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Phone XR組裝良率偏低、關西機場颱風受創後影響零組件物流,法人悲觀評估,今年iXR產量將從3,700萬支、下修至2,400萬支,減幅高達35%,iXR最大代工廠和碩(4938)恐將首當其衝。另外,法人也指出,iXR代工價格維持與去年i8相仿、iXR組裝複雜度卻高於i8,和碩9月營收不僅可能不到930億元、創下2013年同期最低,第3季毛利率更「跳水」至2.3%的低點。

蘋果亮相今年新款iPhone後,iPhone XS MAX售價對於多數人高不可攀、iPhone XS與前代產品差異不夠明顯,都讓各界高度看好螢幕大、售價相對低的iPhone XR銷售量表現,也讓iPhone XR主要代工廠和碩第4季業績成長性成焦點,可是事情好像沒這麼簡單。

iXR已經因為LCD螢幕的異形切割難度高於OLED不少,而不得不晚一個月上市,即使iXR的面板良率問題已經有解,但法人表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iXR整機組裝的良率偏低,加上關西機場日前遭颱風重挫後,日製零組件的物流、運送都受影響,導致iXR生產進度不如預期,iXR今年產量可能將從原先預估的3,700萬支、下降至2,400萬支,降幅高達35%,和碩恐怕首當其衝,產能利用率提升狀況堪慮。

蘋果為持續提高毛利率,今年給和碩的代工費用與去年代工i8時相仿。法人表示,和碩代工iXR費用仍維持每支25美元,可是iXR窄邊框設計、為了Face ID而存在3D感測模組,對於沒有這類產品組裝經驗的和碩來說已經是一大挑戰,組裝複雜度也高於去年的i8,法人認為和碩為此必須增加不少人力,可是代工費用不增、產能利用率提升有限,對於和碩的毛利率恐將帶來壓力。

法人因此悲觀預期,和碩第3季營收為2,950億元,以7月營收、8月營收,代表9月營收可能不到930億元,創下和碩自從2013年代工iPhone 5C以來,首度9月營收無法超過千億元大關。

法人也估計,和碩第3季營收雖然季增9%,但卻年減12%,第3季毛利率更將降至2.3%的歷史低點,刷新上一季低點3.2%,營益率也將下滑至1.1%,比上一季2.6%再減少,而轉投資的機殼廠鎧勝即便在母公司和碩庇蔭下,今年即便首度接獲iXR鋁質邊框訂單,可是在產能利用率不高下,第3季對和碩的合併毛利率將會帶來不利影響。
工商時報 吳筱雯/台北報導 2018年09月27日 04:10
------------------------------------------------------
和碩(4938)5月營收 減12%

和碩(4938)昨(11)日公布5月營收909.61億元,受通訊相關產品出貨量下滑影響,月減12.8%,並跌破千億元大關,但仍比去年同期增加15.6%。

和碩為iPhone主力代工廠之一,法人認為,隨著iPhone新機逐步開始備貨,第2季應是和碩今年營運谷底,第3季業績開始上揚。和碩前五月營收為4,761.94億元,年增19.2%。

和碩指出,5月營收下滑,主要受通訊產品業務下滑影響,資通訊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則略微上揚。

和碩先前在法說會預估,第2季為全年營運谷底,預期隨著下半年消費旺季到來,營運將開始出現上揚。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先前指出,現在是農忙前的翻土與施肥期,也是研發部門最忙的時刻,等到秋天之時,把研發的產品交給生產線量產,業績就可以收割。

法人預估,蘋果將於9月發表三款新iPhone,可望在第3季開始對和碩等iPhone代工廠啟動拉貨潮,將帶動和碩第3季營收相較第2季明顯成長。法人認為,iPhone組裝時間點,應該是在7、8月之間。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8-06-12 00:02
------------------------------------------------------
和碩(4938)上季營運 三率三降

和碩昨(15)日公布去年第4季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三率三降」,毛利率更下探掛牌來新低,主要受新台幣升值、蘋果iPhone 8系列新機銷售不佳、招工導致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全年獲利年減逾24%,每股純益5.66元。

值得注意的是,和碩去年第4季受新台幣升值衝擊,單季匯損 3.75 億元,較前季損失3,300 萬元擴大十倍,公司預期,新台幣本季並無貶值趨勢,業外衝擊仍在,但仍看好本季營運將優於去年同期,毛利率則會在下半年翻揚。

和碩昨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公布去年第4季稅後純益37.25億元,符合預期,季增2.4%,年減36.5%,每股純益1.42元。當季毛利率3.2%,季減0.2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1.2%,季減0.1個百分點;淨利率1.1%,季減0.1個百分點。

累計去年稅後純益146.83億元,年減24.1%,每股純益5.66元。和碩董事會決議,去年度盈餘每股擬配發4元現金股利,以昨天收盤價76元計算,殖利率約5.2%。

和碩財務長林秋炭表示,去年第4季毛利率下滑,主要受集團零組件貢獻度較低、新台幣升值、旺季過度集中、產能利用率稍差,以及招工導致成本上揚等因素影響。

展望第1季,和碩執行長廖賜政說,從該公司今年1、2月合計營收年增20%來看,第1季營收將較去年同期成長,需求也比預期好,包括遊戲機、AR/VR、物聯網的智慧家庭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很強。

至於營收主力的通訊產品,廖賜政說,和碩具有競爭力,經過去年的調整與布局之後,今年仍有成長動能,目前通訊產品需求仍在,而且很多新應用會刺激消費者需求,和碩將與市場一起成長,今年只有資訊科技(IT)的電腦產品業績會稍微下滑。

對於上半年毛利率走勢,林秋炭說,影響毛利率有上述五個因素,目前看來,新台幣無貶值的趨勢,衝擊仍在。至於集團內自家零組件的貢獻度,上半年也不會有太大改善,預期轉型效益會在下半年顯現,屆時可帶動毛利率上揚。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8-03-16 01:07
------------------------------------------------------
和碩(4938)11月營收 減26%

和碩(4938)昨(11)日公布11月營收為1,218.3億元,月減26.8%,年減3.1%,外界認為,應是智慧手機的機殼廠良率有待提升,導致供貨給和碩的數量不足,使該公司11月營收表現不如預期,加上iPhone 8銷售狀況可能不佳,也是因素之一。

不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對明年營運仍正面看待,強調沒有悲觀的理由,其中智慧手機等產品市場需求仍存在,且維持穩定向上趨勢,且和碩不止一家手機客戶,未來產品成長性仍看俏。

對比其他iPhone代工廠,鴻海11月營收5,696億元,月增17%、年增19%,創歷史新高,緯創11月營收891.2億元,月減0.7%、年增20.2%,同樣為iPhone系列產品代工的和碩,11月營收表現不如法人預期。

和碩11月筆電與主機板出貨略為成長,不過,非筆電產品出貨明顯減少,尤其是智慧手機部分出貨不如預期,壓抑營收向下;市場認為,由於和碩的機殼供應商,針對新款iPhone機殼的良率不佳,導致供應和碩數量不足,影響和碩第4季營收。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機殼廠學習曲線已過,只是今年錯過了智慧手機出貨高峰期,使和碩第4季營運轉淡,不過,隨機殼廠良率持續提升,和碩明年智慧手機出貨可望恢復成長動能,有助未來營運表現。

針對第4季展望,和碩之前指出,在旺季效果下,筆電出貨有望優於第3季、估季增約15%至20%。桌上型電腦與主機板方面,受季節效應影響,季減20%至25%,但整體會比第3季成長。至於消費電子產品,第4季會較第3季下滑,通訊產品方面與往年相當,沒有特別明顯變化,因此整體第4季營收仍有望略優於第3季。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7-12-12 00:01
-----------------------------------------------------
吃蘋果 和碩(4938)獲利首度衰退

蘋果概念股和碩昨天舉行法說會公布去年財報,受蘋果iPhone 7出貨不如預期等影響,去年稅後純益一九三點四億元,年減百分之十八點八,每股稅後純益七點五元,低於前一年的九點二三元,而此獲利表現為二○一一年大吃蘋果訂單以來,首度呈現年衰退。董事會並決議,每股將配發五元現金股利,盈餘配發率為百分之六十六點六,以昨收盤價八十二點八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百分之六。

對於今年展望,執行長廖賜政表示,在新產品、新客戶進駐下,今年資訊、通訊及消費性電子三大產品線營收平均仍有百分之五到十的年成長幅度,看好今年營運優於去年。
聯合報 記者謝艾莉 2017-03-15 03:34
---------------------------------------------
同欣電決配息6元,和碩(4938)投資長任董事

陶瓷基板供應商同欣電(6271)今日召開股東常會,會中通過配發每股現金股利6元。會中進行董監事改選,董事長楊惠捷、總經理呂紹萍、財務副總賴錫湖、同興實業總經理楊文貞均續任董事,和碩(4938)投資長吳薌薌為此次新面孔。

至於獨立董事方面,由南僑總裁陳進財、克緹集團財務副總吳昭德續任,監察人則為開發工銀代表人楊鎧蟬、日電貿監察人蔡玉琴、坤毅資本董事長許俊毅,均與上屆相同。

受到產業需求變化快速、市場競爭加劇、LED價格大跌影響,同欣電2015年合併營收77.71億元,年減6.8%,稅後淨利10.41億元,年減31.1%,基本每股盈餘6.39元,低於前年的9.27元,為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首見衰退。

展望後市,同欣電預期,今年四大產線中以陶瓷電路板營收占比最高,其次依序為影像產品、混合積體電路模組及高頻無線通訊模組。由於陶瓷電路板適用高亮度LED及功率模組,技術上具領先地位,成長動能隨著產業趨勢發展將潛力可期。

影像產品部分,除提供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的影像感測器外,將多方跨足航太、國防、醫療及車用電子應用,加強拓展利基產品市場業務。混合積體電路及高頻無線通訊模組部分,亦將持續與客戶開發新利基產品應用。

同欣電5月自結合併營收達7.06億元,月增10.41%、年增9.67%,累計1~5月合併營收為32.63億元,年增7.92%。總經理呂紹萍法說會時預期,今年四大主要產品可望全面成長,第二季營運保守預估將持平首季及去年第二季,不過仍有成長機會。
時報資訊/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 2016年06月16日 15:59
----------------------------------------------------------
和碩(4938)Q1營收 大減37%

和碩(4938)昨(11)日公告3月合併營收為893.7億元,較2月成長35.9%,年增率2.8%;首季合併營收2,565.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4%,也較去年第4季高峰衰退37.7%,透露蘋果iPhone拉貨力道縮減。

受到iPhone出貨量衰退影響,蘋果兩大代工廠鴻海、和碩首季營收季減幅度都相當明顯,不僅和碩季減逾37%,鴻海季減幅度也達33%、降至9,578.74億元。

和碩3月資訊產品出貨回溫,筆電出貨達90萬至100萬台、主機板與桌上型電腦出貨合計達80萬至85萬台。累計首季筆電出貨約270萬台,季減約26%至27%,符合原先法說會預期的季減25%至30%區間;主機板與桌上型電腦出貨195萬台,出貨較第4季持平至小幅成長,略優於預期。

和碩對第2季看法持平,由於資訊產品能見度相當低,加上第1季基期略微墊高,因此第2季出貨仍有變數,第3季開始才會進入消費性、通訊產品拉貨旺季,屆時營運表現才會逐步回升。

雖然市場現階段普遍看衰今年iPhone出貨量,但是蘋果手機兩大代工廠鴻海、和碩仍然力挺客戶,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均看好蘋果前景。

郭台銘日前表示,「全世界有這麼好的手機,大家會不需要手機嗎?」童子賢日前也透露,「審慎中帶樂觀」看手機市場,相信以現在無線通訊、網路經濟的發展,尤其當典範轉向物聯網後,手機、平板將成為消費者的Hub(集線器),開拓出像老年照護、家庭安全等新的智慧應用,「當這些都沒有進展了,才不會成長。」童子賢並認為,一家公司對三個月、六個月,甚至一年的短期看淡,是常有的事。
經濟日報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6-04-12 04:51
----------------------------------------------------
和碩(4938)11月營收減30% 守穩千億元

受iPhone 6s等產品出貨高峰已過影響,代工廠和碩昨(10)日公布11月合併營收月減30.7%,降至1,213.5億元,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2.7%。

和碩10月合併營收受惠於iPhone 6s熱銷,攀上歷史新高、達1,752.9億元。公司先前曾透露,10月業績將是今年全年高峰,因此11月營收走弱,已在市場預期當中。和碩自9月起,合併營收已連三個月站穩千億元大關。

和碩前11月合併營收為1兆979億元,順利站上兆元大關,年增21.3%。法人估,儘管11、12月合併營收不及10月亮眼,和碩本季合併營收仍有望衝上4,000億元大關,創單季新高,季增率近30%。法人指出,和碩本季營運規模擴大,有助提升獲利率,產品組合也可望維持穩定,預估和碩本季獲利季增率可達四成。
經濟日報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5-12-11 02:53
----------------------------------------------------
和碩(4938)爆內鬼 4工程師涉案

上市公司和碩聯合科技再爆內鬼!和碩4名研發工程師涉與劉姓友人在非洲塞席爾成立德聖公司,4人內神通外鬼,將內部訊息外流,讓德聖無論在出貨時間、價格均處優勢,逐步吃下和碩散熱單一料件訂單,影響和碩議價空間,蒙受損失。檢調昨搜索和碩等9處所,約談5人並漏夜訊問中。

和碩表示,向來注重員工操守,將配合檢調偵辦,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便對外評論。

檢調查出黃、洪、張、許姓男子是和碩機構及工業設計中心研發工程師,專門為客戶設計研發與測試散熱模組,擁有提供採購單位選料建議權和追蹤處理採購後續事宜。

4人違背公司信任,私下在2013年2月間,與許姓工程師的劉姓五專同學,在非洲塞席爾成立德聖電子公司,由黃姓工程師叔叔擔任掛名負責人,4名工程師再將和碩內部消息與材料需求規格,涉嫌內神通外鬼,將訊息告知德聖,甚至提供稽核長官名單供德聖公司人員打通關。

德聖電子公司因有4名工程師內線,無論在出貨時間、價格,硬是比其他競爭廠商還有競爭力,讓德聖逐步壟斷和碩單一散熱料件採購訂單,自2013年4月到2015年5月間,德聖與和碩間的交易已逾3千多萬元,和碩失去與其他公司的議價機會,蒙受損失。

和碩接獲檢舉後,自清通報調查局,案經檢調監控多時,新北地檢署檢察官李巧菱昨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士林調查站搜索和碩等9處,帶回5人並漏夜訊問中。

至於採購單位為何沒發現問題,也是檢調偵辦重點,全案依背信、妨害工商秘密罪嫌擴大偵辦。
中國時報【葉德正、康文柔╱綜合報導】2015年12月1日 上午5:50
-----------------------------------------------------------------
和碩(4938)營運 連二月下滑

和碩(4938)昨(10)日公布5月合併營收705.7億元,月減9.6%,是連續第二個月下滑,反映傳統淡季效應,但仍比去年同期成長7.1%;前五月合併營收為4,226億元,年增18.6%。

和碩認為,本季NB出貨季增率可達15%至20%,但因以入門機種居多,平均單價(ASP)不高,因此營收表現平平;桌上型電與主機板出貨則估與第1季持平。

至於非電腦產品(通訊與消費性電子)因面臨傳統淡季、通訊產品進入新舊轉換期,再加上第1季基期比較高,因此本季營收季減幅度將高達30%至40%。整體而言,法人估,和碩本季合併營收約季減20%至25%。

儘管本季處於淡季,和碩仍積極為下半年旺季訂單及產能需求作準備,正招募新血,釋出機構設計高級工程師、專員、課長等職缺。

和碩訂下周一(15日)舉行股東會。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致股東報告書指出, 期許和碩今年表現能再超越自我、再創新高、蓄積下一個成長動能。

童子賢也表示,和碩今年將以資訊、通訊與消費性電子為主軸,在既有客戶基礎上發展,持續整合內部資源,在資訊及消費性電子等成長趨緩的產品線,深耕既有客戶同時開拓新客源,新興領域如穿戴式、物聯網產品與汽電等,也將持續深耕。
經濟日報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5-06-11 04:52:30
--------------------------------------------------------
和碩(4938)本季業績 恐減25%

和碩(4938)第1季進入傳統淡季,法人預估,由於適逢春節,預估單季營收將季減約25%,而第2季因進行出新品的準備工作,預估單季合併營收將比本季更低。

外界傳言,iPhone 6系列產品本季出貨量將有4,000萬支以上,但因逐漸步入產業淡季,加上2月工廠運作因遇春節假期,法人預估,和碩本季營收估將季減少25%、約2,580億元;而第2季營收將下滑到2,360億元。

外資預估,今年度iPhone 6系列產品平均銷售單價(ASP)可望提高,因此將帶動和碩今年營收走揚,加上集團旗下金屬機殼廠商F-鎧勝可望首度打入iPhone 6機殼供應鏈,和碩將同步受惠,下半年成長動能強勁。

童子賢表示,產業的銷售動能來自創新,若沒有網路貢獻,其實PC產業已死,就像20年前的電腦,對現在人來說,若沒有連網功能,消費者就不會買。現在電腦應用與20年前差別很大,正因為源源不絕的創新與應用,才能持續發展。

童子賢同時預言,未來汽車產業的創新,將會融合更多網路創新,逐漸被智慧化所改變,汽車業與電子業的整合,將帶來更多的附加價值。

和碩上周五股價收85元,上漲1.9元,與代工股王鴻海的86.7元相差1.7元,法人看好和碩今天股價有機會超越鴻海,奪下代工股股王寶座。
經濟日報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5-02-02 04:42:00
--------------------------------------------------------------
看好蘋果財報 熱錢順勢轉進鴻海!與和碩(4938)價差拉開至10元

蘋果即將於27日公布上季財報,外資圈幾乎一致看好蘋果豐收,摩根士丹利預估蘋果上季賣出高達6700萬支iPhone手機,創新高紀錄,預估每股盈餘可高達2.59美元,外資與熱錢也順勢轉進鴻海 (2317) ,讓鴻海今天盤中股價上漲逾1%,盤中一度衝上89.1元,但和碩 (4938) 則略見獲利調節賣壓翻黑,讓鴻海、和碩爭霸戰,盤中價差再度拉開至10元以上!

法人指出,在蘋果iPhone 6與Plus組裝訂單分配中,仍以鴻海為主要供應商,且鴻海占優勢的部分,還包括供應內部相關連接器、機殼等零組件,但和碩僅以組裝為主,因此以同樣交貨1支iPhone 6或Plus來看,對鴻海的業績與獲利貢獻貢獻相對較大。

在這波鴻海、和碩股價PK戰中,雖然和碩有股本小的優勢,不過以短線漲幅來看,和碩漲幅明顯較大,鴻海則是一路被外資賣盤壓抑,股價並無表現。

這波熱錢湧入台股,外資順勢轉進鴻海,讓鴻海終於一吐悶氣,也拉開與和碩的差距。鴻海、和碩股價PK戰,第一回合,和碩似乎還是未能撼動鴻海的蘋果代工「老大哥」地位!
鉅亨網 記者胡薏文 台北 2015/01/26 12:20
---------------------------------------------
蘋果訂單牢靠,和碩總市值逼近2千億元

和碩 (4938) 去年搶下蘋果4.7吋iPhone 6約三成訂單,受此波「史上最大換機潮」帶動,不僅年營收跨越兆元大關、躍居NB代工五哥之首。在業績面利多激勵下,和碩在經過兩個月的橫盤整立後,上周終於一口氣突破80元大關、最高來到81元,再度改寫掛牌後新高,總市值逼近2,000億元。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上周指出,今年智慧手機出貨量「只會大不會小」,意味著新一代iPhone手機訂單仍牢牢在手,而布局4年的汽車電子,也在德廠奧迪(Audi)及美、日車廠的訂單加持下,「呈現10倍成長」
工商時報─記者侯良儒╱台北報導 2015/01/25 15:22
------------------------------------------------------
歐元走貶效應,童子賢:PC品牌廠要當心匯損(4938)

歐洲央行(ECB)進行新一輪量化寬鬆,以刺激區域景氣。有關歐元寬鬆對國內PC產業影響,電腦公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和碩 (4938) 董事長童子賢指出,短期來看,廠商需留意匯率波動,尤其有許多歐元帳款代收的PC品牌廠,需小心應對、避免匯損;代工廠方面,則因皆以美元進行報價,影響甚微。

年初歐元重貶時,過去一向操匯穩健的華碩,財務長暨發言人張偉明便曾表示,歐元的波動確實增加了避險難度,今年第1季將保守因應,未來除了將緊盯匯率、調整報價外,還會視終端開機率以及實際銷售,決定對各地經銷商的出貨量。

ECB新貨幣政策出爐後,童子賢指出,未來歐元的貨幣供應量提升後,首先會對美元、台幣的匯率產生影響,此時廠商若抱有以歐元計價的應付帳款,將可能提列匯兌損失。

觀察我國PC產業,有鑑於台灣「雙A」宏?、華碩對歐洲的營收占比皆逾30%,因此需格外留心匯兌波動,壓力相對較代工廠大。

至於代工廠方面,童子賢表示,由於產品報價均以美元計,即便未來歐元持續走貶,只要美元維持目前水準,則受影響程度輕微。去年11月下旬時,台灣央行放手讓新台幣貶破31元,當時法人便預期這將使代工廠在第4季的業外方面,賺取較第3季更豐厚的匯兌收益。

展望未來,童子賢認為,若未來ECB的貨幣寬鬆政策奏效,成功帶動區域經濟,進而提升當地民眾購買力,那不論對於台灣PC品牌廠、或是代工廠來說,都會是好事一件;就今年全球各地區域需求來看,則以正在進行貨幣緊縮的美國最好,歐洲確實屬相對疲軟的區域。
工商時報─記者侯良儒╱台北報導 2015/01/23 07:50
------------------------------------------------------
和碩(4938)今年手機出貨續增 車用營收挑戰10倍速成長

代工廠和碩 (4938) 去年營運表現亮眼,營收破兆元,股價更持續衝上新高;儘管其他競爭廠商持續爭取美系手機大客戶訂單,不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對此指出,今年手機出貨量仍會持續成長,外界不用太擔心,而未來物聯網與智慧城市成長力道強勁,也將是和碩布局的主要重點,如和碩近4年多持續布局車用領域,就已打入奧迪(Audi)供應鏈,並有美國與日本車廠也在合作中,預期今年車用相關營收可望較去年成長10倍。

至於今年和碩是否加薪,童子賢則表示,代工業是服務業,耕耘是長期的,將持續為員工加薪,不過實際幅度待執行長程建中公布。

和碩去年筆電出貨較2013年下滑,但整體營運在代工美系手機品牌訂單帶動下,年營業額衝上兆元關卡,市場也看好第4季營益率表現,整體代工效率持續提升。

不過市場也擔憂,和碩對手對該客戶訂單也相當積極,恐影響和碩今年手機出貨成長幅度,對此童子賢認為,今年手機出貨量仍將持續成長,與該客戶關係穩健,外界不用擔心。

童子賢也強調,就代工廠角度而言,有時是因為進料與出貨的關係,推升營收上揚,因此營收破兆元對營運的實質影響性,並不及獲利成長,和碩的營運重點仍將放在如何帶給客戶更多價值。

童子賢強調,不只PC產品、手機與平板,和碩也積極擴大其他產品的代工領域,如車用領域和碩就投入逾4年,現已打入Audi(奧迪)供應鏈,另外也正與美國、日本等其他車廠合作,預期今年車用營收將可較去年成長10倍。

