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戶林滄海、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去年投資踩雷台通科技後,再度傳出投資公司踩地雷消息。這次林滄海、洪嘉聰踩到一家半導體廢棄物廠光宇材料,市場估計,損失金額恐逾8億元。
金管會、檢調8月中旬接連收到檢舉函,要求金管會、檢調調查一家半導體產業鏈廢棄物處理廠光宇,懷疑光宇財務有問題,誆騙投資人。股東檢舉函指出,光宇近年經營不善,財務不透明,卻大手筆買廠房、地,光宇還拿著大股東名號對外募資,由於光宇將再啟動新一輪募資,擔憂恐有更多投資人受害。
光宇在2013年成立,公司實收資本額約9億元,公司主要業務是生產由廢棄物再製的二氧化矽粉末,可應用在鞋材、輪胎、塗料、電子等產業,讓廢砂漿可循環再利用的循環經濟公司,雖然公司不大,但股東卻都大有來頭,股市聞人林滄海、賈文中,以及聯電投資旗下迅捷投資都名列其中。
據股東提供現任經營團隊資料顯示,林滄海持股光宇約11%,迅捷持股約26%,換算後,若光宇出狀況,林滄海恐賠2.5億元,聯電則要賠5.9億元。
這次踩到投資地雷的林滄海、洪嘉聰,過去一向是投資好夥伴,兩人還都是高級海鮮餐廳吉品的大股東,被外界戲稱是「吉品幫」。兩人當年因投資LED相識,洪嘉聰時任元砷董事長,因林滄海大量持股元砷,兩人因此結識,後來積極展開合作投資。
不過兩位投資眼光精準的大戶,也難免有失準的時候,去年6月本刊報導,台通科技涉嫌吸金詐騙,當時林滄海、聯電、房地產大亨祝文定、證券分析師兼名嘴朱成志都受騙上當,估計林滄海損失近2億元,當時聯電也是以迅捷投資持股台通,損失約4,000萬元。
光宇小股東檢舉指出,他當初看好光宇在半導體廢棄物處理的環保商機,未料,光宇原始經營團隊在2018年爆出掏空弊案後,改由現任團隊經營,原以為能帶領光宇闖出一番新風貌,沒想到仍持續虧損。
小股東指出,據光宇財務報告顯示,光宇近2年才募資7.9億元,但資金去向卻說明不清,又和銀行借6.3億元,帳面上共有14.2億元,但去年虧損1.94億元。經營團隊說,錢都拿去蓋廠營運,但工廠根本尚未正常運轉,「那錢都花到哪裡去了?」他最近又收到光宇增資7,000萬元的通知,他擔憂是否會有更多投資人受害,希望金管會和檢調能儘速介入調查。
面對股東不滿經營現況,向金管會和檢調提出檢舉,光宇表示,大股東都力挺現任經營團隊,這次購廠、增資是為營運所需,並沒有股東批評的問題;光宇還提到,前任經營團隊及相關股東有可能違反證券交易法,公司將考慮對相關人員提告。
鏡週刊/劉曉霞 2020/8/19
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E6%9E%97%E6%BB%84%E6%B5%B7-%E6%B4%AA%E5%98%89%E8%81%B0%E6%8A%95%E8%B3%87%E5%8F%88%E8%B8%A9%E9%9B%B7-%E5%85%89%E5%AE%87%E9%81%AD%E8%B8%A2%E7%88%86%E8%B2%A1%E5%8B%99%E4%B8%8D%E5%96%84/ar-BB188cc3
--------------------------------------------------------
力積電(6770)大股東名單曝光 金士頓林滄海入列
力晶集團旗下力積電即將公開發行,逐步朝向興櫃、上市之路邁進,首次股票公開發行說明書當中,曝光了大股東的名單,除了力晶本身持股87.12%、董事長黃崇仁持股0.14%之外,還赫見了全球記憶體模組龍頭廠金士頓的名字,在大股東名單當中排名第二,持股比例達1.59%,股市名人林滄海也入列大股東之中。
