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1536)公佈民國108年全年經會計師核閱後財報,累計營收59億6834萬7000元,營業毛利16億7236萬元,毛利率28.02%,營業淨利8億1852萬9000元,營益率13.71%,稅前盈餘7億4491萬9000元,本期淨利6億5304萬9000元,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6億4912萬3000元,年增率-47.52%,EPS 2.55元。

【財訊快報/編輯部】2020年3月20日 下午5:05
----------------------------------------------------
和大(1536)董事會通過 配發2元現金股息

和大工業(1536)由於去年面臨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的轉變以及大陸車市的衰退,獲利較以往衰退。19日董事會決議每股將配發2元現金股利。

相對於以往,和大今年的配息較少,但配息率並未減少。

19日和大並未公布去年財報,預計在會計師確認後,近日才會公告。
經濟日報 / 記者邱馨儀/台北即時報導 2020-03-19 17:36
----------------------------------------------------------------
特斯拉來電,和大(1536)Q1營收給力

和大 (1536) 受惠於大客戶特斯拉(Tesla)電動車零件採購訂單增加,頂住新冠肺炎疫情重擊大陸車市的壓力,前2月合併營收9.68億元,僅小幅年減0.96%。在大陸廠恢復正常營運,以及特斯拉增量拉貨下,法人樂觀和大3月營收將超越5億元,首季營收可望超越去年同期的14.8億元,重返成長軌道。

和大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衝擊全球汽車供應鏈,間接促使全球車業加速電動車的發展,和大電動車零件營占比將快速提升,年內有望提前超越五成。和大加速嘉義大埔美廠智能化生產線的建設腳步,迎接新電動車客戶訂單。

和大自結2月合併營收4.51億元、年增8.06%,累計前2月合併營收9.68億元、年減0.96%。

和大表示,2月工作日較長但營收卻低於1月的5.17億元,主要因大陸廠配合當地政府防疫政策,農曆年後延後開工,加上員工返工進度較慢,營收貢獻度減少,拖累整體合併營收表現。3月起兩岸工廠正常生產,和大樂觀業績將恢復應有水準。

和大表示,以台灣廠區來看,和大傳統汽車零件客戶訂單受疫情波及,出現減少情況,但電動車客戶訂單卻不減反增,尤其美國T客戶農曆年後的拉貨力道持續增加,更是支撐營收的關鍵。

法人調查特斯拉供應鏈發現,隨全球電動車銷量增加,下半年將上市全新平價電動休旅車Model Y,加上特斯拉上海廠疫後復工,從美國廠出口半成品到上海組裝成車需求增加,讓特斯拉備貨態度積極。據悉,3月對和大的下單量已達單周1.9萬套的規模,依此成長速度推估,第二季單周拉貨量將突破2萬套。

此外,和大新增的大陸四川電動車客戶,最快3月中將加入拉貨行列,加上歐洲寶馬、捷豹路虎、美國福特等國際車廠電動車零件採購訂單陸續加持,法人估今年內和大電動車零件迎占比有機會提前超越五成。
工商時報─陳信榮/台北報導 2020年3月11日 上午8:15
----------------------------------------------------------
特斯拉拉貨續增,和大(1536)2月營收年增8.06%

汽車傳動系統零件製造廠和大工業 (1536) ,受惠於大客戶特斯拉(Tesla)拉貨量持續增加,推升2月營收走高,業績相對同業抗「疫」。

和大自結2月合併營收4.51億元、年增8.06%,累積前二月合併營收9.68億元、年減0.96%。法人透露,在特斯拉等電動車客戶訂單維持高檔下,預估和大3月營收將重返5億元以上水準,樂觀首季營收將超越去年同期的14.80億元,重返成長軌道。

和大透露,2月營收台灣廠穩定貢獻,但大陸廠受到對岸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工作日較短,對營收貢獻度大減,導致公司2月整體合併營收低於1月。3月起兩岸工廠正常生產,樂觀業績將恢復應有水準。
工商即時 陳信榮 2020年3月10日 上午10:55
----------------------------------------------------
和大(1536)2月營收月減12.7% 未來電動車占比看5成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自結2月合併營收新台幣4.5億元,月減12.7%。和大持續布局電動車領域,估未來3年業績占比可到5成。

和大自結2月合併營收4.5億元,較1月5.17億元減少12.77%,比去年同期4.17億元增加8.06%。

法人指出,和大2月營收部分受到工作天數較少、以及主要客戶在中國大陸上海廠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延至2月10日復工等因素。

累計今年前2月和大自結合併營收9.67億元,較去年同期9.77億元微減0.96%。

展望今年,法人指出和大前兩大B客戶和T客戶可持續成長,前兩大客戶占比約70%,其他30多個客戶占比約30%。

目前電動車占和大整體業績比重約3成多,公司規劃未來2年到3年,電動車業績占比可到50%。

在電動車布局,和大除原有美國第一大客戶B公司新訂單持續追加,包含來自美洲F客戶、歐洲B客戶與J客戶、韓國L客戶、中國大陸S客戶的電動車傳動系統零件採購訂單,陸續進入試量產。

在嘉義廠智能自動化布局,和大先前指出AI自動化帶動獲利和毛利率提高,去年嘉義廠全年產值達到20億元,未來目標可到25億元。中科廠產能規劃到34億元到35億元,大里廠產能約10億元規模。