另外他也看好物聯網與智慧城市將是PC與行動網路下一個帶領產業成長的應用,也將是和碩未來幾年的布局。
鉅亨網 記者蔡宗憲 台北 2015/01/21 09:00
---------------------------------------------
代工廠考量工資南進東南亞 童子賢不認同 將持續與品牌廠溝通

代工廠仁寶 (2324) 總經理陳瑞聰日前指出,今年第4季仁寶越南廠手機將占整體手機生產約10-15%比重,且中國勞動供應人口將在2017年負成長,和碩 (4938) 董事長童子賢對此表示,中國應還是最大的勞工供應人口國家,且不該因當地工資上漲,就尋找其他更低廉工資的地區,應從產品附加加值角度出發,若產品提供夠多的價值,就能與品牌廠討論給勞動生產更多的報酬,他認為,西方社會近年的思考正在改變,這樣的討論與檢討每天都在發生,OEM是服務業,將持續與品牌廠討論。

童子賢認為,中國大陸勞動成本近年持續提升,廠商不該因此就將廠房遷到其他更低廉的地區,若依照這個邏輯,最後勢必會面臨沒有地點設廠的問題。

童子賢強調,中國應還是全球供應最多勞動力的國家,且東南亞越南、緬甸等地區,仍不易一次提供龐大勞動生產力人口,他認為地球不該持續有這麼大量的人去做低階的勞動生產,許多工作其實已被自動化設備所取代。

童子賢表示,科技進步的目的就是服務人類,而勞動人口也是生活者,有權享受較好的生活,因此歸根究柢產品須有其附加價值,其所創造出的額外價值,就可用報酬的方式回饋給生產者。

他就指出,上海生產的成本其實比華中、華西地區還要貴,但是當地生產產品以手機居多,產品附加價值高,因此足以支應高昂的成本,且品牌廠考量貨源供應,若產品從西部生產出貨,在旺季時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也是考量的原因之一。

童子賢認為,出貨一台電視機只有幾百美元,但若一次出貨多台手機,其產品產值將大上許多,因此關鍵在產品的價值;近年隨著勞動意識增加,OEM廠也持續與品牌原廠討論 ,希望能改變品牌廠的想法,提高生產者的報酬。

童子賢強調,資訊產品仍持續創新,消費者還是會因產品帶來的便利性而多花費,就如過去功能手機價格低到只要1000-2000元,但現在智慧型手機貴到2萬元以上,仍有消費者願意買單,就是價值創新的概念。

他強調,OEM廠是服務業,將持續與原廠溝通,希望能給勞動生產者更多的報酬,而不是因某個地區生產成本上漲,就尋找其他新的地區設廠生產。
鉅亨網 記者蔡宗憲 台北 2015/01/20 15:10
---------------------------------------------
和碩(4938)切入奧迪 今年智慧車產值大增十倍

和碩 (4938) 董事長童子賢表示,已經打進品牌整車大廠奧迪(Audi)供應鏈,預估今年和碩在智慧汽車領域的產值,可較去年大增10倍。

2015智慧城市展今天登場,早上舉辦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頒獎暨首長高峰會。童子賢以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身分出席。

童子賢指出,和碩在汽車電子領域正開花結果,已經切入奧迪(Audi)供應鏈。

在智慧汽車領域,童子賢表示,和碩目前在智慧汽車應用領域,產值還很小,不過預估今年和碩在智慧汽車領域的產值,可較去年大幅成長10倍。

童子賢表示,看好未來智慧汽車發展,在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智慧交通是重要一環,橫跨感應器、智慧化系統、行動APP等。在智慧汽車部分,廠商負責打造先進智慧裝置,和碩參與的是很快就可以量產的產品。

在海外布局,童子賢表示,集團旗下在海外OEM和品牌的布局積極進行。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 2015/01/20 13:05
-------------------------------------------
和碩:ECB下月到期,全數購回

和碩 (4938) 去年第四季營運一飛沖天,帶動股價創下歷史新高,但考量到海外可轉換公司債(ECB)需依市價重估,外資圈預估第四季需認列約20億元評價損失,成為短線不確定因素,對此,和碩表示將於今年2月ECB到期後全數買回,讓獲利回歸本業表現,並看好未來3至5年組裝業務營益率將達2.5%。

和碩於2012年初共發行3億美元ECB,去年以來隨iPhone 6組裝良率的快速提升,反應在股價一路走揚上、目前仍維持在76元歷史相對高點,但因應ECB需按市價重估,股價越漲越高、和碩需認列的評價損失就越高,成為不確定性。

據和碩財報,去年前三季所認列ECB評價損失分別為5.86、17.32、0.24億元、合計達23.42億元,幾乎等於1元的每股獲利,由於和碩股價在第四季再創高峰,根據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的預估,第四季需認列ECB評價損失約為20億元,成為第四季營業獲利預估可達100億元、較第三季成長逾4成,但每股獲利可能僅有2元、低於第三季2.05元的關鍵。

這也是部分國際機構投資人對於買進和碩「始終放不太開」的原因之一,為降低外資圈疑慮,和碩在上週由港商德意志證所舉行的「2015年前進台灣」投資論壇中表示,將於2月ECB到期時全數買回,即和碩獲利將可真實反應本業。

至於第四季獲利,和碩表示來自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的效益,將可同步提升業內與業外獲利,抵消上述因應ECB需市價重估需認列的評價損失。

此外,針對今年營運展望,和碩認為其客戶基礎,包括智慧型手機(蘋果與華碩)、NB(華碩、東芝、宏?)、平板電腦(蘋果、微軟、華碩)、遊戲機(索尼)等,將與去年差不多,且來自營運效率提升、從品牌客戶拿到更高訂單比重、自動化投資等效益,可望同步推升毛利率與獲利表現。

和碩評估今年較健康的營運展望包括:平均產能利用率在70~80%(去年上半年不到50%、但下半年超過90%)、維持穩定人力(前年與去年約14萬人)、資本支出上看2.5至3億美元(優於去年1.5億美元),評估今年淨利成長率將高於營收成長率,並看好未來3至5年組裝業務(包括iPhone與iPad)營益率將達2.5%。
工商時報─記者張志榮╱台北報導 2015/01/19 08:07
------------------------------------------------------
和碩布局4年,主動抓鬼送辦

和碩 (4938) 內賊案昨(12)日曝光。但據指出,和碩的內賊前副理林岳,在公司內搞鬼,但都在和碩的掌握中,林岳與其兄林嵩內外勾結行跡越來越囂張,日前由碩嘉公司下單給和碩的金額一次多達200萬美元,和碩高層決定下重手直接向檢察官告發一舉逮人法辦。

士林地檢署承辦檢察官陳彥章昨(12)日指揮台北市調查處,大舉搜索林岳、林嵩兄弟、作為白手套的碩嘉科技公司以及下游廠商等8個處所,並將林氏兄弟逮捕歸案移送檢方複訊。

和碩公司內控管理系統是安侯建業(KPMG)會計師事務所協助建置,是鑑識會計機制的一環。由於和碩內控稽核管理系統發揮作用,發現採購部門副理林岳,早在2010年間即開始有不尋常的行為,但和碩沒有打草驚蛇,只是緊盯林岳,對於林岳與下游廠商間的「佣金」行為,緊密觀察與紀錄。

據指出,林岳的胃口越來越大,竟然與其兄林嵩同謀,由林嵩在桃園成立「碩嘉科技有限公司」,並仿效和碩公司英文名稱取名「Pegatr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讓不知情的下游廠商以為碩嘉與和碩可能是關係企業或母子公司,而誤信林岳要求下單時必須先經碩嘉,再由碩嘉轉單到和碩;碩嘉充當白手套公司,儼然成為和碩的「採購公司」。

日前,碩嘉下單給和碩,採購平板及筆記等電腦,這筆單的金額多達200萬美元。和碩高層認為時機成熟,也忍無可忍,一狀告進士林地檢署,並將林岳在公司內部的所作所為一併交給檢察官。

台北市調查處刻正清查林氏兄弟所得不法利益流向,不排除下游廠商業務人員知情配合進行虛偽交易;林氏兄弟被控涉及背信罪嫌將吃上官司。
工商時報─記者張國仁╱台北報導 2015/01/13 08:43
------------------------------------------------------
外資圈:上季每股獲利上看2元,和碩(4938)去年營運「兆」得住

和碩 (4938) 去年第四季營收3,525億元、優於外資圈預估平均值達14%,將帶動獲利預估值調升,港商德意志證券率先將合理股價預估值調升至88元,並評估第四季營益率與每股獲利將分別上看2.9%與2元,可望帶動已創下歷史新高的股價持續上攻。

和碩公告去年12月營收1,143.04億元,月減3.25%、年增30.48%,第4季營收來到3,524.76億元,季增48.91%、年增32.53%,全年營收破兆元大關,達1.0192兆元。

德意志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張家福指出,和碩去年全年股價漲幅高達90%,遠優於台股大盤的8%,主要反應下列3項原因:一、來自iPhone的強勁訂單動能;二、優異的執行力以提升營運效率與毛利率;三、垂直整合成功,有助於獲利動能全面提升。

和碩去年第四季營收達3,525億元,摩根士丹利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陳星嘉指出,這項數據比外資圈預估平均值要高出約14%,勢必會進一步推升第四季獲利預估值,今年第一季淡季效應雖難以避免,但iPhone6強勁需求可確保今年營收與獲利均正成長。

張家福表示,和碩第四季營收3,525億元遠高於他所預估的3,060億元的原因主要為:一、iPhone組裝出貨量的成長(約1,500萬支、季成長率達67%);二、NB出貨成長(約260萬台、季成長率達25%);三、來自F-鎧勝 (5264) 營收挹注(約115.9億元、季成長率達36%);四、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幅度約3.9%)所帶來的匯兌收益。

因此,外資圈將進行一波和碩獲利預估值的調升,以張家福為例,已將第四季營益率與每股獲利分別由2.8%與1.81元調升至2.9%與2元;展望今年,預估營收仍可成長10%,營益率與每股獲利也預估分別由去年的2.7%與5.87元攀升至2.8%與7.3元。

張家福將和碩合理股價由82元進一步調升至88元,儘管並非外資最高,但對照可享有的本益比,已與鴻海相同,都是12倍,看好的就是背後營運效率提升所帶動的獲利成長題材。

陳星嘉認為,以目前和碩2015年本益比僅10倍,且現金收益率仍達5%來看,其實投資價值並不算貴。
工商時報─記者張志榮╱台北報導 2015/01/12 07:40
------------------------------------------------------
和碩(4938)Q4營收季增48% 去年營收破兆元創新高

代工廠和碩 (4938) 今(9)日公布12月營收,在消費性產品包含手機與平板裝置出貨帶動下,營收維持高檔達1143億元,較11月小幅下滑3.25%,較前年同期成長30.5%,去年第4季營收為3524億元,季增48%,創單季新高,而去年全年和碩營收在蘋果手機出貨加持下衝破兆元關卡,達1.019兆元,年增7.3%,表現相當亮眼。

和碩12月營收達1143億元,月減3.25%,年增30.5%,營運受部分資訊產品如主機板與桌上型電腦出貨下滑影響而有所修正,不過月營收仍維持在千億元水準之上。

和碩第4季合併營收達3524億元,季增48%,其中筆電出貨估增2-3成,但單價走跌,因此營收貢獻度降低,而桌上型電腦與主機板出貨則表現平平,至於消費性裝置出貨則進入旺季大幅成長,營收季增4-5成,且和碩代工蘋果手機,蘋果智慧型手機iPhone 6在全球各地銷售都有佳績,使得和碩整體營運也同步受惠,單季營收衝上歷史新高記錄。

和碩去年在蘋果手機出貨成長帶動下,全年營收首度突破兆元關卡,達1.019兆元,年增7.3%。

和碩除營收亮眼外,市場也看好第4季營益率表現可望相對穩定,估可維持在3%水準,與第3季約略持平,由於和碩智慧型手機效率逐漸提升,加上第4季新台幣走勢貶值,有助出口商,法人看好和碩稅後淨利表現可望優於預期。
鉅亨網 記者蔡宗憲 台北 2015/01/09 18:21
---------------------------------------------
今年股價飆漲9成,和碩(4938)躍升代工大黑馬

NB、手機代工廠和碩 (4938) 今年股價表現,為五哥中表現最強勁的個股,累計今年漲幅達92%,外資法人持股也拉升到近5成。

法人預估,2015年預估每股盈餘8.15元,且和碩與同業相較,在 iPhone供應鏈地位較為穩固;另外,和碩也將是2015年華碩Zenfone銷售動能的最大受惠廠商。

和碩第四季開始著重於主流iPhone機種,停止生產iPad mini/iPhone 5C。由於和碩獲利提升,該股正逐漸成為具吸引力的殖利率概念股。法人目標價已調升到「8」字頭。在鴻海(2317)訂單流失之際,和碩iPhone 6接單比重自2014年第三季的30%上升至2014年第四季的40%,2015年第一季可望達50-55%。此外,法人估和碩將可切入下一代iPhone 6s+的供應鏈。和碩接單比重快速擴張,使今年股價竄升如搭火箭。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14/12/31 13:09
-------------------------------------------------
隱形眼鏡廠晶碩 興櫃報到 首日大漲1.5倍 衝上170元

由童子賢領軍的隱形眼鏡新兵晶碩光學 (6491) 今(30)日登錄興櫃,參考價為66元,早盤以73.68元開出後,持續往上衝,一舉衝破170元關卡,大漲104元,漲幅達1.57倍。

晶碩2009年由和碩 (4938) 及景碩 (3189) 投資成立,去年首創在屈臣氏連鎖藥妝店內設立直營隱形眼鏡門市,推出限量版的彩色日拋隱形眼鏡,同時進入日本彩色隱形眼鏡代工市場,並發展晶碩雲端資料系統,進行電腦化生產管理,機台資料(AOI/PLC)上傳雲端系統,供製程分析及改善。目前全台超過40間門市,月銷量超過300萬片。

晶碩擴大獲利來源,首創推出六色合一的彩色日拋隱形眼鏡,第三季自主研發成功專利高透氧矽水膠材質成功導入歐洲市場,由於單價較高,推升獲利成長,除了嬌生矽水膠日拋與雙周拋,及酷柏的月拋產品外,晶碩已量產的矽水膠新產品,品質上不遜於前述產品,可在苦無高品質矽水膠品牌產品之市場中,諸如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地進行大力推廣。

晶碩擁有日本、歐洲及中國長期穩定客戶,並持續加強中國大陸與日本的彩妝片隱形眼鏡銷售,彩妝片隱形眼鏡在亞洲的市場成長力道強勁,採用結合紫外線固色之Tattoo不掉色隱形眼鏡製造技術提供高品質的彩妝片,為銷售成長主力之一。

晶碩連虧4年後,2013年正式開始賺錢,營收5.89億元,毛利率53.19%,稅後淨利4614萬元,每股盈餘1.1元;2014年前11月營收8.16億元,稅後淨利5838萬元,營收獲利均改寫新高,在股本膨脹到6億元下,每股盈餘為0.97元,法人估計全年應有1元以上實力。
鉅亨網 記者張旭宏 台北 2014/12/30 10:20
---------------------------------------------
美日熱銷,傳和碩笑納ZenWatch組裝訂單

華碩 (2357) ZenWatch上週正式在台亮相,市場傳出,這款由和碩 (4938) 奪下組裝訂單的智慧錶,因美、日需求旺盛,目前出貨已落後需求逾50%;面對未來將在歐洲、甚至中國大陸開賣,華碩已考量調升現在約5萬支的月產能。

Apple Watch明年銷售在即,促使各大廠近期紛紛發佈智慧錶,以搶占市場先機。發下豪語誓奪「Android一哥」的華碩,繼11月在美國、日本開賣ZenWatch後,上週聖誕節前由執行長沈振來領軍,將這款第一支由台廠研發的Android Wear,介紹給台灣消費者,並立下明年至少擠身Android陣營前三名的宏願。

沈振來當時透露,ZenWatch在美國、日本的需求超乎預期,預估以目前產能,僅能填補不到50%的需求。因此,考量產品將陸續在香港、歐洲、甚至中國開賣,市場傳出華碩正與負責組裝的和碩,研擬如何在快速提升產能,以便極大化消費者體驗,達到ZenWatch第一階段搶攻市佔率的目標。

據瞭解,由於ZenWatch當中部分的機構件,是來自不擅於大量生產的傳統製錶業供應,因此即便和碩的產線能夠配合調整,仍難在短期提升產量。目前ZenWatch單月產能約在5萬支,若明年第2季末、第3季初的二代ZenWatch能承接現下市況,則華碩明年智慧錶出貨量將有30~50萬支的表現,超越先前各界預期。

除了ZenWatch外,和碩近期也被爆奪下明年索尼(Sony)12.9吋大平板訂單,儘管公司方面不對相關傳言做正面回應,但這樣的訊息傳出等同也向市場宣告,明年平板大型化過程中和碩將不缺席。據悉,索尼此款解析度直上4K的平板,將在明年2月下旬的MWC中亮相,最慢第2季開賣,終端售價將在1,000美元(約合新台幣3.1萬元)附近。

有鑑於大型平板的面板、處理器等成本,皆高於常規產品,預計受限單價偏高,且攜帶相對不易,出貨量應不若10吋以下產品。因此,短期來看,推升和碩業績的最大動能,還是在於目前供給仍十分緊俏的iPhone 6。市場預估,和碩12月受聖誕消費季的帶動,單月營收有望連續四個月突破1,000億元,全年營收料可破兆、創歷史新高。
工商時報─記者侯良儒╱台北報導 2014/12/30 07:42
-----------------------------------------------------
和碩(4938)Q3淨利 分家後新高

電子代工大廠和碩 (4938)昨天舉行法說會,公布第三季營收達236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03元,創與華碩分家後新高。執行長程建中表示,明年業績展望除了傳統筆電外,也希望找到新裝置商機,看好智慧型手機出貨量。

和碩今年前三季累積淨利達89.8元,每股稅後盈餘達3.86元。程建中說,和碩「先養胖、再養壯」,這一年來的確壯了很多,明年資本支出估計達3億美元,比今年2億美元整整增加50%,將用以建廠、擴充行動裝置產能,出貨量可望增加「兩位數百分比」。

和碩受惠於iPhone 6訂單良率優於預期,挹注第三季財報繳出亮眼成績單;程建中指出,今年營運表現穩健,獲利已達標,明年仍會著重獲利提升,希望成長力道可以優於營收。

展望第4季,財務長林秋炭預期,筆電出貨季增率2到3成,因單價下滑,營收增幅不高、低於出貨量增幅;消費性電子產品及通訊產品將季增4至5成,主機板產品相較第三季則是持平。

林秋炭也說,由於傳統NB產品不斷被取代,目前和碩代工的非電腦產品比重逐漸提升,例如今年第三季通訊產品占營收比重四成五,比去年同期的三成八高出一成,未來還會不斷找尋同類產品的代工機會。

但程建中預期,明年筆電出貨仍會成長,幅度不是重點,和碩也會持續找尋新的筆電代工商機;而消費性電子產品近期如平板有熱潮消退趨勢,希望明年平板可以回溫。
【聯合報╱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2014.11.11 05:49 am
-----------------------------
和碩(4938)匯損 財報季添隱憂

和碩昨(11)日公布第2季毛利率與營益率,同創分家以來新高,但業外匯兌損失與海外可轉債(ECB)評價損失大增,導致稅後純益季減逾45%;上半年匯損與ECB評價損失高達30.68億元,吃掉本業獲利近三成

目前已公布第2季財報的電子業者當中,包括太陽能廠昇陽科、零組件廠兆利等都有匯損等業外損失。和碩向來是台股資優生,上季業外損失大幅侵蝕獲利,法人憂心還有大廠財報潛藏業外損失「未爆彈」。

和碩昨天舉行法說會,公布上季營業毛利為130.03億元,毛利率6.1%;營業利益57.04億元,營益率為2.7%。不過,上季匯損4.9億元,占本業獲利約8.6%,等於公司每賺100元,就有8.6元被匯損吃掉,超過法人預期。

受業外損失拖累,和碩單季稅後純益14.98億元,季減45.2%,每股純益0.65元;上半年稅後純益42.3億元,每股純益1.82元。

和碩表示,公司採用自然避險,並沒有購買衍生性商品或金融商品。由於美元部位大,首季遇到人民幣貶值、第2季遇到新台幣升值,導致匯損金額擴大。

其中,ECB評價損失方面,第2季高達17.32億元,上半年合計認列23.18億元;第2季匯損達4.94億元,上半年合計達7.5億元。合計第2季ECB評價損失與匯損達22.26億元,上半年這兩項業外損失則高達30.68億元,侵蝕每股獲利約1元。

法人指出,第2季新台幣兌美元升值約2.25%,對出口導向的代工產業相當不利,和碩恐怕不是唯一一家出現嚴重匯損的電子大廠。

和碩總經理暨執行長程建中預期,本季在旺季效應帶動下,估非筆電業務營收季增二至三成;筆電業務較為疲軟,出貨量估季減5%至10%;主機板與桌上型電腦出貨則約持平至季減5%。整體看來,下半年營收可比上半年成長二成。

和碩財務長林秋炭指出,第3季營運規模持續放大,不過,部分新產品也將量產,初期生產成本將對獲利造成壓力,預估整體毛利率、營益率約與上半年持平。
【經濟日報╱記者謝艾莉、陳昱翔/台北報導】2014.08.12 05:22 am
----------------------------------
和碩(4938)急單暴增 沒空彩排尾牙

iPhone 5c主力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昨(14)日透露,近期急單爆發,各單位主管回報忙到沒時間彩排,今年尾牙沒辦法粉末登場,部分急單甚至有機會延續到1月。

在iPhone 5s熱力不減之餘,童子賢昨天的談話,透露原本市場看衰銷量的iPhone 5c實際銷售狀況似乎也並不差。

童子賢去年底當選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後,昨日首度公開現身出席「繪動百駿圖貴賓之夜」活動,與文化部長龍應台、宏碁董事長暨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共同為活動站台。

和碩尾牙本周日(19日)將登場,對於員工最關心的年終獎金,童子賢表示,這兩天和碩執行長程建中和人資密集討論,會給辛苦的同仁不錯的回應。童子賢透露,和碩集團公司包括和碩、F-鎧勝、景碩等,去年11、12月急單很多,各事業單位主管回報,沒有時間彩排,因此今年尾牙沒辦法粉末登場。至於急單是否延續到今年1月?童子賢認為,觀察業績要從一整年、甚至更長時間來看。

童子賢說,若大客戶新產品學習曲線如果剛好落在年底的話,初期當然是先播種,之後才能收割,間接否認外傳iPhone 5c賣不好的傳聞。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2014.01.15 03:58 am
----------------------------------------
和碩(4938) 10月營收大減23%

和碩(4938)昨(11)日公布第3季稅後純益36.79億元,每股純益1.08元;前三季每股純益2.7元,逼近去年全年的2.71元;10月合併營收899.95億元,雖比去年同期增約5.01%,但比9月歷史高點1,168億元大幅滑落22.94%,不如預期,今年全年合併營收挑戰1兆元目標恐落空。

市場推測,和碩10月營收熄火,可能與蘋果新推出的iPad mini2 採取視網膜(Retina)螢幕,初期面板良率偏低,拖累產品整體出貨有關。另外,和碩代工的蘋果iPhone 5c,定位「平價」而非低價,後續拉貨動能也引發疑慮。

和碩預估,本季營收季增個位數百分比,營益率有望攀升到1.8%以上,營收、獲利都將更上一層樓,挑戰歷史新高。不過按此推算,和碩今年全年合併營收最多約9,672億元,距離原先設定的1兆元目標恐擦身而過。和碩昨天股價下跌1.35元,收在38.8元。

