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華(2384)宣布重整,目前已有12家對勝華有應收帳款的零組件商受到衝擊,合計應收帳款總額達14.85億元左右,隨著勝華進行重整,這些應收帳款可能收不回來,下周是否有更多苦主加入,值得觀察。
從金額來看,零組件廠擁有的勝華應收帳款,以嘉聯益的3.18億元最高,再來是旭曜的2.24億元,彩晶2.18億元,聖暉2.05億元,均對其獲利造成大小不一衝擊。
至於日電貿的勝華應收帳款為1.17億元,旭軟為1.14億元,洋華為1.05億元,其他包括中砂、毅嘉、清惠與世禾等,應收帳款金額從數千萬至數百萬元不等;影響最輕微的則是台郡,只有數十萬元。
法人預估,勝華的零組件供應鏈,必須認列來自勝華應收帳款的虧損,其中嘉聯益影響每股純益(EPS)0.97元,日電貿影響0.8元,彩晶影響0.07元。聖暉影響4.44元,旭軟影響1.75元,世禾影響0.05元。
整個勝華供應鏈可以看出,除了軟板、驅動IC、面板之外,還包括ITO玻璃鍍膜、薄膜觸控感應器、導光板、觸控設備商、金屬靶材等業者,均會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
由於目前與勝華往來的零組件供應商,只有十家零組件廠公告其對勝華的應收帳款,但勝華的零組件供應廠商,應該不只上述十家業者,下周是否還有新的供應商,規劃公布勝華的應收帳款,值得後續觀察。
業者分析,由於重整就是要避免債權人行使債權,並對資產做保全處分,重整的期限又長,一旦觸控廠商出現資金缺口,恐怕不容易度過。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2014.10.18 03:57 am
----------------------------------------
勝華(2384)關廠瘦身 董座:三年挺過寒冬
勝華(2384)董事長黃顯雄昨(29)日表示,因應公司現金水位偏低,當務之急除再啟動精實瘦身計畫,還將聘請專業會計事務所協助度過危機。他估計,勝華約需花三年時間,才能挺過這次較長的寒冬。
勝華上周傳出遭銀行抽銀根,黃顯雄昨天首度出面說明因應對策。勝華日前股價連跌三根停板,昨天以跌停開出之後,迅速打開,盤中股價一度翻紅,尾盤小跌0.1元,成交量逾16萬張,居台股之冠,收7.04元。
市場傳出,勝華股價止跌,主要是因融券回補爆量,帶動股急拉打開跌停,截至截稿前,尚無法得知勝華融資與融券變化。
勝華公告,昨日接獲通知,原監察人美國羅格斯大學教授李正福,因轉讓持股超過選任時二分之一,視同當然解任。這是勝華今年9月來,第三名獨立董事及監察人去職,顯示董監事對勝華財務仍有疑慮。
黃顯雄表示,勝華啟動的精實瘦身計畫,在台灣部份,繼9月15日關掉楊梅的一座TFT-LCD廠之後,今日將再關閉中工廠。至於海外的四座工廠,目前考量越南廠因屬成本的後段廠,暫不關閉,大陸的蘇州聯建、東莞萬士達、及東莞松山湖三座工廠,將視情況出售。
黃顯雄指出,勝華關廠、賣廠的計畫有多項組合方案,也不排除若海外廠全數出售,可再啟動台灣廠的產能。目標是未來每個月可再節省10億元營運成本。
他說,勝華已積極尋求專業會計事務所的協助,進行全面財務規劃作業,希望經由引進專業人員的輔導,協助勝華渡過這次的危機。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2014.09.30 03:00 am
--------------------------------------------------------------
勝華啟動瘦身 黃顯雄:不輕言放棄
面對創業以來最大的營運危機,勝華(2384)董事長暨總經理黃顯雄昨(29)日表示,財務未規劃好,導致勝華營運出現困難等連鎖效應;他強調:「我一定會挺住,對社會負責,絕不輕言放棄」。
黃顯雄昨天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對於「這次是創業以來,跌的最大的一跤嗎?」,以及「勝華要經歷較長的寒冬了嗎?」等問題,他嘆了一口氣說:「唉,對」。
勝華在東莞松山湖大手筆投資逾200億元,是否成為壓垮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黃顯雄認為,歸根究柢是:財務未規劃好,導致公司的現金水位過低。
黃顯雄說,雖然觸控NB市場未起來,但是觸控面板的大環境沒問題,東莞松山湖的產能利用率仍高,然而勝華的現金水位不夠安全,導致相關的連鎖反應。
黃顯雄表示,面對困境,首先「我一定會挺住」,讓他自己的精神及身體狀況保持在最佳狀態。接要來,勝華就要由專機機構來輔導,熬過未來三年的長冬。
黃顯雄60歲前堪稱是「人生勝利組」的一員,他建中畢業後,考上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退伍後做到台灣德州儀器(TI)製造部主任。
