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第一季為電子產業淡季,不過,機殼廠元月營收仍創下佳績,可成(2474)在平板、手機兩大產品線支撐下,第一季營運可望優於去年同期,元月合併營收為32.98億元,創1月同期營收歷史新高;至於鎂合金機殼廠華孚(6235)去年全年EPS轉虧1.34元,但元月營收為2.94億元,年增166%,股價早盤急攻上漲停板。
華孚去年合併營收約21.55億元,較2011年的16.36億元成長32%;不過,獲利表現方面,去年度因提列大陸離職人員經濟補償金、上海廠遷廠等費用及業外損失,總金額估達1.57億元,使得去年度稅後虧損約2.16億元,反較2011年的虧損2000多萬元增加;華孚2012年每股虧損約1.34元,則較2011年的每股虧損0.14元擴大
不過,華孚為提升生產效益、降低營業費用與管理成本,一年多前開始啟動上海廠遷廠計畫,將上海廠現有產能與設備陸續挪移至昆山廠,而今年仍將持續進行,且產能利用率已較先前改善,而2012年在薄型化筆電需求,與母公司神基(3005)的強固型筆電訂單穩定挹注下,去年度營收表現持續改善,今年元月營收更是明顯回溫,單月營收為2.94億元,年增率166.01%,激勵今日股價早盤登上漲停板。
可成元月營收32.98億元,受NB淡季影響,月減12.2%,但因有iPad Mini訂單挹注,較去年同期成長17.1%,創同期新高。展望第一季,在平板、手機兩大產品線支撐下,第一季業績將較去年同期成長,主要是宏達電(2498)蝴蝶機熱賣,加上即將發表的旗艦機種M7近期積極拉貨,預估單月出貨量達100萬支,且蘋果小平板銷售成績亮眼,支撐可成本季營運較上季衰退幅度縮小。
【聯合晚報╱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2013.02.18 02:41 pm
----------------------------------------------------------------
去年轉虧,華孚重挫
華孚 (6235) 去年提列一次性非常態費用及業外損失,全年EPS轉虧1.34元,早盤股價跌逾半根停板。
華孚101年第四季單季自結合併營業收入約7.6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16億元成長約85%;損益方面,101年第四季單季稅後虧損約1.0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虧損218萬元增加。
累計101年度自結合併營收約21.55億元,較去年100年度同期的16.36億元成長32%;損益方面,全年度因為提列大陸離職人員經濟補償金與上海廠遷廠等一次性非常態營業費用及業外損失金額1.57億元,致稅後虧損約2.16億元,每股稅後虧損1.34元。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13/01/25 10:37
---------------------------------
華孚(6235):中鎂科技(上海)空污處理均符合標準,營運正常
證交所重大訊息公告
(6235)華孚-說明有關工商時報A1版之報導
1.傳播媒體名稱:工商時報
2.報導日期:100/10/19
3.報導內容:本公司轉投資之中鎂科技(上海)公司遭大陸環保團體點名為毒蘋果供應鏈廠商
4.投資人提供訊息概要:不適用
5.公司對該等報導或提供訊息之說明:
本公司轉投資之中鎂科技(上海)公司多年來均致力於環保節能之努力,空污處理均符合相關標準,營運正常。
另外本公司與中鎂科技 (上海)公司之客戶群分散,媒體報導引用資料與實際現況不符,特此澄清。
100/10/19 11:49:57
-------------------------
也是毒蘋果?華孚(6235)委屈走跌
華孚 (6235) 上海中鎂科技遭點名毒蘋果,華孚澄清指出,中鎂科技生產規模與同業相較為小,廠區內噴塗線的活性碳過濾系統亦皆完善,而部分CNC機台也早已移至居民密度低的昆山廠區,因此中鎂科技從來沒有接獲過居民的陳情抗議,遭點名甚覺委屈;但華孚並不願透露該公司手上是否有蘋果訂單。華孚股價早盤開高震盪下跌!
