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面板廠介面(3584)昨(29)日公告,擬向法院聲請宣告破產,研發、財務、會計、稽核等單位主管將陸續解聘,員工全數辦理資遣,內部人也一併申報解任,公司恐將正式吹熄燈號,也顯示觸控產業經營不易。
由於介面未繳出2015年第4季與去年第1季財報,因此去年股票早已停止交易,根據最後留下的財報顯示,2015年前三季稅後虧損11.82億元,每股淨損8.41元。
介面主攻過去薄膜觸控,由於市場以中國大陸手機訂單為主,因此受到大陸觸控面板廠競爭壓力較大,2011年以來連續多年虧損。
介面去年中曾公告,已與合作金庫等10家銀行達成債務協商,將展延金融機構借款一年至2017年3月1日,如今卻聲請宣告破產,員工也將全數資遣,令人唏噓。
由於部分台灣觸控面板產業不敵大陸觸控廠商殺價競爭,陷入鉅額虧損,加上財務體質不佳,近年來陸續出現財務危機,目前已有介面、勝華、達鴻下市。
介面因大陸銀行抽銀根,加上湖南廠持續虧損,因此2015年宣布停產,當時勞工和供應商也有糾紛,由大陸相關單位接管,進而影響會計師進行存貨和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實地盤點,最終導致查核進度不如預期,財報也難以完成。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17-11-30 00:58
-------------------------------------
介面(3584) 判還銀行1,237萬美元
觸控面板廠介面(3584)去年湖南子公司發生財務危機並且在大陸興訟,昨日判決結果出爐,經湖南省瀏陽市人民法院判決,介面光電(湖南)有限公司需償還中國銀行瀏陽支行借款本金1237.26萬美元及逾期還款之利息。介面正尋求出湖南廠土地、廠房、設備,並用以償還債務。
介面董事長葉裕洲表示,先前介面湖南子公司營運週轉金出現問題,介面決定壯士斷腕,台灣母公司和湖南子公司徹底切割。
而公司已經於1月董事會決議通過湖南廠全面停工,並擬出售介面光電(湖南)名下之土地、廠房及機器設備等資產,用以償還公司相關債務。
工商時報/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6年05月14日 04:09
-------------------------------------------------------
未繳交財報,介面(3584)、悠克<6131>明起停止交易
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告,介面(3584)及悠克(6131)因未繳交去年度財報,4月7日起停止買賣。另外,中鴻(2014)、清惠(5259)每股淨值低於5元,將改列全額交割股,威盛(2388)每股淨值回升到5元以上,明起恢復普通股交易。
證交所形式審閱國內上市公司去年度財報,介面及悠克未依法令期限公告申報財報,核有證交所營業細則第50條第1項第1款規定情事,證交所已通函自4月7日起停止其上市有價證券買賣。
中鴻及清惠最近期公告申報財報顯示淨值已低於財務報告所列示股本1/2,核有證交所營業細則第49條第1項第1款規定情事;清惠財報另顯示會計師出具繼續經營假設存有重大疑慮查核報告,核有同細則同條項第3款規定情事,2家公司將改列全額交割股。
併案列為變更交易方法則有千興(2025)及大眾控(3701),其中,千興續採行分盤集合競價交易方式。
威盛前因有證交所營業細則第49條第1項第1款情事,該公司上市有價證券業經列為變更交易方法在案,嗣查該公司最近2期依證券交易法第36條規定公告申報之財務報告淨值均逾3億元並達所列示股本1/2以上,其上市有價證券原列為變更交易方法原因業已消滅,且無其他應列為變更交易方法情事,將恢復其上市有價證券交易方法。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6年04月06日 08:06
-----------------------------
介面(3584)湖南廠訂單 轉台
外界傳出介面(3584)大陸湖南廠無預警停工,上千人圍廠抗爭,介面昨(30)日表示,千人圍廠抗爭並非事實。第4季為淡季,湖南廠訂單全轉往台灣廠生產,經與湖南廠員工代表討論後已有良性回應。公司積極進行轉型,未來傾向將處分湖南廠以減輕負擔。
介面昨天傍晚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發言人許暉東表示,由於湖南廠與中國銀行之額度續約協商尚在處理中,截至12月30日止,借款餘額為1,261萬美元,導致延遲支付湖南廠員工薪資,公司已與員工代表溝通,承諾保障員工權益,且取得良性回應。
許暉東指出,介面已轉型生產金屬網格(Metal Mesh)觸控面板新技術,與工業電腦產品為主,未來傾向處分湖南廠以減輕負擔。
介面今年截至11月止,結算累積虧損為14.38億元,每股淨損10.22元。
由於第4季為產業淡季,因此把訂單完全調整至台灣生產,介面強調,湖南廠停產對業務面並無任何影響。
介面過去消費性電子產品觸控占營收比重超過70%,工業電腦觸控占約10%,金屬網格占10%至20%。
由於消費性電子觸控產品跌價速度太快,導致公司虧損,介面持續推出消費性電子領域,專注在毛利比較好的工控與金屬網格觸控。
介面為精簡人力,目前台灣員工剩下400至500人,不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湖南廠也由第2季的1,100多人降至900多人,目標是要處分湖南廠房,產能集中在台灣,目前有幾個方案在進行中。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5-12-31 04:57
----------------------------------------------------
湖南廠欠薪 介面(3584)臉綠
近期傳出介面(3584)因為積欠湖南廠員工薪資,因此爆發千人圍廠抗爭事件。昨日介面出面說明,因為與中國銀行之額度續約協商尚在處理中,因此延遲支付薪資,而公司已經與員工溝通,承諾保障員工權益。
介面爆發積欠湖南廠員工薪資,引起市場對於介面財務狀況的疑慮,連續兩日股價重挫。昨日介面開盤就殺至跌停鎖死,終場以跌停價4.39元作收成交量約510張,截至收盤還有近3,000張賣單高掛。
介面強調,因應12月訂單縮減,介面整合訂單至台灣生產,減少固定開支,湖南廠目前進行廠休,員工有薪放假,預計廠休至2016年1月31日。而且因應ITO觸控產品處於負毛利狀態,介面已轉型生產Metal Mesh金屬網格觸控面板為主,未來傾向處分湖南廠,以減輕負擔。目前正在多方接洽當中,還沒有實質進度。
因為目前湖南廠與中國銀行之額度續約協商尚在處理中,截至104年12月30日止借款餘額為1,261萬美元,導致延遲支付湖南廠員工薪資,公司已派代表與員工代表溝通,並承諾保障員工之權益,且已取得員工代表之良性回應。介面強調,媒體所報導的「千人圍廠抗爭」並非事實。公司截至11月止自結累積虧損為14.38億元,每股淨損10.22元,淨值也滑落到6.76元。因為第4季是產業淡季,公司因應訂單需求已完全調整至台灣生產,湖南廠廠休對業務面並無任何影響。
近年來觸控面板產業營運狀況不佳,由於持續虧損,甚至爆發財務危機。2014年勝華因為大陸銀行雨天收傘,最後宣布公司重整下市。今年達鴻也爆發積欠供應商貨款,而日前宣布聲請財務重整及緊急處分,公司一方面和銀行重談債務協商,另一方面籌辦私募,希望引進資金和拓展業務合作,並且終止興櫃股票買賣。
工商時報 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5-12-31 01:20
----------------------------------------------------
介面(3584)縮編 將減資四成
介面(3584)總經理許暉東昨(28)日表示,觸控面板產業到2016年上半年都是淡季,營運艱難,公司將持續精簡人事與產能,並朝金屬網格與工業電腦兩大領域發展,逐步淡出消費性電子觸控產品的生產。
介面昨天召開股東臨時會,董事長葉裕洲以「因公出差」未出席,由董事陳麗玲主持,導致小股東砲聲隆隆,並提出散會提案,整個臨時股東會進行冗長,一直進行到下午。
介面股價已經連續四天走揚,昨天再收漲停價5.41元,成交量4,000多張,短線漲幅已達70%以上。
介面連續虧損四年,今年前三季稅後虧損11.81億元,每股淨損8.41元。11月單月虧損1億元,每股淨損1.02元。由於已經超過實收資本額14億元的二分之一,昨天股東會通過減資彌補虧損案及私募案,預計減資43.583%,減資金額6.13億元,減資後辦理私募,私募股數約9,000萬股。
許暉東表示,消費性電子產品觸控占營收比重超過70%,工業電腦觸控占約10%,金屬網格占10%至20%。由於消費性電子觸控產品跌價速度太快,導致公司虧損,將會持續推出消費性電子領域,專注在毛利較好的工控與金屬網格觸控。
介面持續精簡人力,台灣的員工剩下400至500人,不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大陸湖南廠也由第2季的1,100多人降至900多人,目標是要處分湖南廠房,產能集中在台灣。他說,減資是希望提升淨值,讓該公司在洽談私募時,有比較多的籌碼可以談,不過,目前都還在洽談中,沒有確定。
展望景氣,他說明年第3季雖然是傳統旺季,但客戶的預測也只能聽聽就好,目前是儘可能接單來拚生存,同時節流、精簡人事與縮編產能。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5-12-29 03:24
-----------------------------------------------------
接單黯淡 介面(3584)湖南廠停產求售
觸控面板廠介面(3584)昨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討論減資案和私募案。不過董事長葉裕洲因公赴日本出差未出席,現場小股東砲聲隆隆。介面總經理許暉東表示,公司要砍掉消費性產品,專注在metal mesh金屬網格觸控和工控產品。因應轉型,湖南廠已經停產,目前正在找買家出售。
介面昨日舉行股東臨時會,不過董事長、會計師、審計委員均未到場,僅總經理許暉東、財務主管陳麗玲及律師出席,引發小股東不滿,對於會議程序與營運狀況諸多質疑,股東會開到下午4點半才結束。介面在大陸明年將有債務到期,其中中國銀行一筆1200萬美元的債務將到期,而目前正在和銀行溝通中,大多數的銀行也都表示支持公司轉型方向,明年壓力不會那麼大。
不過市場傳出介面將引進外部資金,使得股價從上周起連4漲,昨日股價開高走高,量價齊揚,早盤站上5.41元漲停價,成交量也放大至4473張,還有百張買單高掛。
許暉東表示,觸控面板是艱苦行業、面臨同業價格競爭,公司決定轉型,捨棄消費性產品、砍掉不賺錢的ITO薄膜產品,轉往metal mesh和工業電腦等產品發展。公司一直以來都有工控客戶,只是因為消費性電子產品占比高,工控營收占比僅約10%,不過工控產品生命周期長,達到3~8年,價格也相對穩定。而metal mesh技術方面,公司在產業中有一定技術優勢,特別是現在平板、筆電應用觸控筆、彎折式產品興起,metal mesh在觸控筆和彎折式產品應用上都有優勢,也是公司重點發展的方向,營收占比約10%~20%。至於消費性產品,過去占比約70%,明年可能減至10%~15%。
觀察市況,許暉東表示,今年第3季、第4季沒有旺季可言,第4季難以獲利。2016年第1季還是淡季,第2季預期和今年相當。因應公司轉型,今年兩岸生產線、人員都進行調整,下半年分批精簡直接間接人員。台灣廠區只剩下400~500人,大約是去年度的3分之1,湖南廠人員自然流失率高,今年人員已少一半。湖南廠產能大,以公司訂單狀況難以維持基本稼動率,目前工廠已經停產,未來傾向於處份湖南廠。
工商時報 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5-12-29 01:17
-----------------------------------------------------
11月營收報馬仔-淡季波及 洋華介面(3584)下滑
進入傳統淡季,觸控面板廠11月營收普遍下滑,第4季恐將持續虧損。
洋華(3622)公布11月營收約1.33億元、月減22.67%,介面(3584)11月營收衰退16.88%,來到2.31億元。F-TPK宸鴻(3673)第4季本業將維持獲利,但是將提列達鴻投資損失,金額約16億元,讓宸鴻單季恐將續虧。
宸鴻第3季一次性提列高達189.65億元的資產與商譽減損,造成第3季自結稅後淨損193.9億元,每股淨損55.15元。公司宣布執行庫藏股,就連董座江朝瑞也喊話進場買自家公司股票,讓宸鴻在利空消息衝擊之下,股價仍然走穩。
昨日宸鴻公告累計已經買進3,257張庫藏股,平均買回價格92.43元。當初宸鴻宣布上限2,000萬股、26億元的庫藏股實施計畫,公司表示,未來還會持續進場買股。
洋華公布11月營收約1.33億元,月減22.67%、年減61.23%。市場預期,由於出貨旺季來到尾聲,市場預期,洋華12月營收將下滑,整體來看,第4季營收將和第3季相當。洋華第3季每股淨損約1.32元,由於營運規模仍在低檔,第4季還將續虧。
今年洋華持續營運縮減計畫,未來生產製造會集中在越南廠區,於客戶認證後,逐步停止惠州廠各項生產,並開始處分相關資產。如此一來洋華費用會持續縮減,明年營運負擔也會進一步降低。
介面公布11月營收約2.31億元,月減16.88%、年減75.99%,法人預估第4季營收相比前一季恐將衰退20%以上。
今年公司調整營運策略,只接有利潤的訂單、縮減營運規模,因此營收相比去年同期明顯衰退。配合生產規模縮減,介面也針對人力調整進行評估,一方面把人力、研發資源轉進metal mesh金屬網格觸控面板,另一方面也會裁撤多餘的人力。
介面日前也宣布了減資計畫,減資金額約6.13億元,減資比率約43.58%,減資後股本約7.94億元,計畫在明年第1季完成減資案。介面減資後還將辦理私募,發行股數約9,000萬股,希望藉著私募案,引進策略性投資人,協助公司未來轉型和長期營運發展。
工商時報 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5-12-11 01:28
-----------------------------------------------------
連虧4年 介面(3584)減資43.58%
觸控面板廠介面(3584)宣布,為改善財務結構及公司發展所需,董事會決議辦理減資彌補虧損,減資金額約6.13億元,減資比率約43.58%。介面減資後還將辦理私募,私募股數約9,000萬股,希望藉此引進策略投資人,幫助公司往金屬網格(metal mesh)等新技術、新業務發展。
介面連續虧損4年,今年上半年持續虧損,到今年第2季為止,累計虧損達7.58億元,超過公司實收資本額的5成,每股淨值跌破票面,來到9.68元。介面昨日董事會通過減資案,以彌補期中虧損,減資金額約6.13億元,減資比率約43.58%,減資後股本約7.94億元。介面表示,在年底股東臨時會通過之後,就會盡快送件辦理,如果順利的話,希望在明年第1季完成減資案。昨日介面下跌4.98%作收,收盤價8.2元。
介面昨日也宣布,先前股東會通過發行5000萬股之額度內辦理以私募普通股方式籌資,因尚未執行擬先辦理撤銷。另外,在減資後還將辦理私募,發行股數約9,000萬股。公司表示,考量私募方式可掌握時效性,且私募股票有限制轉讓之規定,較可確保與策略性投資人長期合作關係。介面今年積極轉往metal mesh觸控面板等新技術、新業務發展,希望藉著私募案,引進策略性投資人,協助公司未來營運發展。
介面表示,今年下半年旺季不旺,不過9月、10月訂單有所回溫,第4季營運表現可望好轉。此外,介面今年全力衝刺metal mesh觸控面板,13.3吋metal mesh觸控面板第3季正式量產出貨,供應宏碁Aspire R13筆電。另外,日本品牌客戶的12吋筆電、平板電腦,以及美國品牌客戶的8吋平板電腦陸續量產,希望在metal mesh觸控面板市場搶得先機。隨著metal mesh觸控面板出貨比重拉高,獲利表現也將改善。
工商時報 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5-11-10 01:32
----------------------------------
介面(3584)煉「金」 獲利看俏
介面(3584)金屬網格(Metal Mesh)觸控面板正式量產出貨,9月宏碁發表的AspireR13二合一筆電,就是採用介面的產品,第3季將導入NEC的11.6吋產品,第4季出貨美國筆電大廠的8吋產品。
介面總經理許暉東表示,今年為客戶導入金屬網格觸控面板的重點年,加上搭配觸控筆的設計為未來重要趨勢,因此金屬網格觸控面板未來應用將加速擴大。
許暉東指出,第3季業績將與第2季持平,第4季進入旺季,觸控新產品大量出貨,第4季業績將會比第3季好。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5-09-23 02:44:47
--------------------------------------------------------
7月EPS/介面(3584)-0.7元
介面(3584)昨(24)日公告7月營收達4.93億元,7月稅後淨損9,824萬元,每股淨損0.7元。介面指出,公司營運正常,取代傳統ITO薄膜的新產品金屬網格,目前依照客戶生產計畫陸續進入量產,可望帶動未來的營運績效。
介面第2季營收14.19億元,第2季稅後淨損3.67億元,單季每股淨損2.61元。上半年營收25.06億元,稅後淨損7.58億元,每股淨損5.39元。
介面有日系、台灣品牌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訂單加持,但是上半年觸控面板殺價競爭,價格破底,造成介面持續虧損。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5-08-25 00:25:05
--------------------------------------------------------
介面(3584)吞雙A單 Q2營收跳升
介面(3584)接獲宏碁新款平板電腦與二合一觸控筆電訂單,規劃第2季大量出貨,加上華碩的ZenFone熱賣,持續向介面拉貨,法人預估,介面第2季營收可望季增五成以上,第3季有機會持續向上。
薄膜觸控兩大廠商洋華與介面,近年營運走勢不同,洋華採取守勢,不斷縮減產能與營運規模,力圖挺過這波觸控面板產業的低潮,介面則採取攻勢,不斷接觸新客戶,拿下新訂單,並開發新材料,進一步降低成本,希望持續提振營運績效。
介面提振營運的策略已陸續反映在基本面,該公司3月營收4.58億元,年增8.2%,月增75.47%,並較1月的3.67億元顯著成長。隨著2月及第1季谷底已過,本季邁入出貨旺季,主力客戶除了原有的華碩ZenFone之外,更新接到宏碁訂單。
宏碁規劃在第2季發表新款平板電腦與二合一觸控筆電,並採用介面的觸控面板,由於平板及筆電的螢幕面積,明顯比智慧手機螢幕大很多,螢幕愈大,對提升介面的產能利用率愈高,可望帶動介面第2季營收明顯上揚。
介面總經理許暉東表示,無法評論客戶與訂單,第2季的業績會較第1季成長「蠻多的」,主要是受到新舊客戶拉貨,而且第2季進入出貨旺季,帶動營運走揚,另外一個原因是第1季的基期較低。
介面表示,目前還是以智慧手機觸控面板拉貨力道最強,因為客戶推出新產品,平板電腦則持平,不過,過去平板電腦採用玻璃觸控是主流,現在則改採介面的薄膜觸控面板,隨著薄膜觸控在平板的滲透率大幅提升,也推升介面業績跟著成長。
介面目前的主力客戶包括華碩、索尼(Sony)及大陸的天龍、步步高及魅族等,現在又加入宏碁,可以看出,台灣品牌廠商的觸控訂單,已經有部分逐步回流到台系觸控廠。
由於華碩第二代ZenFone智慧機供不應求,接單出貨比(B/B值)飆破10,使得華碩今年以來第二度大幅調升智慧機銷售高標。介面是ZenFone系列產品的觸控面板主力供應商,受惠最大。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5-04-15 04:29:25
-------------------------------
介面(3584)奪夏普訂單 獲利衝
介面(3584)接獲夏普200萬片平板與變型筆電用的金屬網格(MM)觸控訂單,是全球唯一量產金屬網格觸控並且開始出貨的業者,相關產品毛利率逾25%,加上華碩等主力客戶近期開始大量出貨,有助提升介面今年獲利表現。
介面去年第3季轉虧為盈,去年第4季持續獲利,尤其新台幣貶值,每月可再貢獻獲利1,000萬至2,000萬元,材料則以日圓報價,有利降低成本,使得介面成為全球少數賺錢的觸控廠。
受惠於主要客戶拉貨強勁,介面金屬網格觸控產能供不應求,下半年考慮擴產因應。介面董事長葉裕洲說,金屬網格觸控將讓介面今年恢復過去正常獲利的時代。
介面今年首度參加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發表金屬網格觸控、無線充電及溫差微波發電等三項新產品。葉裕洲表示,已領先大日本印刷(DNP)及凸版印刷等業者,全球率先量產金屬網格觸控,規劃4月開始陸續出貨給日系大廠,尺寸為12.5、13.3及23.6吋的平板與變型筆電等。
葉裕洲說,介面的金屬網格觸控產能只有4萬平方米,若只以12吋計算,單月只能出貨40萬片,目前規劃再擴產一倍,4、5月可能會辦私募籌資。
介面是全球唯一通過日系大廠認證的金屬網格觸控業者,由於具有技術優勢,可以挑選訂單,「毛利率沒有25%以上不做」,以確保獲利。
據了解,夏普今年在CES同步展出觸控新產品,搭配其面板一起出貨,都全部採用介面的產品,再由夏普出貨給戴爾及微軟等品牌廠商。
至於華碩發表二代ZenFone,他說,該產品的觸控面板將在3月大量出貨,華碩已在CES發表新產品,測試市場水溫,接下來會開始出貨,傳統採用ITO做成的觸控面板,利潤不高,只能帶動營收成長,獲利大幅提升,要靠金屬網格觸控新產品才行。預期介面今年營收,可望較去年成長兩成以上。
無線充電裝置新產品方面,他說,是採用介面的專利,並且是一層薄膜的磁性體及可撓,很適合用在穿戴裝置,目前有三個案子,其中兩個是智慧手表,並與日本大廠洽談中,規劃第4季量產,未來不排除打自有品牌,以擴大知名度。
經濟日報 特派記者蕭君暉/拉斯維加斯6日電 2015-01-08
----------------------------------------
介面拚獲利 無線充電、Metal Mesh助攻
觸控面板廠介面(3584)今年首度參加CES展,揭示兩大主軸:無線充電和金屬網格觸控面板Metal Mesh已經獲得夏普、微軟等大廠訂單,4月份量產出貨,預期7月將拉滿載,下半年計畫擴產。至於無線充電也已完成產品開發,預期下半年開始量產。
介面董事長葉裕洲表示,2015年新產品有兩大主軸,首先是目前相當受到關注的新技術無線充電。一般無線充電技術有兩種,包括電磁感應和磁共振,介面兩種技術都有展出,而介面在雙層銅線繞圈和做磁鐵片的軟性材料都有完整的專利布局。
介面已經和兩大電源IC公司TI和IDT合作開發產品,葉裕洲指出,無線充電預計在1月底完成打樣,第3季以後會有成品推出,較大的營收貢獻要等2016年。有感於觸控產業辛苦經營、為他人作嫁,介面有意推出自有品牌的無線充電產品。
至於在觸控面板本業方面,介面2015年主推Metal Mesh觸控技術。葉裕洲表示,在中壢的生產線月產能約4萬平方米,以12吋面板計算,月產約40萬片。介面拿到了夏普12.5吋平板、13.3吋筆電、15.6吋筆電訂單,一個產品線出貨規模預估就高達100萬片。預期新產品在4月、5月量產,6月出貨拉到高峰,Metal Mesh產能將供不應求。介面也計畫在下半年擴產,因此第2季將籌辦私募案,發行額度約3萬張,籌資規模約5億~6億元。
2014年在華碩、宏碁、廣達,以及大陸廠商天龍、步步高等大廠訂單帶動之下,第3季轉虧為盈,法人預估第4季營收持穩,再加上每月1,000萬~2,000萬元的匯兌收益挹注之下,單季仍將維持獲利表現。
介面2015年既有客戶的訂單持穩,預估ITO觸控面板業務仍將維持在100億元的規模。不過隨著Metal Mesh新產品量產,今年營收貢獻預期將放大,可望貢獻20%營收,因此推估全年營運表現將重回成長軌道。
工商時報 記者袁顥庭/美國拉斯維加斯7日專電 2015-01-08 01:27
----------------------------------
介面(3584)轉盈 上季EPS 0.23元
介面(3584)昨(3)日公布第3季每股純益(EPS)0.23元,轉虧為盈,是第3季少數賺錢的觸控廠,第4季仍有機會小幅獲利,該公司認為,營運已走出低潮,找到生存利基,在品質與價格逐步穩定下,對明年審慎樂觀。
介面第3季營收31.53億元,稅後純益3,208.8萬元,轉虧為盈;但前三季仍處於虧損,稅後淨損4.94億元,每股淨損3.59元。
介面總經理許暉東說,第3季財報表現佳,主要是良率提升很快,並提升高單價產品出貨比重,在降低成本方面,一方面不增加人手,另方面提升生產流程效率。
此外,新台幣貶值,也有匯兌收益,使獲利改善幅度,遠高於營收成長的幅度。
展望第4季,他說,樂觀看待,業績可望維持高檔,表現會比第3季好一點,主要是客戶產品賣得很好,一直追單,大陸客戶也開始下單採購,都使得第4季訂單能見度佳。
供應鏈人士表示,華碩ZenPhone在巴西、印度與日本等全球各地開賣,帶動介面業績,Google手機也在第4季推出,大陸的步步高與天龍等品牌,開始下單採購,索尼(Sony)訂單持續平穩出貨,都造成介面第4季表現不錯。
介面的品質與價格受到客戶肯定,許暉東說,有其他品牌客戶要包下介面的金屬網格新產能,但考量到介面的新產能小,集中單一客戶風險大,因此,只願意挪出部分產能,分散客戶,降低風險。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2014.11.04 02:25 am
----------------------------------
逆勢成長 介面(3584)第3季賺錢了
雖然今年觸控產業營運不佳,不過介面(3584)表現逆勢成長。今年在華碩ZenFone訂單帶動之下,營運維持在高檔,總計第3季合併營收約31.54億元、季增11.65%,法人推估毛利率將提升到5%以上,上季可望轉虧為盈。第4季華碩持續追單,谷歌Android One正值新機鋪貨期,出貨可望一路旺到12月。
勝華聲請重整,引發市場對於觸控產業的疑慮,拖累觸控族群近期股價重挫,介面也連日跌停。昨日介面股價劇烈震盪,終場下跌1.67%做收,收盤價14.75元。
對於無辜受牽連,介面相當無奈。介面總經理許暉東強調,公司償債能力沒有問題,帳上現金和約當現金大約20億元,應收帳款達30億元,客戶多是台灣、日本、大陸知名品牌,帳款收回沒問題,再加上銀行額度還有好幾億元,公司現金流相當健康。
介面第3季合併營收達31.54億元,相比前一季成長11.65%。介面表示,第3季內部營運效率提升,生產良率也持續改善,再加上材料成本下降,獲利改善幅度優於營收成長幅度。此外,下半年大陸觸控面板廠因為政府補貼結束,殺價動作明顯縮手,甚至還有意調漲價格,所以可以看到觸控面板跌價狀況由過去一季動輒8%~10%,現在縮小到3%~4%。
