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工廠偷排廢水汙染後勁溪事件,昨天高雄高分院二審逆轉判無罪,環保團體今(30)日將矛頭指向高雄市政府,對於後勁溪全流域的即時監測遲遲未做表達不滿,而當初日光董事長張虔生在事發後承諾往後30年每年捐1億,環團也表示將持續追究。

「這2個月在幹嘛?不是該蒐集證據嗎?上了法院竟只拿出一條魚!」《地球公民基金會》能源與產業部主任蔡卉荀向《蘋果日報》記者表示,高市府前年10月就查到日月光違法,遲至12月才勒令停工,但這2個月的蒐證,卻非常尷尬地拿出一點點「證據」,讓法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也指出,各地政府常把稽查工作交給顧問公司,出事卻狀況外,難免讓外界有官商勾結印象。《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知名社運律師詹順貴也表示,檢察官以《刑法》流放毒物罪起訴,但高市府環保局卻未提出日月光過去被依《水汙染防治法》裁罰的紀錄,以增加定罪機會,高市府欠外界一個交代。

《地球公民基金會》還指出:「張虔生董事長當初說好的捐款30億何時要拿出來協助後勁溪汙染整治?」詹順貴也為文強調,日月光收購矽品股票花了352億,捐30億「為何需要30年」?他呼籲張虔生,應負責任地一次性以「公害污染防治公益信託基金」方式,捐給環保公民團體管理。

高市環保局長蔡孟裕說,水汙染的蒐證要到何種程度,「與法官見解有關」,未來會更多元化採樣蒐證;環保署水保處長葉俊宏則強調,以前《水汙法》規定廢汙水要「危及環境生態」才有罪,新修訂的《水汙法》則只要有害健康物質超過管制標準就可重罰。

由於今年4月張虔生與高雄市長陳菊,一起公開喝下回收淨化的廢水,現職高市府無給職顧問的經濟部前部長何美玥,今年6月當選日月光獨立董事,雙方互動密切。網路意見領袖朱學恆寫道:「看了新聞之後簡直想要向張虔生道歉,感覺社會完全對不起你嘛! 下次乾脆你表演在廢水裡面洗澡算了!」

以下是地球公民基金會臉書貼文全文:

【譴責日月光之外,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下一步!】

日月光違法卻改判無罪,固然令人氣憤,但真正的問題出在當時的水汙法是無牙老虎,高市府提供的證據太不充足,以致今天法官難為無米之炊。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追問,『高雄市政府何時要做好後勁溪全流域的汙染盤查與即時監測,並將資料上網公開,以避免將來再發生這種舉證不足無法讓廠商伏法的荒謬事件』?

另外,我們也要追究張虔生董事長當初說好的捐款30億何時要拿出來協助後勁溪汙染整治?

各位讀者,在譴責這起令台灣無光的事件之餘,請細讀這篇由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 詹順貴律師 撰寫的好文,了解日月光事件真正的脈絡,加入我們一起監督高雄市政府與違法污染的財團。
民報/作者記者何豪毅/綜合報導 2015年9月30日 下午5:32
--------------------------------------------------------------
【譴責日月光之外,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下一步!】

大地色變 日月無光(詹順貴)

因為《看見台灣》捕捉到河川變色影像,而喧騰一時的日月光公司廢水污染後勁溪事件,去年10月高雄地方法院判決日月光公司罰金300萬元,4名被告緩刑、一人無罪時,對於高雄市政府高分貝批判法院輕判縱放,筆者即不以為然。如今高等法院高雄分院進一步全部改判無罪,持平而論,也不意外。

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改判無罪的理由,扼要歸納有三:
1.《水污染防治法》與《廢棄物清理法》各有其規範對象,並無特別法與普通法關係。日月光公司K7廠已取得排放許可,縱使排放含有害健康物質的廢水,也不適用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於案發當時,《水污染防治法》並無處罰規定,2015年2月4日修法後才有法可罰,但不能溯及既往。

2.K7廠發生鹽酸溢流入廢水處理系統,是人為疏失,有積極採取補救措施,雖應變能力不足,但並非單純任意棄置、惡意排放廢水,無法依《廢棄物清理法》第46條加以處罰。

3.案發前10年內,高雄市政府並無稽查出K7廠所排廢水有含銅、鎳或PH值超標而受罰紀錄,而德民橋上游尚有其他同樣會排放含銅、鎳廢水的電鍍酸洗工廠,德民橋下游底泥重金屬與採集自魚塭的魚體鎳含量,均需長時間累積,檢察官的單一採證(其實是高雄市政府),無法證明是K7廠所造成。何況,也沒有足夠證據證明該次鹽酸溢流事件,已具體達到《刑法》第190條之1所定足以危害環境生態的公共危險。

污染紀錄未被提出
法院僅能被動審理檢察官起訴的犯罪事實與證據,所以,評斷法院判決前,理應先檢視檢察官起訴的犯罪事實範圍並對照所舉證據是否充分?檢察官以《刑法》第190條之1的放流毒物致生公共危險重罪起訴此案,但其起訴的犯罪事實範圍,卻僅局限在2013年10月1日中午12時35分至晚上8時左右的K7廠排放含銅、鎳超標的廢水行為之上,即要求法院判決成立致生公共危險罪,實屬強人所難。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為何未提出過去日月光公司被依《水污染防治法》裁罰的累累前科紀錄,供檢察官斟酌能否將起訴範圍擴增到其他長期多次排放超標廢水的行為上,以增加定罪機會,應該對外有所交代。

從以上分析可知,日月光公司與其員工被判無罪,並非法院認證該公司沒有在當地造成污染,僅是尚不足以證明已「致生公共危險」以及當時法令不足而已。

日月光公司日前在短短38天內斥資352億元收購競爭對手矽品公司近37%股票,去年因此事件,其董事長張虔生宣稱將捐款的30億元,對比之下顯然僅是一筆小數目,請問為何需要分30年?

迄今捐出1億元或2億元了嗎?捐到哪裡?如何運用?高雄市政府督促日月光公司履行了嗎?誠懇呼籲張董事長負責任地一次性以「公害污染防治公益信託基金」方式捐給環保公民團體管理。

高雄市府後來同意日月光復工的不透明審查,也備受當地團體批評,高雄市府要擺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質疑,妥善照護當地環境與居民健康,未來應檢討對幾條沿流域工廠或工業區林立、污染較嚴重的河川,密集設置監測點進行全流域、全時監測,並即時於環保局網頁公開,使污染無所遁形。

往者已矣,來者可追。請各級政府、正在選舉的總統候選人與其政黨,告訴人民將如何執法維護人民生活環境與身體健康,否則,我們不給選票。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

地球公民基金會:https://www.facebook.com/CitizenoftheEarth

蘋果日報 2015年09月30日
-------------------------------------
「日月光追稅條款」 明起生效(2311)

「日月光追稅條款」已經總統公布,將自6月20日起生效。包括情節重大逃漏稅,違反食品安全、勞工權益及環境保護法規的企業,當年度租稅優惠不僅將停止,受有獎勵的租稅減免稅款也會被追回。

不過,因為新法不溯及既往,日月光高雄K7廠去(2013)年年底被查獲排放含有毒重金屬鎳的汙水事件,不在適用之列,日月光所享租稅獎勵優惠,無停止或追稅的適用。

財政部昨(18)日表示,稅捐稽徵法第48條修正條文,已經總統公布,這項也被稱為是「日月光條款」的修正案,主要是對情節重大逃漏稅案件,以及違反食安、勞工與環保法律的納稅人,施以停止租稅獎勵與追稅的懲罰。

處罰條款分兩項,包括:

一、納稅人逃漏稅捐情節重大者,除依有關稅法規定處理外,將「財政部並得停止其享受獎勵待遇」修正為「財政部應停止並追回其違章行為所屬年度享受租稅優惠之待遇」。

二、增訂納稅人違反環境保護、勞工、食品安全衛生相關法律且情節重大,租稅優惠法律的中央主管機關,應通知財政部停止並追回其違章行為所屬年度享受租稅優惠待遇。

財部賦稅署副署長許慈美表示,稅捐稽徵法第48條修正條文自6月20日起發生效力。

其中,修正稅捐稽徵法第48條增訂第2項部分,基於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違章行為發生日在今年6月20日以後者,才有處罰條款的適用。

因此,財政部指出,外界關切的日月光排放汙水事件,是否受懲罰條款約束,按其違章行為發生日在今年6月20日之前,依法不能對日月光施以停止租稅獎勵或追回稅款的懲罰。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2014.06.19 03:31 am
--------------------------------
日月光(2311)侵權認賠 Q1短空

美商Tessera控告台灣記憶體封測廠侵權大獲全勝,繼矽品去年初宣布將支付和解金之後,日月光(2311)也將與Tessera和解,將支付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億元)賠償金,將於本季財報認列,預料衝擊每股純益約0.11元。

日月光表示,3,000萬美元和解金在本季認列之後,將不再有相關專利侵權等後續問題。日月光昨天股價受此影響,以當日最低價29.6元作收,下跌0.4 元,但外資仍力挺,買超4,847張。

Tessera於2006年開始針對封裝專利,向相關封測廠提起專利訴訟,包含日月光、矽品、南茂、華東等,都是Tessera控告對象。

經過多年訴訟,矽品考量公司整體獲利好轉,為了避免日後被此因素干擾,去年第1季率先與Tessera達成和解,支付3,000萬美元和解金,雖然讓矽品當季虧損,但股價僅短暫反映利空後即穩定上漲。

另一記憶體封測南茂,由於要申請上市,為了避免相關干擾,也在去年底與Tessera達成和解。

目前僅剩力成和華東尚未與Tessera達成和解,但華東日前在法說會已提及將有所準備;昨天盤中也一度傳出力成支付給Tessera的和解金額高達2億美元,但力成表示與Tessera 仍在協調中,實際金額以公布為準。力成昨天收盤價42.55元,下跌0.25元。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2014.02.26 03:35 am
----------------------------------------------------
日月光侵權認賠 和解金9億元

美商Tessera控告台灣記憶體封測廠侵權大獲全勝,繼矽品去年初宣布將支付和解金之後,日月光(2311)也將與Tessera和解,將支付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億元),將於本季財報認列,預料衝擊每股純益約0.11元。