華孚近日公告私募2千萬股,每股價格10元,由母公司神基100%持股之丰廣投資全吃。
神基 (3005) 集團持股從原本約28.5%增加到37%左右。
根據半年報,華孚目前銀行借款約7億元左右,一年內到期之長期負債3.12億元,華孚指出,由於銀行借款多為海外與中國大陸借款,借款利率較高,因此此次私募主要目的就是要償還銀行借款,降低利息負擔,並且隨著Ultrabook的起飛,擴大營運規模。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11/10/19 11:24
--------------------------
Ultrabook低價化,華孚今年拚損平
鎂合金機殼廠華孚 (6235) 積極調整營運體質,第2季EPS為0.07元、轉虧為盈,8月合併營收為1.57億元,月增11.3%,來到今年高點,由於NB品牌廠將陸續推出Ultrabook,其中金屬機殼是輕薄筆電的首選,以鎂合金製程為主的華孚,看好Ultrabook低價化趨勢,並配合神基集團高玻纖技術,積極爭取訂單,全年力拚損益兩平。
另外,華孚昨(19)日公告將辦理100年第1次私募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2,000萬股,實際私募價格每股10元,神基 (3005) 100%持有子公司丰廣投資將斥資2億元,取得增資後12.39%股權,目前神基集團持股約增加至37%。華孚表示,主要用來償還銀行借款和充實營運資金。
受到8月營收成長、Ultrabook題材,加上集團全面作多,昨日盤中攻上漲停,鎖在13.25元。
華孚表示,NB客戶為降低Ultrabook售價,對成本較低的製程仍很有興趣,加上母公司神基先前表示,高玻纖技術已獲NB廠採用,將以可提供多種製程、材質的優勢,爭取NB客戶。
法人表示,華孚今年接單已有獲利,第3季營收約與上季持平,但受大陸社保漲價,每月每一位員工約增加人民幣200~300元的支出,成本壓力大增,導致Q3可能小幅虧損,全年可望損平。
工商時報─記者詹子嫻/臺北報導 2011/09/20 08:03
-------------------------
志聯、華孚9日起恢復信用交易
證交所指出,志聯 (2024) 、華孚 (6235) 經審核上市公司100年半年度財務報告每股淨值資料後,公告每股淨值回復至票面以上應恢復融資融券交易者,並公告自明(9)日起恢復信用交易。
【時報記者王淑以台北報導】2011/09/08 08:35
-------------------------
華孚擬處分桃園廠
華孚科技 (6235)今天董事會通過決議,為改善財務結構並取得充裕營運周轉金,擬向今年股東常會提案處分桃園市大智路廠房。
該廠區土地與建築物,截至99年12月31日止帳面價值為新台幣2億3714萬元,依中華徵信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於100年3月8日出具估價報告書,鑑價參考金額約為新台幣4億8703萬元;另依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於100年3月8日出具估價報告書,鑑價參考金額約為新台幣5億521萬元。
董事會決議以不低於新台幣5億521萬元為基準,並參考不動產市場狀況與公司未來資金需求情形,於股東常會決議通過後,授權董事會適時辦理。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1-03-17 18:45
-----------------------
華孚去年每股淨損0.68元
華孚科技 (6235)今天董事會通過99年度營業報告書與財務報表,稅後虧損為新台幣1.91億元,較前一年度縮減83%,EPS 為-0.68元。
華孚99年度合併營收為15.03億元,較98年度23.88 億元下滑37%;合併營業毛利為7961萬元,較98年度合併營業毛損4.14億元大幅改善;合併稅後純損為1.91億元,較98年度純損10.97億元大幅縮減83%;99年度稅後每股虧損為0.68元。
華孚表示,由於去年財報呈現虧損,董事會同時決議99年度將不分配股利、員工紅利及董監事酬勞。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1-03-17 18:45
----------------------
華孚遷廠影響 Q1營運淡
鎂鋁機殼廠商華孚 (6235)規劃將上海現有廠房遷移至昆山,受到機器設備陸續遷移影響,華孚表示,第1季營收將受到影響,呈現較淡表現。
華孚內部初步預估1月自結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 9000 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逾35%。