黃顯雄對於電子業研發情有獨鍾,為了能夠參與積體電路(IC)計畫,他甘冒違逆父意的風險,放棄當時月薪1.6萬元的德儀職務,加入工研院電子所,領取8,500元的薪資,
黃顯雄與曾繁城、曹興誠、蔡明介、等人,都是當年工研院派往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第一批種子成員。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2014.09.30 03:00 am
--------------------------
勝華(2384)Q3大吃小米單
勝華 (2384) 第2季合併營收達到208.05億元、季增率約27.58%,表現優於預期,單季虧損可望大幅縮小。由於市場傳出小米4的觸控面板訂單仍是由勝華全吃,6月起已小量出貨,第3季將持續放量,並挑戰單季轉盈。而小米氣勢旺,勝華今年來自於小米的業績貢獻將超過400億元,成為勝華最大的單一客戶,增添不少題材。
勝華上周四衝上12.3元的近期新高,累計單周漲幅達11.7%,均線呈現多頭排列。但近一個月外資大賣4萬多張,未見法人買盤進駐,買進籌碼偏向融資,宜注意籌碼面變化。
工商時報─袁顥庭 2014/07/20 15:49
----------------------------------------
小米4觸控訂單,勝華全吃
大陸小米4手機訂7月22日亮相,市場傳出新一代小米手機是小米首款4G手機,螢幕規格仍是5吋FHD面板,採用OGS單片式觸控面板。小米4觸控面板訂單仍由勝華 (2384) 全吃,6月起已小量出貨,第3季將持續放量。包括小米3、紅米機,今年勝華佔小米手機供貨比重上看60%。
22日發表首款4G手機
今年上半年,小米手機銷售量突破2,600萬台、年成長率高達270%,同時還突破去年全年銷售量。小米今年積極拚出貨,新產品也即將問世,預定7月22日舉辦新產品發表會,外界推測可能會公布小米4和智慧手環等4款新產品。新一代手機小米4將是小米的首款4G手機,螢幕規格仍是5吋FHD面板,採用OGS單片式觸控面板。
雷軍拜訪供應商固樁
為了固樁,小米董事長雷軍7月積極拜訪供應商,包括勝華蘇州廠、歐菲光蘇州廠以及英華達南京廠,還親自帶自家的智慧手環測試。
雷軍在拜訪供應商時談及三大合作重點,首先強調會與供應商合作發展次世代技術,再者就是攜手供應商建立品質更好、成本更低的商業模式,希望能夠共生共榮。
勝華是小米主要的觸控面板供應商,目前主要供應小米機2代、3代,另外,紅米機則是和洋華合作,由洋華提供薄膜感應器,勝華做全貼合。小米22日舉行新機發表會,勝華董事長黃顯雄也受邀參加。
新一代的小米4供應鏈變化不大,OGS觸控面板訂單仍由勝華全吃,至於TFT面板供應商則是由日本JDI、韓國LGD供貨。
勝華供貨比重上看60%
勝華董事長黃顯雄表示,小米手機今年衝刺出貨相當積極,內部預估,今年出貨量要挑戰7,000萬支。勝華上半年對小米供貨比重超過50%,隨著下半年新機發表,全年供貨佔比估計上看60%。上半年勝華來自小米的營業額,每月大約30億至40億元,預期今年小米的業績貢獻會超過400億元,成為勝華最大的單一客戶。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4/07/15 07:57
-------------------------------------------------------
小米加持 勝華6月合併營收月增1.82% 力拚全年獲利
勝華 (2384) 6月合併營收68.92億元,較5月67.69億元成長1.82%,較去年同期43.9億元成長56.96%;在小米訂單加持下挹注上半年營收表現,第2季合併營收208.05億元,季增27.58%;累計前6月合併營收371.13億元,較去年同期360.87億元成長2.84%。勝華董事長黃顯雄先前在股東會中表示,今年獲利不會有問題。
勝華目前供貨小米機2代、3代OGS觸控面板,還有4.7吋紅米機的全貼合,法人指出,5.5吋紅米機Note上市,6月開始拉貨動能出現,有助勝華第3季的營收表現,第2季在手機品牌客戶出貨穩定下,表現優於預期,預期在客戶新機陸續上市下,7月出貨持穩,第3季展望樂觀。
勝華董事長黃顯雄先前在股東會中表示,去年來自蘋果的營收減少,但勝華可以說是已經脫離蘋果的掌控,回復到正常的軌道,但目前仍是蘋果的供應商,至於小米的營收則是在成長中,去年來自小米的營收為156億元,預估今年可以增加到400億元以上,小米除了手機之外,還有平板電腦,未來成長會集中在小米,尤其是手機部分。
勝華第1季稅後淨損14.93億元,每股淨損0.81元;第2季營收208.05億元,預估可減少單季的虧損;勝華上半年出貨以手機觸控面板為主,除了小米之外,今年也拿到諾基亞的訂單。
在平板電腦部分,勝華目前供應的客戶包括索尼、富士通等,另外,積極搶進三星供應鏈,預期下半年平板電腦新產品開始量產出貨,可望進一步推升營收表現。董事長黃顯雄日前在股東會上信心滿滿的指出,今年獲利不會有問題。