和碩昨天法說會,公布上季財報與10月營收。市場盛傳蘋果分散供應鏈,仁寶、緯創、英業達等爭搶蘋果訂單,可能導致和碩明年接單遭稀釋,和碩執行長程建中輕描淡寫說:「競爭是產業常態,擔心也沒有用」。

他說,和碩很有信心,明年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業務有機會比今年大幅成長三至四成。

和碩昨天公布第3季合併營收2,539億元,較第2季成長19.7%,也比去年同期增加13.9%,成長動能居國內電子代工族群之冠。但毛利率4.2%、營益率1.2%,則分別較第2季的4.5%和1.3%微幅下滑。

和碩財務長林秋炭解釋,上季毛利下滑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公司第3季一次性打消某LCD電視通路品牌的存貨,金額約8億元;二是新產品的準備期,初期成本較高;三是人民幣上季小幅升值。三項原因合計對於營益率的影響數大約為0.6個百分點。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2013.11.12 02:56 am
-------------------------------------------
和碩(4938)遭控違反勞動法 蘋果調查

彭博社報導,權益促進團體「中國勞工觀察」(China Labor Watch)指控,蘋果公司的台灣供應商和碩旗下工廠雇用未成年勞工、薪資給付不足及強迫員工超時工作,蘋果將調查此事。

中國勞工觀察在今天發布的報告表示,從3月到7月調查和碩3家工廠期間,發現至少86件違反勞工權利的行為。蘋果公司(Apple Inc.)駐北京發言人吳青穎今天接受電訪時表示,蘋果數個月來與此團體保持密切聯繫,但這份報導中「宣稱的事情我們是第1次聽到」,蘋果會立即調查。

在富士康科技集團等供應商勞動條件飽受人權組織批評後,蘋果去年成為首家加入華府公平勞動協會(Fair Labor Association)的科技公司。中國勞工觀察執行主席李強今天在聲明中表示,和碩工廠「情況甚至比富士康的工廠還差」。

吳青穎說:「我們會徹底調查這些新的控訴,確保已採取必要的修正措施,有違反任何行為規範也會舉報。我們不容許違反行為規範的事情發生。」

和碩財務長林秋炭今天接受電訪時表示,和碩還沒看過中國勞工觀察的報告。他表示,和碩在大陸的工廠並沒有雇用未成年員工,過去2到3個月每週平均工時為45到50個小時。

和碩表示,堅信員工是公司最軸心的部分,會認真看待所有勞工相關議題,並進行徹底調查,若有任何違反大陸勞動法規及公司守則的情事,將立即採取改進措施;除了力求符合客戶的標準外,亦設下高標自我規範,由專職人員對各項相關議題進行稽核及調查。

中國勞工觀察表示,調查和碩3家工廠的每週平均工時後,發現平均時數在66到69個小時之間,直接違反大陸的49個小時法定限制。中國勞工觀察也宣稱,員工被迫在表格上簽名,指出他們超時工作比實際時間還少。
【中央社╱台北29日電】2013.07.29 08:33 pm
--------------------------------------------
到手蘋果飛了?和碩(4938) 爆2.56萬張跌停

市場傳出鴻海(2317)獨家搶下iPad mini2代工訂單,加上蘋果將分散iPad、iPhone組裝供應鏈廠,緯創(3231)、華寶(8078)都在名單上,和碩(4938)利空襲來,昨天爆量2.56萬張跌停。

法人表示,原本由鴻海、和碩共同組裝的iPad mini2,近日市場不斷傳出蘋果有意調整供應鏈,由鴻海一家組裝,而其他iPad、iPhone產品則有可能交由新供應鏈廠組裝,緯創、華寶皆名列其中。

蘋果對於供應鏈的分配有一定比例,以往蘋果相關產品由鴻海獨攬,但去年和碩拿下iPad mini訂單,今年又獨家搶下低價iPhone,成了「第二個」蘋果組裝廠,就此終結鴻海獨得蘋果訂單的地位。

目前鴻海是iPhone5唯一組裝廠,以及傳統規格iPad mini的組裝廠;和碩則是iPhone4、4s和iPad mini的組裝廠。

不過近來市場傳出,蘋果有意培養其他組裝廠,以確保最佳的供應品質符合戰略,緯創、華寶都被點名,和碩第二名地位飽受威脅。

加上鴻海又搶回iPad mini2的訂單,近來外資對和碩的評價持續下滑。

法人表示,和碩除了可能面臨被搶單危機外,供應鏈近來也傳出消息,新iPad mini出貨遞延,導致和碩第2季出貨量季減3至4成,恐影響下半年營收表現,而毛利率也難以提升。

三大法人5日來賣超和碩1.3萬張,昨天又因市場傳出iPad mini、iPhone出貨遞延消息,和碩昨天被空軍壓境,爆量2.56萬張跌停,收在47.55元。
【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2013.07.18 06:18 am
-----------------------------------
日TV廠抽單 不利鴻海和碩

日圓貶值,日廠擁成本優勢,加上日廠改以獲利為優先考量,不再衝刺出貨量,紛紛減少委外代工組裝的訂單給台灣廠商,鴻海(2317)、和碩、緯創及仁寶等組裝廠將受到影響。
 
NPD DisplaySearch副總裁謝勤益表示,索尼(Sony)、東芝與Panasonic等日本電視品牌,其液晶電視機的組裝代工訂單是以日圓報價,受日圓大幅貶值影響,擁有成本優勢,近期紛紛抽單台廠,拿回去自己組裝生產。

WitsView研究協理劉陳宏說,過去日系電視品牌釋出給台廠的代工比重高達60%至70%,目前已降至40%,除了日圓貶值外,日廠紛紛進行組織再造,並改以讓電視部門獲利為優先考量,而不像過去一樣衝刺市占率,自然降低對台廠釋單比重。

劉陳宏說,索尼液晶電視機的主要代工廠為鴻海及緯創、東芝的主要代工廠為和碩及仁寶。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張義宮/台北報導】 2013.07.01 02:41 am
-----------------------------------
和碩(4938)旗下 處分聯發科股

和碩(4938)昨(22)日代旗下子公司華毓投資公告,以每股均價335.93元,處分手中的聯發科股票910張,總交易金額3.05億元,可獲得1,131萬元處分利益。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2013.04.23 02:30 am
------------------------------------
和碩(4938) 上月營收意外掉5%

和碩昨(10)日公布3月合併營收645.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21%,但意外比2月逆勢下滑5.95%,成為唯一一家3月營收比2月衰退的電子代工大廠。

不過,和碩第1季合併營收2,213億元,超越廣達的1,973 億元,躍居國內電子代工二哥,與鴻海並列全球前二大電子代工廠;兩家公司都是蘋果產品的主要組裝廠。

和碩財務長林秋炭表示,3月營收比2月下滑,純粹是生產排程的規劃,在公司預料中。若以整個季度來看,和碩第1季合併營收2,213 億元,年增率高達28.92%,表現與先前法說會的預估差不多。

最近有研究單位發布報告指出,和碩因蘇州廠遷廠不順,導致營收下滑。林秋炭認為,這是「倒因為果」,第1季本來就是電子業淡季,和碩特別選在這個時間搬廠,降低衝擊。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2013.04.11 03:55 am
---------------------------------
和碩(4938) Q4每股純益衝1元

麥格理證券最新向供應鏈確認後指出,和碩(4938)10月可順利如期量產iPad-mini,時間比鴻海的11月早,關於「iPad-mini延後上市或產能不足」的傳言,不符事實。麥格理認為,實際上和碩第4季出貨挑戰600萬台,第4季單季每股純益達到1元以上。

巴克萊證券亞太下游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強調,不同意「iPad-mini延後至明年首季上市」的謠言。

麥格理科技產業分析師張家福則指出,和碩即日起(10月)就可順利量產iPad-mini,輕易推升本季營收季增10%至15%。上述兩外資在最新的報告當中,針對市場傳言進行消毒的意味,頗為明顯。

不只如此,麥格理進一步指出,全球第4季大廠齊推平板電腦,出貨量將有3,800萬台至4,000萬台,和碩是ODM(設計組裝)的贏家,全球市占率20%,僅次於鴻海。意即和碩本季平板的ODM數量,達760萬台至800萬台。

張家福認為,和碩擁有子公司日騰75%的股權,明年則有日騰上市的獲利助益,預估今、明年每股純益分別為2.74元、4.09元,目前處在0.9倍的股價淨值比。加上和碩是蘋果組裝的第2供應商,iPhone、iPad由鴻海與和碩共享組裝訂單的態勢確立,短線任何的拉回是買點,目標價46元。

近期有麥格理、瑞信、巴克萊、巴黎證等4家外資,同步看好和碩。

上述外資對和碩今年獲利數字的共識較高,約落在2.6元至2.7元左右。若以明年獲利來看,則以巴克萊最為看好,預估有5.26元,這也是外資圈的最高標;普遍來說則是4元以上。

瑞信科技產業分析師陳柏齡,從機殼產業進行比較,發現和碩、鴻準掌握住成長的趨勢,是機殼業的首選,和碩有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的長線成長題材。

受到多家外資齊力看好的激勵下,和碩上周五止跌反彈,特別是外資回補3,373張,激勵上漲0.85元,收在38.15元,成交量15,589張,不過目前仍在所有短、中期的均線之下,多頭還有待克服上檔壓力。
【經濟日報╱記者溫建勳/台北報導】 2012.10.01 04:34 am
------------------------------------------
和碩(4938)卡位隱形眼鏡 童子賢圖什麼?

二○○八年,國內電腦大廠華碩品牌、代工分家後,華碩創辦人之一童子賢,帶領和碩在競爭激烈的代工產業突圍,今年開始,和碩轉投資的晶碩,開始賣起隱形眼鏡,到底童子賢打著什麼算盤?

一泡茶 聊出筆電代工新出路

晚間的台北車站地下街,熙來攘往人潮,就在捷運出口處,銷售人員推銷著手中的隱形眼鏡,定睛一看,這個品牌叫做「晶碩」,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這是新引進台灣的外商,但其實它是不折不扣的台灣品牌。
手裡捧著新設計好的包裝,頂著眼鏡,他就是晶碩董事長,也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我好像要戴一下,替我們晶碩做代言。」童子賢的喜悅藏不住,因為晶碩從無到有,不過短短兩年時間,在台北市已擁有十三個銷售據點,市占率更直衝四%。

你可能會納悶,和碩是NB代工廠,怎麼會跟隱形眼鏡扯上關係?這得從兩位年過耳順的老同事兼老鄰居說起。

一次茶敘 聊起隱形眼鏡夢

晶碩大廳裡,一個穿著紅色休閒衫的男子,說起話來中氣十足;另一個則是穿著晶碩制服,戴著眼鏡,標準的工程師氣質,他們是晶碩執行長郭明棟與總經理許良榮,也是童子賢在隱形眼鏡業的兩大先鋒。

郭明棟是做印刷電路板出身,許良榮是從精碟退休的前總經理,他們卻做起跟筆電老本行完全不同的隱形眼鏡。

十二年前,那是個台灣IC載板市占率只有個位數的年代,當時郭明棟是老牌印刷電路廠耀文的總經理,對於IC載板新技術投資的看法,不獲耀文大股東認同,輾轉認識童子賢後,有了今日年營收逾兩百億元的景碩。

那是個在郭明棟家的茶敘,郭明棟和許良榮兩位老同事,聊到電子業還能做什麼,「想來想去醫療器材比較好下手,想到隱形眼鏡。」許良榮和郭明棟在電子業做了一輩子,最後卻看著一場電子業微利代工悲歌上演,兩位老同事、老鄰居一坐,這泡茶從電子業的式微聊到了電子業的新機會——隱形眼鏡。

於是,郭明棟向童子賢報告了他們的隱形眼鏡夢。「我們那時候的想法很簡單,現在的隱形眼鏡業,其實跟當年景碩要跳進去做印刷電路板一樣,台灣的載板市占率只有個位數,全球載板產值又大,這就是台廠進來卡位的最好時機。」

這樣的想法觸動童子賢,「筆電代工常被講毛三到四(指毛利三%至四%),可是隱形眼鏡不一樣,和碩現在要做的就是這種高毛利產品,把我們的設計能力做加值,跨產業才能擦出新火花。」早在郭明棟向他提案前,童子賢就注意到了隱形眼鏡這個產業,一樣需要光學、模具技術。不到幾個小時的評估,童子賢就拍板定案,由景碩、和碩出資三.六億元,二○○九年成立晶碩。

「全球隱形眼鏡的產值高達兩千億元,精華又打了頭陣,讓國際客戶知道台廠是可以做隱形眼鏡的。」郭明棟胸有成竹不是沒有原因,全球第一大隱形眼鏡品牌嬌生的市占率,從過去獨享逾半市場,到現在的四○%,嬌生的市場一步步地被分食。

二十年前,精華用車銷方式,騎著摩托車跑遍全台,就為了說動眼鏡行賣精華的隱形眼鏡,篳路藍縷的精神,現今無人可比擬。但這是二十年前的作法,後進者要縮短學習曲線,得有不一樣的思惟。

【本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814期;訂今周刊電子雜誌】
今周刊【文/賴筱凡】 2012/07/25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3&f_SUB_ID=1118&f_ART_ID=403880
---------------------------------
微軟跨足硬體 和碩(4938)將成大贏家

微軟本周發表首款自有品牌平板電腦Surface ,傳由國內和碩(4938)代工製造,昨(22)日市場再傳出微軟另委託和碩打造1款搭載Windows Phone平台的智慧型手機,微軟跨足硬體的策略似乎逐漸明朗,和碩成為最大贏家。

野村投控的研究報告指出,微軟正委託代工廠打造1款智慧型手機,搭載其Windows Phone 平台,預計最快2013年完工。台灣業界消息來源透露,這家代工廠就是和碩。在此之前,微軟剛發表的首款自有品牌平板電腦「Surface」 也傳出是由和碩代工。對此,和碩主管昨天維持一貫態度,不對特定客戶、產品進行評論。

野村分析師薛倫德表示,微軟為了資助和碩研發Surface平板電腦,大手筆砸下數10億美元投資製造設備,做法與蘋果對自家代工廠的策略相同。

代工業者表示,一般品牌客戶與代工業者合作,如果是非一般用途的設備,有時基於成本回收等考量,代工業者會不願意投資,這時雙方會協調透過代工費調整、或客戶自行負擔部分設備採購等方式解決。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2012.06.23 04:04 am
-----------------------------------------
華碩釋股、鴻海鞏固蘋果單,和碩(4938)重挫近跌停

和碩 (4938) 昨天股價創掛牌新高48.1元,今早受市場消息華碩5月啟動釋股,和碩股價早盤跌逾半根停板。
華碩上午表示,初步釋股目標是將和碩持股降至權益法以下(20%以下),約5%,華碩目前持有和碩張數約55萬張,若以5%計初步釋股張數約2.7萬張。華碩目前手中持有24.5%和碩股權。

和碩近期利多包括繼成功切入蘋果iPhone及新iPad供應鏈外,市場傳出宏碁即將推出的15吋Ultrabook英雄機種,也交由和碩代工。但周二鴻海和夏普的結盟動作又進一步鞏固蘋果訂單,升高和碩的搶單動作難度,緊接著又有華碩啟動和碩釋股消息,和碩股價由高點壓回,重挫逾6%。

和碩陸續拿下東芝、宏碁、聯想新機種訂單,今年筆電出貨成長率挑戰3~4成,獲利也將比去年倍數成長。年初以來,股價漲幅逾44%。由於和碩股價表現健康,華碩決定在和碩可轉換公司債(ECB)3個月閉鎖期滿後,啟動釋股。華碩目前尚未決定是否就在5月份執行第一波和碩釋股,但將和碩持股降至權益法以下(20%以下),是既定目標,因此首波釋股比例應約在5%。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12/03/29 10:41
---------------------------
華碩決賣和碩

和碩近來股價頻創掛牌新高,和碩大股東華碩昨(28)日證實,今年5月將啟動釋股,順利的話,不排除在不干擾市場價格下,於年底前將手中持有24.5%和碩股份全數處份。推估華碩這波潛在釋股利益將達28~38億元,折合每股獲利貢獻約3.7~5元。

法人預估,華碩今年品牌合併營收挑戰4,200億元,每股純益(EPS)約26~27元,若加上和碩釋股利益,不排除華碩今年EPS有機會衝關30元或接近30元。

華碩、和碩兩年多前完成減資分割後,因和碩正處在分家陣痛期,流失的客戶訂單尚未回籠,近兩年股價表現一直很不理想。直到今年,和碩陸續拿下東芝、宏碁、聯想新機種訂單,今年筆電出貨成長率挑戰3~4成,獲利也將比去年倍數成長。

同時,和碩也拿下蘋果iPad、iPhone代工訂單,在多重利多齊發下,和碩股價上演鹹魚翻生秀,年初以來,股價漲幅逾44%。由於和碩股價表現健康,華碩決定在和碩可轉換公司債(ECB)3個月閉鎖期滿後,啟動釋股。

華碩指出,處份非核心事業是既定政策,也是當初減資分割時對股東的承諾,因此最快5月份就會執行第一波和碩釋股,第一階段目標是將和碩持股降至權益法以下(20%以下),因此首波釋股比例應是6%~7%。

華碩對和碩每股持股成本約39~40元,以昨日和碩收盤價46.75元估算,華碩對和碩潛在釋股利益達28億~38億元,若今年全數釋股完畢,對華碩今年每股獲利貢獻約3.7元~5元,最快第2季就有機會在華碩損益表上反應首波釋股利益。

華碩表示,處份方式將以不影響和碩市場價格的前提下完成,可能的方式包括鉅額交易(Block Trade)或是發行GDR(海外存託憑證)。根據市場慣例,前者折價幅度約在2~4%,後者折價空間可能達1成。

華碩表示,基本上今年的處份目標是將和碩持股降至10%以下,但實際處份幅度還要進一步觀察和碩的股價變化以及市場接受度而定。
工商時報【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2012年3月29日 上午5:30
----------------------------------
和碩(4938) 代工宏碁Ultrabook

和碩(4938)捷報頻傳,最近除成功切入蘋果新iPad供應鏈外,市場傳宏碁即將推出的15吋Ultrabook英雄機種,也交由和碩代工。

這是和碩首度接獲宏碁的主流筆電機種訂單。和碩前年與華碩分家後,成功切入宏碁供應鏈,但先前處於小量試單狀態,接到的多半是非主流機種訂單。

新客戶訂單陸續到位,法人看好和碩今年NB出貨量將比去年大幅成長26% ,遠優於今年整體NB市場約6%的平均成長率,推升和碩昨(27)日股價漲1元、收46元,再創歷史新高。

為突破蘋果Macbook Air設下的超輕薄筆電尺寸及規格限制,宏碁積極推出15吋等更大尺寸的Ultrabook,宏碁首款15吋超輕薄筆電Aspire Timeline Ultra M3為全球首創搭載光碟機的Ultrabook。

供應鏈廠商傳出,宏碁第二季還會推出一款15吋Ultrabook,採取成本較低的玻纖機殼,希望以平價策略搶攻市場,被宏碁內部設定為衝刺出貨量的英雄機種,每月提貨量上看10萬台,代工訂單花落和碩。

目前宏碁主要的筆電代工合作伙伴包括仁寶、廣達和緯創,和碩排名第四順位,和碩接單占宏碁整體筆電出貨比重還不到5%,接下來在新訂單帶動下,和碩對宏碁的滲透率有望逐步攀升。

富邦投顧發布最新研究報告,看好和碩已打入宏碁、惠普和東芝的主流筆電機種供應鏈,估和碩今年在筆電代工市場的全球占有率將從去年的6.6%攀升到8.3%,有機會超越鴻海、取代英業達,躍登全球第四大NB代工廠。

除了宏碁,和碩重新獲得老客戶東芝的信賴,出貨量迅速竄升,傳出今年一口氣拿下東芝兩成以上的筆電代工訂單,訂單量幾乎已經可以和華碩相抗衡。更多元的客戶分配,有效解決和碩單一客戶比重過高的問題。
2012年筆電代工市占排行榜預估(4938-101.03.28)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2012.03.28 01:35 am
-------------------------------
和碩(4938)去年轉盈 後市看俏

和碩昨(9)日晚間公布去年自結財報,由於iPhone4S等多項新產品開始出貨,產品組合佳,加上部分新品代工價格調漲成功,成功扭轉虧損命運,去年全年稅前小賺5,658萬元。

和碩去年第四季營運拉尾盤,自結單季稅前盈餘約9.53億元,成功扭轉前三季所留下的累積虧損8.96億元,全年稅前小賺 5,658 萬元,以和碩股本225.64億元計算,每股稅前盈餘0.024元。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預告,和碩與華碩分家後,2011年已完成重要轉型,今年雖然外部挑戰大,卻是和碩歡笑收割的一年,和碩2012年營收成長目標高達四成以上。

和碩昨天也公布元月代工合併營收(含和聯、永碩)468.02億元,比去年12月逆勢增加14.5% ,更較去年同期大增六成。法人看好和碩今年營運爆發力強,和碩昨天股價上漲0.85元,終場收在38.85元。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2012.02.10 04:20 am
---------------------------
和碩(4938)連虧2季,程建中:期許Q3轉盈、明年訂單勝今年

和碩 (4938) 今舉行Q2法說會,第二季合併營收為1300億元,季成長18.5%,稅後虧損6.7億元,EPS為-0.3元,今年連續兩季都呈現虧損,H1的EPS為-0.55元。和碩執行長程建中希望透過產品結調整和人事、原料成本控管,期許第三季能轉虧轉盈,他表示,Q3本業轉虧為盈這是不小的挑戰,下半年目標是要獲利。

和碩第二季的合併應收帳款和存貨都較首季增加,負債比由第一季48%上升到57%。展望第三季,和碩預估NB(包括NB&平板)出貨可維持20~30%;主機板和桌機出貨季成長持平;消費性電子出貨可望倍數以上成長;通訊產品出貨季成長持平。

由於連兩季虧損,法人關心公司的成本控管。程建中表示,對於沒有價值的工作會停下來,更正效率流程並己採取人事凍結控制人事成本。和碩並未釋出進一步裁員的訊息。

第二季和碩NB(包括NB&平板)營收較第一季成長40%,消費性電子較第一季成長54%。和碩對輕金屬的未來看好,也列為公司重要的佈局。

對於HP的PC部門切割,程建中表示,這對HP是非常大的決定,分拆或賣都是很大的工程,以目前電腦產業成熟分工,在短期內任何接手的品牌要全部自已做是有困難度,除非接手者自已買下代工廠。供應鍊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展望明年,執行長程建中表示,訂單狀況會比今年好很多,不會比今年更嚴峻。PC明年成長量不小,通訊也欲小不易,消費性電子可維持今年的成長力道。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11/08/25 15:34
---------------------------
NB代工族群廣達、仁寶、和碩,花旗喊買

花旗環球證券昨(24)日將筆記型電腦(NB)代工族群廣達 (2382) 、仁寶 (2324) 、和碩 (4938) 的投資評等全面調升至「買進」。

除了看好2012年獲利將進入「轉折點」外,也點出2013年起Wintel市占率將流失給ARM/Chrome等非Winel平台的趨勢,將使得NB品牌廠商更依賴EMS/ODM廠商,後者議價能力可望大增。

花旗環球證券去年起全面看空NB品牌與代工族群的投資建議(call),至今看來已完全反應在疲弱股價表現上,這次率先翻多NB代工族群的市場反應如何,值得觀察。


花旗環球證券將廣達、仁寶、和碩投資評等分別由「賣出」、「中立」、「賣出」全數調升至「買進」,目標價則分別由48、31、30元調升至69、37、42元;而也可受惠於議價能力提升的鴻海 (2317) ,投資評等仍為「買進」。

