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觸控模組廠TPK-KY(3673)受全球通膨、俄烏戰爭影響持續影響,第2季展望偏保守,而轉型則仍需要時機,估計上半年營運較淡,下半年需視大環境因素能否改變而定。
國內法人近期出具最新報告指出,TPK第2季因終端品牌廠拉貨趨向保守,加上筆電及平板已在第1季出貨,因此預期本季營收約213.28 億,季減15%、年減13.3%,單季每股純益約0.33 元,反映淡季效應。
展望全年度,法人預估,雖今年消費性市場需求偏淡,但市場對觸控模組需求穩定,而新業務3D列印也將在下半年推出新品,不過放量出貨仍需要一些時間。
車用方面,TPK積極耕耘此業務,並期待2023年後車載觸控顯示逐漸改為座艙中控顯示系統,屆時將增加觸控面積,並大幅提升觸控模組的需求量。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22-05-31 00:31
-----------------------------------------------------------
國巨、TPK(3673)投資電動車新創 踩雷
分別斥資2.9億及29億元入股 美業者Canoo驚爆營運問題 引發關注
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Canoo 10日宣布,公司現金流出問題,後續營運出現重大疑慮。台灣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與觸控廠TPK-KY宸鴻先前分別斥資1,000萬美元(逾新台幣2.9億元)及1億美元(逾新台幣29億元)投資Canoo,恐面臨踩雷窘境。
尤其TPK資本額僅約40.6億元,投資Canoo的金額高達1億美元,超過TPK公司資本額七成,一旦Canoo營運發生問題,TPK投資狀況受關注。對此,TPK昨(11)日回應,Canoo是美國上市公司,TPK無法代為回應相關問題,該公司投資Canoo並非是一般財務性投資,是屬於策略性投資,未來將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TPK、國巨是在2020年分別宣布入股Canoo,個別投資1億美元與1,000萬美元,各取得約4.29%和0.429%股權,搶搭全球電動車熱潮。
不過,在2021年底時,TPK開始陸續處分Canoo普通股約112.26萬股,處分利益達約264.8萬美元,持股比重從4.29%降至2.97%,目前約持有Canoo近706萬股。
不料,Canoo表示,已透過現有股東、和與投資公司Yorkville Advisors達成的一樁股權收購協議,取得3億美元資金,也已申請3億美元的有價證券申請上市(universal shelf offering),不過籌資的時機讓未來的疑慮增加。
Canoo在截至3月31日止擁有的現金和約當現金,僅剩1.049億美元,後續營運出現重大疑慮。
隨著Canoo近期股價連連走跌,今年以來,股價總計已重挫逾50%,昨日盤中一度重挫逾20%,收盤價下探每股3.61美元,而目前TPK所持有的Canoo股票,未實現虧損仍持續擴大中。
據了解,TPK當初投資Canoo是以私募方式投資,依相關會計準則規定,不屬於本業投資,且也非短期投資,因此處分利益將認列在其他綜合損益(OCI)項目,因此並不直接影響每股純益(EPS)表現。
國巨方面,近幾年積極布局車用市場,參股電動車新創,成為打入供應鏈或掌握市場脈動的策略,因此在2020年於Canoo上市前私募案,投資1,000萬美元認股,但在金額相對其他國巨的投資項目,金額偏小的狀況下,Canoo的營運危機並不會對國巨造成影響。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李孟珊、編譯葉亭均/綜合報導 2022/05/12 01:39:09
----------------------------------------------------------------------------------
TPK(3673)2月營收月減20% 衝刺車用
觸控模組廠宸鴻TPK-KY(3673)昨(4)日公告今年2月營收86.96億元,月減20.3%、年增6%,衰退主因來自2月工作天數較少,但仍較去年同期增長,業績持穩向上。TPK今年前二月營收196.12億元,年增10.5%。
展望未來,TPK看好今年筆電、平板的需求仍相當不錯,因此現階段訂單能見度高,預料首季的整體營收將季增5%至10%;至於車用方面,TPK近年來積極耕耘車用市場,預計今年將取得相關認證,目標2年後的車用營收比重將達一成以上,讓營收結構更為健康。
經濟日報 /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21-03-05 01:28
--------------------------------------------------
歐菲光觸控賣立訊 台廠有壓(3673)
陸企歐菲光昨(26)日傳出擬打包出售包含最關鍵的觸控本業在內的旗下四家子公司,買家為紅色供應鏈指標廠立訊。立訊近年能量大增,從連接器、組裝等一路延伸至觸控業,恐透過其整合優勢殺價搶單,再度掀起觸控產業腥風血雨,業成GIS(6456)、宸鴻TPK等台廠面臨苦戰。
歐菲光曾是全球觸控龍頭,客戶涵蓋蘋果等指標品牌,過往以犀利價格策略,曾讓台灣觸控廠「從雲端掉入谷底」。當年TPK股價曾一度直逼千元,但在歐菲光等陸企殺價搶單下,TPK營運由高峰急轉直下,近期股價多在四、五十元徘徊,僅剩全盛期約5%,市值大減逾九成。
不過,歐菲光去年爆發財務危機,且遭美國封殺禁止出貨美企,無法出貨蘋果,讓台灣觸控雙雄GIS、TPK鬆口氣,並順勢從歐菲光手中拿回蘋果訂單。
日前市場傳出,歐菲光為解決財務危機,要把旗下事業賣給立訊,當時市場非常擔心是歐菲光最關鍵的觸控本業,若落入立訊手中,將掀起新一波價格戰,一度導致GIS等台廠股價回檔。不過後來傳出僅將相機鏡頭模組(CCM)為主的華南廠賣給立訊,讓台灣觸控雙雄鬆一口氣。
歐菲光昨(26)日證實賣廠傳聞,但也強調除了先前披露的華南廠,也會把其他三家子公司一起打包出售,總資產超過人民幣113億元,但買家未定。換言之,歐菲光「賣最關鍵的觸控事業」成真,而非僅賣CCM廠,將掀起觸控產業新波瀾。
觀察者網報導,歐菲光計畫打包出售的四家子公司,包括廣州得爾塔影像技術有限公司(華南廠)、江西慧光微電子有限公司、南昌歐菲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晶潤光學有限公司等四家。歐菲光表示,這四家經營情況正常。
針對歐菲光擬出售四家子公司予立訊,台灣觸控雙雄均指出將「密切注意」。據悉,過去歐菲光透過當地政府補貼,在全球觸控產業掀起削價戰,以低價搶單方式,將競爭對手打到體無完膚,包括GIS、TPK都因此吃了不少苦頭,TPK甚至一度呈現虧損。
法人分析,立訊目前已是蘋果重要代工組裝夥伴,若再取得關鍵零組件製造能力,確實有可能以低價競爭方式,再度打擊國內觸控業者,後續歐菲光出售子公司事件需嚴密關注。
歐菲光過去曾是全球觸控面板龍頭,並於2017年首度打入蘋果iPad供應鏈,靠殺價搶單,在iPad Mini和9.7吋平價iPad供貨比重快速提升,除觸控貼合業務,2019年也開始少量供應iPad Mini觸控感應器,一度被視為大陸最具市場競爭力的業者。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戴瑞芬/綜合報導 2021-01-27 02:38
-----------------------------------------------------------------
上月業績快報/GIS增3% TPK(3673)成長8%
觸控雙雄業成GIS-KY(6456)、宸鴻TPK-KY昨(7)日公告11月營收,均優於10月。GIS為113.83億元,月增3%,年減0.5%;TPK為83.83億元,月增8.7%,年減30.6%。
GIS前11月營收1,116.73億元,年增1.8%。法人指出,GIS受惠於筆電以及平板出貨持穩,加上車用市場布局也略有斬獲,推升11月營收較10月成長。
TPK前11月營收1,051.90億元,年減16.6%。TPK先前法說會曾指出,受主要客戶新舊產品交替期影響,預估本季營收估季減20%至25%。不過,從11月營收來看,TPK本季有機會略優於原先預期。
此外,蘋果近期再度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新專利,主要內容是針對MacBook Pro的觸控列(Touch Bar)加入可偵測不同觸控力道功能的壓力感測器(Force Touch)。業界估計,該新設計最快明年導入新Mac筆電產品內,GIS、TPK有望入列供應商。
針對外電消息,國內觸控廠均不予置評。法人表示,MacBook Pro的Touch Bar自2016年問世以來,雖然用戶褒貶不一,但不少重度使用者認為相當便捷,因此成為蘋果強化此一功能的動力,未來若導入壓力感測器,有助於挹注台廠業績表現。
法人指出,目前GIS是MacBook Pro觸控模組主要供應商,因此若蘋果明年新機種確定在Touch Bar導入壓力感測器,估計GIS有望成為第一供應商,而TPK因同樣有能力供貨,也有機會成為第二供應商。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20-12-08 00:14
--------------------------------------------------------
業成、宸鴻(3673) 搶Mac新單
外電報導,蘋果近期再度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新專利,主要內容是針對MacBook Pro的觸控列(Touch Bar)加入可偵測不同觸控力道功能的壓力感測器(Force Touch)。業界估計,該新設計最快明年導入新Mac筆電產品內,業成GIS-KY(6456)、宸鴻TPK-KY有望入列供應商。
針對外電消息,國內觸控廠均不予置評。法人表示,MacBook Pro的Touch Bar自2016年問世以來,雖然用戶褒貶不一,但不少重度使用者認為相當便捷,因此成為蘋果強化此一功能的動力,未來若導入壓力感測器,有助於挹注台廠業績表現。
法人指出,目前GIS是MacBook Pro觸控模組主要供應商,因此若蘋果明年新機種確定在Touch Bar導入壓力感測器,估計GIS有望成為第一供應商,而TPK因同樣有能力供貨,也有機會成為第二供應商。
GIS今年前十月營收為1,002.9億元,年增2.1%;TPK前十月營收968.07億元,年減15.2%。展望未來,國內觸控雙雄受惠遠端教學以及辦公的需求持續增長,本季營運估計仍有支撐,目前無論平板或筆電,拉貨動能並未出現太明顯的減弱,有助於業績表現趨穩。
據悉,壓力感測器又稱為「3D Touch」,起先用於蘋果iPhone 6s,但近年來的新機種已遭蘋果移除,讓國內觸控雙雄痛失訂單,如今壓力感測器有機會在MacBook Pro上重新導入,有助於國內觸控廠重新獲得新訂單。
根據蘋果新專利的內容研判,壓力感測器將在未來的MacBook Pro強勢回歸,而且是首度導入在Touch Bar內,有助於更精準地辨識用戶觸控按壓的靈敏度,帶來更具便利與實用性的操控體驗。
此外,近期因陸系觸控廠面臨政經局勢逆風,台廠也獲得不少轉單機會。業界人士指出,過去削價競爭的狀況已趨緩不少,甚至很多品牌廠為避免遭到波及,下半年都陸續將觸控模組轉單給台廠,因此支撐觸控雙雄近期業績穩健向上。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20-12-01 00:48
-------------------------------------------------------------
TPK(3673)每股賺1.09元
觸控模組大廠宸鴻TPK-KY(3673)昨(5)日公告第3季財報,受惠產業旺季及客戶拉貨動能強勁,單季獲利季增43.8%,每股純益1.09元。受主要客戶新舊產品交替期影響,預估本季營收估季減20%至25%,但仍可繳出獲利成績單。
TPK第3季營收328.52億元,季增17.1%,年減18%;稅後純益4.43億元,季增43.8%,年增93.8%。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20-11-06 00:11