鉅亨網 記者楊伶雯 台北 2014/07/02 09:17
----------------------------------------------
勝華5月營收年增12.56%
勝華科技(2384)今天公布5月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67億6885.7萬元,較4月減少5.26%,較去年5月同期增加12.56%。
勝華表示,去年5月仍有原本國外知名大客戶訂單,今年少了這家知名客戶訂單後,分散客源,爭取中國大陸客戶,營收仍較去年同期成長。
勝華產品目前以手機觸控面板為主,小米是最大客戶。
勝華今年1至5月累計合併營收為302億2063.9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66%。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 2014/06/03 19:20
---------------------------------------------
觸控供過於求 買舊廠風險小
近年觸控面板需求不斷成長,但觸控面板廠增加速度更快,造成供過於求。有業者人士認為,若有大筆新訂單,現有產線無法應付之際,購買舊廠會比建新廠好。
TPK宸鴻光電科技(3673)因看好觸控筆電市場需求,興建平潭5.5代新廠,但市場需求遲未打開,以至於量產時程一延再延;雖然敲定今年第3季量產,但規模已大幅縮水。
有業界人士認為,宸鴻產能滿載之際,競爭對手勝華科技(2384)已有部分產能閒置,影響業績;有先例可循,宸鴻未能以同業為鏡,卻依然大擴產能,非常可惜。
宸鴻不但向明基友達集團買下觸控面板廠達虹科技,並更名為達鴻科技;除進一步擴建達鴻新產線,宸鴻本身也在中國大陸平潭興建5.5代新廠。
在觸控筆電市場未如預期下,宸鴻不但暫停部分達鴻生產線,連平潭5.5代新廠也延後量產;更在2013年第4季首度出現上市來單季虧損。
產業界人士指出,勝華產能利用率不高,即便宸鴻前些年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因看好觸控筆電市場,急需新產能,但也不必急著蓋新廠,買現有業者的舊廠即可。
例如,購買和鑫光電(3049)的5.3代觸控面板廠,既可省下大筆資本支出,且5.3代生產線規模,也足以支應筆電用觸控面板需求。
不過,和鑫光電5.3代觸控面板廠,已在2013年12月由母公司彩晶(6116)購買;宸鴻的平潭5.5代新廠完工,預計2014年第3季量產。
觸控面板需求並非沒有成長,只因台廠領先搶進觸控面板市場後,中國大陸觸控面板新廠跟進,一家接一家成立,需求成長跟不上產能擴充速度;加上陸廠殺價競爭,搶市占率,台廠已面臨供過於求壓力。
當然,觸控筆電市場遲未打開,也是造成部分觸控面板廠壓力來源之一。觸控面板廠已改變策略,除加強既有的平板電腦、智慧手機觸控面板競爭力,更積極投入穿戴式裝置等新應用。
宸鴻強調,興建平潭新廠策略沒有錯誤,關鍵在於市場變化太快。今年觸控筆電市場有機會逐步打開。平潭5.5代廠調整後,更具彈性、競爭力,7吋至32吋產品都可生產,不限筆電用觸控面板。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 2014/05/31 18:28
---------------------------------------------
小米拚手機 勝華(2384)觸控受惠
觸控面板廠勝華科技(2384)董事長黃顯雄表示,今年獲利來源主要來自資產重估、供應小米觸控面板,並看好旗下萬事達明年在那斯達克掛牌上市,帶來獲利。
黃顯雄今天在股東常會指出,因應資產重估,今年可望成立專責部門,盼帶來不錯獲利。
他說,小米手機是目前最大的單片玻璃(OGS)觸控面板使用者,小米4、5機種仍採OGS技術;勝華主攻手機OGS觸控面板,是小米主要供應商。
至於小米旗下的紅米手機,因採膜材觸控感應器,勝華向洋華(3622)、歐菲光購買膜材的觸控感應器,再製成觸控模組出售。
勝華供應小米觸控面板量很大,占勝華手機觸控產品整體供貨量超過70%
小米樂觀預期今年手機出貨上看8000萬支,市場看好勝華供貨量成長。
受惠小米大單,勝華期盼今年獲利、明年賺更多。
除小米之外,勝華也提供中國大陸其他品牌觸控面板,台灣的華碩、韓國三星、國際品牌諾基亞訂單都積極爭取。
勝華轉投資萬事達,從事觸控面板後段強化、貼合業務,已符合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條件,盼明年掛牌。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中 2014/05/23 12:32
---------------------------------------------
土地開發新部門 勝華:今年進行