介面第2季因為產能利用率拉升、產品組合改善,毛利率由負轉正,來到0.28%。由於跌價趨緩,內部營運效率提升、產能利用率滿載,法人推估,介面第3季毛利率有望拉升到5%,單季可望獲利。
展望第4季,介面表示,部分手機客戶進入新舊機種交替期,舊機種出貨接近尾聲。但是台灣品牌客戶持續追加訂單,而且美系手機客戶因為正值新機鋪貨期,出貨量會持續放大,此外像是步步高、天龍等客戶在第4季也都有新產品推出,現在訂單能見度可以看到年底。Metal Mesh金屬網格觸控面板目前已經導入品牌客戶的NB和平板產品,將在第4季底量產出貨,客戶有意包下產能,明年度Metal Mesh觸控面板營收貢獻會逐漸增加。
工商時報 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4-10-17 02:01
-----------------------------
宸鴻、介面 Q4業績來電
觸控面板族群第4季業績,將以F-TPK宸鴻(3673)與介面表現較佳,主要是受惠新款iPad Air拉貨,以及華碩與索尼等訂單挹注。至於洋華與勝華等其他業者,業績恐仍處於低檔水準。
蘋果新款iPad Air規劃在下周發表,預期將為TPK帶來第4季業績的成長動能。法人認為,TPK拿到黑色款iPad觸控模組訂單;鴻海旗下業成則拿下白色款,黑色款的訂單數量較少,新款iPad Air對帶動TPK業績的成效如何,還有待觀察。
TPK表示,10月業績將繼續走高,第4季進入傳統旺季,主要動能包括平板電腦、穿戴式裝置與觸控筆電等新產品發表,至於拉貨的程度,要看客戶的促銷與銷售狀況。TPK 9月合併營收114.39億元,月增8.5%,第3季營收326.13億元,季增約6.2%,年增10.7%;較先前預估第3季營收季增5%以內,TPK第3季業績表現略優於預期。
介面則表示,訂單能見度可以看到年底,預期到12月的產能都將維持滿載,第4季營運表現不淡,可望較去年第4季業績表現佳。
介面主要是受惠華碩、索尼(Sony)與Google等品牌觸控訂單的挹注,出貨產品以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為主,該公司由於台灣廠廠房滿載,陸續把訂單移轉給大陸廠,整體稼動率提高,損益狀況可望獲得改善。
觸控殺價戰 獲利隱憂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進入第4季傳統旺季,觸控廠第4季營收應該要有所表現;不過,今年新款iPad Air特色不足,觸控廠又面臨產能過剩、殺價競爭,以致衝擊獲利的隱憂,旺季效應恐將不如往年。
WitsView研究部協理邱宇彬表示,台灣觸控面板廠只剩蘋果的平板電腦可期待,不過,10月將發表的新款iPad Air只有指紋辨識,沒什麼新功能,受到iPhone 6熱賣影響,今年又不發表新款iPad mini,使TPK宸鴻的業績表現將不如往年強勁。
觸控筆電方面,今年滲透率僅14%,TPK與勝華主推的單片玻璃觸控(OGS),必須依賴觸控筆電訂單,但滲透率太低將衝擊價格。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2014.10.11 02:53 am
-------------------------------------------------------------
觸控產業現金少、債務多 償債力亮紅燈(3584)
台灣觸控面板廠面臨大陸業者殺價競爭及擴產,導致債臺高築,F-TPK宸鴻、勝華、洋華與介面等四家業者上半年短期與一年到期債務金額合計達777.66億元,現金及約當現金量僅327.18億元,不及債務的一半,償債能力備受關注。
由於短期內產業大環境仍低迷,勝華已遭銀行團銀行告知,不續借短期營運資金,營運面臨挑戰,監察人林立也辭去職務。相較於過去被戲稱為「四大慘業」的太陽能、面板、LED、DRAM均擺脫景氣谷底,觸控面板業吹起寒流。
勝華財務處長黃忠傑昨天表示,今年1至8月,勝華償還銀行長短期借款51.52億元,由於該公司過去三年半均虧損,銀行可融資給勝華的額度減少,也就是還款之後,無法續借,衝擊勝華可使用的營運資金,應付給供應商的貨款也一再延長;勝華將降低成本,集中生產與管理,擬定具體改善計畫,爭取銀行團與供應商的支持。
勝華、TPK、介面、洋華等四家業者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短期與一年到期債務金額合計達777.66億元,但現金及約當現金量僅327.18億元。其中,TPK銀行借款餘額569.4億元最高,洋華僅2,500萬元最低。
TPK、介面、洋華對自家財務狀況有信心。TPK財務長劉詩亮表示,銀行團不僅沒有緊縮TPK的銀根,近期還增加額度,對TPK相當支持,該公司還有250億至300億元的現金,足以支應,目前沒有籌資計畫。
介面總經理許暉東說,銀行團不可能抽銀根,近期還增加給介面的額度,該公司第3季財務比第2季改善很多,第4季業績也不會比往年第4季淡,營運沒有問題。
業界人士坦言,大陸廠商無節制擴產並低價搶單,是導致觸控面板業景氣低落的主因。
根據過去DRAM、面板、LED與太陽能等四大慘業的經驗,除非有人倒閉退出,整個產能過剩情況才會改善,剩下來的業者,才能存活。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2014.09.25 03:48 am
-------------------------------
觸控NB失寵 需求軟趴趴(3584)
WitsView研究部協理邱宇彬昨(22)日表示,今年全球觸控筆電滲透率只有14.5%,依然產能過剩,主要是觸控筆電的需求一直起不來,也不是品牌廠商力推的產品,因此,無法去化龐大的觸控產能。
他表示,品牌筆電今年的需求,主要是商用筆電與低價筆電,商用筆電不搭載觸控面板,只有高階產品有,但高階產品是少量。
而低價筆電因為價格太低,也不搭載,因此,觸控筆電的長期問題是,需求不在觸控筆電上,也不是市場的促銷焦點。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2014.09.23 02:58 am
-------------------------------------------------------------
介面(3584)Q4續強,月營收站高檔
谷歌最新入門款智慧型手機Android One正式在印度上市,以100美元犀利的價格打開市場,預估今年出貨量就上看200萬支。
Android One主要由台灣、大陸供應鏈助陣,採用聯發科 (2454) 晶片,觸控面板則是由介面 (3584) 供應,並且由大陸ODM廠天龍組裝代工。在Android One訂單挹注之下,介面第四季營運續強,10月、11月營收可望維持在10億元以上的高檔。
谷歌推出首款Android One入門款智慧型手機,9月已正式在印度上市,售價為100美元,這款智慧型手機最大的特色為主打純Android 系統,除了印度之外,年底前也會在其他南亞國家,如孟加拉、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國上市銷售,明年將會進入有更多海外市場。由於價格便宜,市場預估今年Android One銷售量上看200萬支。
Android One這款智慧型手機擁有4.5吋FWVGA螢幕,採用聯發科1.3 GHz四核心處理器、1GB RAM、4GB ROM,還有500萬畫素的主鏡頭和200萬畫素的前鏡頭。在價格考量之下,Android One以台灣和大陸供應鏈為主,除了聯發科晶片之外,介面主要的觸控面板供應商。
根據供應鏈指出,介面已經在6月起就小量出貨,隨著Android One正式上市銷售,9月起出貨量會逐步放大。
不僅華碩ZenFone熱賣,索尼、步步高、天龍等智慧型手機客戶訂單也穩定出貨,帶動介面第三季出貨逐月走高。介面8月營收衝上10.93億元、月成長1.67%,營運持續走強,介面表示,台灣、大陸手機客戶訂單強勁、美系客戶新機也都將在本季量產,帶動下半年出貨成長動能。由於台灣廠區產能已滿,許多訂單轉到大陸湖南廠生產,第三季大陸廠也接近滿載,損益表現會持續改善。
展望第四季,介面表示,部分手機客戶進入新舊機種交替期,舊機種出貨接近尾聲,但是台灣品牌客戶持續追加訂單,而且美系手機客戶因為正值新機鋪貨期,出貨量會持續放大,預期9月、10月、11月出貨都將維持在高檔,第四季營運表現不淡。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4/09/22 08:01
-------------------------------
介面(3584)違反勞基法 罰50萬
介面(3584)昨(18)日因違反勞基法,遭桃園縣政府裁罰50萬元。介面表示,由於訂單滿載,生產線作業人員不足,因此多要求員工加班,違反勞基法,這也是很無奈的事情。
介面主要客戶包括華碩、索尼與大陸的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廠商,由於客戶出貨順暢,對介面持續追單,介面為加班趕工出貨,應付客戶需求,在作業員人數嚴重不足之下,不得已要求員工加班。介面8月營收維持在10.93億元的高檔,9月出貨可望續強,法人預估第3季營收可望突破30億元大關,季成長率約10%。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2014.09.19 04:58 am
--------------------------------------------------------------
小米、華碩買氣旺,勝華、介面(3584)9月營收衝高
小米4市場買氣強強滾,接下來將在其他海外市場銷售,開始向供應鏈追加訂單。市場傳出,勝華 (2384) 8月份小米4單月供應量已達100萬片,9月小米追單,出貨量將倍增到200萬片。華碩ZenFone買氣也不遑多讓,第3季出貨超標,帶動觸控供應商介面 (3584) 9月營收將再創新高。
低價高規智慧型手機成為市場寵兒,今年銷售表現搶眼,帶動低價高規潮流的小米今年買氣依舊亮眼。小米4自7月發表以來,市場買氣暢旺,接下來將陸續在其他海外市場開始銷售,鋪貨動能更為強勁。
小米4的OGS單片式觸控面板訂單仍是由勝華全吃,勝華也成為這波拉貨潮之下最大受惠者。勝華已經從6月起開始供應小米4觸控面板,第3季出貨量逐月放大,供應鏈推估勝華8月份單是小米4出貨量就有100萬片,市場傳出小米近期追加訂單,9月份出貨量將倍增到200萬片。勝華提供小米全系列手機觸控面板,包括有小米4、小米3、紅米機和紅米Note,估計單月供應給小米的觸控面板數量就高達300~400萬片的規模。
勝華表示,不方便對單一客戶狀況表示意見。第3季進入傳統旺季,不論是智慧型手機還是平板電腦都有新產品量產出貨,根據目前訂單狀況來看,10月、11月將是今年出貨高峰,下半年展望樂觀。
華碩ZenFone熱賣,第3季出貨超標,同時還調高第4季出貨預估,因此持續向供應鏈追加訂單。介面是ZenFone的5吋、6吋薄膜觸控面板供應商,今年出貨強勁,7月合併營收達10.75億元,月增9.58%、年成長46.07%,創下去年5月以來的單月新高。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4/09/01 08:19
----------------------------------------
ZenFone追單,介面(3584)Q3力拚轉盈
觸控面板廠介面 (3584) 公布第2季財報,單季毛利率由負轉正,稅後淨損縮小到2.05億元,每股淨損約1.49元。由於華碩ZenFone手機持續追加訂單,介面第3季營運可望持續攀高,本季營收預估還將成長10%,單季要力拚虧轉盈。
介面第2季營收約28.25億元、季增138.8%,由於產能利用率拉升、產品組合改善,毛利率由負轉正,來到0.28%。台灣母公司已經接近損益兩平,但湖南廠仍虧損,上季本業虧損縮小到1.6億元,稅後淨損約2.05億元,每股淨損約1.49元。總計上半年營收約40.08億元、年減25.66%,稅後淨損5.25億元,每股淨損約3.82元。
介面表示,隨著客戶持續追加訂單,第2季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單季損益表現逐月改善,6月份營運已經接近損益兩平。介面7月合併營收達10.75億元,月增9.58%、年成長46.07%,這也是從去年5月以來的單月新高。預期8月、9月出貨還將維持在高檔,第3季展望樂觀,法人推估本季營收相比上季還將成長10%,單季有望達到損益兩平。
華碩ZenFone熱賣,第3季持續追加訂單,此外,索尼、步步高、天龍等智慧型手機客戶訂單也穩定出貨。介面表示,除了既有訂單之外,大陸手機客戶、美系客戶新機也都將在本季量產,帶動下半年出貨成長動能。由於台灣廠區產能已滿,許多訂單轉到大陸湖南廠生產,第3季大陸廠也接近滿載,損益表現會持續改善。
由於觸控面板價格直直落,觸控面板廠今年上半年營運狀況普遍不佳,除了宸鴻 (3673) 之外,其餘大多陷入虧損。
勝華(2384)第1季稅後淨損約14.93億元,每股淨損約0.81元。不過去年展開營運精實作業,估計管銷費用下降到15億~16億元,折舊費用預估減至44億元,損益平衡點降低,再加上第2季營收回升到208.05億元、季增27.58%,單季虧損可望大幅縮小。
至於洋華 (3622) 第1季每股淨損約1.41元,這也是洋華連續4個季度陷入虧損。受到三星砍單、以及新機出貨不順衝擊,洋華第2季營收成長幅度不如預期,第2季合併營收約16.73億元、季成長率約19.5%,單季恐將持續虧損。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4/08/14 07:53
------------------------------------
介面(3584)上半年每股淨損約3.82元
觸控面板廠介面 (3584) 公布第2季財報,第2季營收約28.25億元、季增138.8%,本業虧損縮小到1.6億元,稅後淨損約2.05億元,每股淨損約1.49元。
總計上半年營收約40.08億元,稅後淨損5.25億元,每股淨損約3.82元。
【工商即時 袁顥庭-台北電】2014/08/13 14:26
------------------------------------------------
介面 103年第2季綜合損益表,每股虧損1.49元
介面(3584) 103年 第2季 綜合損益表 | |||||||||||||||||||||||||||||||||||||||||||||||||||||||||||||||||||||||||||||||||||||||||||||||||||||||||||||||||||||||||||||||||||||||||||||||||||||||||||||||||||||||||||||||||||||||||||||||||||||||||||||||||||||||||||||||||||||||||||||||||||||||||||||||||||||||||||||||||||||||||||||||||||||||||||||||||||||||||||||||||||||
|
資料來源: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 103/08/08 17:44
---------------------------------------------------
介面 103年01月01日至103年03月31日綜合損益表,每股虧損2.34元
介面(3584) 103年 第1季 綜合損益表 | |||||||||||||||||||||||||||||||||||||||||||||||||||||||||||||||||||||||||||||||||||||||||||||||||||||||||||||||||||||||||||||||||||||||||||||||||||||||||||||||||||||||||||||||||||||
|
資料來源: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 103/05/13 18:48:27
----------------------------------
宸鴻、介面(3584) 擴大出貨中日韓
三星與LG為對抗小米等大陸低價智慧機,積極尋求具價格競爭力的觸控面板新材料,F-TPK宸鴻(3673)的奈米銀線及介面的金屬網格獲得青睞,可望擴大出貨給韓系、日系與陸系等智慧手機廠。
南韓電子時報昨(17)日報導,三星、LG正在檢視各種最新材料,想應用於中低階智慧手機,尤其是能替代傳統銦錫氧化物(ITO)的觸控材料,以對抗小米等大陸智慧手機業者的低價攻勢。
TPK表示,奈米銀線比ITO材料可大幅節省成本,已陸續出貨給低價智慧機,6月出貨36萬片,年底前單月出貨將達200萬片,在智慧手機的觸控材料方面很有競爭力。
TPK董事長江朝瑞先前表示,今年全面進攻薄膜觸控,目前薄膜觸控占營收比重已達40%,今年會提升至50%。現在的薄膜是以外購為主,隨著SNW產能開出,自製SNW薄膜觸控比重會持續提高。
由於外購薄膜成本較高,並且以貼合為主,自製SNW薄膜擁有自家原物料的優勢,加上前段的薄膜觸控感應器也採用SNW,帶動TPK毛利率持續提升。SNW也將應用在蘋果三款的iWatch,擴大應用面至可撓的穿戴式裝置。
介面董事長葉裕洲表示,金屬網格的成本比傳統ITO低,並導入日系、韓系、台系、美系及大陸等地客戶,產品包括智慧手機、平板電腦與一體成型電腦(AIO),可望明顯提升獲利。
介面總經理許暉東表示,金屬網格若以5吋計算,月產能為200萬片;以15吋計算,產能為20萬至30萬片,該公司比其他廠商早量產,受到客戶歡迎。
許暉東說,觸控技術走向無邊框、大尺寸與低阻抗,只有金屬網格及奈米銀線能做到,ITO的技術發展已到頂點,並面臨瓶頸,未來不發展新技術將很難生存,目前介面已經取得領先地位。
今年金屬網格占介面營收比重在10%以內,主要是導入期,第4季才量產出貨。
掌彎曲密技 強攻穿戴
NPD DisplaySearch表示,傳統銦錫氧化物(ITO)薄膜觸控中的銦每公斤價格高達人民幣5,000元(約新台幣2.4萬多元),成本高昂,加上ITO無法應用在穿戴與大尺寸觸控等可撓的產品上,促使觸控廠商積極開發新材料。
NPD DisplaySearch指出,目前銦的價格比貴金屬銀貴一些,而且礦藏有用盡的時候,由於價格高,ITO又掌握在日本材料供應商手中,促使廠商積極開發較低價的新材料。
由於ITO薄膜用在10吋以上觸控面板時,有高阻抗的特性,導致觸控不靈敏,無法採用,而且厚度與重量都比較重;奈米銀線與金屬網格有低阻抗值,而且輕薄。
另外,iWatch等穿戴式產品多採用曲面設計,觸控面板必須可撓;ITO薄膜觸控則易碎裂,無法彎曲。奈米銀線與金屬網格是採用銀或銅等金屬,本身具備可撓的優勢,適合使用在穿戴或大尺寸的觸控面板,這也是新觸控材料受到歡迎的主因。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2014.07.18 04:33 am
http://udn.com/NEWS/STOCK/STO3/8811027.shtml
---------------------------
介面(3584) 本季營運發燙
介面(3584)金屬網格新觸控技術第4季量產,已導入日本兩大雙S等品牌,由於毛利明顯優於傳統的ITO薄膜觸控技術,將成為帶動轉虧為盈的利器,而ITO觸控產能早已嚴重缺貨,第3季營收將暴衝。
介面昨(14)日展示金屬網格新觸控技術,董事長葉裕洲表示,已導入日系、台系、美系及大陸等地客戶,產品包括智慧手機、平板電腦與一體成型電腦(AIO),金屬網格良率優於ITO觸控,可望明顯提升獲利。
介面總經理許暉東表示,金屬網格目前若以5吋計算,月產能為200萬片,若以15吋計算,產能為20萬至30萬片,由於該公司比其他廠商早量產金屬網格,相當受到客戶歡迎。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桃園報導】2014.07.15 02:14 am
-----------------------------------
介面(3584)、洋華本季展望一熱一冷
觸控面板廠6月營收出爐,因為正值季底庫存調整,介面 (3584) 、洋華 (3622) 6月營收都下滑。不過介面在華碩、索尼手機訂單帶動之下,第2季營收暴增138.8%,來到28.25億元,第3季展望佳,月營收可望維持在10億元的高檔。洋華則因為三星砍單,第2季出貨不如預期,營收季增19.5%、來到16.73億元,因為三星訂單流失,第3季展望保守以對。
介面昨日公告6月份合併營收約9.81億元、月減4.85%。受惠於華碩Zenfone熱賣,介面是4吋、5吋、6吋各尺寸觸控面板供應商,出貨強勁,另外索尼和諾基亞的手機觸控面板需求也增溫,帶動介面第2季營收反彈,總計介面第2季合併營收達28.25億元,季增率高達138.8%。
由於華碩、索尼等大廠訂單都是從中壢廠直接供貨,目前中壢廠產能供不應求,第3季訂單維持在高檔,所以有部分訂單已經轉移到湖南長沙廠生產,以滿足客戶訂單數量。
除了台灣雙A、廣達、步步高、OPPO、比亞迪和諾基亞等客戶之外,介面今年還拿到新一代Google 4.5吋手機觸控面板訂單,新產品從6月、7月開始出貨,帶動下半年出貨成長動能。
市場推估,介面第3季月營收平均在10億元以上,單季營收表現還將優於第2季,法人估計,介面台灣母公司已經獲利,湖南廠還是虧損,但是隨著湖南廠產能利用率提升,大陸廠區的虧損將縮小,介面第3季有望轉虧為盈。
受到三星砍單以及新機出貨不順衝擊,洋華6月營收下滑到3.72億元、月減37.48%,同時也是今年單月營收低點。總計第2季合併營收約16.73億元、季成長率約19.5%。洋華第1季每股虧損1.4元,第2季營收成長幅度不如預期,單季恐將持續虧損。
去年底洋華縮減大陸廠區,轉往越南生產,策略性搶進大陸手機與三星手機供應鏈,第1季韓系手機客戶所占比重在30%~40%,大陸客戶的比重達20%以上。不過今年三星手機銷售不振,第2季大砍供應鏈訂單,影響到洋華出貨表現,第2季三星所占比重下滑到30%以下,第3季展望仍然保守以對。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4/07/09 07:49
-----------------------------------------
介面(3584)6月營收9.81億元 年減7.19%
介面(3584)7日公布6月營收9.81億元,年減7.19%,月減4.75%。介面表示,受限於缺工問題,導致產能吃緊,第3季單月營收將落在9億至13億元之間,若缺工問題解決,營收有機會往上。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即時報導】2014.07.07 11:33 pm
----------------------------------------------------------------
三星平板鏈 肥單來了
三星新款平板「GALAXY TabS」昨(1)日在台灣上市,三星集結自家面板廠的優勢,首度採用WQXGA AMOLED螢幕,搶攻高階平板電腦市場。法人表示,三星平板相關概念股洋華(3622)、介面、東浦等可望受惠。
台灣三星電子行動與資訊事業部總經理杜偉昱表示,台灣三星電子與國內外各大出版業及影音內容供應商合作,包括聯合線上、《國家地理》雜誌、「瘋影音」等多樣獨家App,除全球性合作外,還結合在地化資源,全面擴大內容服務。
杜偉昱指出,台灣平板電腦市場逐漸成長,已從40萬台到去年增加到百萬台,成長3.5倍,但近期發現先前買7吋平板電腦的消費者開始換機,預估高階平板電腦、8吋至10吋產品將湧現換機潮。
他表示,台灣平板電腦市場今年前五月平板銷售量年減約6%,主要是消費者在等LTE時代來臨,造成買氣觀望。隨著4G平板及智慧型手機陸續推出後,「這個暑假銷售將會非常樂觀」。
三星去年平板電腦銷售量達4,000萬台,呈倍數成長。市場傳出,三星今年目標是達1億台。據了解,三星今年重點放在平板電腦,並規劃更全面的銷售策略,包含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三星也規劃今年產品規格搭載AMOLED面板和大尺寸,如12.2、13.3吋。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頁版最近發表一篇「GALAXY TabS」體驗文章,直指「終於有產品可以跟iPad一較高下」,並認為GALAXY TabS是三星迄今所有平板電腦中最出色的產品,不僅螢幕表現出色,在重量上也優於蘋果的兩款平板電腦。
【經濟日報╱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2014.07.02 06:29 am
三星平板概念股
3211(電池).3290零組件.3511(連接器).觸控面板:3584.3622
-----------------------------------------
客戶追單產能爆,介面(3584)下季要獲利
華碩、索尼、諾基亞手機訂單強勁,觸控面板廠介面 (3584) 5月營收衝上10億元。
介面董事長葉裕洲表示,客戶持續追單,訂單能見度直達9月,下半年還有Metal Mesh量產,下半年營運不看淡。法人預期介面第3季月營收可望維持在10億元以上的高檔,單季有望虧轉盈。
葉裕洲表示,目前Metal Mesh技術已經開發了6吋~12吋全尺寸產品,正在和包括夏普等日本、大陸客戶洽談合作,計畫在第4季量產出貨。
介面昨日舉行股東會,會中通過私募普通股案,發行額度以5,000萬股為上限。葉裕洲指出,ITO觸控產品因為價格競爭激烈,過去幾年價格掉了超過30%,所以觸控面板廠營運都很辛苦,未來ITO產能都不會再投資。現在Metal Mesh有一條生產線月產能約4萬平方米,而私募案就是為了Metal Mesh擴產做準備,並且希望引進策略合作夥伴,藉此拓展大陸市場,目前有兩家大陸企業對Metal Mesh有興趣,而公司正在多方洽談當中。
受惠於華碩 (2357) Zenfone熱賣,介面是4吋、5吋、6吋各尺寸觸控面板供應商,另外索尼和諾基亞的手機觸控面板需求也相當強勁,帶動介面第2季營收反彈。介面5月營收達10.31億元、月增26.8%,創下近11個月以來的高點,法人推估介面第2季營收上看28億元,季增率高達130%。
葉裕洲指出,台灣廠區產能不足,一直到第3季都是訂單追著產能跑,所以有部分訂單也轉移到湖南長沙廠生產,以滿足客戶訂單數量。市場推估,第3季月營收平均在10億元以上,單季營收表現還將優於第2季,隨著長沙廠產能利用率提升,介面單季有望轉虧為盈。
除了台灣雙A(宏碁、華碩)、廣達 (2382) 、步步高、OPPO、比亞迪和諾基亞等客戶之外,介面今年還拿到新一代Google 4.5吋手機觸控面板訂單,新產品從6月、7月開始出貨,帶動下半年出貨成長動能。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4/06/25 07:38