華孚表示,在成本考量下,上海廠房目前正進行遷廠,過年前機器設備已陸續打包遷移中,在分批遷移過程中,預計上半年營收都會受到影響。
展望今年,華孚指出,公司主要以筆記型電腦 (NB) 客戶為主,在維持既有客戶穩定供應下,積極拓展平板電腦,期望能為營運帶來較佳的成長動能。
不過,就整體量而言,平板電腦相較一般筆電,機殼面積等於少掉一半,只剩一片,不過初期毛利率有機會優於NB。
華孚日前因申請辦理減資,因交易所對2009年常熟廠出售給神基,獲利認列年份與會計師有歧見,最後遭金管會來函要求重編98年上半年至99年前3季的財報。
元月21日華孚公布新財報,98年每股稅後純損多出 0.2元、99年前3季每股純損則減少0.1元。
華孚97、98連續2年虧損,在神基入主後,去年前3 季每股純損為0.56元,但虧損幅度已較前年同期縮減 82%,主要因2008年及2009年產能利用率低,提列大量資產減損。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1-01-31 15:58
-------------------------
華孚前3季每股淨損0.57元
華孚科技 (6235)今年前3季營業收入為新台幣1.30億元,較去年同期4.63億元衰退72%;損益方面,99年前3季稅後虧損 1.62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8.83億元縮減82%,每股淨損0.57元。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0-10-29 11:36
----------------------
華孚H1稅後每股虧0.39元
)華孚科技 (6235)公布上半年每股稅後虧損0.39元,相較於去年同期每股虧損1.77元,已有改善。
華孚99年度上半年經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告,上半年累計合併營收為7.26億元,較去年同期15.30 億元下滑53%;合併純損為1.1億元,較去年同期純損4.63億元,大幅縮減損失幅度76%;每股稅後虧損0.39元。
就單季表現來看,華孚科技第2季單季合併營收為 3.54億元,較第1季3.73億元,減少0.19億元;華孚表示,第2季單季稅後虧損控制在0.29億元之內,較第1季單季虧損0.81億元有所改善。
華孚表示,第2季虧損改善的主要原因在於毛利率的提升與營業費用的降低。
華孚從98年第2季開始,各季單季虧損分別為2.27 億元、4.20億元、2.11億元、0.81億元與0.29億元。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0-08-31 08:45
-------------------
華孚桃園廠遭竊 損失初估400餘萬元
華孚科技 (6235)公告今天凌晨發現桃園廠遭人闖入行竊,初估可能損失約為新台幣400餘萬元。
華孚表示,廠房配電設備遭到破壞,另有部份電纜線遭竊,失竊損失目前由公司相關部門進行清查,初估可能損失約400餘萬元。
華孚指出,因台灣桃園廠目前僅供倉儲使用,因此對公司財務或業務並無重大影響。目前已報請桃園縣政府警察局處理,並加強防盜措施。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0-03-25 13:32
-------------------
華孚10月合併營收1.26億元 月減14.28%
華孚科技 (6235)10月自結合併營收新台幣1.2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73%,相較上月的1.47億元下滑14.28%。
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20.4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53%。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09-11-10 16:03
---------------------
華孚科技前3季每股稅後虧損3.28元
華孚科技 (6235)前3季營收為新台幣4.63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 55%,稅前虧損8.84億元、稅後虧損8.83億元、每股稅後虧損3.28元。
就單季損益來看,第3季單季營收1.24億元,較第2 季的1.10億元增加12.7%;第3季單季稅前損失4.2億元,每股虧損1.51元。
華孚科技表示,第3季認列非常態性費用支出共約 2.3億元,為第3季單季虧損達新台幣4.2億元的主要原因。