和大電動車關鍵零配件以嘉義廠為主,產能全自動化,目前和大嘉義廠有4萬坪土地規模,已經使用1.5萬坪,9000坪正在興建,另外1.5萬坪規劃最快2021年動工,因應2023年之後使用。
中央社 / 台北10日電 2020-03-10 09:37
----------------------------------------------------------------------
和大(1536)2月營收年增8%,嘉義大埔美高階自動化產線Q2陸續量產

和大(1536)自結2月營收4.51億元,月減12.77%,年增8.06%。主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影響,2月10日才復工,不過整體第一季訂單並沒有因疫情而減少或遞延出貨,盼第二季能逐步回升。

和大累計前2月營收9.68億元,較去年同期小幅減少0.96%。

和大目前在中國的量仍少,不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汽車供應鏈受到波及,和大指出,第一季產量沒有減少,但疫情若持續延燒下去,第二季可能就要消化第一季庫存,會影響到第二季原本出貨。

展望2020年,和大前兩大客戶佔營收比重70%,預估今年仍可望持續成長,和大去年電動車零件比重約33%,今年有機會挑戰40%,規劃未來2-3年,電動車業績占比可突破50%。

和大積極推動自動化產線,嘉義大埔美廠高階設備已經陸續測試,預計第二季可達14條產線量產;因電動車客戶追加明年訂單數量,公司也正進行新增2條智能化產線機器設備採購作業,預定第三季底前完成智能化產線安裝、試車、認證等工作,屆時嘉義廠將增加至16條智能化產線量產,成為和大在台單一最大的生產基地。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2020年3月10日 上午8:58
----------------------------------------------------------------
和大(1536)2月營收4億5096萬元,月增率-12.76%,年增率8.06%

和大(1536)自結109年2月營收4億5096萬8000元,和上個月的5億1696萬6000元相較,減少金額為6599萬8000元,較上月減少12.76%,和108年同月的4億1734萬2000元相較,增加金額為3362萬6000元,較108年同月增加8.06%。

累計109年1-2月營收9億6793萬4000元,和108年同期的9億7730萬5000元相較,減少金額為937萬1000元,較108年同期減少0.96%。
【財訊快報/編輯部】2020年3月10日 上午8:27
---------------------------------------------------
和大(1536)首季訂單未減少,Q2疫情左右拉貨動能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積極布局大陸市場,但首批Model 3傳出搭載HW2.5晶片,並非隨車環保清單上標示的HW3.0晶片,和大(1536)指出,在中國大陸的量仍少,並未受到影響,不過今天股價開低走跌表現疲軟。至於新冠肺炎疫情,和大首季訂單如預期並未減少或遞延。

和大為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獨家供貨特斯拉,也取得BMW 30萬台電動車訂單。針對陸媒報導,陸產Model 3搭載HW2.5晶片,並非隨車環保清單上標示的HW3.0晶片,引發市場高度關切。

特斯拉中國隨即發出聲明表示,該公司的上海工廠在2月10日開始復工復產,但基於供應鏈緊縮狀況,以至將一部分標準續航升級版的Model 3安裝HW2.5版本的配備,但隨著產能及供應鏈恢復,將提供涉及車輛車主,免費更換HW3.0版本配備的服務。

和大目前在中國的量仍少,並未受到影響,至於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汽車供應鏈恐受到波及,和大指出,第一季產量沒有減少,但疫情若持續延燒下去,第二季可能就要消化第一季庫存,會影響到第二季原本出貨,使得拉貨動能下滑。

和大仍積極推動自動化產線,嘉義廠高階設備已經陸續測試,預計第二季可達14條產線量產;因電動車客戶追加明年訂單數量,公司也正進行新增2條智能化產線機器設備採購作業,預定第三季底前完成智能化產線安裝、試車、認證等工作,屆時嘉義廠將增加至16條智能化產線量產,成為和大在台單一最大的生產基地,可望帶動2020年業績創新高。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2020年3月4日 上午10:15
---------------------------------------------------------------
陸製Model 3爆使用舊晶片 和大(1536):未受影響

特斯拉電源管理線束供應商貿聯,一向不評論單一客戶與訂單。由於特斯拉已經發出聲明,將為中國大陸Model 3的車主,免費更換HW3.0版本的整車控制器配備。法人預期,在特斯拉允諾更換之下,預期不致於對特斯拉造成太大影響。 特斯拉傳動系統供應廠和大工業對此表示,和大並未受到影響,主要是和大在中國大陸的量能非常少。

特斯拉中國發出聲明表示,該公司的上海工廠在2月10日開始復工復產,但基於供應鏈緊縮狀況,以至將一部分標準續航升級版的Model 3安裝HW2.5版本的配備,但隨著產能及供應鏈恢復,將提供涉及車輛車主,免費更換HW3.0版本配備的服務。

大陸受疫情影響,雖然許多關鍵零組件廠陸續復工生產,但仍有部分業者尚未復工,勢必影響到汽車供應鏈體系,這也對汽車生產與供應產生相當多的不確定因素。
經濟日報 / 記者邱馨儀、蕭君暉/台北報導 2020-03-03 23:28
----------------------------------------------------------------------
和大(1536)去年第4季營收13季低點 今年回溫看增17%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 (1536) 去年第4季自結合併營收新台幣14.51億元,是13個季度以來低點。法人估和大今年業績看增17%,回到2018年水準。