力晶集團旗下力積電日前辦理首次股票公開發行,發行金額為310.52億元,除了既有力晶小股東可以認購之外,攤開力積電公開說明書中的大股東名單,當然以力晶持股最高,比例達87.12%,其次為美商金士頓持股1.59%、張數4.95萬張,可見其金士頓與黃崇仁的好交情以及彼此之間親密合作的關係。
另外,力積電這次也引進了國票創投、元大創投,分別持股0.18%、0.16%。在個人大股東的部分,力積電董事長暨執行長黃崇仁是個人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0.14%,同時也看到股市名人林滄海也在這次大舉認購,持股比例約0.11%、張數3339張,顯示看好力積電未來上市行情可期以及中長期營運的發展。
近日來,力晶集團在不少平面媒體上釋放廣告,透露即將舉辦運算記憶體的整合平台發表會,這也是力晶集團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大型公開活動。廣告上寫道,Computing in Memory,「想要20倍運算效能?還是10倍節能效率?歡迎親臨一探究竟。」
力積電以先進技術提供客製化的邏輯暨特殊應用產品專業代工服,主要包括 TFT-LCD 驅動 IC(TFT-LCD Driver IC)、電源管理 IC (Power Management IC)、 分離式元件(Discrete Devices)、快閃記憶體 (Flash)、影像感測 IC (Image Sensor IC)、記憶體整合晶片(Integrated Memory Chip)、RF Chip 及 Bio-tech Chip 等。
力積電目前12吋的邏輯晶圓代工業務已與8吋廠進行整合,未來將提供客戶由8吋到12吋無縫接軌的的產品規劃、更完善的服務品質及更高性價比的代工產品競爭力。
力積電表示,55奈米LCD驅動IC高壓製程已成功量產,另亦積極開發 AMOLED 面板驅動IC製程,以順應手機市場需求,至於40奈米HV製程平台則預計於2020年量產。
在記憶體晶圓代工業務的部分,力積電在30奈米製程成熟量產後,考量到終端電子產品需求朝向功能提升、輕薄化及節能趨勢下發展,晶片設計在功 能整合、低功耗與效能提升等複雜因素下,已協助客戶導入25奈米製程試產,目前已有超過 15 個 25 奈米代工產品開發案投入。
快閃記憶體部分,力積電具備NAND Flash 先進製程技術開發及產品設計能力,主要產品為 1Gb~4Gb SLC 快閃記憶體產品。應用領域涵蓋消費性電子、無線通訊產品及工規產品,或智能家電、智慧電錶無線連接等應用市場,隨著這些應用市場的穩定成長,預期全球SLC快閃記憶體市場也將逐年穩定成長。
力積電表示,已順利開發並量產28奈米NAND Flash。
另外,在NOR Flash的部分,除量產多年的90 奈米外,力積電目前正積極開發新一代48奈米NOR Flash製程,預定於 2020 年上半年導入量產;將能提供客戶更小、更有競爭力的NOR Flash 產品。
力積電強調,自身為國內唯一專注功率半導體元件的代工廠,除了自主製程平台開發之外,與客戶共同開發的產品線擴及 Super Junction、TVS,更透過與 IDM 的緊密合作,布局IGBT車用及工業級產,未來將著眼在高規格的電源管理需求及電動車等市場,持續提升專業代工的技術能力,並朝第3代半導體開拓新成長動能。