華孚科技解釋,此非常態性費用主要是因應桃園廠區與大陸廠區彼此之間產能逐步調整所致,其中桃園廠人員資遣等費用約3000餘萬元、設備整修與裝運至大陸的費用合計約2000餘萬元、桃園廠區相關固定資產減損金額約1億元。
另外提列大陸子公司中鎂科技 (上海)公司與渣打銀行(中國)上海分行有關外匯交易訴訟的「締約過失責任」賠償金額7100餘萬元。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09-10-30 19:05
-----------------------
華孚子公司訴訟案 財務損失人民幣1485萬元
華孚科技 (6235)大陸子公司中鎂科技與渣打銀行訴訟,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再審時判決中鎂科技應承擔 50%的過失責任,財務損失達人民幣1485萬元,華孚稱對業務拓展無影響。
華孚表示,將另尋新事證並評估是否提起再審申請,該項判決結果對於中鎂科技目前業務拓展並無影響。
而依據會計穩健保守原則,該項判決結果因此造成中鎂科技人民幣1485萬元財務損失,但也將解除遭渣打銀行所凍結的資金,合計人民幣3041萬元,有助於中鎂科技營運周轉金運用。
華孚科技表示,渣打銀行 (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於2008年5月依所謂外匯交易框架協議,對華孚科技陸重要子公司中鎂科技 (上海)主張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請求431萬4197美元 (折合約人民幣3041萬元),並凍結中鎂科技同等金額銀行存款。
後經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2009年3月初審判決渣打銀行敗訴,渣打銀行不服,遂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華孚科技表示,中鎂科技並未與渣打銀行簽訂依「國際互換和衍生性協會規範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合約,中鎂科技僅取得渣打銀行發出的交易預先確認書,該文件明白註明僅作討論之用,不構成任何要約,因此與渣打銀行所謂之交易行為自始不生效力。
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與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於判決書中均認同此項事實,閔行區人民法院因此判決渣打銀行敗訴。
但再審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雖然兩造間書面合同未成立,而另以中國「合同法」第42條所列「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的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為由,於2009年10月19日判決中鎂科技應承擔50%的過失責任。
亦即207萬8785美元,折合人民幣1465萬元,加上對兩法院應負擔之案件受理費合計人民幣1485萬元。
華孚科技對於上海市第一中級法院此一不符合國際金融交易行為規範與慣例之判決結果,深表遺憾。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09-10-27 19:08
------------------------
華孚每股淨損1.77元 虧損較去年同期擴大
華孚科技 (6235)今天公佈半年報,上半年度稅前損失為4.66億元,稅後虧損4.63億元、每股稅後虧損1.77元,虧損較去年同期的EPS-1.05元擴大。
華孚上半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5.30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38%;虧損金額擴大到4.63億元。
就單季損益來看,第2季單季營收6.6億元,較第1 季8.7億元下滑24%;第2季單季稅前損失2.34億元,每股虧損0.83元。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09-08-31 19:10
---------------------------
華孚7月合併營收1.55億元 月減12.92%
華孚科技 (6235)公布7月份合併營收為1.5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4.55億元減少約66%,相較6月減少12.92%,華孚表示,目前看來9月可望止跌回穩。