和大自結去年12月合併營收4.28億元,較去年11月5.01億元減少14.56%,比前年同期4.84億元下滑11.56%。

去年第4季和大自結合併營收14.51億元,較去年第3季15.3億元減少5.2%。法人指出,和大去年第4季營收是2016年第4季以來低點。

累計去年全年和大自結合併營收59.66億元,較前年71.46億元下滑16.52%。

展望今年,法人預估,和大今年預算目標成長16%到17%左右,業績目標鎖定年營業額70億元區間,要回到2018年水準。今年前兩大B客戶和T客戶可持續成長,前兩大客戶占比約70%,其他30多個客戶占比約30%。

目前電動車占和大整體業績比重約33%,公司規劃未來2年到3年,電動車業績占比可到50%。

在嘉義廠智能自動化布局,和大指出,AI自動化帶動獲利和毛利率提高,去年嘉義廠全年產值達到20億元,未來目標可到25億元。中科廠產能規劃34億元到35億元,大里廠產能約10億元規模。

和大電動車關鍵零配件以嘉義廠為主,產能全自動化,目前嘉義廠有4萬坪土地規模,已經使用1.5萬坪,9000坪正在興建,另外1.5萬坪規劃最快2021年動工,因應2023年之後使用。

在電動車布局,和大除原有美國第一大客戶B公司新訂單持續追加,包含來自美洲F客戶、歐洲B客戶與J客戶、韓國L客戶、中國大陸S客戶的電動車傳動系統零件採購訂單,陸續進入試量產。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 2020/01/10 09:49
--------------------------------------------------------------------------
和大(1536)12月營收4億2837萬元,月增率-14.56%,年增率-11.56%

和大(1536)自結108年12月營收4億2837萬2000元,和上個月的5億137萬7000元相較,減少金額為7300萬5000元,較上月減少14.56%,和107年同月的4億8436萬7000元相較,減少金額為5599萬5000元,較107年同月減少11.56%。

累計108年1-12月營收59億6597萬8000元,和107年同期的71億4674萬6000元相較,減少金額為11億8076萬8000元,較107年同期減少16.52%。
【財訊快報/編輯部】2020/01/10 08:11
----------------------------------------------------
特斯拉大燈,照亮和大(1536)、貿聯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近期公布2019年第四季出貨量及產量數據,電動車出貨量季增15%、年增23%至11.2萬輛。2019年總交車、產量各為36.7萬與36.5萬輛;總出貨量表現符合經營管理階層於2019年初設定的36~40萬輛目標,法人看好台系供應鏈和大 (1536) 與貿聯-KY (3665) 受惠。

投顧法人指出,特斯拉2020年銷量有望大幅成長35~50%,主因包括上海超級工廠的成功投產、Model Y開始交付,以及全自動駕駛(FSD)軟體的突破。

根據特斯拉所提出的零組件產能需求,研究機構認為,特斯拉2020年交付量將逐季成長,全年來到50~55萬輛,台系主要零組件供應鏈將跟隨銷量一齊增長。

另一大型研究機構看好,儘管特斯拉尚未公布正式財測數字,然2020年受惠大陸國產Model 3第一季出貨放量,以及2020年中Model Y出貨成長帶動,加上對供應鏈的調查結果,預估2020、2021年特斯拉產量將分別年增42與41%。

投顧法人提醒,短期而言,特斯拉2020年首季產量與出貨量可能較前一季衰退,係受淡季因素、美國與歐洲部分國家車輛補貼金額降低所影響。在競爭方面,2020~2021年將有更多低價車款上市,可能對Model 3未來需求多少造成衝擊。

在台系特斯拉供應鏈中,法人一同看好和大與貿聯-KY,投顧法人評估,特斯拉2020年對二大受惠股的相關營收貢獻將分別年增26與21%,整體營收占比達32與8.5%。

法人並說明,和大為迎接特斯拉與其他電動車採購大單,加速嘉義廠AI智能化產線的投資建設腳步,因AI產線成本更低、良率與產能更高,獲利增幅可望高於營收表現。
工商時報─簡威瑟/台北報導 2020/01/09 08:32
-------------------------------------------------------
和大(1536)今年重返成長軌道,股價量增跳空突破

汽車傳動製造廠和大(1536)上週集團舉行尾牙,董事長表示,去年營運比較辛苦,整體業績衰退,獲利可能衰退更多。不過,今年將重返成長軌道,持續看好電動車市場,預期未來2-3年內電動車零件佔營收比重將突破50%。展望未來,由於特斯拉訂單每周調高,尤其上海廠投產後,拉貨力道更為顯著,加上歐美各國陸續訂下2030年全電動化的政策目標,營運成長值得期待。

今日量增跳空突破,KD指標位於中軌交叉向上,後續待量能溫和放大,仍有高點可期。
【財訊快報/研究員劉又豪】2020/01/03 10:18
------------------------------------------------------
特斯拉上海廠擬本土化,和大(1536)董座稱核心技術不被取代

外電報導,美國電動車生產商特斯拉目前在大陸生產的Model 3零件中約有30%來自大陸,未來計畫在2020年底前全面採用大陸零件。對此,和大(1536)董事長沈國榮指出,和大供應客戶的產品是馬達機構件,算是車廠的核心技術,公司仍有不被取代的信心。

根據外電報導,特斯拉中國上海廠已準備就緒,去年12月底已開始交車,若以每個工作日10小時工作生產時間計,特斯拉上海工廠每周可以超過千部Model 3。據了解,特斯拉計畫將來於上海每周生產3000台,目前在大陸生產的Model 3零件中約有30%來自大陸,目標到2020年中期將占比提高到80%,到今年底前所有零件將均由大陸公司提供。

