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 年初始,新年新氣象的歡欣馬上就壟罩在一連串企業大規模裁員的壞消息中。宣布裁員的企業多是世界級的國際企業,加上每家所公布的裁員人數屢創新高,更讓這個新年蒙上一層灰。

意外的裁員

電力系統提供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宣布裁員兩萬人,NEC 也宣布全球裁員兩萬人,鋁生產公司美鋁公司(Alcoa)1 萬5 千人、航空業龍頭之一波音公司(Boeing)1 萬人、輝瑞大藥廠(Pfizer)8 千3 百人、飛利浦6 千人,以及其他企業大舉裁員人數累計達數萬人。《富士比》雜誌報導,從經濟衰退以來,美國的失業人口已經朝向300 萬人大關不斷增加中。

與以往經濟衰退時期不同的是,這次金融海嘯所衝擊的不僅限於科技業或製造業,而是「機會均等的蕭條」(Equal Opportunity Recession),波及至整體經濟的每個角落。失業人口不再限定是某個族群,可能是資深員工或剛畢業的職場新鮮人、可能是位居要津的高薪主管或是高學歷族群、可能是家人鄰居、也可能就是你自己。

被裁員或許是職涯的意外事故,但是曾被視為生活全部的工作,當初卻可能只是人生的偶然。許多人因為這波不景氣被迫離開已經付出十多年青春的職位,或是揮別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重新審視下一步該往哪裡去。而在審視的過程中發現,過去所做的工作其實並不是自己所愛,至於自己愛的是什麼,可能歷經多年職場磨練後,早已消失殆盡了。

美國《商業周刊》的職場觀察專欄作家瑞恩(Liz Ryan)最近收到不少失業讀者寄來的信,尋求尋找職場下一步的建議。例如身為某部門總監的蓋瑞,二十出頭就進入一家中型企業,一晃眼過了近20年,曾經升官兩次、月入數十萬,卻不愛自己的工作。如今蓋瑞因為經濟不景氣被迫離職,想趁此機會擺脫過去工作、找到下一個新出路,但卻不知從何著手。

偶然的職涯

許多人都和蓋瑞一樣,有所謂「偶然的職涯」經歷。他們之所以從事採購、財務、行銷或人事行政的工作,並非出於自身有意識的職涯規劃,而是一切都這麼巧合、偶然地發生了。

主因可能是在求學階段,沒有機會好好規劃可能的職涯藍圖,畢業後就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試遍幾個機會,發現其中一個還算可以的就定下來,當作謀生工具。

有人雖然在這波裁員潮中倖免於難,但也擔心自己會不會名列下波名單。凱西一直是公司內表現良好的員工,不僅老闆賞識,客戶也對她的靈活反應與服務讚譽有佳,同事也喜歡向她討教建議。

然而,凱西最近卻面臨自己不想面對的瓶頸。可能只是小小的出錯都讓她忍不住想要大發脾氣,不然就是提不起勁工作,疲累不斷累積,不知該如何解脫。凱西的例子可能就發生在同事、甚至自己身上:對於工作,始終希望能被認同、期望能夠不斷晉升、告訴自己所有障礙都只是暫時的。但卻又不得不承認,有時一切停滯住了,老是原地踏步的現實一點一滴啃蝕自己的內在。看到大批裁員的新聞不斷上演,慶幸自己保有工作的同時,還伴隨著些許罪惡感、無助甚至沮喪。

要掙脫瓶頸的桎梏、重新找尋職場方向的急迫性不遜於被迫裁員的失業者。換個角度想,面臨職涯停滯階段,其實是在提醒你該好好的在這關鍵時刻來個徹底的審視,或許只是個簡單的調整步伐或是工作態度,都會讓你的職涯有全然不同的改變。

自我評估 重新找到職場方向

不管是被迫轉換職涯或是面臨工作瓶頸,自我評估重新找到自我價值,是突破現狀的第一步。就業市場變遷快速,那些很快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求職者,都是明確知道自己方向的人。例如,如果希望成為在「組織發展」方面發揮所長的人資,就應聚焦在人力發展的範疇,福利與薪資制度就不是重點了。

職場方向其實是項資產,如何將過去的角色轉化成現在的角色,並且對想做的事情有明確遠景。如果一路走來的過程都是意外,失去你擅長卻沒興趣的工作,或許是找到職場方向的最佳契機。即使你面臨時間與財務壓力,必須在短時間內找到新工作,但是找到你想要前進的職場方向,仍是很值得的投資。過去曾有意外職涯的求職人,所犯最大錯誤,是在方向釐清前就急著採取行動。在履歷表上最典型的自我介紹是:「我在管理和行銷方面有多年經驗,並擁有領導、預算編列、溝通、營運、生產管理和銷售的技能。」這段描述背後所透露的訊息是:「我不知道我在工作上到底做了什麼,或許你看了履歷表可以幫我找出答案。」

在經濟榮景時,這種寫法或許還有機會,但是在經濟蕭條時,這種寫法是完全無望的。要找到工作,你必須要表現出自己是這份職缺的不二人選。而誰才是不二人選?是什麼領域都嘗試過,但是卻什麼領域都只知道一點點的求職者?還是如獵鷹一般鎖定目標、準備拿下這機會的求職者?

求職方向不一定是要從人格測驗或者是性向測驗才能找到。只要問問自己和最好的朋友以下3 個問題就能找到答案。我擅長什麼?我喜歡做什麼?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專業上,身旁的人會希望從你身上得到哪類的意見和協助?

開始有意識規劃職涯

從意外職涯邁入規劃職涯,還有一項重要的是必須銘記於心:雇主要的到底是什麼?你可以決定下一個工作是要做訓獸師或是珠寶設計師,但是如果雇主要的不是這些才能,你還是需要持續找出能夠兼顧才能、熱情和需求的工作方向。

失業或許是你職涯中的危機,但是聰明地利用這個機會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就能夠把危機成為轉機。沒有人知道未來要花多久時間才能找到適合的工作,但是利用這個時間一邊充實自己,一邊找工作,便是最好的投資。

美國杜克法學院畢業、35 歲的潔西卡或許是個能鼓舞人心的例子。被資遣後的8 個月中,她善用自己的法學專業到慈善機關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在法學院上課、在兩個非營利機構擔任董事、家教、保母,在這些工作間的空閒時間則是打電話給雇主、投履歷。「我把找工作當作是一份工作。」她說。

此外,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她仍然參加社交活動維持人脈,並且透過義工工作得到了最成功的人脈關係。先前她曾在義工活動中認識的律師,之後成了決定她是否能進入那律師所任職的事務所的決議成員之一。最後一通電話就讓她得到了這份工作。

這過程看似容易,但是潔西卡掌握了方向並且努力不懈的態度讓她再度回到職場。不管怎麼被面試者拒絕或批評,或是在光鮮亮麗的社交場合中勇敢地遞出自己印製的名片向大家推銷自己,都是為了能實現自己的方向。

就算你做了全盤的分析和計畫,如果你少了決心去行動,那麼改變還是非常微小。挫折、犧牲和有時的失敗總是會在你做了決定後發生。問問自己:你是不是想改變?並且百分之百說服自己去成功完成?有了決心,你才能向前邁出第一步。請領失業補助的排隊人龍,近期應會變得更長。
30雜誌 第 55 期 2009.03.01 出刊 作者:陳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4112 的頭像
    a4112

    a4112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