-----------------------------------------------------------
特斯拉拚年產2000萬輛 供應鏈出貨喊衝(3673)
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於28日透過推特發下豪語,強調特斯拉將在2030年前實現年產量2,000萬輛的目標,為2019年產量的50倍以上。法人看好,特斯拉產量暴增,對零組件需求也將大開,帶旺貿聯-KY(3665)、TPK-KY、和大、聯嘉等供應鏈出貨同步倍數成長。
巴隆、Business Insider報導,馬斯克推文稱,2027至2030年,特斯拉年產量可望攀上2,000萬輛,至於整體電動車市場,預期屆時產量將超過3,000萬輛,甚至可能五年內就能達成目標,只是有點勉強。全球車市一年銷量約在9,000萬輛之上。
因應特斯拉龐大需求,台灣相關供應鏈近期陸續「動起來」。特斯拉電池管理線束供應商貿聯代子公司貿聯電子(常州)有限公司公告,將投資7.59億元興建新廠房,預計2021年底完工,主要配合特斯拉中國大陸廠產能持需開出,對線束拉貨的強勁需求。
TPK為特斯拉Model 3車款中控顯示相關供應商。TPK看好電動車的產業前景,日前宣布投資1億美元(約新台幣29.43億元)參與Canoo上市前私募案,並且透過Canoo在電動車領域上的前瞻性產業發展及布局,拓展TPK電動車在相關行業產品及服務範疇,增加在汽車產業鏈多角延伸以及發展的機會。
法人認為,車用市場雖然需要長時間的認證才能出貨,但具有訂單較穩定、毛利率較高,產品周期比消費性電子長等三大優勢,TPK已順利打入大廠供應鏈,未來可吸引其他車廠下單,有助長期營運。
和大是特斯拉減速齒輪箱獨家供應商,第2季特斯拉受疫情影響出貨,和大營收、獲利受衝擊,第3季起出貨大增,拉貨速度加快,除了年底前需求增加,未來發展前景更看好。
和大因應客戶需求,仍按原定擴廠投資計畫興建嘉義三廠,預計明年初啟用。為擘劃多年深根齒輪工業的研究與開發,未來也將於嘉義廠區籌設全台第一間齒輪博物館及齒輪研究所。
聯嘉是特斯拉Model 3車燈供應廠,看好第4季汽車市場需求,聯嘉在台灣,北美與大陸東莞都有擴廠計畫。
特斯拉2019年總計生產36.5萬輛電動車,交車數為36.75萬輛,年成長50%。市場預測,2020年第3季,特斯拉交車數可達14.1萬輛,全年交車數為48.3萬輛,年成長約30%。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陳昱翔、蕭君暉/台北報導 2020-09-30 01:04
******************************************************
宸展光電 將登A股(3673)
台資廠又拿下一張A股資本市場門票,觸控大廠宸鴻TPK-KY(3673)董事長江朝瑞在廈門投資的關聯企業宸展光電申請A股IPO,大陸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昨(10)日審核通過,將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
宸展光電主營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2015年4月由香港宸展出資在廈門設廠,屬外商投資企業。
中經網報導,宸展光電的實控人是江朝瑞。近日蘋果將歐菲光剔除供應鏈名單,iPad觸控訂單全數由GIS業成和TPK供貨。TPK是宸展光電的重要供應商。
根據宸展光電招股內容示,控股股東IPCManagement持有宸展光電41.41%股權,江朝瑞透過全資控制企業InfinityHarvest和BrightCity合計持有IPC 100%股權,為宸展光電的實控人。江朝瑞為加拿大國籍,因此宸展光電為外商獨資企業。
經濟日報 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 2020-09-11 01:42
======================================
TPK(3673)前副理認洩密 遭判刑
台灣觸控面板大廠宸鴻科技TPK(3673)前市場行銷處業務副理莊睦賢被控告在2018年至2019年,將公司二項重要營業機密檔,以電子郵件寄給中國廠商天馬集團職員,經TPK主管發現後報案處理,事後莊男被訴後,與TPK以50萬元達成和解,台中地院今依洩漏營業秘密罪判莊男1年4月徒刑,緩刑2年,另須繳公庫10萬元。
2017年4月21日,莊男轉調宸鴻市場行銷處業務副理,負責開發宸鴻集團在中國大陸地區車用觸控產品的市場和客戶,也因此知悉並取得公司內部大量投入人力物力的各種市場測試資訊、觸控面板關鍵零組件參考用的「PC板材驗證」等檔案。
中國國有企業中航國際的子公司天馬集團,是TPK的競爭對手,天馬集團為節省研發的時間和人力,加速開發產品,透過人員與莊男聯繫,想取得「TOLⅡ成本」和「PC板材驗證」兩項營業機密檔案,莊睦賢已知該兩個檔案為TPK公司在中國大陸生產、銷售項目的重要經營業務機密,竟多次未經授權,將檔案外流。
莊男最後雖將檔案寄出,但先前由於權限的限制,曾多次寄送檔案失敗,而未經審核發出的郵件,都會寄到主管信箱內,林姓主管後來審查莊男信件,察覺寄出的都是加密營業機密文件,直覺有問題,因此,報請主管處理,向法務部調查局北部地區機動工作站報案。
TPK估計,這些機密檔案內容的研發經費至少6億元,最近4年間用於各類產品的銷售總額達到73億元以上。經庭外調解,莊男認罪協商,最後雙方以約50萬元達成和解,宸鴻主動請求法官從輕量刑,予以自新機會。法院判處莊男1年4月徒刑,但緩刑2年。
經濟日報 記者張瑞益/即時報導 2020-09-02 16:37
========================================
TPK(3673)花6億研發技術 單身副理「免費奉送」中企女職員
以研發製造觸控面板等電子產品聞名的台灣大廠宸鴻集團(TPK),2015年起聘僱46歲單身男子莊睦賢,派駐中國擔任副理等職務,他卻把投資6億多元資產研發,營業銷售總額達73億餘元的TOL II(曲面或可撓式面板觸控技術)的部分營業機密,從2018年2月起,偷偷傳給中國的天馬公司女職員葉OO,檢方偵查時,他辯稱自認外洩的資料不是機密,他也否認被色誘或拿到錢財好處,亦即「免費奉送」,台中地檢署認為他飾詞卸責、態度惡劣且無悔意,依營業機密法與背信罪起訴,聲明法院從重量刑。
起訴書指出,宸鴻集團(簡稱TPK)旗下有香港商宸盛光電公司台灣分公司,以及設址於中國廈門的宸陽光電公司、瑞世達科技公司、寶宸光電科技公司與宸鴻科技公司等子公司,主要研發生產觸控感應器、觸控模組與螢幕,以及ITO玻璃產品,主力產品是技術難度最高的「投射電容觸控技術」。
莊睦賢的臉書顯示,目前單身的他,畢業於建國中學、台灣科技大學化學系與清華大學化工系,起訴書指出,他在2014年2月、5月,派遣至中國擔任宸盛公司的MPM副理、瑞世達公司專案管理,2017年4月擔任宸鴻公司市場行銷處業務副理,負責開發中國車用觸控產品的市場與客戶,他從中取得TOL II(曲面或可撓式面板觸控技術,TOUCH ON LENS II,簡稱TOL II)的一部分機密檔案,以及宸鴻公司內部掌握觸控面板關鍵零組件參考用的「PC蓋板驗證紀錄」等機密檔案,其中,宸鴻集團研發TOL II,投入的固定資產成本達6億2476萬餘元,從2014年至2019年5月,這項技術運用於各種產品的銷售總額達73億8537萬餘元,具有極高經濟價值。
中國國有企業「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天馬微電子公司,是生產中小尺寸的螢幕與觸控模組,主要運用於車載、娛樂等中小尺寸顯示器,與宸鴻集團產品相仿,包括TFT薄膜電晶體、LCD液晶顯示器,彼此是競爭關係,但此公司不想花時間人力與資金研發,透過女職員葉OO(真實姓名年籍不詳),與莊睦賢接觸,莊男於2018年2月5日,把「PC蓋板驗證紀錄」的部分檔案資料,瞎掰電子郵件主旨「汽車市場報告」,將檔案透過電子郵件傳給葉女。
2018年3月間,他又陸續把其他檔案,用電子郵件兩度傳給葉女,卻被公司的資訊安全機制攔截,他又請不知情的同事把檔案解密,再瞎扯「CHINA AUTO NEWS(中國車訊)」的電子郵件,將檔案傳給葉女,還是被攔截,莊男遂把檔案傳給有「白名單」權限的劉姓同事,謊稱客戶急著要資料,請劉男傳給葉女,不料,上級主管審查外傳的郵件,發現竟有該集團的營業機密外流,報請法務部調查局偵辦。
檢調偵查時,莊男不否認傳送檔案給葉女,也承認到職時就被告知公司的保密規定,他辯稱,他自己認為這些檔案都不是營業機密,他「忘記」自己如何與葉女接觸,至於他大費周章傳機密檔案給對方,是否獲得美色、錢財等好處?莊男否認拿到任何好處。
台中地檢署認為,莊男觸犯營業秘密法的未經授權重製及洩露營業秘密,且在中國地區觸犯此罪,可處1年至10年徒刑,併科300萬元至5000萬元罰金,莊男把牽涉到投資逾6億多元的TOL II技術相關檔案,洩露給敵對的中國天馬公司,損害甚鉅,又飾詞卸責、態度惡劣且無悔意,聲明法院從重量刑。
自由財經〔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2020/03/26 12:44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13287
*****************************************************************
--------------------------------------------------------
繼國巨之後 TPK-KY(3673)砸1億美元投資Canoo
繼國巨集團後,觸控面板廠宸鴻TPK-KY(3673)今(19)日早上6點也公告,擬砸下1億美元參與Hennessy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 IV(HCAC)私募案,並藉此間接投資電動車新創公司Canoo Holdings,持股比重約4.29%,預計將於今年第4季完成。
延伸閱讀:國巨投資2.94億元 入股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Canoo
TPK公告指出,HCAC以反向合併程序確定完成,以及其他先決條件均達成的前提下,則價金將由託管帳戶轉入HCAC帳戶,若合併案未能完成或先決條件未能達成,則本交易取消,價金將全額退回本公司。
針對投資目的,TPK表示,基於看好電動車的產業前景,公司將投資1億美元參與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Canoo上市前私募案,並透過Canoo在電動車領域上的前瞻性產業發展及佈局,拓展TPK於電動車相關行業之產品及服務範疇,增加TPK在汽車產業鏈多角延伸及發展的機會。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即時報導 2020-08-19 08:40
-----------------------------------------------------------------
2月營收/TPK(3673)-40% 本季不樂觀
觸控大廠宸鴻TPK-KY(3673)昨(7)日公告2月營收84.17億元,月減40.1%、年增61.5%,主要衰退原因來自工作天數較少及產業淡季。
TPK累計今年前二月合併營收224.66億元,年增52%。TPK日前法說會曾預告,本季進入傳統淡季,估計營收季減三成,約為去年第3季營收水準,隨著產能利用率下滑,單季營益率約損益兩平間,公司仍力拚維持獲利表現。
此外,TPK全力發展奈米銀產品,預計今年第2、3季完成製程驗證及產線布建,可對今年底至明年初營收產生正面效益,TPK一直看好奈米銀是未來亮點,其材料性質在彎曲度、穿透度都優於ITO及金屬網格,未來切入新應用及新市場,主攻可撓式及超大尺寸觸控等市場為主。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19-03-08 00:13
---------------------------------------------------------
TPK(3673)連2年獲利 法人看法仍保守
