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航運股航運族群持續修正,上市航運股融資維持率跌破140%來到134.5%,為全市場類股中最低,融資追繳令恐即將發出。法人指出,投資航運股短線籌碼不穩,主要融資部位若為航運股,宜考慮調節部位,避免走勢下探帶來斷頭、違約交割的風險。

兆豐國際投顧董事長李秀利表示,市場籌碼出脫,航運股成為提款對象,短線修正幅度大,然股價是不是已經觸底仍要觀察。可留意的是,強化投資人違約風險控管措施將於12日實施,航運股融資維持率雖尚未觸及追繳界線130%,但已逼近,有航運股融資部位宜考慮調節部位,避免走勢再度下探致使融資斷頭,以及後續可能的違約交割風險並遭交易須收足款券。

上市航運指數於上周五跌破半年線後,昨日再次面臨賣壓,下跌17.31點或7.3%收217.6點,為全市場表現最弱的類股;上櫃航運指數同樣疲軟,下跌8.37點或4.2%收187.96點,跌幅為全市場類股中第三大。

由於籌碼出量調節,上市航運指數成交量達911.8億元,為9月8日以來最多,成交比重由前日25.0%提升至昨30.1%;以個股來看,長榮(2603)成交金額343.5億元、成交張數32.3萬張、零股交易151.2萬股,皆為全市場最多。

上市航運指數融資餘額自7月以來多維持在百萬張以下,近日在航運股大幅修正下,部分融資加速離場,融資餘額由前日92.7萬張減至昨92.1萬張,融資維持率則由前日143.8%降低至134.5%,為全市場類股中最低。

市場資金出走上市航運指數,三大法人也未出場承接,外資賣超2.2萬張,連兩日賣超,投信賣超1,580張,終止連三日買超;自營商賣超1,369張,連兩日賣超。

外資於上市航運指數中賣超的標的為華航、長榮航等空運股,萬海、長榮、陽明等航運指標股則各買超7,122、4,183、3,763張,惟三個股全都打到跌停板。
經濟日報 / 記者黃力/台北報導 2021-10-05 03:54
----------------------------------------------------------
航運股逆風 斷頭警訊浮現

航運族群股價持續修正,類股融資維持率跌破150%來到145.8%,不僅低於市場平均160%,還是全市場最低,也意寓航運股後市恐多殺多、融資斷頭賣壓的警訊浮現。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指出,航運融資大減,主要是市場短線買盤在股價急跌下殺出,惟股價修正到現階段是不是已經觸底,仍要進一步觀察,尤其電子成交比重若上升至六成之上,則電子族群可說是正式接棒轉強,投資人持有標的宜有所調整。

兆豐國際投顧也指出,以航運股以往籌碼判斷,只要散戶一多,就有修正壓力,目前航運融資維持率雖不及追繳界線130%,但若航運股為主要持股或單一持股就要調節部位,避免走勢下探帶來的斷頭風險。

航運股受市場籌碼出量調節,航運股成交比重由前日28.6%提升至昨40.4%;上市航運指數昨下跌17.98點或5.7%,連四跌收在297.30點,跌破300點關卡,由6日401.46點歷史高點起算至昨日低點289.11點,指數跌了112.35點或27.9%。

內外資法人在操作航運股上動向不一:投信自6月中開始即持續賣超上市航運股,近三日賣超幅度進一步擴大,昨賣超1.8萬張,外資則逢回承接,與投信對做,連三日進場,昨買超5.9萬張,自營商也終止連三賣,轉敲進2,078張。

上市航運股上半年融資共增加53.2萬張,增加張數居所有類股之冠,為行情助力之一;7月以後股價開始修正,部分融資已不耐恐有斷頭壓力而離場,融資餘額於7月以來減少18.5萬張,減少張數為所有類股中最多,維持率則降低至145.8%,為全市場類股最低。

指標股萬海、陽明昨日跌1.9%、7.3%,長榮更是以跌停收市,計各從7月創下的歷史高點至昨低點各跌33.2%、32.1%、36.2%;陽明本月以來融資餘額增加2.3萬張,反觀萬海、長榮則各減少1.1萬、8.5萬張,融資維持率各為150.7%、147.9%、142.9%。

