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開發金控旗下凱基銀行內控疏失,單一交易員操作外匯投資部位超限,一夜交易就產生2.4億元虧損,凱基銀事發後除立即喊卡系統暫難控管的交易外,主動呈報金管會相關內控缺失與事件始末外,凱基銀並預定明(26)日召開董事會,檢討責任議處相關人員。
凱基銀在3月下旬因一外匯交易員操作加拿大幣方向錯誤,卻沒有中後台與交易室主管等其他人員監督糾正下,持續下單交易導致投資部位超過該交易員個人獲行方授權的部位限額,達到1,200支(12億美元、超過新台幣350億元),隔天發現立即平倉停損,產生800萬美元(約新台幣近2.4億元)虧損,凱基銀經營層決定主動通報金管會「重大偶發事件」,將事發原因與檢討調整措施,一併呈報金管會。
開發金發言人張立人昨(24)日指出,凱基銀外匯操作損失已列3月損益,該名交易員也離職。凱基銀確有內控疏失,但事件對公司營運沒有重大影響,也不影響客戶權益,若金管會處分,將會尊重與接受。
開發金昨(24)日股價11.05元收在平盤,外資買超逾萬張,未受影響。
張立人表示,相關風險控管措施已經完成,是指如這次無人監控交易員違反內控機制的可能交易情境,已全面暫停,杜絕重演的可能。
凱基銀總經理張立荃指出,凱基銀對於個別交易員都設有部位限額,單一交易員不可能獲得上千支(外匯交易一支為100萬美元)的部位授權,連上百支都沒有。凱基銀後續內稽內控改善方案,會再提報給金管會。
張立荃說,凱基銀已深自檢討,深知內控與制度化的重要,才能避免暴露在人為偏差失控行為造成的風險。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2018-04-25 01:39
------------------------------------------------------
交易員炒匯大虧 開發金(2883):已報金管會
開發金控旗下凱基銀行驚傳外匯交易員操作加拿大幣大虧新台幣二點四億元,開發金控表示,事發第一時間已向金管會陳報,虧損認列在三月損益,風險控管已改善完成,當事人也已離職,尊重並虛心接受金管會對此案件的核處。
金管會銀行局昨表示,在三月事件發生時,凱基銀行已依照重大偶發程序向銀行局通報。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立群指出,目前銀行局正在調查中,待完成調查後,將確定疏失責任再做處理。
開發金控發言人張立人表示,凱基銀這名交易員是在今年三月廿一日進行超限交易,操作的是銀行自營部位,對客戶權益沒有影響。因操作方向錯誤,這名交易員最後造成銀行損失八一○萬美元、約新台幣二點四億元。
張立人表示,外匯操作有風險,這名交易員可能為求績效,所以大膽出手。凱基銀當天就發現,並立即回報主管機關,內部已經重新審視外匯交易的風控機制,並且改善完成,未來相關狀況不會再發生。
凱基銀自結今年三月稅後虧損二點八三億元,累計今年第一季稅後獲利六點七八億元;雖然台股大跌百點且爆出凱基銀操作外匯出現鉅額損失,但開發金股價昨天仍挺在平盤附近。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8-04-25 00:21
--------------------------------------------------------------
351億任他玩?凱基銀交易員炒匯慘虧2.4億(2883)
凱基銀行爆出,因外匯交易員炒作加拿大幣,因操作方向錯誤導致新台幣2.4億元的虧損;對於此一事件,銀行同業說,柯姓交易員用自己與同事在銀行帳戶交易1,200支(約12.6億美元)的加幣,聽起來非常神奇,「全台灣應該沒有交易員有這麼高的額度吧」,顯然銀行的內部控管出了很大問題。
資深銀行交易員說,對於每一位交易員能握有多少額度,每家銀行都有不同的控管方式。有些看年資,愈資深,握有的額度愈高,有的則是看個人績效,能為公司賺到愈多錢,額度就能隨之上調。
「但再怎麼資深、如何會賺,1,200支這個數字還是不太可能」,交易員說,如果真的要動到這麼大的部位,必須送到董事會討論通過,不可能一個交易員就能操作這麼大的外匯交易。
此外,每家銀行的控管機制也不同。有些銀行是透過系統,只要虧損到一定金額就會自動停損,該名交易員無法從事任何交易,「這個交易員就一路翹腳到年底」;而設有自動停損機制的銀行,通常是外商。
以本土銀行而言,絕大多數還是採取人工控管,每個交易員每天操作損益,下班前都會有張成績單,主管一覽無遺,以便掌握每位交易員的操盤狀況。
至於凱基銀事件,交易員說,有些銀行的外匯交易員會有額外的bonus(獎金),交易員獲利越多,能拿到的獎金就愈多,而這樣的機制會讓一些交易員不惜冒險,求取更大的獲利。根據瞭解,凱基銀行該名交易員,就是因為如此,才大量操作加幣,釀成鉅額虧損。
以這次凱基銀的交易員操作的1,200支來計算,只要加幣跌3%,損失金額就高達10億元。但凱基銀的資本額僅460億元,一名交易員就能操作12億美元,換算新台幣逾350億元的資金部位,等於拿公司逾七成的資本額來操作,銀行同業聽聞後紛紛驚呼,「一位交易員能有這麼大的額度,根本是不可思議。」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即時報導 2018-04-24 18:06
------------------------------------------------------
扯爆!1位交易員「這樣搞」 害凱基銀慘虧2.4億元(2883)
開發金控旗下凱基銀行驚傳外匯交易員操作加拿大幣暴虧台幣2.4億元,據了解,這位交易員擅自下單,進出超過300億元,等於拿公司逾7成的資本額來操作,同業指出,一名交易員怎可能有這麼大額度,簡直不可思議,可見公司爆出很大的內控漏洞。
「通常交易員只能用銀行的部位去操作,不能拿自己的資金去玩。」鏡週刊報導,凱基銀一位外匯交易員,用自己與同事在銀行帳戶交易1200支(約12.6億美元)的加幣,不料,加幣兌美元的劇烈波動,且一時看走眼,操作方向錯誤,最後狂虧810萬美元(約台幣2.4億)。