在生物晶片的進度上,力積電與客戶共同開發創新生物晶片產品,該產品用於 DNA sequencing,400萬畫素的機種已於2018年通過美國FDA驗證導入量產,4000萬畫素的製程開發中公司自行開發55奈米 IMC2.0(integrated memory chip)平台亦預計於2020年導入量產,可望提高客戶競爭力並爭取更多MCU、物聯網(IoT)、Smart card、SIM card 與Bluetooth 相關應用客戶,40奈米IMC平台規劃中。
蘋果新聞網/楊喻斐/台北報導 2019/11/28 10:40
-------------------------------------------------------
台通詐23億 股市大戶林滄海被騙最慘
製造散熱元件的台通科技公司,四年前營運陷入困境,負責人竟然偽造獲得國際大廠訂單等六大手法,把未上市股價從15元拉到120元,四年來成功詐騙23億元,其中股市大戶林滄海受害最重,被騙了12億元。
位在台中大里的台通科技公司,涉嫌詐騙投資人23億,公司大門深鎖,門口貼著端午節連休三天的告示,不過旁邊店家表示,老闆早就跑路了。
附近店家說:「端午節過後就跑路了 好多人來找他,兄弟啦 黑白兩道都來找,之前有聚集很多黑衣人」。
台通科技負責人謝明陽,四年前因為公司營運陷入困境,他竟然偽造獲得半導體大廠海力士訂單,還透過偽造上市合作契約、匯款金流、財務報表、鉅額定存單、謊稱國際大廠將入股等六大手法,把股價從15元拉到120元,誘騙投資人投資。
其中還包括股市分析師朱成志,和股市大戶林滄海,光林滄海一人,就被騙了12億元,中檢襄閱主任檢察官林彥良說:「股票發行的部分,這邊詐得的款項大約4億,另外是股票轉手買賣的部分」。
詐騙金額大約19億,檢察官發動搜索,並查扣謝明陽名下的15筆不動產,和七輛名車,隨後進行拍賣,他的連環詐騙手法,連股市老手都受害,目前查出至少149人受害,檢方也呼籲其他被害人出面告發,拿回自己的投資老本。
華視新聞 黃種瀛 蕭鈺燁 台中報導 / 台中市 2019/09/24 13:01
------------------------------------------------------------------
宜特布局將收成 林滄海成第3大股東
電子檢測驗證服務廠宜特 (3289) 擴產布局今年即將邁入收成期,不僅董事長余維斌旗下漢勝投資增加持股,股市聞人林滄海更一舉成為宜特第3大股東,備受市場關注。
宜特去年在兩岸同步大舉擴充營運規模,不僅擴展中國大陸實驗室據點,並在竹科購入兩座廠房,面積分別達6087坪與6072坪。
因擴產資本支出增加影響,宜特去年獲利減少35.66%,每股純益新台幣4.51元,不過,余維斌在營業報告書中指出,今年將會是宜特擴產布局逐步收成的一年。
當宜特即將邁入擴產布局收成期,漢勝投資持有宜特股數近1年增加約384張,達2720張,持股比重約4.35%;其中,360張是漢勝投資今年1月參與現金增資取得。
較受關注的是,宜特前十大股東名單赫然發現新增了富邦人壽與林滄海,分別持有3070張與1261張,持股比重4.91%及2.02%,為宜特第1大與第3大股東。
隨著宜特竹科新廠即將於下半年陸續完工投產,又有富邦人壽與林滄海大舉買進,宜特未來營運與股價表現備受關注。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 2017年6月14日
-----------------------------------------------
持有近三千張浩鼎 神祕投資人曝光
四年前,沒沒無聞的浩鼎股價僅七十元,高雄投資大戶徐紅照就默默買進,沒想到買到讓他成為前十大股東,光一檔浩鼎股票就值逾十七億元。這位從電子股、房地產賺到生技股的神祕大戶,是怎麼做到的?