TPK-KY宸鴻(3673)公布2018全年每股純益0.55元,已經是連續第二年獲利,TPK總經理兼執行長謝立群也表示,今年營運是「穩中透堅」;不過,法人出具最新報告表示,今年對於TPK來說可能仍是個過渡年,仍保守看待TPK表現。
TPK宸鴻策略長劉詩亮法說會上指出,第1季向來是傳統淡季,單季營收將較上季下滑30%,回到2018年第3季水準,產能利用率下降、產品組合不利,營業利益率約在損益兩平以上;展望2019年,由於大客戶產品在技術、外觀上都沒有太大變化,預期資本支出會降低至40億元水準,較去年減少三分之一。
TPK布局已久的奈米銀(SNW)也預計今年年中布置產線,年底前可以配合客戶端開始量產,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對營收產生正面效益;奈米銀彎曲度、穿透度都優於ITO、金屬網格,主攻可撓式及超大尺寸觸控等市場為主,希望未來三、五年可以全面取代ITO。
日系外資表示,展望第1季,TPK雖然營收強勁,但受到產品組合影響,利潤走弱;對於奈米銀發展,日系外資認為這對TPK來說是一個長期目標,但是短線上競爭加劇恐怕也會導致風險上升,雖然預估2019-2020年TPK每股純益可望落在0.7-1元,優於2018年的0.55元,但是,2019-2020成績恐難追上2017年亮眼表現。
國內法人表示,2018年TPK營收雖有成長,但本業虧損顯示產品結構轉差,展望2019年,TPK將透過良率改善提升客戶滲透率,而奈米銀是後續潛力產品,成本與ITO相較也不遜色,符合未來折疊式手機的需求,初期以超大尺寸觸控應用較快,然預估2019年恐仍難正面挹注獲利。
聯合晚報 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 2019-02-18 14:31
------------------------------------------------------
法人仍保守看待2019表現 TPK-KY(3673)股價平盤游蕩
TPK-KY宸鴻(3673)公布2018全年每股純益0.55元,已經是連續第二年獲利,TPK總經理兼執行長謝立群也表示,今年營運是「穩中透堅」;不過,法人出具最新報告表示,今年對於TPK-KY來說可能仍是個過渡年,仍保守看待TPK-KY表現。
TPK-KY今日在平盤附近遊蕩,低檔仍有買盤,日K浮現一根短紅K棒,守穩十日線。
TPK-KY宸鴻策略長劉詩亮法說會上指出,第1季向來是傳統淡季,單季營收將較上季下滑30%,回到2018年第3季水準,產能利用率下降、產品組合不利,營業利益率約在損益兩平以上;展望2019年,由於大客戶產品在技術、外觀上都沒有太大變化,預期資本支出會降低至40億元水準,較去年減少三分之一。
TPK-KY布局已久的奈米銀(SNW)也預計今年年中布置完成全產線,年底前可以配合客戶端開始量產,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對營收產生正面效益;TPK-KY一直看好奈米銀是未來亮點,技術上來看,奈米銀彎曲度、穿透度特性都優於ITO、金屬網格,主攻可撓式及超大尺寸觸控等市場為主,希望未來3、5年可以全面取代ITO。
日系外資表示,展望第1季,TPK-KY雖然營收強勁,但受到產品組合影響,利潤走弱;對於奈米銀發展,日系外資認為這對TPK-KY來說是一個長期目標,但是短線上競爭加劇恐怕也會導致風險上升,雖然預估2019-2020年TPK-KY每股純益可望落在0.7-1元,優於2018年的每股純益0.55元,但是,2019-2020成績恐難追上2017年亮眼表現。
國內法人表示,2018年TPK-KY營收雖有成長,但本業虧損顯示產品結構轉差,展望2019年,TPK-KY將透過良率改善提升客戶滲透率,而奈米銀可說是後續潛力產品,成本與ITO相較也不遜色,符合未來折疊式手機的需求,初期以超大尺寸觸控應用較快,然預估2019年恐仍難正面挹注TPK-KY獲利貢獻。
經濟日報 記者馬瑞璿╱即時報導 2019-02-18 12:26
--------------------------------------------------------
折疊手機正夯 TPK(3673)、達邁沾光
繼三星已亮相折疊手機的原型機,小米總裁林斌也在微博放上小米折疊手機的影片,同時還是一款雙折疊手機,也就是可以左右向後折,變成一般手機大小,再度掀起折疊手機話題,也為TPK-KY(3673)、達邁、明基材等折疊手機概念股再添題材。
去年三星在開發者大會秀出折疊手機原型機後,引起市場討論,緊接著也傳出LG、華為等手機廠都將推出折疊手機。林斌則是在微博放上自己把玩折疊手機的影片,將原來像是一款平板電腦的裝置,左右對稱向外折到機背,就變成一般手機的大小,螢幕上畫面也自動調整為適合手機的格式。
林斌在微博提到,小米克服柔性折疊螢幕技術、四驅折疊轉軸技術、柔性蓋板技術,以及使用者介面MIUI適配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後,做出第一款折疊螢幕手機,應該也是全球第一支雙折疊手機。
經濟日報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2019-01-25 00:21
----------------------------------------------------------
TPK(3673)減2.5% 連二月衰退
觸控模組大廠宸鴻TPK-KY(3673)昨(7)日公告去年12月營收125.27億元,月減2.5%、年增9.6%,連續兩個月衰退。
TPK去年累計營收1,134.81億元,年增5.8%。TPK-KY為蘋果iPhone XR觸控模組主要供應商之一,與GIS-KY各持五成訂單,但受到iPhone XR銷售疲軟影響,營收未能持續突破。
TPK原先產能滿載,但隨著iPhone XR銷售有疑慮,目前產能也正調節中,市場預料產能利用率開始下滑。此外,TPK去年全年資本支出75億元,今年資本支出尚未定案,但預料比去年略減。
TPK目前正全力開發的奈米銀技術,預計今年將在公共教育白板等大尺寸產品應用,手持式裝置因需要零組件、軟體配合,預估2020年至2021年才會有產品問世。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19-01-07 23:22
------------------------------------------------------------
【觸控天王踩雷】保健食品公司竟賣王老吉 原來是掏空新手法
宸鴻董事長江朝瑞投資的生技公司-易宏生技監察人成立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發現,去年下半年公司帳上還有現金1千多萬元,到了今年2月卻只剩下3、400萬元,原因竟是蘇睿騏把錢拿去向大陸飲料廠買王老吉。
「做牛樟芝的公司怎麼會買賣飲料,還先付錢給人家,結果貨沒拿到,錢也追不回來。」易宏生技董事長開宇聲不可思議的說:「還有一些貨款有出去,卻沒有回來,我們認為蘇睿騏涉嫌掏空,公司也已對他提出刑事和民事的司法訴訟。」
然而,遭櫃買中心做出下興櫃處分後,易宏業務也快速萎縮,帳上3、400萬元現金也很快就燒完,「原本6月份要辦現金增資,我跟現有500多位股東協調,也找了開宇聲,但他也很為難,因為江朝瑞也算受災戶,現增沒辦成的結果,就是房租跟員工薪水都付不出來。」當時擔任代理董事長的李家豪無奈的說。
這幾年牛樟芝價格波動大,讓易宏情況更雪上加霜。「當初牛樟菇1兩賣到1萬3到1萬4,現在市價差很多,有身分證(DNA序列鑑定)的1兩還有4、5000元,沒身分證的剩下3千多元,如果賣出去立刻賠6、7成。要賣也要等股東會通過才能賣,不然就會圖利廠商;現有牛樟菇要十幾年才能採收,但現在只種3到4年不能採收,所以包括台糖和其他地主的租金也都欠著,確實付不出來,銀行有額度也不敢借,我們有苦難言。」李家豪說。
鏡週刊 文|陳仲興 攝影|董孟航 2018.09.18 09:42
-----------------------------------------------------------------------
【觸控天王踩雷】模範生公司遭爆做假帳 現金只剩10萬元
身價高達300億元、又是上市公司董座的江朝瑞,傳出投資的生技公司積欠員工薪資,對此,7月10日才接易宏董座的開宇聲則向本刊喊冤,積欠員工薪水確實理虧,道義上有社會責任,「但這全因董事長蘇睿騏掏空公司造成,過去我們對公司沒有控制權,不能要我們負責任。」
針對積欠員工薪水3個月的爆料,易宏生技董事長開宇宣表示,「現在公司帳上只剩下十幾萬元現金,才會沒辦法付薪水。我是來善後的,牛樟芝很難變現,從中國子公司匯回資金或是變現資產也要一段時間。」
本刊調查,目前身為大股東的江朝瑞,其實也是這樁投資案的受害者。由前震旦財務長蘇睿騏創立的易宏生技,一開始就對外宣稱,擁有從上游牛樟芝栽培種植到後端保健食品研發能力,以及行銷一條龍營運模式,又是全台灣唯一獲得國發基金投資的牛樟芝業者。
2015年,江朝瑞在新一輪增資成為最大股東,扛著國發基金和江朝瑞堅強股東陣容的招牌,易宏也順利在當年以35元的價格在興櫃掛牌,股價最高曾衝上49元。
令人訝異的是,看來條件不錯的「模範生公司」,卻在今年1月26日遭到櫃買中心實地查核後,發現疑似做假帳,原任董座的蘇睿騏在2月1日被迫請辭,之後雖改由李家豪擔任代理董事長,但櫃買中心仍做出下興櫃處分。
鏡週刊 文|陳仲興 攝影|鄒保祥 2018.09.18 06:59
--------------------------------------------------------------
【觸控天王踩雷】欠薪3個月員工 新董座攤手推前任
易宏員工投訴,「不管誰當董事長,員工有上班就該給薪水,資遣員工就要給資遣費,這不是董事長應該負的責任嗎?」
身價高達300億元,又是上市公司董座的江朝瑞,個人投資的生技公司竟傳出積欠轉投資公司員工薪資消息,對此,7月10日才接易宏董座(現為宸鴻投資長)的開宇聲則本刊喊冤,積欠員工薪水確實理虧,道義上有社會責任,「但這全因董事長蘇睿騏掏空公司造成,過去我們對公司沒有控制權,不能要我們負責任。」
易宏生技董事長開宇聲表示,「易宏前董事長涉嫌掏空,現在公司帳上只剩下十幾萬元現金,才會沒辦法付薪水。我是來善後的,牛樟芝很難變現,從中國子公司匯回資金或是變現資產也要一段時間。」
對於開宇聲的說法,員工回嗆:「不管是誰掏空,接董事長就該付員工薪水,不然為什麼接?」
「原本6月份要辦現金增資,我跟現有500多位股東協調,也找了開宇聲,但他也很為難,因為江朝瑞也算受災戶,現增沒辦成的結果,就是房租跟員工薪水都付不出來。」易宏總經理李家豪無奈的說。
鏡週刊 文|陳仲興 攝影|王均峰 2018.09.18 06:59
-----------------------------------------------------------
【觸控天王踩雷】生技股再爆地雷 江朝瑞投資牛樟芝失利
上週四(13日)凌晨2點,眾所矚目的蘋果新一代iPhone正式亮相,史上最大、最貴的新機,帶動蘋果與蘋概股齊漲同樂,但身為iPhone最大觸控面板供應商、台股前股后—宸鴻董事長江朝瑞卻笑不出來。
原來,江朝瑞個人投資曾上過興櫃的生技公司—易宏生技,竟爆發財務危機,從今年6月就開始積欠員工薪水,就連遭資遣的員工也沒領到資遣費。「易宏董事長就是宸鴻的投資長開宇聲,江朝瑞是易宏最大股東,不管誰當董事長,員工有上班就該給薪水,資遣員工就要給資遣費,這不是董事長應該負的責任嗎?」遭欠薪的林姓員工不滿的投訴。
公司位於內湖的易宏,成立於2010年,因擁有獨特的牛樟芝研發技術,又有國發基金入股近1成的背景,吸引江朝瑞在2015年投資1.52億元,成為持股22%的最大股東。「江董對抗癌特別關心,才決定投資。」易宏大股東對本刊透露。
鏡週刊 文|陳仲興 攝影|董孟航 2018.09.18 05:57
==========================================
宸鴻(3673)江朝瑞:觸控過熱 很怕投資人受傷
吸引58萬人抽籤的宸鴻,是今年來最受矚目的掛牌公司;市場預期宸鴻上市後漲幅將相當可觀,甚至有「抽中現賺30萬」的耳語。對事業曾經受到重挫的董事長江朝瑞而言,反而相當擔心這種局面,他認為最好不要當股王,避免造成投資人的過度期待。
「觸控技術其實沒有當股王的本錢。」還沒上市,就受到五十八萬人追捧的宸鴻董事長江朝瑞,語出驚人地說。
雖然距離上市進入最後倒數階段,財富即將暴增至二百億元,江朝瑞心中卻是憂喜參半。他擔心宸鴻股價被有心人炒作,讓散戶投資人受傷,曾經從事業的高峰跌倒,他非常了解失去財富的痛楚!