更扯的是,凱基銀行的資本額為460億元,一名交易員就能操作12億美元,亦即高達350億台幣的資金部位,相當於拿公司7成6資本額來操作。金融同業表示,一般外匯操作頂多做3~5支,凱基卻做了1200支的超額交易,「實在太離譜了,應是過程中沒有用程式控管才會出包」。
開發金稍早重訊指出,相關虧損已認列在3月損益中,對公司營運沒有重大影響,目前已加強風險控管;金管會則表示,已收到開發金重大通報,會視情節輕重予以適當處分。
中時電子報 吳美觀整理報導 2018年04月24日 16:29
------------------------------------------------------
凱基銀外匯交易出包 錯在沒能控制人性(2883)
開發金控(2883)旗下凱基銀行驚爆內控疏失導致交易員操作外匯投資部位超限並造成2.4億元損失,銀行同業對於凱基銀授權一位外匯交易員的部位高達1,200支,以及有關單一交易員交易虧損的限制,頗感不可思議。對此開發金雖已坦承確有內控缺失並已迅速改善,該交易員目前已離職,但仍令銀行同業熱議。
凱基銀行此一事件,暴露出負責控管風險的中後台,在確保前台交易員不超限、不違反內悾規範的過程中,出現漏洞,導致前台交易員有機會忽略中後台系統發出的警示,而逕自「埋頭苦幹」搏翻身,凱基銀雖然在兩天內就發現問題、迅速平倉認賠了結,使得損失的衝擊縮小,但仍留下內控出包的汙點。
一般來說,銀行為外匯交易員設的限制,一是部位、二是虧損幅度停損機制。不過,當交易員與對手銀行做外匯操作,對手銀行設定的交易額度限制是針對銀行,而非單一交易員個人,因此交易員操作時若同時與多個外銀交易,合計是有超過其個人獲得授權部位限制的可能。但是銀行對此不可能只仰賴交易員個人對其部位是否超限的自覺,而是在中後台進行即時監控,若有超限就會發出警告,交易室主管就必須據以監督交易員修正。
凱基銀該名交易員,就是在持續與多家對手外銀交易下,累積了高達1,200支的交易部位,額度多達12億美元,但是凱基銀當然不是給予這一名交易員高達1,200支的部位額度,重點是這名交易員為求翻身持續下單到部位超限、虧損擴大後,凱基銀內部卻沒有人及時制止他。
隨著這位交易員看錯方向卻為搏翻身繼續撐下去,因為凱基銀中後台內控系統對前台控制出現漏洞,給予這名交易員有選擇忽略系統警示的空間,所以系統輸給了人性,留下了金融業寶貴的一課。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即時報導 2018-04-24 16:23
------------------------------------------------------
凱基銀外匯交易員炒匯大虧2.4億元 開發金(2883)3月認列虧損
開發金 (2883-TW) 旗下凱基銀行今 (24) 日爆出外匯交易員進場操作加拿大幣大虧新台幣 2.4 億元,對此,發言人張立人表示,虧損已認列在 3 月損益中,目前已加強風險控管,這種事不會再發生。
凱基銀行一名交易員用自己與同事在銀行帳戶交易 1200 支(約 12.6 億美元)的加幣,但加幣卻在今年 2、3 月重貶,該交易員操作方向錯誤,最後造成 81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4 億元)的損失。
張立人對此表示,該行於第一時間主動向主管機關陳報,同時,內部已經重新加強審視外匯交易的風控機制,加上該交易員已經離職,未來相關的狀況不會再發生。至於虧損金額新臺幣 2.4 億元已帳列於今年 3 月損益中,對開發金控相關公司營運沒有重大影響,且不影響客戶權益。
凱基銀行公布 3 月獲利時曾表示,3 月獲利主要來自淨利息及手續費收入,整體存放規模在企金及房貸動能帶動下持續增長;惟因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激烈導致交易及評價損失,3 月份稅後虧損 2.83 億元。
根據金管會去年 3 月發布的「金融機構通報重大偶發事件之範圍申報程序及其他應遵循事項」規定,金融機構業務一旦出現重大財務損失,就應該立刻向主管機關提出申報,並在 10 天內提出書面資料。
據了解,金管會已經收到開發金重大偶發的通報,目前仍釐清案情中。而依照規定,內控疏失者金管會可對銀行最重處 1000 萬罰金。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2018/04/24 15:57
--------------------------------------------------
交易員炒匯351億大虧 凱基銀爆內控漏洞(2883)
日前才公布去年獲利創11年來新高的開發金控,旗下的凱基銀行竟然驚爆交易員超額交易加拿大幣失利,導致出現高達2.4億元的虧損,風險控管出現大漏洞。本刊求證金管會,官員證實,凱基銀行因操作外匯造成重大虧損,已經呈報主管機關備查,金管會將依相關規定予以處分。
上週四(4月18日)中華開發金控舉辦法說會,去年底接任總經理的王銘陽擔綱處女秀,去年開發金稅後盈餘高達116.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一倍,創下11年來的新高紀錄。
王銘陽是開發金大股東、中信辜家二少辜仲瑩的愛將,過去成功帶領中國人壽脫胎換骨,接下辜仲瑩交付重任的他,上任後就緊盯各事業體KPI(關鍵績效指標),今年第一季趁勝追擊,稅後盈餘31.93億元,比去年同期飆升7成。
總資產高達2.5兆元的開發金控旗下主體事業包括凱基銀行、凱基證券、中國人壽以及中華開發資本等4家公司,但在開發金控亮麗的成績單下,旗下的凱基銀行3月份卻出現2.83億元虧損,是一年半來首見的單月虧損。
開發金今年第一次的法說會,也是王銘陽上任以後首度擔綱的處女秀。檢視相片
開發金今年第一次的法說會,也是王銘陽上任以後首度擔綱的處女秀。
更多
王銘陽在法說會並未對此解釋說明,但本刊接獲爆料,3月份凱基銀行虧損,關鍵就在於一名凱基銀行外匯交易室的柯姓外匯交易員操作加拿大幣(以下簡稱加幣)失利所致。「柯姓交易員用自己與同事在銀行帳戶交易1200支(約12.6億美元)的加幣,沒想到,加幣兌美元的劇烈波動,該員操作方向錯誤,最後造成約新台幣2.4億元的損失。」爆料人士說。