觸控面板廠勝華科技(2384)今天召開股東常會,有小股東建議看好土地開發事業,可單獨成立新部門。董事長黃顯雄表示,今年就會進行。
黃顯雄強調,土地開發案都在進行,但宜低調,避免有心人士炒作股價。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中 2014/05/23 10:49
--------------------------------------------
勝華4月營收月增9%
勝華科技(2384)今天公布4月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71億4438.3萬元,較3月合併營收增加9.68%,較去年同期營收增加2.03%。
勝華統計,1至4月累計合併營收為234億5178.2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69%。
勝華指出,3月營收約65億元,從谷底攀升,4月再來到71億元以上;第2季可望略優於第1季,但下半年旺季才可望有明顯成長。
若與先前有大客戶訂單之際比較,勝華4月營收71億元以上,雖不如當時單月營收逾80億元,但已相當程度向高峰時期邁進。
勝華資料顯示,手機觸控面板占營收比重大於60%,主要為中國大陸客戶,占整體營收45%,因此4月營收成長多來自手機觸控面板。
平板電腦觸控面板方面,要等下半年旺季才會有明顯成長。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 2014/05/05 19:17
--------------------------------------------
勝華3月營收月增36%
勝華科技(2384)今天公布3月自結合併營收新台幣65億1412.4萬元,較2月增加36.12%,較去年同期增加3.56%。
法人指出,勝華客戶庫存去化,終端市場需求回升,帶動3月營收較2月大幅成長;4月營收仍可望淡季不淡。
勝華生產智慧手機觸控面板占營收6成以上,其次為平板電腦觸控面板,筆電觸控面板占比不高,液晶顯示面板模組占比更低。
蘋果iPhone5採內嵌觸控面板後,生產外掛式觸控面板的勝華便未再供貨,僅剩舊款iPhone4S觸控面板小量出貨。
勝華統計,今年1至3月累計合併營收163億739.9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70%。
另外,勝華申報發行海外存託憑證,在去年12月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同意,若股價走揚,預計在上半年完成訂價。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 2014/04/01 19:30
-------------------------------
勝華(2384) 去年每股恐虧5.7元
勝華(2384)董事會昨(4)日通過認列閒置資產減損33.95億元,將納入去年第4季財報提列,以勝華股本184.78億元計算,資產減損將增加每股約1.84元的虧損,讓勝華去年的財報雪上加霜。
法人估計,勝華去年第4季每股虧損將擴大到逾2.5元,全年每股虧損將超過5.7元。勝華昨天股價下跌0.04元,成交量6,045張,收9.94元。
勝華昨天舉行董事會通過自結財報,並依國際會計準則36號公報,認列資產減損達33.95億元。勝華表示,這主要是針對勝華TFT LCD後段模組(LCM)的閒置資產,提列資產減損。其中母公司約8.32億元、子公司約25.62億元。
勝華昨未公告去年財報,僅公告董事會決議不發放股利,等於間接證實去年將是連續第三年營運出現虧損。
法人推估,勝華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232.85億元,雖然創去年單季新高,但仍不足以讓勝華單季轉虧為盈。勝華去年前三季每股虧損3.16元,加計第4季本業的小虧及認列業外的資產減損,第4季單季虧損應逾2.5元,全年恐大虧逾5.7元。
勝華曾經是中小尺寸面板大廠,2004年曾經締造每股純益6.32元的佳績。智慧型行動裝置崛起,勝華也積極轉型為觸控面板廠,大幅增加資本支出,更在大陸擴充後段貼合產能。勝華近年來押寶觸控筆電將興起,擴充單片式觸控面板(OGS)產能,但因觸控NB未如預期而閒置,造成產能利用率下降,以致難逃虧損命運。
本月業績 可望回溫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勝華(2384)連續虧損三年,積極展開營運精實方案,除透過認列資產減損以減少折舊外,昨(4)日董事會再通過變動會計估計事項,估計可減少2014年的折舊費用約26.23億元。這項變動將追溯自1月起適用。
勝華昨天公告,參考同業機器設備耐用年限,將原估計的六年延長為十年,將可減少每年折舊費用約26.23億元。受到2月工作天數減少影響,勝華2月合併營收47.86億元,月減4.43%。累計今年前二月合併營收97.93億元,年減20.96%。