日月光表示,3000萬美元和解金在本季認列之後,將不再有相關專利侵權等後續問題。日月光昨天股價受此影響,以當日最低價29.6元作收,下跌0.4元,但外資仍力挺,買超4,847張。

Tessera於2006年開始針對封裝專利,向相關封測廠提起專利訴訟,包含日月光、矽品、南茂、華東等,都是Tessera控告對象。

經過多年訴訟,矽品考量公司整體獲利好轉,為了避免日後被此因素干擾,去年第1季率先與Tessera達成和解,支付3000萬美元和解金,雖然讓矽品當季虧損,但股價僅短暫反映利空後即穩定上漲。

另一記憶體封測南茂,由於要申請上市,為了避免相關干擾,也在去年底與Tessera達成和解。

目前僅剩力成和華東尚未與Tessera達成和解,但華東日前在法說會已提及將有所準備;昨天盤中也一度傳出力成支付給Tessera的和解金額高達2億美元,但力成表示與Tessera仍在協調中,實際金額以公布為準。力成昨天收盤價42.55元,下跌0.25元。
【聯合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2014.02.26 03:00 am
-----------------------------------------------------------
水汙染案發後不見改善誠意 國際連署譴責日月光(2311) http://e-info.org.tw/node/97392

地球公民基金會昨(12日)串聯國際團體召開記者會,批評日月光在去年底廢水違規排放事件爆發後,迄今未協助復育溪流生態,卻花大錢在國際媒體上喊冤否認汙染,請律師打訴訟,其作為違背社會期待,也違反國際電子業改革潮流。

國際組織已連署要求日月光「公開化學物質使用及排放資訊,停工期不得損害勞工權益」,同時也呼籲日月光採購商「在日月光未能達到應有的環境與勞動改善前,中止給日月光的訂單」。

國際連署譴責日月光(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左至右:Ted Smith、口譯志工賴慧玲、基金會董事秋花妹、基金會主任蔡卉荀、電機工會秘書長林名哲

環團:日月光寧撒錢漂綠 不願實質負起責任

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日月光K7廠因廢水汙染,於2013年12月21日遭勒令停工並追討不當利得,相關人員移送法辦。但該公司迄今未協助復育後勁溪生態、賠償農漁損失、歸還不當利得,反而在華爾街日報買廣告否認汙染,遭停工3天便急於申請復工,更在今年1月17日對高雄市政府的停工處分提起行政訴願。

高市府明(14日)將現勘審查日月光水汙染防治措施,為其復工做準備,市場盛傳,日月光可望在3月復工。該會批評,以市府的裁罰紀錄顯示,日月光是汙染累犯,但日月光卻寧可花大錢請律師、登廣告,否認、粉飾汙染;不願腳踏實地負起責任、徹底解決汙染、改過認錯。不僅違背台灣社會期待,更完全違反對國際對電子產業的改革趨勢。

日月光違規紀錄(地球公民基金會製作、提供)
日月光違規紀錄(地球公民基金會製作、提供)

國際團體連署 追究企業社會責任

國際間長期關注電子業社會責任的環境與勞工組織,在觀察日月光汙染後的表現後,已發起跨國聯署。這些團體長期關注全球電子科技產業快速擴張後,因為其產品週期短、製程快速變化、使用千百種有害物質,在各地對環境、居民與勞工健康所帶來的衝擊。

前美國矽谷毒物聯盟(Silicon Valley Toxics Coalition)執行長、現任責任科技國際運動網絡(International Campaign for Responsible Technology, ICRT)執行長的泰德‧史密斯Ted Smith律師,透過國際電話連線,在記者會中表示,「這次連署團體一致認為應集合全球團結的力量,追究日月光的社會責任。」

要求蘋果、SONY、台積電 實質審查日月光

國際團體也呼籲日月光採購商「在日月光未能達到應有的環境與勞動改善前,中止給日月光的訂單」。

史密斯指出,透過對蘋果、索尼、台積電等國際大廠施壓,「相信可以督促日月光做對的事。因此國際組織將運用所有力量究責日月光,並向其採購商施壓,迫使它改邪歸正。」

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邱花妹指出,近聞日月光接獲蘋果iPhone5S指紋辨識中後段封測訂單,並將透過台積電轉單,可望在2014年第2季成為蘋果供應源;對此,他強調,蘋果、SONY、台積電都是日月光的大客戶,最動見觀瞻、最有責任去確實了解日月光的生產情形,而不是單憑認證、得獎等書面資料就不管。「在沒有確保日月光盡到社會責任前,持續向日月光下單,就是與台灣環境、勞工及人民為敵!」

國際連署 要求資訊公開

目前,連署團體來自全球18國,共計50個組織,包括國際責任科技運動網路(International Campaign for Responsible Technology, ICRT)、矽谷毒物聯盟、荷蘭跨國企業研究中心 (SOMO)及其旗下的好電子(Good Electronics)、韓國「半導體勞動者健康與人權守護聯盟」(Supporters for the Health And Rights of People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SHARPS)、歐洲最大的民間環境組織聯盟「歐盟環境聯合會」 (EEB) 、長期關注電子廢棄物的巴賽爾行動網絡 (BAN),「香港亞洲專訊資料研究中心」(AMRC)等。

連署團體指出,全球電子業瘋狂競爭,以利潤為導向,卻不願對其所在的社區環境、勞工與居民健康負責,使得國際組織持續倡議,要求電子業向居民、勞工、NGO等利害關係人公開相關資訊,實踐生產責任。日月光也必須「停止汙染台灣環境,公開化學物質使用及排放資訊,停工期不得損害勞工權益。」

國際認證授獎 恐淪為企業漂綠工具

國際組織的連署聲明中也警告日月光停止企業漂綠作為。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秀出日月光曾取得的多種國際認證與得獎紀錄,批判道:「張虔生董事長說他對汙染毫不知情,證明日月光的管理系統已經失能。」他指出,守法、透明、納入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意見,這些都是國際標準的基本要求,但日月光累犯多年、連復工計畫都不公開,也未與居民、環團溝通,如果這樣還能獲得認證和授獎,令人質疑「這些獎項若非評選不良、名不符實,就是替企業漂綠!」

日月光集團獲得的國際認證(地球公民基金會製作、提供)
日月光獲獎記錄(地球公民基金會製作、提供)

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秘書長林名哲表示,「除了汙染問題之外,日月光的勞動條件亦有不少不良紀錄:例如違法超時工作、無薪假、濫用派遣。」他指出,日月光若要證明自己符合CSR標準,除了確實檢討環境管理外,應該一併改善廠內勞動條件,包括公佈派遣員工比例,並承諾逐年降低,公開勞工安全衛生條件及管理方式等。電資工會也呼籲,日月光的採購商應將上述措施納入評估標準。

日月光採購商名單包括:Apple(蘋果)、SONY(索尼)、TSMC(台積電)、Intel(英特爾)、MediaTek(聯發科)、Qualcomm(高通)、Broadcom(博通)、Infineon(英飛凌)、Marvell(美滿電子)、Texas Instruments(德州儀器)、Lantiq(德商領特) Alchip(世芯電子)、CSR(劍橋無限科技)、Maxim(美信)、Silicon Image(美商晶鐌)、SMIC(中芯國際)、SMSC(史恩希)、VITESSE、NXP(恩智浦半導體)。

史密斯代表國際連署團體與、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共同呼籲,蘋果、SONY、台積電等國際大廠負起供應鏈管理責任,對日月光進行實質審查、公開供應鏈資訊;呼籲認證機構與頒獎單位要比對公部門裁罰紀錄與利害關係人的意見,檢證日月光的實際作為。

環境資訊中心本報2014年2月13日台北訊,編輯室整理報導
http://e-info.org.tw/node/97392
------------------------------------
國際連署譴責日月光(2311) 要求品牌大廠負責 http://www.cet-taiwan.org/node/1895

日月光K7廠因廢水汙染於去年12月21日遭勒令停工並追討不當利得,相關人員移送法辦。但,日月光迄今未協助復育後勁溪生態、賠償農漁損失、歸還不當利得,反而在華爾街日報買廣告否認汙染(http://on.wsj.com/MHrnfG),遭停工三天就急於申請復工,更在今年1月17日對高雄市政府的裁處提起行政訴願,本周五高市府將現勘審查日月光的水汙染防治措施,為其復工做準備,市場盛傳,日月光可望在三月復工。高雄市裁罰日月光的紀錄顯示,日月光根本是汙染累犯,但這個汙染累犯寧可花大錢請律師、登廣告,否認、粉飾汙染,只想著生產賺錢,卻不願腳踏實地負起責任、徹地解決汙染、改過認錯。這種惡劣行徑,不僅完全違背台灣社會的期待,更違反近年國際間要求電子產業改革的趨勢。

國際團體連署追究日月光的企業社會責任


日月光不負責的行徑,讓國際間長期關注電子業社會責任的環境與勞工組織也看不下去。來自全球18國、50個國際組織連署譴責日月光,包括「責任科技國際運動網」(International Campaign for Responsible Technology, ICRT)、「矽谷毒物聯盟」(SVTC)、荷蘭跨國企業研究中心 (SOMO)及其旗下的好電子(Good Electronics)、韓國「半導體勞動者健康與人權守護聯盟」(SHARPS)、歐洲最大的民間環境組織聯盟「歐盟環境聯合會」 (EEB) 、長期關注電子廢棄物的巴賽爾行動網 (BAN),「香港亞洲專訊資料研究中心」(AMRC)等團體,在觀察日月光汙染後的表現後,發起這場跨國連署。

這些團體長期關注電子科技產業在全球快速擴張,因其產品週期短、製程快速變化、使用千百種有害物質,而在全球各地對環境、居民與勞工健康帶來負面的衝擊。電子業者瘋狂競爭、追逐利潤,卻不願對其所在的社區環境、勞工與居民健康負責,使得國際組織持續倡議,要求電子業負責任地生產,對環境與健康衝擊做出等比例的考量,公開毒化物等資訊,並肯認居民、勞工、消費者與環境NGO等利害關係人監督的權利。

全球電子業瘋狂競爭、利潤導向,卻不願對其所在的社區環境、勞工與居民健康阜則,使得國際組織持續倡議,要求電子負責仁生產,肯認居民、勞工、NGO等利害關係人、公開相關資訊。