根據瞭解,今年2、3月,加幣兌換美元貶值幅度達8%,只要交易員看錯方向,很容易出現交易損失,就以這次柯姓交易員操作的1200支來計算,加幣跌幅如果3%,損失金額就高達10億元。令人訝異的是,凱基銀行的資本額為460億元,一名交易員就能操作12億美元,換算新台幣高達351億元的資金部位,等於拿公司資本額的7成6來操作。
鏡週刊 2018年4月24日 上午6:59
------------------------------------------
開發金(2883)10月稅後獲利10.53億元
開發金(2883)10月自結稅後獲利10.53億元,前10月稅後獲利71.45億元,每股盈餘0.48元。
開發金控發言人張立人表示,因國際資金近期流向新興市場,激勵台股單月走揚4.6%,開發金控受惠證券及金融投資收益,10月單月獲利揚升,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陸續上市帶動需求及進入年終消費旺季,將有助於相關產業營收表現。
開發金控除了持續強化風險控管機制,透過整合子公司間之產品及服務,有效提升整體業務規模與營運綜效之外,開發金控也將憑藉既有大中華區的產業投資與金融服務之競爭優勢,逐步建構證券及銀行完整的海外營業據點,預期將可推升後續之業務表現。
子公司開發工銀10月份獲利主要來自於投資處分收益,以及私募股權基金分派收益。
10月份單月稅後獲利2.03億元,前10月份稅後獲利38.79億元,每股盈餘約1.1元。
證券業務受惠買盤資金回籠,10月份台股呈現量增價揚走勢,除了有助經紀業務表現,投資操作及金融資產評價亦明顯回升,凱基證券10月稅後獲利5.57億元,前10月稅後獲利26.02億元,每股盈餘約0.68元。
凱基銀行10月獲利除了穩定性的淨利息及手續費收入,亦逐步實現金融投資收益。
10月稅後獲利5.23億元,前10月稅後獲利34.59億元,若加計受讓開發工銀營業讓與業務之損益,擬制前10月稅後獲利為46.25億元,每股盈餘約1元。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15-11-10 16:37
-----------------------------------
私募基金SAC 出清開發金(2883)股
萬泰銀原大股東私募基金SAC與奇異資融,上周透過盤後鉅額配對交易,大舉出脫約25萬餘張開發金股票。9月15日萬泰銀併入開發金,SAC取得100多億元現金與1%多開發金增資新股,上周賣掉手中股票後,宣告SAC入主萬泰銀七年後,終於完全出場。這也是幾家私募基金入主國銀,第一個退場的案例。
2007年共有私募基金凱雷、隆力與SAC,分別入主國銀大眾、安泰與萬泰銀,並均向國銀辦理百億元以上聯貸,其中,SAC由台銀主辦聯貸128億元,與GE集團奇異資融聯手取得萬泰銀約八成股權,SAC本身持股將近六成,拿下絕對主導權。
這些私募基金聯貸期限均為7年期,今年底將到期。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2014.09.29 04:48 am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965920.shtml
------------------------------
開發金(2883)併購萬泰銀 准了
開發金控併購萬泰銀行昨(29)日獲金管會核准,合併基準日可能延到9月以後。據悉,開發金最終對萬泰銀工會的工作權保障延長為兩年要求,做出讓步,使員工權益保障更進一步,是金管會准許合併案的關鍵。
開發金昨天股價已率先上演合併案獲准的慶祝行情,收盤價10.3元,盤中最高價來到10.5元,再創2012年2月4日以來的新高。開發金昨天也居三大法人買超第一多,合計三大法人買超開發金1.8萬張,其中,外資買超就達1.6萬張。顯示外資對此併購案給予正面的評價。
開發金發言人、副總經理張立人表示,原定的合併換股基準日為7月30日,也就是今天,但因為剛獲核准,所以必須雙方董事會再另訂合併換股基準日,且考量開發金還有子公司減資、萬泰銀交易所下市等作業時間需求,因此預估合併換股基準日可能要延到9月以後。
開發金並強調,感謝主管機關對工業銀行轉型的支持,會保持為台灣產業發展的責任,對萬泰銀員工的權益保障,會比現在做的更好。
開發金、萬泰銀於2月10日通過以每股現金13.4元及0.2股換股,百分百合併萬泰銀,雙方並於4月8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合併案。開發金表示,併購後開發金資本將可更合理配置,提高財務槓桿比率,進而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同時轉型商業銀行。
開發金預期,在第一階段將萬泰銀合併納為百分百持有的子公司後,下一步開發工銀將進行企金、金融交易等業務的切割移轉至萬泰銀,壯大萬泰銀規模,時間最快落在今年底或明年第1季,凱基證上千億元的活存資金,也可望逐步移轉至萬泰銀,降低資本成本,開發工銀則是將轉為創投。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2014.07.30 05:03 am
----------------------------------------------------------------
萬泰銀工會 揚言罷工
金管會昨(29)日核准開發金合併萬泰銀案,萬泰銀工會理事長方姚駿昨天表示,工會將在今明兩天內召開理監事會,訂定罷工日期,展開罷工;金管會銀行局長詹庭禎表示,希望萬泰銀員工應珍惜這次併購機會,和開發金攜手向前。
金管會昨日業務會報核准此案,詹庭禎親自對外說明,顯示對這起併購案的重視。由於萬泰銀工會不滿萬泰銀員工的保障,要求2N+10的優退方案,並保障留任者至少三年工作權,還揚言罷工,市場關注金管會態度。
詹庭禎表示,開發金和萬泰銀互補性強,有助提高整體金融產業競爭力,金管會樂見兩家公司合併。萬泰大股東已沒有永續經營意願,且併購後萬泰銀是存續公司,相信開發金會善待萬泰銀員工,把員工當成重要資產,員工要珍惜併購機會。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韓化宇/台北報導】2014.07.30 03:41 am