「觸控技術其實沒有當股王的本錢」 市場過熱 害怕散戶傷很大
短髮略微灰白的江朝瑞,在上市前夕特別從國外趕回台灣接受《今周刊》專訪。面對台灣投資人瘋狂熱情參與抽籤,這位觸控大王的臉上沒有太多得意,反而一再強調,「我覺得觸控實在是過熱,很怕投資人受傷!」江朝瑞知道新股最容易被炒手盯上,一旦成為目標,「你來我往一下,價錢就被拉到高點,到時候誰會被吸引接手呢?還是散戶。」他搖著頭說。
雖然已有很多消息指宸鴻可能上市就挑戰台股股王寶座,讓許多投資人寄予厚望,江朝瑞說,他實在很不想當股王,「而且以宸鴻的實力,不可能跟龍頭股比價,大概只能在台股列為中價位的股票。」
憂心歸憂心,但宸鴻能夠順利上市,可說是江朝瑞人生再起的巔峰;沒有早年一場痛苦的失敗,江朝瑞可能早已消失,沒有站在舞台中央的一天。
江朝瑞輔仁大學畢業後,一心想靠創業打天下。由於當時擔任華映總經理的,是年齡和江朝瑞相仿的林鎮源,憑著兩人的私交,江朝瑞做起映像管貿易的生意,藉此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一九八四年,他更和大哥江朝宗共同成立台灣錄霸(TVM),進軍錄影機和監視器市場。靠著江家和林家兩代交情,當年錄霸從不擔心缺料,而且直接向源頭取件,所以利潤空間比其他業者更大。因此在八○年代,錄霸曾衝進台灣五百大企業排行榜,甚至一度準備掛牌上市。
然而,年輕就登上事業高峰的江朝瑞,馬上遇到人生第一個考驗。九○年代起,源興、美格、中強等後起之秀「遍地開花」,錄霸面臨直接挑戰。
「十塊錢去,回來剩下不到一塊」 在印尼體驗從雲端跌到地獄
價格殺到見骨,為了生存,只好到印尼設廠。只是江朝瑞沒想到,去印尼,竟是一段漫長惡夢的開始。「當時非常悽慘,十塊錢去,回來剩下不到一塊!」說話時,鮮少出現肢體動作的江朝瑞,伸出一根孤零零的食指,像是他在印尼孤立無援的情境。
當年錄霸到印尼投資設廠,每月最高生產十萬台監視器,產能十分龐大。但是賺來的錢,卻比不上匯率貶值的速度,因為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印尼盾幣值狂貶;江朝瑞回憶,這讓外商幾乎血本無歸,而且無一例外。「匯進去是一比一千四(美元兌印尼盾匯率),出來變成一比一萬二!」江朝瑞搖著頭說。
比匯率貶值更嚴重的傷害,是股東的貪婪。江朝瑞發現,印尼合夥人不僅私下將錄霸名稱在當地註冊專利,又將免稅的出口配額轉內銷「賺差價」,無法忍耐合夥人行徑的江朝瑞,決定出錢買下對方股份。
不料更嚴重的事情隨之而來,「鑽漏洞的是他,要補稅的卻是我!」江朝瑞不甘心被誣告,雙方糾纏許久,到處碰壁的江朝瑞,斷然決定放棄投資回台。「官司輸贏已不重要,耗下去只是浪費時間,不可能換回投資。」江朝瑞難掩黯然地說,「那時我才深深體會,銀行借給你現金,就算買的廠房、土地都有價值,但要歸還的還是現金!」這次大賠七億元,是他人生最痛的一場挫折。
「機會真的來了!」從發展觸控到與蘋果合作
「錢啊,有毒!」想起當年股東的背叛,江朝瑞語重心長地說,只要牽涉到錢,人心就會改變,即使親密的朋友也會變質,他這輩子借出、未收回的帳款至少有五億元,「錢」讓他對人性有更深刻的體會。
直到最近宸鴻即將上市,這個毒藥還繼續發威,最近舊股東、老朋友出面指控他「掏空公司」,想要藉機分享成果的意圖令他更加感嘆。面對榮美開發檢舉,江朝瑞解釋,宸鴻和錄霸是彼此獨立的公司,並沒有交叉持股;此外,榮美負責人蔡榮泰持有近七%錄霸股權,他也願意買回,「但他持股已質押給銀行,沒有股票可買回,我該怎麼付款?」說話的江朝瑞,顯得十分無奈。
即使收縮營運規模,江朝瑞的考驗仍未結束。後來,CRT監視器報價已經由高峰期的每台二百美元,一路滑落至五十美元。一筆來自美商ELO的這筆訂單,讓他看到了人生的新希望。
江朝瑞發現,只是將監視器加裝電阻式觸控模組再出售,終端價格就高達五百美元。為了避免與客戶直接競爭,一九九六年出貨後,江朝瑞決定繞過電阻式技術,朝較少人投入的電容式觸控鑽研,當時他已預見,小尺寸觸控螢幕將是手機的未來主流。
然而,過去江朝瑞從無手機的製造經驗。為了持續練兵,他以個人身分接下昔日客戶經營的貝爾達公司(Balda)亞太區總裁,一方面為老朋友兼管亞洲業務,二方面試圖透過生產機殼的貝爾達,建立與手機品牌的關係,嘗試打入手機供應鏈,雖然歷盡辛苦到芬蘭訪Nokia高層,當面展示觸控的運用,卻因Nokia不識貨而再度受到挫折。
直到○三年某一天,蘋果業務代表透過美國客戶介紹主動上門,他才覺得:「機會真的來了!」於是雙方在極度保密情況下,開始嘗試合作開發觸控手機。
這一年,蘋果推出第一代迷你音樂播放器iPod mini,股價剛剛漲過十美元,僅僅是目前價位的三十分之一;至於江朝瑞,則是從印尼投資慘賠中「爬」出來的創業家,公司輔導上櫃作業撤回不久。兩家「看起來還好」的公司一拍即合,兩年之後,第一台試產的iPhone正式對外亮相。
當時蘋果拿著手畫的觸控螢幕到處找人代工,但沒有人要理睬計畫跨入手機市場的他們;江朝瑞知道蘋果是他人生後半場最重要的機會,拚命想把握住它,「我們小公司比較願意配合,一個月就做出實體可以動的面板!」他興奮的說,靠著長期研發的技術及專注的服務,他一舉吃下蘋果的訂單。
「忘了它就能走出來」 大起大落 感謝人生給的磨難
「我們的大客戶像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一樣,只要你做零件,根本不會說要做什麼用途!」江朝瑞回想與蘋果人員的互動,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蘋果保密到家的功夫,雖然替蘋果代工超過上億台的iPhone、iPad螢幕,但是江朝瑞七年來從未見過蘋果執行長賈伯斯一面,但是他可以充分從蘋果人員互動中感受到賈伯斯的意志及「龜毛」,「他真的不是普通人,沒有他的執著,蘋果不會有今天!」他敬佩地說。
面對三十年來事業的大起大落,江朝瑞對於敵人競爭、朋友及員工的背叛,沒有怨言,反而感謝這些人生的磨難讓他獲得更甜美的果實。他舉例,過去曾有一位主管美洲的業務經理,因為盜用公款而被解聘;然而這位不適任的員工,正巧也是說服ELO對錄霸下單的功臣。「是他介紹ELO給我認識,才讓我進入觸控領域,他是仇敵還是我的恩人呢?」他感嘆的說。
江朝瑞拿出口袋中的iPhone,手指點出一幅照片,他大聲朗讀著,「不要為惡人心懷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原來他把聖經的經文拍下存在手機裡,時時提醒自己。忘掉磨難,感謝折磨過他的人,是江朝瑞可以從谷底翻身的重要原因,「你不能深陷在挫折及磨難中,忘了它就能走出來。」他爽朗的笑著說。
江朝瑞
出生:1953年
現職:宸鴻科技董事長
學歷:輔大企管系
經歷:台灣錄霸公司總經理
宸鴻「開國」三大將 施國清、張恆耀、孫大明
宸鴻從一家沒有營收的小工廠,發展到員工3萬人、年產4000萬片玻璃觸控模組的「觸控大王」,江朝瑞知人善任是很重要的成功因素。其中,先後投效的總顧問施國清、技術長張恆耀和總經理孫大明等人,對宸鴻的功勞最大。
來自大同體系的施國清,今年已接近70歲,身體仍很硬朗。當年在大同任職期間,施國清就是老董事長林挺生相當倚重的總廠長,江朝瑞因此在他退休後,邀他擔任總顧問,為宸鴻擘畫出詳細的建廠藍圖。
和蘋果共同開發投射式電容觸控技術的技術長張恆耀,則是宸鴻取得關鍵進展的靈魂人物。在致福電子任職時,張恆耀就是專心研究觸控技術的一號人物;轉到主攻觸控產品的突破光電後,張恆耀本來有機會做出具體成果,不料因母公司總經理陳鴻鈞的治理漏洞,公司爆發重大虧損,還被打入全額交割股,員工作鳥獸散。最後在朋友介紹下轉戰宸鴻,而張恆耀也終於在宸鴻繳出漂亮成績單。
在摩托羅拉工作長達20年的孫大明,則是江朝瑞最夢寐以求的大將。同業認為,孫大明有長期的產線管理經驗,又來自零組件起家的摩托羅拉,是提升宸鴻生產效率的不二人選。果然在孫大明坐鎮之下,宸鴻的生產良率從個位數一路升上8成,一舉達成量產目標。
今週刊 文/周岐原 攝影/劉咸昌 2010-10-28 14:52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769/post/201010280016/%E5%AE%B8%E9%B4%BB%E6%B1%9F%E6%9C%9D%E7%91%9E%EF%BC%9A%E8%A7%B8%E6%8E%A7%E9%81%8E%E7%86%B1%20%E5%BE%88%E6%80%95%E6%8A%95%E8%B3%87%E4%BA%BA%E5%8F%97%E5%82%B7
--------------------------------------------------------------------
敢向大客戶蘋果說不!宸鴻江朝瑞的三三三理論
上周末,特別去了一趟台中后里科學園區,參加由 宸鴻 及 達鴻 合資的大鴻先進動土典禮,與宸鴻董事長江朝瑞與總裁孫大明有一番訪談,其中談到一個重要的經營觀念,可以與大家分享一下。
在全球觸控面板產業中,宸鴻具有舉足輕重的龍頭地位,不僅早在觸控產業起飛前就已切入,更是蘋果在觸控面板最重要的供應商。宸鴻從無到有,由一家小企業蛻變到營收超過二千億元,更是台灣電子業靠著技術創新、白手起家創造大財富的典範。
不過,宸鴻在2010年掛牌後,卻陸續引發不少風波,從大股東賣股、股利配發,到競爭者不斷放話等,即使宸鴻每年獲利都很好,但股價表現似乎很難與獲利看齊。其中,蘋果推動嵌入式(in cell)觸控技術,新款手機iPhone5不再倚賴宸鴻,對宸鴻股價衝擊最大。
宸鴻早年只有一個蘋果客戶,即使在2011年,蘋果訂單還占宸鴻七成的營收,但只貢獻三成的利潤,也就是說,蘋果雖然下了最多訂單,但價錢卻最差,宸鴻必需靠其他客戶貢獻主要獲利。江朝瑞向來低調,很少接受媒體採訪,但幾次我在現場的訪談,他一提到「水果公司」,總是有那麼一點不以為然。
江朝瑞的抱怨是很自然的,因為這是所有台灣代工及零組件廠商的共同命運。國際大廠來台採購,只會到處殺價,台商為了爭取訂單,只能擴廠、降價,一路配合,可是,一旦這些大廠變心或業績變調,不論技術改變或庫存風險,最後都要台商自己承擔。
😃創業要搶快!點此加入會員,開啟主題訂閱,創業動態第一手掌握不漏接👉
為了不被客戶予取予求,江朝瑞很早就開始「去蘋果化」,近來更大幅增加Android及Windows 8等新陣營的客戶。2012年,蘋果占宸鴻的營收比已降至五成,至於新客戶則快速提升,亞馬遜、微軟都貢獻一成以上營收。在分散客戶上,宸鴻已邁出一大步。
蘋果受到三星及其他競爭者的追趕,如今品牌不再一支獨秀,股價還下跌三成,許多蘋果概念股業績都下滑,但靠蘋果起家的宸鴻卻未受波及,去年還成為台股獲利王,原因就在經營者早有覺悟,不一味討好客戶,甚至敢拒絕利潤不好的訂單,有這種體悟與企圖心,企業才能建立長久的競爭力。
在營收占比上,江朝瑞希望達到「三三三」的目標。也就是說,希望未來蘋果只占宸鴻營收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要給其他最有成長潛力的客戶,最後三分之一則給一直存在業界的客戶。三三三的理論,進可攻、退可守,對公司的發展會更均衡、更健康,這個想法,很適合提供給台灣其他供應鏈的CEO參考。
其實,從產品特性來看,觸控面板並非全是標準產品,很多是為客戶量身訂做,而且產業特色比較接近黑手,工廠潔淨度完全無法與半導體、面板這種近乎無塵的環境相比,但這就是為何許多博士級面板人才,在觸控產業表現遠遠不如宸鴻的原因。
在產業激烈競爭下,台灣有很多電子業已不再居領先族群,絕大多數的企業,後面都有追兵,必須想盡辦法擺脫別人,但宸鴻不僅能夠保持領先,還能身段優雅、不急不徐,今年並且 在廈門及台灣同步擴廠及招人,就像孫大明說的,現在觸控產能嚴重不足,淡季時產能都已滿載,接下來的旺季一定更缺,今年宸鴻業績肯定會比去年好。難怪宸鴻最近股價表現強勢,成為台股的新高價F4。
這幾年,我持續關心台灣電子業的競爭力,觸控是台灣很少數還能維持領先的產業,全球占有率超過五成,更是少數可以大幅領先韓國的產業,但兩年前韓國已喊出2020年要成為全球前兩強,隨著觸控應用大幅普及,手機、平板、筆電、一體成型電腦甚至汽車,觸控的技術與應用都更加多元化,台灣業界恐怕要有更大及更快的整併與合作,才不至於被韓國追上。
數位時代【科技評論】林宏文 2013.03.13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26921/BN-ARTICLE-26921