報導也指出,特斯拉擬採用陸製零件以降低生產成本,並有機會藉此降低售價最少20%。特斯拉台灣區總經理詹依宛則指出,台灣特斯拉汽車全部仍由美國進口,上海廠完工量產是否會降價要看大陸當地定價策略。

針對中國上海廠積極佈局本土供應鏈,不過沈國榮表示,和大供應客戶的產品是馬達機構件,算是車廠的核心技術,預料客戶仍將會在美國組裝生產相關模組,因此和大可以在海外交貨。目前看起來,客戶的訂單確實有跟著擴廠而逐月攀升。

和大目前仍獨家供應美系電動車大廠2個減速齒輪相關組件,面對中國國產化趨勢,公司仍有不被取代的信心。

據了解,特斯拉兩大關鍵零配件包括減速變速馬達機構件及儲能系統,特斯拉要求在中國以外設廠生產,像是和大相關電動車減速齒輪關鍵零配件,在台灣生產後先送到美國進行組裝,組裝完成後再送往上海廠,這也呼應特斯拉母廠仍想掌握不讓關鍵技術本土化。

沈國榮也透露,特斯拉訂單每周調高,特別是特斯拉大陸上海廠投產後,拉貨力道增幅更為明顯,加上歐美國家陸續訂下2030年全電動化的政策目標,各家車廠電動車產品2020年陸續量產,可望帶動和大營收重返成長。

和大目前電動車占整體業績比重約33% 規劃未來2-3年,電動車業績占比可突破50%。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2020/01/02 09:57
------------------------------------------------------
特斯拉上海廠量產 母廠緊抓兩系統不放本土化

特斯拉(Tesla)電動車Model 3大賣,中國上海廠已開始量產,儘管中國積極布局特斯拉本土供應鏈,不過產業界人士指出,減速變速和馬達機構,以及儲能系統兩大配件,特斯拉仍牢牢掌握。

特斯拉Model 3在全球熱賣,中國法人報告指出,去年第3季Model 3在美國銷量高達4萬輛,去年前3季銷量達到10.9萬輛,預估去年第4季可到4.8萬輛;在歐洲市場,Model 3也成為暢銷電動車款之一,去年第3季銷量達2.6萬輛,去年前3季銷量合計6.4萬輛,預期去年第4季可到3萬輛。

特斯拉中國上海廠已準備就緒,產業人士指出,上海廠去年12月底已開始交車,預示量可看到6個月。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 (1536) 董事長沈國榮表示,公司也受惠特斯拉上海廠效應,每週交貨量持續增加。

中國法人報告預期,今年特斯拉Model 3本土化車型銷售量可到12萬輛,明年銷售量可望爬升到15萬輛以上。

觀察上海廠供應鏈發展趨勢,儘管中國積極布局特斯拉本土供應鏈,不過沈國榮預期,減速變速機構和馬達核心技術,以及儲能系統這兩大關鍵零配件,美系電動車大廠仍會牢牢掌握。

產業人士指出,這兩大關鍵零配件,特斯拉要求在中國以外設廠生產,例如和大相關電動車減速齒輪關鍵零配件,在台灣生產後先送到美國進行組裝,組裝完成後再送往上海廠。

和大電動車關鍵零配件以嘉義廠為主,產能全自動化,目前和大嘉義廠有4萬坪土地規模,已經使用1.5萬坪,9000坪正在興建,另外1.5萬坪規劃最快2021年動工,因應2023年之後使用。

若從特斯拉Model 3成本結構來看,中國法人報告指出,電池組成本最高,占整體零配件成本比重約37%。此外是底盤和內裝件,相關零配件中國華東地區廠商可望受惠。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 2020/01/01 15:35
---------------------------------------------
逢九必墜,和大(1536)走出谷底明年營收重返70億元

和大 (1536) 董事長沈國榮2018年底曾憂心指出,景氣循環逢九必墜,而2019年全球車市的確受到貿易戰等因素,表現低迷,和大也受到影響。沈國榮表示,今年和大很辛苦的走來,預期全年營收將下滑18%,獲利衰退幅度會大於營收,也是和大自金融海嘯後,10年以來首度見到衰退。但他認為,2020年客戶需求回升,全年營收目標重返70億元以上,可回到歷史新高附近。

沈國榮表示,2019年原本公司計畫做到超過70億元以上,但無奈整體車市不佳,全年營收不到70億元,低於去年71.53億元,減少幅度估計18%,獲利退幅度更大,主要因為和大營收規模有70億元,固定費用的攤提會受到營收規模下降影響到利潤,今年每股盈餘做到3元要相當努力。

沈國榮指出,今年B跟T前兩大客戶其實還是在成長,但成長幅度低於預期,且這兩大客戶以外的客戶在衰退,而影響整個表現。

以目前跟客戶洽談的訂單來看,像是電動車客戶,明年將由第1季每周1.6萬台,到第4季每周出貨提高到2.3萬台。隨著電動車大廠出貨量增加,對和大的需求也逐月增加,此外,美國車市調整告一段落,明年銷售量會回升,沈國榮對和大明年營運回升相當有信心,預期營收成長率能重回1成以上,站上70億元。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9/12/30 07:41
--------------------------------------------------
和大(1536)集團尾牙,董座估明年重返成長、3年內電動車零件營收占比逾50%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1536)集團上週五攜和大、高鋒(4510)、華豐(2109)及健信(4502)四家公司舉行集團尾牙,席開近400桌,董事長沈國榮指出,2020年和大將重返成長軌道,而看好電動車市場,估未來2-3年內電動車零件營收占比將突破50%。法人估,和大明年營收重回70億元水準,集團營收上看175億元。