-----------------------------------------------------
介面股東會 Metal Mesh產品第4季量產
觸控面板廠介面光電(3584)今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葉裕洲指出,由於受到中國觸控面板廠殺價競爭的影響,使得去年虧損3.88億元,每股淨損2.96元,但較前2012年虧損幅度已有明顯改善。
葉裕洲指出,介面積極開發的Metal Mesh產品,預估第4季量產,目前已有30~40項產品正在打樣中,而有3~4項產品客戶即將量產,尺寸為6~12吋主要是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以及23吋一體成型電腦,就目前來看第3季的營收會比第2季好,因此第3季會回到正常的成長軌道。
介面5月營收為10.31億元,第2季營收會與第1季相當,主要是上半年的情況都不會很好,但是他指出,第3季營收將會是全年的轉折點,加上調整產能去除瓶頸,隨著客戶拉貨增加,單月營收大約會落在9~12億元左右。
蘋果日報/吳秀樺/中壢報導 2014年06月24日12:12
----------------------------------------
抱大客戶訂單,介面(3584)、洋華兩樣情
在華碩、索尼訂單加持之下,觸控面板廠介面 (3584) 營收走高,5月營收衝上10.31億元,6月營收可望維持在10億元以上的高點,第2季營收上看28億元、季增幅度高達136%。洋華 (3622) 則是受到三星下修訂單影響,5月營收下滑15.72%,來到5.95億元,不過本季營收相比上季仍有20%以上的成長。
由於台系、日系及歐系客戶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銷售創佳績,第2季積極向供應鏈追單,在客戶持續拉貨帶動下,介面5月營收跳升到10.31億元、月增26.81%,介面指出,目前看來6月份訂單狀況還不錯,可望與5月份相當,但是6月正值第2季底,一般品牌廠都會調節庫存,所以實際出貨還是要看客戶拉貨狀況。
介面4月、5月營收合計超過18億元,如果6月營收持穩,第2季營收將上看28億元、季增幅度高達136%。隨著產能利用率提高、營收規模放大,法人預期介面第2季單月可望轉虧為盈,損益表現可望大幅改善。今年介面客戶分布比較分散,除了華碩之外,也供貨給日系、歐系、和大陸手機品牌客戶。其中索尼訂單以6吋高階機種為主,至於諾基亞的供貨尺寸則是5吋手機產品,今年平均出貨尺寸都是在4.5吋以上。至於大陸市場布局,介面也供應給步步高、天龍等品牌,從湖南廠直接供貨。
而洋華則是受到三星砍單影響,5月營收下滑15.72%,來到5.95億元。洋華4月、5月營收合計約13億元,法人預估第2季約18億至20億元,相比上季仍有20%以上的成長。去年底洋華縮減大陸廠區,轉往越南生產,策略性搶進大陸手機與三星手機供應鏈,上半年韓系手機客戶所占比重約3~4成,大陸客戶比重達2成以上。
原本今年看好三星提高越南生產比重、洋華可就近供應三星手機訂單需求,但受到越南排華暴動及三星縮減手機訂單的衝擊,第2季出貨成長力道明顯放緩,後續影響還要持續觀察。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4/06/10 07:37
--------------------------------
介面(3584)+26% 追單大進補
觸控面板廠5月營收以介面(3584)表現最佳,站上10億元,月增達26.84%;洋華與正達5月營收的月增率與年增率,均出現衰退,最快要等到下半年才會有所表現。
介面5月營收10.30億元,年減14.11%,月增26.84%,主要是受惠華碩、索尼(Sony)與比亞迪等客戶追單,其中以華碩追加總產能100萬片數量最大。該公司目前產能吃緊,人員也加班趕工出貨。
供應鏈人士表示,受惠於華碩智慧機Zenfone熱賣,華碩向介面追加產能,例如5吋智慧手機觸控產品,單月追加30萬片產能,4吋與6吋的手機觸控、7吋的平板觸控,則各被追單約20 萬片。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2014.06.09 02:38 am
-----------------------------
介面(3584)-2.34元 Q2要盈
介面(3584)昨(13)日公布第1季營收11.83億元,稅後淨損3.21億元,每股稅後淨損2.34元,自去年第3季以來,連三季虧損,該公司第2季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法人預估,有機會在第2季轉虧為盈。
介面第1季營收11.83億元,季減4.6%,在營收與產能利用率均下滑之下,導致第1季持續虧損,不過,該公司4月營收已大幅回升,產能利用率也隨之提高,法人預期,第2季有機會開始賺錢。
介面4月營收8.12億元,月增達92.18%,是觸控廠商中4月表現最好的業者,主要是受到華碩、索尼與諾基亞等客戶的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熱賣所帶動。
由於該公司5月、6月營收將持續上揚,第2季訂單能見度高。
介面前四月營收19.96億元,年增68.66%。介面表示,4月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台系、日系、歐系與大陸的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客戶,其產品銷售創下佳績,積極向該公司拉貨,在品牌客戶持續拉貨帶動下,對第2季營運樂觀,第3季也偏向樂觀。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2014.05.14 03:18 am
------------------------------------------------------
介面(3584)新產品 觸動轉機
介面(3584)董事長葉裕洲昨(8)日表示,新技術觸控產品金屬網格(Metal Mesh),將在12月量產,初期生產5、7與10吋三種產品,預期明年第1季現有產能就會滿載,明年2、3月有機會單月轉虧為盈。
展望明年,介面表示,明年第1季有可能淡季不淡,主要是客戶新產品上市,能帶動業績成長,不過,實際的拉貨狀況,還是要看客戶新產品銷售狀況。
介面昨天舉行新產品發表會,
葉裕洲強調,該公司從材料到設備自行成功開發Metal Mesh ,是全球惟一量產的廠商,目前已導入手機及平板電腦。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2013.11.09 04:00 am
-----------------------------------------
介面(3584)Q3淨損0.96元 全年恐不妙
昨(7)日市場傳出廣達計劃併購介面(3584),介面表示,沒有這回事。同時公布第3季每股稅後淨損0.96元,由盈轉虧,全年恐再度虧損,該公司將在今天舉行法說會,以及新產品發表會。
觸控產業競爭激烈,介面連虧兩年,今年第2季雖然轉虧為盈,但昨天公布第3季季報,再度虧損,若有強力合作夥伴支持,對未來營運將有正面幫助。
展望第4季,介面10月合併營收回升到4.49億元、月增約5.9%、年增近19%。但仍算處於低檔水位,由於11及12月接近年底,法人預估,介面第4季營收可能落在12至14億元,季減估逾兩成。
廣達之前認購介面現增,持有介面2,100張,持股比率1.53%,成為外界點名合併介面的對象。不過,介面否認廣達合併傳言,該公司表示,廣達的投資純粹以財務投資為考量,並無任何併購目的。
受到併購傳聞影響,介面股價昨天以漲停板作收,上漲1.55元,收23.95元,成交量7,700餘張,為6月以來單日最大量。
介面昨天公布第3季營收18.09億元,季減45%;毛利率6.76%,第3季稅後淨損1.32億元,每股淨損0.96元。
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72億元,年增125%,前三季毛利率約5.18%,前三季營業損失2.44 億元,累計每股淨損1.61元。
為因應觸控市場競爭激烈及技術變化,介面開發新技術金屬網格(Metal Mesh)觸控面板,並強調從導電材料到模組均自行開發生產,今天將舉行產品發布會。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2013.11.08 03:19 am
----------------------------------
介面(3584) 訂單看到明年Q1
介面(3584)董事長葉裕洲昨(25)日表示,5月開始賺錢,今年營收倍增且一定獲利,訂單已看到明年第1季,新技術金屬網格(metal mesh)8月量產後,可取代氧化銦錫導電(ITO)薄膜,獲利將大幅提升,已吸引台、日及美國等大廠爭相投資入股。
介面昨天舉行股東會,葉裕洲說,上半年不論是營收或技術,每個月都成長,5月營收創新高,6月維持5月的水準,第3季比第2季更好,目前客戶對第3季的訂單都沒改變。
對於今年是否賺錢一事,他說,今年底會讓股東有滿意的數字。
他指出,介面主要客戶包括華碩、宏碁、索尼(Sony)、宏達電、廣達,出貨產品從手機到平板,尤其華碩的7吋平板出貨相當暢旺。大陸的客戶包括天龍、步步高、華為、聯想及小米機等。兩岸產能利用率達九成。
介面昨天也通過5,000萬股私募案,葉裕洲說,正在與直接客戶洽談,台、日、美與大陸廠都有興趣,計畫至少引進三家,以平衡各家客戶的利益,但介面不缺錢,價格太低就不辦,要為股東爭取最大利益。
他說,介面是唯一可量產新技術金屬網格製程的廠商,而且該公司今年營收倍增,還沒有把新技術金屬網格對公司的營收及獲利貢獻算進來,目前已導入13及15吋的筆電,19及21吋的AIO等觸控產品,8、9月將量產。
他強調,新技術金屬網格有四大優勢,第一是不用銀線,因為銀很貴。
第二是可取代昂貴又缺貨的ITO膜。
第三是人力成本由過去需要600人,大幅降到只要25至26人。
第四是驅動IC,在15吋以下產品由四顆變成一顆,15吋以上由四顆變成二顆。
他說,介面去年資本支出10億元,有七成都花在新技術金屬網格,今年開花結果,連日本人都前來學,由於可大幅降低觸控面板成本,並明顯提升獲利,因此吸引許多大廠洽談入股,9月將舉辦技術說明會展示此技術。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桃園報導】 2013.06.26 04:16 am
----------------------------------
觸控族群 介面(3584)營收新高
觸控廠5月營收以介面(3584)再創歷史新高表現最佳,F-TPK宸鴻及勝華等的營收持續小幅衰退,預期6月營收受季底效應影響,不會有所表現,但下半年進入旺季,業績將會大幅回升。
介面5月營收12億元,月增15.71%,年增245.84%,創歷史新高,表現優於同業。法人預估,介面第2季營收有機會挑戰30億元,季增50%。下半年進入傳統旺季,營運有機會攀升。
TPK5月合併營收143.57億元,年增19.3%,月減6.2%,符合預期,第2季受淡季效應,以及平板電腦季底調整庫存影響,TPK第2季營收將季減10%至15%。TPK旗下達鴻新的4.5代廠產能在6月量產,新的5.5代廠產能在9月量產,正好趕上下半年旺季需求,帶動下半年營收成長。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3.06.11 03:01 am
------------------------------
介面 102年第一季綜合損益表,每股虧損0.99元
介面 101年全年損益表,每股虧損9.13元
---------------------------------------
介面(3584)現增 傳廣達將參股
法人圈傳出,介面(3584)現增將引進廣達為策略結盟夥伴,並協助擴大介面全面承接非蘋陣營訂單。對此廣達表示,與很多供應商都有接觸,不評論相關傳言。
介面昨(14)日表示,目前處於現增緘默期,不評論任何市場傳言。介面正在辦理1,600萬股至3,000萬股的現增,該公司實收資本額10.76億元,3,000萬股占其股本近三成,這次現增規模不小。
廣達正積極強化觸控面板相關布局,2011年與美商明尼蘇達礦業製造公司(3M)簽約,共同成立觸控面板製造公司,廣達部分組裝產品所需的薄膜式觸控面板,也向3M拿貨。廣達不願對傳聞置評,強調公司內部已擁有部分觸控面板產能,並非完全無自製的觸控面板廠。
介面這次現增是以詢價圈購,除提撥其中15%給員工認股之外,剩下的85%,原股東已放棄優先認購權,法人圈傳出,這是為引進大股東廣達鋪路。
介面過去主力客戶為宏達電,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也以個人名義投資介面。隨觸控面板的需求,由過去的智慧型手機,轉移到平板電腦與觸控筆電,廣達手握蘋果、亞馬遜、Google與華碩等各大品牌的平板與觸控筆電訂單,介面若引進廣達為策略夥伴,正好搭上這一波中大尺寸觸控需求。
介面近期基本面回穩,2月營收年增率達135.4%,是觸控面板族群當中表現最好的業者,主要成長動能來自華碩與三星的平板電腦,以及索尼智慧型手機等訂單,其中,中尺寸觸控訂單比重已經超過50%。
法人預估,在訂單湧入,以及3月工作天數恢復正常帶動下,介面第1季營收季增挑戰60%至80%,淡季不淡,將是觸控廠中,第1季業績表現最好的。隨著產能利用率提升,若良率跟著提高,有助改善公司虧損狀況。
展望第2季,由於台日韓客戶拉貨動能強勁,介面湖南長沙廠近期也開始供貨給中國手機品牌客戶,有助介面業績持續攀升,法人估第2季營收可能挑戰30億元,單季有望轉虧為盈。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3.03.15 03:05 am
--------------------------------------------
介面(3584) 1月營收暴衝57%
觸控面板廠介面(3584)昨(18)日公布1月營收6.68億元,月增57.5%,逆勢衝高;另一大廠洋華1月營收11.94億元,也比上月成長4.8%;F-TPK宸鴻預估第2季營運可望回溫。
介面1月營收6.68億元,不僅月增57.5%,年增更達94.7%,主要受惠華碩、索尼(Sony)與三星等三大廠的加持,帶動中尺寸和小尺寸觸控面板出貨量同步成長。因介面農曆年期間仍加班趕工,預估2月營收仍有不錯表現。
介面表示,第1季營運展望樂觀,出貨及營收都符合預期,2 月工作天數減少,但該公司趕工出貨,預估只會比1月小幅衰退,3月恢復正常工作天數,營運看旺。
介面指出,今年觸控面板需求比去年強,除手機外,平板電腦將大幅成長,尤其今年非蘋陣營的觸控將大放異彩,加上一體成型與超薄筆電也加入,需求強勁,預期今年中尺寸觸控占比要達30%以上。
介面主要接獲華碩與三星的7吋及10吋的平板與觸控筆電訂單,加上Sony等大廠的手機觸控等,帶動介面業績升溫。
洋華1月營收11.94億元,月增約近4.8%,年增53.7%。洋華表示,受到淡季、農曆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第1季相對平淡,尤其2月營收較少。市場預期,若3月營收回升,洋華第1季營收可能接近38至39億元、季減估約一成左右。
TPK1月合併營收降到約198億元,月減11.7%,年增35.8%。TPK表示,1、2月業績進入淡季,法人認為,TPK第1季合併營收季減一到二成。因下半年傳統旺季和新產能加入,法人預估,今年營收可望突破2,000億元、年成長率挑戰15%以上。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3.02.19 02:25 am
--------------------------------------------------
介面(3584)申報發行普通股案因記載事項不充分,停止申報生效
介面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3584)申報發行普通股24,000,000~30,000,000股,每股面額新臺幣10元,共計240,000,000~300,000,000元乙案,核因該公司有申報書件應記載事項不充分之情事,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依「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第15條第1款規定,自即日(102年1月15日)起停止申報生效。
資料來源: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 102/01/16 07:38:40
-------------------------------------------------
介面(3584)雙利多 本季拚轉盈
介面(3584)在索尼、華碩與三星訂單帶動下,法人預估1月營收將月增50%至60%,加上宏達電熱賣的蝴蝶機已送樣,為介面第1季再添動能,隨營收規模放大,良率若跟著提升,第1季挑戰轉虧為盈。
介面接獲索尼3.5吋(代號F805)觸控面板大單,數量高達700萬片,加上華碩與三星等7吋及10吋平板電腦訂單,近期陸續追單,使得介面第1季業績淡季不淡。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3.01.17 04:13 am
--------------------------------------
介面(3584)下季滿單 拚轉盈
介面(3584)接獲索尼(Sony)3.5吋(代號F805)觸控面板大單,數量高達700萬片,加上華碩與三星等7吋及10吋平板電腦訂單,使得介面明年第1季業績淡季不淡。
介面產能規模本來就小,並且是以小尺寸觸控面板為主,在Sony、華碩與三星等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大舉追單下,使得介面明年第1季處於滿單狀態,該公司持續招募作業員,因應大廠的訂單需求。
介面表示,無法評論個別客戶與訂單。不過,年底有客戶新產品將上市,12月陸續拉貨,預期明年第1季上半旬,出貨量有撐,營收也可望維持高檔。
供應鏈人士表示,光Sony的700萬片訂單,就可以塞滿介面台灣廠的產能,加上華碩PadPhone 4.7吋、華碩7吋平板,以及三星7吋與10吋平板等訂單,使得介面第1季的產能異常忙碌。
尤其未來窄邊框是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的趨勢,薄膜觸控廠必須導入黃光製程才能做窄邊框,介面已導入黃光製程,並承接來自三星等大廠,下一世代的窄邊框手機與平板訂單。同時,介面大陸廠也規劃有新的擴產計畫。
介面10月、11月營收約8.78億元,12月營收持續向上,法人預估,第4季營收上看15億元,較前一季成長10%。隨著營收放大,介面本季損益也可望持續改善,明年第1季若良率持續改善,則可以挑戰轉虧為盈。
薄膜觸控在輕薄與低成本之下,已經成為觸控的主流技術之一,近期大廠紛紛向介面等薄膜觸控廠要產能,使得明年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等產品,不致因產能吃緊,導致產品無法大量供貨。
法人表示,介面11月營收已上揚,12月業績續強,在客戶新品即將上市的效應下,訂單看到明年第1季,除手機與平板外,受到Win 8上市效應,介面也洽談不少一體成型電腦(AIO)等中大尺寸觸控訂單,中大尺寸效應將在明年發酵。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2012.12.25 03:46 am
-------------------------------------------
介面(3584)吞華碩肥單 產能吃緊
介面(3584)新接獲華碩PadPhone與7吋平板觸控、索尼訂單,另外,三星10吋平板與Galaxy Note 2也緊急追加訂單,導致介面訂單大於產能,緊急啟動500名的作業員徵人計畫,以去化龐大訂單。
介面昨(28)日表示,不評論客戶與訂單動向,不過,需求確實暢旺,該公司目前正在尋找500名的線上作業員,以消化大廠的訂單。
供應鏈人士透露,華碩平板、筆電與PadPhone等產品,緊急向介面預定產能,包括4.7吋的PadPhone與7吋新款的平板電腦等觸控產品,均大舉向介面拉貨。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2.11.29 01:48 am
--------------------------------------------
介面(3584) 獲華碩緯創大單
介面(3584)獲得華碩與緯創7吋平板新訂單,介面9月單月將出貨2家公司各30萬片,顯示中大尺寸觸控訂單開始塞滿各家觸控廠的產能。介面8月營收月增挑戰三成;另家業者安可8月營收月增則近四成,預期觸控廠將一路旺到年底。
供應鏈透露,華碩與Google成功合推Nexus 7產品,並在全球熱賣,近期華碩再度規劃7吋新平板,準備乘勝追擊,並採用介面的薄膜觸控,是以水膠全貼合的高階機種。緯創也下單7吋平板給介面。
華碩與緯創均推出7吋新產品,規劃下個月量產,介面初期單月出貨各30萬片。除新平板訂單外,介面黃光製程觸控產品目前也在打樣,預定9月可以出貨三星與宏達電的高階智慧型手機機種。
介面7月合併營收3.88億元,8月合併營收將挑戰5億元,月增近30%。隨著平板、筆電與智慧型手機各類產品大量出貨,介面營收將逐月增長,一路旺到年底。
由於宏達電將發表新款旗艦機,採用5吋螢幕,近期已向介面、洋華等2大觸控供應商拉貨,單月一家供應20萬片,隨著新產品開始上市,屆時宏達電拉貨動能將更強勁。
介面在兩岸產能單月各為300萬至400萬片,大陸廠產能已被中興、華為、比亞迪等公司的訂單吃下。台灣廠除華碩與緯創外,還有三星10.1吋平板,加上宏達電、摩托羅拉與索尼等,介面重啟中壢舊廠的產能,以應付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的拉貨需求。
ITO玻璃大廠安可公布8月營收1.157億元,較7月8,297.3萬元增加39.55%。目前觸控供應鏈業績正起飛,包括安可等觸控零組件會先動起來,由於安可與洋華合組觸控廠錸洋,洋華業績也跟著動起來。
介面昨(6)日收29.5元、下跌0.1元、成交量1,070張。安可以漲停價52.2元作收、上漲3.4元、成交量1,599張。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2.09.07 04:11 am
--------------------------------
上半年EPS/介面(3584)-5.07元
介面(3584)昨(28)日公布上半年稅後淨損5.45億元,上半年每股稅後淨損5.07元,該公司在第3季進入傳統旺季,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等觸控出貨帶動下,營收可望持續成長。
介面第1季稅後淨損3.15億元,每股稅後淨損2.93元,第2季稅後淨損2.30億元,合計上半年虧損5.45億元。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2.08.29 03:04 am
-------------------------------
三星追單 介面(3584)產能爆
介面(3584)傳捷報,獲三星10.1吋平板單月80萬片追加訂單,在產能滿載下,只能供應一半;洋華也在微軟Surface第3季大量出貨下,廠房滿單。非蘋陣營將在iPhone 5上市前的空窗期,積極衝刺第3季業績。
三星近期下單介面新的10.1吋平板觸控,要求單月供貨80萬片,不過,介面只能供應40萬至50萬片,主要是兩岸產能在8、9月進入滿載,無法多供應更多產能給三星。
同時,介面導入黃光機台成功,將在9月量產,屆時可以承接更多三星、索尼等品牌手機大廠的超窄邊框觸控面板。介面滿載產能在兩岸的廠房,各為300萬至400萬片。
介面目前客戶包括三星、宏達電、摩托羅拉、索尼及諾基亞等國際手機品牌。大陸長沙新廠則以接獲海爾、華為、康佳、比亞迪等中國大廠訂單為主。宏碁與華碩的平板電腦也在導入,規劃第4季出貨。
近期宏達電下修觸控面板廠訂單2至3成,導致洋華與介面受到部分衝擊,不過,由於進入第3季傳統旺季,加上三星、中國大陸與其他品牌的智慧型手機,以及微軟系統的平板頻頻追單之下,使得洋華、介面彌補宏達電掉單缺口,目前訂單已大於產能。
洋華以G1F觸控,拿下微軟自有品牌平板Surface的10.1吋觸控大單,導致越南廠產能擠爆。洋華副總張建清表示,無法評論客戶,但目前每一個廠的產能都滿,重點是要趕快把貨交出去,第3季是傳統旺季,業績會比第2季好。
根據CNET News報導,微軟已向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提交年度報告,並指出Windows 8將在10月26日正式上市,自有品牌平板電腦「Surface」也會在同一天開賣。Surface確定10月26日上市,第3季大量向洋華拉貨。洋華表示,上半年平板的中尺寸觸控占比低,下半年Win 8訂單出貨後,中尺寸表現將優於以往,預估全年中尺寸占總營收的比率,有機會拉到10%至20%。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2.07.31 03:08 am
--------------------------------------
薄膜觸控廠 Q2續虧損
市場傳出,宏達電砍單薄膜觸控廠二成以上訂單,加上第2季是傳統淡季,營收表現不如預期。法人預估,洋華(3622)、介面、熒茂及牧東等薄膜觸控廠第2季持續虧損,第3季則會比第2季好。
供應鏈指出,宏達電先前下單給薄膜觸控廠的訂單,單月在140萬至150萬片,近期已下降至100萬片,顯示來自宏達電的訂單下修幅度有二至三成。
薄膜觸控廠並面臨三星砍價,加上缺乏熱銷新機種支撐業績,又沒有蘋果這類智慧型手機品牌大廠力挺,第2季營收表現普遍不理想,由於營收處於低檔,第2季恐持續虧損。
洋華第2季營收約22.9億元,較首季減近10%,主要受手機客戶訂單出貨遞延影響。洋華第1季每股虧損1.13元,在產能利用率偏低下,法人推估,第2季虧損可能仍達1億元,上半年每股虧估近2元。
介面第2季營收約10億元,季增約16.5%。但上半年合併營收18.65億元,年減32.9%。由於介面新投產的湖南長沙新廠還有大量產能尚待拉升,法人預期,介面第2季可能續虧,上半年每股虧損逾3元。
熒茂第2季營收約3.1億元,較上季減少逾三成,上半年營收約8億元。由於第1季每股虧損達0.9元,第2季產能利用率仍偏低,法人預估,第2季虧損可能與首季差不多,上半年每股虧損估近2元。
牧東6月營收跳升至3億元以上、創新高,主因部分訂單遞延到季底出貨,基本上客戶結構沒有太大變化。該公司第2季營收約7.1億元,季增約1%。牧東首季每股虧損0.38元,法人預期第2季續虧,上半年每股虧損約0.5元至1元。
