用持股,不代表通用要退出台灣市場,只是不直接介入台灣市場經營。原來兩家為合資公司關係,如今由裕隆汽車百分百主導裕隆通用,更具效率。

裕隆通用公司旗下品牌包括歐寶(Opel)、別克(Buick)及凱迪拉克(Cadilliac),在台灣共有20多個經銷據點。潘扶仁說,品牌經營靠的是長期深耕,裕隆集團仍有日產等其他品牌,未來集團間不論人力或資源都可進一步整合及共享,降低成本,藉由裕隆集團在地的經驗與競爭優勢,未來通用汽車在台灣市場仍有成長力道。

潘扶仁強調,通用汽車未來仍會持續在台導入新產品,現有20餘個經銷據點將視經營效益適時調節。

裕隆通用汽車成立三年,但國內車市由每年50萬輛的銷售高峰,暴跌到今年只剩下22萬輛谷底,讓裕隆通過成立的5.6億元資本額幾乎燒光,去年裕隆及通用集團才各注資1,360萬美元到裕隆通用汽車;事隔一年,通用汽車面臨財務困境,自顧不暇,無法再注資裕隆通用,因而才由裕隆全數吃下增資案,並由裕隆象徵性以1元吃下通用持股。

相對於通用淡出台灣市場,德國奧迪卻逆勢加碼台灣,明年3月將收回台灣代理權,並斥資15億元成立台灣奧迪汽車公司,重金打造的台灣敦南貴賓接待中心昨天正式開幕。

此情成追憶裕隆昨天以1元買下通用所持裕隆通用49%股權。
圖為三年前裕隆通用汽車成立時,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左)
與當時通用汽車中國集團負責人Kevin E.Wale的合影。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2008.12.26    02:43 am
---------------------------------------------------------
代價1元 把裕隆推向國際

進出台灣車市多次的美國通用汽車集團迫於金融風暴的現實無奈,決定將重心聚焦大陸,賣出在台灣的轉投資事業。對裕隆集團而言,趁台灣車市陷入谷底,重新定調與通用的合作,強化手中多品牌資源整合的效益,對裕隆未來走向國際性車廠的定位,未嘗不是新轉機。

通用汽車集團曾與國產汽車公司合作,在台灣產銷歐系的歐寶(Opel)汽車,後因國產汽車破產,通用暫時退出台灣車市,直到2005年,再與裕隆汽車合組裕隆通用汽車公司,重起爐灶。

不過,通用重返台灣卻出師不利,台灣車市由高峰期如「自由落體」般一路敗退,通用在台銷售成績不佳,通用的經銷商面臨龐大據點投資成本的資金壓力,連帶拖累入股的裕隆汽車獲利。

為降低營運成本,今年裕隆通用部分經銷據點由裕隆主導的自創汽車品牌進駐,分攤裕隆通用現有經銷商的租金成本壓力,未來裕隆完全掌握裕隆通用汽車的經營主導權後,除延續在台品牌經營布局外,加上裕隆集團與日產、三菱、通用、克萊斯勒等國際知名汽車廠,都有技術合作甚至合資關係,且集團也積極發展自創品牌LUXGEN,未來可預期裕隆集團將會加快內部品牌資源分享與整合的腳步。

【經濟日報╱記者 劉芳妙】2008.12.26   02:43 am
-------------------------------------------------------------
嚴凱泰:金融風暴不影響裕隆(2201)兩岸事業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今天說,他們的登陸計畫,不會因為金融風暴、經濟不景氣就停止。裕隆公司與杭州蕭山工業園區合作的汽車工業項目就選在今天啟動。

「連橫紀念館、台灣文化館」今天在浙江省杭州市瑪瑙寺舉行揭幕典禮,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在典禮結束後,向媒體做了以上表示。

嚴凱泰說,景氣好時也會有爛公司,同理,景氣爛時也會有好公司,一切還是要靠自己努力。裕隆公司不會因為當前景氣不好或是面臨金融風暴就停止在兩岸的投資。

他說,「如果是看著景氣做事,那什麼事情都不要做了,那大家都留在台灣,什麼都不要動了,大家都存錢也不要花錢」。

  嚴凱泰強調,做事不能光看景氣,也不能說景氣永遠不會好,總會有Turn Around(迴轉)的時候;景氣不好就不做事,這樣如何能對得起股東。

  他說,「裕隆會在某些腳步上放慢,該放慢要放慢,該加快要加快。例如未來在研發方面不會放慢。」

  嚴凱泰又說,裕隆集團在兩岸都要一起動,乃至於對全世界、其他對他們有興趣的公司,也都要動起來,  杭州市台辦副主任周兵對中央社記者透露,今天下午,裕隆集團與杭州蕭山工業園區合作成立的中譽集團以及相關汽車工程項目,剛在蕭山工業園區舉行揭牌儀式,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也受邀參加。
中央社/記者郭玫蘭/浙江.杭州  2008/12/18 21:32
---------------------------------------------------
《汽車股》發展自有品牌,嚴凱泰必須走的路