華孚今年2月以來營收呈現逐月遞減的狀況,代理發言人姜家宏表示,受到之前財務面問題影響,新機種導入來不及,客戶下單轉向其他同業,加上接單調整期,是今年營收逐步下滑的主因。
姜家宏表示,神基集團入主後已逐步改善,5、6月間一直到7月上半月新增加的模具機種已達40套,預計在第3季、第4季間開始發酵。
華孚內部預估,上半年仍處虧損狀態,營收在9月可望見到較明顯的止跌回穩,並向上回升,第4季目標朝單月轉虧為盈邁進。
華孚累計1到7月合併營收為16.2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9億元減少約44%。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09-08-10 17:14
-------------------------
華孚6月合併營收1.78億元 年減52% 月減8.2%
華孚科技 (6235)公布6月自結合併營收新台幣1.7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52%,相較上個月的1.94億元下滑8.2%,主要受到盤點因素影響。
華孚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14.6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0%。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09-07-10 18:57
--------------------
華孚(6235)改選 神基全面進駐
NB鎂鋁機殼大廠華孚(6235)昨(20)日改選董監事,神基董事長蔡豐賜同時出任華孚董事長,神基人馬全面進駐華孚;華孚指出,第三季兩公司合作縱效將開始浮現。
華孚昨日舉辦股東會,並改選董監事,總計七董三監,屬於神基體系的神基董事長蔡豐賜、總經理黃明漢、丰揚電通代表人陳建賢均為新任董事;華孚原任董事長王天來,擔任董事兼副董事長。監察人則為聯捷投資代表人謝淑娟、王朝基與陳建雄等三人。
華孚為業界少數具備半固態射出成型與壓鑄成型雙項製程技術的鎂鋁成型廠,所採用獨特的半固態射出成型技術,已做出比同業更輕薄的鎂鋁機殼。
王天來指出,引入神基,不但借重神基的管理技術,雙方客戶資源也可共享,透過兩家合作,未來NB零組件中,將可提供超過八成零件,成為NB零組件整體解決方案一貫廠。華孚首季每股虧損0.97元,王天來指出,首季虧損主因產能利用率未提升,至於第二季可否轉虧為盈,仍須努力。
法人評估,華孚擁有惠普與戴爾兩大客戶,在神基財務及客戶交流等加持下,有機會獲宏碁等新客戶訂單,且在惠普、戴爾積極提高鎂鋁機殼比重後,今年華孚業績成長可期。
華孚因為營運具備轉機題材,股價連續三天漲停,昨盤中拉至漲停鎖死,收盤價12.25元,成交量3.74萬張。
日 期:2009年03月10日
上市公司:神基 (3005)
主 旨:新聞稿-神基與華孚策略聯盟 神基擬認購華孚科技17.67%股權
說 明:
1.事實發生日:98/03/10
2.公司名稱: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發生緣由:
神基科技(股票代碼3005)今日(2009/03/10)召開董事會通過
華孚董事會也通過,授權董事會未來於一億股的額度內辦理私募普通股案,用以充實營運資金與償還銀行借款、強化財務結構,並支應公司未來發展所需資金。
【經濟日報╱記者李立達/台北報導】2009.05.21 03:26 am
---------------------------------------
華孚股東會董監改選 蔡豐賜當選新任董事長
華孚科技 (6235)今天召開股東常會,由於去年虧損,期末待彌補虧損為3.27億元,不配發股利,會中並順利改選董監事,由最大股東神基科技 (3005)董事長蔡豐賜當選新任董事長。
神基科技入主華孚科技成為最大股東,此次董監改選取得3席董事1席監事。
新任董監名單為,神基科技代表人蔡豐賜與黃明漢、丰揚電通代表人陳建賢、塔普蘭克科技代表人王天來與王榮華等五人當選一般董事,獨立董事則由邰中和與施建昌當選;監察人為聯捷投資代表人謝淑娟、王朝基與陳建雄等3人。
華孚科技股東會通過承認去年97年度營業報告書與財務報表,去年度稅後虧損新台幣16.96億元,扣除前年度未分配盈餘0.19億元,另以法定盈餘公積2.27億元與資本公積11.24億元進行虧損撥補,期末待彌補虧損金額降為3.27億元。
因為去年度決算虧損,股東會決議不分配股利、員工紅利與董監事酬勞。
此外,股東會通過,授權董事會未來於1億股的額度內辦理私募普通股案,用以充實營運資金與償還銀行借款、強化財務結構,並支應公司未來發展所需資金。