展望第3季,由於進入傳統旺季,理論上各家業者營收表現應該要比第2季好。至於獲利方面,則要看良率而定,若良率能同步升高至合理水準,才能有轉虧為盈的契機。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2.07.27 05:26 am
-------------------------------------
洋華介面(3584) 上季恐續虧
洋華(3622)、介面第1季虧損,單季每股稅後虧損分別達1.13元、2.93元。
由於第2季營收不如預期,法人估洋華、介面第2季續虧壓力大,預估洋華上半年每股虧損近2元,介面每股虧損超過3元。
法人表示,洋華與介面的主力客戶之一為三星,三星近年來積極發展智慧型手機等高階機種,許多高階觸控面板不是轉向韓系供應商,就是自製,釋出給台廠的訂單多是低價機種,不僅價格不好,數量也有減少的趨勢。
洋華、介面都把轉虧為盈的希望寄託在下半年,除了來自其他手機品牌訂單外,還有微軟Win 8可能帶動的中大尺寸觸控面板需求,以及非蘋果廠陣營的平板電腦新產品等。洋華昨(3)日漲0.2元,收67.2元,介面漲0.4元,收29.1元。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2.07.04 02:11 am
---------------------------------------------
介面高層減薪,節流拚轉盈
觸控面板產業雖然熱,但是因為價格競爭激烈,又面臨三星砍單,包括洋華(3622)、介面(3584)等供應鏈都陷入虧損。
昨日股東會上,介面董事長葉裕洲宣布高階主管將減薪以示負責,其中經理級主管今年凍結不調薪,協理級以上視績效決定減薪幅度,明年初會再重新依照公司營運績效再作薪資調整。
介面今年第1季營收大幅下滑到8.6億元,但是湖南長沙新廠產能開出,每月折舊以及相關開支高達3,500萬元,但是新廠投產初期產能利用率偏低,造成單季每股大虧2.9元。第2季配合台灣品牌客戶新機出貨,月營收逐步回升,單季營收可望重回10億元以上,季增率超過20%,同時產能利用率提升,本季損益表現可望好轉。
葉裕洲指出,去年10月開工,以4吋模組計算,月產能約400萬片,主要供應大陸品牌客戶之用。大陸今年1,000元以下的低價智慧型手機市場爆發性成長,預估今年整體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約2億支,明年將成長到3億支。其中康佳訂單已經開始出貨,單一機種出貨量約百萬片,接下來華為、海爾、比亞迪新訂單會在第3季陸續量產出貨,預期湖南廠9月產能將拉到滿載。明年還計畫把湖南廠產能擴充到900萬片。
葉裕洲表示,大陸訂單強勁,預估台灣廠、湖南廠今年下半年營收貢獻會各佔一半。目前台灣廠主要供應台灣和國際手機品牌,客戶包括有宏達電、摩托羅拉、索尼以及諾基亞。隨著新訂單開始出貨,今年營運逐季反彈,第4季力拚虧轉盈。
在新產品的布局方面,自行開發新型薄膜導電材料,提供用於低價觸控面板,葉裕洲預期,新款導電材料將在11月推出,同時將建置新產現,第一期規劃月產能約5萬平方米,將在2013年中投產,接下來會逐步擴充到20萬平方米的月產能。
此外,介面還將開拓新市場,開發了3D顯示IC,計畫開拓3D立體影像照相裝置(速拍速洗片)市場。同時也和日系電視品牌客戶洽談合作,計畫以3D顯示IC進入電視市場。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2-06-28 08:27
-----------------------------------
葉裕洲︰介面今年可望損平 明後年獲利
介面(3584)董座葉裕洲昨日於股東會上表示,10、11月將有新產品與新型薄膜導電材料推出,葉裕洲對於該新型導電薄膜材料寄望頗深,將可與in-cell技術並駕齊驅,若第4季導入順利,則今年可望損平,明、後年獲利可期。
介面去年營收雖然成長23.96%,但2010年每股稅後盈餘4.01元,去年卻轉為每股虧損1.4元,葉裕洲表示,為了對股東負責,同時給高階主管壓力,8月起協理級以上主管薪資將做調整(減薪),半年後若公司轉虧為盈,就會調整回來,但經理級以下員工不但不受影響,還會給加薪。
葉裕洲說,去年介面營運不如預期,除了觸控面板廠產能擴產太快,殺價競爭外,受三星牽制也是原因之一,三星訂單優先給韓系供應商,台廠只能當second source,當台廠開始出貨時,韓廠已經在清庫存,價格自然不會好,且韓廠挾量擁有採購優勢,台廠很難與其競爭,因此,介面跨入ITO薄膜導電材料研究,2-3個月前已有所突破,目前已供應中國客戶使用。
介面今年客戶比重也因此大洗牌,過去韓系客戶佔介面營收近5成情況將不復見,葉裕洲說,湖南長沙廠量產後,重心將放在中國手機客戶,目前中國5大手機品牌,除中興外都已經通過認證,其中,康佳、海爾等都已經開始出貨,未來台灣廠與湖南廠產能將各佔5成,台灣產能主要供應台廠以及國際客戶,如HTC、摩托羅拉、索尼以及諾基亞,在手機與平板電腦等訂單挹注下,預期9月2個廠都會滿載。
自由電子報〔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2012-6-28
--------------------------------
介面新導電材預計Q4投產,可取代ITO、奈米銀
觸控面板廠介面光電(3584)自2011年第二季以來已經連續4個季度虧損,今年第一季每股更大虧2.93元。眼前看第二季營收大約10億元左右,續虧壓力仍沉重。為了改善營運求突破,介面在陸續量產雙層玻璃型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PMMA表面蓋板之後,近來又投入全新導電材料技術。介面董事長葉裕洲表示,(全新導電材料)相關產品可望於今年第四季(10-11月)投產,若順利通過客戶認證,將改善成本結構、提升競爭力。
對於投入開發全新觸控導電材料技術,葉裕洲強調,主要係為了強化垂直整合。一直以來觸控面板廠商所採用的ITO薄膜、奈米銀等導電材料,都是向外國廠商購買,材料成本受制於人。未來若能採用自家生產的新型導電材料、取代傳統ITO薄膜、奈米銀,將對改善成本結構大有助益。並且適用於生產大尺寸觸控面板,有利於爭取Windows 8潛在商機,惟細節現在仍是機密不便透露。
介面預計,這項導電材料新產品將在今年第四季(10-11月間)投產,主要將在中國大陸湖南長沙新廠生產,第一期規劃產能約5萬平方米/月,預計將於2013年2-3月間開出。接下來還會持續朝20萬平方米/月產能發展,但完工時點可能落在2014年。
過去介面最大客戶曾經是韓廠三星,主要供應其手機觸控面板訂單。但三星品牌手機近來不僅積極採用on-cell觸控技術的AMOLED面板作為螢幕,並且將許多薄膜型觸控面板訂單轉到韓系供應鏈,導致原本三星觸控面板的供應商介面、洋華(3622)業績大受衝擊。
經過客戶業務及產品組合調整,目前介面的客戶結構已經有所改變,原本的三星訂單比重已降到很低,台灣廠現在主要客戶包括宏達電(2498)、Motorola、SONY、NOKIA等等三星以外的國際手機品牌,以及台系品牌等等。長沙新廠目前已接獲海爾、華為、康佳、BYD等大廠及白牌業者訂單。
以營收來看,中尺寸和小尺寸產品的營收比重大約各佔50%。以出貨量來看,中尺寸和小尺寸產品比例約是2比8。
精實新聞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2012-06-27 17:30:29
-------------------------------------
介面:計畫增資3千萬股,轉盈要等Q4
介面(3584)今天舉行股東會,會中承認2011年度財報、盈虧撥補案,同時完成董監補選。介面也計畫以公開申購/詢價圈
購/私募擇一或二者以上搭配辦理現增不超過3000萬股,以充實營運資金、因應營運發展所需,最快可能今年底前進行。
介面董事長葉裕洲指出,本次增資計畫將會視市場狀況、依照公司需求來辦理,但也可能備而不用,主要介面今年下半年包括原料材料開發、客戶開發都有突破機會,或許在銀行貸款、現金來源等方面都會更充裕。
介面第一季虧損3.15億元,4月回到3億元以上,6月營收應該優於5月,但因有盤點因素,能增加多少還要等結算,以今年4-5月營收6.56億元來看,第二季可望達到10億元,優第一季的8.38億元,虧損幅度也可望縮小。7、8月開始明顯反彈,今年轉虧為盈可能落在第四季。
葉裕洲表示,介面湖南長沙新廠已在去年10月份完工並順利進入試產階段,目前產能開出4成,預計將逐步拉升。以4吋模組產品計算,湖南長沙新廠每月產能可達400萬片規模。 介面陸續完成多項新技術研發,包括PMMA表面7H硬化處理技術,將可取代5吋以下表面蓋板,目前已經取得客戶認證並進入量產。
今年介面也計劃推出整合1mm窄邊框和無邊框設計的觸控面板,爭取高階手機訂單。同時也投入17吋到23吋AI
O觸控面板開發,使用單片Film Sensor薄膜感測器、可支援5點觸控,來取得微軟Windows 8商機。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2.06.27
---------------------------------
介面光電加碼投資湖南
觸控面板大廠介面光電(3584)計畫擴大在湖南的投資,並預計現有的觸控面板產線最快將在9月達到100%投產,並從今年第4季開始,每月將有2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產值。
介面光電董事長葉裕洲昨(12)日在第八屆湖南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會上表示,介面光電從2010年決定到湖南投資設廠,短短一年多之內產線就正式投產,關鍵就在於當地政府的支持與行政效率很高,讓產能得以在最快的時間內達到預期目標。
葉裕洲表示,湖南廠的產線在8月時的產能利用率將達到60%以上,預計到9月時就能達到滿載,屆時每月的產值將達到2億元。
而湖南政府也新批准200畝的土地做為擴廠之用,預計在2014年中旬為止將陸續完成第二期與第三期的擴建,屆時總營收將有望突破百億元關卡。
隨著近年來大陸「中部崛起」的趨勢,許多電子大廠逐漸將廠房從沿海省份遷移到內陸省份,中部經濟大省湖南更是廠商投資的重點,富士康在湖南瀏陽設廠之後,就吸引了大批供應商隨同進駐。
葉裕洲指出,介面光電在湖南並不只是單純的製造業,近年來更看重技術與研發,目前已擁有超過800項專利,脫離「毛三到四」的低利產業,未來還將繼續投入研發。
工商時報─記者林殿唯/台北報導 2012.06.13
---------------------------------------
蘋果加持,勝華、宸鴻Q1獲利
觸控面板廠第1季營收普遍大幅下滑,非蘋陣營供應商營收下滑幅度高達30%以上,包括洋華(3622)、介面(3584)、熒茂(4729)等首季恐難逃虧損。
反觀蘋果供應鏈,在新iPad、iPhone 4S上市效應加持之下,勝華(2384)逆勢衝高,首季轉盈,F-TPK宸鴻(3673)仍賺進一個股本,穩居觸控獲利王。
宸鴻第1季合併營收約404.76億元、季減11%;不過因產品組合改善,加上生產效率提升,獲利不降反增,稅後淨利26.24億元,季增71.1%,EPS10.71元。
勝華因為搶下較多的New iPad訂單,第1季合併營收達287.99億元,較前一季成長11.5%。因為產品組合改善,產能利
用率也提高,帶動毛利率由負轉正,首季合併毛利率約為4.9%;單季稅後盈餘約1.48億元,EPS約0.09元。
隨著新產品鋪貨效應延續了兩個季度,第2季成長動能趨緩,再加上蘋果策略性調整庫存,造成宸鴻、勝華對於第2季展望
都趨於保守,宸鴻預估本季營收還將下滑10%,勝華則是預估持平或小幅下滑。
反觀非蘋陣營,去年第4季進入淡季後,毛利率只剩下個位數。洋華首季營收25.4億元,較前一季大幅下滑36.5%。由於產品平均單價走跌,中尺寸產品出貨不順,法人預估首季仍虧損;不過大客戶三星、宏達電、諾基亞都有新機發表,預估第2季營收將有10~20%的反彈。
介面第1季營收大幅下滑僅8.54億元、季減64.24%,一般預料仍是虧損的表現。
不過本季除了手機新品上市,介面今年也取得聯想平板電腦觸控面板訂單,隨著出貨放量,法人預估本季營收將有20~30%的成長幅度。
受到產能調整影響,熒茂首季營收僅4.91億元,仍難逃虧損。熒茂預估第2季營收將會逐月往上,單月可維持2億元水準,較第1季成長2成。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2.04.30
---------------------------------------------
新產能折舊大增,介面Q1每股大虧2.9元
觸控面板廠介面(3584)2012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約8.61億元,年減近28%,由於新產能(湖南長沙場)投產、折舊增加,導致今年首季合併營業成本達10.27億元、比營收還 高,造成第一季毛損率來到19.39%,較2011年同期(12.36%)下降了31個百分點。首季合併營業淨損3.37億元、營業淨損率達39%,業外 兌換損失還有2600多萬元,第一季稅前虧損達3.63億元,所得稅利益4733萬元,稅後虧損3.16億元,第一季每股稅後虧損2.93元。(去年同期 每股小賺0.1元)
展望第二季,介面預期,由於既有客戶陸續將推出新機種(例如三星、HTC、SONY等等),加上公司近來又接獲中國新客戶訂單(例如聯想平板電腦觸控面板等),若無意外,今年最差的營收谷底可能就在第一季,第二季到第三季應有機會逐季走揚。
目前介面中尺寸產品及小尺寸產品營收比重,約為6比4。隨著平板電腦客戶出貨量增,預估後續中尺寸觸控產品的比重還會提高。
而介面在湖南長沙新廠投產後,產能倍增,若以小尺寸3.5吋產品計算,介面每月總產能可達1000萬片規模(含台灣廠及湖南長沙廠兩地產能)。
精實新聞 2012-04-30 16:11:22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
台廠抗韓,三星面板概念股嚇趴
鴻海(2317)和夏普策略合作穩固蘋果訂單,友達(2409)與奇美電(3481)宣布募資,力抗強敵三星威脅,三星面板零組件概念股冒
寒氣!投信法人指出,陸資投資台灣面板產業股權比重已放寬至50%,最快本周就要上路,國內兩大面板廠友達(2409)和奇美電(3481)不約而同宣布現增私募,力抗強敵三星動作積極。
今盤中包括東貝(2499)、璨圓(3061)、介面(3584)、F晨星(3697)及中光電(5371)等五檔三星面板零組件概念股跌停。
投信表示,晨星電視控制晶片客戶,主要以韓國大陸為主,目前並打入東芝等日系客戶,主要客戶三星今年大幅增加資本支出,係用
在記憶體等領域,電視控制晶片屬成熟商品,三星未來仍將與晨星合作。
晨星看好三星在智能電視(Smart TV)的表現,三星策酪為最早推出LED電視、3D電視,今年是主攻Smart TV,明年將以發光二極體(OLED)電視挑大樑。
晶電、璨圓受惠三星電視背光訂單需求,2月營收回升15%至20%,分別達11.85億與3.2億,產能利用率達80%。韓系面板廠商於2012年推出新機種,刺激LEDTV市場需求,LED廠商的產能利用率也藉此推升。
不過受到鴻海聯日抗韓以及友達和奇美募資等消息面影響,今三星面板零組件概念股股價重挫。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12.03.29
----------------------------------
三星助攻 介面(3584)3月爆發
三星將推11.6吋全球最大平板電腦,介面(3584)獨家供應觸控面板,加上宏達電、比亞迪、三星、賽龍及酷比等智慧手機品牌,均將在3月量產,法人預估,介面3月營收將較2月倍增,一掃2月景氣谷底陰霾。
供應鏈人士透露,三星以機海戰術來拓展平板電腦市場,繼7吋、8.9吋與10.1吋之後,將推出11.6吋的平板,由於目前iPad是9.7吋,其他品牌也多在10.1吋,三星11.6吋平板可說是目前最大的平板機種。
介面一直是三星平板電腦主力供應商,過去與日本寫真分食三星7吋訂單,不過,三星10.1吋產品中,介面則是惟一供應商,現在又拿下11.6吋產品,同樣是獨家供應商,今年三星誓言在平板電腦繳出佳績,介面直接受惠。
除了平板之外,三星智慧手機訂單也陸續進來,介面3月開始量產,單月20萬片,而宏達電One系列訂單,同步3月量產,單月80萬片。
在大陸智慧手機方面,下單數量更驚人,以比亞迪來說,3月單月出貨60萬片,4月將達到單月200萬片,另一家大陸賽龍,4月也要量產單月50萬片。
至於目前在打樣,第二季量產的產品,還有三星、比亞迪及宏達電的新產品。其他大陸智慧手機品牌如酷賽、朵維、中星與華為等,都在打樣中,規劃在第二季量產。
介面2月合併營收降到2.3億元,持續較1月衰退33%,主要是訂單尚未量產出貨,仍在打樣中,隨主要訂單將在3月量產出貨,法人預估,3月營收可望倍增,挑戰5億元以上。介面昨(15)日下跌0.25元,收46.15元。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2.03.16 04:37 am
---------------------------------
陸廠搶單,洋華、介面Q1業績衰
隨著大陸品牌智慧型手機市場興起,大陸投射電容觸控面板廠在2011年進行的積極投資獲得有力的出海口,除了擴大供貨給大陸手機廠之外,還打進了三星中低階智慧型手機供應鏈。
在大陸低價競爭之下,台灣觸控面板廠業績將受到影響,法人推估洋華(3622)、介面(3584)本季營收都有2成的下滑幅度。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楊仁杰分析,韓廠三星電子也積極推出中低階智慧型手機產品,向新興市場促銷,目前已有
多家大陸觸控面板廠取得智慧型手機用觸控面板訂單。至於玻璃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業者,楊仁杰說明,由於目前大陸業者觸控模組貼合良率仍偏低,因此仍以對大陸品牌手機業者出貨為主。
但也有部分業者希望兼顧薄膜式及玻璃式觸控面板技術,供應不同客戶需求;並且比較有利於發展由1層薄膜式觸控感測器及1層玻璃式觸控感測器組合而成的G1F技術。
儘管大陸觸控面板業者多力圖發展單片式觸控面板,但因良率問題還無法克服,預期2013年前還難量產,暫時不會對台廠造成威脅。
台灣觸控面板廠如洋華、介面等客戶群涵蓋南韓的三星、LG,以及宏達電,此外,今年也積極拓展大陸手機客戶,恐將受大陸競爭影響。
外資就預料洋華今年將面臨更多價格壓力與競爭對手,恐將壓抑出貨與獲利表現。洋華今年1月
營收降到7.7億元,雖然2、3月營收逐月復甦,但第1季營收估約30億元,季減2成以上。
介面1月合併營收降至3.43億元,2、3月營收逐月升溫,不過亞馬遜平板電腦訂單在去年底交貨完畢,第1季少了中尺寸產品,營收也會有兩位數下滑。
此外,大陸TFT 面板業者也仿效台廠經驗,建立一條龍生產線,包括觸控模組、顯示模組及保護玻璃均自行生產,並且組成模組出貨,對於台灣觸控面板廠形成威脅。
目前由天馬微電子拔得頭籌,但目前仍然只有對大陸手機品牌出貨。
而今年第3季,天馬微電子廈門廠將啟用,屆時將擁有LTPS面板產線,未來可望在LTPS面板的基礎上,建構AMOLED面板及內嵌式觸控面板產能。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2.03.03
-------------------------
介面(3584)迎旺季 Q2營運點火
智慧型手機旺季將要來臨,介面(3584)第二季恢復成長動能,其中比亞迪下單百萬片觸控面板,數量最大,宏達電4吋觸控產品也逐步拉貨,加上索尼(Sony)PS Vita出貨目標700萬台,帶動介面3月業績開始回升。
介面今年深耕大陸市場有成,獲聯想、華為、朵維、比亞迪及賽龍五大品牌的觸控面板訂單,大陸低價智慧型手機,將成為繼三星與宏達電等國際大廠後,支撐介面業績成長的第三支腳。
介面表示,不評論客戶,不過,大陸將是介面繼切入國際品牌大廠的供應鏈之後,今年深耕的重點區域。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大陸智慧型手機品牌下單介面,以比亞迪數量最大,總量達百萬片,將在3月起陸續出貨,尺寸約是4吋左右。
另外,宏達電將在MWC發表新款手機,也恢復對介面拉貨,目前有一款4吋的觸控面板,3月將出貨,單月5萬片。同時,Sony PS Vita遊戲機開始在歐美銷售,並造成熱賣,由於PS Vita出貨目標為700萬台,介面是主力觸控供應商之一,可望跟著一起成長。
另一主力客戶三星,同步將在MWC發表新款的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由於介面是三星7吋及10吋的觸控主力供應商,三星也將成為該公司第二季業績回升的主要客戶之一。
介面1、2月的業績持續下滑,主要是步入傳統淡季,不過,3月隨著各品牌廠開始拉貨,業績將再掀成長動能。
法人預估,若排除歐債問題,介面第一季是谷底,第二季業績起來,第三季進入旺季。
法人指出,低價智慧型手機將成為大陸的主流,大陸本地手機品牌賣的不錯,尤其聯發科與高通已設計好公板,只要搭配觸控面板,並把外觀做好,立刻可以推出低價智慧型手機,迎合市場需求。
大陸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從去年第三季開始,也躍升為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市場,市調機構統計,中國去年第三智慧手機銷量近2,400萬支,首度超越美國的2,330萬支。
有了大陸市場,等於為今年業績吃下一顆定心丸。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2.02.24 02:55 am
--------------------------------------
介面(3584)衰退42% 洋華減26%
介面(3584)及洋華公布1月業績,介面1月合併營收3.428億元,較去年12月衰退42%。
洋華1月合併營收7.77億元,月減26%,第一季是觸控面板廠淡季,第二季營運可望增溫。
介面1月業績持續衰退走勢,主要是受到淡季影響,以及工作天數減少所致,第一季是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傳統淡季,隨著品牌廠在第二季陸續拉貨,介面與洋華的業績可望從第二季開始回溫。
洋華1月營收7.77億元,較上月下滑26%,主要是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加上第一季是手機傳統淡季。展望2 、3月,洋華表示,工作天數恢復後,2至3月營收應該會回升。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2.02.10 03:39 am
---------------------------
亞馬遜點火,勝華、介面(3584)Q4發功
拜蘋果力推的iPhone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橫掃市場,「觸控面板」堪稱近2年來最夯的電子族群,不過除了龍頭TPK宸鴻 (3673) ,同樣沾上觸控概念的勝華 (2384) 和介面 (3584) 卻始終處在「雷聲大、雨點小」的局面,營運成績不盡理想。不過,亞馬遜即將推出最新Kindle「Fire」平板電腦,被看好能挑戰蘋果的龍頭地位,勝華和介面營運也跟著「點火」。
亞馬遜平板電腦訂價199美元,比之前外界預估的249美元還低,市場相當看好耶誕旺季的銷售表現。觸控面板廠已經在9月起陸續出貨,介面9月營收成長到7.4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總計第3季營收達21.25億元,較前一季成長34.24%,表現超標。第4季平板電腦出貨放量,再加上傳統旺季包括三星、宏達電等大客戶訂單增加,10月營收可望繼續走高,介面第4季營收可望成長5%至10%。
雖然亞馬遜訂單價格低,而且介面首次搶進玻璃式觸控面板貼合,良率還有待提升,不過隨著出貨規模增加,介面台灣產能衝上滿載,良率也逐步好轉。而湖南廠也在近期投產,將帶動營收成長,下半年也力求轉虧為盈。
勝華第2季意外由盈轉虧,總計第3季合併營收約249.29億元,季增率14.56%,表現略低於預期。勝華的iPad毛利率推估從第1季15~18%下滑到第2季的5~10%,價格競爭激烈,影響勝華毛利率表現。
勝華強調,第3季開始執行精實營運策略,注重產品之利潤貢獻更甚於營收貢獻,力求創造利潤最大化而非營收規模最大化。勝華第3季觸控面板占整體營收比重提升到85%以上,9月還有平板電腦的中尺寸新產品量產出貨,單月營收占比更是拉升到5%以上。
展望第4季,由於蘋果新一代iPhone開始出貨,觸控面板供應商之一的勝華也將開始供貨。此外,勝華是亞馬遜新平板Kindle Fire主要的觸控面板供應商,在新機鋪貨帶動之下,可望帶動勝華第4季營收成長10%至15%。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1/10/11 08:01
-------------------------------
【公告】介面光電 2011年9月營收7.205億元 年增9.08%
2011/10/07 21:12 中央社
日期: 2011 年 10月 07日
上市公司:介面光電 (3584)
單位:仟元
【公告】介面光電 2011年9 月營收 (單位:仟元)
--------------------------------
勝華爆量上漲 介面走疲
觸控面板廠勝華科技 (2384) 連兩天漲停板後,今天盤中股價雖一度下跌,但隨後急拉上漲,中午過後成交量已逾11萬張,明顯高於前兩個交易日。
媒體日前報導,亞馬遜平板電腦開始鋪貨,9月觸控面板需求可望為介面光電 (3584) 、勝華科技帶來獲利貢獻;介面今天股價走低,盤中一度下跌1.7%。
勝華前天漲停後昨天依然強攻漲停,連續2天漲停後,今天早盤下跌,但迅速攻上平盤價27.4元之上,午盤約27.8元,成交量明顯放大。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 2011/09/22 13:02
----------------------------------
勝華、介面Q3營收估增2成
觸控面板廠第2季營運表現不佳,勝華 (2384) 、介面 (3584) 、洋華 (3622) 均陷入虧損。不過第3季旺季效應明顯,勝華、介面營收可望成長20%以上,洋華也有兩位數的營收成長率,本季力拚虧轉盈。
由於新產品開發、打樣費用高,以及產能利用率偏低影響,第2季觸控面板廠意外地陷入虧損。介面單季每股淨損0.77元,吃掉首季獲利;洋華稅後每股虧損約0.29元,勝華單季每股淨損0.21元,表現遠不如預期。
受惠於傳統旺季、出貨成長,觸控面板8月營收明顯反彈,洋華8月營收16.48億元,月成長4.6%,介面8月份營收為7.04億元,較上月7.01億元微幅成長。勝華第3季營收成長動能更強勁,7月份營收大幅躍升16.39%,8月自結合併營收為90.12億元,月成長5.27%。
