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爆發後,全球股債市第1季暴跌,不過第2季展開「報復性反彈」,如今已進入高檔區,凱基銀行今天發布2020年下半年投資展望,特別提醒,全球股市6月中旬至7月可能出現一波修正。
凱基銀行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各國紛紛祭出史上最大規模貨幣及財政寬鬆政策救市,釋放出來的資金明顯湧入金融市場,使得全球股債市暴跌後,展開一波強力反彈,目前正處高檔。
以美股為例,從3月低點迅速強彈至6月2日,已讓標準普爾500指數本益比攀升至22.5倍,為2000年10月網路泡沫以來最高。
展望下半年全球投資市場,凱基銀行預估,6月中旬至7月可能出現一波修正,建議現階段資產配置首重「股債平衡」,股票資產以具備長期趨勢潛力的科技、通訊、工業等產業型基金為首選;此外,可酌減美元部位,使用定期定額換匯逐步轉至歐元、英鎊、澳幣與新興市場貨幣等外幣。
由於台灣民眾防疫觀念良好,台灣受這次疫情的衝擊相對較輕,台股全年獲利下修幅度也遠小於國際股市,凱基銀認為,台股下半年若有較大幅度的回檔,投資人應勇於進場承接。
凱基銀行也提醒投資人下半年須留意3大變數,一是11月3日即將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美國最新民調顯示,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Joe Biden)以53%支持度領先川普的43%,觀察拜登主要政見,主張對富人及企業加稅,將企業稅率自21%調高至28%,並對海外盈餘額外徵稅,計畫在10年內創造4兆美元稅收。
凱基銀指出,根據美國稅收政策中心(Tax PolicyCenter)預估,拜登的加稅提議有高達74%將由美國所得前1%家庭買單,市場普遍認為,若拜登當選,將對股市不利。
第二個變數是美中貿易關係再度陷入緊張,美國目前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人數逼近200萬人,死亡人數突破10萬人大關,導致年初才簽定的貿易協議可能生變,中美關係也愈趨緊張,近期香港問題更導致美中關係持續惡化。
凱基銀表示,根據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政府已要求國營農業公司暫停自美國進口黃豆在內等農產品,觀察兩國緊張關係升溫情況,恐加大金融市場下半年的波動。
第三,2019冠狀病毒疾病是否會因進入秋冬季後,出現第二波疫情高峰,也是觀察重點。隨著疫情緩和,歐美國家及部分亞洲國家經濟似有觸底反彈,但巴西和印度疫情則尚未獲得控制,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全球目前仍處於第一波疫情中,各國太快放寬管制,可能很快就會出現第二波疫情高峰,會比第一波疫情來得更快、更難控制。
凱基銀總結,下半年景氣能見度不高,加上上述不確定性因素,全球股市預估6月中旬至7月可能會出現一波修正;在市場波動可能加大的情況下,下半年投資人資產配置首重「股債平衡」,中長線秉持槓鈴式投資策略。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 2020年6月10日 下午12:44
------------------------------------------------------
凱基外匯交易員 一晚虧掉2.4億元
開發金控旗下凱基銀行內控疏失,單一交易員操作外匯投資部位超限,一夜交易就產生2.4億元虧損,凱基銀事發後除立即喊卡系統暫難控管的交易外,主動呈報金管會相關內控缺失與事件始末外,凱基銀並預定明(26)日召開董事會,檢討責任議處相關人員。
凱基銀在3月下旬因一外匯交易員操作加拿大幣方向錯誤,卻沒有中後台與交易室主管等其他人員監督糾正下,持續下單交易導致投資部位超過該交易員個人獲行方授權的部位限額,達到1,200支(12億美元、超過新台幣350億元),隔天發現立即平倉停損,產生800萬美元(約新台幣近2.4億元)虧損,凱基銀經營層決定主動通報金管會「重大偶發事件」,將事發原因與檢討調整措施,一併呈報金管會。
開發金發言人張立人昨(24)日指出,凱基銀外匯操作損失已列3月損益,該名交易員也離職。凱基銀確有內控疏失,但事件對公司營運沒有重大影響,也不影響客戶權益,若金管會處分,將會尊重與接受。