法人估計,勝華業績可望於2月落底,3月起回溫;加上展開第二階段精實作業,將有助於下半年起邁向獲利目標。勝華表示,目前處於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的緘默期,不對營運做預測性發言。
勝華今年股東常會將再提現金增資參與發行GDR議案,發行額度在1億至2億股之間。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2014.03.05 03:05 am
----------------------------------------------------
勝華:機器閒置 提減損33億
勝華科技 (2384) 今天公布重大訊息指出,因評估部分機器設備使用率偏低,提列資產減損33億餘元。
勝華表示,因生產模式、技術轉換,主流產品改變,造成部分機器設備閒置,依會計準則提列資產減損。勝華科技及子公司102年認列資產減損金額為33億9459萬元,其中母公司8億3235.2萬元,子公司25億6223.8萬元。
勝華閒置機器設備主要在中國大陸廠,台灣廠區設備也有部分閒置。
法人評估,勝華去年第3季每股淨值約16元,提列資產減損33億餘元後,影響每股淨值約2元以內。因此,每股淨值仍高於票面10元,不影響信用交易。
另外,勝華去年機器設備折舊攤提約80億元,今天公告,將折舊攤提年限從6年延長為10年,每年攤提金額減少;法人估計,今年攤提金額可減少約26億元,加上此次提列資產減損影響,全年整體折舊攤提金額減少35至36億元。
勝華去年虧損,董事會決議不發放股利。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 2014/03/04 22:11
------------------------------------
勝華觸控產能南移 最快下半年
因應觸控模組產能自中國大陸移轉至越南,勝華科技 (2384) 已將東莞觸控感應器產能集中,盼觸控模組產能也能集中,以利重心轉至越南。
法人指出,勝華越南廠有觸控面板後段製程、液晶顯示面板後段模組製程,但無觸控感應器前段製程;中國大陸觸控產能轉到越南最快下半年。
勝華去年12月獲准以現金增資,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發行總額暫定5339萬至7118.6萬美元,但因股價不理想,目前尚未完成定價。
勝華今天盤中低點10元,小跌1.4%。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 2014/02/27 12:29
------------------------------------
淡季 勝華1月營收月減3成
受淡季影響,觸控面板廠勝華科技 (2384) 今公布1月自結合併營收新台幣50億765.4萬元,較去年12月減少33.66%,較去年1月同期減少31.88%。
法人指出,勝華1月營收較去年12月減少逾3成,主因第1季前半段為淡季,所以從12月的旺季步入1月淡季,營收明顯減少,純為季節性因素。
不過,勝華今年1月營收較去年同期營收也減少約3成,主因去年1月勝華仍供應蘋果觸控面板,蘋果當時對勝華營收貢獻占比明顯較大。
法人分析,去年1月勝華供應蘋果觸控面板占整體營收約6至7成,少了蘋果對營收貢獻,今年1月營收明顯減少;不過,僅以非蘋客戶來看,勝華1月營收仍較去年1月成長。
勝華供應手機觸控面板占整體營收約4至5成,平板電腦觸控面板約占3成,其他包括筆電觸控、面板模組等約占2成。
另外,勝華擬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籌資,提供海外購料需求,降低對銀行貸款的依賴,現已由券商積極規劃推動。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 2014/02/05 19:18
-------------------------------------------
近六季最慘 勝華(2384)Q3每股賠1.3元
勝華(2384)昨(7)日公告今年第3季財報,合併營收170.46億元,季減2%;稅後淨損27.12億元,每股稅後淨損1.3元,是近六季最大虧損。
法人表示,勝華第3季為營運谷底,本季起業績逐步增溫,可望順利轉虧為盈。勝華昨天股價衝上漲停板11元收市,成交量2.7萬張。
勝華表示,今年第3季合併營收僅較第2季減少4億餘元,虧損擴大的主因在於中國大陸的進項稅額無法退稅,所增加的6億元銷貨成本。另外,增提存貨跌價損失1.6億元。
法人指出,在平板電腦及NB觸控面板接單暢旺挹注下,勝華本季營收可望逐月成長。此外,在非蘋客戶大幅取代蘋果訂單下,勝華毛利率也將提升,本季合併營收若能站上280億元大關,有機會轉虧為盈。