國際組織連署要求日月光「停止污染台灣環境,公開化學物質使用及排放資訊,停工期不得損害勞工權益」,同時也呼籲日月光採購商「在日月光未能達到應有的環境與勞動改善前,中止給日月光的訂單」。

曾任美國矽谷毒物聯盟執行長、「責任科技國際運動網」(ICRT)執行長泰德‧史密斯(Ted Smith) 律師,透過國際電話連線,在這場記者會中表示:『這次連署團體一致認為應集合全球團結的力量,追究日月光的社會責任,同時也相信透過對知名大廠如蘋果、索尼、台積電施壓,可以督促日月光做對的事情。因此國際組織將運用所有力量究責日月光,並向其採購商施壓,迫使它改邪歸正。』

國際認證授獎恐淪為企業漂綠工具

國際組織的連署聲明中也警告日月光停止企業漂綠作為。地球公民基金會蔡卉荀主任秀出日月光曾取得的多種國際認證與得獎紀錄,批判道:『張虔生董事長說他對污染毫不知情,證明日月光的管理系統已經失能;守法、透明、納入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意見,這些都是國際標準的基本要求,但日月光累犯多年、連復工計畫都不公開,也未與居民環團溝通!如果這樣還能獲得認證和授獎,著實令人質疑這些獎項若非評選不良、名不符實,就是替企業漂綠!』


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秘書長林名哲表示,『除了污染問題之外,日月光的勞動條件亦有不少不良紀錄:例如違法超時工作、無薪假、濫用派遣。勞工團體認為,日月光若要證明自己符合CSR標準,除了確實檢討環境管理外,應該一併改善廠內勞動條件。具體措施包括:公佈派遣員工比例並承諾逐年降低,公開勞工安全衛生條件及管理方式等。電資工會也呼籲日月光的採購商應將上述措施納入評估標準。』


蘋果、SONY、台積電實質審查日月光


近聞日月光接獲蘋果iPhone5S指紋辨識中後段封訂單,並將透過台積電的轉單,在2014年第二季可望成為蘋果供應源。地球公民基金會邱花妹董事強調:『蘋果、SONY、台積電都是日月光的大客戶,最動見觀瞻、最有責任去確實了解日月光生產的情形,而不是單憑認證、得獎等書面資料就不管。在沒有確保日月光盡到社會責任前,就持續向日月光下單,就是與台灣環境、勞工及人民為敵!』


日月光採購商名單


Apple(蘋果)、SONY(索尼)、TSMC(台積電)、Intel(英特爾)、MediaTek(聯發科)、Qualcomm(高通)、Broadcom(博通)、Infineon(英飛凌)、Marvell(美滿電子)、Texas Instruments(德州儀器)、Lantiq(德商領特) Alchip(世芯電子)、CSR(劍橋無限科技)、Maxim(美信)、Silicon Image(美商晶鐌)、SMIC(中芯國際)、SMSC(史恩希)、VITESSE、NXP(恩智浦半導體)



最後,國際組織代表Dr. Ted Smith、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共同呼籲蘋果、SONY、台積電等國際大廠負起供應鏈管理責任,對日月光進行實質審查、公開供應鏈資訊;呼籲認證機構與頒獎單位要比對公部門裁罰紀錄與利害關係人的意見,檢證日月光的實際作為;地球公民與國際組織不排除串連更多國際力量,對日月光、蘋果、SONY、台積電發動更強大的抗議行動。
http://www.cet-taiwan.org/node/1895

地球公民基金會 新聞稿 | 2014-02-12
------------------------
日月光(2311) 恐爆轉單危機

日月光排汙事件有擴大之勢,客戶端擔憂日月光K7廠遭停工機率升高,已通知矽品、南韓艾克爾等封測廠待命,準備調撥產能,轉單效應一觸即發。

業界指出,若日月光K7廠停工,矽品與日月光同為高通等晶片大廠主要封測廠,具有可免除晶片重新驗證恐耗費時間的優勢,可能在第一時間吃下日月光客戶轉單,將是短期最大受惠廠。

業界分析,矽品現階段產能利用率仍比同業高,協助日月光客戶調撥產能有限,估計短期可先承接日月光約10%至15%訂單。

若日月光事件持續延燒,中期而言,「恐肥了國外封測廠」,尤其艾克爾因閒置產能較多,若取得日月光既有客戶驗證,也將具備承接轉單的條件,有可能是意外崛起的黑馬。

不過,因封測廠認證期長達三到六個月,萬一日月光有工廠遭到停工且復工時間拉長,釋出的訂單也非矽品、艾克爾及星科金朋等能全部吃下,影響層面將擴及整個半導體供應鏈,甚至衝擊全球電子產品出貨。

日月光高層坦承,客戶相當關心K7廠若遭停工所造成的連鎖效應,日月光將盡最大努力,在陳述期間提出說明和改善計畫,並與高雄環保局溝通。據了解,日月光可能提前於本周提出K7廠陳述說明及改善計畫書,避免遭到停工處分。

日月光K7廠負責最核心的高階覆晶植晶凸塊,所有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及電腦所需的手機應用處理器、網通晶片、射頻晶片、繪圖晶片等,都需經過這道製程,雖然日月光聲稱該廠單月營收僅7,500萬美元(約新台幣22.2億元),占集團營收約一成,然而一旦停工,日月光整個高雄廠也幾乎完全停擺,影響集團營收恐高達28%。

日月光是全球封測龍頭,全球市占達二成,是蘋果及中國白牌手機和平板重要供應商。

據了解,包括高通、聯發科等國際大廠,原本對日月光K7廠事件淡定看待,認為影響不大。隨著日月光K11廠、中壢封測一廠接連又爆出環保相關問題,社會輿論高度關切,日月光客戶們才驚覺「事情大條了」,開始思索轉移訂單至其他封測廠。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龍益雲/台北、桃園報導】2013.12.16 04:02 am
---------------------------------------------------------
日月光股價壓力 短期難化解

封測大廠日月光自傳出高雄K7廠違法排放廢水後,股價難敵消息面利空,單周重挫4.8%。瑞銀台灣證券半導體首席分析師程正樺率先指出,在輿論與媒體監督壓力下,政府可能將採取行動,日月光排廢水案已變成更加複雜的政治問題(political issue)。

外資券商迄今均未改變對日月光基本面的正面看法,外資法人單周也逢股價弱勢時,買超日月光逾11萬張。不過,就在日月光高雄K7廠廢水問題尚未解決之際,其中壢廠晶片切割製程排放廢水又遭查獲,隨即遭勒令停工,汙染環境問題愈演愈烈。

歐系外資分析師也指出,外資圈先前對日月光後市並未立即轉趨悲觀,主要是考量K7廠為單一事件,無奈中壢廠房又出包,日月光的股價壓力恐非朝夕能化解,要是真遭遇大規模勒令停工,對獲利數字的負面影響會更嚴重。
【經濟日報╱記者簡威瑟╱即時報導】2013.12.15 08:45 pm
-------------------------------
汙染水源「大公司怎敢做這款失德事」

「有夠可惡!大公司竟然做出這款汙染水源的失德事情!」

高雄水利會會長李清福今天說,遭日月光偷排有毒重金屬鎳汙染的水源流經之地,農地目前休耕,為了幫助農民「東山再起」,水利會將協助農民持水管將汙水沖走,20餘天後繼續耕種。

李清福昨天得知長期偷排汙水的是全球最大半導體封裝測試廠日月光後,非常震驚,「大公司還敢做出這款失德事情!」他說,後勁溪下游流經的區域,包括橋頭區與梓官區,光這2區的農地就有573甲、每年約產出859萬餘斤的農作物,「現在爆出灌溉水含有毒金屬,是要叫農民怎麼接受!」

他說,早在環保局查獲日月光高雄K7廠違規偷排有毒重金屬鎳到後勁溪前,就有不少農民反映「水質很混濁,有工廠偷排廢水」,有些農民甚至因聞到刺鼻的臭味而頭暈、想吐,盡管農民們試圖抓出偷排廢水的「兇手」,但都徒勞無功,因為這些公司不是裝暗管偷排廢水,就是請外包廠商半夜開車到溪畔偷倒廢水。

【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全球最大半導體封裝測試廠日月光高市K7廠違規偷排含有毒重金屬鎳的汙水到後勁溪,汙染下游約940公頃農地,高市環保局今天到日月光K5、K7和K11廠的放流口水樣測水質,並採取後勁溪底泥,及後勁溪流域農地土壤採樣,檢驗結果2周出爐。
【聯合晚報╱記者蘇郁涵/高雄報導】2013.12.10 02:46 pm
--------------------------------------
日月光排毒水 追繳不法利得

半導體封裝大廠日月光,位在楠梓加工區的K7廠,大量排放強酸廢水和含重金屬汙水至後勁溪,遭高雄市環保局開罰60萬元,並勒令K7廠停工。環保署長沈世宏上午肯定並支持高雄市府的裁罰,並呼籲各縣市政府,一旦發現偷排或不操作汙水處理設備,即予以勒令停工,並追繳不法利得,以確保環境品質。

沈世宏並撂下重話表示,各縣市政府若對日月光公司這類惡意不法廠商「縱放」的話,環保署將取消該縣市的環保署補助款等,甚至建議行政院取消中央補助地方的交通或其他各項補助款。

國內最大晶圓半導體封裝廠,涉嫌把強酸性工業廢水直接排放後勁溪震驚社會,但日月光多次偷排廢水惡性重大,政府卻只能依水汙法最高裁處開罰60萬,也被認為罰責太輕。

沈世宏上午表示,現有法令其實已規範,工廠汙染違規嚴重,可以勒令停工。他直言,一線稽查人員都很努力告發,但縣市政府大多是輕輕放過,日月光案高雄市政府的處置將給各縣市很好示範,環保署也立即行文要求各縣市政府,嚴格執行停工來遏止汙染。

沈世宏說,環保署早在100年9月10日就發布命令令,埋暗管及繞流排放行為,若認定嚴重影響水體品質,可直接命令停工改善,不必像過去要等到查獲第三次才可命令停工。沈世宏強調,唯有這樣才會讓惡意不法廠商感覺到怕,不敢偷排工業廢水。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3.12.10 02:46 pm
-------------------------------------
日月光強酸廢水排後勁溪 高市環局勒令停工

國內最大晶圓半導體封裝廠日月光,被高雄市環保局查獲位於楠梓加工區的K7廠排放強酸廢水及重金屬至後勁溪,造成近千公頃農田可能遭汙染,環保局除重罰六十萬元,並勒令停工。