國內法人近期出具最新報告指出,TPK第2季因終端品牌廠拉貨趨向保守,加上筆電及平板已在第1季出貨,因此預期本季營收約213.28 億,季減15%、年減13.3%,單季每股純益約0.33 元,反映淡季效應。
展望全年度,法人預估,雖今年消費性市場需求偏淡,但市場對觸控模組需求穩定,而新業務3D列印也將在下半年推出新品,不過放量出貨仍需要一些時間。
車用方面,TPK積極耕耘此業務,並期待2023年後車載觸控顯示逐漸改為座艙中控顯示系統,屆時將增加觸控面積,並大幅提升觸控模組的需求量。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22-05-31 00:31
-----------------------------------------------------------
國巨、TPK(3673)投資電動車新創 踩雷
分別斥資2.9億及29億元入股 美業者Canoo驚爆營運問題 引發關注
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Canoo 10日宣布,公司現金流出問題,後續營運出現重大疑慮。台灣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與觸控廠TPK-KY宸鴻先前分別斥資1,000萬美元(逾新台幣2.9億元)及1億美元(逾新台幣29億元)投資Canoo,恐面臨踩雷窘境。
尤其TPK資本額僅約40.6億元,投資Canoo的金額高達1億美元,超過TPK公司資本額七成,一旦Canoo營運發生問題,TPK投資狀況受關注。對此,TPK昨(11)日回應,Canoo是美國上市公司,TPK無法代為回應相關問題,該公司投資Canoo並非是一般財務性投資,是屬於策略性投資,未來將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TPK、國巨是在2020年分別宣布入股Canoo,個別投資1億美元與1,000萬美元,各取得約4.29%和0.429%股權,搶搭全球電動車熱潮。
不過,在2021年底時,TPK開始陸續處分Canoo普通股約112.26萬股,處分利益達約264.8萬美元,持股比重從4.29%降至2.97%,目前約持有Canoo近706萬股。
不料,Canoo表示,已透過現有股東、和與投資公司Yorkville Advisors達成的一樁股權收購協議,取得3億美元資金,也已申請3億美元的有價證券申請上市(universal shelf offering),不過籌資的時機讓未來的疑慮增加。
Canoo在截至3月31日止擁有的現金和約當現金,僅剩1.049億美元,後續營運出現重大疑慮。
隨著Canoo近期股價連連走跌,今年以來,股價總計已重挫逾50%,昨日盤中一度重挫逾20%,收盤價下探每股3.61美元,而目前TPK所持有的Canoo股票,未實現虧損仍持續擴大中。
據了解,TPK當初投資Canoo是以私募方式投資,依相關會計準則規定,不屬於本業投資,且也非短期投資,因此處分利益將認列在其他綜合損益(OCI)項目,因此並不直接影響每股純益(EPS)表現。
國巨方面,近幾年積極布局車用市場,參股電動車新創,成為打入供應鏈或掌握市場脈動的策略,因此在2020年於Canoo上市前私募案,投資1,000萬美元認股,但在金額相對其他國巨的投資項目,金額偏小的狀況下,Canoo的營運危機並不會對國巨造成影響。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李孟珊、編譯葉亭均/綜合報導 2022/05/12 01:39:09
----------------------------------------------------------------------------------
TPK(3673)2月營收月減20% 衝刺車用
觸控模組廠宸鴻TPK-KY(3673)昨(4)日公告今年2月營收86.96億元,月減20.3%、年增6%,衰退主因來自2月工作天數較少,但仍較去年同期增長,業績持穩向上。TPK今年前二月營收196.12億元,年增10.5%。
展望未來,TPK看好今年筆電、平板的需求仍相當不錯,因此現階段訂單能見度高,預料首季的整體營收將季增5%至10%;至於車用方面,TPK近年來積極耕耘車用市場,預計今年將取得相關認證,目標2年後的車用營收比重將達一成以上,讓營收結構更為健康。
經濟日報 /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21-03-05 01:28
--------------------------------------------------
歐菲光觸控賣立訊 台廠有壓(3673)
陸企歐菲光昨(26)日傳出擬打包出售包含最關鍵的觸控本業在內的旗下四家子公司,買家為紅色供應鏈指標廠立訊。立訊近年能量大增,從連接器、組裝等一路延伸至觸控業,恐透過其整合優勢殺價搶單,再度掀起觸控產業腥風血雨,業成GIS(6456)、宸鴻TPK等台廠面臨苦戰。
歐菲光曾是全球觸控龍頭,客戶涵蓋蘋果等指標品牌,過往以犀利價格策略,曾讓台灣觸控廠「從雲端掉入谷底」。當年TPK股價曾一度直逼千元,但在歐菲光等陸企殺價搶單下,TPK營運由高峰急轉直下,近期股價多在四、五十元徘徊,僅剩全盛期約5%,市值大減逾九成。
不過,歐菲光去年爆發財務危機,且遭美國封殺禁止出貨美企,無法出貨蘋果,讓台灣觸控雙雄GIS、TPK鬆口氣,並順勢從歐菲光手中拿回蘋果訂單。
日前市場傳出,歐菲光為解決財務危機,要把旗下事業賣給立訊,當時市場非常擔心是歐菲光最關鍵的觸控本業,若落入立訊手中,將掀起新一波價格戰,一度導致GIS等台廠股價回檔。不過後來傳出僅將相機鏡頭模組(CCM)為主的華南廠賣給立訊,讓台灣觸控雙雄鬆一口氣。
歐菲光昨(26)日證實賣廠傳聞,但也強調除了先前披露的華南廠,也會把其他三家子公司一起打包出售,總資產超過人民幣113億元,但買家未定。換言之,歐菲光「賣最關鍵的觸控事業」成真,而非僅賣CCM廠,將掀起觸控產業新波瀾。
觀察者網報導,歐菲光計畫打包出售的四家子公司,包括廣州得爾塔影像技術有限公司(華南廠)、江西慧光微電子有限公司、南昌歐菲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晶潤光學有限公司等四家。歐菲光表示,這四家經營情況正常。
針對歐菲光擬出售四家子公司予立訊,台灣觸控雙雄均指出將「密切注意」。據悉,過去歐菲光透過當地政府補貼,在全球觸控產業掀起削價戰,以低價搶單方式,將競爭對手打到體無完膚,包括GIS、TPK都因此吃了不少苦頭,TPK甚至一度呈現虧損。
法人分析,立訊目前已是蘋果重要代工組裝夥伴,若再取得關鍵零組件製造能力,確實有可能以低價競爭方式,再度打擊國內觸控業者,後續歐菲光出售子公司事件需嚴密關注。
歐菲光過去曾是全球觸控面板龍頭,並於2017年首度打入蘋果iPad供應鏈,靠殺價搶單,在iPad Mini和9.7吋平價iPad供貨比重快速提升,除觸控貼合業務,2019年也開始少量供應iPad Mini觸控感應器,一度被視為大陸最具市場競爭力的業者。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戴瑞芬/綜合報導 2021-01-27 02:38
-----------------------------------------------------------------
上月業績快報/GIS增3% TPK(3673)成長8%
觸控雙雄業成GIS-KY(6456)、宸鴻TPK-KY昨(7)日公告11月營收,均優於10月。GIS為113.83億元,月增3%,年減0.5%;TPK為83.83億元,月增8.7%,年減30.6%。
GIS前11月營收1,116.73億元,年增1.8%。法人指出,GIS受惠於筆電以及平板出貨持穩,加上車用市場布局也略有斬獲,推升11月營收較10月成長。
TPK前11月營收1,051.90億元,年減16.6%。TPK先前法說會曾指出,受主要客戶新舊產品交替期影響,預估本季營收估季減20%至25%。不過,從11月營收來看,TPK本季有機會略優於原先預期。
此外,蘋果近期再度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新專利,主要內容是針對MacBook Pro的觸控列(Touch Bar)加入可偵測不同觸控力道功能的壓力感測器(Force Touch)。業界估計,該新設計最快明年導入新Mac筆電產品內,GIS、TPK有望入列供應商。
針對外電消息,國內觸控廠均不予置評。法人表示,MacBook Pro的Touch Bar自2016年問世以來,雖然用戶褒貶不一,但不少重度使用者認為相當便捷,因此成為蘋果強化此一功能的動力,未來若導入壓力感測器,有助於挹注台廠業績表現。
法人指出,目前GIS是MacBook Pro觸控模組主要供應商,因此若蘋果明年新機種確定在Touch Bar導入壓力感測器,估計GIS有望成為第一供應商,而TPK因同樣有能力供貨,也有機會成為第二供應商。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20-12-08 00:14
--------------------------------------------------------
業成、宸鴻(3673) 搶Mac新單
外電報導,蘋果近期再度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新專利,主要內容是針對MacBook Pro的觸控列(Touch Bar)加入可偵測不同觸控力道功能的壓力感測器(Force Touch)。業界估計,該新設計最快明年導入新Mac筆電產品內,業成GIS-KY(6456)、宸鴻TPK-KY有望入列供應商。
針對外電消息,國內觸控廠均不予置評。法人表示,MacBook Pro的Touch Bar自2016年問世以來,雖然用戶褒貶不一,但不少重度使用者認為相當便捷,因此成為蘋果強化此一功能的動力,未來若導入壓力感測器,有助於挹注台廠業績表現。
法人指出,目前GIS是MacBook Pro觸控模組主要供應商,因此若蘋果明年新機種確定在Touch Bar導入壓力感測器,估計GIS有望成為第一供應商,而TPK因同樣有能力供貨,也有機會成為第二供應商。
GIS今年前十月營收為1,002.9億元,年增2.1%;TPK前十月營收968.07億元,年減15.2%。展望未來,國內觸控雙雄受惠遠端教學以及辦公的需求持續增長,本季營運估計仍有支撐,目前無論平板或筆電,拉貨動能並未出現太明顯的減弱,有助於業績表現趨穩。
據悉,壓力感測器又稱為「3D Touch」,起先用於蘋果iPhone 6s,但近年來的新機種已遭蘋果移除,讓國內觸控雙雄痛失訂單,如今壓力感測器有機會在MacBook Pro上重新導入,有助於國內觸控廠重新獲得新訂單。
根據蘋果新專利的內容研判,壓力感測器將在未來的MacBook Pro強勢回歸,而且是首度導入在Touch Bar內,有助於更精準地辨識用戶觸控按壓的靈敏度,帶來更具便利與實用性的操控體驗。
此外,近期因陸系觸控廠面臨政經局勢逆風,台廠也獲得不少轉單機會。業界人士指出,過去削價競爭的狀況已趨緩不少,甚至很多品牌廠為避免遭到波及,下半年都陸續將觸控模組轉單給台廠,因此支撐觸控雙雄近期業績穩健向上。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20-12-01 00:48
-------------------------------------------------------------
TPK(3673)每股賺1.09元
觸控模組大廠宸鴻TPK-KY(3673)昨(5)日公告第3季財報,受惠產業旺季及客戶拉貨動能強勁,單季獲利季增43.8%,每股純益1.09元。受主要客戶新舊產品交替期影響,預估本季營收估季減20%至25%,但仍可繳出獲利成績單。
TPK第3季營收328.52億元,季增17.1%,年減18%;稅後純益4.43億元,季增43.8%,年增93.8%。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20-11-06 00:11
-----------------------------------------------------------
特斯拉拚年產2000萬輛 供應鏈出貨喊衝(3673)