----------------------------------------
開發金(2883)董事陳鑫 轉讓持股1萬張
開發金控(2883)董事暨子公司開發工銀副董事長陳鑫,18日申報轉讓持股1萬張,將採贈與方式轉出,轉讓對象為其家人,預計贈與完成後,陳鑫名下持股將減為約225張。
陳鑫為開發金控法人董事國亨化學代表人,個人名下持股有1萬225張,並沒有質設,陳鑫同時也是開發工銀副董事長。據了解,陳鑫申報轉讓贈與1萬張持股給家人,可能與個人理財需求有關,公司方面對個人理財行為也沒有評論。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即時報導】2014.06.19 12:48 am
------------------------------------
開發金(2883)7月底完成萬泰銀換股
開發金(2883)預估7月底前完成萬泰銀股權轉換作業,公司並指出,近期在政策做多、企業揭露正向的財報資訊與展望下,預期資本市場將持續穩定加溫。公司併購萬泰銀一事雖有工會擬罷工及留任金爭議等事件尚待調解,但開發金預計最快6月底前達成共識,7月完成股權轉換,未來工銀(創投)、商銀、證券業務將成為三大成長引擎。
開發金指出,萬泰銀行7月底完成股份轉換後,將成為開發金控100%商業銀行子公司。未來除了固有之股權投資及股權基金管理業務利基以外,並將以萬泰銀行為主體,發展具有特色的企業及消費金融業務。
財報顯示,開發金控受惠資本市場走揚,帶動證券及直接投資相關業務獲利成長,5月自結稅後獲利達台幣10.26億元,累計1至5月稅後獲利43.92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48%,每股盈餘0.3元。
值得注意的是,開發金旗下凱基證券亦於月初宣布100%收購香港兩家財富管理公司TG Holborn及Alpha Global。公司強調,未來會瞄準大中華、東北亞、東南亞及伊斯蘭市場的廣大客戶群,致力增加經常性收入並擴大營運規模。
【聯合晚報╱記者鍾張涵/台北報導】2014.06.16 02:49 pm
-------------------------------------
F-再生做假帳?國壽、開發金(2883)踩地雷
從績優股變成地雷股,全因一份外資的看空報告。以作空聞名的格勞克斯對F─再生提出五大指控,讓股價連續向下探;也許因為來台掛F股的條件較寬鬆,才會導致類似F─再生的假財報疑雲發生。
美研究機構格勞克斯舉證歷歷
四月二十七日,周日一大早,從中國大陸趕到台灣的F─再生董事長丁金造,帶著簽證律師勤業眾信會計師吳秋燕、建業法律事務所律師洪紹恆,以及之前曾待過勤業眾信的財務長薛又瑋、財務部協理王維民等人,大陣仗地到證交所召開法人說明會。會中,他們一一反駁美國研究機構格勞克斯(Glaucus)對再生財報虛列的指控,還宣稱要實施一萬張庫藏股,而且中國晉江的丁氏家族還會加碼買進,要用家族的力量來護盤。
五大指控,目標價打到零元
丁金造的喊話似乎起不了作用,隔天台股開盤,F─再生再度跌停鎖死。這是繼四月二十四日格勞克斯發布看空報告以來的第三根跌停板,股價從去年底最高一○二元,到現在七十元不到,大跌三成多。由二十八日成交量僅二千張不到,還有一萬五千張的賣盤來看,F─再生根本沒有啟動庫藏股,丁家也沒買股票,淪為「口水護盤」。
當天記者會場外,有職業股東到場叫囂,認為丁金造實問虛答;也有一家持有F─再生高達三、四千張的投資公司負責人來到現場為再生叫屈,認為格勞克斯沒有到中國晉江市看廠,就隨意指控。
然而,受災戶不僅是這位到現場的投資戶,連國泰人壽與開發金等金融機構都大踩地雷,分別持有九九四八張及六○一五張,持股比例分別為四.九八%及三%。這兩家都認購再生於二○一二年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轉換價八十五元,換句話說,國壽高達近一萬張的股票已損失約一.五億元,應是法人的最大受災戶。
F─再生從績優股變成地雷股,全因一份外資的看空報告。以作空聞名的美國格勞克斯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對F─再生提出五大指控:
一是誇大土地交易的資本支出四.二二億人民幣,從而隱藏資產負債表上的虛假銷售收入;二是從F─再生子公司三斯達向晉江市政府所報的稅負上,顯示公司的淨利浮誇十倍;三是毛利高達三三%,其他對手平均才七%;四是沒有理由連環融資;最後一項,F─再生的負債還有新台幣三十六億元未償還等。
格勞克斯因此懷疑該公司所披露的實際收入應比台灣披露的財務數字少九○%,且負債嚴重。格勞克斯也發出Strong sell(強烈賣出)的建議,一口氣將F─再生的目標價降為零元。
面對這份報告,外界第一個連想的就是簽證會計師把關不嚴格,但吳秋燕本人澄清,F─再生在上市前後,她們都有飛到當地查核,包括土地交易的資金付款流程也都沒有問題。
丁金造與台友好,獨董台灣人
F─再生的全名是亞洲塑膠再生資源控股公司,公司登記地為英屬開曼群島,是於二○一○年一月為了來台上市而設立的公司。公司主要生產總部在中國福建晉江市,以回收鞋子的邊角材料,重新製造成發泡塑膠(EVA)為主,做低價鞋底、箱包袋材及地墊等,號稱是中國最大的EVA製造商。
有著濃濃福建腔的F─再生老闆丁金造,是菲律賓籍華裔。他帶著兩個弟弟在故鄉、也是中國最大製鞋產地晉江縣打拚,成立福建三斯達公司(F─再生的子公司),專做塑廢料回收。即使全中國有高達三千家以上的EVA發泡材料廠商,三斯達宣稱藉由獨特回收技術,仍讓產品毛利高達三成以上,讓外界感到不可思議。
丁金造有個台灣親家──福建省漳州協會前副會長張輝群。張輝群本身也在漳州開設發泡材料廠,據瞭解,張的小孩從小就帶到福建念書,才有機會認識丁家的小孩。張輝群本身是高雄人,所以F─再生來台掛牌時,選擇在高雄設立台灣辦事處。據F─再生協理王維民表示,張輝群與高雄陳田錨家族熟識,故邀請與高雄陳家關係不錯的寒軒飯店集團董事長崔鐵柱為獨立董事,讓這家中資企業有了台灣人的獨董。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417期;訂閱新新聞電子版】