日月光是國內最大半導體封裝廠,K7廠負責通訊產品組件中的IC封裝製程,占日月光旗下產能約百分之二十八,若與廢水處理相關的製程遭勒令停工,供應鏈損失難估計。

高市環保局指出,日月光是累犯,從前年八月起,至去年五月止,就被查獲四次排放汙水不符標準。

今年十月一日環保局前往後勁溪抽驗,發現溪水遭強酸廢水汙染,德民橋下方廢水的pH值更達三點○二(標準值六至九),酸度極高,於是溯源追查找到日月光K7廠,並進廠採水分析,發現業者採樣槽裝的是自來水,再進工廠裡找,發現日月光竟將完全沒處理的強酸廢水直接排入後勁溪,一天就排放五千五百噸。

環保局指出,稽查人員分別在日月光K7廠一樓採樣槽及地下一樓放流槽檢測,發現值分別為七點○六、二點六三,數字差很大,質疑廠方抽自來水到一樓採樣槽是意圖矇騙。

日月光副總林顯堂表示,十月一日因廠內維修中的儲槽感應器發生故障,導致洗滌酸液流到放流槽內,造成酸度異常,絕非故意以自來水混充放流水供採樣。

環保局長陳金德直斥狡辯,指日月光遭罰三次仍未改善,惡性重大,裁處最高罰鍰六十萬元,當場勒令停工,業者雖可在十天內提陳述書,但停工令仍將在兩周內發出。

日月光K7廠每日廢水排放量達五千五百立方公尺,後勁溪下游一點五公里處是高雄農田水利會引水口,供應梓官區、橋頭區農業用水,日月光排汙,可能造成近千公頃農地遭殃。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3.12.10 08:58 am
------------------------------------------
11月營收/日月光(2311)增5.8% 矽品減5.4%

IC封測雙雄11月營收不同調,日月光(2311)受惠蘋果指紋辨識晶片及WiFi模組大舉拉貨,11月集團合併營收達219.74億元,月增5.8%,續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13.4%。

矽品11月合併營收61.99億元,月減5.4%,終止連續九個月營收上揚,但仍比去年同期成長12.2%,並站穩60億元關卡以上。

據了解,封測業第4季進入季節淡季,各家封測廠11月營收普遍呈現下滑,日月光11月IC封測暨材料合併營收123.96億元,比10月衰退5.7%。

不過,日月光11月集團合併營收,受惠子公司環電等電子代工服務(EMS)的WiFi模組出貨量持續拉升,以及集團第4季力推以指紋辨識晶片為主的系統級封裝(SiP)出貨持續向上,因而持續締造單月歷史新高。

日月光11月IC封裝測試及材料自結營收123.96億元,較10月131.49億元減少5.7%,比去年同期118.23億元成長4.8%。

日月光展望第4季IC封測材料營收,將季減0%到3%,若加上電子代工服務,預估單季合併營收將比第3季成長8%,從10、11月集團合併營收均連續創新高表現來看,預料第4季合併營收成長目標可望達陣。

日月光昨天股價也反應營收基本面續強,以29.75元作收,上漲0.7元。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2013.12.10 03:20 am
----------------------------
日月光(2311) 下季估減逾10%

里昂證券昨(20)日最新報告指出,明年首季蘋果WiFi模組出貨量恐下修,加上新業者者加入競爭,不利日月光營運,預期日月光明年首季合併營收將季減逾一成,評等為「賣出」,目標價25.5元。

日月光發言體系昨天表示,「無法對單一客戶訂單動向及明年首季營收置評」。日月光強調,該公司在系統級封裝(SiP)及WiFi模組構裝等技術領域,有信心在未來幾年都保有技術領先優勢,不怕同業競爭。

日月光股價前日站上30.5元波段新高之後,賣壓湧現,昨天以29.65元收盤,下跌0.85元,跌幅達2.79%。日月光稍早在法說會中預估,本季以SiP型式出貨的指紋辨識晶片和WiFi模組出貨大增,單季合併營收預估持平或僅小幅下滑3%,淡季不淡。

里昂則對日月光未來二季表現看法保守。里昂表示,指紋辨識晶片的SiP生意確實為日月光帶來強勁成長動能,不過因訂單幾乎集中於蘋果產品,易受iPhone出貨變化而浮動,也對日月光相關業務的備料、庫存、與產線稼動率形成挑戰。

此外,日月光子公司環電靠著蘋果訂單,本季營收雖可大增25%,但蘋果本季已計劃將導入除環電、日商村田以外的第三家WiFi模組供應。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2013.11.21 03:43 am
----------------------------
日月光(2311)併洋鼎 辦現增

受惠於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產品的強勁,包括矽品(2325)董事長林文伯與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今年不斷強調高階封測供不應求的現況,國內封測雙雄除了同步積極擴充高階封測產能外,今年「互奪城池」,爭取對手重要客戶訂單的情況亦相當明顯。

日月光昨(15)日董事會通過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預計發行股數區間為1.28億股至1.6億股,估計發行總金額可達12.8至16億元,此外日月光也通過將以4億美元為上限,發行海外第三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

日月光指出,充實營運資金除了為了因應高階封測產能的建置外,也將用來調整整體公司財務結構,外界解讀,日月光在市場揣測美國量化寬鬆可能退場之際發債,主要是讓公司手頭上有足夠的現金,迎接下來的高階封測產能大戰。

【記者謝易軒/台北報導】IC封測廠日月光(2311)昨(15)日董事會通過與子公司洋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簡易合併案,合併基準日暫定為今年8月30日,日月光表示,為了達到強化集團資源整合的目的,因此將旗下子公司納入事業部門。

洋鼎科技實收資本額約2.33億元,經簡易合併後將為消滅公司,日月光則為存續公司。
【經濟日報╱記者謝易軒/台北報導】2013.07.16 03:11 am
---------------------------------
日月光吃蘋果 首度獲晶片商戴樂格訂單

美商蘋果持續分散相關供應鏈訂單,這個效應已蔓延至IC封測廠。法人圈傳出,日月光(2311)首度獲得電源管理晶片廠戴樂格半導體(Dialog)的封測代工訂單,本季開始出貨,矽品將不再是獨家供應商。

據了解,蘋果在系列產品的晶片採購決定權從晶圓代工擴及封測端,在蘋果主導下,其晶片供應商戴樂格不再以矽品為獨家封測代工廠,近期新增日月光為封測合作夥伴,此次釋單效應可望讓日月光彌補部分受到因三星(Samsung)S4智慧手機銷售不如預期帶來的衝擊。

戴樂格該款委由日月光代工的電源管理晶片將應用在下月量產的低價版iPhone手機。日月光和矽品一向不針對單一客戶評論。

法人預估,日月光本季在IC封測相關業務的季增率接近一成,專業電子代工廠(EMS)部分,由於基期較低且將受惠於大客戶蘋果開始進入備貨,季增率上看兩成。

事實上,蘋果一直以來對於晶片、鏡頭、面板、連接器、組裝等上至下游供應鏈,抱持分散供應商的策略,因此市場對於蘋果在戴樂格封測端新增合作夥伴的舉動,並不感到意外。

法說會前夕,日月光與矽品處於緘默期,因此客戶分散訂單對於第3季營運帶來的影響,待月底法說會得知。不過,由近期外資對封測雙雄的買賣動向來看,可以看到短線籌碼移轉現象,統計近九個交易日以來,外資買超日月光逾3.5萬張,矽品則是轉為賣超近1.5萬張。
【經濟日報╱記者謝易軒/台北報導】2013.07.16 03:11 am
------------------------------------
日月光(2311)矽品 迎三大利多

封測業本季擁三項利多,包括半導體庫存修正結束、金價下跌及新台幣貶值,成長動能將優於晶圓代工,其中,又以記憶體封測成長最受關注。

法人預估,包括日月光(2311)、矽品、力成等一線封測廠,本季營收和毛利率均可優於上季;不過,因DRAM缺貨導致多晶片封裝的eMCP缺貨,是否會影響手機晶片第2季表現,值得密切關注,一旦銷售受阻,手機晶片占比較高的封測廠營收表現恐受牽連。封測業者表示,匯率、金價及工資,是左右封測業毛利率表現三大要素,包括矽品及力成等封測業去年第4季毛利率走跌,新台幣升值和金價居高不墜,即是主要干擾要素。

近幾年日月光和矽品積極提高銅打線占比,即有效降低金價高漲影響接單表現;法人預估封測雙雄首季毛利率也將呈小幅下滑。

不過,近期包括新台幣、金價,甚至景氣等影響封測業接單要素,均為封測業帶來正面訊息。首先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已由去年第4的29.3元逼進29.8元;金價也由去年第4的每盎司1,700多美元,近期跌破1,500美元,創七個月新低,封測廠材料成本可望降低。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3.04.15 02:39 am
------------------------
封測雙雄 營收恐掉一成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首季展望超乎預期,但因個人電腦需求疲弱,加上行動裝置市場成長趨緩,使得封測廠、尤其是封測雙雄日月光(2311)和矽品,均保守看待上半年半導體景氣,資本支出也急踩煞車,保守以應。

半導體封測廠雖與晶圓代工連動性高,不過對於首季營運展望,上游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看法較樂觀外,其餘封測廠均保守看待首季營運表現。

日月光結算1月合併營收166.07億元,月減12.6%,但年22.5%;其中1月IC封裝測試及材料營收103.72億元,月減3.8%,透露首季確有淡季效應。矽品結算1月合併營收46.02億元,月減4.4%,年減5.85%,營運動能也明顯減退。

矽品董事長林文伯稍早在法說會上表示,1月和2月會很辛苦,3月有機會回溫,今年下半年封測產業可逐步回升;法人預估,矽品首季營收季減約10%到15%。

法人則預估日月光首季合併營收減幅也在一成以上,估計可能達到14%,遠比台積電季減率僅1.8%至3.3%遜色。

封測雙雄均表示,個人電腦需求疲弱,加上蘋果及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銷售趨緩,相關晶片供應商急劇調整庫存、減緩下單量,是首季封測業減幅遠比晶圓代工大的關鍵。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3.02.18 04:33 am
----------------------------
衝刺銅打線 卡位IDM肥單