花旗環球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陳思維指出,隨著偉創力退出NB代工、及鴻海搶單態度轉趨保守後,NB代工產業競爭趨緩、使得代工廠商議價能力提升,而目前的股價僅反應NB需求疲弱的不確定性,尚未反應獲利提升題材。

陳思維說,從2011年第二季開始,NB代工廠就逐步將增加的成本與匯損轉嫁給品牌廠,隨2012年代工訂單已大致敲定,製造附加價值(MVA)將增加20%、帶動獲利走揚,也就是說,NB代工族群獲利將進入「轉折點」。

至於EMS廠,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張凱偉預期鴻海將會針對iPad2向蘋果爭取顯著的MVA,代工價調漲後,鴻海將從iPad組裝取得0%至0.5%的營業利率,若加計零組件獲利則可達2.5%。

張凱偉原本就指出,若以舊代工價格,沒有其他廠商可以從代工iPad賺到錢,因此,隨著代工價調漲,和碩有機會在未來12至18個月切入iPad組裝,儘管鴻海可能會流失部分iPad市占率,但漲價後的獲利會以倍數成長。

除NB代工2012年獲利成長題材外,陳思維更點出從2013年起,Wintel聯盟市占率將會流失給以ARM/Chrome為首的非Wintel平台,因此NB品牌廠更依賴代工廠商、拉高後者未來2年議價能力。
商時報─記者張志榮/台北報導  2011/08/25 08:02
-----------------------------
和碩大整頓,擺出戰鬥隊型

業界傳出,和碩 (4938) 正進行內部人事大整頓,至少淘汰10%~20%的人力,影響層面將近千人,並再重新召聘同樣幅度的新人才填補空缺。對此,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證實,和碩正在執行「去蕪存菁」計畫,準備重新打造團隊紀律。

此外,據了解,和碩近來訂單屢有斬獲,除了市場早就盛傳接到1,500萬支新版iPhone代工訂單,即將在9月起陸續出貨外,近期還有日系品牌大廠新單拍板落袋,內部看好和碩下半年到明年都不缺訂單,展現營運成長爆發力。

童子賢指出,和碩已擺出戰鬥隊型,預期今年下半年即可看到和碩的轉變。童子賢不諱言,和碩與華碩分家後,部份員工仍未體認到做代工需要的嚴謹與紀律,因此決定大換血,半年內已撤換近20%的人,並重新任命部份高層主管。

據了解,華碩雖然是和碩最大客戶,每年筆電下單量近千萬台,不過,和碩部份研發人員,還是把華碩當成自己人,據指出,和碩員工有次還以「做不到」為由,直截了當拒絕華碩執行長沈振來提出的產品設計要求,違背代工廠應該儘量滿足客戶的基本原則。

童子賢及和碩經營團隊決定執行大換血,撤換不適合吃代工飯、缺乏職業道德的員工。童子賢強調,這10%~20%的人員撤換並不是裁員,而是淘汰,和碩增補的員工人數幅度超過汰換人數。

在基本面方面,市場盛傳蘋果iPhone5以及低價版iPhone4將在9月如期上市,和碩取得1,500萬支訂單,推動和碩第3季旺季表現。

此外,惠普分拆PC部門,業界盛傳三星將接手,而三星8月份找多家代工廠赴南韓總部,和碩是其中之一,增添未來接單的想像空間。

據了解,三星已有部份消費性電子產品訂單下給和碩,由於三星筆記型電腦目前仍百分百在蘇州廠自製,明年恐面臨產能不足的挑戰,再加上接手惠普PC部門的想像,市場點名,和碩有機會成為三星的NB代工夥伴。
工商時報─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  2011/08/25 07:43
------------------------------
三星準備接惠普PC部? 傳本月洽詢廣達、仁寶、和碩筆電釋單可能

電腦上游供應商透露,南韓三星 (Samsung)(005930-KR) 本月已接觸台灣 PC OEM 廠商廣達 (2382) 、仁寶 (2324) 及和碩 (4938) ,評估接下筆電生產外包訂單的可能性。消息平添三星準備接手惠普 (HP,Hewlett-Packard)( (US-HPQ) ) PC 事業跡象。

《電子時報》周二 (23 日) 報導,消息指出,三星與台廠的接觸可能很快會有結果,三星可能釋出少量個人電腦 (PC) 生產訂單。消息稱,三星目前所有筆電皆在其大陸工廠生產,公司先前也曾數度洽詢台廠釋單可能,但都無疾而終。

然而本月稍早,三星邀請廣達、仁寶及和碩至南韓總部會晤,態度轉趨謹慎。消息人士相信,這顯示南韓可能已準備好擴大業務範圍。

消息補充,目前台灣筆電 OEM 業生產效率及成本控制傲視全球,若三星最終接手惠普筆電部門,欲維持惠普每年 4000 多萬台 PC 出貨量,仍需依賴台廠。不過若由三星接手,台灣面板、記憶體及電池等 PC 零件供應商恐受衝擊,因三星供應鏈垂直整合度相當強。

傳統 PC 巨頭惠普近日宣佈,考慮分拆或出售 PC 業務,為業界投下震撼彈。惠普 PC 主管周一 (22 日) 透露,公司將在 8-12 周內完成策略評估,屆時作出最後決定。
鉅亨網/ 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2011/08/23 16:20
------------------------------
惠普出售PC三版本 恐怕怎麼做都傷鴻海!

惠普擬出售PC部門(PSG),目前市場有三種版本,一為惠普將PC部門切割出來,二為由三星買下,三則是由聯想吃下,目前版本中以三星買下的可能性最高,引發市場擔憂對相關供應鏈恐造成衝擊,不過從惠普一年動輒4000-4500萬台數量來看,三星現有產能勢必無法全面支應,未來可望持續由目前代工夥伴廣達、英業達及緯創負責生產。

從代工廠的角度來看,三種版本不論發生在哪一種,既有的代工廠廣達 (2382) 、英業達 (2356) 與緯創 (3231) 只是排名上的順序變動,但鴻海 (2317) 因為本身與三星的競爭關係影響,恐怕最明顯受衝擊,而和碩則可望提升惠普代工的占比。

外資高盛證點名惠普賣出PC事業部門有三個版本,首先是惠普將PSG獨立成一間新公司,代工夥伴的安排將依惠普既有的計畫持續下去,惠普今年代工廠主力為廣達、鴻海與英業達,訂單比重分別是44.7%,21.2%與18.8%,2012年廣達仍是最大代工廠,占比約35-40%,鴻海約30-35%,英業達則為15-20%,緯創與和碩則分別為 5 %與 2 %。

若是由聯想吃下PSG,則聯想代工廠可望直接受惠,聯想今年代工廠以仁寶 (2324) 為主,占比43%,緯創占30%排名第二,廣達與和碩則分別有13%與 4 %左右,因此聯想買下惠普PSG後,上述代工廠皆可望受惠。

而較有變數的是由三星買下PSG,市場普遍擔憂未來三星將以自製為主,不括外資法人與業者皆認為,三星擴廠短期未必符合經濟效益,在產能有限的限制下,代工夥伴將持續延用既有的惠普代工供應商;另外高盛認為,三星是否會斥資百億美元以上買一家PC廠仍是未定之數,以目前三星的企圖心來看,買軟體或專利廠商的可能性還比較高。

換個方向從代工廠看,鴻海在這波洗牌中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大;首先是惠普將PSG獨立成一間公司,在產業激烈競爭態勢下,華碩與東芝有機會趁勝追擊市佔率,其中華碩有少部分訂單是由鴻海代工,但若惠普PSG成獨立公司,對鴻海將首先形成影響。

另外則是三星買下PSG,鴻海因旗下具有奇美電的面板廠,與三星面板供應形成競爭關係,三星也未必願意給鴻海訂單,加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多次公開批評三星,對接單更添變數。

相反來看,代工廠和碩則在這波洗牌中有機會提高在惠普的代工占比,和碩今年沒有惠普的代工訂單,明年小量分配到 2 %左右的量,若惠普PSG成獨立公司,華碩與東芝拼市占將帶動和碩出貨攀升,而若聯想取得惠普PSG,和碩更順理成章有機會提高接單數量。
鉅亨網/ 記者蔡宗憲/ 台北  2011/08/22 20:04
-----------------------
法說集氣 NB族群宏碁、和碩與華碩下周接棒召開

全球股市震撼彈一波接一波,國際市場對景氣是否二次衰退仍有不少爭論,但PC/NB成長動能趨緩已成既定事實,本周五 (8/19)代工大廠緯創)3231) 召開法說會,一如外界對下半年及明年釋出保守展望,接下來下周緊接著有宏碁 (2353) 、和碩 (4938) 與華碩 (2357) ,之後還有廣達 (2382) 及仁寶 (2324) 接棒召開,各家將對下半年至明年表達看法,及面對競爭者的新品布局,預料將有機會再聚焦市場人氣。

今年NB成長動能明顯較往年趨緩,主要受到蘋果iPhone與iPad產品衝擊,加上整體經濟景氣動能走緩影響所致,不過市場仍關注代工廠明年接單狀況與營運展望,及能減緩受NB產業單一影響的新產品範疇。

以代工廠而言,過去因NB量大,因此專作NB生意便有利可圖,不過隨著行動裝置逐漸進入市場主流,加上NB成長趨緩,幾家代工廠近年都亟思布局非NB領域,緯創就看好明年手持裝置、伺服器與服務業務都將較今年成長,而NB與桌上型電腦則隨產業趨勢攀升,雲端的挹注明年也有小量,不過大量產生貢獻還是要到2012年。

除緯創外,廣達也積極布局伺服器、雲端與無線通訊領域;仁寶則專攻TV代工,各代工廠都希望在安全的產能範圍中擴大非NB代工數量,希望藉此減緩NB這條產品對營運的影響性。

在品牌廠方面,雙 A 面對蘋果熱浪這場仗打得很辛苦,華碩雖然變型平板一推出就大受市場歡迎,在非蘋果陣營中卡到一個好位置,不過畢竟整體出貨總量相較蘋果仍有一段差距,因此將在第 4 季推出的二代變型平板產品中,在產品與成本上有甚麼樣的改變,以及其對後勢平板電腦出貨預估值,甚至是新平板或超輕薄NB進度與狀況,都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宏碁方面,雖然日前董事長王振堂喊出今年會小賺的目標,不過市場不少法人對宏碁今年獲利仍持保守看法,外資更是呈現宏碁愈喊話就賣愈多的情況,且宏碁平板電腦上發展略遜華碩一籌,因此公司如何看待新策略與動作,以及如何看待後勢營運,預料將成為下周NB族群股價的重點。
鉅亨網/ 記者蔡宗憲/ 台北  2011/08/20 11:46
-----------------------
聯想獲利倍翻,概念股叫好

全球第三大PC品牌聯想第1季(4~6月)財報出爐,受惠全球市占率提高,獲利達1.088億美元,成長率比去年同期暴衝近1倍。聯想董事會主席柳傳志釋出相對樂觀的看法,認為大陸、新興市場及企業換機潮,將持續帶動聯想成長。聯想主力代工廠包括仁寶 (2324) 、緯創 (3231) 、精英 (2331) 、和碩 (4938) 。

柳傳志表示,儘管全球市場波動,仍然對聯想業務抱持信心,包括大陸、新興市場成長力及企業換機潮,將驅動聯想業務展望。且市場看好,聯想與日商NEC策略聯盟7月發酵,全球PC市占率坐三望二,可望超越戴爾。

分析師指出,聯想坐擁商用PC、新興市場兩張王牌,連7季出貨成長勇奪全球主要PC品牌之冠,上季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每股盈餘1.08美分。

進一步分析聯想上一季財報,新興市場營收成長率26%,達10.4億美元;而聯想大本營仍是中國大陸,占營收比重48%,年增率13%,至28.4億美元。歐美等成熟市場上季營收成長13%,至20.5億美元。

聯想首席運營官Rory Read表示,聯想上一季在歐美等成熟市場占有率創新高,達到6.6%,且獲利7,7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虧損900萬美元表現亮眼。Rory Read指出,聯想在歐美市場仍有成長潛力,不擔心歐美市場波動會影響業務。

此外,在平板電腦方面,聯想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表示,樂Pad平板電腦上一季銷量8.1萬台,目標2011年年底,樂Pad將拿下2成大陸平板電腦市占率。且無畏市場唱衰非蘋果平板電腦庫存堆滿天的聲浪,楊元慶看好,聯想受惠本季推出3款平板電腦,將帶動出貨成長。

展望本季,聯想7月起正式與日本最大PC品牌NEC攜手合作,接下來聯想收購的德商Medion也將納入出貨統計,分析師看好聯想市占率將持續成長,且聯想指出,費用率受到經濟規模擴大的助益,將持續下滑。外界認為,聯想第3季營收、獲利仍能保持強勁成長力道。

值得注意的是,聯想首席財務官黃偉明透露,聯想將持續尋找併購機會,包括桌上型電腦及其他業務,潛在的併購對象不限歐美企業。
工商時報─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  2011/08/19 08:03
---------------------------
戴爾降財測展望 NB代工股價倒地 華碩獨撐大局

台股今(17)日空頭壓力沉重,盤面上表現最弱族群集中在戴爾( (US-DELL) )概念股,由於戴爾下修今年全年營運展望,利空襲擊相關代工廠仁寶 (2324) 、廣達 (2382) 與緯創 (3231) 今(17)日股價一片臉綠,跌幅達半根停板以上,並拖累同族群包含宏碁 (2353) 與和碩 (4938) 股價弱勢,僅剩華碩 (2357) 挾營運強勢利多一枝獨秀,股價守穩紅盤。

戴爾甫公布第 2 季財報,營收156.6億美元,淨利8.9億美元,每股盈餘為0.48美元,預期第 3 季營收將與第 2 季持平,略低市場預期,全年成長目標也僅預估成長1-5%,也低於原先5-9%預估。

雖然戴爾主力集中在商用市場,不過戴爾下修展望更顯示全球市場成長力道仍持續走弱,引發今日台股相關供應鏈走勢弱勢,其中賣壓集中在相關代工廠,包含仁寶、廣達與緯創股價都反應利空不支倒地。

就短期營運來看,代工廠第 3 季營運仍可向上成長,其中包括常規NB的既有需求,以及平板電腦與各家非NB出貨助陣,但整體表現受到常規NB的下滑而不如過往旺季同期;法人估緯創第 3 季出貨成長 5 %以上,與仁寶、廣達落在同樣水準區間內。

盤面上表現最強的就是華碩,由於華碩今年力拼新興市場市佔率,第 1 季印尼市佔率從去年 2 %躍升成 8 %,接下來將力拱拉丁美洲的巴西與墨西哥市場,預期巴西市場第 4 季就會貢獻營收,下一步還要搶進印度市場,預估最快明年就會產生效益,法人對營運也正面看待,支撐華碩股價表現。
鉅亨網/ 記者蔡宗憲/ 台北  2011/08/17 12:35
------------------------------
和碩7月營收 歷史第3高

和碩 (4938) 7月份合併營收為516.78億元,月增率達13.2%,年增率為60%,為歷史第3高,和碩表示,8月營收將因通訊產品處新舊機種轉換,恐怕持平或衰退。

和碩發言人林秋炭表示,7月份營收持續成長,主要因消費電子接近旺季,單月營收呈現倍數成長,PC類產品也呈現近10%成長幅度,僅通訊產品小幅下滑。

林秋炭表示,8月份通訊產品有新舊機種轉換問題,將呈現此消彼長現象,通訊產品下滑幅度會較明顯,整體營收還有待觀察。

不過,PC類產品因近來新增2到3家新客戶,從第3季陸續出貨中,預估月增率將維持5%到10%的成長力道。

至於消費性產品,包括遊戲機、電視及電子書等產品,進入產業旺季,預估成長動能將延續到9月。

展望第3季,林秋炭表示,營收表現將維持成長沒問題。

和碩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為2374.82億元,年減1.2%。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1/08/09 19:25
---------------------------
和碩7月營收攀升至516.7億元 月增13%

NB代工和碩 (4938) 今(9)日公佈 7 月合併營收,達516.7億元,較 6 月456.4億元增加13.2%,較去年同期則增加60%,累計1-7月合併營收為2374.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2%。

和碩表示, 7 月營收上揚,主要是因為消費性電子以及電腦產品營收部分成長帶動,其中消費性電子如TV與遊戲機進入旺季需求,因此營收較 6 月成長一倍;電腦部分產品營收也向上攀升,月增率達個位數幅度;相較之下,通訊產品表現較弱勢,營收約較 6 月下滑 5 %。

展望第 3 季,和碩看好NB將有新客戶產品出貨,推升電腦產品線營收攀升,支撐整體營收表現,不過因全球景氣渾沌不明,因此對成長幅度仍相對保守。
鉅亨網/ 記者蔡宗憲/ 台北  2011/08/09 18:30
------------------------
聯想AIO PC高成長,緯創受惠出貨看200萬台大關

DIGTIMES Research資深分析師兼主任簡佩萍分析,2011年在聯想(Lenovo)與惠普(HP)AIO PC兼具量與成長性下,取得兩品牌代工訂單的業者,包括緯創 (3231) 、和碩 (4938) 與英冠達等,將有亮眼表現,3者並將成為廣達以外,佔全球AIO PC出貨比重可達10%以上的代工廠,而第1大代工廠廣達在主力客戶蘋果(Apple)成長性趨緩下,2011年佔全球AIO PC出貨量將降至45%。

由於主力客戶蘋果(Apple) 2011年AIO PC出貨成長僅10%左右,影響廣達AIO PC表現,出貨量將僅648萬台。因聯想出貨高成長,佔聯想2011年代工訂單量達50%的緯創,AIO PC將增加近3倍,並一舉突破200萬台。

和碩則因惠普(HP)訂單回籠,下半年並將承接偉創力(Flextronics)退出AIO PC代工產業的戴爾(Dell)訂單,朝170萬台邁進。不過,和碩早有經營的AIO PC系統整合專案與DIY事業,2011年表現均遠不如預期,系統整合業務已有逐漸淡出跡象,DIY事業則以出售主機板為主,2011年並有些許成績,唯這兩部分業務量都還非常小,對和碩AIO PC出貨影響甚小。

2010年因有聯想訂單加持的英冠達,2011年雖未能蟬聯聯想AIO PC的最大代工廠,但來自聯想的訂單量預估仍將超過百萬台,加上惠普與區域通路訂單,2011年預估AIO PC出貨量將與和碩相當。

雖代工訂單有所斬獲,但因機種數眾多,訂單量亦仍不大,簡佩萍認為,品牌廠採取分散委外訂單策略,導致AIO PC代工廠雖有出貨量,卻不見得有太多獲利,部分業者甚至還在虧損狀態,恐怕影響來年訂單的爭取,為未來AIO PC代工廠排名埋下變數。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11/08/08 16:21
---------------------------
想吃蘋果,和碩衝金屬機殼產能

和碩 (4938) 積極布局金屬機殼,以1,500萬美元取得與應華合資的蘇州精密表面處理廠30%股權,加上和碩原有的7成持股,蘇州應華完全納入和碩麾下。這是7月以來,和碩第二樁關於機構件的投資。

外界認為,和碩是為取得iPad3代工訂單,強化金屬機殼的布局。

和碩7月中旬宣布,投入3.44億元資金,擴增金屬機殼廠日騰機器設備。日前又宣布拿下3成蘇州應華股權,由於日騰以及應華都是金屬機殼廠,且主要應用在平板電腦以及筆電,增加外界想像空間。


事實上,近期市場盛傳,由於鴻海成都廠爆炸案,加速蘋果啟動第二供應商計畫;再加上市場上山寨版iPhone5提前開賣,疑似設計圖外流,業界認為,也會加快蘋果新增供應商的速度。外傳和碩勝出機會大,但和碩官方管道並不回應傳言。

不過,從和碩近期資本支出鎖定在金屬機殼,是平板電腦的關鍵零組件,法人解讀為,和碩搶單iPad3有譜,並將有助增加和碩平板電腦訂單。

業界指出,金屬機殼今年以來,因為平板電腦熱賣,以及英特爾力推超輕薄筆電 (Ultrabook)兩大應用,看好今、明年金屬機殼的業績成長性。

和碩財務長林秋炭指出,日騰以及蘇州應華旺季產能利用率高達8、9成,因此未來擬持續擴充產能。

外界也認為,一旦和碩100%持有蘇州應華,有機會與日騰進一步進行整合,強化集團資源。

此外,蘋果CDMA版iPhone訂單回溫,和碩第2季通訊產品出貨表現優於預期,原本預估通訊營收季減25%~30%,據了解,季減幅度將在個位數以內。

業界指出,和碩去年底搶下CDMA版iPhone代工訂單,不過銷售不如預期,據指出,蘋果原本預期CDMA版銷量有1,000萬台,但實際出貨僅500萬台,導致和碩今年第1季面臨虧損窘境。不過,CDMA版iPhone銷售漸入佳境,蘋果第2季訂單回溫。

市場盛傳和碩拿下1,500萬台iPhone5代工訂單,與鴻海分食大單,也獲業界證實,最快將在第3季底開始貢獻和碩營收,市場預期,和碩下半年經營將倒吃甘蔗。
工商時報─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  2011/08/06 14:21
--------------------------
瑞銀再喊賣和碩,但微升目標價至28元

瑞銀證出具報告重申和碩 (4938) 「賣出」,但目標價由27元小幅上調至28元,主要是受惠於蘋果iPhone訂單,但瑞銀證也調單就只靠蘋果尚不足以讓和碩股價轉為多頭態勢。

瑞銀證指出,和碩在過去幾個月股價上漲19%,表現優於ODM廠和台股,主要就是受惠於市場傳言拿到iPhone新訂單甚至也取下iPad3訂單。然而瑞銀證強調,蘋果新品訂單的毛利恐相當微薄,要僅以此一利多支撐股價多頭的強度是不夠的。

目前市場對下半年的NB展望看法仍不明朗,而和碩目前處於轉型調整期不穩定的商業模式更可能受到市場下滑的衝擊,在ODM廠中和碩仍因其潛在核心商業模式下滑和缺乏新獲利引擎因素,被列為最不青睞的NB代工廠。

儘管有潛在的風險,瑞銀證還是因iPhone的實質貢獻而調高2011/12/13獲利預估分別為5.1%、9.0%、9.7%,調整後,2011/12/13的EPS分別為0.85元、2.9元及3.38元。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11/07/26 09:28
---------------------
金屬機殼風帶旺,濱川Q3營收季增25%在望

平板電腦及超薄筆電掀起金屬機殼風潮,各大品牌廠為提高產品質感與蘋果競爭,但又為求控制成本,轉而尋找以沖壓製程為主的供應商,包括NB鍵盤支架大廠濱川 (1569) ,已接獲4家一線品牌平板電腦大單,另外和碩 (4938) 旗下的日騰也是以沖壓技術為主,則是供應華碩 (2357) 變型金剛的金屬機殼。

業者表示,沖壓製程的金屬機殼成本已跟塑膠機殼接近,幅度約在5成以下,由於其它品牌廠產品毛利不似蘋果iPad高達20~30%,為了兼顧質感及成本,多會選擇沖壓製程的金屬機殼。而蘋果iPad及宏達電 (2498) Flyer供應商的可成 (2474) 、鴻準 (2354) ,則是以擠型、鍛造等製程為主,內部機構為一體成型、堅固性高,但必須使用一整塊鋁進行雕刻,材料成本昂貴。

據了解,過去以製造NB鍵盤零組件的濱川,去年第2季開始切入平板電腦市場,陸續小量出貨,今年第1季虧4,368.6萬元,第2季大量出貨後,5、6月合併營收分別為2.81億元及3.15億元,均創歷史新高,月增率12.9%、25.5%,第2季營收約8.4億元。