這幾年,在浩鼎前十大股東名單中,緊緊跟隨在股市大戶許慶祥、林滄海名字旁,一直有一位無法讓人忽視的個人股東徐紅照。他不斷增加持股,至今已持有二八一○張,市值達十七.二二億元(以二月二十二日收盤價計算),讓市場相當關注其動態。
為了一探徐紅照的身家背景,《今周刊》記者沿著線索來到高雄,發現他不僅是股市投資大戶,還是房地產達人。這幾年靠著精準掌握時機,投資股票、房地產累積百億元身價,在高雄投資圈堪稱一號傳奇人物。
徐紅照
神祕投資大戶徐紅照,靠著銳利眼光滾出百億身價。(圖片來源:翻攝徐紅照臉書)
他,投資房地產也在行 SARS後獵地 大賺一億
來到高雄市苓雅區一家傳統的瓦斯行,就是徐紅照的老家。鄰居說,這幾年桶裝瓦斯只有小吃店會叫貨;但他們因為兼賣熱水器、瓦斯爐,業績還不錯,甚至因為經銷櫻花牌廚具,在中華五路還開設大型門市。由於瓦斯行都是由徐紅照的哥哥經營,大家都不知道他們的老鄰居,原來有一位這麼厲害的投資大戶。
事實上,徐紅照在投資圈人稱「照哥」,他的朋友對於這位高雄股市傳奇人物,皆不約而同形容,「照哥很低調,平常穿著夾腳拖鞋就出門了,走在路上,根本看不出來是身價近百億元的投資大戶。」
據了解,今年五十二歲的徐紅照,出身高雄證券業營業員,二十多年前自台股賺錢後,就辭掉工作在家當起股票專業投資人,目前最大興趣就是打高爾夫,以及和太太遊山玩水。在投資領域,徐紅照最令朋友佩服的,就是總能精準抓到股市與房市景氣轉折點,逢高獲利了結,將資金轉進下一個市場。
「哪有那麼準的?但從結果來看,照哥真的很有一套。」徐紅照的友人印象很深刻,二○○三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過後,國內房地產景氣開始復甦,原本資產配置集中在股票的徐紅照,陸續減碼持股,將資金轉往房地產,在高雄買進不少店面與土
地。其中最經典一役,是在○九年金融海嘯後,買下前寶華銀行位於楠梓火車站前的分行(目前為星展銀行楠梓分行),金額僅一億餘元。不但坐落精華地段,又有穩定租金收入,如今市價已翻了一倍,漲至兩億元以上。
他,股市人脈充沛 大戶當戰友 買浩鼎二八一○張
台灣房市走了十年多頭,三年前因政策打房,交易量開始萎縮;對於市場風向球嗅覺敏銳的徐紅照,察覺房價瀕臨高點,再加上政策緊縮,投資客大幅退場,他開始看空房市賣房子。當時朋友紛紛問他,「照哥,你從房市獲利的資金,是不是要轉進股市?」徐紅照也正面回應投資重心將移往股市,而且大方地向朋友推薦,當時股價僅七十元的生技股浩鼎。
一二年,當時浩鼎才剛公開發行,連興櫃都尚未登錄,公司知名度遠不如基亞、台微體等生技股,「那時,照哥不但大量買進股價才七十元的浩鼎,還看好股價會到六六六元,沒有幾個朋友相信,」徐紅照友人說,短短三年浩鼎漲了近十倍,徐紅照精準的投資眼光,令不少朋友折服。
因為出身證券業,股票市場人脈充沛,徐紅照在高雄有一群股市大戶朋友經常交換訊息。據了解,徐紅照之所以在浩鼎上興櫃前大量買進,最主要是三、四年前原始股東釋出持股,他們這群朋友中,有人一接就接了八百張。
一位同樣在掛牌前就已投資浩鼎的散戶透露,「那時候大家對浩鼎這家公司都不熟,但對不懂的人來說,說穿了就是衝著張念慈、尹衍樑、翁啟惠這三個人的名氣。光尹衍樑就投資四○%,我們買幾十張有什麼好怕的,更重要的是股價才七十元,不用什麼信心,大膽買進就對了。」