進一步統計,上市櫃航運股融資維持率跌破150%共13檔,前十低依序為台航、四維航、中櫃、志信、慧洋-KY、裕民、長榮、台驊投控、榮運、台船等,維持率介於138.2%~147.4%。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分析,航運股基本面未出現變化,研判現階段應是短線修正整理,但仍需留意此類景氣循環股股價領先基本面的特性,不宜過於樂觀看待後市行情。
經濟日報 / 記者黃力/台北報導 2021-07-15 00:58
------------------------------------------------------
航運族群遭大股東賣股空襲 12檔慘收跌停

台股今天大漲261.16 點,但航運族群因大股東賣股利空而逆勢重挫,包括貨櫃、散裝族群共12檔航運股以跌停作收,投資人樂觀氣氛轉為憂心。分析師指出,航運股短線漲多,加上大股東申報轉讓,致股價短線修正,短線需觀察是否出現人氣退潮現象。

航運股在報價上揚、業績亮眼及法人不斷調升目標價下,成為市場交易重心,不僅多檔加入百元俱樂部,創下歷史新高,類股交易量占大盤成交比重也多次達到4至5成的水準,交投熱度不墜。

台股加權指數今天在資金回流電子股下,終場大漲261.16點,以17336.71點作收。連日氣勢如虹的航運股今天遇到大股東逢高賣股的逆風,短線賣壓明顯加重。上市航運類股指數今天重挫8.49%,收在279.22點,跌幅為各類股之最;類股成交量新台幣1692.49億元,資金占大盤比重仍達32%。

航運股由於短期股價漲多,再加上陽明、台船、正德大股東申報轉讓持股,今天航運股股價遭遇亂流,短線賣壓沉重,上市航運股共有12檔以跌停價作收,包含台船、貨櫃三雄萬海、陽明、長榮,以及散裝航運股慧洋-KY、裕民、四維航、中櫃等。

觀察外資動向,賣超前10名中有4檔為航運股,賣超陽明1.3萬張、長榮航1.08萬張、裕民9363張與萬海7658張。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指出,海運運價持續創高,航運股基本面沒有太大變化;不過,台股電子族群跟隨美股腳步轉強,且航運股短線漲多、正乖離偏高,產生資金排擠效應,導致電子轉強、航運走疲。

他表示,航運族群自4月起股價強攻,仍無法斷言資金派對是否結束,目前漲多拉回修正也屬正常現象。他認為,航運股短期資金占比將是觀察重點,需維持一定資金比重,後市才有續航力可言;若連續2天資金比重低於3成,恐怕代表人氣退潮。
中央社 / 台北23日電 2021-06-23 18:57
---------------------------------------------
航海王注意!外資保守看航運三雄後市 「這原因」讓運價漲勢難延續

今年以來,就算投資人滿手股票,但如果沒有買到航運股,就好像沒有參與到市場一樣。

但,航海王們要小心了!

瑞銀證券亞太區基礎原物料暨台灣區研究主管甘清仁分析,「運價漲了10倍之多,要我相信這漲勢會持續,比較難想像。」

本月以來,航運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與萬海(2615)的股價可謂一枝獨秀,不但股價漲勢凌厲,成交量占大盤整體成交比重也創下歷史紀錄。

當投資人都在問:「航運股還有漲勢可期嗎?」甘清仁在22日的線上記者會上提出了他的看法。

甘清仁指出,航運費用價格與銅價、鋼價等金屬價格都有類似的漲價情況,「但旺季過後,所以東西都要恢復正常。」

尤其,當航運已經漲了10倍之多,當原物料也漲過一番之後,甘清仁直言,「要我相信這漲勢會持續,比較難想像。」

運價已漲10倍、漲勢要延續? 外資坦言:很難

讓甘清仁抱持相對保守態度的一大重點,就是歐美缺工的情況可望舒緩。

他預估,美國7、8月後,接種疫苗人口比例可能衝上6、7成,到時候缺工的狀況可望被解決,歐美仰賴亞洲供應貨物與物料的現況將舒緩。

甘清仁也分析,從中國、南韓、台灣在4、5月出口增長數據都還有3~4成的表現可看出,有部分原因是歐美製造業還沒有恢復,出現當地經濟活動儘管逐步恢復,但當地製造供應鏈卻跟不上,只好放到亞洲製造的情況,也因此讓航運費用水漲船高。