法人表示,目前濱川平板電腦機殼已攻入宏碁、聯想等4家品牌廠,隨著消費電子旺季多款新機問市,出貨量增加。另外,在NB鍵盤零組件部分,濱川過去即為蘋果桌上型電腦iMac及筆電Macbook供應商,拿下蘋果金屬鍵盤8成市占率,由於市場傳出新款Macbook Air將在8月開賣,將持續帶動濱川營收上揚,預估第3季合併營收約10.5億元,可望較第2季成長25%,全年EPS上看3.5元。目前濱川營收占比有6成來自NB鍵盤零組件,4成則為NB、平板電腦的鋁機殼。

另外,和碩日前公告投資旗下大陸金屬機殼廠日騰3.44億元,以擴增機器設備,由於日騰為變型金剛機殼供應商,下半年華碩變型金剛每月出貨量上看40萬台,日騰展開擴產計畫。未來若和碩成功爭取iPad 3代工訂單,日騰也將受惠。
工商時報─記者詹子嫻/台北報導  2011/07/22 07:59
--------------------------------------
和碩(4938)搶單iPad 鴻海拉警報

蘋果下一代iPhone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將登場,引爆代工廠搶單大戰。業界傳出,拿下1,500萬支iPhone新機代工訂單的和碩,還想進一步拿下iPad訂單,打破鴻海獨享雙i訂單的局面。

此事尚未獲鴻海、和碩發言系統證實。鴻海昨天股價上漲4.1元,收盤價93.2元;和碩則下滑0.05元,收盤價33.9元。

下一代iPad正式名稱尚未出爐,有人稱為iPad 3,也有人猜測名稱為iPad2 plus、iPad HD或iPad 2 Pro。分析師表示,蘋果新一代iPad將在耶誕節前上市,台灣零組件廠10月開始交貨,11月進行組裝,供應鏈成員第四季業績可望拉出長紅。

分析師表示,下一代iPad供應鏈與現有機型沒有太大差異,現有供應商如觸控面板廠TPK宸鴻、電池模組廠新普、順達,鏡頭廠大立光、機殼廠鴻準等,均維持與蘋果的供貨關係。代工組裝部分,若和碩搶單成功,恐影響鴻海營運成長動能。

蘋果上季平板電腦銷售創下新里程碑,iPad 營收 60 億美元,成為公司第二賺錢的產品,僅次於iPhone。法人表示,以蘋果第二季即賣出高達925萬台的iPad2來看,銷售數量遠高於原先預估的800萬台水準,法人將第三季iPad2銷售數量由1,200萬台上修至1,300萬台。

近期傳出,下一代iPad面板將由南韓LG與三星供貨,鴻海集團的奇美電有機會開始小量供貨面板。此款新產品採用高解析度面板,解析度是現在iPad 2的四倍,在使用相關應用軟體時,可以等比例放大。

蘋果第三季財報(4至6月)顯示,iPad 營收首度超越傳統麥金塔電腦(Mac),且只花15 個月時間就達成,尤其是該季 Mac 銷售成長超越個人電腦市場整體擴張速度。外電指出,這凸顯蘋果執行長賈伯斯「後 PC 時代」的概念。

蘋果營運長庫克( Tim Cook )在記者會表示,iPad 可能侵蝕 Mac 的成長,部分消費者選擇購買平板而棄 PC,但受到影響較大的是應是採用微軟作業系統的電腦,而非蘋果本身。
【經濟日報╱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1.07.21 02:54 am
--------------------------------
被蘋果拗降價 零件廠快變「義工團」

蘋果預估本季營收和毛利率雙雙下滑,業界傳出,蘋果要求台灣零組件業者降價,部分蘋果概念股恐怕成為「蘋果義工團」。不過,也有業者對蘋果漲價成功,如代工組裝廠鴻海。

據了解,日本311地震後,鴻海就開始對蘋果調高代工價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日前股東會表示,反映大陸人工成本上漲及零組件價格上揚,蘋果已同意讓鴻海調漲代工價格。

業界透露,第三季iPhone出貨預估量成長,但蘋果要求降價的壓力存在,為第三季獲利潛藏變數,也讓二線廠商有崛起機會,供應鏈可能出現洗牌。

蘋果新款手機9月問世,市場估計iPhone 4年底前將展開一波相當可觀的降價幅度。業界表示,蘋果新款產品上市後,舊機種為清庫存,都有一波降價活動,刺激買氣,iPhone 4將生產到今年第四季,明年開始供應鏈全數轉進新款手機。

供應鏈透露,蘋果iPhone手機在中國賣得不如預期,要求供應廠商降價,蘋果打算要搶攻大陸的市場。

蘋果供應鏈的光環在資本市場上管用,但實質上部份零組件廠可能會淪為「蘋果義工團」。

業者表示,蘋果全球市占率約5%至6%,但全球手機業者的獲利有一半被蘋果賺走,不少業者為接蘋果訂單付出不少代價,蘋果卻以強勢姿態,常常玩「第二供應廠商」的手法,使國內業者對於蘋果訂單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2011.07.21 02:54 am
---------------------------
接單平板,和碩藉日騰布局

和碩 (4938) 昨日公告旗下金屬機殼廠日騰擴增機器設備,交易金額為3.44億元。由於日騰金屬機殼產品主要應用在平板電腦以及筆電,而近期市場傳出和碩有機會爭取到iPad3組裝訂單,日騰此時購入機器設備,令市場有和碩是在布局平板電腦零組件垂直整合的聯想。

和碩表示,3.44億元投資金額並不算大,投資設備可能還包括自動化產線等,未必全然是購置用來擴產的CNC機台。和碩指出,設備交期長達數月,設備入廠時間未定。

金屬機殼今年以來因為平板電腦熱賣,以及英特爾力推超輕薄筆電(Ultrabook)兩大應用、產業大紅。其中,華碩6月在台北國際電腦展展出超薄筆電UX21,是由和碩負責打樣,據了解,其一體成型的金屬機殼就是採用日騰的產品。

外界期待,UX21進入量產後,日騰有機會成為機殼供應鏈,因此不排除日騰此次購置設備,是為明年進入Ultrabook市場預做準備。此外,近期市場傳出和碩積極爭取iPad3組裝代工訂單,因此日騰的資本支出也不乏是為iPad3準備的聯想。
工商時報─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 2011/07/16 15:45
-------------------------------
仁寶買廠附訂單 股價撐紅盤

仁寶 (2324) 為擴大電視產品營收比重,宣布買下東芝墨西哥電視組裝廠,由於法人預測買廠附訂單,此舉將衝擊另外二家代工廠緯創 (3231) 及和碩 (4938) 。

仁寶今天受到利多激勵,股價在11時前均維持在紅盤震盪,最高來到34.05元,小漲0.65元,緯創及和碩則呈現下跌走勢,跌幅均超過1%,表現相對弱勢。

由於仁寶主要的液晶電視生產基地仍集中在大陸,美國對液晶電視進口多課以高額關稅,出貨到美國的訂單,為避開高額關稅,大多均須委由當地廠商代工。不過因美國與墨西哥簽有自由貿易協定,在墨西哥組裝後,再進口到美國,即將可避免關稅,這也是包括鴻海、緯創均在墨西哥設立組裝廠或是購買客戶廠房的原因。

仁寶決定買下東芝墨西哥組裝廠的原因,除了從墨西哥出口到美國可享有免關稅的優惠外,東芝墨西哥組裝廠主要仍生產東芝產品,未來此廠的東芝訂單,將可望由仁寶直接承接。

仁寶電腦 (2324) 13日天宣佈,將購買東芝公司(Toshiba)設立於墨西哥華倫斯城(Juarez)的液晶電視組裝廠(Toshiba Electromex S.A. De C.V. (簡稱TMX))。雙方預計在第3季底完成產權移轉。

仁寶表指出,東芝目前為仁寶液晶電視主要顧客之一,藉由此項交易,雙方合作關係將更加緊密。仁寶今年明確宣示,集團未來營運將鎖定 4屏(4 Screens)(NB PCs, Tablet PCs,LCD TVs, Smartphone)產品。

仁寶相信,此項交易,將明顯有利液晶電視事業擴展,多元化營收來源,為未來的營運,增添新的成長動能。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1/07/14 11:23 中央社
----------------------------
缺料緩,應華Q3營收看增1成

受到日本地震影響,相機機殼大廠應華 (5392) 第2季營收較第1季衰退,但隨著數位相機(DSC)關鍵零組件缺料狀況逐漸穩定,預估第3季營收可望季增10%。另外,日系客戶Canon數位單眼(DSLR)金屬機殼和內構件也將在年底投產,帶來營運新動力。

不過,全年因受到第2季業績下滑衝擊,應華今年度營收恐較去年衰退2-3成。應華第1季獲利1.62億元,但第2季開始受日震影響,6月合併營收為3.01億元,較5月衰退2.3%;第2季合併營收9億元,較上季衰退11.8%,上半年合併營收為19.2億元。

應華發言人高逢明表示,日本地震缺料問題主要反映在第2季,特別是關鍵零組件lens、CCD及面板等缺料較嚴重,導致第2季營收出現衰退。不過,目前缺料壓力已大幅紓解,預估第3季旺季營收將較上季成長10%。

不過,比起往年的旺季成長20%左右之榮景,今年力道似乎偏弱。高逢明解釋,主要還是因為日本關東目前仍有限電政策,導致日商產能未能全開,日系相機出貨量減少,因此初估第3季營收可成長1成。另外,在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部分,先前應華與和碩 (4938) 合資蘇州應華,曾接獲第1代iPad機殼訂單,但業界人士表示,應華在iPad 2就丟單,iPad 3應該沒有拿回訂單,不過目前蘇州應華仍小量供應Macbook系列機殼。

對此,高逢明表示,應華儘持有蘇州應華30%股權,主要經營交由和碩負責,不便評論單一客戶。目前蘇州應華因產能不足,無法創造規模經濟,仍在虧損階段。
工商時報─記者詹子嫻/台北報導 2011/07/14 07:59
---------------------------
小心毒蘋果!花旗喊賣和碩 可能重演CDMA iPhone虧損

在外傳和碩 (4938) 拿下1500萬支iPhone 5訂單後,由於鴻海 (2317) 成都廠爆炸案,蘋果將盡速啟動第二供應商計畫,外界看好和碩可望再搶下iPad 3代工訂單。但花旗環球證券表示,蘋果訂單可激勵短期股價表現,但在商業模式沒有改變下,和碩可能還是重蹈CDMA iPhone 4覆轍,因此重申賣出評等,以及目標價30元。

市場盛傳和碩接下1500萬支iPhone 5訂單,讓和碩股價近一周以來上漲達17%。花旗環球證券指出,由於和碩方面一直有向蘋果提案iPhone 5業務(或4GS),才讓市場有如此聯想。雖然最後分配訂單還未確定,但預期和碩應可接下iPhone 5訂單。然而與蘋果的合作關係不是短暫臨時性,未了避免重蹈CDMA iPhone 4覆轍,和碩方面勢必要思考這樣的合作模式是否有利可圖。

花旗環球證券進一步指出,去年6至12月市場預期和碩接下1500-2000萬台CDMA iPhone 4訂單,成為蘋果iPhone業務第2供貨來源,股價上演慶祝行情,漲幅高達40%。但今年1到6月,股價已急速修正,和碩第1季財報中甚至出現淨虧損,種種跡象皆顯示iPhone業務就是今年第1季財報的罪魁禍首。

花旗環球證券分析,由於和碩商業模式不比鴻海 (2317) 集團具有的垂直整合效力,鴻海是唯一在iPhone組裝業務上營業利益率較高的廠商,其營業利益率約達3-4%,和碩與其相比,雖然良率與鴻海相當,但在iPhone業務上能達到損益兩平可能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花旗環球證券認為,和碩拿下蘋果大單的確能激勵近期股價表現,但重點是商業模式上如果還是不提供組裝零件,對和碩要在iPhone獲利就有其困難度。因此重申賣出評等,以及目標價30元。
鉅亨網/ 記者陳俐妏/ 台北2011/07/13 08:00
-----------------------------
iPhone熱賣 和碩(4938)大進補

根據美國市調機構Localytics統計,今年2月剛推出的Verizon版本(採CDMA系統)iPhone市占率緩步攀升,本月占美國iPhone下載流量將達三分之一,與原本由AT&T主導的W-CDMA版本距離拉近,和碩(4938)大幅受惠。

和碩第二季營收1,028億元,比第一季大幅成長23.98%,打敗分析師預期,其中最大原因在於CDMA iPhone出貨情況優於原先預料。

法人分析,由於蘋果iPhone在代工訂單分布上,Verizon版本由和碩負責、AT&T版本則是鴻海通吃大餅。隨Verizon版本出貨與市占提升,和碩受惠程度將大於鴻海。

受此激勵,和碩近期股價逆勢走強,昨天面對台股重挫174點,和碩仍收紅上漲0.45元,收在35元,創下四個月來股價新高。法人看好和碩與蘋果將延續iPhone 4的合作關係,繼續負責代工新一代的iPhone 5新機型,與鴻海分食訂單。

根據市調機構Localytics的最新報告,Verizon版本iPhone從2月推出時,占蘋果App store美國下載流量20%,之後市占率緩步攀升,6月已提高到28.7%,本月將提升至32.3%、約占三分之一,與AT&T版本的67.7%距離拉近。

不過有業者提醒,由於Verizon iPhone剛推出,新用戶初期下載Apps應用程式的需求量較大,若以實際硬體銷售數字來看,CDMA版本iPhone的市占率應沒有這麼高。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2011.07.13 03:53 am
------------------------------------------
和碩可望搶蘋果單 逆勢飆漲

和碩 (4938) 繼日前傳出拿下1500萬支iPhone5訂單後,業界再度傳出有機會爭取iPad3代工訂單,激勵近來股價逆勢飆漲,半個月時間漲幅逾25%。

和碩在接單利多激勵下,今天股價從平盤下強勢拉升到平盤上,截至近12時止,盤中最高來到35.6元,最低為33.5元,震幅達6.26%,為NB代工族 群中表現相對強勢個股。

鴻海旗下富士康成都廠5月發生爆炸案,由於成都廠是iPad2重要組裝廠之一,當時市場就揣測,富士康成都廠爆炸案將引發蘋果加快啟動第2供應商計劃,其中廣達及和碩一直是外界點名最佳機會名單。

過去iPhone組裝訂單是由鴻海包辦,和碩在去年底首度分食鴻海的iPhone訂單,雖然僅拿下小量的CDMA版iPhone組裝單,但對和碩而言,等於是順利打入蘋果供應體系,後續產品線擴增想像空間不小。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1/07/12 12:01
---------------------------
傳除富士康外 iPad 3將增代工廠 和碩贏面勝廣達

台灣電腦業界消息來源透露,蘋果 (Apple)( (US-AAPL) ) 據傳計畫讓新一代 iPad 3 平板電腦生產,除了富士康 (HK-2038) 以外增加第二家代工製造商,而廣達 (2382) 或和碩 (4938) 可能雀屏中選。

《電子時報》周一 (11日) 引述消息進一步報導,由於和碩傳出已獲得蘋果新一代智慧手機 iPhone 5 的製造訂單,因此贏得 iPad 3 訂單的機會較大。

蘋果先前將 iPad 系列產品製造工作,只外包給富士康一家企業生產,且大多在其四川成都廠組裝。不過今年 5 月 20 日該廠發生爆炸意外,造成 3 人死亡 15 人受傷,促使蘋果尋找第二家代工廠,以降低生產風險。

消息人士並透露,蘋果新一代 iPad 將於今年第 3 季末或第 4 季初推出;此外,估計現行季 iPad 總體出貨量達到 1300 萬台。
鉅亨網/ 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2011/07/12 09:04
------------------------
搶iPad 3訂單,和碩贏面大

繼市場傳出和碩 (4938) 拿下1,500萬支iPhone5訂單後,業界再度傳出,由於鴻海成都廠爆炸案,加速蘋果啟動第二供應商計畫,和碩、廣達 (2382) 雙龍搶珠,兩強爭搶iPad3代工訂單,外傳和碩勝出機會大。惟和碩發言人林秋炭表示,不評論單一客戶與客戶機密。

鴻海旗下富士康成都廠5月發生爆炸案,由於成都廠是iPad2重要組裝廠之一,當時市場預估,成都廠意外事件對iPad 2出貨量影響數約在35萬至40萬台。據指出,這起意外事件讓蘋果高層重新審視組裝代工集中在單一供應商的風險,因而加快啟動第二供應商計畫,而新供應商可望分食鴻海iPad3代工訂單。

業界指出,與蘋果關係密切的廣達、和碩,都在積極爭取iPad3訂單。業界人士分析,和碩垂直整合布局與平板電腦較密切,而廣達零組件垂直整合則較偏向NB本業。以機構件為例,和碩去年拿下金屬機殼大廠日騰100%股權,外傳日騰是iPad金屬機殼供應商,增添和碩爭取iPad3訂單籌碼。

此外,和碩去年底剛加入蘋果iPhone供應鏈,業界分析,過去iPhone組裝訂單是由鴻海包辦,和碩首度分食鴻海的iPhone訂單,雖然僅拿下小量的CDMA版iPhone組裝單,但某種程度上顯示和碩與蘋果關係不錯,且組裝代工能力夠格打入蘋果供應鏈。

而在和碩交貨CDMA版iPhone期間,交期及品質都沒問題,對蘋果的配合度也很高,例如投資大量機台,以及預先拉高生產線員工人數,導致和碩成本、費用大增,去年第4季、今年第1季連兩季虧損。和碩全力配合的程度,也讓外界認為,很有機會再拿下其他蘋果產品訂單。

日前業界傳出,和碩拿下1,500萬支iPhone5組裝代工訂單,近期,供應鏈又有消息指出,和碩、廣達爭強iPad3訂單,且和碩很有機會勝出廣達,再度分食鴻海iPad組裝代工單。此外,和碩目前手中已有3~4個平板電腦(含電子書)客戶,包括華碩、東芝等。
工商時報─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 2011/07/11 07:55
-------------------------
和碩染蘋果香,周線漲幅13%

市場傳言蘋果iPhone 5即將在9月開賣,其中和碩 (4938) 將拿下1,500萬支訂單,消息傳出後帶動股價上漲,上周四、周五連續兩天出現帶量紅K棒,上周五一開盤差一檔就攻上漲停,最後鎖在33.9元,周線漲幅13%。

和碩去年接獲蘋果CDMA版iPhone 4訂單,由於先前必須大舉投資設備,加上CDMA版本銷量不如預期,第1季每股虧損0.25元。但目前業界人士對於和碩接下iPhone 5訂單消息仍眾說紛紜,接單數量等正確度尚未獲得證實。

法人表示,由於和碩透過CDMA版iPhone 4生產經驗,製程上良率維持在一定水準,加上先前傳出蘋果即可能將iPhone 5調整為支援WCDMA和CDMA雙系統,並且考量訂單分散風險,和碩拿到iPhone 5的可能性不低。

和碩上周五公布6月營收達456.4億元,較上月成長51.7%,創下與華碩分家後單月歷史新高,下半年除了有華碩超薄筆電Ultrabook訂單挹注外,和碩也陸續拿到宏碁、日系品牌等新客戶訂單,隨著Q3旺季客戶拉貨力道增強,下半年出貨量將增溫。
【工商時報─詹子嫻-台北電】 2011/07/10 14:05
-----------------------
和碩 接獲蘋果訂單 股價直奔登半年線

NB代工和碩 (4938) 本周股價表現紅不讓,受到接獲蘋果iPhone 5代工訂單激勵,營運可望朝正面發展,加上其 6 月營收破表攻高,創 2 年半多以來新高,本周股價強勢表態,多頭接棒意願強烈,一周漲幅高達13%,股價一舉收復月、季與半年線。

和碩股價從今年以來表現就不甚理想,市場直指是因代工蘋果iPhone 4利潤微薄所致,加上受到零組件漲價、中國勞工薪資上漲以及新台幣升值等因素影響,導致和碩今年第 1 季毛利率跌破 2 %,營運更是虧損,股價更從40多元一路跌到28元,創掛牌以來新低。

不過,和碩近期股價受到接獲iPhone 5代工訂單利多激勵,加上 6 月營收衝高到456.4億元,創19個月來新高,映證董事長童子賢先前的說法,預估第 3 季營運就會回復動能,使得股價一甩今年以來的悶氣,一周漲幅高達13%,直接收復月、季與半年線反壓。

而三大法人本周買超力道也同步加溫,其中外資就買超5700張,投信小買269張,自營商買超1676張,總計買超7647張。
鉅亨網/ 記者蔡宗憲/ 台北2011/07/09 18:10
----------------------------
和碩6月營收 創1年半新高

和碩 (4938) 6月份合併營收為456.4億元,月增率達51.7%,年增率為44%,創下1年半來新高,和碩表示,營收大幅成長主要受到消費電子接近旺季,加上電腦及通信產品呈現雙位數成長。

和碩表示,6月合併營收大幅成長除了5月基期較低外,新的專案效益開始發揮是主要原因,其中消費電子表現最好,網通產品也有不錯表現,PC相關表現普通,手機則還不見明顯成長,不過衰退幅度已見縮減。

和碩第2季合併營收為1028.52億元,季增率為24%,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1858.0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1%。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1/07/08 19:11
-------------------------------
和碩攻頂 衝破季線

市場傳出和碩(4938)接獲蘋果iPhone 5智慧型手機共1500萬支訂單,9月起開始出貨,利多消息激勵今(7)日股價強勢開高,急拉攻上漲停板31.95元,突破季線反壓。法人指出,和碩這次接到的訂單仍是CDMA版本,由於iPhone 4的CDMA版本手機銷量大不如預期,導致合碩第一季陷入虧損,因此這次的新訂單是否替合碩帶來轉機,還有待觀察。

和碩繼去年開始與蘋果公司合作,投入大量人力和設備成本,生產iPhone 4的CDMA通訊版本,也使和碩於去年6月24日脫離華碩(2357)正式上市之後,持續受惠於蘋果題材。但由於CDMA版手機今年銷售量遠不如預期,導致合碩第一季陷入虧損狀態。

而最近媒體報導,上游零件廠消息透露,接下了1500萬支蘋果iPhone 5智慧型手機生產訂單,將於今年9月開始出貨。和碩表示不對單一客戶評論。
【聯合晚報╱記者蔡佳容/台北報導】2011.07.07 03:06 pm
------------------------------
傳獲蘋果訂單 和碩衝漲停

根據DigiTimes科技媒體報導和碩 (4938) 接獲蘋果iPhone 5智慧型手機生產訂單,和碩今天受利多消息激勵,強勢開高急拉攻上漲停價31.95元,一舉突破季線反壓。

媒體報導上游零件廠消息透露,和碩接下了1500萬支蘋果 (Apple) iPhone 5 (iPhone 4S) 智慧手機生產訂單,將於今年 9 月開始出貨。

其實,和碩去年就開始與蘋果合作,生產CDMA通訊版本的iPhone 4,和碩為因應蘋果訂單大幅擴增人力及設備,今年初農曆年間和碩還一度調度人力,全面停休因應蘋果訂單,不料CDMA版本手機銷量大不如預期,拖累和碩業績表現,毛利率一度跌破2%,第1季更陷入虧損狀態。

對於接單傳聞,和碩內部對客戶訂單不願回應;法人則表示,依照和碩過去與蘋果合作的關係,加上分散風險的考量判斷,訂單延續到iPhone 5的可能性不小。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1/07/07 10:38
---------------------------
傳搶下iPhone 5訂單,和碩鎖漲停