雖然,浩鼎一二年底登錄興櫃後,股價一路飆漲至二百元,但一三年上櫃後,股價表現一直低迷,不少信心不足的投資人都趁機換手;但徐紅照不但不為所動,還持續看多買進,甚至一四至一五年,持股增加二千多張,擠進浩鼎前十大股東、個人股東第二大。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徐紅照持有浩鼎二八一○張,市值十七.二二億元。
除了浩鼎,徐紅照也持有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家族投資成立的中裕新藥;另外,在電子股當紅時,徐紅照就已是電子股大戶,還是南亞科技的前十大股東,○六年,持有南科股票一萬八○二一張。也因為投資電子股部位高,曾有科技公司高層邀請他參訪公司,顯見他舉足輕重的投資影響力。
徐紅照
投資高手的發跡地/徐紅照的老家是一間不起眼的瓦斯行,他為人也相當低調,常穿著夾腳拖就出門,根本看不出來是身價近百億的投資大戶。(攝影/陳俊銘)
他,狂搜稀有幣 擁有大量辛巴威幣 至少賺三倍
徐紅照的朋友透露,這幾年他輪流在股市、房市投資,累積的財富讓他有百億身價,但他依舊維持樸素的外表,雖然有收藏古董錶,卻很少看他戴在手上。唯一讓朋友覺得出手「闊綽」的一次是,送給朋友一百兆的辛巴威幣,讓朋友嘖嘖稱奇。
原來,徐紅照在五年前開始大量收集已停止流通的辛巴威幣,當時一張一百兆的辛巴威幣,大約價值五美元;但由於市場稀有性高,如今身價水漲船高,已漲到二十美元,若以徐紅照驚人的收藏數量,相信價值更加可觀。
堪稱股市、房市、錢幣「三棲」投資達人的徐紅照,退休之後,運用自己的專業精準判斷,累積百億身價,其相信自己、堅持到底的精神,值得投資大眾學習。
徐紅照、林滄海、小S公公……這些老江湖,掀起生技狂潮
儘管浩鼎解盲並未具有顯著效果,短線勢必衝擊股價以及市場信心;不過這股生技熱潮,背後就是有一群神祕大戶推波助瀾,行情才能一路從興櫃蔓延至集中市場。因此在探討生技股的同時,也應同時認識這群在國內資本市場呼風喚雨的大戶。
統計生技股前10大股東,其中以個人身分投資者,金額排行第一名的就是徐紅照,他以持股達2810張、單筆持股市值逾17億元,名列浩鼎第六大股東。第二位則是藝人小S的公公許慶祥,他以持股浩鼎2342張、市值14.4億元,在大股東排行榜中位居第二。
但整體而言,生技股最「大咖」的投資人,非「海哥」林滄海莫屬。本刊統計,林滄海位居前10大股東、持股逾一億元的生技股,就有中裕、台微體和大江生醫,光是這三檔,他的持股市值就達到9.4億元。此外,林滄海也是美時、兆遠及鈦昇的前10大股東。以枱面上的部位來說,他的身價已在10億元以上;加上他曾經投資的浩鼎、優你康,林滄海可說對生技產業情有獨鍾。
更驚人的是,本刊採訪側面得知,另一位出現在個人大股東的林金盆,其實也是林滄海的關係人。從投資組合觀察,林金盆目前是台微體、美時、易威(原名紅電醫,華威國際入主後更名)及兆遠的前10大股東,持股總市值達2.5億元,持股看來與林滄海也頗有重疊之處。
市場人士分析,林滄海從早年布局電子到近年轉戰生技股,績效之所以傲人,關鍵就在他首重基本面,甚至聘僱專業團隊、自己養研究員。如易威,就是他派出研究員與公司訪談後,才決定進場的標的。
一位投資近億元新藥股的大戶坦言,他們爭相投入生技懷抱,原因是「台股日益冷清,還會動的股票,可能剩下不到100檔!」由於成交量低迷,無數個股本益比低於10倍,股價低於淨值更早就是常態;對照之下,生技股由於產業前景遠大,在市場更具說服力,早就顯露成為下一波主流的跡象。有資金就有行情,在這方面,大戶的腳步永遠比散戶快上許多。「不過現在生技族群已經到了『閒人勿近』地步,特別是新藥股,如果價位超過百元,最好保持觀望即可,都不要心癢介入,免得受傷。」