開發金昨(24)日股價11.05元收在平盤,外資買超逾萬張,未受影響。
張立人表示,相關風險控管措施已經完成,是指如這次無人監控交易員違反內控機制的可能交易情境,已全面暫停,杜絕重演的可能。
凱基銀總經理張立荃指出,凱基銀對於個別交易員都設有部位限額,單一交易員不可能獲得上千支(外匯交易一支為100萬美元)的部位授權,連上百支都沒有。
凱基銀後續內稽內控改善方案,會再提報給金管會。
張立荃說,凱基銀已深自檢討,深知內控與制度化的重要,才能避免暴露在人為偏差失控行為造成的風險。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2018-04-25 01:39
------------------------------------------------------
交易員炒匯大虧 開發金:已報金管會
開發金控旗下凱基銀行驚傳外匯交易員操作加拿大幣大虧新台幣二點四億元,開發金控表示,事發第一時間已向金管會陳報,虧損認列在三月損益,風險控管已改善完成,當事人也已離職,尊重並虛心接受金管會對此案件的核處。
金管會銀行局昨表示,在三月事件發生時,凱基銀行已依照重大偶發程序向銀行局通報。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立群指出,目前銀行局正在調查中,待完成調查後,將確定疏失責任再做處理。
開發金控發言人張立人表示,凱基銀這名交易員是在今年三月廿一日進行超限交易,操作的是銀行自營部位,對客戶權益沒有影響。因操作方向錯誤,這名交易員最後造成銀行損失八一○萬美元、約新台幣二點四億元。
張立人表示,外匯操作有風險,這名交易員可能為求績效,所以大膽出手。凱基銀當天就發現,並立即回報主管機關,內部已經重新審視外匯交易的風控機制,並且改善完成,未來相關狀況不會再發生。
凱基銀自結今年三月稅後虧損二點八三億元,累計今年第一季稅後獲利六點七八億元;雖然台股大跌百點且爆出凱基銀操作外匯出現鉅額損失,但開發金股價昨天仍挺在平盤附近。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8-04-25 00:21
--------------------------------------------------------------
351億任他玩?凱基銀交易員炒匯慘虧2.4億
凱基銀行爆出,因外匯交易員炒作加拿大幣,因操作方向錯誤導致新台幣2.4億元的虧損;對於此一事件,銀行同業說,柯姓交易員用自己與同事在銀行帳戶交易1,200支(約12.6億美元)的加幣,聽起來非常神奇,「全台灣應該沒有交易員有這麼高的額度吧」,顯然銀行的內部控管出了很大問題。
資深銀行交易員說,對於每一位交易員能握有多少額度,每家銀行都有不同的控管方式。有些看年資,愈資深,握有的額度愈高,有的則是看個人績效,能為公司賺到愈多錢,額度就能隨之上調。
「但再怎麼資深、如何會賺,1,200支這個數字還是不太可能」,交易員說,如果真的要動到這麼大的部位,必須送到董事會討論通過,不可能一個交易員就能操作這麼大的外匯交易。
此外,每家銀行的控管機制也不同。有些銀行是透過系統,只要虧損到一定金額就會自動停損,該名交易員無法從事任何交易,「這個交易員就一路翹腳到年底」;而設有自動停損機制的銀行,通常是外商。
以本土銀行而言,絕大多數還是採取人工控管,每個交易員每天操作損益,下班前都會有張成績單,主管一覽無遺,以便掌握每位交易員的操盤狀況。
至於凱基銀事件,交易員說,有些銀行的外匯交易員會有額外的bonus(獎金),交易員獲利越多,能拿到的獎金就愈多,而這樣的機制會讓一些交易員不惜冒險,求取更大的獲利。根據瞭解,凱基銀行該名交易員,就是因為如此,才大量操作加幣,釀成鉅額虧損。
以這次凱基銀的交易員操作的1,200支來計算,只要加幣跌3%,損失金額就高達10億元。但凱基銀的資本額僅460億元,一名交易員就能操作12億美元,換算新台幣逾350億元的資金部位,等於拿公司逾七成的資本額來操作,銀行同業聽聞後紛紛驚呼,「一位交易員能有這麼大的額度,根本是不可思議。」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即時報導 2018-04-24 18:06
------------------------------------------------------
扯爆!1位交易員「這樣搞」 害凱基銀慘虧2.4億元