為搶整合元件大廠(IDM)釋出後段封測委外商機,日月光(2311)和矽品加速擴大銅打線產能,日月光並強調未來將在200以上高腳數的銅打線,拉開和競爭者差異。日月光和矽品目前是全球封測業投入銅打線資本支出最積極的兩家封測廠。

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表示,近幾年的資本支出,約有三分之一投入擴大銅打線製程,另外三分之一則擴充覆晶封裝、晶圓級尺寸封裝等高階封裝製程,另三分之一用於擴充分散式元件及低腳數半導體元。

矽品的資本支出,雖投入高階封測比銅打線高,但也占有相當大比重,產能急速追趕日月光。

吳田玉強調,根據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統計報告,預估今年封測產值(含IDM與IC設計公司)將達500億美元,2016年估計會成長到650億美元,增幅三成多,今年約有260 億美元是,委外需求,占比約51%,預估到2016年,委外封測金額提升爭350億美元,占比達56%。IDM委外訂單,絕對是封測業未來主要成長動能。

吳田玉進一步分析,目前全球銅打線滲季率僅18%,預估2015年將達到48%,意謂未來2年多,市場將有2.5倍的成長空間。

他說,目前積極投入擴充銅打線產能只有日月光和矽品,其他競爭者著墨甚少,甚至連整合元件大廠都未投資,因此未來日月光在銅打線領域,真正的對手只有矽品。

吳田玉表示,然銅打線目前還看不出競爭的差異性,但隨著晶片打銅線的腳數增加,估計到200腳數將會是一個很大的競爭門檻。

吳田玉強調,日月光投入在高腳數銅打線的研發,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且已獲得很大突破,而目前機台數更逾1萬台,是矽品的1倍,估計很快將擴充至2萬台。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2.09.03 03:48 am
-------------------------
日月光(2311)矽品 下季保守

儘管歐債疑慮升高,封測雙雄日月光(2311)及矽品上修資本支出計畫仍未改變,封測雙雄均密集在5、6月增購設備,雖保守看待下半年,但強調第3季來自邏輯晶片需求仍強,預料可保有中個位數成長。

日月光和矽品將於本周舉行股東會,矽品預定6月19日登場,日月光21日召開。矽品董事長林文伯及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對下半年半導體景氣看法,將是聚焦重心。

對於歐債疑慮升高,日月光稍早提出示警,強調本季恐無法有超標表現,但仍會達到成長15%的目標。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2.06.18 04:03 am
-----------------------------
日月光(2311)示警 Q2接單保守

全球IC封測龍頭日月光(2311)近期對法人示警,部分客戶下單轉趨保守,估計將影響本季出貨2%到3%,日月光本季出貨季增15%目標雖可達陣,但恐無法繳出超乎預期成績。

日月光內部評估,營收表現無法超乎預期,主因歐債疑慮升高,部分客戶下單轉趨保守。另一封測大廠矽品則表示,第2季營收成長預估本來就相對保守,目前並無下修的打算;矽品預估第2季營收季增7%到11%。

法人圈透露,這是日月光近期出席新加坡及香港海外法說會時,針對外在經濟環境變化,發表的營運看法。

日月光近期個人電腦及消費性電子客戶下單趨緩,但通訊客戶端的下單動能仍強,成為抵抗大環境不佳,營收仍可達標的主要動能。

日月光首季通訊產品占比達51%、消費性及車用電子占37%,電腦應用相關晶片占比僅11%,因此受到整體消費性電子、電腦相關應用晶片下單減緩,對日月光第2季衝擊有限。至於第3季營運表現,法人透露,還須密切注意歐債問題是否擴大。

稍早日月光預估本季包括封測及材料出貨將成長逾15%,包括環電等電子代工,整體出貨成長逾12%。

日月光對整體個人電腦及消費性電子示警,與先前戴爾保守看待後市,加上電腦代工大廠緯創日前下修本季電腦出貨,由原預估成長一成,下修微幅成長5%或小幅衰退相互呼應。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2.06.04 04:10 am
----------------------------------
日月光(2311)降價喊卡 矽品樂

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2311)本季為衝刺毛利率,取消原訂降價規劃,矽品對此樂觀期成,預料封測雙雄同步減緩殺價競爭,有助第二季獲利聯袂攀升。

據了解,日月光原訂本季普遍降價3%至5%,部分產品甚至砍價上看一成,考量近期各項物資調漲聲浪大,日月光決定將原訂降價規劃喊卡。

封測業表示,雖然油電占封測業成本比重約在1%到3%,油電雙漲對成本提升影響有限,不過日月光去年第四季因整合元件大廠(IDM)砍單,封測及材料毛利率已降至21.3%,營業利益率降至9.9%,下探二年新低,若再砍價,將不利獲利走勢。

法人認為,日月光首季不計美元匯率及金價變動因素,毛利率會再掉2.5到3個百分點,等於首季毛利率將跌破二成之下,單季每股稅後純益恐被矽品超越;日月光去年第四季每股純益0.4元,矽品為0.38元。

矽品董事長林文伯先前在法說會預期,景氣在首季落底,3月起營收將強彈,但林文伯稍早也強調今年封測業將是「量增價減」的一年,透露來自客戶降價及同業間的殺價競爭壓力不小。

日月光為衝刺毛利率,決定趁油電雙漲及訂單全面回溫之際,暫緩再降封測售價,並希望藉本季產能利用率回升,希望能將封測事業毛利率再拉回至二成之上;矽品也表示樂見其成,認為減緩降價壓力,對提升毛利率極具正面。

半導體景氣今年2月落底,3月回升,封裝業3月訂單全面回溫;封測雙雄日月光首季營收431.01億元,季減7.1%,符合稍早法說會預期,年減6.3%;矽品首季合併營收151.18億元,季減3.8%,優於預期。

展望本季,封測雙雄均樂觀營收將有不錯表現。法人預估,日月光和矽品本季營收因手機行動晶片、個人電腦應用IC及記憶體等全面升溫,預估季增可達15%到20%。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2.04.16 04:27 am
--------------------------
銅製程 較勁新舞台

日月光(2311)、矽品及超豐等封測廠加速銅打線製程布局。矽品預期,今年下半年銅打線營收占比,將達打線總營收逾五成;超豐年底也將達到30%。

據了解,日月光、矽品本季再度啟動購買銅打線機台資本支出,日月光上周公告,支付給全球最大銅打線機台設備廠庫力索法(K&S)即達6.5億元。

日月光強調,金價持續攀高,不少整合元件大廠加速啟動導入銅製程,雖然日月光去年第四季銅打線推進速度不如預期,但銅打線金額7.85億美元,是同業的四倍多,足以印證日月光的銅打線製程,仍是半導體晶片廠首選。

日月光去年第四季銅打線占打線營收占比約26.9%,公司預估第二季有機會衝破30%,很快會衝破50%。矽品今年資本支出,有相當比重放在銅打線機台汰舊換新,預估下半年銅打線營收將占打線營收逾50%,快速追趕日月光腳步。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2.04.16 03:25 am
------------------------
日月光(2311) 南韓封測擴產

日月光(2311)營運長吳田玉昨(16 )日在南韓表示,日月光將在未來八年,即到2020年前,增資9.3億美元(約新台幣277億元),在南韓京畿道擴大封測生產線投資。

這也是日月光在台灣及中國大陸擴大封測領域的投資後,另一個海外擴大投資據點,將藉此擴大爭取南韓當地外國企業的訂單。

吳田玉昨天代表日月光集團與南韓京畿道知事金文洙、坡州市長李麟載共同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吳田玉表示,日月光南韓分公司將在2020年,再投入9. 3億美元,在現有廠址擴建生產線,預定到2020年前,年營收達到14億美元。

日月光南韓公司過去12年來,已投資7.5億美元,預估今年銷售額將達5億美元。日月光將分二期擴建生產線,主要擴大通訊晶片、車用功率IC等產線。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2.02.17 03:01 am
---------------------------
日月光(2311)併購洋鼎 意在連結日廠

針對日月光擬收購為三洋電機代工的洋鼎科技,國內法人認為,封測廠基於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加上產業大者恆大的趨勢,因此花少許的代價,與日系IDM廠進行連結,在戰略上,具有創造客戶集中化的優勢。

分析師指出,從產業趨勢來看,晶圓代工業跨足封裝測試業是遲早的事情,面對未來可能的威脅,日月光擬併購洋鼎科技,若不是為了產品,就是為了客戶。

不過,洋鼎股本不大,產品又屬中低階領域,加上日月光目前產能未滿,因此從產品面的角度來看,併購並無意義。然而,洋鼎因三洋電機的關係,與日系相關廠商具有業務往來關係,因此日月光併洋鼎,可發揮客戶集中化的優勢。

分析師表示,由於封測業大者恆大趨勢轉趨明顯,從日月光角度來看,透過把規模拉大,並收羅零散客戶使之集中,是一條不得不走的道路。而今日月光擬併購小資本的洋鼎,進而與日系IDM客戶進行連結,這筆交易應是相對划算。
【經濟日報╱記者魏興中/台北報導】 2011.12.27 02:37 am
------------------------------
衝中低階封裝 日月光要收購洋鼎

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加速兩岸新廠擴建腳步,近期也打算收購為三洋電機(Sanyo)代工的洋鼎科技,全力衝刺中低階封裝製程。日月光內部針對此案三緘其口,發言體系回應「不知有此事,無法做任何評論」。

洋鼎科技位在矽品台中總部旁的台中潭子加工區,業者透露,若日月光併購成功,恐將與矽品展開一場訂單和人才爭奪戰。

封測業者表示,洋鼎科技申請入潭子加工區的股本為4.65億元,除了為三洋代工外,也為其他廠商封裝分散式元件;幾年前三洋決定重整半導體事業,一度傳出洋鼎與矽品接洽出售,後來雙方未能達成協議。

近來日月光積極拓展中低階封測版圖,洋鼎再度透過創投出面,與日月光洽商併購案,日月光也派人前往實地勘察。

矽品則表示,雙方未做任何接觸,似乎也透露此次收購以日月光併購可能性較大。

消息人士透露,矽品不願併購洋鼎的關鍵,是因為三洋的封測主要生產低階的半導體分散式元件,與矽品近年來要將重心聚焦在高階覆晶封裝等發展方向不同,且目前景氣混沌不明,矽品較為謹慎。