此外,還在市場的大戶,多是親眼見證電子股如何引領台股狂潮的老江湖,在前一輪海外人才回國創業締造的行情裡,這群大戶斬獲甚豐;如今資本市場再度出現相似場景,許多生技精英紛紛自立門戶,大戶們當然嗅到商機,紛紛向生技股靠攏。(周岐原)
今週刊/文 梁任瑋 焦點新聞 shutterstock 1001期 2016-02-25 17:07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602250017/%E6%8C%81%E6%9C%89%E8%BF%91%E4%B8%89%E5%8D%83%E5%BC%B5%E6%B5%A9%E9%BC%8E%20%E7%A5%9E%E7%A5%95%E6%8A%95%E8%B3%87%E4%BA%BA%E6%9B%9D%E5%85%89
----------------------------------------------------------
股東來頭大 林滄海、簡奉任參股(6471)
即將於19日登錄興櫃的聯生藥,除了有王長怡、王瑞瑜二位名女人,其實經營團隊和股東來頭也不小,重磅級的名人林滄海、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和璨圓光電創辦人簡奉任也都來參一咖,讓聯生藥未演先轟動。
就股東結構來看,股本11.72億元的聯生藥除了聯亞生技持股65.51%外,台塑生醫持股24.68%,且王瑞瑜還將擔任聯生藥副董事長。
另外林滄海佔有0.64%,約持有聯生藥750張,這也是他繼台微體、浩鼎後,再加碼的新藥公司;而簡奉任也持有聯生藥0.68%,他也將可望於9/30聯生藥股東會董監改選中就任為監察人。
獨立董事部分,洪嘉聰和前IBM行銷副總裁王嘉陵都可望榮任。
至於聯亞生技大股東的國發基金何以在聯生藥缺席?王長怡表示,主要是國發基金的作業程序來不及。
除股東和董監事來頭不小外,聯生藥的經營團隊也是由娘子軍領銜。王長怡專注免疫學研究,成名甚早;總經理廖美君有美國麻省理工和耶魯大學博士學位,是美國UBI法規處副總經理,而執行長林淑菁是台大動物研究所博士,掌管聯亞研發事業處。
工商時報 杜蕙蓉 2014/09/17 04:11
--------------------------------------------------------
林滄海玩生技 大撈一票
知名台股大戶林滄海近年專門投資生技股,是生技股飆漲的推手之一,翻閱125家上市櫃及興櫃生技股年報,在各公司揭露的前10大股東名單裡,可發現林滄海共投資5家生技公司,4家獲利、1家虧損,而這家讓他虧損的公司,他已套牢超過3年。
林滄海投資的生技股包括上櫃的台微體(4152)、美時(1795),興櫃的中裕(4147)、浩鼎(4174)、優你康(4150),從其中可發現,林滄海似偏愛新藥股及特色學名藥公司,而做隱形眼鏡的優你康,是他生技股投資組合中唯一的醫材股。
在這5家公司中,林滄海持股張數最多的台灣浩鼎,持有2721張,持股1.82%,為第8大股東,甚至還超越董事長張念慈持股,但翻閱前年年報,林滄海還不是前10大股東,表示他是去年股東會過戶日後才大量買進,一直到今年4月15日,顯見他持股成本約200元,而昨天浩鼎股價收在將近320元,因此他每張可獲利約12萬元。
