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全球半導體市場2020年至2022年表現強勁,但在疫情走向終結背景下,行情反轉開始走下坡,美國財經媒體專欄作家高燦鳴撰文指出,從幾家龍頭公司財報來看 ,晶片業已陷入庫存過多困境,像是德州儀器庫存金額達創紀錄的33億美元(約新台幣1020億元),他認為難以論斷晶片業何時會觸底復甦。

高燦鳴指出, 很明顯半導體行業正走向低迷,看起來三年的需求爆發和產出吃緊即將結束,像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023年前3月的凈利潤僅年增2%,低於分析師的預期,另一大廠三星也認同去年第四季商業環境顯著惡化,並預估短期內將持續疲軟。

至於美企方面,高燦鳴說,德州儀器提供的營收預測幾乎與台積電一樣讓人失望,而且庫存天數還攀升至195天、高達6.5個月,庫存金額達創紀錄的33億美元,是10年來最不景氣情況。德州儀器高層則淡化了庫存數字,僅稱理想庫存水平是130至200天。

至於市場的看法則凸顯了不確定性,英特爾預估第二季營收恐下滑22%,分析師預計第三季不會出現任何成長,使得現在難以判斷半導體景氣底部。

針對半導體市況,近期日經中文網以「半導體全線崩潰,復甦要到2024?」為題撰文指出,由於台積電此次業績超出預期下滑,日本一家半導體供應商的高層大失所望,表示「6月景氣好轉的論調就此消失,全面復甦要等到2024年」;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也說,半導體重返成長軌道要到2024年以後。
中時新聞網/邱怡萱 2023年5月3日 週三 上午5:00
------------------------------------------------
晶片荒逆轉 大廠紛減產

全球經歷了兩年的晶片荒後,隨著利率上揚、股市走低和經濟衰退逼近,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需求減弱,晶片如今已轉為供過於求,半導體大廠紛宣布減產因應庫存增加壓力。

晶片供給充足對消費者來說,代表能夠更快取得產品,而且價格可能較一年前便宜,但對晶片製造商而言,意味著裁員和削減資本支出。

根據金融科技公司海納國際集團(SIG)分析,晶片從下單到交貨的前置時間,在近幾個月逐漸下滑。此外,瑞銀指出,按天數計算的晶片庫存水位來到逾十年新高水準,較晶片產業和其供應鏈中位數高出40天。

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執行長梅羅特拉(Sanjay Mehrotra)日前公布上季財報時表示,晶片庫存遠遠高於目標水位。美光上季業績遜於預期,財測也不如人意,同時宣布裁員10%。

英特爾在10月公布令人失望的財測,並宣布裁員計畫,對手超微(AMD)亦示警庫存攀升。超微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表示,公司試圖降低晶片出貨量,來緩解高庫存問題。

晶片產業高階主管預期,高庫存可望在明年逐漸好轉。輝達財務長克瑞斯(Colette Kress)11月表示,預期庫存水位將在本季(明年1月止)結束前回復正常水準。但美光預期高庫存恐持續到明年第一季。

除了電腦出貨萎縮,手機銷售下滑亦打擊晶片製造商。手機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今年多次下修銷售預測,並預期需要花上幾季才能走出手機市場低迷,和晶片庫存增加頹勢。

儘管短期晶片供過於求,但多家大廠仍為長期需求增加做準備,計劃打造更多新廠房。產業高階主管預期2030年前全球晶片銷售可望增加一倍,跨越1兆美元大關。此外,部分業者也將回補庫存視為成長機會。

美光10月宣布在紐約州設立新晶片廠,未來20年投資規模上看1,000億美元。
工商時報/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2022年12月29日 週四 上午4:10
----------------------------------------------------------------
晶片需求大爆發 全球缺貨危機才剛開始

雖然全球汽車業晶片缺貨情況已減緩,但原來晶片危機不僅沒有結束跡象,甚至可能從現在起才剛開始,晶片危機正從傳統汽車業擴散到其他產業,就連蘋果、特斯拉都開始感受到晶片供應壓力。

目前全球汽車業晶片缺貨情況好像減緩一點,但原來晶片危機不僅沒有結束跡象,甚至可能從現在起才剛開始,包括英特爾執行長等已警告晶片缺貨問題還會繼續2年。從蘋果到特斯拉的財報都顯示其面對晶片缺貨問題,這可能代表晶片危機正從傳統汽車業,擴散至智慧手機和晶片需求量更大的電動車。

晶片交貨期愈拖愈長

歐美政府之前積極全球協調車用晶片缺貨問題。傳統汽車業近期缺貨情況已有減緩,但蘋果等卻出現晶片不夠用情況,晶片生產線像是挖東牆補西牆,而且汽車售價遠高於智慧手機,車賣不好對經濟的衝擊更大,是否表示歐美寧願犧牲其他產業,也要先救汽車業?所以晶片缺貨問題根本沒有被解決過!