受到市場傳言和碩 (4938) 接獲1500萬台新一代iPhone的訂單,預計今年9月開始出貨,和碩開高走高,早盤掛漲停買單一度逾8000張。

除了iPhone外,和碩也積極想搶下其他Apple的明星產品─iPad、Macbook等的訂單,但在Apple現有合作廠商的鞏固之下,顯然也不可能就這樣輕易過關,不過,鑒於分散風險的考量,有分析師認為,2012年起和碩將有機會獲得小量的其他蘋果產品訂單。

蘋果新一代iPhone 5即將在9月開始出貨,供應鏈上緊發條全面備戰。和碩傳與鴻海續享大單,先前為了iPhone 4 CDMA版訂單大擴廠房及人力聘用的大陸上海廠,產能利用率可望大幅拉升,據零組件業者估計,和碩首張訂單規模約為1500萬支,隨著2011年9月開始出貨。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11/07/07 09:44
---------------------------------
和碩(4938) 獲iPhone5大單

科技網站All Things Digital5日報導,新一代iPhone據傳準備在9月推出,而供應鏈消息來源向科技媒體DigiTimes透露,隨著臆測的秋季上市時間日益逼近,台廠業者和碩已經接獲1,500萬支iPhone 5手機訂單,預計9月正式出貨,最快10月開賣。

和其它以往報導相同,DigiTimes宣稱iPhone 5將不會有iPhone 4的重大更新。iPhone 5的外部設計只會有小幅修改,但內部則有明顯變革。iPhone 5預料將採用平板電腦iPad 2所使用、速度更快的A5處理器,以及更高解析度的800萬畫素鏡頭,也可能採用高通(Qualcomm)的GSM與CDMA 雙模基頻晶片。

華爾街日報也報導,蘋果公司其中一家供應商員工表示:「「蘋果對新一代iPhone的預估銷售量是很積極的。該公司告訴我們準備好幫助蘋果在年底達成銷售2,500萬台的目標。
【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2011.07.07 03:21 am
----------------------------------
傳和碩接獲1500萬支iPhone 5訂單 9月開始出貨

上游零件廠消息透露,和碩 (4938) 接下了1500 萬支蘋果 (Apple)( (US-AAPL) ) iPhone 5 (iPhone 4S) 智慧手機生產訂單,將於今年 9 月開始出貨。

和碩因去年接下蘋果 iPhone 4 組裝訂單,而大幅擴廠、增添人力及設備,以達成 1000 萬支 CDMA 通訊版 iPhone 4 訂單目標。不料,由於該產品今年首季銷量遜於預期,和碩出貨量因此不到 400 萬支,造成其產能使用率降至僅 50%,該季毛利率也挫至 1.8%。

《電子時報》周二 (5 日) 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由於 iPhone 5 與 iPhone 4 相較,似乎並未大幅改版升級,加上預備今年 9 月開始出貨,因此上游零件廠已開始供應和碩。後者上海廠近期也開始增雇人力。
鉅亨網/ 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2011/07/05 18:25
----------------------------------------
零件商:索尼PS4年底投產明年問世 具體感功能

台灣遊戲機零件製造商透露,索尼 (Sony)(6758-JP) 要求台灣合作廠商,於今年底開始生產公司新一代遊戲機PlayStation 4 (PS4),以便於明年上市。

《電子時報》周一 (4 日) 引述消息人士報導,PS4 產品主要特色,為有體感控制功能,如同微軟 (Microsoft)( (US-MSFT) ) Xbox 360遊戲機搭配的 Kinect 控制器。

消息並稱,曾負責組裝索尼前一代遊戲機 PlayStation 3 (PS3) 的富士康 (HK-2038) 和和碩 (4938) ,也將接單組裝 PS4。索尼計畫明年出貨量,至少達 2000 萬台。
鉅亨網/ 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2011/07/04 21:30 
-------------------------------
和碩(4938) 外資降目標價

NB 代工廠和碩 (4938) 首季每股虧損新台幣0.25元,低於法人及市場預期,預估第二季盡量以損益兩平為目標。

在營運規模太低、成本過高的狀況下,今日多家外資調降和碩目標價及評等,其中,匯豐證券將和碩評等由中立降至低於大盤,目標價由36元降至24元,為目前外資圈中最低。

【聯合晚報╱記者蔡佳容/即時報導】2011.04.28 01:56 pm
---------------------------------------
和碩 去年EPS 2.73元

和碩(4938)昨(30)日公布去年合併財報,去年第四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57元,略優於法人預期。和碩主管昨天表示,由於分家之後,包含電腦、手機等都有新客戶陸續加入,第一季將是和碩的營運谷底,第二季在CDMA iPhone 手機開始出貨的挹注下,和碩營收可望反彈。

和碩去年合併財報於昨天正式出爐,合併營收5,305 億元,歸屬母公司的合併稅後純益6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2.73元。

和碩昨天董事會通過去年每股擬配發股利1.45元,全部為現金股息,以和碩昨天收盤股價32.5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4.45%。

由於分家後,和碩積極投入智慧型手機、液晶電視等新事業,法人擔心投資初期可能造成短期成本增加,看壞和碩去年第四季獲利。

不過數字昨天出爐,和碩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1,326 億元,年減4.87% ;歸屬母公司的稅後純益12.9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0.9%;每股稅後純益0.57元,略優於法人下修後的數字。

面對最近宏碁調降營運目標,法人擔心和碩新接獲的宏碁筆電NB代工訂單可能受到影響。和碩主管昨天表示,訂單都是看全年度的機種規畫,到目前都還沒開始出貨給宏碁,因為沒有基期,公司營運不會受到宏碁風暴影響。

第一季因為是科技業的傳統淡季,加上大客戶華碩持續降低和碩的代工比例,造成和碩本季營收走跌,前二月合併營收491.67億元,年減23.3%。

惟和碩主管表示,分家後公司持續拓展新客戶、新訂單,今年包含電腦、手機等都會有新客戶陸續加入,第一季將是和碩的營運谷底,第二季起將反彈。

和碩昨天股價上漲0.55元,收在 32.55 元。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2011.03.31 04:52 am
---------------------------------
涉蘋果回扣案員工,和碩(4938)予以「停職」

針對和碩 (4938) 100%轉投資的中國凱達電子,涉及蘋果採購經理收回扣弊案,和碩將在台股盤後發布重大訊息說明。

據了解,和碩目前已經對凱達涉及回扣事件的員工予以「停職」,未來將靜待司法程序的結果,再決定是否予以「解職」處分。

和碩表示,公司也是在上周六也獲悉,蘋果公司一名採購經理涉嫌向亞洲6家iPhone和iPod配件供應商收取回扣,遭聯邦大陪審團起訴,其中包括南韓的可立新有限公司、中國的凱達電子和新加坡的精利製模私人有限公司。公司基於「誠信」原則已經對該名凱達員工予以停職,但仍將等司法判決,究竟是回扣還是一般商業運作模式。

和碩強調,公司在2008年以2400萬美元買進凱達電子,並100%持有,主要是看好凱達在機構件及塑膠射出的周邊配件製程能力。目前凱達工廠位於昆山,主要從事零配件製造及iPod相關外包裝盒製造。而凱達也一直維持原經營團隊,和碩並未涉入經營。

和碩也強調,該案不會影響公司與蘋果的後續合作關係。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10/08/17 11:16
----------------------------
和碩有補跌壓力? 執行長:接到華碩外訂單

今日和碩與華碩同步掛牌上市,今日同步上漲,但市場憂心和碩有補跌壓力。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股價不僅單純反映公司努力,也得看國際金融情勢的影響;目前看來第三季景氣仍保守,但已有慢慢好轉跡象,和去年金融海嘯相比,今年是產業界「大地回春」的一年。和碩執行長程建中指出,和碩在確定分割以後,客戶端的接洽動作已較以往順利許多,已經有接到華碩以外客戶的電子書和平板電腦訂單,也開始與宏碁接洽。

受到歐洲和中國成本提高影響,NB產業下半年仍不明朗,市場憂心,和碩上市參考價36元本益比9倍,高於同業的7-8倍,再加上和華碩分割之後,新客戶訂單爭取還需時間,未來恐怕會有補跌壓力。

對此,童子賢指出,包括希臘債信風暴、歐洲需求問題,以及國際熱錢是否流入亞洲等,都會是影響股價的因素,而和碩能做的,就是努力把公司業務做好。和碩目前除NB代工外,也跨足通訊與消費電子領域,這些領域的規模並不下於電腦,還有很多機會向上成長。
※延伸閱讀》
各券商:對「雙碩」 對最新投資看法

華碩、和碩 分割後基本資料對照
【聯合晚報╱記者蔡佳容/台北報導】2010.06.24 03:02 pm
---------------------------------
台股首例零時差 薛琦:連體嬰分割傷透腦筋

華碩(2357)與和碩(4938)今同日掛牌交易,台北股市出現零時差、無接縫兄弟分割減資上市首例。證交所董事長薛琦形容,華碩與和碩的案例就像是連體嬰的分割,讓證交所傷透腦筋;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在經過「精密的微分割手術」後,兩家公司的業務成長空間更大,而第二步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華碩手上25%和碩的釋股。

薛琦指出,華碩、和碩就像連體嬰,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也一定要同年同月同日分割,雖然這個案子很傷腦筋,但就像當初進行忠仁、忠義分割的台大校長陳維昭成功完成手術,而這次也是有很多人的參與,才能順利完成華碩、和碩的分割。

童子賢指出,如果讓連體嬰背靠背一起長大,一定會互相影響牽制;因此讓華碩及和碩兩個業務性質會互相影響的公司分割,未來的成長空間更大、公司營運更加活躍,對股東有正面的幫助。且相信這次的分割案將扮演領頭羊的角色,因為台灣也有很多傑出的手機、汽車大廠,若將來更為傑出時,勢必也得考慮走上品牌、代工分割的這條路。

童子賢回想去年11月提出分割議案時,周邊的朋友都說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這一次讓我對公家機關的努力刮目相看」;相信操刀的醫生會像陳維昭一樣史上留名。童子賢更引用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話「真正的英雄沒有出現在紅地毯上」,感謝這次參予分割案的人。

因受限於法規,華碩仍持有和碩25%的股份。童子賢指出,華碩並沒有意願參與和碩董監事會,沒有任何一席董監席次,代表華碩只是單純投資,並不參與營運。和碩副董事長徐世昌指出,在完成第一步分割之後,第二步就是等華碩尋找到合理的股價和賣方,一定會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釋股。
【聯合晚報╱記者蔡佳容/台北報導】2010.06.24 03:02 pm
---------------------------------
兄弟分割 華碩、和碩上市雙漲

華碩(2357)今(24)日以225.1元重新上市,直接跳空漲停達240.5元,一價到底作收,成為NB股股王,漲停委買逾1.4萬張;和碩(4938)以36元掛牌,開平高走高,盤中觸抵40元大關,上漲約12%,以38.95元作收。外資券商一致看好華碩短線蜜月行情可望優於和碩,最高給予300元目標價;但就長線因大環境狀況和華碩基本面仍不明朗,外資看法則呈現多空分歧。

華碩、和碩今日同步上演上市蜜月行情,不過,外資卻普遍看好華碩優於和碩,因品牌代工分割之後,代工廠勢必得面臨和新客戶洽談接單的空窗期,短線營運狀況勢必受到衝擊;但品牌大廠卻可以直接釋單其他代工廠,成本也可望因此降低,加上人民幣升值帶動新台幣升值的效益可立即浮現。也因此麥格理證券認為,和碩恐將補跌至31元;反觀華碩卻有上看300元的實力。

花旗環球證券預估,華碩第二季獲利受到歐債影響,約僅有36億元,季減28%;但隨著庫存已經快要消化完畢、中國成長力道強勁,估第三季主機板出貨可有15-20%的季成長,NB和Eee PC則成長15%,第三季的營益率也將較第二季提升。而花旗更看好華碩在中國市場排行第三,和第二名惠普幾乎毫無差距,而華碩來自中國的營收高達20%,已經占有一席之地。

不過,不少外資認為華碩僅是短線蜜月行情,中長期仍是中性以對。高盛證券指出,華碩的基本面仍然不明朗,包括過去幾個季度以來的獲利呈現高度不穩定,又有歐債衝擊、零組件和完成品的庫存水位升高、主機板成長趨緩,和iPad對小筆電的潛在影響。美林證券更指出,在需求不確定的狀況下,分割後的風險更大,下調華碩2010和2011年的營益率,由4.3%和4.1%降至3.6%和4%。
【聯合晚報╱記者蔡佳容/台北報導】2010.06.24 03:20 pm
---------------------------------
各券商:對「雙碩」 對最新投資看法

華碩(2357)分家後今(24)日重新掛牌上市,麥格里、元大等土洋券商昨天紛紛調升新華碩投資評等潮,目標價上看300元。 

麥格理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張博淇昨天認為,新華碩掛牌價 225.1 元,以其估算華碩今年每股獲利21.11元、明年24.96元換算,本益比甚至只有9倍,遠低於華碩過去平均本益比13至15倍區間。 

他以「相當誘人」形容新華碩掛牌股價,上調華碩投資評等,由「中立」上修至「優於大盤表現」(Outperform),目標價上看 286 元。而在剛掛牌的蜜月期間,更看好新華碩短線股價甚至有機會衝上290至300元。

無獨有偶,元大投顧下游科技主管分析師陳豐丰昨天上修華碩投資評等至「買進」,目標價上看305 元。德意志證券同樣喊進華碩,目標價上看290元。

相較之下,法人對於和碩看法較為保守。張博淇以明年每股獲利換算,估計和碩本益比約9倍,高於廣達、仁寶等其他代工同業的七倍至八倍。

加上部分投資人可能比較喜愛投資品牌公司,預料和碩短線股價將面臨賣壓。麥格里估和碩合理股價31元,比掛牌價36元有10%到15%下修空間。 

張博淇認為,華碩短線將面臨歐洲信貸風暴、零組件價格上漲等考驗,尤其華碩因為保守的庫存管理,導致第二季筆電及主機板出貨疲弱。

不過最近歐元回穩、通路商回補庫存,華碩最新預估第三季筆電(含Eee PC)出貨量將比第二季成長15%,主機板將季增20%,優於預期。另外隨著零組件缺料問題逐漸紓緩、以及華碩提高產品外包比重後,將有助明年獲利成長。

華碩(2357)分家後今(24)日重新掛牌上市,麥格里、元大等土洋券商昨天紛紛調升新華碩投資評等潮,目標價上看300元。

麥格理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張博淇昨天認為,新華碩掛牌價 225.1 元,以其估算華碩今年每股獲利21.11元、明年24.96元換算,本益比甚至只有9倍,遠低於華碩過去平均本益比13至15倍區間。

他以「相當誘人」形容新華碩掛牌股價,上調華碩投資評等,由「中立」上修至「優於大盤表現」(Outperform),目標價上看 286 元。而在剛掛牌的蜜月期間,更看好新華碩短線股價甚至有機會衝上290至300元。

無獨有偶,元大投顧下游科技主管分析師陳豐丰昨天上修華碩投資評等至「買進」,目標價上看305 元。德意志證券同樣喊進華碩,目標價上看290元。

相較之下,法人對於和碩看法較為保守。張博淇以明年每股獲利換算,估計和碩本益比約9倍,高於廣達、仁寶等其他代工同業的七倍至八倍。

加上部分投資人可能比較喜愛投資品牌公司,預料和碩短線股價將面臨賣壓。麥格里估和碩合理股價31元,比掛牌價36元有10%到15%下修空間。

張博淇認為,華碩短線將面臨歐洲信貸風暴、零組件價格上漲等考驗,尤其華碩因為保守的庫存管理,導致第二季筆電及主機板出貨疲弱。

不過最近歐元回穩、通路商回補庫存,華碩最新預估第三季筆電(含Eee PC)出貨量將比第二季成長15%,主機板將季增20%,優於預期。另外隨著零組件缺料問題逐漸紓緩、以及華碩提高產品外包比重後,將有助明年獲利成長。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2010/06/24 09:22
-----------------------
華碩、和碩 分割後基本資料對照

「雙碩」兄弟分割案大功告成,華碩(2357)、和碩(4938)今(24)日同步上市。華碩今天重新掛牌後,將以每股價格225.1元躍居NB股王;和碩以36元股價初次公開發行(IPO),由於市值高達823億元,一掛牌將立刻被納入「台灣50指數成分股」和「台灣資訊科技指數成分股」。「雙碩」是在去年12月宣布分割,由於是採取國內罕見的「兄弟分家」方式,宣布後一度引起市場軒然大波,尤其部分機構投資人擔心和碩與華碩上市時間有落差,可能造成交易空窗期,違反基金操作內規。

經過與證交所等主管機關的密集交涉,雙碩今天終於將同步上市,為國內企業兄弟分割寫下典範。

雙碩分割案一路波折不斷,即使在華碩暫停交易期間,台股一度重挫,華碩因停牌而逃過一劫。惟經過峰迴路轉,昨天台股收在7,582點,對照5 月17日華碩暫停交易前台股指數7,598點,相對位置差不多。

與華碩性質相近的宏碁當天股價收75.2元,對照宏碁昨天以82.1 元做收,更已超過當時價位,華碩今天掛牌並沒有市場擔心的補跌問題。

其次,與和碩同樣兄弟分割獨立的燦星網通(4930),本周一以28元掛牌上市,股價上演蜜月行情,昨天收在31.2元,累積漲幅超過一成,也有助為今天掛牌的和碩股價帶來激勵及示範效果。

是受到歐債風暴影響,華碩5月非合併營收較4月驟降21.8%,公司順勢下修第二季筆電出貨量預估季減5%至10% ,可能為華碩股價形成賣壓。

對此,華碩執行長沈振來表示,歐洲通路經過庫存調整後,這兩個禮拜景氣能見度已提升許多,華碩本月營收會比上月成長,另外第三季營運展望樂觀,估筆電出貨量將比第二季成長15% 、主機板季成長兩成。

法人表示,華碩、和碩分家初期,將各自經歷一段磨合期,惟兩家公司體質佳,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分家效應將是「短空長多」。

法人估算,新華碩明年每股獲利約介於23至26元間,對照掛牌價225.1元,本益比不到10倍,低於宏碁;和碩今年每股獲利約3元左右,本益比達12倍,在代工族群中稍微偏高,不過解開華碩緊箍咒後,和碩明年業績成長可期。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2010/06/24 09:21
-------------------------------
DMS大廠和碩6/24上市 並納入台灣50成份股 中籤率3.66%

DMS大廠和碩 (4938) 將在明(24)日與華碩 (2357) 同日掛牌上市,短短 3 天吸引11.2萬多人參與申購,主辦單位元大證券表示,由於參與人數眾多,依規定彈性調整公開申購比例,由原老股承銷股數之10%上調為20%,申購張數從2000張調整為4000張,調整後中籤率為3.66%。

上市後的和碩市值高達823億元,將自掛牌當日納入台灣50指數成分股,同時也成為台灣資訊科技指數成分股。

和碩承銷價訂為每股36元,略低於每股淨值41元,換算股價淨值比僅0.87倍,而同業股價淨值比平均約1.6倍,和碩股價淨值比僅約為同業一半相對偏低。

與華碩分割後,和碩將主攻設計、製造、服務之代工事業發展,目前分割效應已陸續顯現,代工客戶訂單已開始出現回流,明年代工訂單目前均在洽談中,未來將持續以右手設計,左手生產之策略,提供客戶從市場分析、產品設計至規模量產等完整服務。

和碩2010年第 1 季合併營收1301億元,合併稅後盈餘27.9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78元;今年 1 – 5 月合併營收為176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0%, 1 – 5 月NB出貨量已達677萬台,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85%,預估在第 3 季返校潮需求與消費性電子產品傳統旺季帶動下,業績可望逐季成長。

和碩成立於2007年6月27日,掛牌時資本額約228.6億元,營運總部設於台灣,並於中國、墨西哥、捷克、美國、日本皆設有營運及售後服務中心,目前全球員工超過 6 萬人。

和碩主要產品為NB、Desktop PC、IP-STB、Cable Modem、Game Consoles、LCD TV、MP3、Handset等,也自行研發出平板電腦、電子書等3C產品,積極爭取相關產品訂單,並以設計專業將觸角延伸至如照明、家電等產業,未來將以設計能力創造產品附加價值,成為國際級專業DMS大廠。
鉅亨網/記者蔡宗憲 /台北 2010/06/23 19:05
--------------------------------
和碩上市申購掀熱潮 承銷張數倍增至4千張

元大證券表示,該公司主辦DMS大廠和碩(4938)將在24日掛牌,加入上市公司行列,短短三天吸引11萬2,131人次參與申購,因參與人數眾多,依規定彈性調整公開申購比例,由原老股承銷股數之10%上調至20%,申購張數從2,000張調整至4,000張,調整後中籤率為3.66%。

元大證券表示,和碩承銷價訂為每股36元,略低於每股淨值41.1元,換算股價淨值比僅0.87倍,而同業股價淨值比平均約1.6倍,和碩股價淨值比僅約為同業一半相對偏低,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經濟日報╱記者呂淑美/即時報導】2010.06.23 06:10 pm
-----------------------------
和碩拚代工 左右開弓

大陸「世界工廠」優勢隨著當地工資上揚,逐漸淡化,台灣科技代工模式面臨新的轉型考驗。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將以「右手設計、左手生產」的策略,帶領和碩走出一條不同的科技代工風格。

童子賢說,據科學研究,「右腦司感性、左腦管理性」,未來須左右腦並重,才能在競爭激烈科技業中勝出。相較鴻海、廣達等,和碩最大優勢,就是右手具有優異的工業設計能力、左手累積豐富的製造實力,能夠「左右手並用」。

大陸薪資
暫不調漲

和碩上周剛宣布啟動公開申購,每股價格區間35元至42元,預計6 月24日與母公司華碩同步掛牌。童子賢接受本報電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鴻海富士康大動作二度宣布大陸調薪,和碩會不會跟進?

答:我認為,富士康事件代表大型社會的結構轉型,並非單一公司問題。

隨著大陸經濟高速發展,薪資結構走揚應該是長期趨勢。但看到富士康加薪幅度這麼大,將深圳廠基本工資一下子調高到人民幣2,000元,我是有點訝異!和碩目前並無跟進調漲大陸薪資結構的計畫。

問:有人擔心大陸從「世界工廠」轉型「世界市場」,可能衝擊代工廠經營,你的看法如何?

答:大陸從「世界工廠」變成「世界市場」,這樣的說法可能有點武斷。因為工業、製造業是一個社會的基礎,業者要懂得與時俱進,例如轉移生產據點、而且要不斷創新,才能有所突破。

硬體領域
致力創新

問:和碩努力創新,但好像集中在材質、工業設計等硬體上,後續會有其他策略嗎?

答:只有創新才能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蘋果的iPhone手機+手機商店App store 應用軟體平台,以「軟硬兼施」方式推動科技業營運模式改變,的確值得大家效法,但我覺得不能好高鶩遠。

因為軟體、平台的創新,通常全世界只能允許一個最大贏家,另外頂多二、三個小贏家,其他都沒辦法存活。像微軟Windows 一統PC作業系統江湖,或者錄影帶的VHS打敗Beta、光碟機的藍光(Blu-ray)打敗HD,軟體「創新的風險」非常高。

反觀硬體領域可以容許很多的競爭者,你只要多一點小創意,就有機會脫穎而出,

問:最近歐洲債信風暴橫掃,市場擔心經濟陷入二次衰退,和碩是否受到影響?