儘管外界評價裕隆集團 (2201) 執行長嚴凱泰發展自主「LUXGEN」汽車是場豪賭,但他堅信自主品牌主戰場在對岸,唯有搶搭大陸「11.5」規劃的商機,扶植自主品牌,裕隆才有機會躍上國際舞台。況且嚴凱泰已設下投資百億元為停損點,萬一有閃失也不至於撼動裕隆集團根基。

嚴凱泰在民國82年為解決裕隆汽車赤字經營、又與日本日產自動車合作發生齟齬的局面,好不容易說動他母親吳舜文拿掉掛上日產汽車行李箱上的裕隆企業識別系統,全面改掛NISSAN汽車標誌。

當時嚴凱泰曾承諾吳舜文,只要裕隆汽車未來賺錢,他必定會推動車身外觀設計、底盤到引擎都由裕隆集團自行操刀的自主品牌汽車,外人看來嚴凱泰不惜對罪合作夥伴,也為發展自主品牌也是圓他父母親裕隆集團創辦人嚴慶齡、總裁吳舜文畢生心願。

嚴凱泰與日產日產及三菱汽車等合作夥伴打交道多年,眼見日產與大陸東風汽車廠合組東風日產汽車、三菱投資入股東南汽車,深恐裕隆日產及中華兩汽車廠早晚遭邊緣化而將大陸市場商機拱手讓人,嚴凱泰深刻體會自主品牌是非走不可的路,才會與行政院開發基金合資成立華創車電。

只是在民進黨主政時期,行政院指派的董事,對於裕隆集團將LUXGEN汽車發展策略將主戰場放在中國大陸而非台灣頗有微詞,加上開發基金投資企業不得登陸,裕隆集團索性買回開發基金持有30%股權,而另行找宏達電及益通等志同道合業者入股華創車電。

嚴凱泰很清楚LUXGEN是個後發品牌,想在競爭激烈的全球汽車市場,與國際大廠競逐,就得先在大陸汽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放眼當前全中國只有浙江省汽車工業還在起步階段,浙江吉利是當地最大汽車廠,年產量只不過20萬多輛,其他都是汽車打造或改裝廠,尤其少了上海通用及上海大眾等強敵環伺,LUXGEN品牌先在浙江竄出頭,再往外發展的機會相對要高,這也是裕隆集團以技術作價及現金出資,與浙江中譽控股集團合資人民幣46.5億元,在浙江蕭山成立納智捷﹝杭州﹞汽車公司的主因。
工商時報─沈美幸/新聞分析 2008/12/07 16:01
-------------------------------------------------------------------
《汽車股》裕隆再砸50億!圓品牌夢

裕隆集團 (2201) 執行長嚴凱泰明年發展策略將向自主品牌「LUXGEN」汽車傾斜。裕隆集團旗下裕隆日產及中華兩汽車廠因市況低迷、又無重量級新車問世,明年撙節支出及人力精簡;而同屬裕隆集團的華創車電為自主品牌上路加足馬力,大動作招兵買馬,明年則是續砸50億元投入電動車、1,500西西中小型房車等新車型研發。

裕隆集團高層主管指出,裕隆集團先後與日本日產、三菱、美國通用、克萊斯勒、德國賓士等國際汽車大廠在兩岸合資或技術合作,不過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始終懷抱發展自主品牌汽車的夢想,於2005年底設立華創車電設計中心。

而首款從車身外觀設計、底盤及引擎都是裕隆集團操刀開發,搭載2200西西渦輪增壓引擎的「LUXGEN」7人座MPV,依原計劃於明年第二季末在台上市,下半年續推運動休旅車,初估研發費用逾50億元;2010年將在台發表2200西西轎車,再計畫於後年中在大陸浙江的納智捷(杭州)汽車廠內量產。

華創車電為建構完整產品線,正和東元、金富田及致茂等多家國內廠商,共同與美國ACP攜手合作開發PLUG-IN雙燃料電動車及鋰系列電池電動車的電控系統、馬達及電池等電動車關鍵零件模組,同時也著手開發搭載1500西西引擎的中小型房車,預計2011年上市。主導全案的裕隆汽車總經理陳國榮表示,華創車電正著手研發的電動車預計明年下半年完成雛型車開發,明年底試量產,後年問世。