券商Susquehanna研究指出,4月全球晶片從廠商下單訂購至拿到貨為止,已延長至17週,創2017年開始追蹤以來的最長紀錄。其形容晶片供應已進入「危險區」(danger zone),同時警告在缺貨問題未解決下,會促使買家囤積晶片存貨或雙重下單,導致供應問題變更嚴重。

才過了1個月,其5月報告指整體交貨期已延長至18週再創新高,較2018年上一次延期最嚴重時還要高出逾4週時間。其中,以電源管理晶片交貨延後問題最嚴重,因為5月延後交貨時間增加約14天至25.6週!電源管理晶片是從智慧手機到其他機械設備都必須使用。

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近期表示,全球晶片缺貨危機的最惡劣時刻仍未到來!他預期下半年缺貨問題將惡化,要花1~2年時間才能令供應情況回復正常,因為英特爾在歐美蓋的新晶片廠要1~2年才能完工。

他指出各項產品的巨大需求、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和中、美關係惡化等,是造成全球晶片大缺貨的主因。他強調必須讓中、美關係「正常化」才能解決問題。

他表示,目前有超過100家企業希望英特爾生產自家設計的晶片,並且只有讓全球晶片供應鏈達至供需平衡,才會對美國和科技業有利。英特爾已表示將會為高通和亞馬遜生產晶片,目前全球晶圓代工的市場規模逾1000億美元,因此,英特爾願意砸數百億美元資金投入晶圓生產。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1/8/6 No.1261】

聯合新聞網 /【文/阮文非】 非凡商業周刊 2021-08-06 13:13
------------------------------------------------------------------
三個原因 晶片類股重挫

美國晶片類股10日慘遭「血洗」,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4.7%,創兩個月來最大跌幅並陷入回檔修正領域,專家認為,晶片類股重挫原因可能有三個:產業前景有隱憂、通膨憂慮加劇及在大漲後陷入盤整。

台積電(2330)4月營收月比衰減13%,被視為半導體產業景氣一大警訊,這個消息拖累美國半導體類股10日倒成一片。

美國投顧公司The Motley Fool財經部落客尼格指出,在市場晶片供不應求、晶片業者已面臨產品短缺問題之際,產能滿載的台積電4月營收居然衰減,讓整個產業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Swissquote銀行資深分析師歐茲卡戴斯卡亞認為,大宗商品價格攀漲、供應鏈問題已及晶片短缺,都正加重晶片商成本壓力。也有分析師擔心晶片廠競相擴產,可能埋下供應過剩隱憂。

彭博資訊分析,商品價格近來大漲,已引發投資人通膨疑慮,通膨升溫尤其不利估值偏高、本益比偏高的科技股。

Prudential金融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科洛絲比指出,10日重挫的晶片股都是赫赫有名的成長股,且業務領域遍布5G、資安、雲端及遊戲等廣泛領域,因此晶片股這波回檔只是在盤整。
經濟日報 /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2021-05-12 01:06
--------------------------------------------------------------
晶片爆最大缺貨潮 7檔IC設計強勢股出列

消費性IC晶片掀起史上最大缺貨潮,不少業者甚至直言,今年缺料已經看不到盡頭。專家指出,去年受疫情影響,晶片產線開工率嚴重不足,加上經濟復甦刺激終端需求,晶片質量高的台廠成為全球大廠爭先下單之地。投資人想搭漲價波,訂單能見度高的上游廠商IC設計族群為首選,其中,本益比低的中小型廠,更是波段投資人不可錯過的標的。

「晶片缺料問題要到年底才能解決。」一位網通廠高階主管向本刊透露,現在晶圓代工產能嚴重塞車,原本公司都是在第四季才開始與晶圓代工廠討論隔年所需產能,現在卻都得要提前半年卡位討論明年的產能規劃,「但是即便提前與晶圓代工廠討論產能,也未必能排得進去,有時還得靠關係。」

漲多拉回股 投資人可留意
他繼續表示,現階段可以交給客戶的貨,都是去年向晶圓代工廠下的單,如果是現在才下單,只能分批交貨,慢慢排隊,晶片交期最長會拉到年底。

「供給不足,但電腦、手機、網通、車用需求又受到景氣復甦而暴增,市場需要大量電子晶片,因此整個塞爆成熟製程產能。」華冠投顧分析師白易弘剖析,從產業結構來看,上游廠商IC設計是晶片荒下受惠最大族群,不過他強調,並非所有IC廠商都受惠,唯有能將代工價格漲價幅度轉嫁給客戶的晶片組廠商,才是投資人要留意的。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晶片缺料在市場已不是新鮮事,觀察股價,不少晶片廠已經先行反應上漲一大段,本益比也被拉得相當高,像是IC千金股祥碩已經來到30倍、矽力-KY更是高達60倍以上。