股東會後隨即召開新一屆董事會,出席董事一致推舉蔡豐賜為董事長、王天來擔任副董事長。
公司表示,華孚科技擁有領先業界最新、最大鎂合金射出成型暨一貫作業廠,是國內少數具備半固態射出成型(Thixomolding)與壓鑄成型 (Die-Casting)雙項製程技術的鎂鋁成型廠,所採用獨特的半固態射出成型技術,已做出比同業更輕薄的鎂鋁機殼。
未來華孚科技將在既有的鎂鋁輕金屬製造基礎上,結合神基科技的零組件供應能力,提供客戶一站式的服務,共創雙贏綜效,提升彼此在機構產業界的競爭優勢。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09-05-20 19:43
----------------------------------------
華孚董監改選 神基躍居最大股東
機殼廠華孚(6235)今日舉行股東會,全面改選董監事,由於神基先前拿下逾23%股權,躍居最大股東,因此,神基成為華孚董監改選大贏家,總計五董三監中,神基拿下三席董事一席監察人,順利掌握董事會,今日華孚股價盤中再攻漲停板。不過,NB廠華宇光能(2381)因讓售資產過半,經交所裁定股票須下市,對此,公司表示,為讓股東有流通機會,已請承銷商準備申請櫃買中心之管理股票,預計6月底7月初掛牌。
另外,為進一步強化雙方緊密的合作關係,神基科技亦於董事會中決議通過由其海外子公司以八百五十萬美元
購買華孚科技在大陸轉投資公司華孚精密金屬(常熟)科技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80%的股權。
華孚科技為國內前三大的專業輕金屬機構製造廠,擁有領先業界最新、最大之鎂合金射出成型暨一貫作業廠,
是國內少數具備半固態射出成型(Thixomolding)與壓鑄成型(Die-Casting)雙項製程技術的鎂鋁成型廠。
華孚憑藉模具及製程技術上領先之優勢,將鎂鋁合金產品由原先的筆記型電腦市場拓展
至高精密度的汽車工業領域,近年來獲得許多汽車原廠與Tier one供應商的認證與出貨,
產品包含安全帶零件、方向盤骨架與方向機柱等,
主要汽車相關金屬零組生產基地設置於大陸的華孚精密金屬科技常熟廠區。
此次神基認購華孚私募股權,將有利雙方未來在產品、技術、製程和客戶群的永續發展,
透過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擴大產業合作綜效。
神基的業務範疇以提供電子化模組模組為主(Design to Module Service),近年來積極發展塑膠RHCM高溫成型
特殊製程表面處理技術,且耕耘有成,在鎂鋁合金製造雖也已有一定之基礎,
而華孚的鎂鋁合金製造生產技術及規模已是數一數二的領導者,雙方可透過策略聯盟進一步拓展彼此的實力,
神基可借重華孚在輕金屬機構件的能力,提供客戶更多樣化的產品選擇。
而華孚此次除可引進神基之資金以外,亦可透過策略聯盟的方式,導入神基之經營管理系統,提升其經營效率,
並結合華孚開發機器自動化的技術能力,更可以幫助客戶進行統籌配置與降低成本。
神基科技認為雙方藉此結盟將可共創雙贏綜效,提升彼此在機構產業界的競爭優勢。
中央社 2009/03/10 17:36
---------------------------------------------
國碩華孚 董監設質比大增
台股昨(3)日再度回測4,300點,電子類股走勢持續挫跌,在股價直直落下,國碩(2406)、華孚(6235)、盟立(2464)等電子股的董監設質比均大幅攀升,後續大股東擔保品增提風險值得留意。
台股開低震盪走低,傳產表現相對較強,電子疲弱,收盤指數下跌49點,收4,307點,成交值594億元。電子股為盤勢下跌主因,日月光(2311)、聯發科(2454)、大立光(3008)等均跌停,鴻海(2317)、宏達電(2498)則挫低,牽累大盤走勢。
事實上,在台股今年以來急挫腰斬過程中,身為盤面主流的電子族群受傷慘重,在融資斷頭賣壓接續出現後,大股東高質押的個股,現階段銀行增提擔保品的壓力也漸增。
根據公開資料觀測站最新資料顯示,目前董監事設質占其持股比率較高的電子股,包括有翔準(3087),華冠(8101)、英誌(2438)、鈺德(3050)、華上(6289)、盟立(2464)等。
進一步觀察近月來董監設質比率增加最多的電子股,則以國碩增加51.18%最多,其他還有華孚、盟立、全新(2455)、奇美電(3009)、訊舟(3047)等。
法人表示,由於近期電子股走勢持續疲弱,部分個股股價跌勢不輕,使質押比例攀升個股的擔保品增提壓力漸增,進而促使上市櫃公司的大股東不得不陸續再度質押股票。
http://fe2.udn.com/NEWS/STOCK/STO3/4628496.shtml
【經濟日報╱記者王皓正/台北報導】 2008.12.04 03:09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