新新聞【文/黃琴雅】 2014/04/30
凱基銀在3月下旬因一外匯交易員操作加拿大幣方向錯誤,卻沒有中後台與交易室主管等其他人員監督糾正下,持續下單交易導致投資部位超過該交易員個人獲行方授權的部位限額,達到1,200支(12億美元、超過新台幣350億元),隔天發現立即平倉停損,產生800萬美元(約新台幣近2.4億元)虧損,凱基銀經營層決定主動通報金管會「重大偶發事件」,將事發原因與檢討調整措施,一併呈報金管會。
開發金發言人張立人昨(24)日指出,凱基銀外匯操作損失已列3月損益,該名交易員也離職。凱基銀確有內控疏失,但事件對公司營運沒有重大影響,也不影響客戶權益,若金管會處分,將會尊重與接受。
開發金昨(24)日股價11.05元收在平盤,外資買超逾萬張,未受影響。
張立人表示,相關風險控管措施已經完成,是指如這次無人監控交易員違反內控機制的可能交易情境,已全面暫停,杜絕重演的可能。
凱基銀總經理張立荃指出,凱基銀對於個別交易員都設有部位限額,單一交易員不可能獲得上千支(外匯交易一支為100萬美元)的部位授權,連上百支都沒有。凱基銀後續內稽內控改善方案,會再提報給金管會。
張立荃說,凱基銀已深自檢討,深知內控與制度化的重要,才能避免暴露在人為偏差失控行為造成的風險。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2018-04-25 01:39
------------------------------------------------------
交易員炒匯大虧 開發金(2883):已報金管會
開發金控旗下凱基銀行驚傳外匯交易員操作加拿大幣大虧新台幣二點四億元,開發金控表示,事發第一時間已向金管會陳報,虧損認列在三月損益,風險控管已改善完成,當事人也已離職,尊重並虛心接受金管會對此案件的核處。
金管會銀行局昨表示,在三月事件發生時,凱基銀行已依照重大偶發程序向銀行局通報。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立群指出,目前銀行局正在調查中,待完成調查後,將確定疏失責任再做處理。
開發金控發言人張立人表示,凱基銀這名交易員是在今年三月廿一日進行超限交易,操作的是銀行自營部位,對客戶權益沒有影響。因操作方向錯誤,這名交易員最後造成銀行損失八一○萬美元、約新台幣二點四億元。
張立人表示,外匯操作有風險,這名交易員可能為求績效,所以大膽出手。凱基銀當天就發現,並立即回報主管機關,內部已經重新審視外匯交易的風控機制,並且改善完成,未來相關狀況不會再發生。
凱基銀自結今年三月稅後虧損二點八三億元,累計今年第一季稅後獲利六點七八億元;雖然台股大跌百點且爆出凱基銀操作外匯出現鉅額損失,但開發金股價昨天仍挺在平盤附近。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8-04-25 00:21
--------------------------------------------------------------
351億任他玩?凱基銀交易員炒匯慘虧2.4億(2883)
凱基銀行爆出,因外匯交易員炒作加拿大幣,因操作方向錯誤導致新台幣2.4億元的虧損;對於此一事件,銀行同業說,柯姓交易員用自己與同事在銀行帳戶交易1,200支(約12.6億美元)的加幣,聽起來非常神奇,「全台灣應該沒有交易員有這麼高的額度吧」,顯然銀行的內部控管出了很大問題。
資深銀行交易員說,對於每一位交易員能握有多少額度,每家銀行都有不同的控管方式。有些看年資,愈資深,握有的額度愈高,有的則是看個人績效,能為公司賺到愈多錢,額度就能隨之上調。
「但再怎麼資深、如何會賺,1,200支這個數字還是不太可能」,交易員說,如果真的要動到這麼大的部位,必須送到董事會討論通過,不可能一個交易員就能操作這麼大的外匯交易。
此外,每家銀行的控管機制也不同。有些銀行是透過系統,只要虧損到一定金額就會自動停損,該名交易員無法從事任何交易,「這個交易員就一路翹腳到年底」;而設有自動停損機制的銀行,通常是外商。
以本土銀行而言,絕大多數還是採取人工控管,每個交易員每天操作損益,下班前都會有張成績單,主管一覽無遺,以便掌握每位交易員的操盤狀況。
至於凱基銀事件,交易員說,有些銀行的外匯交易員會有額外的bonus(獎金),交易員獲利越多,能拿到的獎金就愈多,而這樣的機制會讓一些交易員不惜冒險,求取更大的獲利。根據瞭解,凱基銀行該名交易員,就是因為如此,才大量操作加幣,釀成鉅額虧損。
以這次凱基銀的交易員操作的1,200支來計算,只要加幣跌3%,損失金額就高達10億元。但凱基銀的資本額僅460億元,一名交易員就能操作12億美元,換算新台幣逾350億元的資金部位,等於拿公司逾七成的資本額來操作,銀行同業聽聞後紛紛驚呼,「一位交易員能有這麼大的額度,根本是不可思議。」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即時報導 2018-04-24 18:06
------------------------------------------------------
扯爆!1位交易員「這樣搞」 害凱基銀慘虧2.4億元(2883)
開發金控旗下凱基銀行驚傳外匯交易員操作加拿大幣暴虧台幣2.4億元,據了解,這位交易員擅自下單,進出超過300億元,等於拿公司逾7成的資本額來操作,同業指出,一名交易員怎可能有這麼大額度,簡直不可思議,可見公司爆出很大的內控漏洞。
「通常交易員只能用銀行的部位去操作,不能拿自己的資金去玩。」鏡週刊報導,凱基銀一位外匯交易員,用自己與同事在銀行帳戶交易1200支(約12.6億美元)的加幣,不料,加幣兌美元的劇烈波動,且一時看走眼,操作方向錯誤,最後狂虧810萬美元(約台幣2.4億)。
更扯的是,凱基銀行的資本額為460億元,一名交易員就能操作12億美元,亦即高達350億台幣的資金部位,相當於拿公司7成6資本額來操作。金融同業表示,一般外匯操作頂多做3~5支,凱基卻做了1200支的超額交易,「實在太離譜了,應是過程中沒有用程式控管才會出包」。