陳國榮指稱,從人力、模具開發(每輛國產車模具費約10億元)及新車型研發,華創明年研發費用40億至50億元。愈是不景氣,愈是要對長期具有競爭力項目進行投資。

另一方面,嚴凱泰去年10月接掌中華汽車總經理職務以來,為了讓員工將士用命,取消中華汽車協理級以上主管全面減薪1至3成規定,而他本人則不支領中華汽車薪資;他並宣布,只要中華汽車轉投資大陸東南汽車未轉虧為盈,他就不支領中華汽車董監事酬勞。

但是,嚴凱泰如此賣力的演出卻不敵外在經營環境惡化,中華汽車前三季稅前虧損近2.67億元,今年難逃赤字的命運,現傳出中華汽車原本農曆年後展開一波上百位人力精簡的大動作,很可能會提前在今年底前就被迫執行。

中華汽車今年初,原本以為有了國產化三菱2,400西西OUTLANDER運動休旅車、1800西西LANCER FORTIS中型房車問世的加持,加上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全年擬向中華採購4千輛掛上DODGE品牌的得利卡雙人座廂型貨車,全年內外銷上看5.7萬輛,不料國內車市直直落,美國金融大海嘯的襲擊又讓外銷受阻,今年內外銷頂多4萬輛。

影響所及,今年年終獎金將遠不如去年的3.5月,只能領2個月的年終獎金。
 工商時報─沈美幸/台北報導 2008/12/07 09:39
---------------------------------------------------------------
吳舜文逝世》裕隆(2201)集團相關上市公司評析

裕隆集團總裁吳舜文9日逝世,元富投顧董事長劉坤錫表示,由於吳舜文多年前已完成交棒,相關投資與集團營運策略已由董事長嚴凱泰全權處理,吳舜文的過世對集團衝擊有限。康和證券自營部投資總監廖繼弘也認為吳舜文過世對裕隆衝擊不大,裕隆集團後續股價走勢最主要視景氣與營收基本面而定。

劉坤錫認為,近期不管是創立自有汽車品牌或新店汽車城造鎮計畫,皆是由嚴凱泰策劃主導,吳舜文的過世,並未影響裕隆集團的營運,股價不致出現大幅波動。

康和證券自營部投資總監廖繼弘表示,裕隆年初受新店汽車城資產開發激勵,股價一度逼近50元大關,不過近期受物價及油價持續飆漲,衝擊獲利表現,導致包括裕隆、裕日車、中華車股價從520後一路走跌;集團轉投資的華晶科、嘉晶等股價,也受到景氣衰退及大盤回跌而出現大幅
回檔。

 

 

吳舜文,讓台灣汽車駛向全世界

素有中國工業鐵娘子之稱的裕隆集團總裁吳舜文辭世,這位縱橫紡織與汽車兩大工業的女性企業家,逾半世紀以來,對台灣工業的貢獻無人能及,成立研發中心、主導推出第一款國人自行研發的汽車,讓汽車工業在台灣生根,在全球汽車業占有一席之地。

創辦台元 紡織產業領風騷20年

吳舜文與夫婿嚴慶齡是在民國40年成立台元紡織,成為裕隆集團在台灣的第一家企業,民國42年嚴慶齡成立裕隆汽車,將台元的經營重擔交由吳舜文負責。在吳舜文帶領下,台元成立十年後,便在台灣紡織業闖出名號,並獨領風騷近20年。

裕隆並在台元的「金援」下,度過草創時期資金窘迫的困境,日後吳舜文再設立中華汽車等集團新事業,台元也扮演供應資金的要角。

民國70年代台灣紡織業優勢逐漸衰退,吳舜文一方面規劃台元登陸投資設廠,在山東成立元濟紡織延續紡織本業,一方面則帶領台元轉型為控股投資公司,跨足投資高科技產業,讓裕隆集團得以在汽車與紡織兩大核心事業外,發展出第三大事業群。在吳舜文獨子嚴凱泰持續灌溉下,裕隆集團的高科技事業已逐漸開花結果。

接掌裕隆 推出國人首輛自製車

民國64年,嚴慶齡病情日趨嚴重,吳舜文在裕隆的角色,也從襄助夫婿創業,轉變為獨當一面的女企業家,一肩挑起汽車與紡織兩大事業。

吳舜文於民國65年出任裕隆汽車副總經理,主掌裕隆汽車運作,掌舵近30年,裕隆推出第一輛國人自製汽車「飛羚101」,稱霸國內轎車市場,跨足兩岸市場等成就,至今無人能及。

分家危機 收回行銷業務主導權

然而在接手裕隆過程中,吳舜文也遭遇過三次危機,幸賴她以堅強意志及高明的談判手腕化解。

裕隆汽車開業以來最大的危機,就是77年與總經銷國產汽車分家事件。

裕隆當年在國產汽車創辦人張建安的仲介下,取得與日產汽車技術合作關係。多年來,裕隆也將汽車與零件的總經銷權交由國產汽車負責。不過,裕隆推出第一輛國人自行開發外觀設計的「飛羚101」後,雙方30年的合作關係卻瀕臨決裂。