洋華看好第3季營運,手機觸控面板出貨進入旺季,再加上歐系客戶新訂單開始出貨,預計營收可望有兩位數成長,而毛利率預計將是持平;此外排除了匯兌損失和保留盈餘課稅等負面影響,本季可望轉虧為盈。
下半年進入手機旺季,再加上平板電腦持續出貨及新增電子書相關訂單,下半年出貨動能強,預估洋華營收逐步走升至10月,第3季營收估季增25%。不過因為新產品投產、費用率仍高,獲利率表現改善空間有限,但是產能利用率提升,獲利仍可望好轉。
勝華由於美系客戶訂單增加,第3季估營收可望強勁成長3成。而勝華日前也公告7月自結損益,稅後純益2,900萬元,EPS為0.02元,擺脫6月虧損陰霾。第3季營運展望樂觀,產能利用率可望回升至80%以上,本季可望維持獲利表現。
觸控龍頭宸鴻第3季營收持平,優於市場預期,毛利率預估持平或小幅下滑1到2個百分點,本季獲利仍然看好。此外,第4季營運動能轉強,預估季增2成,今年將穩居觸控面板獲利王。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1/09/13 08:11
-------------------------------
介面光電8月營收為7.04億元,年增29.45%
時報資訊 2011/09/09 09:42
-----------------------------
介面(3584)Q2轉虧損 上半年每股虧0.66元
介面 (3584) 公布半年報,受到訂單出貨遞延、新產品良率提升速度不如預期影響,第2季虧損約7200萬元,單季每股淨損0.77元,吃掉首季獲利,累計今年上半年稅後淨損6292.9萬元,每股虧損0.66元。
介面第2季營收15.8億元,較上季大幅成長30%,不過毛利率下滑,單季營業損失2000萬元,業外損失4800萬元,稅後淨損7200萬元,每股虧0.77元。
累計介面今年上半年營收27.79億元,年增28%,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減少6個百分點,來到10.82%,營業損失996.8萬元,上半年稅後虧損6292.9萬元,每股虧損達0.66元,除了低於去年同期每股賺1.42元水準外,也低於原先市場預期。
介面7月營收7.01億元,月38%,市場預期,8、9月營收可望持續成長動能,整體第3季營收上看22億元。
鉅亨網 記者陳姿延 台北 2011/08/30 11:30
-----------------------------
亞馬遜平板可望威脅iPad地位 元太、勝華、介面營運吃補
蘋果iPad推出下,稱霸了全球平板電腦市場,非蘋版陣營積極以提供升級的設備搶攻市佔,市場研究機構拓墣強調,進入「後PC時代」,產品規格與差異化不再是決勝的唯一關鍵,軟體與服務其實扮演更為關鍵的角色,亞馬遜(Amazon) 一旦其推出平板機之後,就能複製Kindle與Kindle Store的勝利模式,搶佔平板商機,進而威脅iPad的地位,外傳可能接獲訂單的勝華 (2384) 、元太 (8069) 、介面 (3584) 營運吃補。
看好平板電腦市場商機,非蘋果陣營廠商積極推出比蘋果iPad更升級的規格,強調更方便的使用性來吸引消費者,包括華碩 (2357) 的變形平板、Samsung的Galaxy Tablet、HP 的低價TouchPad可能成為iPad的勁敵,不過拓墣指出,擁有2億個用戶(主要在歐、美、日)的亞馬遜,其完整的後端服務,才是威脅iPad地位的廠商。
市場關注亞馬遜推出平板電腦動作,元太董事長劉思誠日前指出,亞馬遜有平台、軟體等優勢推出平板電腦,同時亞馬遜在推出平板電腦時,也會注意不要對電子書閱讀器Kindle銷售造影響。整體來看,亞馬遜推平板電腦對元太而言是正面、加分的效果,加上與華映 (2475) 合作,取得相當的產能挹注下,更有助於亞馬遜選擇元太下單。
隨著市場傳出,亞馬遜平板電腦即將於9月上市,相關供應商勝華、元太、介面營運可望升溫。
鉅亨網 記者陳姿延 台北 2011/08/20 12:20
-----------------------------
介面股價上攻漲停 填權力道強勁
觸控面板廠介面 (3584) 今(15)日進行除權息,配發每股現金股利0.75元,股票股利1元,開盤基準價為57.9元,在7月業績大幅成長、第3季營運看旺下,激勵股價盤中衝上漲停,來到61.9元價位,填權息力道強勁。
在中、小尺寸觸控面板出貨走揚挹注下,介面7月營收站上7億元大關,較上月大幅成長37.7%,年成長61%,累計今年1-7月營收為34.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4.08%。
對於第3季營運,市場也紛紛看好介面成長動能,主要是在於傳統旺季效應、客戶新機開始陸續推出下,8-9月營收可望挑戰歷史新高,季成長幅度估逾3成。
介面7月營收交出大幅成長的成績單,加上後市營運看好下,今天除權息表現亮眼,股價開高走高,盤中更攻上漲停,股價來到61.9元。
鉅亨網 記者陳姿延 台北 2011/08/15 11:09
--------------------------
風光除權息,介面一度漲停
介面 (3584) 今天除權息,早盤一度漲停,大步展開填權息之路。介面共發放1.75元的股利,其中,現金股利0.75元,股票股利1元,今天開盤競價基準57.9元。
介面7月在中尺寸及小尺寸觸控面板出貨成長帶動下,7月營收回升到7億元以上,為去年11月以來新高,由於進入中小尺寸應用產品旺季,中尺寸產品良率可望改善,出貨量持續提升下,8-9月營收有機會挑戰去年11月7.8億元的歷史新高,第三季營收比第二季明顯成長;另外,介面已打入歐系大廠手機供應鏈,預期在電容式手機出貨大增下,對於明年營收挹注帶來不錯的機會。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1/08/15 10:17
-------------------------
三星銷歐受阻 供應商股價照漲
外電報導,蘋果控告三星電子的侵權官司,德國法院做出裁決,三星電子Galaxy Tab 10.1平板電腦,禁止在荷蘭以外的歐盟地區銷售,但盤中三星平板電腦相關供應商股價並未受影響。
三星觸控面板供應商介面光電 (3584) 盤中低點70.5元,仍維持小漲局面;洋華光電 (3622) 一度來到111元,高掛漲停。IC通路商擎亞 (8096) 盤中高點52.3元,上漲逾4%。
法人指出,洋華曾針對三星電子的平板電腦供應觸控面板,因銷售不理想,洋華只供貨一陣子便明顯減少供貨量,因此蘋果在歐盟控告三星電子初判取得優勢,雖影響三星平板電腦銷歐,但對洋華幾乎沒有影響。
三星電子觸控面板供應商介面光電,則不對單一客戶做評論。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 2011/08/10 12:03
--------------------------------
介面7月營收7.01億元,年增達61%
介面 (3584) 7月營收回升至7.01億元,月增37.9%,年增達61%,累計1-7月營收34.79億元,年增率34.1%。主要受到中尺寸及小尺寸觸控面板出貨同步成長所帶動,也符合預期表現。
介面今年第二季中尺寸電容式觸控面板營收佔比約20%,第三季預期將持續提升,整體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合計佔比已超過80%以上,由於目前仍值中小尺寸應用產品旺季,預期第三季營收一定會比第二季好,甚至單月營收不排除有機會挑戰新高。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1/08/09 12:13
--------------------------
洋華、介面7月營收報喜 月增9.8%、37.7%
觸控面板廠7月營收兩樣情,在傳統旺季、出貨成長的帶動下,洋華 (3622) 、介面 (3584) 單月營收如預期回升,分別較上月成長9.8%、37.7%,而和鑫 (3049) 則持續下滑,月衰退2%。
洋華7月份營收為15.75億元,月增達9.8%,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22%,累計今年1月到7月營收達91.93億元,年增約0.16%。洋華看好第3季旺季出貨成長,加上新客戶諾基亞訂單放量,第3季營運表現可望優於第2季,預計營收有2成左右的增幅。
不過,法人預估,由於洋華中尺寸觸控面板良率不如預期,今年第2季毛利率表現仍將維持低檔水位,第3季毛利率有機會向上回升,不過要回到2成的水準機會不大。
介面在三星、亞馬遜平板電腦放量出貨的挹注下,7月營收擺脫上月下滑陰霾,來到7.01億元,較上月大幅成長37.7%,年成長61%,累計今年1-7月營收為34.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4.08%。
市場預估,隨著時間進入第3季傳統旺季、加上客戶新機開始陸續推出下,介面第3季營運可望向上走升。
和鑫公布7月份營收為8.02億元,月衰退2.31%,年成長率為46.35%,累計今年前7月營收達45.0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0.32%。
鉅亨網 記者陳姿延 台北 2011/08/08 19:54
------------------------
觸控面板有旺季,Q3營收看俏
觸控面板廠因蘋果、亞馬遜、三星等品牌平板電腦新機上市,將帶動下半年營收增溫。法人預估,TPK宸鴻 (3673) 第3季營收季增率上看10%,勝華 (2384) 搶單成功,本季營收季增率可望超過20%表現最為亮眼,介面 (3584) 因為三星平板電腦出貨遞延,本季營收也有20%的成長。
受客戶出貨遞延影響,觸控面板廠第2季營收、獲利表現不如預期,也造成近期股價下修;由於價格競爭加劇,觸控面板本益比從先前的15到20倍,降到10到12倍。不過在目前市場一片保守氣氛之下,觸控面板廠下半年仍有兩位數的成長幅度,是少數有旺季效應的產業,再加上日前股價已經跌深,後續反彈可期。
面板廠指出,iPad 2觸控面板出貨量第3季出貨將增加30%,而三星新款10.1吋和8.9吋平板電腦觸控面板也於第3季出貨。亞馬遜平板電腦和華碩新一代變形金剛計畫在第3季末出貨,將帶動觸控面板廠出貨爆衝。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1/08/08 07:54
------------------------
觸控Q3營收看旺 介面亮燈漲停
隨著第3季各品牌廠包括蘋果、亞馬遜等將陸續推出新機上市,觸控面板廠介面 (3584) 、勝華 (2384) 、TPK宸鴻 (3673) 業績吃補,帶動今(27)日股價也向上走揚,介面股價更開高走高,盤中直奔漲停。
介面5、6月營收表現不如預期,不過法人預估,隨著亞馬遜平板新機種即將上市,拉貨力道增強的挹注下,介面第3季營收可望擺脫上季疲弱陰霾,季成長幅度上看2位數。
隨著營運可望回溫,介面今天股價開高走高,盤中亮燈漲停,來到75.9元價位,一舉站上5、10日均線,委買單高掛逾3000張。
勝華在客戶訂單的加持下,法人預估,勝華第3季營收有機會季增2成,不過仍須留意的是,觸控面板廠近期殺價搶單,毛利率也將受到影響,獲利表現為觀察重點。
而法人也持續看好,TPK宸鴻第3季營收可望小幅增長,季增率約來到10%左右,續創新高紀錄,也將在9月出貨iPad 3觸控面板,帶動TPK宸鴻近期股價持續走強,今天盤中最高來到882元,漲幅超過3%。
鉅亨網 記者陳姿延 台北 2011/07/27 11:05
--------------------------
觸控6月營收 介面、和鑫下滑 洋華月增16%
觸控面板廠6月營收出爐,介面 (3584) 、和鑫 (3049) 單月營收皆較上月分別下滑6.9%、3.5%,而洋華 (3622) 則是月增16.27%,不過,整體來看第2季營運皆為成長趨勢,展望第3季,洋華看好需求進入傳統旺季的效應下,第3季營收預計會比第2季好。
介面公布6月份營收為5.09億元,月減6.9%,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54.6%,累計今年上半年營收約27.7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8.7%。
介面第2季營收約15.8億元,季成長32%,低於原先市場預期的18億元,主要是受到非蘋果陣營平板電腦市場需求較低迷的影響,不過,隨著介面搶下華碩 (2357) 、宏碁 (2353) 、亞馬遜等3A平板電腦訂單,可望挹注下半年營運成長動能。
和鑫6月份營收小幅衰退3.5%,來到8.21億元,累計第2季營收為24.6億元,季成長98%,今年上半年營收達36.9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成長39%。
和鑫攜手彩晶 (6116) 搶進中小尺寸面板與觸控面板市場,在華碩平板電腦變形金剛熱賣,以及蘋果iPad 2觸控感應玻璃持續出貨下,下半年營運表現可期。
洋華今年6月營收成長至14.34億元,月增率達16.27%,較去年同期成長15.1%,累計第2季營收為40.38億元,季增12.9%,上半年營收76.1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3.4%。
隨著下半年步入手機面板需求旺季,洋華也看好第3季營運可望較上季成長,產能利用率會在9-10月達到高峰,中尺寸觸控面板第2季占營收比重約來到10%,全年將來到20%。
鉅亨網 記者陳姿延 台北 2011/07/11 11:20
---------------------------
營收不如預期,介面跌停創新低價
介面 (3584) 6月營收不如預期表現,股價今天開盤後打落跌停,已經來到掛牌後的新低價位。
介面今年6月份營收降到5.09億元,較上月意外下滑6.9%,較去年同期仍成長54.6%。累計今年第二季營收約15.8億元,季增32%。整體上半年營收約27.7億元,年增率28.6%。
原本市場預期介面第二季在三星和宏達電兩大客戶訂單加持下,加上非蘋果廠牌的平板電腦用中尺寸觸控面板訂單出貨帶動,第二季營收有機會挑戰20億元,但10.1吋的G/F架構產品因為新產品導入,初期良率較低,出貨量較原先預期少,使得營收表現不盡理想。
先前法人報告認為,第三季因進入旺季,加上若產品良率可逐漸改善,出貨量可逐漸提升;另外,若Nokia將Symbian系統轉為Windows Phone系統,觸控滲透率和採用電容式比例都將大幅攀高,介面之前已打入Nokia供應鏈,對其電容式手機觸控出貨有利。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1/07/11 10:16
------------------------
iPad占據台灣面板廠產能 亞馬遜平板供應恐告急
美國網路零售巨頭亞馬遜 (Amazon)( (US-AMZN) ) 計畫今年下半推出平板電腦產品,數家台灣觸控螢幕面板製造商已接獲零件供應詢問。不過,由於面板廠不少產能已被蘋果 (Apple)( (US-AAPL) ) 吃下,恐擠壓到亞馬遜的零件供應。
《電子時報》周四 (30 日) 引述業界消息人士報導,亞馬遜已與宸鴻 (3673) 、勝華 (2384) 、彩晶 (6116) 及介面 (3584) 等台廠洽購觸控面板。亞馬遜目標今年底前出貨 400 萬台平板電腦,並計畫 9 月份取得首批面板出貨,數量上看 150-200 萬片。
報導指出,原本已是蘋果 iPad 平板主要面板供應商的宸鴻,由於擔憂產能負荷不了,對於接下亞馬遜訂單意興闌珊。
勝華近期也吃下不少蘋果訂單,且預期第 3 季營收因此攀高。但公司生產時程表顯示,下半年產能將呈現吃緊狀態,恐難再承接亞馬遜訂單。
至於介面,雖然公司目前業務焦點放在薄膜型電容式觸控面板,但也能夠生產玻璃型觸控面板,亦即會是消息人士所稱,亞馬遜平板可能採用的螢幕種類。
鉅亨網 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1/07/01 11:43
-----------------------
德意志:觸控面板廠年營收成長15% 看好三千金宸鴻
台灣觸控面板產業前景看好。德意志證券出具研究報告指出,未來2年內,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帶動下,觸控面板仍處初期階段,不會有產能供過於求的情況,市場小覷發展潛力,預期觸控面板需求強勁,營收年成長可達15%。首選TPK宸鴻 (3673) ,看好其技術、產能、客戶,以及財務營運,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看上看1213元。
近期科技大老紛紛預言第3季成長後市恐有轉淡的趨勢,但德意志證券認為,觸控面板是少數科技產業中,成長前景仍強勁的產業。特別是台廠如宸鴻等在早期就切入觸控技術,已取得技術領先的龍頭地位,以積極長遠的眼光來看,宸鴻是產業中的首選標的。
德意志證券表示,台灣觸控面板產業在有利的發展位置,除了具有早期發展的優勢和穩定的營運業績外,更是大廠如蘋果、宏達電 (2498) 、三星供應商,訂單不虞匱乏,預期在2013年產業營收年成長可達15%。
由於去年起各廠陸續投入相當大的資本支出,市場因此預期將出現產能供過於求的情況,但德意志證券認為,目前觸控面板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加上產品良率還不夠高,因此不像商品化產品投入大量資本支出後出現供過於求的問題。
德意志證券指出,投射式電容觸控技術將是市場主流,其中玻璃觸技術市場占比最大,而非蘋果陣營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在薄膜型技術應用也持續升溫,預期宸鴻和介面 (3584) 可望受惠,因此皆給予買進評等。
德意志證券分析,宸鴻握蘋果和宏達電等一線大廠客戶訂單,今年更是積極擴充產能,朝上下游垂直整合邁進,做到獲取更多重要零組件的貨源,以期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也投入相當的研發費用,在技術上領先其他同業。綜觀宸鴻技術、產能、客戶,以及財務營運的優勢,宸鴻將是最大的贏家,預估今年營收、獲利分別成長118%、154%,今、明年每股盈餘分別為53.82元、67.41元,看好宸鴻邁進千元大關,股價還有33%上檔空間。
德意志證券也看好介面,在非蘋果陣營對於薄膜電容需求增溫下,介面後市看好。與洋華 (3622) 相比,介面已順利切入三星平板電腦供應鏈,也相繼推出7吋、8.9吋,以及10.1吋平板電腦,預期今年第2季業績表現相當亮眼。而未來幾年內電子產品將更注重降地成本的趨勢,薄膜電容技術將會是首選。因此給予介面買進評等,以及目標價117元,預期近期股價也將有16%上檔表現。
德意志證券也分析,勝華 (2384) 雖然有TFT LCD業務等利基,但勝華必須處理大量資本支出業務,加上良率仍無法有效提升,恐會流失更多既有的LCD業務,因此給持有評等,以及目標價42元。至於洋華,雖然在電阻式觸控技術有其優勢,但公司在面臨從電阻式技術轉型到電容式技術的過渡階段,因此給予持有評等,以及目標價214元。
鉅亨網 記者陳俐妏 台北 2011/06/20 07:50
-----------------------
德意志看好觸控面板 首選宸鴻
德意志證券在最新研究報告中,看好觸控面板產業前景,首選TPK宸鴻 (3673) ,目標價905元。
德意志證券在今天出具的觸控面板研究報告中指出,觸控面板產業是台灣科技股中,少數具有強勁成長力道的產業,但認為市場仍未全然認知到其發展潛力。
德意志證券表示,台灣有幾家觸控面板公司因較早研究觸控技術,目前已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以積極長期眼光來看,將TPK宸鴻列為首選標的。
台灣觸控業者成為品牌大廠蘋果、宏達電 (2498) 及三星的主要供應商,處於有利的產業地位;德意志證券認為,觸控面板市場是可以持續長久的,預估至2013年產業營收可達15%的年成長率。
德意志證券認為,觸控面板市場仍處於初期階段,不像商品化產品投入大量資本支出後,而須擔心供過於求的問題;德意志證券指出,未來2年,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仍將推動觸控面板需求強勁成長。
<strong>德意志證券表示,投射式電容觸控技術是市場主流,也看到非蘋果陣營的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在薄膜型解決方案應用升溫,TPK宸鴻及介面 (3584) 將受益,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分別為905元及100.5元。</strong>
德意志證券以TPK宸鴻為類股首選,認為將是觸控產業的最後贏家,勝華 (2384) 及洋華 (3622) 則評等中立,目標價分別為38.1元及198.5元。
中央社記者張良知台北 2011/06/17 13:28
------------------------
傳獲3A平板訂單,介面H2業績成長動能強
介面 (3584) 昨日股東會,董事長葉裕洲表示,目前台灣產能滿載,第4季湖南新廠產能開出,將帶動營收跳升。外傳介面搶下華碩、宏碁、亞馬遜3A平板電腦訂單,挹注下半年成長動能,平板電腦全年營收貢獻可望逾2成。
由於客戶產品調整、產能利用率偏低,介面首季僅小賺0.11元使得介面股價向下修正。不過在宏達電新機出貨帶動之下,4月營收升至5.2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4%,介面總經理童國雄表示,觸控面板需求強勁,目前產能已經滿載,估計5月營收持平,不過6月因為平板電腦新訂單出貨,由於產品組合調整,因此6月營收會有比較大的成長。
法人估計,介面本季營收季成長約40%至50%,第2季營收可達到18億元以上,隨著產能利用率拉到9成以上,毛利率也將拉高到20%,獲利也將改善。在平板電腦新單挹注之下,介面下半年成長動能強,也帶動近期股價翻揚,股價重新站穩百元大關,收盤價105元。
介面是三星平板電腦主力供應商,供應7吋、10.1吋薄膜電容式觸控面板訂單。葉裕洲指出,因應客戶需求,今年也向多家彩色濾光片廠購買觸控感應玻璃,做觸控模組貼合,近期已經開始出貨,下半年將持續放量;首季中尺寸產品營收比重不到1成,本季將拉高到20%,全年中尺寸營收佔比估計將在20%以上。外傳介面除了掌握宏碁、華碩雙A的平板電腦訂單之外,又搶下近期備受矚目的亞馬遜平板電腦訂單,挹注下半年業績成長動能。對此,介面指出,不方便針對個別客戶表示意見。
葉裕洲透露,5月開始觸控面板訂單需求轉強,介面產能也衝上滿載,公司端午節也不休假,要加班生產。湖南長沙新廠廠房建置已接近尾聲,預計8月裝機、10月投產,年底前投產規模可達8成。介面新廠一期估計中尺寸月產能可達250萬片,全年將貢獻人民幣3億元的營收。公司同時將在2012年第2季、第4季以及2013年,陸續進行第2、3、4期廠房擴建。
中尺寸觸控面板因為進入門檻高,今年價格相對穩定,葉裕洲認為,在平板電腦價格競爭,以及各家大廠加足馬力擴產之下,明年觸控面板產業價格競爭加劇,預估觸控面板均價會有約10%至15%的跌幅。因此廠商必須做到材料改善、製程突破,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1/06/03 08:02
--------------------------
介面拚擴產 中國湖南長沙廠10月量產 明年月產能250萬片
介面 (3584) 董事長葉裕洲表示,隨著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熱銷下,公司積極拓展客戶,而投資8000萬美元中國大陸湖南長沙廠將於今年10月量產,初期投產規模為40%,月產能為100萬片,而預計明年1月將投滿,月產能上看250萬片,同時未來也將陸續新增第2到第4廠。
葉裕洲指出,湖南長沙廠將在10月開始量產,初期投產規模約40%,未來將逐步增加,11月有60%,年底將來到80%,估計全投產月產能將來到250萬片,同時未來也將在增加第2到第4廠房,將陸續自明年第2季、第4季,以及後年進行擴建,每廠投資金額約為2500萬美元。
他進一步表示,目前台灣廠缺工問題嚴重,有訂單但卻苦無人員幫忙生產,而大陸廠則因有政府幫忙,缺工問題比較沒有那麼大。
而根據市場研究機構資料,今年第4季中國大陸觸控面板每月商機達百億元,介面也積極搶食商機,除了除鞏固既有韓系客戶,也持續開發台灣、北歐、日本及中國大陸等其他品牌客戶。
對於觸控面板市況,葉裕洲指出,觸控面板產業愈趨競爭,在明年整體產業恐下降10-15%,他強調,因應之道在於強化自身製程、材料自製化,才能確保市場競爭力。
此外,介面也開發出PMMA表面蓋板,依照材料厚度不同,硬度可達6-8H,初期瞄準中國大陸當地品牌客戶,預計7月份導入設備,第3季就會開始量產,看好未來發展潛力。
介面今(2)天召開股東會,通過去年盈餘分配案,每股配息0.75元,並通過資本公積轉增資發行新股案。
鉅亨網 記者陳姿延 桃園 2011/06/02 19:30
-------------------------
介面PMMA表面蓋板Q3量產
介面 (3584) 今天舉行股東常會,會中通過2010年度財報及盈餘分配,該公司去年營收59億元,全年毛利率約19%,營業利益5.62億元,稅後淨利3.3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4.13元,發放0.75元現金股利及0.9999元股票股利。
今年4月營收5.2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4%,也是連續2個月回升到5億元以上,5月目前看來是持平情況,但新接平板電腦客戶訂單,6月會有較好表現,法人估計單季季營收成長約4成。介面董事長葉裕洲指出,目前除鞏固既有韓系客戶,也持續開發北歐、日本、台灣及中國大陸等其他品牌客戶,擴展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市場佔有率。但在觸控廠商大舉擴產下,對後續產業秩序投下不確定因素,預期觸控面板ASP跌幅約10-15%,廠商必須做到製程改善及材料自製,才能在競爭激烈未來中勝出。
介面已經開發出PMMA表面蓋板,相關設備即將於今年7月份導入,第三季開始量產,初期以中國大陸當地品牌客戶為主,不論是玻璃蓋板加上薄膜感測器Sensor結構或是PMMA蓋板加上玻璃感測器Sensor結構觸控面板產品,價格上都很有競爭力,PMMA蓋板未來相當具有發展潛力。
湖南長沙新廠則預計將於7月開始導入設備,10月投產,產能每月可達600萬片,年底前投產規模可達8成,並自2012年第二季、第四季及2013年,陸續進行第2、3、4期廠房擴建。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1/06/02 16:29
---------------------
介面(3584)
◆昨日盤勢回顧:台股站上9千點,近日恐遇回檔