開發金稍早重訊指出,相關虧損已認列在3月損益中,對公司營運沒有重大影響,目前已加強風險控管;金管會則表示,已收到開發金重大通報,會視情節輕重予以適當處分。
中時電子報 吳美觀整理報導 2018年04月24日 16:29
------------------------------------------------------
凱基銀外匯交易出包 錯在沒能控制人性(2883)
開發金控(2883)旗下凱基銀行驚爆內控疏失導致交易員操作外匯投資部位超限並造成2.4億元損失,銀行同業對於凱基銀授權一位外匯交易員的部位高達1,200支,以及有關單一交易員交易虧損的限制,頗感不可思議。對此開發金雖已坦承確有內控缺失並已迅速改善,該交易員目前已離職,但仍令銀行同業熱議。
凱基銀行此一事件,暴露出負責控管風險的中後台,在確保前台交易員不超限、不違反內悾規範的過程中,出現漏洞,導致前台交易員有機會忽略中後台系統發出的警示,而逕自「埋頭苦幹」搏翻身,凱基銀雖然在兩天內就發現問題、迅速平倉認賠了結,使得損失的衝擊縮小,但仍留下內控出包的汙點。
一般來說,銀行為外匯交易員設的限制,一是部位、二是虧損幅度停損機制。不過,當交易員與對手銀行做外匯操作,對手銀行設定的交易額度限制是針對銀行,而非單一交易員個人,因此交易員操作時若同時與多個外銀交易,合計是有超過其個人獲得授權部位限制的可能。但是銀行對此不可能只仰賴交易員個人對其部位是否超限的自覺,而是在中後台進行即時監控,若有超限就會發出警告,交易室主管就必須據以監督交易員修正。
凱基銀該名交易員,就是在持續與多家對手外銀交易下,累積了高達1,200支的交易部位,額度多達12億美元,但是凱基銀當然不是給予這一名交易員高達1,200支的部位額度,重點是這名交易員為求翻身持續下單到部位超限、虧損擴大後,凱基銀內部卻沒有人及時制止他。
隨著這位交易員看錯方向卻為搏翻身繼續撐下去,因為凱基銀中後台內控系統對前台控制出現漏洞,給予這名交易員有選擇忽略系統警示的空間,所以系統輸給了人性,留下了金融業寶貴的一課。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即時報導 2018-04-24 16:23
------------------------------------------------------
凱基銀外匯交易員炒匯大虧2.4億元 開發金(2883)3月認列虧損
開發金 (2883-TW) 旗下凱基銀行今 (24) 日爆出外匯交易員進場操作加拿大幣大虧新台幣 2.4 億元,對此,發言人張立人表示,虧損已認列在 3 月損益中,目前已加強風險控管,這種事不會再發生。
凱基銀行一名交易員用自己與同事在銀行帳戶交易 1200 支(約 12.6 億美元)的加幣,但加幣卻在今年 2、3 月重貶,該交易員操作方向錯誤,最後造成 81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4 億元)的損失。
張立人對此表示,該行於第一時間主動向主管機關陳報,同時,內部已經重新加強審視外匯交易的風控機制,加上該交易員已經離職,未來相關的狀況不會再發生。至於虧損金額新臺幣 2.4 億元已帳列於今年 3 月損益中,對開發金控相關公司營運沒有重大影響,且不影響客戶權益。
凱基銀行公布 3 月獲利時曾表示,3 月獲利主要來自淨利息及手續費收入,整體存放規模在企金及房貸動能帶動下持續增長;惟因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激烈導致交易及評價損失,3 月份稅後虧損 2.83 億元。
根據金管會去年 3 月發布的「金融機構通報重大偶發事件之範圍申報程序及其他應遵循事項」規定,金融機構業務一旦出現重大財務損失,就應該立刻向主管機關提出申報,並在 10 天內提出書面資料。
據了解,金管會已經收到開發金重大偶發的通報,目前仍釐清案情中。而依照規定,內控疏失者金管會可對銀行最重處 1000 萬罰金。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2018/04/24 15:57
--------------------------------------------------
交易員炒匯351億大虧 凱基銀爆內控漏洞(2883)
日前才公布去年獲利創11年來新高的開發金控,旗下的凱基銀行竟然驚爆交易員超額交易加拿大幣失利,導致出現高達2.4億元的虧損,風險控管出現大漏洞。本刊求證金管會,官員證實,凱基銀行因操作外匯造成重大虧損,已經呈報主管機關備查,金管會將依相關規定予以處分。
上週四(4月18日)中華開發金控舉辦法說會,去年底接任總經理的王銘陽擔綱處女秀,去年開發金稅後盈餘高達116.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一倍,創下11年來的新高紀錄。
王銘陽是開發金大股東、中信辜家二少辜仲瑩的愛將,過去成功帶領中國人壽脫胎換骨,接下辜仲瑩交付重任的他,上任後就緊盯各事業體KPI(關鍵績效指標),今年第一季趁勝追擊,稅後盈餘31.93億元,比去年同期飆升7成。
總資產高達2.5兆元的開發金控旗下主體事業包括凱基銀行、凱基證券、中國人壽以及中華開發資本等4家公司,但在開發金控亮麗的成績單下,旗下的凱基銀行3月份卻出現2.83億元虧損,是一年半來首見的單月虧損。
開發金今年第一次的法說會,也是王銘陽上任以後首度擔綱的處女秀。檢視相片
開發金今年第一次的法說會,也是王銘陽上任以後首度擔綱的處女秀。
更多
王銘陽在法說會並未對此解釋說明,但本刊接獲爆料,3月份凱基銀行虧損,關鍵就在於一名凱基銀行外匯交易室的柯姓外匯交易員操作加拿大幣(以下簡稱加幣)失利所致。「柯姓交易員用自己與同事在銀行帳戶交易1200支(約12.6億美元)的加幣,沒想到,加幣兌美元的劇烈波動,該員操作方向錯誤,最後造成約新台幣2.4億元的損失。」爆料人士說。
根據瞭解,今年2、3月,加幣兌換美元貶值幅度達8%,只要交易員看錯方向,很容易出現交易損失,就以這次柯姓交易員操作的1200支來計算,加幣跌幅如果3%,損失金額就高達10億元。令人訝異的是,凱基銀行的資本額為460億元,一名交易員就能操作12億美元,換算新台幣高達351億元的資金部位,等於拿公司資本額的7成6來操作。