當時吳舜文對於飛羚101的銷售相當重視,無奈市場反應並不理想,促使她興起為飛羚101另謀經銷通路的想法,此舉成為國產汽車全面終止經銷裕隆汽車的導火線,全省經銷通路頓失下,吳舜文化危機為轉機,趁機收回裕隆的行銷與零件業務主導權,為日後再造裕隆,打下良好的基礎。

除面臨與國產斷交危機外,當時因飛羚101問世,也讓過去吝於技術移轉的日產汽車不高興,加上裕隆企圖與美國通用汽車合作消息曝光,更讓雙方關係降至冰點,全面決裂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幸賴當時吳舜文親赴日產總部交涉,以卓越的談判,並捉住當時日產投資持有台灣大慶汽車暗股的關鍵,為裕隆爭取到最有利的結果,繼續保有日產汽車獨家代理權,避免技術來源遭日產壟斷。

然而吳舜文的考驗並未就此落幕。甫與日產關係解凍,自己一手栽培的核心幹部卻掛冠求去,面臨領導層出現斷層的危機。

當年吳舜文接掌裕隆後,為表達革新裕隆人事的決心,曾破格採用「空降部隊」擔任核心主管,讓研發飛羚101有功的工程中心三位博士級工程師,也就是合稱「三大天王」的朱信、張哲偉與林石甫,出任副總經理、採購經理與企劃經理。

之後,她還從外界延攬有專長的四位主管,即號稱「四大金剛」的王嘯虎、龔循平、謝煜峰、張九瑤,分別接管業務、生產、資訊與總經理室等四大單位,昭示吳舜文帶領裕隆改革的決心。

人事紛擾 一改傳賢不傳子觀念

當時為換取繼續與日產合作,裕隆也放棄與通用汽車合作機會,使得主導與通用合作案的林石甫、張哲偉離職,朱信則在民國78年6月辭去總經理職務。

四大金剛隨後也因裕隆內部人事紛亂紛紛求去,民國77年,裕隆的經銷體系甫具雛形,時任業務部經理的王嘯虎因內部鬥爭被迫離職,這些人事紛擾,讓吳文舜深深體會到「世上最容易寫的是兩撇的『人』,最難處理的,也是這兩撇」、「管理機器容易,管理人,則大難」。

由於人事不安,也讓吳舜文改變「傳賢,不一定傳子」的觀念,民國78年召回在美求學的獨子嚴凱泰,以大股東的身分接掌事業,平息經理人間的紛爭。

連番的危機,吳舜文深刻了解制度對經營企業的重要性,決定設立裕隆集團總管理處,讓原本各自獨立作業的子公司整合走向集團化,發揮集團應有的資源整合效果,並由嚴凱泰出任總管理處執行長,為愛子接班預先鋪路。

時至今日,裕隆集團成為年營業額4,000億元的世界知名企業集團,就是當時吳舜文成立總管理處、建立制度所打下的基礎。

如果嚴慶齡是為中國汽車工業裝上輪子者,吳舜文就是讓中國人開發的車種,駛向全世界的實踐者。

吳舜文從夫婿手上接捧經營裕隆後,有感於技術移轉處處為國外原廠所阻撓,不服輸的個性,讓她堅持要裕隆發展自有技術,因而在學界延攬人才,民國70年成立裕隆工程中心(裕隆亞洲技術中心YATC前身)。

當時裕隆內部安於為人作嫁、保持代工生產的模式,反對如無底洞般的研發投資,但吳舜文依舊獨排眾議,在20年前大手筆投資逾20億元,開發出第一款國人自行設計外觀的車體「飛羚101」。

當時行政院長孫運璿,公開稱吳舜文是那時國內唯一看到研究發展重要性的企業家。儘管飛羚101與後繼車款飛羚102銷售表現不盡理想,卻為後來裕隆汽車的開發設計能力奠定基礎,才有後來的「新尖兵」、Cefiro等膾炙人口的車型問世,讓裕隆反敗為勝。

重視研發 走出代工組裝廠型態

國內汽車界也在吳舜文的帶動下,逐漸走出過去代工組裝廠型態,開始重視自主研發的能力,不用處處受限於原廠。在裕隆之後,中華汽車也成立CARTEC設計中心,帶動日後美國福特汽車與日本豐田汽車,分別在台投資成立亞太區設計中心。

如今,台灣已成為領導全球華人汽車消費趨勢的設計重鎮,開發的整車與零組件產品外銷大陸與亞太地區,全球各車廠進軍大陸無不倚重台灣的研發設計資源,都是當年吳舜文深謀遠慮的成果。

                  經濟日報 記者白又仁、陳信榮     2008.8.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4112 的頭像
    a4112

    a4112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