沈國榮指出,2019年確實比較辛苦,整體業績會衰退,獲利可能衰退更多。法人估,和大今年營收約61億元,較去年衰退18%,每股盈餘力拚3元,低於2018年的4.85元。

儘管2019年獲利衰退,但沈國榮強調,今年年終獎金平均約1.5個月,略低於前一年度,不過為激勵員工,明年4月仍規畫為員工調薪,調幅約3%到5%,實際狀況則須視今年營運及明年首季營運狀況而定。

展望2020年,沈國榮表示,前兩大客戶佔營收比重70%明年仍可望持續成長,其中電動車客戶每個月交貨量持續成長,沈國榮指出,現在傳統車廠也積極布局電動車款,也提出新的專案讓和大試樣,未來電動車發展可期。

和大目前電動車占整體業績比重約33% 規劃未來2-3年,電動車業績占比可突破50%。

沈國榮也透露,特斯拉訂單每周調高,特別是特斯拉大陸上海廠投產後,拉貨力道增幅更為明顯,加上歐美國家陸續訂下2030年全電動化的政策目標,各家車廠電動車產品2020年陸續量產,可望帶動和大營收重返成長。

沈國榮認為,機械業的景氣復甦約較零組件廠遲3個月,預估明年6、7月有機會看到好轉的跡象。集團旗下華豐橡膠在沈國榮入主後,也在連續8年虧損後,今年預估正式轉虧為盈。

沈國榮指出,和大嘉義大埔美廠的AI智能產線廠有效提升毛利率,嘉義廠全年營收20億元,最高的毛利率45%,平均年毛利率38%,中科廠28億元,毛利率卻只有26%,主要就是智能產線的良率高、誤差小。

沈國榮指出,明年是關鍵的一年,燃油車市不會衰退,電動車則持續成長,而明年還要觀察美中貿易戰和美國總統大選因素、台灣選舉後政局發展、中國經濟發展和香港反送中等因素。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2019/12/30 07:36
--------------------------------------------------------
電動車市場蓄勢待發 供應鏈站上風口(1536)

科技動能與環保節能議題帶動電動車市場興起,隨著電動車先驅特斯拉(Tesla)近來交車數快速翻揚,帶動電動車市場正式啟動,台灣相關供應鏈站上風口,等待揚帆。

在環保意識與政策鼓勵下,各國電動車銷售量與日俱增,根據Inside EVs資料,2018年全球電動車總銷售年增40%,各大車廠也規劃2020年全新車款準備在車展發表。今天在台北登場的2020世界新車大展中,各大車廠爭相推出電動車較勁,讓電動車產業鏈重新獲得關注。

各大車廠除了發表2020年全新車款外,5G時代來臨與物聯網(IoT)的發展及創新應用備受矚目,相關技術衍生許多創新應用,像是自動駕駛、語音助理、遠端操作、人臉識別、物體偵測等技術,轉變為當今的智慧汽車,可提供更簡易、安全、快速的駕駛體驗。

科技車聯網、AI自駕車及環保電動車預料將是未來產業聚焦的3大趨勢,台灣電子零組件廠過去5年不斷從3C產業朝向汽車領域轉型,在「深蹲」多年後,隨著汽車電子化的趨勢,明年有望迎來春燕。

台廠相關車電供應鏈除了和大 (1536) 、貿聯-KY (3665) 、聯嘉 (6288) 、台達電 (2308) 、亞光 (3019) 、佳凌 (4976) 、建準 (2421) 等Tesla概念股外,康控-KY (4943) 、雙鴻 (3324) 、超眾 (6230) 、正崴 (2392) 、信邦 (3023) 、胡連 (6279) 、新巨 (2420) 、維熹 (3501) 等,都將受惠電動車市場蓬勃發展帶來的新動能。

台達電深耕車用電子多年,產品線擴及電源、風扇、電動車充電器、充電樁、電動驅動馬達、電動車傳動系統等,客戶群涵蓋特斯拉、BMW、飛雅特等大廠,儘管電動車今年整體銷售基期仍低,但台達電充電樁業務持續保持亮眼成長。

台達電表示,台達在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深耕多年,產品已獲歐、美、中國及台灣相關安規與標準認證,更於全球各地完成諸多建置實績,客戶群幾乎涵蓋大部分一線大廠,包括電動馬達、充電樁等相關產品案子很多,也都準備就緒,但就看市場發展如何。

和大今年整體營運雖受美中貿易戰影響車市表現,但內部看好電動車相關需求明年明顯成長,在新訂單開始出貨挹注下,減少傳統車市的衝擊。貿聯-KY為Tesla電池管理線束主要供應商,隨著Model 3強勁需求、大陸工廠產能增加及後續Model Y及Model 4可望接續推出,外資看好,受惠Tesla汽車銷量穩定成長,將推升貿聯-KY明年汽車產品業務年成長20%。