林滄海持股第二多的是台微體,年報揭露的是2646張,持股為4.83%,為台微體第4大股東,但事實上,在前一年的年報裡,林滄海已經持有台微體,持股張數為1482張,顯見去年林滄海持續加碼台微體,看好該公司展望。不過林滄海持股最久的卻是優你康,從該公司2011年的年報,就看到他當時已是第4大股東,持股1101張,持股比重為3.28%,只是若以優你康從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股價表現,最高94.5元,最低36元來看,現在優你康股價僅26元,林滄海套牢嚴重,外傳他持股成本在60-70元間。
而且他後來持續參加優你康的現增,現增價達50元,因此2012年的年報揭露,他持股增至1159張;而去年年報出爐後,他已成為優你康的第一大股東,持股1892張,持股比率達4.32%。
至於林滄海過去一年才買進的還有中裕及美時,目前持股為1959張及1100張,分別列為第7大股東及第4大股東,而對照2檔股價目前都在歷史高點附近,林滄海的獲利豐碩。
自由時報〔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2014/06/25 06:00
-----------------------------------------------------------
股市聞人林滄海 為子鍾情生技
生醫股成為多頭主流,新藥股更是獨領風騷,連菜藍族都會關注於新藥臨床進度。法人認為,近年加碼布局台微體、安成和浩鼎的林滄海是最大功臣,甚至市場還盛傳林滄海鍾情新藥股,是為了幫兒子買一個公司。
市場分析,林滄海目前買進的新藥股,以台微體為主,安成、浩鼎為輔,以持股成本估算,每股價差都有50元,目前約持有台微體8千多張、持股比逾14%,是單一最大股東,遠高於國際知名的伯樂集團和永豐餘旗下上智創投等機構。
由於林滄海重心在台微體,加上市場一度傳言林滄海兒子在台微體上班,也讓林滄海是否要真的入主台微體成話題。
台微體表示,林滄海確實有個兒子在英國某大學唸生技,但還只是大二學生。去年暑假回來台灣想進藥新藥公司實習,由於該公司原本暑假就有學生會來實習,因此,在朋友介紹下,進了台微體進行1、2月的觀摩,實際上,他們和林滄海並未接觸。
不過,據了解,可能是台微體工作氣氛不錯,研發能力很強,林滄海從兒子到台微體實習後,從此十分青睞新藥股。他著墨的股票,也由一開始和朋友一起買基亞,到後來全面買進台微體、安成和浩鼎。
行事低調的林滄海,近兩年勇於幫新藥公司做夢,在絕大多數集團都還對新藥股帶著疑慮時,他的加持,掀起資本市場的活水,一位新藥公司主管表示:「有位有錢又願意相信的金主,感覺踏實多了」。
工商時報/杜蕙蓉 2013/08/19 04:10
---------------------------------------------------------------
揭開股市大戶林滄海的神祕面紗
股市大戶林滄海「下海」擔任LED基板廠兆遠科技董事長,讓這檔興櫃股票倍受市場矚目。林滄海企業經營的能耐,是否能與股票操作的本事並駕齊驅,是所有兆遠股東最關心的一件事。
今年六月,兆遠科技登錄興櫃,董事長掛名林滄海三個大字,讓所有兆遠股東,及對這檔股票有興趣的投資人,「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長線價值投資像巴菲特
股市大戶入主成為上市公司董事長,林滄海不是頭一遭。早期有「嘉義幫」鄭楠興入主台灣日光燈、「阿不拉」游淮銀當上台東企銀董事長、林學圃拿下南港輪胎經營權;近期則有期貨天王張松允當上力武董座,例子不勝枚舉。
不過,這些被市場派入主的企業經營狀況,總是與入主大戶的市場操作能力呈反比,兆遠會不會重蹈覆轍?