台股昨日延續強盛氣燄,溫和上揚,儘管如預期一般接近9100點附近遭遇反壓,最終仍收在9千點之上,漲幅達0.82%,量能也穩定維持於1300億元附近。昨日收上影線,代表多方追價無力,或將先行整理再等待突破機會,近日恐有小幅拉回之可能,下方於季線處有支撐。
籌碼方面,外資現貨再加碼,三大法人買超金額共達184億元;期貨部分,外資與自營商聯手增加近2500口的淨多單,使整體法人未平倉淨多單已達9千口附近。法人期現貨續追價加碼,顯然看好台股後市。此外,台幣繼續維持升值態勢,昨日盤中一度大升兩角,台北外匯經紀公司交易量即達12億美元左右,可見資金匯入力道十分強勁。綜觀而言,近期國際股市逐漸回溫,希臘債務償還問題暫時告一段落,美元也再度轉貶,市場信心重新恢復,以上皆將構築台股行情的多頭利基。
昨日電子再度發光發熱,一樣扮演領漲角色。三大高價股表現搶眼,其中大立光大漲4.45%,股價逼近千元大關。通訊網路族群也在神腦、啟碁、華寶漲停帶動下,整體漲幅達1.6%。鴻家軍的鴻海守穩百元價位,其他鴻準、奇美電也表現不錯。金融股成交比重略微下降,主要仍由金控股較有收紅表現,另外週二漲停的統一證則在昨日收黑。傳產漲跌互見,塑化族群由台塑集團領漲之下,成大盤最強勢類股,台塑、南亞分別走揚3.18%及2.38%。奢侈稅昨日首上路,衝擊營建族群小挫0.29%。此外,觀光、百貨、汽車皆下跌1.2%,為昨日主要弱勢族群。
◆投資組合回顧
投資組合昨日變動:
投資組合昨日賣出: 3張瑞昱 @ 65.5 元
投資組合昨日於65.5元再出場瑞昱一半持股,而昨日瑞昱收了一長上影線,在上方賣壓之下,今日股價可能出現下跌,預期若股價回落至前波支撐約62~63元的位置站穩,投組將重新加碼。
以大盤昨日上攻的表現來看,投組中僅統一、台肥、台橡表現較為強勢,電子股尾盤多出現拉回,多收上影線,預期電子股在近期上漲一波後可能暫歇,但由於多頭市場仍在,因此拉回即是買點,投資組合也會進場加碼。目前投組比重轉為以傳產較大,佔約2/3,電子則佔1/3。近期列入觀察名單之個股多為電子股,包括晶電與奇美電,但因股價多未出現拉回,因此投組並未追高,若近兩天有望回檔,則投組也將趁機進場,屆時電子股比重可望回升至50%。
◆個股精選
◇介面 3584(TW)
介面自去年9月至今年4月一直呈現高不過前高,低過前低的弱勢格局,直到4月下旬的反彈出現,雖然向上觸及半年線後出現拉回,但回檔不破前低,且呈現下方有撐的情形,5月下旬開始醞釀重新上攻的契機,昨日終於帶量上漲突破上方半年線,並收在半年線上,為一正面訊號。籌碼面上,三大法人與主力券商自4月下旬即開始逐漸吃貨,也因此股價當時即開始走穩,而由於介面股價自當時以來尚未出現較大幅度的漲勢,在法人獲利未拉開之前,預期股價後續仍有一波上漲空間。建議進場價位可設在98.5~100.5之間。
本報告由先進全球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本公司"提供,僅供訊息接收者之參考用途。其中資訊均來自於各金融機構授權刊登或以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就其完整性、即時性與正確性不做任何擔保,若有任何疏漏或錯誤,本公司之任何董事、監察人或受僱者,毋須負任何法律責任。本報告純為研究性質,報告中提及先進全球投顧之投資組合皆為模擬績效,不代表對行情之預測或研判,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損益風險。本內容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保護,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修改、散發或引用。
2011/06/02 09:19 先進全球投顧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10602/2/2m32t.html
-----------------------------
介面4月營收5.27億元,年增54.15%
介面(3584)4月營收持續回溫,單月來到5.27億元,月增0.7%,年增54.15%;累計1-4月營收為17.23億元,年增率16.03%。
介面第一季營運不如預期,不過,3月起營收開始回溫,4月小幅增加,在中尺寸電容式觸控面板出貨量大幅成長下,5月起營收開始明顯增加,日前公司法說會也釋出對第二季展望樂觀的看法,隨著產能利用率提高到80%-90%,營收將會是逐月往上趨勢。
目前介面台灣廠共有600萬片/月產能,預估到2011年第四季,電阻式觸控面板產能將降至100-150萬片/月,電容式觸控面板產能將提高到400-450萬片/月。大陸湖南長沙廠正在蓋廠,預計第三季將會進入量產,觸控面板產能將可達600萬片/月。
介面也將壓克力板經過硬化處理,開發出硬度達6H-8H的表面蓋板,未來可提供客戶在玻璃表面蓋板之外的新選擇。目前PMMA表面蓋板相關生產設備正在進行裝機,預計在今年6月底、7月初,就可完成裝機,並開始進入生產,最快在今年第三季有所貢獻。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1.05.10
------------------------
介面稼動率升至90%
觸控面板廠介面光電(3584)公布第1季財報,毛利率衰退到12.38%,僅小賺1,000萬元、每股純益約0.11元。不過由
於手機、平板電腦新機出貨,介面總經理童國雄表示,本季營收估成長40%以上,產能利用率將提高到80%至90%,毛利率將提高到去年平均20%的水準。
介面第1季財報不如預期,單季營收為11.95億元,年增4.5%,介面副總許暉東表示,因為產能增加、出貨未跟上腳步,造成產能利用率只有50%到60%的水準,使得毛利率遽降到12.38%,衰退福度超出市場預期。此外,首季認列員工分紅費用,以及進行客戶調整等影響,稅前盈餘年減88.6%,僅1,200萬元,稅後淨利約1036萬元,年減88.1%,每股純益僅0.11元。
展望第2季,童國雄指出,首季是今年營運低檔,由於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均配合新機上市出貨,本季營收會有40%以
上的成長,不僅第2季出貨逐月攀高,今年也是逐季成長的趨勢。其中平板電腦出貨成長看俏,首季中尺寸產品營收比重不到1成,本季將拉高到20%,全年中尺寸營收佔比估計將在20%以上。
此外,產能利用率也將從首季的60%提升到80%至90%的水準,隨著產能利用率增,以及高毛利的電容式觸控面板比重提高到80%以上,預估本季毛利率將回到去年約20%的均值之上。
介面董事長葉裕洲表示,看好中國大陸市場潛力,因應愛國者、中興、華為等中國大陸業者的訂單需求,今年還持續擴產,全年資本支出規劃20億元,18億元用於大陸湖南廠第1期擴廠補足訂單缺口,預計8月裝機,9月試車,第3季將貢獻營收。在下半年旺季需求帶動下,第3季相較於第2季還有兩位數的成長。
此外,有別於同業投資在黃光設備,介面持續提升銀線印刷技術拉高技術水準,並且投入ITO導電材料、以及PMMA材料開發。童國雄指出,觸控面板除了採用康寧Gorilla玻璃之外,下半年將開始供應硬化處理的PMMA材質,耐磨擦度達6到8H,並積極強化硬貼硬部分技術。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1.05.04
--------------------------------
介面Q1 EPS僅0.11元 日震轉單帶動Q2營收成長逾40%
介面光電(3584-TW)今(3)日公布第1季財務報告,營收為新台幣11.95億元,年增4.5%,毛利率1.48億元,年減34.2%,衰減福度超乎市場預期,與去年高達303.%的成長幅度相比,今年第1季大幅衰退達92.6%。稅前盈餘年減88.6%,僅1200萬元。淨利1036萬元,年減88.1%。EPS(每股稅後盈餘)與去年同期1.13元相比,更減90.26%,僅0.11元。介面表示,主要反應第1季淡季、調整客戶比重。
日震轉單效益Q2呈現 Q3營收2位數成長
介面光電董事長葉裕洲表示,儘管Q1財報表現不如預期,但日震影響的轉單效益將明顯發生在Q2,在訂單明朗的情況下,保守估計公司將有40%成長。且看好中國大陸市場潛力,並因應中興、華為等中國大陸業者日益增加的訂單需求,今年資本支出規劃20億元,18億元用於大陸湖南廠第1期擴廠補足生產缺口,一旦8月裝機,9月試車,在客戶端第3季、第4季旺季需求帶動下,第3季將比第2季獲得雙位數成長,而今年第4季將有顯著貢獻,年營收可望再創新高。
葉裕洲進一步表示,最近更接到客戶電話要求提早出貨。此客戶原本認為受日震影響可能影響零組件供應,而致電將出貨改到8月,但是最近卻又致電要求希望提早到6月出貨,顯見地震對於該公司訂單未有顯著影響,反而使該公司第 2季、第3季訂單能見度大幅提高,達經濟規模。
訂單涵蓋5大手機廠 單一客戶占比不到40%
針對第1季客戶比重調整部分。介面光電總經理童國雄表示,去年偏重單一客戶,今年第1季為反應去年12-今年2月為淡季,再加上積極調整客戶、產品比重,使第 1季客戶訂單涵蓋五大手機製造商、平板電腦製造商,單一客戶占比不超過40%,另外,儘管3月營收有大幅度成長,但尚未達到經濟規模,因此將持續強化電容式產品產能。
Q1產能利用率上看60% Q3毛利率顯著成長
產能利用率部分,童國雄指出,該公司Q1產能利用率為50-60%,且模組出貨高於感測器出貨,電容式產品良率75-80%電容式應用平板裝置良率約65-70%,至於電阻式產品皆在85%以上水準。
展望未來,童國雄表示在積極調整電阻式產品比重,將使出貨80%為電容式產品,第2季產能利用率將為80-90%,3在客戶需求帶動下,將繼續拉高。Q2毛利率將靠近去年均值,Q3將開始顯著成長,再加上開發中國大陸市場,把握既有一線客戶,因此對於公司營運可望挹注成長動能。
觸控面板採用康寧Gorilla Q2起供應PMMA材質
此外,面對外界詢問是否如洋華(3622-TW)一樣發展R2R製成部分,童國雄則回應,該公司有別於同業大量投資在黃光設備,將著眼於銀線印刷技術、先進ITO導電材料開發,規劃投入資本支出25%,進而使觸控面板除可採用康寧Gorilla玻璃,最快也可於Q2開始供應改用改良後的硬化處理的PMMA材質,耐磨擦度達6-8磅/H,並積極強化硬貼硬部分技術。
童國雄透露,該公司6月設備裝機試車後,即可量產PMMA材質觸控面板模組,且透過全面貼合LCD製程,因此,已有顧客考量產品品質以及產品安全、成本,願意放棄強化玻璃,採用PMMA材質,PMMA兼具耐磨擦、高透光度、高性價比三大特色,可望為未來應用主流,且對於該公司Q4有顯著挹注。
鉅亨網記者尹慧中 台北 2011-05-03 18:05:50
-------------------------------
介面、洋華本季出貨旺
第2季進入手機大廠的新機上市潮,帶動觸控面板廠出貨明顯反彈;隨著宏達電主力機種舖貨,介面(3584)本季營收成長率估50%;洋華(3622)也有歐系新客戶訂單加持,本季出貨成長上看2成。此外,熒茂(4729)、安可(3615)3月營收均創下新高,本季有望再登頂。
第1季在手機淡季、再加上平板電腦客戶調整庫存影響,介面第1季營收僅11.83億元,季減率近4成,不過第2季受惠於宏達電熱賣機種放量出貨,三星新款平板電腦、及其他歐美手機客戶新機量產出貨,法人預估介面4月營收將增至6億元以上,5月、6月再跳升到7億元以上、有機會創歷史新高,本季營收季增率超過50%。
介面指出,過去介面主要的韓系手機客戶佔營收比重高達55-65%,因此出貨也隨著客戶表現劇烈波動,今年開始供應台灣和歐系手機客戶部分主力機種,營收貢獻可望放大,客戶結構更健康,今年不會有單一客戶營收比重高於4成。
由於電容式觸控面板轉換不順,洋華業績、獲利自去年第4季大幅衰退,第1季又因為傳統淡季出貨仍在低檔,總計第1季營收約36.79億元,季減25%。
洋華手機觸控面板主要客戶是LG、三星和宏達電,不過洋華透過光寶旗下的機殼廠光寶移動(Perlos)打進諾基亞供應鏈,新款手機觸控面板訂單開始出貨,可望帶動第2季營收成長,法人預估洋華第2季營收有機會較首季成長10-20%。
受惠於光學鏡片及投射式電容觸控模組出貨回升的帶動,熒茂3月份營收1.10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水準。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1.04.25
---------------------------
介面3月營收回溫,月增51.3%
擺脫今年前2月傳統淡季及下游客戶進行產品機種轉換造成的營收下滑,介面(3584)3月份營收回升到5.23億元,較上月大幅成長51.3%,較去年同期成長23.1%。累計今年第一季營收為11.95億元,季減40%,比去年同期成長4.6%。
介面2010年主要客戶以三星Samsung最大,佔營收比重達50%,其他客戶包括Sony-Ericsson、Motorala、HTC,其中前3大客戶合計佔營收比重達70%以上。
目前也接獲ACER、ASUS、Lenovo等中尺寸薄膜式電容觸控面板訂單,另外,小尺寸觸控面板接單也新增歐美及中國大廠,法人預期第二季在產品組合改善、訂單增加下,營收將明顯的成長。
介面主要觸控面板產能集中在台灣,中國大陸方面,去年在湖南長沙投建新廠,預計今年第三季投產,以小尺寸計算,新增產能可達600萬片/月,且全部以電容式觸控面板為主,兩岸合計產能每月將達1200萬片。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1.04.08
-----------------------
台商擅長快速反應,觸控廠:能解決日震影響
觸控面板廠介面(3584)、洋華(3622)、勝華(2384)、TPK宸鴻(3673)均表示日本強震不影響產業關鍵零組件的供應,介面副總許暉東也表示,台灣廠商的競爭力就在反應速度快、產品開發期短,「大家為了求生存、會想盡辦法快速解決問題。」品牌廠可能以減少產品機種數或強打旗艦機種的方式因應。
許暉東表示,在發生地震之後各家的採購幾乎都忙翻了,把供應商名單攤開來都傻眼,所有零組件、上游材料供應商算起來都有幾百家以上,加上日本通訊有問題,要聯絡有相當的難度。
目前觸控面板使用相關零組件均未受到影響,許暉東解釋,但客戶端有可能相關高階零組件發生上游缺貨問題,但台灣廠商的競爭力就在於快速反應,「大家都還是要生存下去。」
許暉東認為,為了因應這個問題,可能部分手機、平板電腦廠商預計第2季將推出的多款機種,就會以減少機種數、或強打旗艦機種的策略因應,拉高高單價旗艦機種的出貨數,將資源放在同一款產品上,「畢竟手機廠就是靠新產品的推出搶攻市占率。」
工商時報─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1.03.23
----------------------------
蘋果不斷鏈,觸控面板、相關零組件全面大漲
在蘋果等各家大廠積極確保第二季供應鏈不致中斷消息激勵,帶動今天觸控面板及相關零組件族群全面大漲,TPK宸鴻
(3673)直逼漲停,而勝華(2384)漲幅也來到半根停板,周邊零組件買盤火熱,安可(3615)、介面(3584)受到消息面影響,以跳空漲停開出,帶動熒茂(4729)、富晶通(3623)、迎輝(3523)、嘉威(3557)都亮燈漲停。
市場擔心日本強震恐怕造成行動通訊產品供應鏈出現斷層,不過,隨著日立化成、SONY的ACF異方性導電膠,以及三菱瓦斯化學、日立化成的BT樹脂陸續恢復部分生產,預期供應鏈將可銜接。
此外,今天報載蘋果電腦與供應商進行密集的供應鏈會議,同意供應商漲價要求,以確保第二季供應鏈不致斷鏈;英特爾
等科技大廠陸續派出一級採購人員分別赴台日韓三地進行了解,各家大廠祭出包廠、包料、包漲價的「三包」的策略,分散供應商因日本核災後造成原料價格飛漲的壓力。這些動作都可能使得觸控面板及相關零組件第二季呈現淡季不淡。
TPK宸鴻、勝華大吃蘋果訂單,因應需求持續增加,TPK宸鴻將發行4億美元ECB海外可轉債,勝華也公告計畫要發行3-4億美元GDR海外存託憑證。
介面法人估計3月營收將較2月至少成長4成以上,4月的營收成長幅度更高,另外,去年底首度打入諾基亞供應鏈,第二季大量出貨,又有宏達電、索尼愛立信、摩托羅拉與RIM等客戶加持,今年營運是一季比一季好。
安可3月營收將恢復成長動能,單月力拼歷史新高,且目前訂單能見度來看,第二季優於第一季,加上產品組合轉佳,毛利持續提高,有助於獲利持續上揚。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1.03.22
-----------------------------
介面今起開放信用交易
證交所指出,上市股票介面(3584)自99年7月27日上市至今已滿6個月,每股淨值為17.29元在票面以上,符合「有價證券得為融資融券標準」規定,且上市滿半年前之90個營業日其股價、成交量無過度異常,股權亦分散,因此公告自今(9)日起得為融資融券交易。
【時報記者王淑以台北報導】2011.02.09
-------------------------
觸控模組出貨支撐,介面Q1淡季不淡
介面(3584)2010年12月營收受到客戶盤點影響,降至4.86億元,累計去年第四季為20.25億元,仍創下歷史新高,法人
估計,今年第一季雖然是智慧型手機淡季,但介面在10.1吋觸控模組出貨支撐下,可望支撐第一季營收,營收僅下滑2.25%,接近20億元水準,呈現淡季不淡。
介面出貨Sony Ericsson和Motorola等電容式觸控模組,由於第一季手機新舊機種交替,為傳統淡季,預估供應手機部分營收會下滑,但在10.1吋觸控模組出貨下,有助於營收維持穩定,法人預估第一季營收仍有次高水準。
第二季後,Android 3.0可望如期上市,且iPad-like產品將大量鋪貨,另外,Motorola在2011年將積極於功能型手機上搭載電容式觸控模組,介面也打進Nokia供應鏈,因此小尺寸出貨動能會開始增強。
目前介面的產能仍集中在台灣廠,以3吋小尺寸產品計算,月產能達500萬片。但公司新建的中國大陸湖南長沙廠,即將於2011年3-4月完工,並將於5-6月開始導入機器設備,預計最快在6-7月就會有小尺寸觸控面板150萬片、中尺寸觸控面板100萬片新產能陸續開出,預期介面營收將是逐季成長。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1.01.27
-------------------------
台觸控面板出貨,3年增3倍
受惠於iPad用觸控模組完全由台灣廠商供應,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楊仁杰預估,今(2010)年台廠平板用觸控
面板出貨量將達1,676萬片,再加上iPad以外平台,台灣觸控面板廠擴增產能,並參與PC大廠與消費性電子大廠供應鏈,預估2013年出貨量可望成長至6,638萬片,3年超過3倍的成長相當驚人。
楊仁杰分析,2010年台灣廠商手機用觸控模組出貨量達2.3億片,較2009年的1.5億片成長51%,預估2013年將再成長至4.2億片。
目前台灣平板觸控面板廠分成兩個陣營,分別是擁有蘋果客戶的TPK宸鴻(3673)、勝華(2384)以及介面(3584)、洋華(3622)等,外界預期2011年在各家廠商均推出平板電腦的帶動下,擁有產能及國際客戶的觸控面板廠2011年營收成長的力道可望延續。
工商時報─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0.12.29
----------------------
明年出貨倍增可期,宏達電奪回股王,供應商同賀
宏達電(2498)策略夥伴大會昨日召開,雖沒有量化明年出貨目標,但執行長周永明表示,今年面對產能、料況等挑戰,智
慧手機出貨表現仍超乎預期,明年可望顯著成長,供應商看法正面,預期HTC明年手機出貨量可望成長一倍數,上看5千萬台。
宏達電今日股價開高走高,盤中大漲3%,奪回股王寶座,一度站上900元。供應商也吃香喝辣,毅嘉(2402)、志豐(320
6)一度衝上漲停,美律(2439)、位速(3508)、嘉聯益(6153)、勝華(2384)、燿華(2367)等也都走高大漲。
策略夥伴大會除了執行長周永明外,資深副總經理暨研發與營運總經理劉慶東、策略長陸克思(Ron Louks)、產品長柯德拉(Kouji Kodera)、研發長陳文俊、營運長克思特(Matthew Costelle)均出席。供應商最關心的焦點在宏達電的產能問題,如果明年要出貨量倍增,現有產能可能不足,法人推測,宏達電可能考慮釋出代工訂單。
周永明表示,今年智慧型手機的主要成長因素包括創新的整合性產品、直覺的使用者體驗、行動寬頻(Mobile Internet)、手機上應用軟體(applications),加上提供豐富的內容(content)、行動上網(Mobile Web)及雲端運算。
宏達電今年電面對的主要挑戰在產能吃緊、料況的穩定性及新興市場的開拓,並持續提昇消費者對HTC品牌的滿意度及品質。
宏達電供應商包括高通、三星、勝華、介面(3584)、洋華(3622)、TPK宸鴻(3673)、華映(2475)、光寶科(2301)、美律、毅嘉、志豐、義隆電(2458)、燿華、嘉聯益、可成(2474)、位速、晶技(3042)、璟德(3152)與啟碁(6285)等超過1
00家供應商,昨日與會人士超過200人,今日概念股也伴隨宏達電走高。
【時報記者何美如台北報導】2010.12.10
--------------------------------
11月業績,介面強、洋華弱
觸控面板廠11月營收出爐,介面光電(3584)單月營收如市場預期續創新高,月增率小幅成長約3%,不過同以ITO薄膜為主的洋華(3622)11月營收則意外下滑,比上個月減少8.9%,與市場預期有相當大的差距。
介面單月營收持續創新高,前11月營收為53.3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幅度達56%,介面受惠於第4季起交予三星Galaxy Tab觸控感應器單月出貨量逐漸放大,帶動營收穩定成長。
介面出給三星的觸控感應器第4季出貨量可望達80萬片,比法人原先預估的50萬片明顯躍升,目前洋華針對三星的平板電腦產品也正在送樣當中,希望能打進供應鏈當中。
介面董事長葉裕洲日前指出,目前介面與日本寫真同列三星平板電腦觸控面板感應器供應商,在平板電腦順利出擊下,醞釀1年以上的10.1吋平板電腦產品也將於2011年1月開始出貨,同時該國際品牌客戶要求為模組產品,可望帶動介面營收進一步成長,台灣單月營收2011年有機會突破10億元大關。
相較於TPK宸鴻、勝華與介面等廠11月營收續創新高,洋華營收表現較為疲軟,受到傳統淡季效應影響,11月營收客戶拉貨力道減少,12月客戶仍持續減少庫存,單月營收恐仍維持於這個幅度,不過電容式觸控面板出貨量仍持續成長,12月出貨量仍有機會比11月增加。
儘管洋華第4季起開始布局中尺寸電容產品,加上智慧型手機方面也取得新大客戶諾基亞的挹注,但法人指出,以11-12月營收成長幅度比預期減少之下,第4季營收季增率約為10%,成長幅度略低於同業勝華的季增率3成、TPK宸鴻的5成。
工商時報─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0.12.09
----------------------------
介面:明年台灣營收增3成
觸控面板廠介面(3584)繼今年取得三星平板電腦訂單後,持續在非蘋果陣營布局平板電腦市場,介面董事長葉裕洲指
出,近期取得國際品牌廠10.1吋觸控面板模組訂單,將於明(2011)年1月出貨,台灣營收將挑戰年增3成以上。
葉裕洲指出,介面與日本寫真同列三星平板電腦觸控面板感應器供應商,在平板電腦順利出擊下,醞釀1年以上的10.1吋平板電腦產品也將於明年1月開始出貨,同時該國際品牌客戶要求為模組產品,可望帶動介面營收進一步成長,台灣單月營收2011年有機會突破10億元大關。
葉裕洲表示,介面能提供客戶產品測試服務,因此客戶要求出貨從原先的前段感應器做到後段模組,同時平板電腦也將成為推升介面營收成長的主要動能,明年平板電腦占營收比重將達50%,首度超越智慧型手機的營收。
介面將於第4季起開始出貨給三星觸控手機-Galaxy Tab觸控感應器,單月出貨量逐漸放大,第4季出貨量可望達80萬片,比法人原先預估的50萬片明顯躍升。
介面10月營收創新高、達7.59億元,11月營收有機會續創新高,12月受到客戶盤點影響略微下滑,但部分訂單將延至1月出貨,法人認為介面第4季營收季增率將達40%,明年第1季營收在新款產品挹注下更可望淡季不淡,甚至有機會比第4季高點僅略為下滑10%。
目前介面產能滿載,為了因應未來的需求,中國湖南後段模組廠預計明年下半年投產,產能將達單月250萬片;介面第3季起積極拉高電容式的出貨比例,2010年電容式觸控面板占介面營收比重約不到40%,2011年將拉高至60%。
面對蘋果電腦的觸控面板從兩片玻璃貼合轉型為更為輕薄的表面玻璃「cover lens」,葉裕洲也指出,公司研發壓克力複合材料(PMMA),具有防指紋、防刮、比玻璃重量更輕的優勢。
不僅成本上也比現在玻璃便宜4成以上,穿透力也僅比玻璃少1%,葉裕洲指出,此產品預計明年1月開始出貨,尺寸包含智慧型手機手機到7吋平板電腦;由於此產品為介面自己研發,未來一旦出貨量放大,預估可望帶動公司整體毛利率表現。
工商時報─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0.11.23
---------------------
接獲訂單,介面牽著洋華跑
介面(3584)獲國際品牌廠10.1吋觸控面板模組訂單,將於2011年1月出貨,激勵股價今天上漲半根停板開出,洋華(3622)也呈現緩步墊高。
介面與日本寫真同列三星平板電腦觸控面板感應器供應商,在平板電腦順利出擊下,醞釀一年以上的10.1吋平板電腦產品也將於明年1月開始出貨。
目前介面應用於平板電腦的中尺寸電容式觸控產品,佔總營收佔比約達10%。
隨著產能拉升、訂單成長、出貨量增加,預期到2011年,介面應用於中尺寸平板電腦之電容式觸控產品營收比重,將達50%。
洋華今年11月營收可望續創新高,12月步入傳統淡季,但來自韓系廠商中尺寸電容式觸控面板訂單可望開始出貨,使得洋華今年第四季單季營收有機會挑戰55億元以上,季增幅度估將達15%-20%。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0.11.23
-----------------------------
介面擴產速度優於預期,法人估11月營收仍有高點
介面(3584)10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由於擴產速度優於市場預期,法人估計,在7吋感測器出貨量11月持續放大下,11月營收應還有高點可期。
介面在小尺寸觸控面板新增Motorola和Sony Ericsson、Nokia等重量級客戶,且中尺寸感測器出貨重量級韓系大廠,帶動10月、11月營收持續成長,法人估計,7吋感測器出貨量11月將進一步放大至20萬片,單季可達50萬片水準,預估第四季營收介於22-23億元附近。
介面產品組合不斷改善,明年電容式觸控面板營收比重由今年不到4成提高到6成,良率預估可到80-90%,優於今年下半年的65-75%,可望帶動毛利及獲利提升。