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於28日透過推特發下豪語,強調特斯拉將在2030年前實現年產量2,000萬輛的目標,為2019年產量的50倍以上。法人看好,特斯拉產量暴增,對零組件需求也將大開,帶旺貿聯-KY(3665)、TPK-KY、和大、聯嘉等供應鏈出貨同步倍數成長。
巴隆、Business Insider報導,馬斯克推文稱,2027至2030年,特斯拉年產量可望攀上2,000萬輛,至於整體電動車市場,預期屆時產量將超過3,000萬輛,甚至可能五年內就能達成目標,只是有點勉強。全球車市一年銷量約在9,000萬輛之上。
因應特斯拉龐大需求,台灣相關供應鏈近期陸續「動起來」。特斯拉電池管理線束供應商貿聯代子公司貿聯電子(常州)有限公司公告,將投資7.59億元興建新廠房,預計2021年底完工,主要配合特斯拉中國大陸廠產能持需開出,對線束拉貨的強勁需求。
TPK為特斯拉Model 3車款中控顯示相關供應商。TPK看好電動車的產業前景,日前宣布投資1億美元(約新台幣29.43億元)參與Canoo上市前私募案,並且透過Canoo在電動車領域上的前瞻性產業發展及布局,拓展TPK電動車在相關行業產品及服務範疇,增加在汽車產業鏈多角延伸以及發展的機會。
法人認為,車用市場雖然需要長時間的認證才能出貨,但具有訂單較穩定、毛利率較高,產品周期比消費性電子長等三大優勢,TPK已順利打入大廠供應鏈,未來可吸引其他車廠下單,有助長期營運。
和大是特斯拉減速齒輪箱獨家供應商,第2季特斯拉受疫情影響出貨,和大營收、獲利受衝擊,第3季起出貨大增,拉貨速度加快,除了年底前需求增加,未來發展前景更看好。
和大因應客戶需求,仍按原定擴廠投資計畫興建嘉義三廠,預計明年初啟用。為擘劃多年深根齒輪工業的研究與開發,未來也將於嘉義廠區籌設全台第一間齒輪博物館及齒輪研究所。
聯嘉是特斯拉Model 3車燈供應廠,看好第4季汽車市場需求,聯嘉在台灣,北美與大陸東莞都有擴廠計畫。
特斯拉2019年總計生產36.5萬輛電動車,交車數為36.75萬輛,年成長50%。市場預測,2020年第3季,特斯拉交車數可達14.1萬輛,全年交車數為48.3萬輛,年成長約30%。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陳昱翔、蕭君暉/台北報導 2020-09-30 01:04
******************************************************
宸展光電 將登A股(3673)
台資廠又拿下一張A股資本市場門票,觸控大廠宸鴻TPK-KY(3673)董事長江朝瑞在廈門投資的關聯企業宸展光電申請A股IPO,大陸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昨(10)日審核通過,將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
宸展光電主營商用智能交互顯示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2015年4月由香港宸展出資在廈門設廠,屬外商投資企業。
中經網報導,宸展光電的實控人是江朝瑞。近日蘋果將歐菲光剔除供應鏈名單,iPad觸控訂單全數由GIS業成和TPK供貨。TPK是宸展光電的重要供應商。
根據宸展光電招股內容示,控股股東IPCManagement持有宸展光電41.41%股權,江朝瑞透過全資控制企業InfinityHarvest和BrightCity合計持有IPC 100%股權,為宸展光電的實控人。江朝瑞為加拿大國籍,因此宸展光電為外商獨資企業。
經濟日報 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 2020-09-11 01:42
======================================
TPK(3673)前副理認洩密 遭判刑
台灣觸控面板大廠宸鴻科技TPK(3673)前市場行銷處業務副理莊睦賢被控告在2018年至2019年,將公司二項重要營業機密檔,以電子郵件寄給中國廠商天馬集團職員,經TPK主管發現後報案處理,事後莊男被訴後,與TPK以50萬元達成和解,台中地院今依洩漏營業秘密罪判莊男1年4月徒刑,緩刑2年,另須繳公庫10萬元。
2017年4月21日,莊男轉調宸鴻市場行銷處業務副理,負責開發宸鴻集團在中國大陸地區車用觸控產品的市場和客戶,也因此知悉並取得公司內部大量投入人力物力的各種市場測試資訊、觸控面板關鍵零組件參考用的「PC板材驗證」等檔案。
中國國有企業中航國際的子公司天馬集團,是TPK的競爭對手,天馬集團為節省研發的時間和人力,加速開發產品,透過人員與莊男聯繫,想取得「TOLⅡ成本」和「PC板材驗證」兩項營業機密檔案,莊睦賢已知該兩個檔案為TPK公司在中國大陸生產、銷售項目的重要經營業務機密,竟多次未經授權,將檔案外流。
莊男最後雖將檔案寄出,但先前由於權限的限制,曾多次寄送檔案失敗,而未經審核發出的郵件,都會寄到主管信箱內,林姓主管後來審查莊男信件,察覺寄出的都是加密營業機密文件,直覺有問題,因此,報請主管處理,向法務部調查局北部地區機動工作站報案。
TPK估計,這些機密檔案內容的研發經費至少6億元,最近4年間用於各類產品的銷售總額達到73億元以上。經庭外調解,莊男認罪協商,最後雙方以約50萬元達成和解,宸鴻主動請求法官從輕量刑,予以自新機會。法院判處莊男1年4月徒刑,但緩刑2年。
經濟日報 記者張瑞益/即時報導 2020-09-02 16:37
========================================
TPK(3673)花6億研發技術 單身副理「免費奉送」中企女職員
以研發製造觸控面板等電子產品聞名的台灣大廠宸鴻集團(TPK),2015年起聘僱46歲單身男子莊睦賢,派駐中國擔任副理等職務,他卻把投資6億多元資產研發,營業銷售總額達73億餘元的TOL II(曲面或可撓式面板觸控技術)的部分營業機密,從2018年2月起,偷偷傳給中國的天馬公司女職員葉OO,檢方偵查時,他辯稱自認外洩的資料不是機密,他也否認被色誘或拿到錢財好處,亦即「免費奉送」,台中地檢署認為他飾詞卸責、態度惡劣且無悔意,依營業機密法與背信罪起訴,聲明法院從重量刑。
起訴書指出,宸鴻集團(簡稱TPK)旗下有香港商宸盛光電公司台灣分公司,以及設址於中國廈門的宸陽光電公司、瑞世達科技公司、寶宸光電科技公司與宸鴻科技公司等子公司,主要研發生產觸控感應器、觸控模組與螢幕,以及ITO玻璃產品,主力產品是技術難度最高的「投射電容觸控技術」。
莊睦賢的臉書顯示,目前單身的他,畢業於建國中學、台灣科技大學化學系與清華大學化工系,起訴書指出,他在2014年2月、5月,派遣至中國擔任宸盛公司的MPM副理、瑞世達公司專案管理,2017年4月擔任宸鴻公司市場行銷處業務副理,負責開發中國車用觸控產品的市場與客戶,他從中取得TOL II(曲面或可撓式面板觸控技術,TOUCH ON LENS II,簡稱TOL II)的一部分機密檔案,以及宸鴻公司內部掌握觸控面板關鍵零組件參考用的「PC蓋板驗證紀錄」等機密檔案,其中,宸鴻集團研發TOL II,投入的固定資產成本達6億2476萬餘元,從2014年至2019年5月,這項技術運用於各種產品的銷售總額達73億8537萬餘元,具有極高經濟價值。
中國國有企業「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天馬微電子公司,是生產中小尺寸的螢幕與觸控模組,主要運用於車載、娛樂等中小尺寸顯示器,與宸鴻集團產品相仿,包括TFT薄膜電晶體、LCD液晶顯示器,彼此是競爭關係,但此公司不想花時間人力與資金研發,透過女職員葉OO(真實姓名年籍不詳),與莊睦賢接觸,莊男於2018年2月5日,把「PC蓋板驗證紀錄」的部分檔案資料,瞎掰電子郵件主旨「汽車市場報告」,將檔案透過電子郵件傳給葉女。
2018年3月間,他又陸續把其他檔案,用電子郵件兩度傳給葉女,卻被公司的資訊安全機制攔截,他又請不知情的同事把檔案解密,再瞎扯「CHINA AUTO NEWS(中國車訊)」的電子郵件,將檔案傳給葉女,還是被攔截,莊男遂把檔案傳給有「白名單」權限的劉姓同事,謊稱客戶急著要資料,請劉男傳給葉女,不料,上級主管審查外傳的郵件,發現竟有該集團的營業機密外流,報請法務部調查局偵辦。
檢調偵查時,莊男不否認傳送檔案給葉女,也承認到職時就被告知公司的保密規定,他辯稱,他自己認為這些檔案都不是營業機密,他「忘記」自己如何與葉女接觸,至於他大費周章傳機密檔案給對方,是否獲得美色、錢財等好處?莊男否認拿到任何好處。
台中地檢署認為,莊男觸犯營業秘密法的未經授權重製及洩露營業秘密,且在中國地區觸犯此罪,可處1年至10年徒刑,併科300萬元至5000萬元罰金,莊男把牽涉到投資逾6億多元的TOL II技術相關檔案,洩露給敵對的中國天馬公司,損害甚鉅,又飾詞卸責、態度惡劣且無悔意,聲明法院從重量刑。
自由財經〔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2020/03/26 12:44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13287
*****************************************************************
--------------------------------------------------------
繼國巨之後 TPK-KY(3673)砸1億美元投資Canoo
繼國巨集團後,觸控面板廠宸鴻TPK-KY(3673)今(19)日早上6點也公告,擬砸下1億美元參與Hennessy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 IV(HCAC)私募案,並藉此間接投資電動車新創公司Canoo Holdings,持股比重約4.29%,預計將於今年第4季完成。
延伸閱讀:國巨投資2.94億元 入股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Canoo
TPK公告指出,HCAC以反向合併程序確定完成,以及其他先決條件均達成的前提下,則價金將由託管帳戶轉入HCAC帳戶,若合併案未能完成或先決條件未能達成,則本交易取消,價金將全額退回本公司。
針對投資目的,TPK表示,基於看好電動車的產業前景,公司將投資1億美元參與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Canoo上市前私募案,並透過Canoo在電動車領域上的前瞻性產業發展及佈局,拓展TPK於電動車相關行業之產品及服務範疇,增加TPK在汽車產業鏈多角延伸及發展的機會。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即時報導 2020-08-19 08:40
-----------------------------------------------------------------
2月營收/TPK(3673)-40% 本季不樂觀
觸控大廠宸鴻TPK-KY(3673)昨(7)日公告2月營收84.17億元,月減40.1%、年增61.5%,主要衰退原因來自工作天數較少及產業淡季。
TPK累計今年前二月合併營收224.66億元,年增52%。TPK日前法說會曾預告,本季進入傳統淡季,估計營收季減三成,約為去年第3季營收水準,隨著產能利用率下滑,單季營益率約損益兩平間,公司仍力拚維持獲利表現。
此外,TPK全力發展奈米銀產品,預計今年第2、3季完成製程驗證及產線布建,可對今年底至明年初營收產生正面效益,TPK一直看好奈米銀是未來亮點,其材料性質在彎曲度、穿透度都優於ITO及金屬網格,未來切入新應用及新市場,主攻可撓式及超大尺寸觸控等市場為主。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19-03-08 00:13
---------------------------------------------------------
TPK(3673)連2年獲利 法人看法仍保守
TPK-KY宸鴻(3673)公布2018全年每股純益0.55元,已經是連續第二年獲利,TPK總經理兼執行長謝立群也表示,今年營運是「穩中透堅」;不過,法人出具最新報告表示,今年對於TPK來說可能仍是個過渡年,仍保守看待TPK表現。