迎接出貨旺季到來,勝華董事會日前通過現金增資案,將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發行總額暫訂5,339萬至7,118.6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至21億元),所募得資金將用於購買國外原材料。
法人表示,隨著零組件(高階面板、驅動IC)缺貨的情況改善,勝華第3季接單未出貨的觸控面板,可望在本季陸續交貨,第4季單月營收可望重新站上百億元大關。
勝華本季進入觸控筆電出貨旺季,在戴爾、華碩、聯想及部分惠普觸控筆電的訂單挹注下,成為第4季營運升溫的新動能。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2013.11.08 03:19 am
---------------------------------------
勝華(2384)將發行GDR 募資21億
迎接出貨旺季到來,勝華(2384)董事會昨(29)日通過現金增資參與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發行總額暫訂為5,339萬至7,118.6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至21億元),所募得資金將用於購買國外原材料。
近期觸控面板市場競爭激烈,勝華積極籌資,希望藉由充實銀彈,逆勢突圍。法人表示,隨著零組件(高階面板、驅動IC)缺貨情況紓解,勝華第3季接單未出貨的觸控面板,可望在本季陸續交貨,第4季單月營收可望重新站上百億元大關。勝華本季進入觸控筆電出貨旺季,在戴爾、華碩、聯想及部分惠普觸控筆電的訂單挹注下,成為第4季營運升溫的新動能。勝華昨天股價小漲0.05元,成交量7,315張,收11.15元。
勝華今年9月合併營收57.62億元,主要仍因高階面板缺貨,致觸控面板無法順利出貨,影響營收表現,月增1.14%,年減40.74%;前三季合併營收為531.33億元,年減33.02% 。
勝華第3季接單明顯較前一季大幅成長,但9月受面板、IC等零組件缺料影響,影響業績表現。本季起,遞延的訂單將陸續出貨,加上觸控筆電及新款平板電腦新訂單加入,本季營運可望較第3季顯著回溫。
法人指出,勝華是4.5吋小米機第二代的OGS觸控面板主力供應商,並已獲5吋米3新機的OGS認證;加上積極爭取紅米2S訂單,均可望挹注營收與獲利,走出第2季的營運谷底。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2013.10.30 02:44 am
----------------------------------
勝華(2384) 9月營收僅增1%
今年觸控面板廠商業績平平,勝華(2384)昨(2)日公告,9月合併營收57.62億元,年減40.74%,雖比前月增加,但只有1.14%,在戴爾、華碩、聯想及部份惠普觸控筆電的訂單挹注下,成為第4季營運升溫的新動能。
法人預估,另一家觸控面板廠商F-TPK宸鴻9月營收將較8月成長,但仍較去年衰退;TPK總經理孫大明之前表示,該公司第3季營收將達到之前的預估值,即季減15%至20%,第4季在平板及筆電等產品大量出貨下,營收可望成長。
勝華前三季合併營收531.33億元,年減33.02%。勝華表示,第3季接單較上季大幅成長,但9月仍有面板、IC等零組件缺料的影響因素,使得業績未達接單金額,本季起遞延的訂單將陸續出貨,加上觸控筆電及新款平板電腦的新單加入,本季營運可望較上季回溫。
法人指出,勝華是4.5吋小米機第二代的OGS觸控面板主力供應商,已獲得5吋米3新機的OGS認證;加上積極爭取紅米2S訂單,可望挹注營收與獲利,走出第2季的營運谷底。
法人指出,勝華單月接單已達去年單月平均業績逾83億元的水準,只要克服零組件缺料因素,及客戶依原訂單拉貨,勝華新客戶訂單已超越原主力客戶。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蕭君暉/新竹報導】2013.10.03 04:08 am
--------------------------------------------------
勝華(2384) 上半年每股虧1.86元
勝華科技(2384)昨(13)日公告第2季財報,合併營收174.06億元,稅後純損13.19億元,每股稅後純損0.94元,累計上半年每股虧損1.86元。
法人指出,勝華是4.5吋小米機第二代的OGS觸控面板主力供應商,已獲5吋新機OGS認證,並積極爭取紅米2S訂單,均可望挹注本季營收與獲利。
勝華7月合併營收55.86億元,月增27.23%,年減33.38%,確立第2季是今年營運谷底。勝華本季營運升溫,主要是受惠平板電腦新品拉貨潮啟動,加上部分觸控筆電,以及手機觸控持續成長,帶動營收重回成長軌道。