他建議,投資人密切觀察亞洲出口數據變化,「當亞洲出口成長數據回到平緩情況時,航運價格也會回到正常水準,本來出現的共振因素會開始緩解」。

台股下半年目標指數 瑞銀證看17470點

在整體台股部分,瑞銀台股策略師暨非科技產業分析師陳玟瑾分享,瑞銀上修今年台股獲利成長到約3成的水準,預估指數到了第三季、第四季波動度會增加,年底前的台股目標指數為17470點。

若以目前的台股點位17075來看,瑞銀對下半年台股指數的漲勢並沒有太高的期待。

陳玟瑾建議投資人在下半年採平衡型投資的做法,並表示相對看好金融股表現空間。至於在台股投資人最愛的電子股部分,陳玟瑾認為在電子類股拉回後,當具吸引力的評價浮現後,才會建議投資人回頭看看電子股。

此外,陳玟瑾預估到了第四季時,投資人的焦點將投注到2022年的企業成長動能。儘管目前瑞銀預估,因為高基期的關係,台股明年獲利成長可能僅有10%,且若以產業別來看,只有半導體業可能出現顯著增長,其他產業頂多繳出平衡甚至衰退表現。

不過,陳玟瑾特別提醒投資人,可多留意可望出現結構性成長的:半導體、電動車與大規模伺服器產業;在非科技類股的部分,則相對看好紡織與製鞋,這兩塊因為歐美解封而可望受惠的產業。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聯合新聞網 / 今周刊【文.林韋伶】 2021-06-23 11:02
----------------------------------------------
航空雙雄年終獎金縮水

2019年是國內航空業不平靜的一年,華航(2610)、長榮航空(2618)分別遭遇機師、空服員罷工,影響農曆過年及暑假航班,也導致前3季獲利衰退,連帶年終獎金跟著縮水。長榮航公布年終獎金從去年4個月減少到2.5個月,而華航按往例發出春節禮金1萬元,年終獎金1.2萬元,3月再發另一筆獎金3萬元。

華航去年春節機師罷工,導致第1、2季出現虧損,雖然第3季轉虧為盈,但前3季仍虧損3.46億元,每股虧損0.06元,遠低於2018年前3季獲利12.69億元,華航預估第4季賺錢,全年也可能虧損,擬不發年終獎金。

而在傳出可能因虧損不發放獎金後,華航企業工會與公司多次協商,最終決議除於2019年12月已核發1個月基本薪的年度獎金外,國內員工另將發放定額紅包春節激勵金1.2萬元,並於今年3月發放飛安獎金3萬元,另外,有循例核發三節獎金1萬元。此外,全職同仁將調薪700元,員工票若豪經艙有空位,可免費升等或免選位費的優惠。

華航重申,整體薪資與各項福利近來已大幅提升,足令外界稱羨,未來將持續以長遠、安定為原則照顧每位華航成員。

長榮航空2015~2018年經營成效開始顯現,也依照盈餘表現,連續4年發放4個月年終獎金,4年也共調薪8000~9000元/月,優於同業許多。不過,6月底的罷工一直到7月,侵蝕公司獲利,公司經營階層直接表明若公司虧損將無法發放年終及調薪。長榮航近年來算是底氣足,第2季挺住罷工,單季小幅獲利,前3季累計獲利32.14億元,每股盈餘0.67元,不過相較去年前3季獲利59.81億元,獲利也是接近腰斬,但因還有盈餘,公司最後決定發放2.5個月年終獎金。
時報資訊 莊丙農 2020/01/16 08: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4112 的頭像
    a4112

    a4112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