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負利差問題嚴重 恐有外資壽險再撤資
惠譽國際信評昨指出,台灣壽險業負利差問題的嚴重性為全球第1,大型外商壽險公司在母公司財務壓力及負利差問題下,陸續退出台灣市場。國內壽險業者的財務會計制度如想符合國際會計準則第4號公報(IFRS 4)的第1階段,恐怕還要增提8000~9000億元責任準備金。
從今年2月至今,包括ING、保誠人壽、全球人壽和南山人壽等外商壽險,在衍生的資本壓力下,紛紛出售在台營運據點。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表示,外商壽險離開台灣,已凸顯出在極低利率環境中,舊有保單負利差問題相當嚴重。
李信佳指出,為了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金管會計劃在後年(2011年)實施國際會計準IFRS 4(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4)第1階段,也就是會計準則「40號公報」。
他說,如果比照歐洲標準,目前整體壽險市場責任準備金約有8兆元或9兆元,平均還需要再提存10%至15%,約為8000~9000億元,將促使壽險業增資壓力變大。
政大會計系教授許崇源指出,國外是以較保守作法,尤其是將投資報酬率計算基準降到類似存款、債券等無風險商品的低利率,造成資產折現後,低利率無法應付高利率保單,負債就會無意間擴大,在負債認列不同情況下,就會影響股東權益縮減,進一步影響公司布局。
不過實踐大學風險管理保險學系兼銀行保險研究中心主任彭金隆表示,雖然落實IFRS 4是趨勢,不過有關IFRS4負債該怎麼評估,在國際會計準則上還沒有一致性的做法,究竟如何計算出負債的市價,主導會計原則的美國和歐洲都還在吵,原則朝這個方向前進可以確定,「但要搭什麼交通工具都還在吵。」
利率前景不利於發展
彭金隆指出,IFRS 4上路後,保險業者要估計未來有多少負債時,就是預估將來要付多少錢,但是因為用不同利率折現水準就有差異,使用利率的高低會影響負債,市場對保險業者能否接軌的批評有點早。
李信佳指出,根據ING、保誠人壽和全球人壽的揭露,出售台灣公司資產很明顯的降低這些外商公司母公司所在國家,在嚴格的償付能力標準下,所須增提的經濟資本,顯示出國際間保險監理的差異。
李信佳表示,國內保險業者最壞的時機可能過了,但挑戰仍很大,因為利率前景仍然不利於壽險產業發展。他強調,不排除還有外資壽險再撤出台灣市場,但目前僅存的12家外資壽險公司,市佔率才1成,因此對國內壽險市場的影響極小。
不過惠譽信評指出,由於博智金控主導的集團明顯以舉債籌資方式購併南山人壽,市場關切博智此舉可能會有付息壓力,容易造成經營權不穩,影響南山人壽經營穩定性,未來可能進一步影響南山人壽的評等,相較之下,中信金(2891)旗下中信銀的資本適足率高達14.2%,高於標準8%,購買南山人壽對中信金助益較大。
報你知
第4號公報
國際會計準則第4號公報(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4),專用於保險契約計算認定上,為符合原則,台灣會計準則委員會擬定「40號公報」,最快將在2011年實施第1階段。其主要精神是規定保險公司須以最無風險的利率,計算保單應提存的責任準備金。過去很多高預定利率的傳統型保險,預定利率高達8%,若以目前政府公債利率1.471%計算,普遍面臨提存準備不足問題。
學者:原則正確細節未定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116656/IssueID/20091126
蘋果日報【陳瑩欣╱台北報導】2009年11月26日
--------------------------
壽險業:惠譽亂講 危言聳聽
惠譽信評昨表示,台灣如實施國際會計準則第4號公報(IFRS 4)第1階段,整體保險業要再提列責任準備金8000~9000億元。壽險業者大喊:「亂講!」「危言聳聽!」,認為第4號公報對台灣壽險業的衝擊並沒有這麼大,保險業會計師也認為不會超過千億元。
提存估低於千億
新光金會計部協理徐順鋆表示,過去壽險業提存責任準備金,實際上是很穩健的,如果是預定利率1.75%的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是依照1.25%計提;8%的預定利率也依照6.25%的利率計提。
未來即使實施第4號公報第1階段,也是以目前依照壽險業投資、保單的利潤等最適模組去跑,絕大部分壽險業者,應該都做得到,應該沒有要提存8000~9000億元的問題。
1位保險業簽證會計師也表示,金管會曾做過調查,實施第4號公報第1階段壽險業要增資金額絕對不會超過千億元,否則對壽險業來說衝擊過大,金管會也不敢貿然就實施。
第2階段還須時間
徐順鋆表示,惠譽信評所說的要增提8000~9000億元,是第4號公報第2階段,依照無風險利率計提責任準備金,也是負債按照現在公債不到2%的利率去計提。
增提準備金問題在國際上爭議頗大,尤其是日本、美國或者其他亞洲國家,國內有長年期終身保險的國家,都會面臨增提準備金的問題,亞洲國家現想組成委員會,力抗歐洲的會計準則,要進入第2階段實施,恐還要一段時間。
壽險公會秘書長洪燦楠表示,第1階段根本還沒有所謂提存責任準備金問題,而是在財報上劃分清楚保單及投資合約等,所以,並不如惠譽信評所說,壽險業者會出現增資潮。
蘋果日報【吳靜君╱台北報導】2009年11月26日
1/2CAFE'
- Nov 26 Thu 2009 23:53
4號公報後年上路 壽險業須提存 近兆準備金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