答:和碩短期內業績難免會被拖累,但我不認為會像金融海嘯一樣持續那麼久,大家眼光放遠一點。
和碩三大秘密武器(4938~99.06.14).bmp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2010.06.14 03:13 am
----------------------------
分家少掉的 童子賢:一定補回來

和碩(4938)將於6月24日掛牌上市,正式剪斷與華碩(2357)之間的臍帶關係。少掉母體的養分挹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信心滿滿地表示:「少掉的,我一定會補回來。」

和碩上周剛宣布啟動公開申購,每股價格區間35至42元,一步步朝向上市之路邁進,預計6月24日與華碩同步掛牌。

和碩「初登板」,已經備妥短、中、長線三大秘密武器。短線,和碩取得蘋果iPhone手機訂單,即將於9月開始出貨;中線,和碩將積極爭取明年度筆記型電腦(NB)代工訂單;長線,和碩則擁有獨特的設計能量,力抗分家初期的陣痛。童子賢還預告,和碩集團布局燈具照明產業,可望為分家後的和碩打響第一砲。

法人表示,目前和碩手握新款蘋果iPhone手機代工訂單、並如火如荼爭取明年度筆電代工訂單,將是支撐公司營運向上的兩顆主要動力引擎。

蘋果繼日前發表iPhone 4G手機,11月將與美國電信大廠Verizon合作,推出首款CDMA版本的iPhone手機,確定交由和碩代工,預計9月開始出貨。

法人分析,此次和碩成功打破鴻海的獨占地位,加上和碩先前也曾替蘋果代工iPod Shuffle,未來和碩有機會從鴻海手中拿到更多蘋果訂單。

和碩執行長程建中最近馬不停蹄,也拚命拜訪客戶,表達與華碩已分家的立場,有利明年拿下更多華碩以外的筆電訂單。外資圈估和碩今年筆電出貨量約1,800萬至2,000萬台,比去年約1,300萬台成長。
【聯合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2010.06.14 03:13 am
--------------------------------
和碩吃蘋果訂單 9月出貨

和碩拿下蘋果iPhone的手機訂單,將在9月中旬開始出貨,為和碩分家後新到手的第一筆大訂單。目前蘋果的iPhone手機全是由鴻海代工組裝,和碩加入代工,成為鴻海的勁敵。

和碩表示,不便對於訂單客戶發表意見。

儘管與母公司華碩分家後,少了母體養分挹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仍信心滿滿地表示:「少掉的,我一定會補回來;」尤其在照明燈具領域的布局,將會是最早浮現成果的領域之一。

據了解,和碩初次上市,已備妥短、中、長線三大秘密武器。短線,和碩取得蘋果iPhone手機訂單,即將於9月開始出貨;中線,和碩淡化華碩色彩,有利爭取明年度筆記型電腦(NB)代工訂單;長線,和碩則擁有獨特的設計能量,力抗分家初期的陣痛。

和碩在機構、材料、電路、光學等方面已打下良好基礎,童子賢說,和碩有很強的工業設計能力,未來不會僅侷限在3C領域。他預告,和碩集團布局燈具照明產業,再過幾個月大家就會看到成果,可望為分家後的和碩打響第一砲。

法人表示,和碩手握新款蘋果iPhone手機代工訂單、並如火如荼爭取明年度筆電代工訂單,將是支撐營運向上的兩顆主要動力引擎。

蘋果繼日前發表iPhone 4手機,11月將與美國電信大廠沃達豐(Verizon) 合作,推出首款CDMA版本的iPhone手機,確定交由和碩代工,預計9月開始出貨。

法人分析,此次和碩成功打破鴻海獨占地位,加上和碩先前也曾替蘋果代工iPod Shuffle,顯示雙方默契不錯,未來有機會拿到更多訂單。 

最近剛好是宏碁、惠普等電腦大廠開始洽談明年度筆電代工訂單分配的關鍵時刻。據了解,和碩執行長程建中最近馬不停蹄,拚命拜訪客戶,清楚表達與華碩已分家的立場,獲得客戶不錯回應,有利明年拿下更多華碩以外的筆電訂單。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2010.06.14 03:13 am
-----------------------------
和碩 今起公開申購

和碩(4938)與母公司華碩(2357)分割上市案,將於6月24日同步掛牌,創下資本市場首例分割同步上市案。主辦承銷商元大證券表示,和碩將於近日進行公開承銷作業,預計11至15日辦理公開申購,價格區間為35至42元。

配合同步進行的詢價圈購作業,和碩正式訂價預計會在6月17日揭曉。和碩從華碩獨立後,主攻設計、製造、服務相關的代工事業,透過「右手設計、左手生產」策略,希望打造出不同風格的科技代工廠。和碩目前全球員工超過6萬人,掛牌資本額為228.6億元。

元大證表示,兩家公司分割後,華碩與和碩可避免品牌與代工業務間利益衝突,提供客戶從市場分析、產品設計至規模量產等完整服務流程,未來代工訂單成長可期。

和碩去年度合併營收5,381億元,與97年持平,合併稅後純益為67.52億元,較97年成長22%,主要為產品組合調整及成本控制得宜,每股稅後純益(EPS)2.95元,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1,301億元,稅後純益27.98億元,EPS為0.78元。
【經濟日報╱記者呂淑美、曾仁凱/台北報導】2010.06.11 04:00 am
----------------------------------
和碩(4938) 將設三席獨董

和碩與華碩分家進入最後倒數。和碩擬在九人董事會中規劃三席獨立董事,昨(12)日董事會通過引進前財政部長林全、亞都麗緻旅館系統總裁嚴長壽和聚鼎董事長張忠本。

和碩與華碩分家進行中,華碩昨天召開董事會,決議6月1日為分割減資換發基準日,華碩股票因減資5月20日至6月23日暫停交易,「雙碩」要在6月24日同天掛牌。

和碩昨天董事會通過引進林全、嚴長壽、和張忠本擔任公司獨立董事,全案擬在和碩5 月18日召開的股東臨時會中通過。和碩第一季營收(含旗下永碩)為1,058 億元,突破先前法說會預估的950億至1,000億元區間上緣。和碩今年來自華碩的訂單總量,預期將 比去年不減反增。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2010.04.13 02:42 am
---------------------------------
上月營收/和碩 創佳績

和碩(4938)受惠大客戶華碩營運出色,昨(9)日公布第一季含旗下永碩的營收為1,058億元,超越先前法說會預估的950億至1,000億元區間高標。和碩3月營收417.32億元,比2月大幅成長38.3%,也較去年同期增加28.9%。

由於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和碩原預估第一季營收約950億至1,000億元間,較去年第四季大幅滑落32%至35%。惟實際數字昨天出爐,首季營收1,058億元,雖然仍較上季衰退28.5%,但優於預期。

和碩與華碩即將於6月分家,最近已登錄公開發行,並獲證交所確認股票代號為「4938」。雖然分家之後,華碩擬分散供應商、目標是今年底擴大外包比重達三成,和碩短線營運難免受到衝擊;不過華碩今年走出金融海嘯陰霾,估計今年NB出貨量上看2,000萬台以上,年增率超過七成,和碩來自華碩的接單總量可望比去年不減反增。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2010.04.10 02:25 am
------------------------------------
和碩 股票代號4938

華碩將品牌與代工業務分家,負責代工業務的和碩,昨(7)日獲證交所確認股票代號為「4938」,隨即對外公告將於近期向證交所提出上市申請,預計於6月24日與華碩同步上市。

和碩過去都是透過母公司華碩公告所有相關訊息,昨天首度自行公告表示,因應公司申請股票上市需求,將向證交所申請股票上市案。

和碩已在3月10日召開股東常會,通過股票上市案,以及去(98)年稅後純益105.4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2.95 元。

據了解,和碩上市將由華碩提撥老股公開承銷,至少提撥2萬張,最多提撥上限為股本的10%,約22.86萬張。至於華碩到底要提撥多少,相關人士表示,端視市況而定。
【經濟日報╱呂淑美】2010.04.08 04:23 am
-----------------------------------
雷凌併誠致/大股東和碩 樂觀其成

和碩旗下轉投資的兩家網通晶片廠雷凌、誠致昨(11)日宣布合併,同時身為兩家公司大股東、且為董事會成員的和碩主管昨天表示,事前已被告知,對合併案樂觀其成。

華碩早期基於看好公司前景與產品具有合作空間等考量,分別參與投資雷凌與誠致,不過隨集團品牌與代工分家,目前雷凌與誠致等相關業外投資,都已劃入從事代工的和碩旗下。

根據統計,和碩目前透過旗下華毓投資和華旭投資,持有誠致約8%股權,是第二大股東;另外,和碩經由華毓持股雷凌超過3%,分別在兩家公司各占有一席董事。

和碩主管昨天表示,身為大股東及董事會成員,和碩事前有被告知這項合併案,但並未扮演牽線等其他角色,合併案由誠致、雷凌兩家公司經營層主導。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2010.03.12 02:55 am
-------------------------------
和碩將申請IPO 要發1.75元股息

與華碩(2357)分家在即,和碩昨(3) 日董事會正式通過授權董事長在適當時機向主管機關申請辦理股票公開發行(IPO)。和碩也通過去年每股發1.75元現金股息。和碩主管昨天表示,正式流程還是要等到6月1日分割基準日後,和碩從華碩獨立出來,才可進入簡易上市流程。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2010.03.04 01:38 am
------------------------------
雙碩案過關 十拿九穩

華碩與和碩「兄弟分割」釋股案一度引發市場風波,華碩本周二(9日)舉行股東臨時會,將是「雙碩」釋股案成敗的最後決勝點,備受市場矚目。

華碩2月9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討論分割負責代工業務的和碩公司,並且配合辦理分割減資。證交所日前已通過營業細則修訂案,放寬「簡易上市」條件,將被分割公司的簡易上市期限由分割基準日後的一年放寬到三年,和碩可望依照新規定申請簡易上市。

華碩董事會也通過微調分割流程,如果一切順利,華碩與和碩可望在6 月24日同天掛牌,順利化解部分機構投資人不得持有未上市股票的疑慮。華碩財務長張偉明日前表示,經過一連串溝通,公司對於股東臨時會順利過關的把握度提高,翻盤機率幾乎已不太可能。

不過,華碩仍然不敢馬虎,先前公司已經啟動委託書徵求計畫,連紀念品露營燈都買好了,希望藉此提高股東的參與率與支持度。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2010.02.07 03:11 am
---------------------------------------
和碩營收 明年挑戰6,000億

和碩與華碩分家太晚且釋股案引發軒然大波,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與執行長程建中昨(30)日在和碩尾牙晚會上大跳「sorry、sorry」舞,向大家說抱歉。雖然「景氣春燕一群一群飛來」,但和碩處於分家調整期,估計今年營收只能與去年持平或小幅成長,但明年將挑戰6,000億元。

和碩昨天舉行尾牙晚會,以「蝴虎生風」為主題,一方面呼應即將到來的虎年,另外也宣示和碩與華碩分家後,營運將要破繭而出,今年將是「蝴蝶元年」。

童子賢表示,過去兩年產業界歷經最酷寒的冬天,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春天訊號不斷捎來,今年景氣春燕不只是一隻一隻的飛來,而是一群一群的飛來。

程建中也表示,雙碩分家釋股案宣布後,客戶反應不錯,緊箍咒解除,和碩會增加一些機會,但背後也代表一些挑戰。

程建中說,和碩去年營收約4,600億元,只比前年稍微成長約3%,不算是讓人滿意的成績單。由於今年訂單已大致確定,預估今年營收只能維持與去年相當或小幅成長,主要是要致力改善獲利能力,今年獲利成長率一定會高於營收成長率。

惟明年是分家後的成長關鍵,和碩將全力搶單,回到分家前營收年成長三成以上的軌道,希望明年營收挑戰6,000億元。

在成長動能方面,和碩前年投入液晶電視(LCD TV)組裝市場,估計今年出貨量將比去年成長二到三倍,上看100萬台;另外,和碩先前手機出貨量不算大,今年也可望有明顯成長。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2010.01.31 03:19 am
---------------------------------
華擎(3515)今年MB出貨千萬片 年增逾4成

和聯集團旗下主機板 (MB) 品牌廠華擎科技對今年展望樂觀,今年出貨目標 1000 萬片,要成長逾 4 成,系統類產品 NetTop今年也要成長逾 4 成。

華擎去年主機出貨約 700 萬片,對今年展望樂觀,看好前 3 季逐季成長,今年出貨目標 1000 萬片,要成長逾 4 成,其中低階與中高階產品預計仍將維持7 比 3 的比例。

系統類產品 NetTop 目前已達華擎營收的 1 成,今年預計也要成長逾 4 成。
【中央社╱台北 30 日電】2010.01.30 11:21 pm
--------------------------------
和聯今年LCD TV達百萬台 明年營收破6000億

和聯今天尾牙,總經理程建中表示,今年 NB、LCD TV、遊戲機都有成長;其中液晶電視 (LCD TV) 出貨可達百萬台,明年則可恢復到 2007 年的水準,營收要破 6000 億元。

華碩電腦代工子公司和碩聯合與永碩聯合 (合稱和聯 )今天舉行尾牙旺年會;和聯預計今年 6 月 24 日掛牌上市,完成與華碩的切割分家。

和聯訂今年為蝴蝶元年,代表分家後要破繭而出,董事長童子賢喊出春燕已成群飛來,員工表演時,高舉今年營收目標要達新台幣 5000 億元,相當於要自去年4600 多億元營收成長近 9%。

總經理程建中表示,2007 年以前營收年成長都是3 至 4 成,2007 年營收達到 6000 億元,但過去 2年受到限制(分家不清楚),今年緊箍咒除去,預估營收較去年微幅成長,因為今年筆記型電腦 (NB) 訂單去年多已決定;明年至少可恢復到 2007 年的水準,營收要破 6000 億。

程建中預估,今年 NB、LCD TV、遊戲機和手機出貨都可以有成長,其中 LCD TV 出貨估可達百萬台。
【中央社╱台北 30 日電】2010.01.30 10:54 pm
------------------------------
華碩條款?分割3年內 擬准簡易上市

台灣證券交易所擬放寬簡易上市申請期限至3年,外界質疑是「華碩條款」,金管會證期局長李啟賢昨天表態支持證交所修改遊戲規則,如此也等於為和碩與新華碩同日掛牌「掛保證」。

證交所現行規定,上市公司的營業部門分割成為獨立公司後,可以「簡易上市」方式申請股票上市,但應於分割後1年內提出申請;華碩早在2007年7月與和碩分家,分家超過2年。

證交所一旦將簡易上市的期限由1年放寬為3年,和碩將可以適用簡易上市,在明年8月與減資後的新華碩在同一天掛牌;證交所先前為華碩舉行「股票分割減資公聽會」,現在又鬆綁簡易上市規定,引發爭議。

據了解,發行公司申請簡易上市,可免除6個月的券商輔導期,加上證交所內部審查時程縮短,從申請到掛牌大約只需半年時間。

李啟賢說,簡易上市只是簡化上市審查程序,實質審查並沒有縮水,也就是說,母公司與子公司獲利、財務指標仍須符合上市門檻,否則還是不能上市。

李啟賢強調,子公司在分割前是上市母公司的營業部門,財務、業務狀況都是透明的,證交所放寬簡易上市申請期限至3年,不會影響上市審查的品質。
【聯合報╱記者陸倩瑤/台北報導】2009.12.30 02:59 am
-----------------------------------
童子賢的樂觀 感染華碩股價

和碩昨天召開了公司成立兩年來的第一場法說會,執行長程建中指出雖然今年營收不會走高,但看好未來與華碩(2357)分家後,2011年可望再拿出年成長三成的成績,對於市場最關心的雙碩同時上市的問題,董事長童子賢也釋出樂觀訊息表示正積極與主管機關溝通,公司信心喊話奏效,華碩股價今(22)日止跌回升,開高在57元,盤中持穩盤上跳動,漲幅逼近2%,最高來到57.3元。

華碩、和碩釋股案未來命運到底如何,備受矚目,昨日法說會國內外法人齊聚,發問踴躍情形更是過去少見,對於分家後和碩的營運是否能更好?程建中表示,過去營收年成長都可達三成,但過去兩年來,因未能徹底分家,客戶即使對於和碩產品服務給予極高評價,卻不願給訂單,分家是去掉束縛,未來只會更好、不會更差,但因2010年的訂單目前大致已經底定,變動幅度不大,強調2011年可望回到過去年成長三成的水準。

對於華碩、和碩能否同日上市,童子賢樂觀地表示因牽涉的主管機關非常複雜,目前雖仍未有定論,但仍在積極溝通中,且目前獲得的回應是很正面善意的,童子賢也指出,分家最困難的部分是在人的部分,未來在分家後雖營收無法馬上跳升,但內部效率可望有非常大的改善。
【聯合晚報╱記者張涵婷/台北報導】2009.12.22 02:50 pm
-----------------------------------
雙碩同時上市可行嗎? 法人看分家問題點

華碩、和碩分割減資後,受到包括內外資法人及散戶股東的及大反彈,歸根究底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兩家公司未來重新上市時間有落差,和碩目前仍是未上市公司,在未上市前就有流通性的風險,不僅法人有不可持有未上市股票的內規,恐引發賣壓,流通性風險也讓散戶投資人卻步。

國內法人也抱怨,如果屆時無法同時上市,引發賣壓將不可小覷,只是早賣晚賣的問題,外資日前也曾指出,若無法同時上市,只好一直賣股,龐大的壓力,讓華碩一個頭兩個大,先是承諾和碩上市時間會提早,後又積極尋找可否有同時上市的契機,就連證交所也嚴陣以待。
※延伸閱讀》
和碩 今年財報概況
【聯合晚報╱記者張涵婷/台北報導】2009.12.22 02:50 pm
--------------------------------------
外資看和碩三關鍵 財報、競爭力、掛牌時間

華碩(2357)、和碩分家滅火計畫啟動,昨日和碩由由董事長童子賢、執行長程建中、財務長林秋炭共同坐鎮舉辦法說會,吸引各家外資重量級分析師到場,連番提問,也使會議進行長達兩個多小時。而外資關注的焦點,除了和碩過去未單獨揭露的財報之外,和碩未來在產業中的競爭力,以及掛牌時間等,為三大焦點議題。

以掛牌時間點來看,雖然昨日仍未有具體答案,但卻已展現相當誠意。摩根士丹利科技產業分析師陳星嘉指出,原先指出華碩股價在宣布分家後15日會維持下跌趨勢,但現在看來跌幅可望收斂,維持與大盤相仿評等,目標價63元。
※延伸閱讀》
和碩 今年財報概況
【聯合晚報╱記者蔡佳容/台北報導】2009.12.22 02:50 pm
-------------------------------------
 和碩是公主長大了,要離家自立

華碩、和碩分割釋股,華碩資本額大減85%,股價短線下挫12%,身為站在前線的上市公司,概括承受扛下股東的不爽與市場質疑,外界解讀這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的「王子復仇」,掌握此次分割案的主導權,操刀「雙碩」的完全分家案。

     童子賢昨日首度針對「王子復仇說」回應,他笑言與其說是王子,不如說是公主復仇,公主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要離家自立,想穿迷你裙,父母也管不著了。

     華碩、和碩分家案牽扯兩年多,市場流傳版本宛如台灣霹靂火,包括品牌是童子賢一手打出來的天下,但最後童卻被分到和碩掌管代工,種下與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之間情誼破裂的前因等等。童子賢對此,也從未正面否認,昨日面對媒體詢問,也僅說了句:「讓外界留下一些想像空間也好。」

     事實上,童子賢從不諱言,決策過程一定有所爭吵,就像反對黨跟執政黨。施崇棠也常把決策須經過充份討論掛在嘴邊。這對師徒即使在分家過程種下若干心結,但某種程度上仍有相近之處。企業經營上,施童二人都強調講求長期經營,不要過度追求短期的數字遊戲。

     不過,比起施崇棠較具一板一眼的工程師性格,童子賢則比較像略帶童心的企業家,擅於用比喻與外界溝通。對於外界憂心和碩面臨競爭的代工環境,童子賢指出,20年前就有前輩勸告他們不要做主機板,7、8年前也有人好心忠告不要做筆記型電腦,童子賢說,企業永遠面臨競爭,看起來像「北風北」(麻將用語,意指最後一圈)的領域,只要認真仍存有新機會。
【工商時報/楊玟欣】2009-12-22
--------------------------------
和碩 今年營收恐「零成長」

和碩昨(21)日召開公司成立兩年來第一場法說會,和碩執行長程建中表示,過去兩年和碩幾乎處於「窒息狀態」,今年營收「零成長」,約維持去年的4,461 億元附近,隨分家釋股案確定,2011年起希望重新回到年成長三成的軌道。

法說會由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程建中主持。雖然和碩第三季獲利大幅成長,每股純益1.54元,但和碩卻表示,今年獲利比去年成長兩成,換算第四季獲利可能比第三季大幅衰退四成,獲利下滑幅度高於法人預期。

華碩、和碩經歷釋股風暴,引發外資質疑,雙碩再紛紛以法說會、信件、說明會方式對員工、外資等釋疑。童子賢開玩笑表示,過去一個星期來,充分感受到「多溝通,有益身體健康」。外資對於「雙碩釋股案」持續多空論戰,上周三、周四一度轉賣為買,但昨天再度賣超華碩10,108張,使華碩股價終場下跌0.8元,收在56.1元。

程建中對於第四季獲利表現不如預期解釋說,由於包括電腦、消費性電子等產品區塊,每一個季度的淡旺季節奏不同,第四季的產品組合比較不利獲利表現,但第四季營收僅較第三季減少5%左右。

程建中說:「過去一年是和碩最黯淡的時候。」隨釋股案確定,明年代工訂單雖已大致談妥,預估和碩明年營收比今年小幅成長,獲利有機會持續改善。

程建中說,從2004年到2007年,和碩(意指華碩代工部門)每年營收年成長率都高達三到四成,不過這兩年因為分家不完全,公司營運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幾乎處於「窒息狀態」。

和碩昨天舉辦成立兩年來的首場法說會,由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左)與執行長程建中向法人說明和碩的未來發展。
在分家釋股案確定,2011年起希望重新回到年成長三成的軌道。

記者徐世經/攝影

經濟日報/提供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5322392.shtml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2009.12.22 02:44 am
------------------------------------
碩家軍 要擺脫「公務員心態」

和碩旗下「碩家軍」龐大,包括從事機構件的凱碩、印刷電路板(PCB) 的百碩、連接線的聯碩,以及散熱元件的華信等。這些子公司對於和碩營運到底是助力?或是阻力?將是決定和碩未來發展關鍵。

外資分析,相較於廣達、仁寶等代工同業,和碩的「垂直整合」程度深,比較像鴻海。像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多次強調,和碩除了3C產品代工,包括機構件、模具等零組件能力,是和碩的最大競爭優勢。

不過,這些「碩家軍」在華碩的庇蔭下,行事風格宛如公家機關。和碩執行長程建中坦承,過去凱碩、百碩的產品做出來就是供華碩使用,剛分家時,公司甚至連自己的業務員都沒有。

分家之後,大家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公司裡面的一個單位,而是一家獨立的公司。這些子公司成為和碩整頓營運效率的第一步。程建中認為,在電子產業的垂直布局上,「open(開放)」和「vertical(垂直整合)」是一種抉擇,各有好壞。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2009.12.22 02:44 am
------------------------------------
C&C競合哲學 和碩奉為王道

和碩與華碩從分家到釋股,拖了一年多,期間外界多次「亂點鴛鴦譜」,為和碩與鴻海牽紅線;最近群創宣布合併奇美電,市場再度傳出和碩加入「防鴻陣線」。對於又愛又恨的「鴻海」,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自有一套獨特的「C&C」產業競合哲學。