相較上述市場派股市大戶,林滄海行事更為低調,更視媒體曝光為畏途。根據熟識他的友人指出,林滄海操作風格不走「籌碼戰」,而是以產業趨勢為主,公司基本面為輔。
林滄海對產業研究,尤其是高科技產業,肯下苦功研究,不僅勤於參加各種高科技研討會與企業參訪團,更時常向懂得高科技產業的人士「請益」。例如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就是林滄海近幾年來往來極為密切的電子股投資智囊與請益對象。
大部分的股市主力總是傾其所有資金力量,集中在某一段時間拉抬股價。但是,林滄海操作風格卻迥然不同,他持有一檔股票最多可長達數年之久,林滄海的友人指出,他重視基本面,並採取長期性投資,作法上比較接近「股神」巴菲特。
靠著產業研究的深耕功力,林滄海早年在力捷、聯陽就獲利不少。五年前晶電合併國聯時,他看好LED產業前景及晶電的競爭力,因此用力加碼晶電,並一路長抱,其中還歷經晶電與元砷、連勇等公司的合併案。
至於兆遠科技,林滄海則在兆遠前身——晶向科技時即開始介入投資,並成為大股東。儘管台面上林滄海僅持有兆遠一%股權,但據了解,他持股比重遠高於聯電集團,上看三○%。
「許多人從表面上的持股比重判斷,誤以為是聯電洪嘉聰找林滄海進去管理兆遠,事實上,是林滄海找聯電進入兆遠才對!」熟悉兆遠的人士透露。洪嘉聰的加入,自然也把聯電的人才、資金等資源帶進兆遠。
電子股賺進數十億元身價
翻開兆遠的董、監事名單更可看出是「林滄海人馬」主導公司。副董事長陳志育是與林滄海結識多年的股市戰友,監事蘇周宗是林滄海早期在富邦證券一○一貴賓室下單的股市大戶同好,另一名監事洪國進則擔任泓昌光電董事,而泓昌光電的董事長也是林滄海。
林滄海行事低調,他的友人也深知他的個性,因此對他私人事跡堅不透露。據查,林滄海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曾經作過營建業,也在營建股的投資上賺過大錢。對於趨勢總是用心觀察的他,隨著台灣電子產業起飛,後來大膽把資金轉進電子股,在IC設計、發光二極體(LED)等都有著墨,賺到了數十億元的身價。
但他的投資路也非一帆風順。二○○八年金融海嘯期間,他重金投資的許多電子股股價暴跌,他被迫賠錢大量出脫許多電子股,尤其是LED股晶電,林滄海甚至辭去董事一職賣股求現。據當時見過他本人的友人描述:「金融風暴令他受傷慘重,形容憔悴。」
林滄海雖在LED股票痛賠,但也是因為LED股而結識洪嘉聰,開始了日後林滄海與聯電集團在再生能源與節能產業布局上的合作契機。
洪嘉聰與林滄海的熟識,是在元砷尚未併入晶電前,當時洪嘉聰代表聯電擔任元砷董事長,由於看到股東名冊中林滄海的元砷持股不斷增加,因此認識了這個深具實力的大股東。後來雙方歷經晶電與元砷、連勇的合併,更積極展開合作投資。
除了兆遠科技外,林滄海還擔任寶霖科技董事,以及泓昌光電董事長。前者是聯電新事業群投資的LED照明系統廠,後者則是聯電轉投資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公司。兆遠現任總經理彭志強,原本就是聯電的經理及宏誠創投副總,歷任產品企畫、研發及投資多年。
早年國內LED產業發展腳步還很慢時,成立於二○○○年的兆遠,也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苦熬。不過,雖然後有兆晶、越峰、合晶、中美晶等追兵,但兆遠至今仍維持國內藍寶石基板第一大的地位,再加上與晶電關係密切,也讓兆遠的領先態勢得以維持。
由於LED電視背光需求仍持續成長,加上藍寶石基板仍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因此第三季的漲價已確定在三成至五成間,預料對兆遠的獲利將有明顯的挹注。此外,兆遠也往上游的長晶發展,只是公司一直很低調,並未對外發表成績。
在營收獲利逐月成長的基本面帶動下,以及聯電、晶電等大股東背書,再加上洪嘉聰及林滄海的新「洪海」集團的加持,預料兆遠未來的表現一定不寂寞,股價也一定可以「走(台語音兆)很遠」!
林滄海
出生:不詳
現職:兆遠科技董事長
學歷:東海大學建築系
經歷:晶電董事
今週刊/文 林宏文、謝富旭 焦點新聞 資料室 710期 2010-07-29 13:48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007290027/%E6%8F%AD%E9%96%8B%E8%82%A1%E5%B8%82%E5%A4%A7%E6%88%B6%E6%9E%97%E6%BB%84%E6%B5%B7%E7%9A%84%E7%A5%9E%E7%A5%95%E9%9D%A2%E7%B4%97
1/2CAFE'
- Aug 19 Wed 2020 13:02
林滄海、洪嘉聰投資又踩雷? 光宇遭踢爆財務不善 (林滄海) 「華爾街的流金歲月」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