亞光在車載鏡頭的布局除了為特斯拉供應商外,也成功打入雙B供應鏈,並傳出與大陸車用模組廠合作消息,在車用領域逐步開花結果。

精密元件廠康控-KY (4943) 受惠汽車電子化及智慧化發展,相關零件精密度需求大幅提升,創造出全新商機,陸續接獲國際大廠訂單,將推動明年車用零件營收貢獻從個位數拉升至雙位數。

康控-KY表示,藉由精密模具與埋入射出(InsertMolding)關鍵技術及對矽膠材料特性的掌握,導入車用領域,其中約有8成比例應用在新能源車,產品包括汽車方向盤轉向器的金屬件、高壓電感測器、逆變器等產品,已通過大眾福斯汽車MQB油電混合平台及MEB新能源車2個平台認證,並接獲Tier 1(一級)廠模組訂單。

至於車載鏡頭及照明部分,康控-KY也已接獲國際電動車大廠訂單,已陸續出貨,車用產品將成為未來推升營運重要動能。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9/12/28 14:03
--------------------------------------------
特斯拉助攻,和大(1536)年營收衝百億元

特斯拉訂單周周高,和大工業 (1536) 董事長沈國榮27日樂觀2020年業績重返成長,預估二~三年內電動車零件營占比將突破五成,伴隨電動車銷量逐年成長,沈國榮喊出2022年和大營收衝上百億元目標。

和大集團27日在台中舉辦尾牙,席開400桌,集合包括和大、高鋒、華豐、健信等關係企業員工同樂。

受中美貿易戰影響,2019年全球車市衰退,也衝擊和大業績,沈國榮坦言,今年營收估約61億元,較2018年衰退約18%,先前連續九年成長的紀錄暫劃休止符。和大前三季EPS為2.21元,法人估全年每股獲利約3元,遜於2018年的4.85元。

沈國榮強調,占公司營收七成的兩大客戶-BorgWarner與特斯拉,訂單仍持續成長,對和大業績衝擊程度有限;獲利儘管衰退,今年年終獎金平均約1.5個月,略低於前一年度,但為激勵員工,同時看好明年以後營運,沈國榮透露,明年4月仍規畫為員工調薪,調幅約3%~5%。

他透露,特斯拉訂單每周調高,特別是特斯拉大陸上海廠投產後,拉貨力道增幅更為明顯,加上歐美國家陸續訂下2030年全電動化的政策目標,各家車廠電動車產品2020年陸續量產,可望帶動和大營收重返成長,估可回升至2018年約71億元水準,每股獲利重返5元。

據了解,目前和大每周對特斯拉的出貨量達到1.6萬套,較年初幾乎倍增,除Model 3車型增量供貨外,與Model 3有高比例共用零件的Model Y新車明年投產,和大來自特斯拉的零件訂單將持續增加。

沈國榮表示,和大是最早投入電動車減速、差速機構的專業廠,隨全球電動車銷售提升,和大營收也可逐年成長,目前電動車零件營收占比約三成,估兩、三年內將突破五成,樂觀2022年營收將攀上百億元高峰。
工商時報─陳信榮/台中報導 2019/12/28 11:31
--------------------------------------------------
和大(1536)電動車業績占比拚5成 明年業績看增16%到17%

和大 (1536) 董事長沈國榮表示,明年業績可回溫,未來電動車業績占比拚5成,員工年終獎金平均可到1.5個月,明年4月續調薪。法人估明年業績成長16%到17%,回到70億元水準。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今天晚間在台中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年度尾牙,會前接受媒體採訪。和大此次尾牙席開近400桌。

觀察今年營運表現,沈國榮表示今年比較辛苦,業績會衰退,獲利可能衰退更多。

法人預期,和大今年業績約新台幣61億元,可能較去年衰退18%,今年每股純益力拚3元。

儘管今年業績走緩,不過沈國榮表示,公司仍規劃明年4月調薪,在年報出來後,依據今年獲利情況、並參考明年第1季成長趨勢調薪。沈國榮說,「只要公司還賺錢,調薪不會計較」。

產業人士指出,和大一個月平均發放新台幣5000萬元薪資,若調薪5%,每年薪資增加2400萬元,公司仍可因應,預期明年調薪幅度約3%到5%區間。

在年終獎金部分,沈國榮透露,今年員工年終獎金平均約1.5個月,公司透過營業單位營業窗口與員工面對面了解、各方資訊蒐集作出判斷。

展望明年營運,沈國榮表示,前兩大B客戶和T客戶可望持續成長,前兩大客戶占比約70%,其他30多個客戶占比約30%。

其中電動車客戶每個月交貨量持續成長,和大交貨壓力大,沈國榮指出,現在傳統車廠也積極布局電動車款,也提出新的專案讓和大試樣,未來電動車發展可期。

他表示,目前電動車占和大整體業績比重約33% 規劃未來2年到3年,電動車業績占比可到50%。

法人預估,和大明年預算目標成長16%到17%左右,業績目標鎖定年營業額70億元水準,要回到2018年水準。

沈國榮指出,明年是關鍵的一年,業績要持續成長,燃油車市不會衰退,電動車持續成長,預期到2025年電動車市可繼續增溫。不過明年還要觀察美中貿易戰和美國總統大選因素、此外也要觀察台灣選舉後政局發展、中國經濟發展和香港反送中等因素。

在嘉義廠智能自動化布局,沈國榮指出,AI自動化帶動獲利和毛利率提高,今年嘉義廠全年產值達到20億元,未來目標可到25億元。中科廠產能規劃到34億元到35億元,大里廠產能約10億元規模。