鏡週刊 2018年4月24日 上午6:59
------------------------------------------
開發金(2883)10月稅後獲利10.53億元
開發金(2883)10月自結稅後獲利10.53億元,前10月稅後獲利71.45億元,每股盈餘0.48元。
開發金控發言人張立人表示,因國際資金近期流向新興市場,激勵台股單月走揚4.6%,開發金控受惠證券及金融投資收益,10月單月獲利揚升,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陸續上市帶動需求及進入年終消費旺季,將有助於相關產業營收表現。
開發金控除了持續強化風險控管機制,透過整合子公司間之產品及服務,有效提升整體業務規模與營運綜效之外,開發金控也將憑藉既有大中華區的產業投資與金融服務之競爭優勢,逐步建構證券及銀行完整的海外營業據點,預期將可推升後續之業務表現。
子公司開發工銀10月份獲利主要來自於投資處分收益,以及私募股權基金分派收益。
10月份單月稅後獲利2.03億元,前10月份稅後獲利38.79億元,每股盈餘約1.1元。
證券業務受惠買盤資金回籠,10月份台股呈現量增價揚走勢,除了有助經紀業務表現,投資操作及金融資產評價亦明顯回升,凱基證券10月稅後獲利5.57億元,前10月稅後獲利26.02億元,每股盈餘約0.68元。
凱基銀行10月獲利除了穩定性的淨利息及手續費收入,亦逐步實現金融投資收益。
10月稅後獲利5.23億元,前10月稅後獲利34.59億元,若加計受讓開發工銀營業讓與業務之損益,擬制前10月稅後獲利為46.25億元,每股盈餘約1元。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15-11-10 16:37
-----------------------------------
私募基金SAC 出清開發金(2883)股
萬泰銀原大股東私募基金SAC與奇異資融,上周透過盤後鉅額配對交易,大舉出脫約25萬餘張開發金股票。9月15日萬泰銀併入開發金,SAC取得100多億元現金與1%多開發金增資新股,上周賣掉手中股票後,宣告SAC入主萬泰銀七年後,終於完全出場。這也是幾家私募基金入主國銀,第一個退場的案例。
2007年共有私募基金凱雷、隆力與SAC,分別入主國銀大眾、安泰與萬泰銀,並均向國銀辦理百億元以上聯貸,其中,SAC由台銀主辦聯貸128億元,與GE集團奇異資融聯手取得萬泰銀約八成股權,SAC本身持股將近六成,拿下絕對主導權。
這些私募基金聯貸期限均為7年期,今年底將到期。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2014.09.29 04:48 am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965920.shtml
------------------------------
開發金(2883)併購萬泰銀 准了
開發金控併購萬泰銀行昨(29)日獲金管會核准,合併基準日可能延到9月以後。據悉,開發金最終對萬泰銀工會的工作權保障延長為兩年要求,做出讓步,使員工權益保障更進一步,是金管會准許合併案的關鍵。
開發金昨天股價已率先上演合併案獲准的慶祝行情,收盤價10.3元,盤中最高價來到10.5元,再創2012年2月4日以來的新高。開發金昨天也居三大法人買超第一多,合計三大法人買超開發金1.8萬張,其中,外資買超就達1.6萬張。顯示外資對此併購案給予正面的評價。
開發金發言人、副總經理張立人表示,原定的合併換股基準日為7月30日,也就是今天,但因為剛獲核准,所以必須雙方董事會再另訂合併換股基準日,且考量開發金還有子公司減資、萬泰銀交易所下市等作業時間需求,因此預估合併換股基準日可能要延到9月以後。
開發金並強調,感謝主管機關對工業銀行轉型的支持,會保持為台灣產業發展的責任,對萬泰銀員工的權益保障,會比現在做的更好。
開發金、萬泰銀於2月10日通過以每股現金13.4元及0.2股換股,百分百合併萬泰銀,雙方並於4月8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合併案。開發金表示,併購後開發金資本將可更合理配置,提高財務槓桿比率,進而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同時轉型商業銀行。
開發金預期,在第一階段將萬泰銀合併納為百分百持有的子公司後,下一步開發工銀將進行企金、金融交易等業務的切割移轉至萬泰銀,壯大萬泰銀規模,時間最快落在今年底或明年第1季,凱基證上千億元的活存資金,也可望逐步移轉至萬泰銀,降低資本成本,開發工銀則是將轉為創投。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2014.07.30 05:03 am
----------------------------------------------------------------
萬泰銀工會 揚言罷工
金管會昨(29)日核准開發金合併萬泰銀案,萬泰銀工會理事長方姚駿昨天表示,工會將在今明兩天內召開理監事會,訂定罷工日期,展開罷工;金管會銀行局長詹庭禎表示,希望萬泰銀員工應珍惜這次併購機會,和開發金攜手向前。
金管會昨日業務會報核准此案,詹庭禎親自對外說明,顯示對這起併購案的重視。由於萬泰銀工會不滿萬泰銀員工的保障,要求2N+10的優退方案,並保障留任者至少三年工作權,還揚言罷工,市場關注金管會態度。
詹庭禎表示,開發金和萬泰銀互補性強,有助提高整體金融產業競爭力,金管會樂見兩家公司合併。萬泰大股東已沒有永續經營意願,且併購後萬泰銀是存續公司,相信開發金會善待萬泰銀員工,把員工當成重要資產,員工要珍惜併購機會。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韓化宇/台北報導】2014.07.30 03:41 am
----------------------------------------
開發金(2883)董事陳鑫 轉讓持股1萬張