「晶片荒題材一定還有操作空間,但投資人可從漲多拉回角度去看,因為近期回檔幅度最大的族群之一就是IC設計,之前真的漲太多了。」儲祥生進一步表示,在整體訂單能見度高的情況下,投資人可留意股價回檔20%以上的個股,特別是3月營收陸續公布,若營收表現不錯,股價又跌深,就可伺機布局。

白易弘也指出,熱門的IC設計廠,像是5G網通晶片大廠聯發科、瑞昱、立積,本益比已經被拉得太高,投資人應等股價壓回季線再觀察。現在最好瞄準本益比相對低,且業內主力偏愛的中小型IC股,強勢個股包括:觸控IC大廠義隆;微動控制晶片(MCU)松翰、偉詮電、凌通、盛群;電源管理IC的茂達、致新,「若同時有高殖利率支撐,投資面相更佳。」

觸控IC:筆電再成長 義隆市占率升

財經專家謝晨彥特別看好觸控IC大廠義隆,他表示,公司主要產品為指紋辨識IC與觸控IC,受第一季淡季影響,營收呈現季減,但近期報價反映上漲的成本,預期第二季毛利率將優於上季。「義隆股價近期創下波段新高,籌碼面又出現外資與投信同步買超跡象,技術面來看相當強勢,若用去年第四季每股純益(EPS)去估算,本益比目前不到14倍,算合理。」

日盛投顧指出,疫情驅使工作型態變為遠距辦公,今年筆電規模可望再成長2成,間接讓指紋辨識與觸控螢幕搭載率攀升,義隆市占率將隨產品規模擴增而擴大,預估整年稅後EPS為15.37元,目標價落在210至215元間。

另外,業內人士透露,指紋辨識將是義隆今年成長幅度最大的產品,主因美國某大廠今年除了商務型筆電,消費型筆電也全數導入指紋辨識晶片,指紋辨識在筆電的滲透率將從30%升至40%,觸控螢幕搭載率也可望由去年23%升至28%。

MCU族群:影音需求增 松翰展望樂觀

「晶片大廠三星受美國德州大雪影響停工,現在電源管理IC、微動控制晶片(MCU)在市場上缺很凶。」儲祥生說。多數電器、電腦都要用的MCU,去年受惠防疫器材訂單,今年則隨著多媒體影音、家電等需求激增,訂單能見度已經看到第三季,由於供應鏈吃緊,有機會再將漲價成本轉嫁給客戶,利於提升營收與毛利率。

目前本益比17倍、殖利率逾5%的微控制器廠松翰,已傳出多個產品線明顯成長,據財報,去年第四季單季稅後淨利達2.6億元,年增幅213%,累計去年全年稅後淨利10.26億元,創下新高,今年1至3月累積營收更創下歷史新高。

群益投顧指出,松翰受惠通用型MCU需求轉強外,公司的多媒體影像控制IC產品USB CAM以及光學辨識晶片組(OID)二大產品線展望樂觀,預估今年OID需求量年成長率可達5成以上,USB CAM訂單能見度也可看到第二季;綜合以上,預估全年營收可達59.78億元,毛利率41%,EPS為7.48元,若股價掉回百元以下,可伺機布局。

電源管理IC:八吋產能緊 致新殖利率高
由於中國晶片大廠中芯遭美國制裁,使8吋晶圓產能吃緊,市場普遍認為今年將處在電源管理IC嚴重缺貨情況。其中電源管理IC大廠致新,股利政策亮眼,預計每股將配發9.5元,配發現金創新高,殖利率近4.3%。

群益投顧表示,電源管理IC供貨吃緊,主要來自5G手機用量大增,加上筆電、平板產品需求因疫情爆發,使電源管理晶片供需失衡。除此以外,據傳市場對8吋晶圓代工廠擴產相對保守,封測端也出現塞車,致新因此進一步調漲報價,拉高毛利率,預估今年稅後EPS 15.67元,獲利可望穩定向上。

最後,謝晨彥提醒,晶片嚴重缺料,不少廠商會OVER BOOKING(超額訂購),不過現在IC設計廠對訂單管控愈來愈嚴,不允許超額訂購,有些廠就開始DOUBLE BOOKING(加倍訂購),背後隱藏的風險是當市場需求不如預期時,庫存壓力將會阻礙股價動能,甚至大幅修正,但整體來說,耶誕節前不會有太大問題,明年開始就要留意廠商庫存水位及營收表現。

小學堂:什麼是IC設計

IC就是指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又稱微電路(microcircuit)、微晶片(microchip)、晶片(chip),在電子學中是一種將電路集中製造在半導體晶圓表面上的小型化方式。而IC設計就是設計晶片上的電路結構,晶片有各種類型,應用相當廣泛,從手錶、電腦、手機、汽車到伺服器等。

一般來說,IC設計公司是半導體產業的最上游產業鏈,公司會依客戶需求設計出積體電路圖,再下單給晶圓代工廠進行生產製造。
鏡週刊/2021-04月14日05:59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vEkMVQ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