法人分析,未來台積電跨入28或20奈米製程後,將大舉跨入高階封測領域,恐威脅日月光在高階封測的布局。不過,日月光似乎認為影響有限,反而大手筆在兩岸擴建新廠,瞄準未來整合元件大廠釋出的龐大商機。

尤其近期力成也宣布公開收購超豐,要搶進中低階邏輯封測市場,與日月光正面對壘,可能也會加快日月光的併購行動。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1.12.27 02:37 am
--------------------------------
日月光張虔生夫人 持股全申讓

封測龍頭日月光今年公司派大舉護盤,董事長張虔生的配偶日前卻申報轉讓名下所有1,675張股票,引發投信關注,在不了解張虔生配偶的售股動機下,國內投信法人也大賣股票,自本月13日以來幾乎天天賣超,累計賣超張數近1.4萬張。

日月光發言管道昨(26)日表示,不評論股東的私人理財。

儘管日月光強調這是大股東配偶的私人理財行為,但因轉讓人為張虔生的配偶,引發法人關注,儘管近期國安基金進場護盤仍大力拉升日月光股價,多數外資也看好日月光未來衝刺中低階封測布局,而持續買超。

但本土投信除了12月21 日幅買超之外,幾乎天天賣超,加上中實戶也拚命調節持股,使得日月光在這波漲幅落後台股表現,昨天收盤價又拉回至26.55元,下跌0.35元。

法人表示,雖然日月光大股東的配偶公告轉讓全數股權持股,未必一定會出售所有股票,不過因身分敏感,總會挑動法人敏感神經。

截至昨天為止,本土投信仍持有日月光逾18萬張,與外資持股的458.4萬張相距甚遠,但近二周以來大舉出脫持股,實屬罕見。據了解,由於日月光第四季營收表現仍不俗,雖然整合元件大廠(IDM)訂單有轉疲趨勢,來自手機晶片的訂單如高通、聯發科、晨星等均持續提升。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1.12.27 01:54 am
-------------------------
封測雙雄 決戰銅打線

封測雙雄日月光(2311)、矽品在銅打線製程戰況愈演愈烈。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表示,隨著金價大漲,電子產品長期「去金化」是必然趨勢,日月光未來五年內銅打線營收占比,以達到所有打線製程的50%為目標。

金價大漲是今年封測面臨最大挑戰,近期在避險資金需求持續加碼,金價飆升接近每盎司2,000美元的天價,也加速電子業將原本打金的設計,積極轉移到銅打線。

吳田玉說,金價飆漲使黃金已不符合電子消費產品使用,由於美元持續看貶,金價長線仍看漲,此時電子業應重新思考改用銅打線,誰能儘快「去金化」,就能守住毛利率。

據了解,進軍中高腳數的銅打線製程,是日月光未來的擴張策略。吳田玉表示,日月光今年初銅打線營收占所有打線營收比重達12%,預估年底將達到32%,未來五年內有機會達到50%。

矽品董事長林文伯坦承,矽品在銅打線布局,遭遇日月光頗大壓力,必須迎頭趕上。矽品下半年會積極汰舊換新打線設備。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1.09.13 02:51 am
---------------------------------
外資報報/日月光 巴克萊保守看

巴克萊亞太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陸行之表示,日月光(2311)銅製程持續領先,同時受惠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需求,不過長期成長動能有限,投資評等維持「中立」,預估今、明年的每股純益分別為3.21元、3.5元,目標價28元。

陸行之指出,日月光第二季營收約季增2%至4%,第三季約季增8%至12%,營運狀況在一定能見度範圍之內,但全球經濟仍是個變數,對整體封測業的投資評等為「劣於大盤」,對於日月光後市宜審慎,不宜過度樂觀。
【經濟日報╱溫建勳】2011.07.05 02:15 am
---------------------------------
日月光(2311)砸282億 高雄建封測廠
搶攻智慧通訊商機,日月光五年內將砸下282.3億元,在高雄興建高階封測廠與研發中心。外傳鴻海投資高雄軟體園區19億元案生變,經濟部加工處長沈榮津昨(7)日掛保證「沒有生變」,預估年內可成。

經濟部加工處長沈榮津昨天北上展示近期招商成果,拜景氣全面回升所賜,加工處年度招商目標560億元,已在近日達成近八成。其中,日月光成為加工處年度指標大案,五年內將以一年蓋一座廠速度,全力發展智慧型通訊事業。

沈榮津表示,日月光新投資主要座落在今年3月才完工的楠梓第二園區,包括興建高階封測製造廠及研發中心,一廠在今年9月就可興建,二廠明年興建,將連結成兩棟十層樓的雙子星大樓。

日月光研發主軸主要是因應全球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大賣,將研發能讓3C產品更加輕薄短小的3D堆疊晶片,同時還要研發在基板上嵌入主動元件。另外,因應近期國際金價高漲,日月光也改投入銅製程開發,可望節省20%成本。

知情官員表示,日月光是楠梓園區傳統投資大戶,不過,過往投資都專注在封測現況上,較少做趨勢投資。據說,這回日月光大手筆投資,主因是董事長張虔生過年前拜會客戶,判定「智慧熱」成形,於是在年後積極布局、快速展開投資。

拜景氣轉熱所賜,加工處管轄園區目前出租率高達95%,幾乎到了一地難求局面。不過,早在2008年就已宣布將投資高軟園區19億元的鴻海,在派出千名工程師暫借園區大樓工作後,遲遲未如預期興建總部,也讓外界擔心鴻海投資案生變。

沈榮津昨天強調,「(鴻海投資)不會生變,鴻海目前還在高軟區外圍找尋用來興建500戶『人才房』的土地,」只要人才房地點確定,後續投資就快了,「今年景氣好,時機不錯,年內預估是鴻海宣布投資的好時機。」

鴻海在高軟區投資,主要包括雲端、軟體(含數位內容、文創)、育成及資料儲存中心。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11.06.08 03:35 am
-------------------------------
日月光(2311)切入智慧手機供應鏈

看好智慧型手機商機,日月光半導體準備切入2.5D/3D晶片,在經濟部加工出口區楠梓第二園區投入新台幣282億元,興建兩棟雙子星廠房與研發大樓,預計民國102年陸續開出產能。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長沈榮津表示,楠梓第2園區自今年3月完工後,土地面積約8.49公頃,營運至今僅剩下約1公頃尚未出租,土地出租率近8成。

剩下的1公頃土地,沈榮津說,已經有很多廠商搶著要,他雖然不願意透露具體廠商,但強調日本歷經311強震後,關鍵零組件出現斷鏈,希望能夠把加工區剩下的1公頃土地優先提供給日本材料商。

沈榮津表示,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為了年度策略計畫拜會廠商時,體認到智慧型通訊裝置是下一波產業發展重點,決定切入智慧型手機市場,因此決定在加工出口區擴大投資。

沈榮津表示,日月光規劃向楠梓第2園區圈出2.2690公頃,投資金額達282億3000萬元,第1期投資金額為140億5678萬元、第2期投資金額為141億7322萬元,第1期投資的廠房最快於今年9月興建,明年12月產能將陸續開出。

至於以2.5D/3D智慧型手機晶片的研發工作,日月光將在第2期研發實驗中心進行,規畫在民國102年興建完成研發大樓,103年成立研發實驗中心。

除了日月光進駐之外,李長榮化學公司投入24億元在楠梓加工出口區第2園區成立研發中心,從事太陽能、發光二極體(LED)、環保輪胎與風力發電等綠能產品研發。

穎崴科技則計畫投資5.5億元,設立營運總部,從事半導體測試介面產品的開發、設計與製造服務。
【中央社╱台北7日電】2011.06.07 11:00 pm
-----------------------------------
轉進銅打線製程 日月光(2311)連發三槍

在競爭對手矽品(2325)董事長喊出明年封裝製程將全面轉進成本更低的銅打線製程後,封裝廠決戰銅打線製程趨勢已現。率先發動這波戰爭的日月光(2311)指出,日月光不只會開這第一槍,還是會連發三槍,競爭對手能不能縮短差距,「要看對方有多努力」!

由於國際金價居高不下,每盎司直衝破1,100美元大關,為降低高金價帶來的成本壓力,日月光積極轉進銅打線製程。據日月光估算,國際金價每盎司提高100美元,對成本影響2%,但因合約關係可轉嫁客戶,所以整個影響約1%。

日月光已積極引進銅打線機台,去年年底銅打線約850台,1月底達1,100多台,至第一季底可達1500至2000台間,今年底計畫增加到3000台以上。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2010.02.06 03:14 am
------------------------------
日月光:今年營運樂觀

半導體封測龍頭廠日月光(2311)昨(5)日公布去年獲利,略優於市場預期。日月光對今年營運展望看法樂觀,財務長董宏思在法說會上表示,第一季淡季不淡,第二季又將比第一季好,日月光有信心全年表現會超越產業成長幅度。

半導體產業普遍對今年看法樂觀,紛紛訂出大投資計畫,日月光將全年資本支出暫訂在4.5至5億美元,董宏思強調,大家對於產能擴充不需太緊張,因為相較於日月光每年約需要6億美元的折舊費用,年度資本支出並不高。

繼競爭對手矽品(2325)決定將今年資本支出倍增至143億元後,日月光暫訂今年資本支出是4.5億至5億美元,約新台幣140至160億元,高於去年度的3.5億美元。

針對外界憂心半導體競相提高資本支出計畫,可能帶來產能過剩疑慮,董宏思強調,日月光每年折舊金額達6億美元,資本支出金額還低於折舊;且資本支出主要用以佈建新技術,以利降低成本,並擴增市占率,並非單純擴充產能規模考量,外界不需過度緊張。

董宏思指出,今年第一季淡季不淡,產能利用率較上季高,但因為有農曆春節長假因素,營收將較上季的262.93億元持平或微幅下滑,毛利率也會掉一點,價格持平;第二季表現則會優於第一季。

董宏思認為,下半年的不確定性較高,不過,日月光有新產品、新客戶,市占率將會進一步提升,有信心表現超越整個產業;若是經濟景氣如預期再成長,當然就會更好。

在去年營運成績上,日月光第四季合併營收262.93億元,季增4%;其中,封裝業績季增6%,測試業績季減1%;雖然受新台幣兌美元升值及金價上漲影響,但單季毛利率仍維持25.1%水準,稅後純益34.5億元,季成長8%,每股稅後純益0.66元,略優於市場預期。