和碩分家後,市場多次點名和碩與鴻海可能整併,和碩可藉此補足經濟規模、鴻海則可縮短切入NB事業的學習曲線,是「天生絕配」。

不過,童子賢卻認為,客戶就是害怕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為分散風險,除了主要供應商,還要尋找第二、三供應商,和碩如果與鴻海整併,客戶一定會起疑,失去和碩與華碩當初選擇釋股分家的原意。

上個月,群創宣布合併奇美電後,鴻海勢力進一步擴大,市場謠傳科技業者私下串連,由友達董事長李焜耀扮演「防鴻總司令」,親自拜會童子賢,組成防鴻陣線。

對此,童子賢笑著說:「當天我出國才剛回來,就看到自己的人頭照片被剪貼在電視上,否認自己與KY(李焜燿)見面的傳聞。」

他說,產業界Competition(競爭)與Cooperation(合作)是常態,只是有時候這個C會大一點、另一個C會小一點,所以多年前,自己就提出一套「C&C」理論。

以華碩和鴻海為例,兩家公司在某些生意上競賽,但華碩還是要跟鴻海買連接器,因為鴻海做的好,或是Sony鋰電池做的好,華碩雖然在NB市場和Sony纏鬥,但還是會跟Sony買電池。因為你做的好,如果我因為一些意識型態就不跟你買,那就是自己倒楣。

童子賢分析,如果以出廠產值計算,全球科技業每年市場規模至少超過10兆元,如果以終端產值計算,更超過15兆元,整個市場太大了,不可能有一家公司能夠獨自吃下全部大餅。

以國內「電子五哥」為例,每家公司都與和碩業務有一部分的交集,但沒有一家是完全重疊。

既然產業界那麼複雜,沒有一家公司能夠百分之百的自我滿足,去強調一對一的對決是很糟糕的觀念,彼此之間有競爭、有合作,才是「君子之爭」。
5318379-2244311(和碩轉投資).gif 
【經濟日報╱曾仁凱】2009.12.20 03:20 am
------------------------------------------
蝴蝶破繭 和碩戰力起飛

一場雙碩減資分割案,把外資法人搞得人仰馬翻,抨擊這根本是「強迫中獎」,逼得兩位大當家跳上火線,施崇棠強調,這家公司比外傳強壯;童子賢抱屈,不認識和碩居然把它當垃圾…

12月11日,Friday night,一場突如其來的法說會通知:「華碩與和碩宣布分割釋股案。」讓原本已經準備下班、提前飛到國外歡度耶誕長假的外資分析師,無奈放下打包好的行李,驅車趕赴六福皇宮的法說會現場。

長達17頁的簡報,足足開了二個小時,華碩與和碩在法說會上,宣布採取國內少見的「減資分割」。聽完簡報後,外資法人一驚,發現手上的華碩股票,每千股將只剩下150股華碩、加上404股未上市的和碩股票。

有法人忍不住重砲抨擊,認為華碩根本是「強迫中獎」,把和碩股票硬塞給投資人;更有外資直言,只想投資品牌,不希望拿到「二線NB代工廠」和碩的股票。

眼見外界意見排山倒海而來,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與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決定親上火線,直接面對媒體。施崇棠第一句話,不為釋股案辯護、也不為華碩抱屈,而是強調「和碩比市場上傳的要強太多」。

童子賢更是直呼:「大家不認識我(意指和碩)、居然把我當垃圾。」和碩與華碩分家後,因為從事代工,有責任保護客戶資訊,加上公司未公開發行,行事風格保持低調。

經過輿論一番震撼教育後,和碩決定浮上檯面。童子賢反擊,和碩NB技術能力是很強,但電腦類產品占公司營收比重其實不到五成,稱和碩為「二線NB代工廠」,是種誤解。

有別於鴻海、廣達等電子代工同業不斷追求「大者恆大」,在童子賢心中,和碩未來藍圖應該像3M一樣,希望和碩能成為「科技業的3M」。

3M在「挑戰創意、求新求變」的企業文化下,每年投入高比率研發經費,同樣生產黏膠,其他業者苦思如何把黏膠做得更黏,3M卻逆向思考,變化出便利貼、隔熱貼、無痕膠條等各種不同產品。

童子賢認為,和碩有紮實的3C技術,加上在模具、精密機械、精密塑膠等零件材料方面研究透徹,希望以此為基礎,能像3M一樣,朝向多角化應用的方向發展。

「我在想,還有什麼可以做,不想要停留在外面熟悉的幾個產品」。目前和碩在筆電、網通、遊戲機、手機、伺服器、精密模具、微機電等領域都已取得不錯成績。接下來,童子賢正在苦思,如何把這些3C、材料技術,導入家電、汽車,甚至是機車、單車等市場應用,發揮更大效益。

童子賢強調,和碩一直是賺錢的公司,即使今年面對金融海嘯,和碩還是交出前三季每股獲利2.41元的不俗成績單。何況,和碩旗下還有許多很有價值的轉投資公司,像是已經上市的華擎、景碩、佳能等,獲利表現都相當出色。

另外,從事無線網路及數位影像處理模組的海華,目前已登錄興櫃,預計明年申請上市;還有捷揚光電、凱達塑膠等,也都是每年獲利超過一個資本額的優秀公司。

和碩投資長蘇艷雪強調,和碩因為低調,許多價值沒有被彰顯,僅這些轉投資公司,在和碩的每股淨值上,就相差大約7元的隱含價值。

十多年來,華碩一直是台股績優生,過去幾年,華碩營收每年都以30%至40%的年成長率高速前進,直到去年宣布分割,才因為釋股案遲未拍板,曖昧關係影響華碩、和碩的業務拓展,造成華碩今年營收可能出現難得一見的「負成長」。

童子賢無奈的表示,因為分家不清,造成客戶疑慮,最後得到的答案經常是一句很抱歉;和碩拿到高分,卻只能被「留校察看」。

此次和碩釋股案,華碩把和碩持股水位從原本的100%降到25% ,採取「一次到位」方式;加上華碩宣誓,明年將減低和碩的委外代工比重。不少法人擔心,拔掉奶嘴後,和碩短線營運恐受到衝擊。

倒是童子賢老神在在、信心滿滿地表示:「明年從華碩跑掉的訂單,我一定會從其他客戶那邊補回來。」而且,目前華碩占和碩營收比重只有三成多,其實比重不如外界想像的高。

童子賢興奮地表示,釋股案宣布後,和碩充分宣誓分家決心,公司已陸續收到客戶一些正面回應,隨與華碩的曖昧關係煙消雲散,明年將是和碩的「蝴蝶元年」,公司營運已準備好要破繭而出。
5318379-2244311(和碩獲利).gif
【經濟日報╱文/曾仁凱】2009.12.20 03:20 am
http://a4112.pixnet.net/blog/post/24987756
----------------------------------------
華碩 總淨值不滅示意圖

華碩與和碩分割釋股案引發投資人爭議,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與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昨(15)日親上火線釋疑。施崇棠表示,華碩要啟動「510計畫」,未來五年內躋身全球前十大品牌;童子賢表示,和碩將在大陸擴產,2010年是蛻變的「蝴蝶元年」。

施崇棠昨天與童子賢昨天接受專訪,一開場,施崇棠就為和碩身價遭貶低而叫屈,並表示公司分割後,華碩將展開「510計畫」,未來五年內躋身全球前十大品牌行列,與可口可樂、微軟、 IBM 等並駕其驅。

童子賢則把和碩定位成3C與精密機械的設計製造服務廠(DMS),他宣示2010年是和碩的「蝴蝶元年」,公司即將破繭而出;明年和碩來自華碩的訂單總量不但不會少,還將全力搶新單,明年下半年開始慢慢發酵。

童子賢認為,這幾天市場許多的質疑,前提都是把和碩看成是包袱。和碩即使今年面臨金融海嘯,仍維持獲利,而且旗下還有華擎、景碩、佳能等一堆金雞母轉投資,和碩的價值被市場嚴重低估,「和碩實力比市場傳的要強太多」。

華碩上周五宣布和碩釋股案,由於採取較具爭議性的減資切割方式,造成股東「強迫中獎」持有和碩股票及和碩未掛牌前的流動性風險等問題,引發市場多空論戰。

施崇棠表示,之前市場多次傳出和碩可能與鴻海等業者合併,消息都是空穴來風。談合併,兩家公司文化、價值觀都要彼此能認可,沒那麼簡單。此次減資釋股,華碩一下子把對和碩持股降到25%,接下來很快會降到兩成以下,是最快的方法,也是理性的決策。

為因應營運成長,目前和碩已出現零星的產能不足情況,明年將加強資本支出,和碩的上海五廠最近剛要落成,公司已經和當地政府領導接觸,正積極找地、買地,準備啟動上海六廠的擴建計畫。截至第三季為止,和碩今年資本支出約40多億元,明年將增加。施崇棠繼去年提出2011年要擠進全球筆記型電腦(NB)前三名的「三三計畫」,昨天又喊出全新的華碩「510計畫」。

華碩、和碩七巨頭 危機總動員

「華碩和碩釋股風暴」昨(15)日進入第四天,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華碩占和碩營收比重只有三成多,比重不如外界想像的高,「我有信心,明年從華碩跑掉的訂單,我一定會從其他客戶那邊補回來」。

華碩、和碩近日危機總動員,繼前天舉行員工說明會和法說會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童子賢、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和碩執行長程建中、華碩財務長張偉明、和碩投資長蘇艷雪和財務長林秋炭等「七大巨頭」昨天首度共同接受媒體專訪,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華碩與和碩宣布釋股案後,引發不少投資人疑慮,公司怎麼看?

答(施崇棠):和碩這隻小獅子一定要長大,與華碩分家是不得不做、且越快越好的事,要讓兩股價值溪流快點各自解放,平心來看,和碩釋股案的進度是慢了點。但此次分割案確定後,將是和碩「邁向巨獅之路」的最佳途徑。

答(童子賢):我想引用花旗環球分析師戎宜蘋的報告,她認為透過華碩把和碩賣掉,投資人完全沒辦法掌控價格,那才是「暗室交易」,反而不尊重股東權益。

過去和碩為華碩100%持股,投資人買華碩,買一送一,附贈和碩。分割之後,投資人可以自己選擇要繼續投資品牌或代工,其實是「間接民主(股權)」變為「直接民主(股價)」,對投資人而言,其實是更加民主才對。

問:和碩投資價值為何?

答(蘇艷雪):這幾天很多的批評,前提都把和碩當做包袱,其實和碩一直是賺錢的公司,有一些價值沒有被彰顯,例如和碩下面有很多的轉投資公司都很賺錢,光是這部分,和碩的每股淨值就相差約7元的隱含價值。

問:分家後,華碩將減少委外釋單,明年對和碩會有什麼影響?

答(童子賢):目前華碩占和碩營收比重只有三成多,比重不如外界想像的高,我有信心,明年從華碩跑掉的訂單,我一定會從其他客戶那邊補回。

答(沈振來):雖然華碩明年降低對和碩的釋單比重,但華碩營運成長,明年給和碩的訂單總量不會少。

問:釋股案確定後,明年兩家公司的策略和營運成長目標?

答(程建中):OEM、ODM的訂單大多在半年、一年前先敲定,釋股案宣布後,收到客戶的反應都不錯,現在歐美聖誕節放假,相信春天一過將會看到一些進展。我不敢講明年接單就立即會有戲劇性的變化,如果說效益會在2011年開始發酵,是比較正確說法。

答(童子賢):最近很多人說NB代工市場擁擠,不利和碩發展。其實電腦類產品占和碩的營收比重早就降到五成以下。

我期許和碩能師法3M,利用黏膠基礎,不斷發展出隔熱貼、便利貼等不同產品,事業版圖不斷擴大。未來我希望以和碩原有的3C 與零組件技術為基礎,跳脫出傳統的IT(資訊科技)業範疇,朝向家電、汽車等不同的應用發展。像和碩最近推出豆漿機,橫掃大陸市場。
f_201194_1(華碩與和碩 分家).gif 
f_201194_1(華碩與和碩 分家2).gif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王皓正】2009/12/16 09:54
http://a4112.pixnet.net/blog/post/24987756
-------------------------------
和碩大賺 華碩大補

華碩(2357)第三季交出亮麗獲利成績單,其中代工子公司和碩是大功臣,貢獻華碩業外獲利高達32.81億元,幾乎占華碩第三季獲利的一半。華碩財務長張偉明昨透露,隨內部營運好轉,和碩釋股案逐漸明朗。

和碩釋股案一直備受外界關注,張偉明表示,近兩個月來,和碩與投資機構的接觸愈來愈頻繁,由於分家已經有一段時間,和碩釋股案應該很快就會明朗。

根據主管機關規定,和碩未來將朝IPO上市目標邁進,大股東華碩持股水位必須降到七成以下。據了解,和碩目前釋股傾向找純投資機構參與投資,惟先前多次傳出鴻海、英業達等可能與和碩策略合作。對此,張偉明表示華碩方面對重和碩的決定,但雙方會先取得共識。

華碩昨天舉行法說會,公司日前已提早發布簡易的第三季財報。第三季品牌合併營收682.36億元,較第二季成長39.3%;稅後純益高達64.97億元,比第二季淨損1.31億元明顯的「轉虧為盈」,重返金融海嘯前的獲利水準,優異表現令法人驚豔。惟先前股價已反應財報利多,加上台股重挫,華碩昨天下跌2.1元,收59.8元。

華碩昨天公布更詳細的季報內容,除了本業轉佳,華碩第三季認列業外收益36.32億元,其中和碩是最大功臣,第三季貢獻華碩獲利高達32.81億元,占華碩第三季獲利超過一半。

華碩分割品牌與代工部門,去年元月1日正式分割成立和碩,之後有關分家的磨合期、金融海嘯衝擊、和碩掉單、員工遭挖角等負面消息不斷。

如今和碩第三季交出亮麗獲利成績單,宣誓公司已逐漸走出營運谷底。和碩第三季獲利35.28億元,較第一季的5.13億元、第二季的4.97億元皆大幅成長。

張偉明昨天表示,和碩第三季受惠遊戲機、寬頻設備需求增加,以及投入機殼、模具等零組件市場開花結果,營運明顯好轉。另外轉投資景碩、華擎也為和碩帶來業外獲利,第三季貢獻4.7億元。

不過,隨第四季進入消費性電子業淡季,估計和碩營運會比第三季降溫。反觀華碩雖然主機板(MB)業務降溫,但筆記型電腦(NB)又受惠Windows 7等效應,出貨將增加。華碩執行長沈振來預估,華碩第四季出貨量將比第三季成長一成;明年可望比今年成長三成以上。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2009.10.30 04:11 am
---------------------------
和碩釋股案 股東會聚焦<2357>

市場最近盛傳華碩正與私募基金討論出售和碩股權事宜;對此,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接受外電訪問時重申,和碩釋股的最後決定權是和碩董事會;不過,他也鬆口透露:「今年下半年應該會有比較明確的進度。」

華碩品牌與代工業務分家,去年初分割成立和碩。不過,由於和碩100%股權仍掌握在華碩手中,被市場指為分家只分了一半,這也讓和碩釋股案一直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先前甚至一度傳出華碩有意和鴻海以換股方式從和碩撤退。

童子賢在接受大陸媒體訪問時坦承,一直以來,有不少投資銀行想撮合華碩出售和碩股權。但他強調,和碩何時釋股、由誰接手,最後決定權在和碩董事會,並非華碩能決定。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日前也表示,有關和碩釋股案,華碩充分尊重和碩的決定。

童子賢認為,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投資市場大環境不佳,和碩價值可能被低估,目前還不是華碩釋出和碩股權的最佳時機。

不過他透露,今年下半年釋股案應會有比較明確的進度。

由於和碩股東會將在下周二(30日)登場,預料釋股案將再度成為話題。

和碩去年營收4,657億元,在今年2月的媒體春酒上,和碩總經理程建中表示,受金融海嘯影響,保守預估和碩今年營收將比去年衰退兩成。

對此,童子賢表示,在決定分拆獨立時,就料到公司初期營收會下滑,且和碩目標並不是成為鴻海一般的巨型企業,而是朝擁有創新技術的方向邁進。

他認為,景氣最糟糕的階段已經過去,5月開始回溫,下半年將進入旺季,和碩有信心第三季營運表現會遠比第二季好。雖然和碩PC代工業務尚未出現明顯增長,但非PC代工產品接單已有明顯斬獲。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邱詩文/台北報導】 2009.06.27 02:36 am
---------------------------------------
釋股…宣示分家的第一步

對照宏碁與緯創經過「八年抗戰」,如今在電腦品牌、代工領域各擁一片天。去年初剛分家的華碩與和碩,正各自面對虧損與營收下滑的陣痛期。參考宏碁經驗,「釋股」將是宣示分家決心的第一步。

華碩與和碩流年不利,華碩去年第四季面臨成立以來的首度出現單季虧損,和碩營收也出現下滑,除了金融海嘯等外在因素,分家後的磨合期也是主因。

宏碁董事長王振堂回憶道,八年前,宏碁與緯創剛分家,第一時間就是趕快釋股、釋訂單,「否則外面的人看到宏碁還是緯創的大股東、產品還是交由緯創代工,那麼分家前和分家後又有什麼不同」?一定要宣誓決心。

他也坦承,要下決心真的不容易,以宏碁為例,2000年分家後,一直到2002年緯創接到戴爾訂單,剛好當時碰到面板缺貨,無法全力滿足宏碁需求,宏碁才意識到危機,下定決心要把產品外包分散。

如今回首,王振堂慶幸當初分家真是做對了!否則不論品牌或代工發展到一定規模,兩個事業體一定會互相傷害,宏碁和緯創也不可能走到今天的局面。

華碩與和碩都是體質良好、技術優良的公司,雖然暫時面對分家的陣痛期,但有宏碁與緯創的分家經驗當範本,可望縮短學習曲線、各自再攀事業顛峰。
【經濟日報╱記者 曾仁凱】 2009.06.27 02:36 am
------------------------------------
經歷四危機 巨獅舔傷再上

華碩昨天歡度20歲生日,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寫給員工的「珍惜,我們所走過的每一步」內部信中,坦承因為管理不夠精實,致去年第四季出現虧損,是華碩成立以來最大一次危機。
20年前,對創業懷抱夢想的童子賢、徐世昌、廖敏雄與謝偉琦,決定從宏碁出走自立門戶,在台北長春路租了一間公寓,便一頭栽入研發電腦主機板。

工程師出身的四個人,空有一身高強研發技藝,卻缺乏經營管理經驗,於是他們說服先前在宏碁的老長官施崇棠跨刀領軍華碩,成功以「堅若磐石」的品質在全球打出名號。

施崇棠回顧,華碩成立以來曾遭遇過三次危機。第一次是1993年,當時華碩還是小公司,面臨嚴重的人才流失;第二次是1995年,英特爾宣布要橫掃主機板市場,一度對華碩造成威脅;第三次則是1997年華碩決定跨足筆記型電腦(NB)市場,首月只賣出三台。

20年後,華碩原始創業團隊中,徐世昌、廖敏雄與謝偉琦已相繼功成身退;童子賢也隨華碩去年分割品牌與代工部門,轉戰和碩,專責代工事業。

華碩則因金融風暴的襲擊,去年第四季出現成立以來首度虧損。施崇棠坦承,儘管華碩一路走來遭遇許多困難,但都沒有當前的這次挑戰更大。

面對危機,施崇棠引用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的話:「失敗的益處。」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2009.04.02 03:37 am
-----------------------------
和碩設計部門獨立 納入生活3C產品

華碩分家前,工業設計團隊屢奪iF、紅點等工業設計大獎,分家後除品牌外,代工的和碩也希望可以工業設計來增加產品價值,日前工業設計團隊獨立成立「Pega extra」,Pega extra總監許瑜琳表示,除PC外,更積極朝生活3C產品邁進。

 華碩原本工業設計團隊,在華碩跨入NB等系統產品後,就陸續成立,分家之前人數已經達到將近百人的規模,設計師除外形設計外,還包括介面設計與產品研究等面向,過去華碩相當強調工業設計也是研發中相當重要一環。

 今年和碩團隊也特地參加米蘭設計展,參展的電子廠商以三星等品牌大廠為主,和碩以代工背景參展,相當獨樹一格。
工商時報 2008.05.09黃智銘/台北報導
--------------------------------------------------
分家拼獲利 和碩盼爭取宏碁藍光NB訂單

華碩跟宏碁在筆記型電腦領域廝殺相當激烈,不過在華碩的品牌跟代工業務分家之後,負責代工的和聯永碩,其董事長童子賢最近卻買了宏碁最新的藍光筆記型電腦,還表示將盡力爭取宏碁筆記型電腦的代工訂單,充分展現品牌跟代工分家的企圖心。

和聯永碩在民國94年拿到德國設計獎的殊榮,董事長童子賢拿著華碩品牌的NB,笑容全寫在臉上,但向來忠於自家品牌的他,現在卻成了頭號勁敵宏碁的愛用者,宏碁最新的藍光NB給人身歷其境的感受,連童子賢都深深著迷

和聯永碩董事長童子賢(97.1.27):「我們應該要凝聚共識、勇於開創,讓和聯及永碩成為世界級專業代工裡面的佼佼者。」原來童子賢並非投效敵營,而是為了展現與華碩分家的決心,替專門負責代工的和聯永碩鋪路。因為撇開品牌忠誠度不談,宏碁龐大的市占率的確是和碩的潛力大客戶,當然要多多巴結。

童子賢形容,代工訂單就像追女朋友一樣,能不能追到沒人說的準,現在只能多做少說。童子賢(96.7.2):「施先生一開口就是道法自然,談佛嘛!徐世昌都是講笑話,他說我們分割以後會後悔,我說為什麼會後悔,他說後悔沒有早一點分。」

沒有早點分家,讓和聯永碩必須更加積極爭取訂單,因為宏碁藍光NB目前是由英業達代工,而排行NB代工前兩名的廣達跟仁寶,除了惠普、戴爾跟聯想之外,也分別是宏碁筆記型電腦的代工廠商,只有和碩還在努力爭取當中。如今童子賢主動釋出善意,就是希望徹底擺脫華碩品牌的包袱。
NOWnews 記者黃斐瑜、李宗洋/台北報導2008/05/06 01:04
--------------------------------------------------
分家傳捷報 和碩獲藍光Xbox360訂單

華碩今年初正式分家,原本法人多半有疑慮,但負責代工製造業務的和碩,首次傳出了捷報。市場人士指出,和碩因為積極搶單,近期獲得微軟Xbox360,第一款藍光遊戲主機的訂單,預計第三季開始出貨,要全力搶攻下半年的消費性電子旺季商機。

不管是大砲坦克車,還是刺激的NBA遊戲,看好微軟XBOX遊戲機熱賣,已經和華碩分家的和碩,獲得XBOX藍光遊戲機訂單。

去年七月還是華碩副董事長童子賢開玩笑,分割來得太晚,華碩在今年初分家後,自有品牌業務大放異彩,不過以代工為主的和碩,在鴻海、廣達、偉創力、仁寶、緯創、等強敵環伺下,流失訂單的壓力可不小,因而布局重心悄悄放在獲利空間更高的遊戲機。

以全球三大遊戲機來說,代工廠和碩拿下XBOX和新力PS2跟PS3,偉創力和Celistica負責XBOX的外商代工,引領風潮的任天堂Wii,台灣由鴻準代工外商則是Hoshiden和Mitsmi,這次和碩突破重圍,搶到微軟Xbox360藍光遊戲機訂單,對今年營收和內部士氣有相當大的助益。

面對品牌與代工市場無可避免地走向整合,華碩與和碩強鄰環伺,未來和碩如何殺出重圍,對經營團隊是相當大的考驗。
NOWnews 記者劉姿麟、呂漢威/台北報導2008/05/03 00: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