開發金控旗下凱基銀行驚傳外匯交易員操作加拿大幣暴虧台幣2.4億元,據了解,這位交易員擅自下單,進出超過300億元,等於拿公司逾7成的資本額來操作,同業指出,一名交易員怎可能有這麼大額度,簡直不可思議,可見公司爆出很大的內控漏洞。
「通常交易員只能用銀行的部位去操作,不能拿自己的資金去玩。」鏡週刊報導,凱基銀一位外匯交易員,用自己與同事在銀行帳戶交易1200支(約12.6億美元)的加幣,不料,加幣兌美元的劇烈波動,且一時看走眼,操作方向錯誤,最後狂虧810萬美元(約台幣2.4億)。
更扯的是,凱基銀行的資本額為460億元,一名交易員就能操作12億美元,亦即高達350億台幣的資金部位,相當於拿公司7成6資本額來操作。金融同業表示,一般外匯操作頂多做3~5支,凱基卻做了1200支的超額交易,「實在太離譜了,應是過程中沒有用程式控管才會出包」。
開發金稍早重訊指出,相關虧損已認列在3月損益中,對公司營運沒有重大影響,目前已加強風險控管;金管會則表示,已收到開發金重大通報,會視情節輕重予以適當處分。
中時電子報 吳美觀整理報導 2018年04月24日 16:29
------------------------------------------------------
凱基銀外匯交易出包 錯在沒能控制人性
開發金控(2883)旗下凱基銀行驚爆內控疏失導致交易員操作外匯投資部位超限並造成2.4億元損失,銀行同業對於凱基銀授權一位外匯交易員的部位高達1,200支,以及有關單一交易員交易虧損的限制,頗感不可思議。對此開發金雖已坦承確有內控缺失並已迅速改善,該交易員目前已離職,但仍令銀行同業熱議。
凱基銀行此一事件,暴露出負責控管風險的中後台,在確保前台交易員不超限、不違反內悾規範的過程中,出現漏洞,導致前台交易員有機會忽略中後台系統發出的警示,而逕自「埋頭苦幹」搏翻身,凱基銀雖然在兩天內就發現問題、迅速平倉認賠了結,使得損失的衝擊縮小,但仍留下內控出包的汙點。
一般來說,銀行為外匯交易員設的限制,一是部位、二是虧損幅度停損機制。不過,當交易員與對手銀行做外匯操作,對手銀行設定的交易額度限制是針對銀行,而非單一交易員個人,因此交易員操作時若同時與多個外銀交易,合計是有超過其個人獲得授權部位限制的可能。但是銀行對此不可能只仰賴交易員個人對其部位是否超限的自覺,而是在中後台進行即時監控,若有超限就會發出警告,交易室主管就必須據以監督交易員修正。
凱基銀該名交易員,就是在持續與多家對手外銀交易下,累積了高達1,200支的交易部位,額度多達12億美元,但是凱基銀當然不是給予這一名交易員高達1,200支的部位額度,重點是這名交易員為求翻身持續下單到部位超限、虧損擴大後,凱基銀內部卻沒有人及時制止他。
隨著這位交易員看錯方向卻為搏翻身繼續撐下去,因為凱基銀中後台內控系統對前台控制出現漏洞,給予這名交易員有選擇忽略系統警示的空間,所以系統輸給了人性,留下了金融業寶貴的一課。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即時報導 2018-04-24 16:23
--------------------------------------------------------------
凱基銀外匯交易員炒匯大虧2.4億元 開發金 3月認列虧損
開發金 (2883-TW) 旗下凱基銀行今 (24) 日爆出外匯交易員進場操作加拿大幣大虧新台幣 2.4 億元,對此,發言人張立人表示,虧損已認列在 3 月損益中,目前已加強風險控管,這種事不會再發生。
凱基銀行一名交易員用自己與同事在銀行帳戶交易 1200 支(約 12.6 億美元)的加幣,但加幣卻在今年 2、3 月重貶,該交易員操作方向錯誤,最後造成 81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4 億元)的損失。
張立人對此表示,該行於第一時間主動向主管機關陳報,同時,內部已經重新加強審視外匯交易的風控機制,加上該交易員已經離職,未來相關的狀況不會再發生。至於虧損金額新臺幣 2.4 億元已帳列於今年 3 月損益中,對開發金控相關公司營運沒有重大影響,且不影響客戶權益。
凱基銀行公布 3 月獲利時曾表示,3 月獲利主要來自淨利息及手續費收入,整體存放規模在企金及房貸動能帶動下持續增長;惟因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激烈導致交易及評價損失,3 月份稅後虧損 2.83 億元。