勝華表示,第2季合併營收季減7%,雖然產品組合持續優化,有效提升毛利率,但新客戶挹注的業績未能全數彌補流失大客戶的訂單,導致獲利衰退,使第2季每股虧損0.94元,比首季0.92元略增。
展望本季,勝華表示,接單明顯較上季成長,但因7月仍有面板、IC等零組件缺料等因素影響,8月起零組件缺料情況已逐步改善,業績可望回溫逐步走揚。
法人說,勝華是大陸品牌手機小米機第二代的OGS主力供應商,並率先取得小米第三代5吋機的OGS認證;而近日熱賣的紅米2,由於是低價機種,採用大陸歐菲光的GFF觸控面板。據了解,勝華也將積極搶進紅米2S,將以OGS產品搶市。
供應鏈人士透露,Nexus 7第二代平板電腦將是推升勝華及TPK等兩大觸控廠業績的主力產品之一,由於日本顯示器公司(JDI)解決低溫多晶矽(LTPS)面板的良率,與其搭配的勝華及TPK開始跟著出貨,隨著LTPS良率再提升,觸控廠的業績可望跟著放大。
法人說,除Nexus 7第二代平板電腦外,亞馬遜也有二、三款新品將在第3季上市,蘋果iPad 5也將推出,預期觸控廠逐步擺脫低潮。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2013.08.14 04:06 am
-------------------------------------------
勝華(2384) 打入聯想供應鏈
勝華(2384)首度打入聯想供應鏈,全系列觸控筆電通過認證,先以13.3吋單片玻璃觸控(OGS)試水溫,加上華碩11.6與13.3吋OGS追單,法人預估,勝華本季產能利用率與毛利率優於上季,業績持續改善。
勝華與廣達攜手,首度吃下惠普、戴爾、聯想等品牌大廠Win 8機種訂單,加上諾基亞、Google、華碩等客戶設計案持續放大,現階段OGS單月出貨量逾500萬片,創歷史新高,業績動能強勁。
聯想與華碩是近年少數仍逆勢成長的2大筆電品牌,顧能統計,2012聯想全球電腦市占率升至14.8%,僅次於惠普,位居第2,華碩去年市占率只有6.9%,位居第5名,但年增率17.1%,是前5大廠成長最強勁的品牌。
據了解,勝華主力客戶諾基亞、Google、華碩、廣達等,近期持續導入新案設計,擴大與勝華合作,尤其廣達在筆電與平板業務同步擴張,攜手勝華共同導入多款品牌廠新案設計,帶動勝華OGS單月出貨量大增,挹注業績可期。
此外,勝華更首度拿下惠普的筆電用觸控面板訂單,另外,華碩自有品牌,及與Google合作的品牌;加上戴爾和大陸聯想的訂單數量,都相當大。
法人認為,勝華本季中尺寸(玻璃型貼合)觸控面板產品(應用於改款New iPad)出貨回到正常水準,中大尺寸OGS產品出貨持續成長,雖然營收可能仍會下滑,但因為毛利率較高的OGS產品出貨放量,產能利用率、毛利率均會略優於上季,業績持續改善。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暢銷,讓觸控面板呈供不應求熱況;再加上Win 8帶動觸控筆電需求升溫,讓兩岸觸控面板廠紛紛加碼拚擴產。
仁寶集團總經理陳瑞聰就認為,今年全年觸控都會缺貨,來自手機、筆電、平板及一體成型電腦(AIO)的需求很大,供應端無法全數滿足。
陳瑞聰表示,去年第4季觸控筆電比例約5%,今年第1季預估超過10%,若供應端吃緊問題能夠紓解,第3季有機會來到30%。
陳瑞聰分析,今年智慧手機從原本的7億支成長到9億支,平板從1億台倍增到2億台,全都是觸控面板;觸控筆電的滲透率逐步增加,且每台使用的面積都很大,加上20吋以上的一體成型電腦(AIO)有不少比例採用觸控,需求的成長相當驚人,市場規模一下子擴增太快,已出現供應吃緊的現況。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蕭君暉/台北報導】2013.01.21 04:42 am
------------------------------------------------------
勝華(2384) 壯大AMOLED戰力<勝力光電>
勝華(2384)積極布局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AMOLED)產業鏈,除了開始建置AMOLED產線之外,還跨入AMOLED驅動IC設計領域,新成立「勝力光電」,藉由垂直整合,擴大接單優勢。
據了解,勝力光電成立於5月中旬,額定資本額1億元,實收資本額800萬元,勝華董事長黃顯雄個人投資五成,勝華是最大法人股東,持股37.5%。
黃顯雄表示,勝華目前一個月的面板晶片使用量達3,000萬顆,需要大量向外採購。未來跨足更先進的面板技術,需要在IC設計端就展開緊密的合作。勝華決定跨入IC設計公司,選擇投入AMOLED的驅動晶片。
勝力光電總經理黃日鋒原是工研院顯示中心副組長,負責系統驅動相關業務。黃日鋒任職工研院之前,曾在達碁光電、友達光電服務,面板產業的相關經驗豐富。
目前市售的一般面板驅動IC,以聯詠、奇景、奕力、晶宏半導體等為主力。能做到LTPS LCD等級的晶片,則以聯詠及奇景光電為主。台灣面板廠尚無法真正量產的AMOLED面板用的晶片,尚無商業化產品問市。