公司將於明年發行800萬新股,每股暫定100元,籌資8億元,並發行五年期可轉債,金額12億元。
主要支應2011擴產計畫,其中,湖南新廠預計投入7000萬美元,3000萬元為機器設備,4000萬美元為土地及廠房,預計6月投產,3.5吋觸控面板估計產量約500萬片,整體產能在明年中可擴大一倍。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0.11.19
-------------------------
10月營收創新高,介面強彈飆漲停
介面(3584)第三季獲利表現低於法人預期,股價近期在投信法人賣超下大幅下修;不過,10月公布的營收再創歷史新高,今天股價反彈登頂,早盤一度攻上漲停。
介面前三季稅後盈餘2.20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81元,第三季稅後盈餘1.14億元,略低法人於原先預期,而遭到投信調節持股,也是這波最主要下挫的原因。
上週五公布10月營收達7.59億元,較9月增加15%,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93%,再創單月營收歷史新高,則激勵股價今天反彈。
介面產能在今年第三季已拉到滿載,中國大陸湖南長沙廠,已經開始動工,預計明年3-4月間完工。
以台灣現有觸控面板產能(以3吋小尺寸計算)可達500
萬片/月,湖南長沙廠完工後,第1期產能也將有500-550萬片/月計算,到明年第三季,介面的兩岸觸控面板產能,將可達1000萬片/月規模。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0.11.08
--------------------------
比價效應失靈,宸鴻一枝獨秀,族群急凍
TPK宸鴻(3673)今天掛牌,雖然股價表現亮麗,也創下了集中市場掛牌新記錄,但卻未激勵觸控族群的比價行情,反而在
預期心理提前反映下,今天介面(3584)打落跌停,市場關注的洋華(3622)、勝華(2384)也是呈現下跌表現。
TPK宸鴻以每股220元掛牌上市,開盤直接衝上500元,觸控股王瞬間易主,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盤中漲幅維持在120%附近。
TPK宸鴻股價火熱,但觸控面板族群卻是急凍,未見期待的比價效應,洋華雖然前三季毛利率和獲利均優於TPK宸鴻,但股價仍下跌1%-2%,而介面更是摔落跌停。
介面公布財報,今年第三季營收16.4億元,季增60%以上,單季毛利率接近20%,單季營業淨利約1.7億元,單季稅後淨利1.14億元,略低於法人預期的1.5億元,也是造成股價下挫原因。累計前三季營收38.41億元,年增約41%,毛利率18.5%,營業淨利約3.2億元,營業淨利率8.42%,前三季稅後淨利2.2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81元。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0.10.29
--------------------------
介面營收旺到11月,9月續戰新高
介面(3584)8月營收衝上5億元,達到5.44億元,9月營收續創單月歷史新高機會濃厚,法人估計第三季季營收將比第二季
成長超過5成,單月營收將持續走高至11月,呈現淡季不淡。
介面以玻璃貼薄膜形式推出的新結構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產品,在今年第三季開始出貨,並帶動營收逐月放大,預期在平板電腦新機上市拉貨效應帶動下,9月業績可望續創新高。
展望第四季,預估在韓系客戶平板電腦訂單加持下,營收將持續走高至11月,淡季不淡。
此外,介面兩大客戶三星與宏達電兩者合計佔其今年營收比重達60-70%。
展望2011年,受宏達電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估仍有60-70%的高度成長,且三星的平板電腦出貨量預估亦將由今年的100-150萬台提升至600萬台,兩家主力客戶營運被看好,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將持續帶動觸控模組未來爆炸性的需求,也將帶動介面維持高度的成長動能。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0.10.01
--------------------------
宸鴻210-230元掛牌,觸控股最高
觸控面板模組廠TPK宸鴻(3673)預計於10月中旬掛牌。
據了解,宸鴻的掛牌價格將介於210-230元之間,掛牌價將創觸控面板族群新高水準。
由於宸鴻被列為蘋果概念股,加上挾著全球第一大玻璃投射電容觸控模組廠之姿,這次回台第一上市,掛牌價格更是備受市場關注,宸鴻的掛牌價格將介於210-230元之間,明顯高出洋華(3622)掛牌價的90元和介面(3584)的57元,但宸鴻掛牌是否會出現觸控面板資金的排擠效果,值得注意。
對此宸鴻表示,掛牌時辰必須經由證期局通過,掛牌價格則尚未出爐。
洋華2009年3月掛牌後,掛著觸控面板獲利王的水準,股價一度衝高超過500元,這次宸鴻上市後,是否將掀起觸控面板族群的比價風潮還有待觀察。
宸鴻目前股本為20億元,董事長江朝瑞及董監事一共持有達5成股權,其他則為新加坡政府的10%、德國Balda的20%及群光(2385)的2%等。
宸鴻投射式電容觸控模組良率達85至90%,良率表現可說稱霸業界,毛利率約為20%,去年稅後淨利為23.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12.39元;在新產能開出之下,法人預估明年每股稅後盈餘有機會挑戰20元的水準。
宸鴻上半年營收為155.9億元、年增率為89%,營業毛利31.59億元,毛利率與去年同期持平、為20.26%,營業淨利為16.99億元,年增率達78%,稅後純益14.46億元,年增率為75%,每股稅後盈餘為7.65元,獲利寫下新高紀錄。
以上半年獲利數字觀察,洋華仍穩居獲利王,上半年營收78億元、毛利率超過30%、稅後純益15億元、每股大賺11.5元,宸鴻則位居第二。
工商時報─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0.09.17
-------------------------
觸控面板:市場需求大,介面漲停,勝華、洋華轉強
智慧型手機及蘋果iPad等平板電腦應用增加,瑞士信貸證券看好觸控面板的勝華(2384)及洋華(3622),勝華及洋華今天
股價再度轉強,介面光電(3584)股價更強攻漲停板,創下上市新高價,激勵觸控面板個股全面大漲。
iPhone等智慧型手機熱賣,且蘋果iPad引爆平板電腦熱潮,觸控面板應用增加,讓觸控面板股業績強強滾,其中勝華在蘋果加持下,第2季順利轉虧為盈,由於訂單強勁,法人預估,勝華第3季營收將較第2季成長40%以上,瑞士證券也看好勝華及洋華,瑞信證券表示,看好蘋果產品循環及智慧手機成長動能,重申勝華、洋華評等為表現超越大盤,激勵勝華及洋華股價轉強,而法人力挺的介面今天盤中更強攻漲停板,再創上市新高價。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0.09.15
------------------------------
觸控面板半年報:洋華、勝華表現佳,介面不如預期
觸控面板廠公布半年報,洋華(3622)、勝華(2384)表現較佳,介面(3584)不如預期,和鑫(3049)雖然觸控業務大增,但
毛利率仍為負數,法人預期第四季會轉為獲利。
洋華第二季合併營收達41.99億元,季增13.5%,營業毛利率升至32.9%,稅後盈餘9.74億元,季增76%,單季每股稅後盈餘達7.32元。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78.86億元,年增率53.8%,營業毛利率31.7%,稅後盈餘15.27億元,年成長26.7%,每股稅後盈餘為11.48元。由於宏達電的電容式觸控面板需求暢旺,洋華預估第三季營收將持續成長,9月會到達高峰,而ASP下滑對毛利率的影響,可由良率提昇及材料成本降低兩方面來彌補。
洋華第四季電容式觸控面板的營收比重可望從第二季的18%上升至30%,但以sensor為主,而非模組,預期明年電容式觸控面板營收比重將為40~50%。
介面第二季營收約10.17億元,季減10%,單季稅後盈餘2200萬元,每股盈餘僅約0.3元,低於預期,主要大客戶受到歐債風暴影響,訂單保守,加上每年4、5月份原本就是客戶轉換機種的時間。累計上半年營收21.6億元,年增33%,稅後
盈餘1.06億元,年增率11%,每股稅後盈餘1.42元,還較去年同期每股盈餘1.55元減少。
但介面目前訂單量已經超過產能,公司目前正積極規劃中國大陸湖南長沙新廠的建置計畫,而7月營收以4.3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8月維持成長,法人則推估介面第三季營收將比第二季成長3成。
和鑫在觸控面板放量下,第二季營收14.52億元,季增近兩成。
獲利部分,雖觸控面板營收由數千萬元數倍成長至約6億元,但良率尚需提升,毛利仍是負數,本業虧損1.97億元,稅前淨損2.17億元,每股稅後虧損0.25元。
第三季在觸控面板出貨回升下,7月營收5.49億元,月增18%,因觸控產線調整中,產能受限,預期8、9月與差異不大,7月單月獲利已見損平,預期8、9 月將可維持7月表現,第三季本業可望出現小賺,整體要到第四季才會轉為獲利。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0.08.31
---------------------------
中華信評調升介面長期企業信用評等為「twBB+」
中華信評今天將介面光電(3584)的長期企業信用評等由「twBB」調升為「twBB+」,長期信用評等的評等展望「穩定」;中華信評同時確認介面光電的短期企業信用評等為「twB」。
中華信評隨後應介面光電之要求,撤銷其前述評等。
評等理由:介面光電的評等獲得調升,係反映該公司面額新台幣6.6億元可轉債的全數轉換,以及新台幣8.55億元的現金增資,加上該公司近來逐漸趨於穩定的獲利水準,均已增強該公司的財務槓桿與現金流量保障措施。
2010年3月底時,介面光電的總借款對資本比已由去年同期間的44.7%,明顯降低至24.4%,主要係因其可轉換公司債全數轉換完畢之故。
在獲利能力改善以及借款水準降低的帶動之下,介面光電2010年第一季來自本業之現金流量對借款比亦上升至127%,且就其目前評等等級而言係屬令人滿意之上的水準。
中華信評預計,市場對於觸控面板的強勁需求、介面光電提升中的生產良率、高階電容式觸控面板銷售的持續成長,及其雖仍高度集中但正在成長中的客戶基礎,均可對該公司在未來二至三季內維持其現有的獲利能力提供支撐。
在生產良率逐漸趨於穩定的支持之下,介面光電2010年第一季的利息、稅、折舊、攤提前營業利益率已由2009年時的5.7%提升至 11.5%。中華信評亦認為介面光電漸趨穩定的獲利能力,以及該公司於2010年7月完成的新台幣8.55億元現金增資,將可協助該公司支應其較高的資本支出計畫所需,並在未來的12個月內維持與其目前評等等級相稱的信用指標。
介面光電的評等結果持續反映該公司所處之觸控面板業競爭且零散的產業特性、該公司有限的生產規模、偏高的客戶集中性風險、以及波動劇烈但改善中的營運績效。
可緩和介面光電前述評等劣勢的因素則包括:該公司中等程度的財務風險結構,以及有利的產業成長前景。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0.08.24
----------------------
觸控當紅,勝華、介面Q3營收季增估30%
不同於面板廠對第3季營收趨於保守,觸控面板廠第3季營收表現相當亮眼。在產能開出下,法人預估,包括勝華(2384)、介面(3584)、洋華(3622)等廠單季營收均可望創新高。
其中勝華和介面的季增率,都有超過季增30%的實力。
勝華7月營收創5年來新高,而介面的4.35億元則是歷史新高,年增率為15%、月增率為32%,累計前7月營收為25.95億元。
介面指出,由於第3季為傳統旺季,手機新客戶、新機種陸續推出,因此帶動營收進一步走揚,擺脫第2季客戶轉換產品總類、營收成長動能較緩和的陰霾。
介面進一步指出,公司才剛擴充完桃園中壢的2廠及3廠的產能,目前正在進行人員培訓的作業,在平板電腦使用的10吋電容式觸控面板開始出貨下,法人預估中尺寸觸控面板的出貨,將明顯貢獻8月的營收,8月營收有機會續創新高。
洋華尚未公布7月營收,同樣在新客戶與新機種的帶動下,法人預估洋華7月營收有機會比6月12.4億元成長,洋華並預計於8月12日舉辦線上法說。
洋華主要的韓系客戶將於7月開始大量出貨,至於本土客戶宏達電部份大尺寸訂單如3.7吋、4吋機種產品,將於今年下半年陸續供貨。
此外,洋華也打入新客戶RIM的供應鏈當中,雙方合作也將於第3季開始。
工商時報─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0.08.10
--------------------------------
介面7月營收創新高,月增32.5%
介面(3584)7月營收達到4.3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上月成長32.5%,較去年同期成長15.44%;累計1-7月份營收達25.95億元,年成長率達30%。
由於觸控面板出貨進入傳統旺季,以及電容式觸控新產品效益,帶動單月營收攀高,也因旺季效應,加上產能提升及新產品推出,下半年營收將持續走升至第四季,法人估計介面第三季營收可望較第二季成長40%。
電阻式觸控面板仍佔介面產品比重75-80%,由於正與NB等PC應用品牌客戶合作開發平板電腦應用的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將進入量產,預估今年下半年電容式觸控面板營收佔比將提升到接近50%,第四季還會量產9吋電容式觸控面板,最快今年第四季電容式觸控的比重將超過電阻式觸控。
介面第二季傳統電阻式毛利率約23-24%,全平面電阻式約20%,電容式約16~18%。
預期電容式模組在第三季產能擴充及良率提升下,毛利率可達到20-25%的水準,帶動獲利攀升。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0.08.10
---------------------------
介面1500萬美元登陸設廠,明年Q2底前投產
介面(3584)公告將投入1500萬美元,赴中國大陸湖南長沙籌建新廠。新公司名稱暫定為介面光電(長沙),主要將用於生產電容式觸控面板,預計將於明年第二季底前投產,以中小尺寸產品估算,月產能可能超過250萬片。
介面光電(長沙)將打造成能夠全方位供應全尺寸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的基地,初期仍將以中小尺寸電容式觸控面板為主,由於緊鄰蘋果Apple智慧型手機iPhone 4的視窗玻璃代工供應商(藍思科技)工廠,頗有打入Apple供應鏈的想像空間。
介面第二季受到韓系大客戶電阻式機種出貨下滑影響,全平面式電阻營收比重由第一季的80%下滑至66%,但投射式電容比重則由13.31%提升至22%,而利基型傳統電阻出貨第二季也較首季增溫,營收比重提升至12%,合計第二季營收為10.17億元,比第一季下滑10.94%,年增率27.8%。
第三季受惠新機種訂單出貨,投射式電容模組8月出貨大躍升,且單價大幅提升,營收可望回溫,預期在投射式電容良率逐步改善,以及規模經濟提高下,法人估計第三季毛利率可回升到20%以上,獲利同步攀高。
介面今天掛牌第五日,漲幅達到9.33%,也擺脫連三日收黑表現。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0.08.02
----------------------------------
介面風光上市,一度漲50.8%
觸控面板廠介面(3584)今天以每股57元掛牌上市,以80元開出、漲幅達到40.3%,目前盤中最高漲幅50.8%。
介面產品涵蓋1.8吋至23吋,全球前5手機品牌客戶三星、宏達電、索尼愛立信、摩托羅拉及諾基亞都是主要客戶,宏達電最近強打的野火機就是介面100%提供。
介面近年來專注全平面電阻式及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製造,全平面電阻式占營收比重最高為65%,其次則為投射式電容的22%,傳統電阻式占營收比重約12%,因供應平板電腦使用的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出貨將會明顯攀高,今年下半年投
射式電容占營收比重將達45%,與電阻式45%相當,明年將會超越電阻式。觸控產品在台灣市佔率居第二大,僅次於洋華。
介面2009年營收37.7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年第1季營收11.43億元,年增率達40%,不過第2季受到客戶對歐洲債信觀望的態勢影響,營收小幅下滑,累計上半年營收21.59億元,年增率34%,7月份在各個產品線出貨都有成長下,目前營收已經超過6月份的3.29億元。
此外,介面除固守觸控面板手機市場外,因應Windows 7帶來的應用需求,朝向中大尺寸、PC及平板電腦應用端發展,已經取得Windows 7認證。
而3D立體影像產業逐步成長,目前也開發裸視3D技術,推出具有3D立體影像相關產品,未來將搭配觸控面板出貨。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0.07.27
----------------------------
介面明以57元上市
證交所指出,觸控面板廠介面光電(3584)將於明(27)日以每股57元正式掛牌上市,介面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係初次上市掛
牌,其普通股股票自上市買賣日起五個交易日,股價係採無漲跌幅限制。
介面2001年成立,主要產品線含括電阻式觸控面板以及投射式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線完整涵蓋1.8吋至23吋,宏達電
(2498)、健和興端子等公司為其主要大股東,主要客戶包括Samsung、Sony-Ericsson、MOTO、NOKIA、宏達電等;
在智慧型手機市場逐步擴大帶動下,介面上半年營收21.6億元,年增33.9%,今年亦將陸續推出玻璃式、薄膜式的10吋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產品。
【時報記者王淑以台北報導】2010.07.26
------------------------------------
洋華、勝華、介面(3584)Q3產線爆滿
近期市場盛傳面板面臨庫存壓力,不過在手機應用觸控面板滲透率仍持續升高,加上平板電腦、電子書也掀起觸控面板的新應用。
第3季如勝華 (2384) 、洋華 (3622) 、介面光電 (3584) 、元太 (8069) 在旺季受惠下,產能皆全線滿載。
介面光電董事長葉裕洲指出,目前觸控面板應用在手機的比例僅30%,未來若提高至80%,市場上對於觸控面板的量還會大幅增加。
同時像是NB、平板電腦甚至是3D技術也會有觸控的功能。
介面初期目標市場為手機、遊戲機等應用領域,但未來也希望能朝電腦用螢幕發展,並預計第4季正式發表、送樣,希望日後能配合觸控面板產品銷售出貨。
介面預計8月起在供應平板電腦10.1吋的觸控面板產品開始出貨下,8月起產線全部滿載,同時洋華、勝華、元太也跟著滿滿滿。
【工商時報─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2010/07/24 10:00
-------------------------------------
打入平板電腦,介面產線滿載
全球前5大觸控面板廠介面光電(3584)董事暨執行長長葉裕洲昨(22)日表示,介面主打手機產業鏈的觸控產品,第3季起新增平板電腦10.1吋的電容式觸控也將開始出貨,8月產能全線滿載。
介面客戶包含全球前5手機品牌客戶,像是三星、宏達電、索尼愛立信、摩托羅拉及諾基亞,葉裕洲補充說,下半年索尼愛立信、宏達電都有很多案子在進行,其中像是宏達電最近強打的野火機就是介面100%提供。
預計7月27日正式掛牌的介面,主要股東包含群創(3481)、宏達電(2498)和健和興(3003)等;全平面電阻式占營收比重最高為65%,其次則為投射式電容的22%,傳統電阻式占營收比重約12%。
介面去年營收37.76億元創下公司新高,今年第1季營收11.43億元,年增率高達40%,不過第2季受到客戶對歐洲債信觀望的態勢影響,營收小幅下滑,累計上半年營收21.59億元,年增率34%。
葉裕洲表示,除了手機之外介面也打入平板電腦的供應鏈當中,10.1吋的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預計8月開始出貨,現在包含7吋、9吋的案子也在進行。
預估供應平板電腦使用的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出貨將會明顯攀高,今年下半年投射式電容占營收比重將達45%,與電阻式45%相當。
工商時報─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0.07.23
------------------------------
觸控:介面下周上市,光學膜片廠迎輝等3檔漲停
觸控面板廠介面(3584)下週掛牌上市,上游供應鏈的光學膜片廠迎輝(3523)、嘉威(3557)、宏森(3522)今天全面出現漲
停,興櫃的友輝(4933)上漲15元之多,回到百元之上。
介面今天召開法說會,下週將正式上市,也激勵今天光學膜片廠全面勁揚。
迎輝不願透漏客戶名稱,只表示有提供給非山寨的觸控廠商,但據了解幾家觸控大廠都是客戶,對於7月份營收表現,預期與6月持平,近年來訂單能見度一直維持大約15天,因此通常會有急單,也可能沒有,聚光片價格部分第一季跟第二季差異不大,第三季要等出貨完畢才能知道。目前聚光片產品佔迎輝整體營收比重約達80%-90%,ITO薄膜產品營收比重約10%-15%。ITO薄膜月產能營收貢獻約1600萬元,今年9月份導入第2條ITO薄膜生產線,投料面積較首條產線增寬1倍,預計將於第四季投產。
嘉威第二季營收季減13%,主因是所接獲的機種訂單需求比較淡,且預期聚光片價格第三季還會持續走跌,預估第三季與第二季持平。
去年也投入量產ITO導電膜,目前營收比重大約15%,目前嘉威只有1條ITO薄膜生產線,將於今年下半年導入第2條ITO薄膜生產線,預計於明年第一季投產。
友輝今年上半年營收約12.58億元,年增73%。儘管去年下半年毛利獲利暴增,主要原因來自客戶原料折讓、導致成本降低,不過,預估今年上半年獲利仍將較去年同期成長,初估可達1.2億元左右,每股盈餘估約3.4元。
下半年在新產線投產貢獻下,營收將持續成長,全年營收目標將挑戰36億元,年成長率上看80%。惟毛利率在原料成本恢復正常後,可能將逐漸向業界平均水準(20%以下)貼近。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0.07.23
-------------------------
介面27日以57元掛牌上市
觸控面板廠介面光電(3584)將於7月27日以每股57元掛牌上市,於23日下午舉辦上市前法人說明會。
介面成立於90年,主要產品包括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板、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線完整涵蓋1.8吋至23吋,專注深耕觸控面板領域多年。
在96年全球性經濟惡化,97年8月成功轉型生產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板產品,進行成品轉型,同時有別於一般投射電容式產品以玻璃基板為主,創新推出以ITO Film架構為主的投射電容式產品,技術與產品均走在觸控面板產業的前端。
介面為全球前五大觸控面板專業大廠,主要產業股東有群創、宏達電和健和興端子等。
由於成功打入全球前五大手機品牌客戶供應鏈,介面去年營收37.7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年第一季營收11.43億元,更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近40%;上半年營收21.59億元,也較去年同期成長34%。
介面未來將視客戶需求及市場變化,佈局大陸生產線以擴充產能,且為提供產品多樣性佈局,亦籌畫投入玻璃製程,穩定主要材料供應,提高產品品質。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0.07.22
-----------------------------
介面27日由興櫃轉上市
觸控面板廠介面光電(3584)將於7月27日由興櫃轉上市,預計7月23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受到季底盤點影響,介面6月營收3.29億元,月減5%,年增3.22%,累計上半年營收21.6億元,年增33.9%。
介面實收資本額約7.49億元,員工人數近1,500人;董事長為葉裕洲,總經理為李維鋒;以3吋觸控面板計算,最大月產能約為400-500萬片,其中介面最大法人股東為群創。
工商時報─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0.07.22
----------------------------------------------
準上市股/介面光電訂27日掛牌上市 股東大有來頭
介面光電(3584)為全球前五大觸控面板專業大廠,主要產業股東包括群創、宏達電、健和興端子等,再加上全球十大品牌手機大廠客戶及大陸行動通訊客戶的支持,預定在27日正式掛牌上市。
介面成立於2001年,主要產品包括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板、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線完整涵蓋1.8吋至23吋,專注深耕觸控面板領域多年。
介面指出,在2007年全球性經濟惡化打擊下,2008年8月成功轉型生產全平面電阻式觸控面板產品,進行成品轉型,同時有別於一般投射電容式產品以玻璃基板為主,創新推出以ITO Film架構為主的投射電容式產品,技術與產品都走在觸控面板產業的前端。