日月光去年合併營收857.75億元,年減9%,產品毛利率21.2%,稅後純益67.44億元,年成長9%,每股稅後純益是1.29元

另針對合併環電(2350)效益,董宏思認為,合併後,日月光將成為首家結合基板、封測及系統的公司,有助搶進體積小、效能高SiP(系統級封裝)模組市場。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2010.02.06 03:14 am
----------------------------
日月光至年底銅製程比重將達三成

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財務長董宏思(2311)今(5)日在法說會上指出,銅打線機台持續擴增中,預估至今年底,成本較低的銅打線製程占營收比重約提高至三成。

日月光去年年底銅打線約850台,1月底達1,100多台,至第一季底可達1500至2000台間,今年底計畫增加到3000台以上。目前銅打線占總營收比重仍低,估計到第一季營收占比會到7%,第二季會加速,年底目標是占總營收的30%。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2010.02.05 11:24 pm
-----------------------------
日月光將與環電合攻SiP

半導體封測龍頭廠日月光(2325)將合併轉投資環電(2350),日月光財務長董宏思認為,合併後,日月光將成為首家結合基板、封測及系統的公司,有助搶進體積小、效能高SiP(系統級封裝)模組市場。

此外,日月光將於3月起合併環電營收和財報,預估自第二季起,營收季成長和年成長幅度將會非常可觀。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2010.02.05 11:24 pm
----------------------------
銅導線製程再翻紅 日月光受惠大

根據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幫世界黃金協會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儘管金導線(gold wire)具有穩定性高、質軟、延展性佳等物理特性優勢,但是隨著金價一路走高,基於成本的考量下,仍有85%的半導體業者,已考慮導入銅導線(copper wire)製程並量產。

 國內封測雙雄日月光(2311)、矽品(2325)今年已鎖定銅導線封裝積極擴充產能,進度較快的日月光受惠較大,並已獲得聯發科(2454)等大客戶採用。

 SEMI訪問全球46家包括IDM廠、主要無晶圓廠設計業者(Fabless)等主要半導體公司,以及全球前20大晶片供應商中的14家廠商,以了解業界在決定封裝材料時的關鍵考量因素。結果顯示,目前59%的受訪公司沒有使用銅導線製程,41%將銅導線製程用在部分非主力產品中。

 由於今年以來,每盎司黃金價格仍高達1,050美元至1,150美元間,部份面臨成本壓力的半導體廠,已經要求日月光、矽品、艾克爾(Amkor)等一線封測廠,加速建置銅導線封裝產能。
工商時報【記者涂志豪-台北電】2010.01.28
-----------------------
瑞信證調升矽品評等,與日月光同為優於大盤

股價沒有好表現就是最佳利多!」瑞士信貸證券昨(7)日將矽品(2325)投資評等調升至與日月光(2311)相同的「表現優於大盤」。

矽品與日月光目標價分別調升至56與35元,昨天帶動國際資金分別買超5.3萬張與2.3萬張。

同樣為半導體產業鏈一環的IC封裝測試族群,理應是這波景氣循環向上的受惠者,但受制於國際金價大漲導致成本增加,股價表現並不如預期,尤其是銅導線轉換進度較慢的矽品,外資持股更從63%退到2006年2月51%的水準。

據統計,過去1年來日月光股價表現仍優於大盤約5%,但矽品股價表現卻劣於大盤達15%(同期間矽品、台股、日月光分別上漲45%、79%、147%),瑞士信貸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Randy Abrams表示,矽品股價經過這1年多的變化,過去相對於日月光享有投資價值溢價(premium)、現已變成折價(discount)。

在「股價表現落後就是利多」的基調下,Randy Abrams將矽品投資評等調升至「表現優於大盤」,因為從訂單基本面來看,矽品其實沒有那麼差,由於矽品40%的營收是來自於PC,以今(2010)年的PC換機需求與目前庫存水位來看,去(2009)年股價表現差恰好是個機會。
工商時報─記者張志榮/台北報導 2010.01.08
------------------------------
不想冒險,日月光延長收購環電

封測龍頭大廠日月光(2311)最新公告延長收購環電(2350)至明年2月3日,日月光表示,主要由於公開收購人J&R Holding Limited及新加坡福雷電尚未取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之外國人投資核准。

至於目前收購情形,日月光指出,通常會等到最後幾天才會知道,但日月光透露,原本1月6日也有可能來得及,但不想冒險。

據了解,日月光已經與環電大股東開發工銀接觸過,開發工銀持有環電股票3.98%,由於雙方皆有意願,因此可望達成交易,法人估計依照開發工銀持有的成本及日月光之出價估算,開發金(2883)可望賺進8.9億元,獲利幅度達169%。

原本日月光預計環電收購期限至明年1月6日,不過今天日月光公告環電收購案延長至明年2月3日下午3時30分,本次收購環電普通股9億175萬股,每股新台幣21元,係以固定0.34股之日月光半普通股搭配不固定現金的方式,將收購對價鎖定在每股新台幣21元。
【時報記者詹靜宜台北報導】2009.12.28
--------------------------------
併購環電有助業務拓展,巴黎證重申買進日月光

封測大廠日月光(2311)17日宣布公開收購轉投資EMS廠環電(2350),巴黎證券在今(19)日最新出爐的報告中表示,收購後將有助於日月光拓展在基板/模組的封裝業務,且看好EPS有上檔空間,重申買進日月光,目標價為33元。

另外,巴黎證也指出,日月光在大陸良好的布局以及土地資產,將成為兩岸關係改善以及大陸房地產市場起飛的受惠者。

日月光將透過百慕達J&R控股、新加坡福雷電子等兩家子公司持有的306,596張日月光股票作為對價,共同公開收購環電在外流通所有普通股,收購價格將鎖定在每股21元,總收購價格預估達新台幣189億元。

巴黎證認為,併購環電將有助於日月光將業務擴展至基板/模組(PCB/module)封裝,另外,環電的強項SIP(System In Package,系統級封裝)模組可望與日月光互補。

巴黎證估計日月光2009、2010、2011年的EPS分別為1.17元、2.04元、2.36元。
【時報記者張涵婷台北報導】2009.11.19
-------------------------------
日月光收購環電,每股21元

封測大廠日月光(2311)半導體昨(17)日宣佈,將透過百慕達J&R控股、新加坡福雷電子等兩家子公司持有的306,596張日月光股票作為對價,共同公開收購轉投資EMS廠環電(2350)在外流通所有普通股,收購價格將鎖定在每股21元,總收購價格預估達新台幣189億元。

日月光昨日董事會通過收購環電案,公開收購將以固定0.34股日月光普通股,搭配不固定現金方式進行,收購日至明年元月6日下午3時30分截止。

目前日月光及子公司持有的環電在外流通股數比重約18.2%。環電昨日股價收到漲停板19.65元,以21元來計算,溢價6.9%,正好是一個漲停板價差。

日月光財務長董宏思表示,此一收購案主要是要活化集團資產,由於日月光沒有發行新股來收購環電,因此,未來環電的所有獲利,將可由日月光全部認列,但假設收購案沒有成功,日月光手中的環電股票仍有流通性可以處份。
工商時報─記者涂志豪、楊玟欣/台北報導 2009.11.18
---------------------------------
日月光加持,宏璟跳空鎖漲停

日月光收購環電,兩岸布局逐漸成型,日月光集團概念股之一的宏璟(2527)今日股頭展開攻勢,股價跳空鎖漲停19.3元,開盤1小時,買單有超過4400張在排隊。

這幾年來,日月光透過收購方式壯大經營規模,開始由封測廠向外延伸到次系統模組,並且將張家房地產的老本業,與集團資源結合在一起,兩岸布局逐漸成型。

未來張虔生家族私人資金投資的大陸房產公司鼎固地產,是否會以開發控股名義回台上市,值得關注。

宏璟去年、今年保守推案,去年全年本業虧損,受惠處理資產挹注利益,全年EPS0.24元,今年前3季因無個案入帳,虧損5800萬元,每股虧損0.22元。

不過,宏璟大股東日月光張家在大陸經營房地產有成,公司並已透過大股東在上海評估土地,未來想像空間很大。

宏璟目前在手庫存包括土城工變商土地,約計6000坪,可開發規模近百億元,及延平南路500坪土地,總銷40億元,最快明年推案,將成為未來2、3年的業績貢獻來源。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2009.11.18
-------------------------------
張虔生:鼎固不排除回台上市

日月光集團董事長張虔生28日在重慶表示,由其家族在大陸投資設立的「鼎固地產」公司,目前在大陸地產開發規模已逾人民幣1,000億元(約合新台幣5,000億元),未來不排除回台掛牌上市、甚至直接與台灣的宏璟建設合併。

國民黨主席吳伯雄28日在重慶市副市長黃奇帆的陪同下,帶領國民黨四位副主席,與多名黨內高層到「日月光中心廣場」參觀。

吳伯雄會後表示,希望鼎固地產能儘快回台上市,並在台灣蓋出更高的大樓,帶領更多台商資金回流台灣。

張虔生28日在重慶接受本報專訪,暢談個人在大陸不動產投資等經驗。鼎固地產已在重慶市中心開發「日月光中心廣場」,占地72萬平方米,規劃興建樓高468公尺的商辦綜合大樓,已招商完成,今年底第一期工程完工,屆時將成重慶第一高樓。以下是張虔生訪談紀要:

建重慶第一高樓

問:日月光集團在中國大陸進行房產開發多年,惟日月光始終不予證實。為何你會選在此時公布日月光在中國的房產事業?

答:我首先要強調的是,日月光集團或日月光公司並沒有在中國大陸投資房地產,「鼎固地產」完全是我們張家私人在海外資金所成立的,沒有動用到日月光集團或是台灣的任何一毛錢。

會選在此時對外說明張家在大陸的房產事業,主要是這次吳伯雄主席來參訪重慶「日月光中心廣場」。日月光中心廣場是一結合購物中心、高級公寓、五星級飯店、寫字樓的綜合商業大樓,未來將是重慶第一高樓。

隨著馬政府的上台,兩岸開放大三通,亦將簽訂經濟合作協議,兩岸關係氣氛空前和諧,此時讓國人了解張家在大陸的房產事業,至少不會被罵「賣台」(開懷大笑)。

未用日月光資金

問:張家登陸投資房地產是否與我國政府大陸政策相牴觸,目前鼎固地產的投資成果如何?未來有何計畫?