TPK宸鴻策略長劉詩亮法說會上指出,第1季向來是傳統淡季,單季營收將較上季下滑30%,回到2018年第3季水準,產能利用率下降、產品組合不利,營業利益率約在損益兩平以上;展望2019年,由於大客戶產品在技術、外觀上都沒有太大變化,預期資本支出會降低至40億元水準,較去年減少三分之一。
TPK布局已久的奈米銀(SNW)也預計今年年中布置產線,年底前可以配合客戶端開始量產,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對營收產生正面效益;奈米銀彎曲度、穿透度都優於ITO、金屬網格,主攻可撓式及超大尺寸觸控等市場為主,希望未來三、五年可以全面取代ITO。
日系外資表示,展望第1季,TPK雖然營收強勁,但受到產品組合影響,利潤走弱;對於奈米銀發展,日系外資認為這對TPK來說是一個長期目標,但是短線上競爭加劇恐怕也會導致風險上升,雖然預估2019-2020年TPK每股純益可望落在0.7-1元,優於2018年的0.55元,但是,2019-2020成績恐難追上2017年亮眼表現。
國內法人表示,2018年TPK營收雖有成長,但本業虧損顯示產品結構轉差,展望2019年,TPK將透過良率改善提升客戶滲透率,而奈米銀是後續潛力產品,成本與ITO相較也不遜色,符合未來折疊式手機的需求,初期以超大尺寸觸控應用較快,然預估2019年恐仍難正面挹注獲利。
聯合晚報 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 2019-02-18 14:31
------------------------------------------------------
法人仍保守看待2019表現 TPK-KY(3673)股價平盤游蕩
TPK-KY宸鴻(3673)公布2018全年每股純益0.55元,已經是連續第二年獲利,TPK總經理兼執行長謝立群也表示,今年營運是「穩中透堅」;不過,法人出具最新報告表示,今年對於TPK-KY來說可能仍是個過渡年,仍保守看待TPK-KY表現。
TPK-KY今日在平盤附近遊蕩,低檔仍有買盤,日K浮現一根短紅K棒,守穩十日線。
TPK-KY宸鴻策略長劉詩亮法說會上指出,第1季向來是傳統淡季,單季營收將較上季下滑30%,回到2018年第3季水準,產能利用率下降、產品組合不利,營業利益率約在損益兩平以上;展望2019年,由於大客戶產品在技術、外觀上都沒有太大變化,預期資本支出會降低至40億元水準,較去年減少三分之一。
TPK-KY布局已久的奈米銀(SNW)也預計今年年中布置完成全產線,年底前可以配合客戶端開始量產,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對營收產生正面效益;TPK-KY一直看好奈米銀是未來亮點,技術上來看,奈米銀彎曲度、穿透度特性都優於ITO、金屬網格,主攻可撓式及超大尺寸觸控等市場為主,希望未來3、5年可以全面取代ITO。
日系外資表示,展望第1季,TPK-KY雖然營收強勁,但受到產品組合影響,利潤走弱;對於奈米銀發展,日系外資認為這對TPK-KY來說是一個長期目標,但是短線上競爭加劇恐怕也會導致風險上升,雖然預估2019-2020年TPK-KY每股純益可望落在0.7-1元,優於2018年的每股純益0.55元,但是,2019-2020成績恐難追上2017年亮眼表現。
國內法人表示,2018年TPK-KY營收雖有成長,但本業虧損顯示產品結構轉差,展望2019年,TPK-KY將透過良率改善提升客戶滲透率,而奈米銀可說是後續潛力產品,成本與ITO相較也不遜色,符合未來折疊式手機的需求,初期以超大尺寸觸控應用較快,然預估2019年恐仍難正面挹注TPK-KY獲利貢獻。
經濟日報 記者馬瑞璿╱即時報導 2019-02-18 12:26
--------------------------------------------------------
折疊手機正夯 TPK(3673)、達邁沾光
繼三星已亮相折疊手機的原型機,小米總裁林斌也在微博放上小米折疊手機的影片,同時還是一款雙折疊手機,也就是可以左右向後折,變成一般手機大小,再度掀起折疊手機話題,也為TPK-KY(3673)、達邁、明基材等折疊手機概念股再添題材。
去年三星在開發者大會秀出折疊手機原型機後,引起市場討論,緊接著也傳出LG、華為等手機廠都將推出折疊手機。林斌則是在微博放上自己把玩折疊手機的影片,將原來像是一款平板電腦的裝置,左右對稱向外折到機背,就變成一般手機的大小,螢幕上畫面也自動調整為適合手機的格式。
林斌在微博提到,小米克服柔性折疊螢幕技術、四驅折疊轉軸技術、柔性蓋板技術,以及使用者介面MIUI適配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後,做出第一款折疊螢幕手機,應該也是全球第一支雙折疊手機。
經濟日報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2019-01-25 00:21
----------------------------------------------------------
TPK(3673)減2.5% 連二月衰退
觸控模組大廠宸鴻TPK-KY(3673)昨(7)日公告去年12月營收125.27億元,月減2.5%、年增9.6%,連續兩個月衰退。
TPK去年累計營收1,134.81億元,年增5.8%。TPK-KY為蘋果iPhone XR觸控模組主要供應商之一,與GIS-KY各持五成訂單,但受到iPhone XR銷售疲軟影響,營收未能持續突破。
TPK原先產能滿載,但隨著iPhone XR銷售有疑慮,目前產能也正調節中,市場預料產能利用率開始下滑。此外,TPK去年全年資本支出75億元,今年資本支出尚未定案,但預料比去年略減。
TPK目前正全力開發的奈米銀技術,預計今年將在公共教育白板等大尺寸產品應用,手持式裝置因需要零組件、軟體配合,預估2020年至2021年才會有產品問世。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2019-01-07 23:22
------------------------------------------------------------
【觸控天王踩雷】保健食品公司竟賣王老吉 原來是掏空新手法
宸鴻董事長江朝瑞投資的生技公司-易宏生技監察人成立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發現,去年下半年公司帳上還有現金1千多萬元,到了今年2月卻只剩下3、400萬元,原因竟是蘇睿騏把錢拿去向大陸飲料廠買王老吉。
「做牛樟芝的公司怎麼會買賣飲料,還先付錢給人家,結果貨沒拿到,錢也追不回來。」易宏生技董事長開宇聲不可思議的說:「還有一些貨款有出去,卻沒有回來,我們認為蘇睿騏涉嫌掏空,公司也已對他提出刑事和民事的司法訴訟。」
然而,遭櫃買中心做出下興櫃處分後,易宏業務也快速萎縮,帳上3、400萬元現金也很快就燒完,「原本6月份要辦現金增資,我跟現有500多位股東協調,也找了開宇聲,但他也很為難,因為江朝瑞也算受災戶,現增沒辦成的結果,就是房租跟員工薪水都付不出來。」當時擔任代理董事長的李家豪無奈的說。
這幾年牛樟芝價格波動大,讓易宏情況更雪上加霜。「當初牛樟菇1兩賣到1萬3到1萬4,現在市價差很多,有身分證(DNA序列鑑定)的1兩還有4、5000元,沒身分證的剩下3千多元,如果賣出去立刻賠6、7成。要賣也要等股東會通過才能賣,不然就會圖利廠商;現有牛樟菇要十幾年才能採收,但現在只種3到4年不能採收,所以包括台糖和其他地主的租金也都欠著,確實付不出來,銀行有額度也不敢借,我們有苦難言。」李家豪說。
鏡週刊 文|陳仲興 攝影|董孟航 2018.09.18 09:42
-----------------------------------------------------------------------
【觸控天王踩雷】模範生公司遭爆做假帳 現金只剩10萬元
身價高達300億元、又是上市公司董座的江朝瑞,傳出投資的生技公司積欠員工薪資,對此,7月10日才接易宏董座的開宇聲則向本刊喊冤,積欠員工薪水確實理虧,道義上有社會責任,「但這全因董事長蘇睿騏掏空公司造成,過去我們對公司沒有控制權,不能要我們負責任。」
針對積欠員工薪水3個月的爆料,易宏生技董事長開宇宣表示,「現在公司帳上只剩下十幾萬元現金,才會沒辦法付薪水。我是來善後的,牛樟芝很難變現,從中國子公司匯回資金或是變現資產也要一段時間。」
本刊調查,目前身為大股東的江朝瑞,其實也是這樁投資案的受害者。由前震旦財務長蘇睿騏創立的易宏生技,一開始就對外宣稱,擁有從上游牛樟芝栽培種植到後端保健食品研發能力,以及行銷一條龍營運模式,又是全台灣唯一獲得國發基金投資的牛樟芝業者。
2015年,江朝瑞在新一輪增資成為最大股東,扛著國發基金和江朝瑞堅強股東陣容的招牌,易宏也順利在當年以35元的價格在興櫃掛牌,股價最高曾衝上49元。
令人訝異的是,看來條件不錯的「模範生公司」,卻在今年1月26日遭到櫃買中心實地查核後,發現疑似做假帳,原任董座的蘇睿騏在2月1日被迫請辭,之後雖改由李家豪擔任代理董事長,但櫃買中心仍做出下興櫃處分。
鏡週刊 文|陳仲興 攝影|鄒保祥 2018.09.18 06:59
--------------------------------------------------------------
【觸控天王踩雷】欠薪3個月員工 新董座攤手推前任
易宏員工投訴,「不管誰當董事長,員工有上班就該給薪水,資遣員工就要給資遣費,這不是董事長應該負的責任嗎?」
身價高達300億元,又是上市公司董座的江朝瑞,個人投資的生技公司竟傳出積欠轉投資公司員工薪資消息,對此,7月10日才接易宏董座(現為宸鴻投資長)的開宇聲則本刊喊冤,積欠員工薪水確實理虧,道義上有社會責任,「但這全因董事長蘇睿騏掏空公司造成,過去我們對公司沒有控制權,不能要我們負責任。」
易宏生技董事長開宇聲表示,「易宏前董事長涉嫌掏空,現在公司帳上只剩下十幾萬元現金,才會沒辦法付薪水。我是來善後的,牛樟芝很難變現,從中國子公司匯回資金或是變現資產也要一段時間。」
對於開宇聲的說法,員工回嗆:「不管是誰掏空,接董事長就該付員工薪水,不然為什麼接?」
「原本6月份要辦現金增資,我跟現有500多位股東協調,也找了開宇聲,但他也很為難,因為江朝瑞也算受災戶,現增沒辦成的結果,就是房租跟員工薪水都付不出來。」易宏總經理李家豪無奈的說。
鏡週刊 文|陳仲興 攝影|王均峰 2018.09.18 06:59
-----------------------------------------------------------
【觸控天王踩雷】生技股再爆地雷 江朝瑞投資牛樟芝失利
上週四(13日)凌晨2點,眾所矚目的蘋果新一代iPhone正式亮相,史上最大、最貴的新機,帶動蘋果與蘋概股齊漲同樂,但身為iPhone最大觸控面板供應商、台股前股后—宸鴻董事長江朝瑞卻笑不出來。
原來,江朝瑞個人投資曾上過興櫃的生技公司—易宏生技,竟爆發財務危機,從今年6月就開始積欠員工薪水,就連遭資遣的員工也沒領到資遣費。「易宏董事長就是宸鴻的投資長開宇聲,江朝瑞是易宏最大股東,不管誰當董事長,員工有上班就該給薪水,資遣員工就要給資遣費,這不是董事長應該負的責任嗎?」遭欠薪的林姓員工不滿的投訴。
公司位於內湖的易宏,成立於2010年,因擁有獨特的牛樟芝研發技術,又有國發基金入股近1成的背景,吸引江朝瑞在2015年投資1.52億元,成為持股22%的最大股東。「江董對抗癌特別關心,才決定投資。」易宏大股東對本刊透露。
鏡週刊 文|陳仲興 攝影|董孟航 2018.09.18 05:57
==========================================
宸鴻(3673)江朝瑞:觸控過熱 很怕投資人受傷
吸引58萬人抽籤的宸鴻,是今年來最受矚目的掛牌公司;市場預期宸鴻上市後漲幅將相當可觀,甚至有「抽中現賺30萬」的耳語。對事業曾經受到重挫的董事長江朝瑞而言,反而相當擔心這種局面,他認為最好不要當股王,避免造成投資人的過度期待。
「觸控技術其實沒有當股王的本錢。」還沒上市,就受到五十八萬人追捧的宸鴻董事長江朝瑞,語出驚人地說。
雖然距離上市進入最後倒數階段,財富即將暴增至二百億元,江朝瑞心中卻是憂喜參半。他擔心宸鴻股價被有心人炒作,讓散戶投資人受傷,曾經從事業的高峰跌倒,他非常了解失去財富的痛楚!