根據金管會去年 3 月發布的「金融機構通報重大偶發事件之範圍申報程序及其他應遵循事項」規定,金融機構業務一旦出現重大財務損失,就應該立刻向主管機關提出申報,並在 10 天內提出書面資料。
據了解,金管會已經收到開發金重大偶發的通報,目前仍釐清案情中。而依照規定,內控疏失者金管會可對銀行最重處 1000 萬罰金。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2018/04/24 15:57
--------------------------------------------------
交易員炒匯351億大虧 凱基銀爆內控漏洞
日前才公布去年獲利創11年來新高的開發金控,旗下的凱基銀行竟然驚爆交易員超額交易加拿大幣失利,導致出現高達2.4億元的虧損,風險控管出現大漏洞。本刊求證金管會,官員證實,凱基銀行因操作外匯造成重大虧損,已經呈報主管機關備查,金管會將依相關規定予以處分。
上週四(4月18日)中華開發金控舉辦法說會,去年底接任總經理的王銘陽擔綱處女秀,去年開發金稅後盈餘高達116.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一倍,創下11年來的新高紀錄。
王銘陽是開發金大股東、中信辜家二少辜仲瑩的愛將,過去成功帶領中國人壽脫胎換骨,接下辜仲瑩交付重任的他,上任後就緊盯各事業體KPI(關鍵績效指標),今年第一季趁勝追擊,稅後盈餘31.93億元,比去年同期飆升7成。
總資產高達2.5兆元的開發金控旗下主體事業包括凱基銀行、凱基證券、中國人壽以及中華開發資本等4家公司,但在開發金控亮麗的成績單下,旗下的凱基銀行3月份卻出現2.83億元虧損,是一年半來首見的單月虧損。
王銘陽在法說會並未對此解釋說明,但本刊接獲爆料,3月份凱基銀行虧損,關鍵就在於一名凱基銀行外匯交易室的柯姓外匯交易員操作加拿大幣(以下簡稱加幣)失利所致。「柯姓交易員用自己與同事在銀行帳戶交易1200支(約12.6億美元)的加幣,沒想到,加幣兌美元的劇烈波動,該員操作方向錯誤,最後造成約新台幣2.4億元的損失。」爆料人士說。
根據瞭解,今年2、3月,加幣兌換美元貶值幅度達8%,只要交易員看錯方向,很容易出現交易損失,就以這次柯姓交易員操作的1200支來計算,加幣跌幅如果3%,損失金額就高達10億元。令人訝異的是,凱基銀行的資本額為460億元,一名交易員就能操作12億美元,換算新台幣高達351億元的資金部位,等於拿公司資本額的7成6來操作。
鏡週刊 2018年4月24日 上午6:59
------------------------------------------
開發金10月稅後獲利10.53億元
開發金(2883)10月自結稅後獲利10.53億元,前10月稅後獲利71.45億元,每股盈餘0.48元。
開發金控發言人張立人表示,因國際資金近期流向新興市場,激勵台股單月走揚4.6%,開發金控受惠證券及金融投資收益,10月單月獲利揚升,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陸續上市帶動需求及進入年終消費旺季,將有助於相關產業營收表現。
開發金控除了持續強化風險控管機制,透過整合子公司間之產品及服務,有效提升整體業務規模與營運綜效之外,開發金控也將憑藉既有大中華區的產業投資與金融服務之競爭優勢,逐步建構證券及銀行完整的海外營業據點,預期將可推升後續之業務表現。
子公司開發工銀10月份獲利主要來自於投資處分收益,以及私募股權基金分派收益。
10月份單月稅後獲利2.03億元,前10月份稅後獲利38.79億元,每股盈餘約1.1元。
證券業務受惠買盤資金回籠,10月份台股呈現量增價揚走勢,除了有助經紀業務表現,投資操作及金融資產評價亦明顯回升,凱基證券10月稅後獲利5.57億元,前10月稅後獲利26.02億元,每股盈餘約0.68元。
凱基銀行10月獲利除了穩定性的淨利息及手續費收入,亦逐步實現金融投資收益。
10月稅後獲利5.23億元,前10月稅後獲利34.59億元,若加計受讓開發工銀營業讓與業務之損益,擬制前10月稅後獲利為46.25億元,每股盈餘約1元。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15-11-10 16:37
1/2CAFE'
- Apr 25 Wed 2018 09:48
凱基銀:全球股市6月中旬恐修正 下半年有3變數(凱基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