答:事實上,我國政府對國人登陸投資不動產的政策規範一直沒有很明確,目前很多台商都在大陸購置不動產,也有很多台資大型企業在大陸開設商場、百貨公司,這些是否都與政府大陸政策相牴觸呢?

我個人覺得,政府對國人登陸投資開發不動產的規範仍不明確,張家在大陸投資房產完全是私人在海外的資金,原則上不會與政策相牴觸。

鼎固地產成立已十幾個年頭了,目前開發地點遍布北京、上海、重慶、溫州、昆山等城市,總投資開發面積超過100萬坪,開發金額規模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

不過,隨著鼎固的營運規模愈來愈大,加上須與香港、新加坡大型地產競爭,鼎固已到了該上市IPO的時機了。只要政府的政策更為明確,台灣不排除是鼎固掛牌上市的首選地。

看好IPO時機到了

問:對大陸地產投資看法如何?日月光集團在台上市的宏璟建設近年推案少,未來宏璟在集團扮演的角色為何?

答:大陸經濟快速成長,中國大陸已是全世界的機會,我舉個例子,上海目前地鐵只有20公里,但未來將擴充到900公里;同樣的,重慶目前捷運系統不到100公里,但未來將擴充好幾倍,單單從捷運的開發規模,就不難想像中國大陸未來潛力,可帶動的周邊商機有多大。中國地產才剛要開始,未來商機是大到無法想像的。

張家在北京設有鼎好電子商城,類似台北的NOVA商城,鼎好商城位於北京中關村內,總面績超過20萬平方公尺,日前二期工程已完工,招商出租率100%,每年貢獻租金收入高達人民幣5億元。

另外,鼎固在上海也投資多筆綜合商辦大樓,其中位於上海瑞金二路上的綜合大樓也著手動工,該基地位於新天地與世博會園區的中央,地理位置極佳,未來開發利益高達人民幣百億元以上。

台灣過去20年,受限於政治因素,房地上漲幅度極為有限,所以這幾年宏璟的推案很少,不過,隨著兩岸關係日愈開放,台灣發展機會愈來愈大,未來鼎固不排除與宏璟進行合作,開發兩岸房產,甚至鼎固未來也不排除藉由合併宏璟,回台上市掛牌。

問:鼎固目前負責人是誰?你對第二代接班人規劃為何?

答:鼎固地產目前大致交由第二代負責,我兒子張能傑目前負責北京鼎好商城業務,至於上海房產主要由我弟弟的大兒子張能耀負責。未來家族私人地產事業,原則上將會交由第二代來打理。

問:二年多前,日月光一度計劃出售給私募基金凱雷,如今你是否還有此計畫?

答:當時是覺得日月光股票價值「過低」,才計劃藉由凱雷的收購,將日月光「私有化」,來提高日月光的價值,不過,當年主管機關不准日月光下市,收購案因此不了了之。

目前日月光的股價逐漸回升,且隨著業績明顯好轉,未來投資價值應該還有機會向上提升,目前暫時沒有將日月光「私有化」的規畫。
【經濟日報╱本報綜合報導】2009.05.29 03:40 am
---------------------------------
日月光擴大投資 迎接復甦

全球封測業龍頭日月光集團董事長張虔生昨(28)日表示,全球半導體產業景氣明顯回溫,日月光最近也搶得不少訂單,高雄廠產能即將滿載,由於產能供不應求,日月光下半年將擴大封測業投資,迎接下波景氣復甦。

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昨天參訪由張虔生家族在重慶投資的地產事業「日月光中心廣場」,近年行事低調的張虔生隨著兩岸關係改善,除首度公開張家私人在大陸的地產投資,也提出對半導體產業景氣的預測。

張虔生表示,金融風暴發生後,電子景氣大衰退,去年12月是他最憂心的時候,但今年1、2月訂單回籠,3月起日月光開始賺錢,近期在集團成本優勢下,日月光、環電搶到不少訂單,日月光高雄廠產能即將滿載,大陸廠訂單逐漸回到往日榮景。

去年受金融風暴衝擊,半導體供應鏈緊急踩煞車,今年第一季急單湧進,台積、聯電等本季恢復機台採購,半導體設備4月訂貨出貨比緩步回升;一般而言,封測廠商接單落後上游晶圓代工廠商二到三個月,張虔生對「景氣復甦」 的談話,確立半導體產業邁向復甦的態勢。

日月光是全球封測業龍頭,張虔生昨天表示,近期內部開會,經理人紛紛報告產能不足,須購置新機器以應付訂單的成長,下半年開始,日月光會重新擴大投資。

張虔生指出,金融風暴後,歐、美、日的元氣大傷,復甦恐得等上好幾年;倒是中國大陸的經濟仍具快速成長的潛力,台灣緊鄰中國,應該好好把握機會,緊抓住中國的「大腿」,近期台灣股票、地產都開始復甦,反映的是兩岸擴大經濟合作。

分析師表示,日月光今年業績成長,主要來自國際整合元件製造商(IDM)釋單。金融風暴使全球半導體產業洗牌,IDM廠整頓旗下生產部門,關閉不具效益的生產線,加速釋單給台灣專業的封測廠,包括英特爾、日本東芝、瑞薩,歐洲恩智浦等,今年均有擴大釋單計畫。
【經濟日報╱本報綜合報導】2009.05.29 03:41 am
---------------------------------
閱報秘書》南橋晶片

晶片組中的南橋、北橋,是以與處理器(CPU)插槽的相對方位而命名。北橋講求速度,掌握system bus(系統匯流排)、繪圖晶片、主要記憶體、控制對外訊息的傳遞;南橋晶片速度較慢,專司聯絡硬碟機、軟碟機與音效等。

但近幾年來,南橋晶片整合了網路、通訊等部分,CPU也與北橋與繪圖晶片互相整合,最後會把所有東西整合到CPU裡面,演變成系統單晶片(SOC)。處理器、南橋與北橋晶片,是個人電腦三大主要晶片,但隨著產品走向低耗電、低價化,經過技術整合後,未來可能只剩下一顆功能很強的處理器。
【經濟日報╱記者周志恆】2009.05.21 08:39 am
---------------------------
日月光搶下南橋晶片訂單 台廠將先谷底翻身

金融風暴去年席捲全球,國際半導體大廠開始整頓旗下生產部門,其中關閉不具效益的生產線,加速釋單給專業台廠,更是大廠求生存的不二法門。

英特爾是全球最大晶片廠,也是全球半導體業龍頭,英特爾今年計劃一口氣關閉五座封測廠,意謂整合元件製造廠(IDM)全面釋單的時代來臨,國內專業封測廠在國際大廠大舉釋單下,未來不僅可領先走出景氣谷底、復甦成長速度也將領先其他國際大廠。

事實上,隨封裝技術世代交替加速進行,愈來愈多IDM採用IC設計公司的經營模式,加上近年IDM大廠紛紛整合組織與資源,縮減資本支出,集中資源在核心業務,以提高獲利。

對IDM大廠而言,投資一座封測廠,資本支出可能不到蓋一座晶圓廠的十分之一,卻可能因此面臨投資1元卻做不到0.5元生意的風險。

據了解,除了英特爾,今年內,包括日本東芝、瑞薩,歐洲恩智浦等均有擴大釋單計劃,其中力成上季承接了東芝的封測機台設備,東芝本季就有可能將後段封測訂單釋給力成,這方面的效應第三季開始發酵。

另外,瑞薩在與NEC達成合併協議後,內部也開始正視整併業務重疊的問題。據了解,瑞薩、NEC計劃最終關閉日本當地的後段封測生產線,將整個封測業務釋交由台廠代工。
【經濟日報╱記者/周志恆】2009.05.11 11:52 am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4897785.shtml
-------------------------------
日月光 獲英特爾大單

全球最大晶片龍頭英特爾(Intel)今年初開始關閉不具經濟效益的封測廠,業界傳出,英特爾評估將全面釋出南橋晶片(south bridge)的封裝代工訂單,並由全球最大封測廠日月光囊括絕大部分訂單,對日月光本季及下半年營運將有極大助益。

日月光高層證實,英特爾此次釋單數量「相當可觀」。投信法人指出,英特爾今年首度全面釋出南橋後段封裝代工訂單,由於數量極為龐大,日月光本季營運成長幅度將超過原訂財測,且下季營運仍具大幅成長實力。

半導體業界指出,英特爾大舉釋單,將對其他整合元件廠(IDM)起帶頭作用,預期愈來愈多IDM廠將釋出委外代工訂單,包括恩智浦(NXP)、東芝(Toshiba)、瑞薩(Renesas)等,今年均有可能大規模釋出委外訂單,對日月光、矽品、力成、頎邦等國內封測廠而言,將是一大利多。

業界表示,英特爾南橋晶片每季出貨量高達數千萬顆,英特爾此次將南橋後段封測訂單全部釋出,日月光、矽品與艾克爾(Amkor)三大封測廠均將受惠,其中以全球最大封測廠日月光,可分得最大商機。

日月光高層表示,日月光原本就是英特爾南橋晶片後段封測代工夥伴,今年初英特爾重組生產部門,正逐步擴大釋出後段封測代工訂單。日月光上周五(8日)股價下跌0.3元、收20.3元,成交量5.1萬餘張。

日月光第二季營收預估可較首季大幅成長四成,公司在日前法說會中表示,帶動公司營運成長的主因,是「英特爾擴大釋單」及「歐美大廠開始回補庫存」的雙重效應。

事實上,日月光4月營收表現已超乎市場預期。日月光4月合併營收超過61億元,月增率逾11%,明顯優於對手矽品不到9%的月增率,顯示英特爾釋單效益已開始顯現。

外資法人也看好日月光後續成長潛力,近期加碼買超日月光的張數,遠超過加碼矽品,統計近五個交易日,外資買超日月光近12萬張,但同時間卻僅買超矽品不到6,000張。

自去年底全球金融風暴後,英特爾今年1月宣布將重組生產部門,關閉位於亞洲及美國等地的五座生產工廠。英特爾並計劃將旗下上海浦東封測廠產能及人力整合至四川成都封測廠,約2,000名員工受影響。
【經濟日報╱記者周志恆/台北報導】2009.05.11 11:51 a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