和大電動車關鍵零配件以嘉義廠為主,產能全自動化,目前和大嘉義廠有4萬坪土地規模,已經使用1.5萬坪,9000坪正在興建,另外1.5萬坪規劃最快2021年動工,因應2023年之後使用。

在電動車布局,和大除原有美國第一大客戶B公司新訂單持續追加,包含來自美洲F客戶、歐洲B客戶與J客戶、韓國L客戶、中國大陸S客戶的電動車傳動系統零件採購訂單,陸續進入試量產。(編輯:鄭雪文)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中 2019/12/27 18:27
-------------------------------------------------
特斯拉股價大漲,相關概念股和大(1536)同樂,盤中股價創波段新高

特斯拉(TSLA)週一股價大漲,激勵今天相關概念股走高,包括和大(1536)、貿聯-KY(3665)均同步走揚,其中和大股價開高走高,漲幅約達5%,盤中創波段新高。

特斯拉週一股價大漲3.36%至每股419.22美元,飆近420美元私有化收購價,激勵今天相關概念股走高。

根據外電報導,特斯拉已從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以及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等中資銀行獲得逾100億元人民幣(約14億美元)融資,計畫用於上海超級工廠營運。此外,特斯拉也考慮明年將大陸製造的Model 3價格下調20%或更多。

市場法人認為,由於近來大陸電動汽車市場成長趨緩,降價策略有助吸引更多買家,並有機會進一步帶動台廠供應鏈拉貨潮,帶動營運成長動能。

和大是特斯拉概念股,預計來自特斯拉Model 3車型的減速齒輪箱訂單,明年將大增至100萬套,較今年增逾60%,和大嘉義新廠產能全開仍無法滿足,中科廠、大里廠待命支援。

除特斯拉外,和大透過最大客戶BWA(BorgWarner),接獲來自美國F車廠、歐洲A車廠電動車零件供應鏈,並透過韓國L客戶取得歐洲J車廠電動車零件訂單,隨新電動車明年起至2022年陸續量產,對和大的拉貨力道將逐步放大。

和大將於本週五晚上舉行集團尾牙,和大今年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營運較為疲軟,不過看好明年營運重返成長軌道,法人樂觀和大2020年營收將挑戰80億元新高,2022年有望登百億元大關。

供應特斯拉車用線束的貿聯-KY(3665)也因為大陸昆山有廠,可就近供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特斯拉上海廠提前完工拉貨,有助近一步催升貿聯業績。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2019/12/24 09:42
-------------------------------------------------------
不如預期,和大(1536)11月營收年衰10.42%

大客戶特斯拉的拉貨效益顯然還是不夠,和大工業 (1536) 未如公司預期,第四季業績重返成長軌道,自結11月合併營收5.01億元,不僅年減10.42%,還比前(10)月衰退3.84%,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55.38億元、年減16.88%。

和大11日將舉行法說會,市場認為,將修正今年的業績預估,把業績成長希望放在明年。和大第二大客戶特斯拉,日前宣布將提前投產Model Y新車,特斯拉上海廠投產後可望加速拓展大陸電動車市場,加上新發表的電動皮卡Cybertruck全球預售接單量快速增加,被外界視為特斯拉2020年將對和大增量拉貨的利多。
工商即時 陳信榮 2019/12/10 10:18
--------------------------------------------
和大(1536)11月營收月減3.8% 法人估明年業績創高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 (1536) 自結11月合併營收新台幣5.01億元,月減3.82%。展望明年,法人預估和大明年業績有機會創新高。

和大自結11月合併營收5.01億元,比10月5.21億元減少3.82%,較去年同期5.59億元下滑10.42%。

法人指出,和大今年受到中美貿易戰關稅衝擊及全球車市循環整理的影響,整體營收較不如預期。

累計今年前11月和大自結合併營收55.37億元,較去年同期66.62億元減少16.88%。

展望明年,法人預估,和大嘉義廠產能逐月擴增,可拉高公司整體製造毛利率及獲利表現,預期11月之後可回到去年同期水準、甚至超越去年同期。展望明年,法人預估和大明年業績有機會創新高。

在產能布局方面,和大近期持續加碼投資嘉義廠房自動化智能產線,高階設備陸續安裝測試,預期2020年第2季可達14條產線量產,由於T客戶追加明年訂單數量,和大正進行新增2條智能化產線機器設備採購作業,預定2020年第3季底前完成智能化產線安裝、試車、認證等工作,屆時嘉義廠將增加到16條智能化產線量產,成為和大在台單一最大的生產基地。

在電動車布局,和大持續研發綠能電動車組件,除原有美國第一大客戶B公司新訂單持續追加,包含來自美洲F客戶、歐洲B客戶與J客戶、韓國L客戶、中國大陸S客戶的電動車傳動系統零件採購訂單,陸續進入試量產。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 2019/12/10 09:39
------------------------------------------------
和大(1536)11月營收5億137萬元,月增率-3.81%,年增率-10.42%

和大(1536)自結108年11月營收5億137萬7000元,和上個月的5億2127萬4000元相較,減少金額為1989萬7000元,較上月減少3.81%,和107年同月的5億5969萬3000元相較,減少金額為5831萬6000元,較107年同月減少10.42%。