介面表示,產品成功打入全球前五大手機品牌客戶供應鏈,去年營收37.76億元,創下新高紀錄,今年第1季營收11.4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近40%;上半年營收21.59億元也較去年同期成長34%。
介面表示,展望未來,將視客戶需求及市場變化,佈局大陸生產線以擴充產能,為提供產品多樣性佈局,籌畫投入玻璃製程,穩定主要材料的供應,提高產品品質。
NOWnews/記者楊伶雯/台北報導 2010年 07月 22日 13:54
----------------------------------
介面光電7月27日掛牌上市
觸控面板廠介面光電預定7月27日掛牌上市,並訂於7月23日召開上市前法人說明會。介面6月受到歐債影響,及手機機型正值更換,出貨遞延,成長幅度縮小,營收3.2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2%,累計上半年營收21.5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3.93%。
介面 瞄準LG訂單
介面光電(3584)在陸續拿下三星、宏達電(2498)與群創(3481)等觸控面板訂單之後,今年將開發LG等新客戶。董事長葉裕洲昨(29)日表示,將努力拿下前十大手機廠的訂單,並把每一客戶占營收比重降至25%以下。
介面將在4月底前申請上市,最快在7、8月就可以掛牌。去年營收37.75億元,稅後純益1.6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53元。葉裕洲說,由於將送件申請上市,無法進一步說明今年的營收與獲利目標。
介面去年陸續引入宏達電與群創等兩大股東,宏達電持有介面約10%股權,群創則持有介面股權在9.7%。介面昨天舉行股東會,並改選董監事,宏達電順利取得一席董事。
由於有股東質疑,介面去年單一客戶占營收比重高達57%,風險太高,葉裕洲說,預期第二、三季,將陸續有新客戶會進來,今年會努力把最大客戶營收比重降至40%以下,並以拿下前十大手機廠訂單為目標,希望每家客戶占營收比在25%以下。
據了解,介面去年積極搶單,並從其他觸控面板廠,拿下三星的觸控面板訂單,三星占介面去年營收比高達50%至60%,第二大客戶為宏達電,占比約15%,群創占比在5%以下。
為了積極擴展新客戶,介面已經送樣大尺寸觸控面板的新產品給LG,預期在下半年將可以順利取得訂單。目前電阻式觸控面板占介面出貨比約六至七成,電容式約兩到三成,隨著愈來愈多手機廠採用電容式的面板,電容的出貨比重會愈來愈高。
介面觸控面板的良率在75%至85%,較去年提升了10%以上,隨著良率大幅改善,將可以提升獲利。介面目前單月產能約250萬片,規劃產能為500萬至600萬片。
另外,在飛機上的觸控面板市場方面,日本松下占有全球七成的市場,介面則占松下八成的出貨量,隨著航空產業復甦,飛機上觸控面板,將可持續貢獻介面的營收。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桃園報導】2010.03.30 03:54 am
------------------------------------
厚道的銷售殺手/葉裕洲 中年危機 圓創業夢
技術專業出身的介面光電董事長兼執行長葉裕洲,卻在日本做了20年賣設備機台的業務高手。十年前,只因為想一圓「這輩子能擁有自己工廠」的夢想,毅然返台創業,並順利募集資金,踏入觸控面板產業。
葉裕洲是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畢業後,赴日本廣島取得自動控制碩士學位後,就留在日本工作,一待就是20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進入東芝機械,負責銷售化工機台,技術出身的他,以服務熱忱、效率佳的特色,很快地成為業務部門的台柱。
葉裕洲在東芝機械工作十年,年薪已達600萬日圓,他為自己的部門締造七成業績。因為擁有傲人業績,讓日本住金物產開價1,200萬日圓設法挖角。此舉讓東芝機械大為緊張,立即給他倍數調薪以求挽留。
心存厚道的葉裕洲,為此還在老東家東芝機械多留了半年,直到交接完業務後,才轉赴住金物產上班。如此一待又是十年,一直做到外籍次長(相當於副部長)的職務。
葉裕洲在日本長達20年的業務生涯,讓他銷售設備機台、整廠輸出的經驗豐富,也因此與台灣不少的企業結緣,成為日後他創業最佳的資金來源。
他賣設備還有另一項長才,就是不僅是自家的產品賣得好,只要客戶需要的設備,就連韓國貨、德國貨等,葉裕洲都能賣得嚇嚇叫。
49歲那年,葉裕洲面臨「中年危機」的考驗。於是,他和老婆商量,表達想圓擁有自己工廠的夢想。
在現任介面光電執行長特助顏麗花,即老婆大人的允諾支持、免除後顧之憂下,葉裕洲仔細規劃了三個月,便決心辭職返台創業。
十年前,葉裕洲以「一枝筆、一張紙」的簡報方式,說服大股東投資介面光電,在二個月內籌足5.9億元的創業資金。
創立介面光電之初,曾經走過慘淡經營的虧損階段。葉裕洲說,由於公司不賺錢,2004年時介面光電的每股淨值只剩下3元,面臨創業以來的第一次危機。幸賴原股東、投資人的支持,順利募集7,000萬元特別股,讓公司漸入佳境,2007 年締造每股稅後純益9.9元的佳績。
然而,2008年介面光電遇上前三季虧損的第二次危機,葉裕洲認為,危機的到來,也就代表是轉機的好時機,介面經過這樣的考驗會走得更穩健。
如今,介面光電面臨業務成長的蛻變期,有了鴻海集團旗下群創光電的入股加持,相信介面的觸控面板之路,將可走得更順暢。
【經濟日報╱李珣瑛、邱馨儀】2009.08.09 04:12 am
---------------------------------------
洋華VS.介面 觸控超激龍頭戰
2007年具備多點觸控功能的iPhone甫一公開,即迅速獲得消費者強烈注意,並帶動其他手機業者,競相推出配備觸控面板的手機,同時間也帶領起觸控面板的風潮。
介面雙管齊下
搶單火力全開
洋華是這波風潮中最閃亮的明星,挾著南韓兩大手機廠的奧援與宏達電的訂單,洋華獲利驚人,今年3月掛牌上市後,股價一飛衝天,一度超越大客戶宏達電成為上市股王。
成立於2000年的洋華,在短短八年內,躍升為全球第二大觸控面板廠,領導該公司的靈魂人物,正是董事長林德錚,由於他堅信人才是公司營運決勝的關鍵,加上不放棄任何機會,對客戶提出的任何要求,即便是不可能的任務,也務求使命必達,終於使得洋華在觸控產業開花結果,其龍頭地位,到目前為止,都無人企及。
不過,緊追在後,排名台灣第二大觸控面板廠的介面,不甘一直屈居第二,介面董事長葉裕洲,不僅在今年成功搶到宏達電的訂單,成為主要供應廠商,更拉攏宏達電投資,成為該公司的股東,現在更進一步引入鴻海集團的資金、客戶與訂單,可望藉由鴻海的力量,搶得蘋果iPhone和最大手機廠諾基亞的訂單,誓言要與洋華一較高下。
介面今年初引進大客戶宏達電,參與介面的私募案,近日再透過發行公司債,引入鴻海集團旗下的群創光電,未來群創可望成為介面最大股東。明年規劃申請股票上市的介面,在躋身鴻海集團,成為新的生力軍之後,擁有極為可觀的爆發力。
觸控面板產業中,洋華一直是最閃亮的星星,今年除權前一度躍為台股股王,介面則因為晉身為鴻海集團的一員,地位之重要,在此之前無人能夠預想的到,一旦介面在明年上市,兩大觸控面板廠,不僅爭的是龍頭寶座,股價的比價效應,更是觀察重點,以觸控產業在未來幾年的高度成長潛力,洋華與介面的爭戰,恐將持續上演。
2007年,介面及洋華等觸控面板廠,開始進行附加保護層的高階電阻式觸控面板(Touch Window)及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研發,去年開始獲得全球手機廠的青睞,日本寫真印刷(Nissha)獨占觸控面板市場情形不再。
洋華布局較早
市占全球第二
台灣業者持續提升新產品開發時效及成本,2009年起,兩大韓系手機廠三星與LG,甚至全球第一大的諾基亞,也開始採用台灣業者高階觸控面板,日廠夏普亦將部分觸控面板訂單,釋單給台灣業者。短短兩年內,台灣業者高階觸控面板市占率由無到有,隨著觸控面板手機影響力持續增加,有助於洋華與介面兩大龍頭,提升在全球觸控面板產業地位。
由於較早進入市場且規模較大,洋華與日本寫真印刷並列為全球電阻式觸控面板龍頭廠,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的資料顯示,2008年全球電阻式觸控面板,洋華與Nissha市占率分別達到10.2%與11.2%。
相較於過去日本寫真,一直獨占全平面觸控面板市場大餅,台灣觸控面板界多以電阻式產品為主,電阻式的技術門檻較低,但要掌握關鍵材料及維持高良率,仍有一定難度。檯面上許多觸空大廠,大多經歷過減資、再增資的困頓期,許多風光一時的業者早已在市場消失無蹤,只有洋華與介面,仍屹立不搖。
觸控螢幕其實已經發展超過30年,早時觸控面板稱為「Mouse Pad」,功能就類似現在的Touch Pad,由於面板需要較大力量才能動作,且解析度低,很快被淘汰遺忘。
當2007年1月蘋果在MacWorod Expo 2007上發表iPhone時,一夕之間改變整個觸控面板市場生態。搭載觸控面板的手機雖行之有年,但原先均為電阻式觸控面板,並僅應用於高階商務用智慧型手機。
由於這類手機市場規模不大,加上電阻式觸控面板有穿透性低、面板壽命有限等缺點,未能進入主流市場。
iPhone除具備一般智慧型手機所擁有的收發E-mail及手機上網功能外,且將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地圖功能導入,配備前所未見的多點式投射電容觸控面板,使操作介面較一般智慧型手機更為簡明。
明年市況續熱
雙雄營運看多
2008年,全觸控面板手機仍僅限於高階智慧型機種,而且即使是高階機種,仍多數依舊配備滑蓋式實體鍵盤。近來隨著觸控面板及人機介面技術持續進步,消費者愈來愈能接受全觸控面板手機,使得2009年部分廠商敢於取消實體鍵盤,以降低手機厚度及重量。
葉裕洲樂觀地看待今年紅不讓的觸控面板。他說,以目前訂單能見度來看,明年仍將會是觸控面板大幅成長的一年。介面到今年底前的訂單已全數滿載,第二季業績將會落底,第三季起,呈現一季比一季好的走勢。
在iPhone的帶領下,諾基亞、三星與LG等全球手機大廠,一致磨刀霍霍,要在未來幾年,高舉觸控面板大旗,以刺激銷售,而身居第一與第二大觸控廠的洋華與介面,在這股浪潮下,自然是站在最前面的浪頭上,爭取國際手機大廠訂單,林德錚與葉裕洲的競爭,不是隨著介面納入鴻海集團而結束,好戲才正要上演。
【經濟日報╱文/李珣瑛、邱馨儀】2009.08.09 04:12 am
-------------------------------------------
觸控題材燒 類股聚焦
軟Windows 7即將上市,蘋果iPhone推出後引爆的觸控話題,使得觸控族群在8月中旬後,重新引領市場焦點。
今年5月,MSCI新增了洋華等22檔個股,洋華從此成為外資關注重點。麥格理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張博淇,看好明年科技股有八大熱門商品,其中一項就是智慧型手機及相關應用,張博淇還點名洋華可望因此受惠。
洋華第二季營收29.36億元,年增率33.94%,上半年營收51.22億元,年成長率更高達69.54%,張博淇把洋華目標價上調至500元。
金鼎證投顧分析師江子銘認為,洋華近期從386元拉回,除權後一路走弱,上周四收盤價311元,短線修正幅度近20%,有醞釀反彈的契機。
不過,一般法人預估洋華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EPS)至少有4元以上的實力,獲利能力還是牽動股價最直接的因素。
未上市股介面(3584)興櫃收盤價為68.5元,成交量624張,流動性在興櫃股票屬於中上水準。介面6月營收3.18億元,年增率195%。
介面近期最受人矚目的,莫過於群創接獲諾基亞(Nokia)觸控面板大單,導致產能嚴重不足,群創因此參與介面的公司債,取得9.3%的股權,若以轉換後股權計算,群創已經超越公司派,成為第一大股東。在鴻海集團挹注下,介面將挑戰洋華的龍頭寶座。
6月起來自於三星、宏達電等訂單,讓介面目前產能已經滿載,公司計畫在三個月內增加電容式150萬片與全平面電阻100萬片的新產能。
【經濟日報╱文/溫建勳】2009.08.09 04:12 am
------------------------------------
群創 將獲介面9.3%股權
群創(3481)參與介面光電(3584)無擔保轉換公司債4億元。以每股57.43元的轉換價格計算,群創將取得介面9.3%股權,成為介面第一大股東。鴻海集團在加入當紅的觸控面板產業後,供應鏈更趨完整。
群創昨(4)日公告,取得介面無擔保轉換公司債4億元,其金額不僅遠超過市場上所傳,不到此次介面發行公司債的一半,若以轉換後股權計算,群創已經超越公司派,成為介面第一大股東。
介面原本資本額為6.3億元,此次私募6.6億元,群創即佔4億元,未來轉換後資本額將擴增為7.48億元,群創則取得6,965張,佔股權9.3%,成為介面公司最大股東。
此次群創投資入股介面,不僅是因為群創接獲諾基亞觸控面板大單,在本身產能有限之下,不得不向外拓展觸控面板的合作夥伴,更是看上介面在觸控這一塊的雄厚實力。
介面是三星重要的開發夥伴,今年更打入三星F480、S3800 兩個主力機種,也是宏達電今年鑽石機觸控面板的主要供應商,未來介面將可以補齊鴻海手機整體解決方案上觸控的缺角,滿足客戶在觸控手機上的需求。
介面現階段產能已不敷使用,6月起來自於三星、宏達電等客戶新機種需求銜接上來,已經讓介面產能達滿載,公司計畫在三個月內增加電容式150萬片與全平面電阻100萬片的新產能。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台南報導】2009.08.05 03:15 am
----------------------------------------
介面引資 傳找宏達電
觸控面板需求正熱,介面光電(3584)6月起來自三星、宏達電新機種需求挹注,產能滿載。公司近期發行6.6億元可轉換公司債以擴充產能,計畫在四個月內增加電容式150萬片,與全平面電阻式100萬片的新產能。
此次籌資介面同時引進策略性股東,外界認為,應該是大客戶宏達電,主要是宏達電擔心年底觸控面板缺貨,因而參與此次投資,希望藉此鞏固貨源,並將原本在其他供應商訂單轉至該公司,擴大下單數量,維繫合作關係。
介面發言人詹哲見昨(20)日表示,此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若有機會的話,將會引進策略性股東,由於此案是董事長葉裕洲負責執行,細節他不清楚。
介面光電的全平面電阻式、電容式觸控面板月產能各約200萬片,傳統電阻式月產能約50萬片;第一季電容式產能利用率約八成,電阻式約六成,第二季電容稼動率,因為新舊機種轉換空窗期,導致需求與產出均下降,產能利用率降至六成,不過,電阻則因客戶新機出貨,稼動率增至八成,6月以後來自於三星、宏達電等客戶新機種需求銜接上來,產能已經達滿載,
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台系廠商在前五大觸控面板廠分居二、五名,除了第二名洋華外,介面光電排名全球第五。
介面為全球第三大小尺寸觸控面板廠,國內第二大觸控面板廠,客戶包括三星、宏達電、Garmin、夏普、NEC、金立、酷派等。
去年介面為了配合第一大客戶三星需求,成立韓國事業部,陸續協助完成I900、M800以及其他暢銷系列手機觸控產品,成為三星重要的開發夥伴,今年更打入三星F480、S3800兩個主力機種。
介面今年打入智慧型手機領導廠商宏達電的供應鏈,成為宏達電今年鑽石機觸控面板的主要供應商。電容式觸控面板方面,介面也成功切入日本富士通手機面板供應鏈,已經在今年初量產出貨。
目前介面前兩大客戶三星、宏達電合計佔其營收比重約70~75%,但為了避免營收過度集中在某些客戶,下半年起介面將新增兩大手機品牌客戶。
介面預估,下半年在高單價的全平面式觸控面板出貨量持續攀高,以及新產能陸續開出,新舊客戶訂單雙重加持下,營收獲利有機會進一步成長,預計在第四季或明年初送件申請上市,於明年第一季掛牌。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李珣瑛/台南、新竹報導】 2009.07.21 02:55 am
---------------------------------------------
介面(3584)接單旺到年底 明年申請上市
介面光電董事長兼執行長葉裕洲昨(26)天表示,介面在今年初引進大客戶宏達電(2498)入股後,介面已是宏達電第二代鑽石機唯一觸控面板供應商,目前接單能見度已到今年底,介面下半年業績會一季比一季好,並規劃明年申請股票上市。
介面昨天舉行股東常會並承認去年財報,其中營收21.27億元,稅後純損2.8億元,每股虧損5.52元,相較96年每股大賺7.44元,業績表現大幅衰退。介面昨天股東會中並通過將辦理現金增資及股票申請上市案,董事會並決議將發行6.6億元以內的國內第一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介面興櫃參考交易價目前約56元。
葉裕洲表示,介面去年7月取得三星高階手機面板訂單,9月成功轉型產出高階觸控面板。介面目前仍是宏達電第二代鑽石機的唯一觸控面板供應商,每天出貨電容式觸控面板2萬到4.5萬片不等。
葉裕洲指出,以目前訂單能見度來看,明年仍會是觸控面板大幅成長的一年。介面到今年底前的訂單已全數滿載,第二季業績落底後,第三季起呈現一季比一季好的走勢。他說,介面產能不足,已積極規劃擴充產事宜。
法人指出,介面今年第一季約有9,000萬餘元的獲利,每股純益超過1.4元,第二季受客戶轉換產品影響,業績到6月翻升後,可望一路旺到年底。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中壢報導】 2009.06.27 03:54 am
-----------------------------------------------------
介面光電走出逆境 虧轉盈
介面光電(3584)董事長兼執行長葉裕洲表示,介面經過2008年的轉型陣痛期,第四季已轉虧為盈,2009年確定可以獲利。
多數面板廠因訂單消失,大放無薪假,興櫃廠商介面光電則受惠三星i900系列手機穩定出貨,元旦只放二天假期,躍居員工還得加班的幸福企業之林。更避開不景氣衝擊,至少有二個月的產能利用率能見度。
葉裕洲指出,主要是因為介面轉型高階觸控面板策略成功,是韓國三星i900系列手機、全球18個版本的觸控面板唯一供應商。讓介面在手機市場第四季及第一季的傳統淡季中,仍有穩定的出貨量。
2007年創下每股稅後純益(EPS)9.9元亮麗成績的介面光電,2008年確定虧損。葉裕洲說,金融風暴引發的消費市場需求緊縮,在2007年底就已經浮現。
葉裕洲解釋,當時介面光電的觸控面板是以低階產品為主,2007年11月三家客戶,紛出現異常的退貨潮,後來才發現是大陸白牌手機廠商過度下單的結果。他說,當時系統廠商出貨無望,轉而要求向面板退貨,這批退貨讓介面在2008年花了七個月處理,也讓介面積極展開轉型。
葉裕洲指出,去年前三季,中國大陸低階觸控面板廠的殺價競爭,導致價格崩盤,跌幅高達35%,令介面光電面臨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難關。
但危機就是轉機,介面決心脫離低階觸控面板市場的泥沼,轉型往高階觸控面板產品發展,走出市場差異性。轉型後的介面光電,去年第四季轉虧為盈,10月營收創去年單月新高3.3億元。不同於面板廠的裁員、減薪及大放無薪假,介面規劃今年春節後,還要招募新進員工,來滿足訂單生產的需求。
介面去年並推出三點同時輸入的觸控面板新產品,已由國際手機品牌大廠進行產品設計中。
葉裕洲表示,因應大環境景氣的變動,介面原定今年擴建的三廠,將會視新產品帶進的確效資金及訂單後,才會開始建廠生產。
同時,介面還跨足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市場,親自帶領研發的葉裕洲指出,選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主要是考量生產機台可以全數使用觸控面板生產線。
他說,太陽能產品還在開發階段,目前仍屬介面光電的「太陽能專案處」,若是新產品規劃順利,最快在第二季會成立事業部,展開產品銷售作業。
葉裕洲信心滿滿地說,介面光電今年可望獲利,規劃前三季業績出爐後,將於今年11月申請股票初次上市(IPO)交易。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2009.1.5 02:08 am
----------------------------------
介面光電躍居全球觸控面板第二大廠
甫於2007年10月股票登錄興櫃的觸控面板大廠介面光電,近年來呈現跳躍式的成長,2005年才轉虧為盈,2006年每股盈餘達3.28元,2007年僅前三季的EPS即已超越5元,預估2008年在產能擴充的效益之下,將繳出更亮麗的成績。根據日本富士總研調查,2006年觸控面板製造商的一哥是日本寫真(Nissha Printing),市佔率近4成,台灣的介面光電以18%的市佔率,一舉擠下日本ALPS電氣,躍居全球觸控面板第二大廠。
介面光電董事長兼執行長葉裕洲表示,該公司的三大產品線分別是電阻式觸控面板、電容式觸控面板與全平面觸控面板(Touch Lens),目前各佔營收比為7:1:2;未來隨著電容式觸控面板在手機市場的滲透率逐步攀升的情形之下,產品比重有可能調整為6:2:2,甚至於5:3:2。
葉裕洲表示,蘋果的iPhone係採用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其架構是由兩層導電層以上的透明導電膜或導電玻璃構成。而介面光電新推出的改良型「單層導電膜電容式觸控面板」,不僅單層導電膜架構的透光度更佳、重量更輕、厚度更薄,並可節省導電膜材料成本;此外,並可提供繁體中文手寫辨識,此亦一般電容式觸控面板所無法達到的功能。葉裕洲表示,目前該項新技術產品已陸續出貨給國際一線手機大廠。
另外,iPhone觸控面板最吸引人之處在於其多點觸控(Multi-Touch)功能,使用者可以用兩隻手指同時操作,直覺式地將圖片放大或縮小。然而一般傳統電阻式觸控技術無法達到多點觸控的功能。有鑑於此,介面光電創新突破開發出「電阻式多點觸控技術」,不僅成本上較電容式觸控面板模組低許多,並可支援手寫辨識和觸控筆輸入,更適合商務上使用,以及中文手寫市場的需求。
除了提供觸控面板產品之外,葉裕洲表示,該公司擁有完整的技術與工程團隊,可自行開發觸控面板用控制IC,並可與LCM廠合作,提供完整的觸控面板顯示模組,目前正與系統端客戶洽談此一垂直整合的合作模式。葉裕洲指出,一般觸控面板廠商對於控制IC並不了解,而控制IC業者亦無法全力支援觸控面板廠遭遇的技術問題;介面光電的垂直整合技術能力,勢必將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在產能與良率方面,介面光電總經理李維鋒表示,目前介面光電一、二廠產能合計滿載可達月產400萬片,計畫2008年第二季將再擴充生產線達月產500萬片的規模;此外,產品良率的提升亦有助於產出量的增加。李維鋒透露,目前介面的觸控面板生產良率已達85%以上,2008年的良率目標將進一步挑戰90%的水準。
中国触摸屏网(www.51touch.com) 来源:DITITIMES 2008-1-18 22:31:24
http://www.51touch.com/Article/News/HotNews/223209151.htm
-------------------------------------
介面光電「電阻式多點觸控」成本較電容式觸控模組低 適合商務使用
觸控面板廠商介面光電公司,日前發表新一代「電阻式多點觸控技術」、「電容式單層導電膜觸控技術」,與「染料敏化太陽電池技術」。
該公司董事長葉裕洲表示,針對廣大的電阻式觸控面板市場,介面光電創新開發適用於電阻式觸控螢幕的多點觸控技術。使用者可以用兩隻手指,做出特定的手勢,來操作螢幕,達到多點觸控的效果。成本上會較市場上的電容式觸控模組低許多,再加上支援手寫辨識和觸控筆輸入,更適合商務使用,及中文手寫市場需求。
介面光電與電容式IC領導廠商合作,針對中小尺寸市場,運用表面式電容式的技術,共同推出改良型的電容式單層導電膜觸控面板。由於觸控面板主要材料成本取決於透明導電膜材料,因此,單層導電膜觸控面板的成本將比投射式觸控面板的雙層架構更具競爭性。而且因為單層的架構,透光度更佳,重量更輕,厚度更薄。
另外,介面光電自工研院取得技術授權,並整合在觸控面板材料與製程的核心技術,積極研發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相關技術,包括效率提升、模組設計等,也在開發多項結合消費性電子產品、室內外與建築應用等概念的產品,研發團隊除整合工研院等國內優秀人才,並與國內外相關單位密切合作,將以技術領先,成為第 一家將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商品化的公司。
【摘錄經濟日報】2007-12-24
介面公司網頁:http://www.jtouch.com.tw/en/news-detail.php?bulletin=3&bbsId=27
-------------------------
介面光電揮軍太陽能電池
觸控面板廠商介面光電 (3584)昨(13)日發表新一代電阻式多點觸控技術與電容式單層導電膜技術,董事長葉裕洲更宣布,將進軍染料敏化太陽電池領域,可望成為國內首家可量產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的廠商。
介面揮軍太陽能電池,取得工研院技術,生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電池以二氧化鈦、有機金屬、有機染料與植物為主,發電成本是現有的1/5 至1/10。
介面表示,觸控面板生產過程與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相似,不需增加設備即可投產。
介面預估,今年觸控面板出貨量約2,500萬片,明年第二季第三條產線投產後,月產能從每月400萬片上攀至500萬片,明年產能可達4,800萬片以上,而部分產線將挪作生產高毛利的新產品,公司營收與獲利同步跟進。法人估計,今年介面營收可望挑戰21億元。
介面的新電阻式技術,除手寫與觸控筆功能外,還新增多點觸控功能。藉由兩根手指來操作觸控螢幕,達到與iPhone一樣的多點觸控的效果,如圖像的縮放、順時鐘與逆時鐘旋轉等,但成本卻比目前電容式觸控面板低許多,已出貨給三星、摩托羅拉,而亦獲得宏達電青睞,將用於新一代HTC Touch手機上。
有別於iPhone的投射式電容技術,介面選擇表面式電容技術,以單層導電膜取代傳統兩層以上的透明導電膜或導電玻璃,僅需一片透明導電玻璃即可做到iPhone面板的所有功能。
【經濟日報╱記者邱思緁/台北報導】 2007.12.14 02:53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