市場盛傳,蘋果即將延至9月發表上市的iPhone 5,將會是採用CDMA與GSM的4G技術,其觸控面板將自今年7月起量產交貨,勝華8月間出貨量上看400萬片。
看好未來智慧型手機,進入4G及3D技術領域,反應速度更快的AMOLED面板勢必成為主流。包括奇美電、友達及勝華,都積極加碼進入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AMOLED)產能。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2011.06.02 05:10 am
-------------------------------------
勝華4月合併營收68.76億元,月減17.95%
勝華(2384)4月合併營收68.76億元,月減17.95%,年增率84.77%,今年1-4月合併營收為282.26億元,年增率149.39%。
勝華上週已經傳出4月營收下滑至70億元以下,且盛傳最大客戶訂單比重下滑,使得股價近期大幅走跌,惟有法人認為,主要是客戶短期訂單調節,影響第二季表現,但全年還是逐季成長趨勢不變。
另外,4月營收下滑,5-6月還是有機會回升至70-80億元間,6月回升幅度會更為明顯。
而第一季單季合併毛利率降到6.4%,較上季大幅滑落7個百分點,不過,第二季因稼動率提升、良率有改善空間,且觸控感測器的出貨比例增加等因素,毛利率有機會回升。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1.05.04
------------------------------
勝華Q2出貨遞延,6月改善
觸控面板廠勝華(2384)率先公佈4月營收,合併營收僅68.77億元,較前一個月大幅衰退17.95%。勝華指出,出貨遞延影響預料會落在4月、5月,6月起可望舒緩。
勝華首季財報不佳,又傳出第2季出貨不如預期,因此近期股價走弱,從54元一路下挫。昨日依舊不振,下跌3.95%,收盤價40.15元,成交量約8.3萬張。
勝華4月營收68.77億元,較前一個月大幅衰退17.95%、年增84.77%。對於營收不如預期,勝華指出,第二季小尺寸產品因為新舊機種轉換,所以出貨下降。
而中尺寸產品因為客戶拉貨的速度沒有那麼快,出貨時間點遞延,造成整體營收表現未如先前預期。不過預料出貨調整影響的時間點會落在4月、5月,6月可望改善。
不過隨著各家第1季財報出爐,不僅獲利表現不如預期,第2季展望也趨於保守。
受到良率偏低、產品跌價影響,洋華首季表現不如預期,毛利率再下探到16%,相較於2009年38.8%的高點,毛利率腰斬,每股稅後盈餘約1.96元。
由於高毛利的觸控感應玻璃出貨比重降低,再加上營運規模較小,勝華毛利率由前一季的13%腰斬到首季的6.4%。稅後淨利約3.48億元、較前一季大幅衰退76.89%。首季每股純益僅0.24元,遠遜於前一季的1.16元。
法人預估,首季觸控面板廠財報可能只有TPK一枝獨秀,單季每股純益約8到9元,在蘋果加持之下,第2季表現優於同業,股價相對抗跌。
介面第2季營運展望樂觀,本季可望大幅成長4成以上。TPK是蘋果概念股,對於後續市場展望不僅牽動觸控面板族群,也被視為是蘋果後續表現的風向球。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1.05.04
--------------------------------
勝華(2384) 獲黑莓摩托大單
勝華(2384 )再傳接獲生產黑莓機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大廠RIM,以及摩托羅拉(Moto)觸控面板訂單。勝華在蘋果iPad及iPhone 4G、和諾基亞的觸控面板大單挹注下,5月單月轉盈,隨RIM和Moto新訂單加持,第二季將可終結連續九季虧損,並交出全年獲利的成績單。
勝華科技董事長黃顯雄,不願對個別客戶接單表示意見。但他強調,全球主要觸控應用大廠都主動找上勝華下單,未來勝華已無暇再接零散訂單。
黃顯雄表示,今年國際資訊顯示學會(SID 2010)於5月底在美國西雅圖的展覽,是勝華最後一次參展。他說,以前勝華赴全球參展的目的,是要讓客戶認識勝華(Wintek)的技術與產品。如今,勝華的品牌知名度已經打響,全球一線的品牌客戶,都相繼主動找上勝華下單。
他說,僅管勝華展出的中小尺寸產品,遠比大尺寸面板廠節省不少運費及布展經費。但一場海外的展覽,加上參展員工的出差費,也要動輒花費上百萬元。他已決定,今後不再參展,把節省下來的費用,改為派相關員工出國考察、看展。
法人指出,勝華已從中小尺寸面板廠,成功轉型為觸控面板廠,相關產品組合的優化,不但拉升業績,也提振獲利能力。今年首季,勝華觸控面板業績占營收比重38%,4月起達50%以上,預估下半年還會提高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