開發金控(2883)董事暨子公司開發工銀副董事長陳鑫,18日申報轉讓持股1萬張,將採贈與方式轉出,轉讓對象為其家人,預計贈與完成後,陳鑫名下持股將減為約225張。
陳鑫為開發金控法人董事國亨化學代表人,個人名下持股有1萬225張,並沒有質設,陳鑫同時也是開發工銀副董事長。據了解,陳鑫申報轉讓贈與1萬張持股給家人,可能與個人理財需求有關,公司方面對個人理財行為也沒有評論。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即時報導】2014.06.19 12:48 am
------------------------------------
開發金(2883)7月底完成萬泰銀換股
開發金(2883)預估7月底前完成萬泰銀股權轉換作業,公司並指出,近期在政策做多、企業揭露正向的財報資訊與展望下,預期資本市場將持續穩定加溫。公司併購萬泰銀一事雖有工會擬罷工及留任金爭議等事件尚待調解,但開發金預計最快6月底前達成共識,7月完成股權轉換,未來工銀(創投)、商銀、證券業務將成為三大成長引擎。
開發金指出,萬泰銀行7月底完成股份轉換後,將成為開發金控100%商業銀行子公司。未來除了固有之股權投資及股權基金管理業務利基以外,並將以萬泰銀行為主體,發展具有特色的企業及消費金融業務。
財報顯示,開發金控受惠資本市場走揚,帶動證券及直接投資相關業務獲利成長,5月自結稅後獲利達台幣10.26億元,累計1至5月稅後獲利43.92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48%,每股盈餘0.3元。
值得注意的是,開發金旗下凱基證券亦於月初宣布100%收購香港兩家財富管理公司TG Holborn及Alpha Global。公司強調,未來會瞄準大中華、東北亞、東南亞及伊斯蘭市場的廣大客戶群,致力增加經常性收入並擴大營運規模。
【聯合晚報╱記者鍾張涵/台北報導】2014.06.16 02:49 pm
-------------------------------------
F-再生做假帳?國壽、開發金(2883)踩地雷
從績優股變成地雷股,全因一份外資的看空報告。以作空聞名的格勞克斯對F─再生提出五大指控,讓股價連續向下探;也許因為來台掛F股的條件較寬鬆,才會導致類似F─再生的假財報疑雲發生。
美研究機構格勞克斯舉證歷歷
四月二十七日,周日一大早,從中國大陸趕到台灣的F─再生董事長丁金造,帶著簽證律師勤業眾信會計師吳秋燕、建業法律事務所律師洪紹恆,以及之前曾待過勤業眾信的財務長薛又瑋、財務部協理王維民等人,大陣仗地到證交所召開法人說明會。會中,他們一一反駁美國研究機構格勞克斯(Glaucus)對再生財報虛列的指控,還宣稱要實施一萬張庫藏股,而且中國晉江的丁氏家族還會加碼買進,要用家族的力量來護盤。
五大指控,目標價打到零元
丁金造的喊話似乎起不了作用,隔天台股開盤,F─再生再度跌停鎖死。這是繼四月二十四日格勞克斯發布看空報告以來的第三根跌停板,股價從去年底最高一○二元,到現在七十元不到,大跌三成多。由二十八日成交量僅二千張不到,還有一萬五千張的賣盤來看,F─再生根本沒有啟動庫藏股,丁家也沒買股票,淪為「口水護盤」。
當天記者會場外,有職業股東到場叫囂,認為丁金造實問虛答;也有一家持有F─再生高達三、四千張的投資公司負責人來到現場為再生叫屈,認為格勞克斯沒有到中國晉江市看廠,就隨意指控。
然而,受災戶不僅是這位到現場的投資戶,連國泰人壽與開發金等金融機構都大踩地雷,分別持有九九四八張及六○一五張,持股比例分別為四.九八%及三%。這兩家都認購再生於二○一二年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轉換價八十五元,換句話說,國壽高達近一萬張的股票已損失約一.五億元,應是法人的最大受災戶。
F─再生從績優股變成地雷股,全因一份外資的看空報告。以作空聞名的美國格勞克斯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對F─再生提出五大指控:
一是誇大土地交易的資本支出四.二二億人民幣,從而隱藏資產負債表上的虛假銷售收入;二是從F─再生子公司三斯達向晉江市政府所報的稅負上,顯示公司的淨利浮誇十倍;三是毛利高達三三%,其他對手平均才七%;四是沒有理由連環融資;最後一項,F─再生的負債還有新台幣三十六億元未償還等。
格勞克斯因此懷疑該公司所披露的實際收入應比台灣披露的財務數字少九○%,且負債嚴重。格勞克斯也發出Strong sell(強烈賣出)的建議,一口氣將F─再生的目標價降為零元。
面對這份報告,外界第一個連想的就是簽證會計師把關不嚴格,但吳秋燕本人澄清,F─再生在上市前後,她們都有飛到當地查核,包括土地交易的資金付款流程也都沒有問題。
丁金造與台友好,獨董台灣人
F─再生的全名是亞洲塑膠再生資源控股公司,公司登記地為英屬開曼群島,是於二○一○年一月為了來台上市而設立的公司。公司主要生產總部在中國福建晉江市,以回收鞋子的邊角材料,重新製造成發泡塑膠(EVA)為主,做低價鞋底、箱包袋材及地墊等,號稱是中國最大的EVA製造商。
有著濃濃福建腔的F─再生老闆丁金造,是菲律賓籍華裔。他帶著兩個弟弟在故鄉、也是中國最大製鞋產地晉江縣打拚,成立福建三斯達公司(F─再生的子公司),專做塑廢料回收。即使全中國有高達三千家以上的EVA發泡材料廠商,三斯達宣稱藉由獨特回收技術,仍讓產品毛利高達三成以上,讓外界感到不可思議。
丁金造有個台灣親家──福建省漳州協會前副會長張輝群。張輝群本身也在漳州開設發泡材料廠,據瞭解,張的小孩從小就帶到福建念書,才有機會認識丁家的小孩。張輝群本身是高雄人,所以F─再生來台掛牌時,選擇在高雄設立台灣辦事處。據F─再生協理王維民表示,張輝群與高雄陳田錨家族熟識,故邀請與高雄陳家關係不錯的寒軒飯店集團董事長崔鐵柱為獨立董事,讓這家中資企業有了台灣人的獨董。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417期;訂閱新新聞電子版】
新新聞【文/黃琴雅】 2014/04/30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