「觸控技術其實沒有當股王的本錢」 市場過熱 害怕散戶傷很大
短髮略微灰白的江朝瑞,在上市前夕特別從國外趕回台灣接受《今周刊》專訪。面對台灣投資人瘋狂熱情參與抽籤,這位觸控大王的臉上沒有太多得意,反而一再強調,「我覺得觸控實在是過熱,很怕投資人受傷!」江朝瑞知道新股最容易被炒手盯上,一旦成為目標,「你來我往一下,價錢就被拉到高點,到時候誰會被吸引接手呢?還是散戶。」他搖著頭說。
雖然已有很多消息指宸鴻可能上市就挑戰台股股王寶座,讓許多投資人寄予厚望,江朝瑞說,他實在很不想當股王,「而且以宸鴻的實力,不可能跟龍頭股比價,大概只能在台股列為中價位的股票。」
憂心歸憂心,但宸鴻能夠順利上市,可說是江朝瑞人生再起的巔峰;沒有早年一場痛苦的失敗,江朝瑞可能早已消失,沒有站在舞台中央的一天。
江朝瑞輔仁大學畢業後,一心想靠創業打天下。由於當時擔任華映總經理的,是年齡和江朝瑞相仿的林鎮源,憑著兩人的私交,江朝瑞做起映像管貿易的生意,藉此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一九八四年,他更和大哥江朝宗共同成立台灣錄霸(TVM),進軍錄影機和監視器市場。靠著江家和林家兩代交情,當年錄霸從不擔心缺料,而且直接向源頭取件,所以利潤空間比其他業者更大。因此在八○年代,錄霸曾衝進台灣五百大企業排行榜,甚至一度準備掛牌上市。
然而,年輕就登上事業高峰的江朝瑞,馬上遇到人生第一個考驗。九○年代起,源興、美格、中強等後起之秀「遍地開花」,錄霸面臨直接挑戰。
「十塊錢去,回來剩下不到一塊」 在印尼體驗從雲端跌到地獄
價格殺到見骨,為了生存,只好到印尼設廠。只是江朝瑞沒想到,去印尼,竟是一段漫長惡夢的開始。「當時非常悽慘,十塊錢去,回來剩下不到一塊!」說話時,鮮少出現肢體動作的江朝瑞,伸出一根孤零零的食指,像是他在印尼孤立無援的情境。
當年錄霸到印尼投資設廠,每月最高生產十萬台監視器,產能十分龐大。但是賺來的錢,卻比不上匯率貶值的速度,因為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印尼盾幣值狂貶;江朝瑞回憶,這讓外商幾乎血本無歸,而且無一例外。「匯進去是一比一千四(美元兌印尼盾匯率),出來變成一比一萬二!」江朝瑞搖著頭說。
比匯率貶值更嚴重的傷害,是股東的貪婪。江朝瑞發現,印尼合夥人不僅私下將錄霸名稱在當地註冊專利,又將免稅的出口配額轉內銷「賺差價」,無法忍耐合夥人行徑的江朝瑞,決定出錢買下對方股份。
不料更嚴重的事情隨之而來,「鑽漏洞的是他,要補稅的卻是我!」江朝瑞不甘心被誣告,雙方糾纏許久,到處碰壁的江朝瑞,斷然決定放棄投資回台。「官司輸贏已不重要,耗下去只是浪費時間,不可能換回投資。」江朝瑞難掩黯然地說,「那時我才深深體會,銀行借給你現金,就算買的廠房、土地都有價值,但要歸還的還是現金!」這次大賠七億元,是他人生最痛的一場挫折。
「機會真的來了!」從發展觸控到與蘋果合作
「錢啊,有毒!」想起當年股東的背叛,江朝瑞語重心長地說,只要牽涉到錢,人心就會改變,即使親密的朋友也會變質,他這輩子借出、未收回的帳款至少有五億元,「錢」讓他對人性有更深刻的體會。
直到最近宸鴻即將上市,這個毒藥還繼續發威,最近舊股東、老朋友出面指控他「掏空公司」,想要藉機分享成果的意圖令他更加感嘆。面對榮美開發檢舉,江朝瑞解釋,宸鴻和錄霸是彼此獨立的公司,並沒有交叉持股;此外,榮美負責人蔡榮泰持有近七%錄霸股權,他也願意買回,「但他持股已質押給銀行,沒有股票可買回,我該怎麼付款?」說話的江朝瑞,顯得十分無奈。
即使收縮營運規模,江朝瑞的考驗仍未結束。後來,CRT監視器報價已經由高峰期的每台二百美元,一路滑落至五十美元。一筆來自美商ELO的這筆訂單,讓他看到了人生的新希望。
江朝瑞發現,只是將監視器加裝電阻式觸控模組再出售,終端價格就高達五百美元。為了避免與客戶直接競爭,一九九六年出貨後,江朝瑞決定繞過電阻式技術,朝較少人投入的電容式觸控鑽研,當時他已預見,小尺寸觸控螢幕將是手機的未來主流。
然而,過去江朝瑞從無手機的製造經驗。為了持續練兵,他以個人身分接下昔日客戶經營的貝爾達公司(Balda)亞太區總裁,一方面為老朋友兼管亞洲業務,二方面試圖透過生產機殼的貝爾達,建立與手機品牌的關係,嘗試打入手機供應鏈,雖然歷盡辛苦到芬蘭訪Nokia高層,當面展示觸控的運用,卻因Nokia不識貨而再度受到挫折。
直到○三年某一天,蘋果業務代表透過美國客戶介紹主動上門,他才覺得:「機會真的來了!」於是雙方在極度保密情況下,開始嘗試合作開發觸控手機。
這一年,蘋果推出第一代迷你音樂播放器iPod mini,股價剛剛漲過十美元,僅僅是目前價位的三十分之一;至於江朝瑞,則是從印尼投資慘賠中「爬」出來的創業家,公司輔導上櫃作業撤回不久。兩家「看起來還好」的公司一拍即合,兩年之後,第一台試產的iPhone正式對外亮相。
當時蘋果拿著手畫的觸控螢幕到處找人代工,但沒有人要理睬計畫跨入手機市場的他們;江朝瑞知道蘋果是他人生後半場最重要的機會,拚命想把握住它,「我們小公司比較願意配合,一個月就做出實體可以動的面板!」他興奮的說,靠著長期研發的技術及專注的服務,他一舉吃下蘋果的訂單。
「忘了它就能走出來」 大起大落 感謝人生給的磨難
「我們的大客戶像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一樣,只要你做零件,根本不會說要做什麼用途!」江朝瑞回想與蘋果人員的互動,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蘋果保密到家的功夫,雖然替蘋果代工超過上億台的iPhone、iPad螢幕,但是江朝瑞七年來從未見過蘋果執行長賈伯斯一面,但是他可以充分從蘋果人員互動中感受到賈伯斯的意志及「龜毛」,「他真的不是普通人,沒有他的執著,蘋果不會有今天!」他敬佩地說。
面對三十年來事業的大起大落,江朝瑞對於敵人競爭、朋友及員工的背叛,沒有怨言,反而感謝這些人生的磨難讓他獲得更甜美的果實。他舉例,過去曾有一位主管美洲的業務經理,因為盜用公款而被解聘;然而這位不適任的員工,正巧也是說服ELO對錄霸下單的功臣。「是他介紹ELO給我認識,才讓我進入觸控領域,他是仇敵還是我的恩人呢?」他感嘆的說。
江朝瑞拿出口袋中的iPhone,手指點出一幅照片,他大聲朗讀著,「不要為惡人心懷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原來他把聖經的經文拍下存在手機裡,時時提醒自己。忘掉磨難,感謝折磨過他的人,是江朝瑞可以從谷底翻身的重要原因,「你不能深陷在挫折及磨難中,忘了它就能走出來。」他爽朗的笑著說。
江朝瑞
出生:1953年
現職:宸鴻科技董事長
學歷:輔大企管系
經歷:台灣錄霸公司總經理
宸鴻「開國」三大將 施國清、張恆耀、孫大明
宸鴻從一家沒有營收的小工廠,發展到員工3萬人、年產4000萬片玻璃觸控模組的「觸控大王」,江朝瑞知人善任是很重要的成功因素。其中,先後投效的總顧問施國清、技術長張恆耀和總經理孫大明等人,對宸鴻的功勞最大。
來自大同體系的施國清,今年已接近70歲,身體仍很硬朗。當年在大同任職期間,施國清就是老董事長林挺生相當倚重的總廠長,江朝瑞因此在他退休後,邀他擔任總顧問,為宸鴻擘畫出詳細的建廠藍圖。
和蘋果共同開發投射式電容觸控技術的技術長張恆耀,則是宸鴻取得關鍵進展的靈魂人物。在致福電子任職時,張恆耀就是專心研究觸控技術的一號人物;轉到主攻觸控產品的突破光電後,張恆耀本來有機會做出具體成果,不料因母公司總經理陳鴻鈞的治理漏洞,公司爆發重大虧損,還被打入全額交割股,員工作鳥獸散。最後在朋友介紹下轉戰宸鴻,而張恆耀也終於在宸鴻繳出漂亮成績單。
在摩托羅拉工作長達20年的孫大明,則是江朝瑞最夢寐以求的大將。同業認為,孫大明有長期的產線管理經驗,又來自零組件起家的摩托羅拉,是提升宸鴻生產效率的不二人選。果然在孫大明坐鎮之下,宸鴻的生產良率從個位數一路升上8成,一舉達成量產目標。
今週刊 文/周岐原 攝影/劉咸昌 2010-10-28 14:52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769/post/201010280016/%E5%AE%B8%E9%B4%BB%E6%B1%9F%E6%9C%9D%E7%91%9E%EF%BC%9A%E8%A7%B8%E6%8E%A7%E9%81%8E%E7%86%B1%20%E5%BE%88%E6%80%95%E6%8A%95%E8%B3%87%E4%BA%BA%E5%8F%97%E5%82%B7
--------------------------------------------------------------------
敢向大客戶蘋果說不!宸鴻江朝瑞的三三三理論
上周末,特別去了一趟台中后里科學園區,參加由 宸鴻 及 達鴻 合資的大鴻先進動土典禮,與宸鴻董事長江朝瑞與總裁孫大明有一番訪談,其中談到一個重要的經營觀念,可以與大家分享一下。
在全球觸控面板產業中,宸鴻具有舉足輕重的龍頭地位,不僅早在觸控產業起飛前就已切入,更是蘋果在觸控面板最重要的供應商。宸鴻從無到有,由一家小企業蛻變到營收超過二千億元,更是台灣電子業靠著技術創新、白手起家創造大財富的典範。
不過,宸鴻在2010年掛牌後,卻陸續引發不少風波,從大股東賣股、股利配發,到競爭者不斷放話等,即使宸鴻每年獲利都很好,但股價表現似乎很難與獲利看齊。其中,蘋果推動嵌入式(in cell)觸控技術,新款手機iPhone5不再倚賴宸鴻,對宸鴻股價衝擊最大。
宸鴻早年只有一個蘋果客戶,即使在2011年,蘋果訂單還占宸鴻七成的營收,但只貢獻三成的利潤,也就是說,蘋果雖然下了最多訂單,但價錢卻最差,宸鴻必需靠其他客戶貢獻主要獲利。江朝瑞向來低調,很少接受媒體採訪,但幾次我在現場的訪談,他一提到「水果公司」,總是有那麼一點不以為然。
江朝瑞的抱怨是很自然的,因為這是所有台灣代工及零組件廠商的共同命運。國際大廠來台採購,只會到處殺價,台商為了爭取訂單,只能擴廠、降價,一路配合,可是,一旦這些大廠變心或業績變調,不論技術改變或庫存風險,最後都要台商自己承擔。
😃創業要搶快!點此加入會員,開啟主題訂閱,創業動態第一手掌握不漏接👉
為了不被客戶予取予求,江朝瑞很早就開始「去蘋果化」,近來更大幅增加Android及Windows 8等新陣營的客戶。2012年,蘋果占宸鴻的營收比已降至五成,至於新客戶則快速提升,亞馬遜、微軟都貢獻一成以上營收。在分散客戶上,宸鴻已邁出一大步。
蘋果受到三星及其他競爭者的追趕,如今品牌不再一支獨秀,股價還下跌三成,許多蘋果概念股業績都下滑,但靠蘋果起家的宸鴻卻未受波及,去年還成為台股獲利王,原因就在經營者早有覺悟,不一味討好客戶,甚至敢拒絕利潤不好的訂單,有這種體悟與企圖心,企業才能建立長久的競爭力。
在營收占比上,江朝瑞希望達到「三三三」的目標。也就是說,希望未來蘋果只占宸鴻營收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要給其他最有成長潛力的客戶,最後三分之一則給一直存在業界的客戶。三三三的理論,進可攻、退可守,對公司的發展會更均衡、更健康,這個想法,很適合提供給台灣其他供應鏈的CEO參考。
其實,從產品特性來看,觸控面板並非全是標準產品,很多是為客戶量身訂做,而且產業特色比較接近黑手,工廠潔淨度完全無法與半導體、面板這種近乎無塵的環境相比,但這就是為何許多博士級面板人才,在觸控產業表現遠遠不如宸鴻的原因。
在產業激烈競爭下,台灣有很多電子業已不再居領先族群,絕大多數的企業,後面都有追兵,必須想盡辦法擺脫別人,但宸鴻不僅能夠保持領先,還能身段優雅、不急不徐,今年並且 在廈門及台灣同步擴廠及招人,就像孫大明說的,現在觸控產能嚴重不足,淡季時產能都已滿載,接下來的旺季一定更缺,今年宸鴻業績肯定會比去年好。難怪宸鴻最近股價表現強勢,成為台股的新高價F4。
這幾年,我持續關心台灣電子業的競爭力,觸控是台灣很少數還能維持領先的產業,全球占有率超過五成,更是少數可以大幅領先韓國的產業,但兩年前韓國已喊出2020年要成為全球前兩強,隨著觸控應用大幅普及,手機、平板、筆電、一體成型電腦甚至汽車,觸控的技術與應用都更加多元化,台灣業界恐怕要有更大及更快的整併與合作,才不至於被韓國追上。
數位時代【科技評論】林宏文 2013.03.13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26921/BN-ARTICLE-26921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