累計108年1-11月營收55億3760萬6000元,和107年同期的66億6237萬9000元相較,減少金額為11億2477萬3000元,較107年同期減少16.88%。
【財訊快報/編輯部】2019/12/10 08:17
--------------------------------------------------------
特斯拉上海廠估明年第3季滿載 台廠供應鏈可受惠(1536)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中國上海廠投產持續進行,法人估明年第1季週產能可到1000輛,第3季週產能可望滿載達到3000輛。台廠包括和大 (1536) 等供應商可望受惠。

特斯拉中國上海廠量產規劃持續進行,特斯拉先前指出,上海廠主要規劃生產Model 3和Model Y電動車,廠區開始試產Model 3,進度持續,預估中國市場將成為Model 3最大市場。

中國法人報告預期,上海廠一期年產能可到15萬輛,預估明年第1季每週產能可到1000輛,第2季每週產能可到2000輛,第3季每週產能可到3000輛,第3季就可達到滿載階段,預估明年全年上海廠實際產能可到11.7萬輛。

台廠包括富田電機、和大 (1536) 、世德 (2066) 、貿聯-KY (3665) 、台達電 (2308) 、群創 (3481) 、江申 (1525) 、乙盛-KY (5243) 、建準 (2421) 、和勤精機 (1586) 、智伸科 (4551) 等,持續切入特斯拉供應鏈。

法人表示,和大透過供應電動車減速齒輪箱關鍵零配件,切入特斯拉供應鏈,相關零配件先送到美國進行組裝,組裝完成後再送往中國上海廠,和大可望間接受惠特斯拉上海廠投產效應。

此外貿聯-KY供應特斯拉電源管理線束和充電裝置。江申透過轉投資中國大陸廣州恩梯恩裕隆,供貨特斯拉新款電動車傳動軸產品。智伸科透過併購旭申國際100%股權,切入特斯拉供應鏈。和勤精機供應繼電器基座給特斯拉電動車。

和大今天走勢整理,盤中股價來到111元,小漲0.45%,世德走堅來到72.3元,漲1.12%,智伸科走強來到186元,漲4.49%,貿聯-KY來到221.5元,漲1.6%。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 2019/11/26 11:16
---------------------------------------------------
和大(1536)第3季獲利 20個季度來單季低點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 (1536) 第3季稅後淨利新台幣1.81億元,是20個季度來單季低點,每股稅後純益0.71元,前3季稅後淨利5.6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21元。

和大第3季合併營收15.3億元,較第2季15.05億元微增1.68%,比去年同期18.79億元減少18.55%,第3季合併毛利率28.49%,較第2季26.95%增加1.5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32.23%減少3.74個百分點。

第3季合併營業利益2.15億元,合併營益率14.04%,較第2季13.4%微增0.6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19.02%減少4.98個百分點。

和大第3季稅後淨利1.81億元,較第2季1.9億元減少4.65%,比去年同期3.4億元減少46.78%,第3季每股稅後純益0.71元,略遜於第2季EPS 0.75元,低於去年同期EPS 1.33元。法人指出,和大第3季獲利是2014年第4季以來波段低點。

累計今年前3季和大合併營收45.15億元,較去年同期54.51億元減少17.1%,合併毛利率28.21%,較去年同期32.07%減少3.86個百分點,合併營業利益6.41億元,合併營益率14.2%,較去年同期19.27%減少5.07個百分點。

前3季和大稅後淨利5.63億元,較去年同期9.76億元下滑42.3%,每股稅後純益2.21元,低於去年同期EPS3.83元。

展望第4季,和大表示隨著美國電動車大廠生產及銷售量屢創新高帶動,和大嘉義廠單月出貨量已連續2個月站穩2億元大關,創下建廠以來新高紀錄。

法人預估,和大嘉義廠產能逐月擴增,可拉高公司整體製造毛利率及獲利表現,預期11月之後可回到去年同期水準、甚至超越去年同期。展望明年,法人預估和大明年業績有機會創新高。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 2019/11/11 17:10
------------------------------------------------
和大(1536)108年前三季稅後盈餘5億6339萬元,EPS 2.21元

和大(1536)公佈民國108年前三季經會計師核閱後財報,累計營收45億1580萬1000元,營業毛利12億7411萬4000元,毛利率28.21%,營業淨利6億4105萬6000元,營益率14.20%,稅前盈餘6億5162萬5000元,本期淨利5億6774萬5000元,合併稅後盈餘5億6339萬9000元,年增率-42.30%,EPS 2.21元。
【財訊快報/編輯部】2019/11/11 15:39
--------------------------------------------------
和大(1536)10月營收持續回溫,9個月來最高

和大 (1536) 10月合併營收為5.21億元,月增3.09%,為最近9個月營收最高,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50.3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7.48%。今年受到中美貿易戰關稅衝擊及全球車市循環整理的影響,整體營收較不如預期,但隨著美國電動車客戶拉貨提升帶動下,業績已逐月回穩,全年有望倒吃甘蔗。

展望第4季,隨著美國電動車大廠生產及銷售量屢創新高帶動下,和大嘉義廠單月出貨量已連續二個月站穩2億大關,創下建廠以來新高紀錄,伴隨著嘉義廠產能逐月擴增,拉高整體的製造毛利率及獲利表現。近期仍持續加碼投資嘉義廠房自動化智能產線,高階設備也已陸續安裝測試,2020年第2季可達14條產線量產,由於T公司追加明年訂單數量,和大現正進行新增2條智能化產線機器設備採購作業,預定2020年第3季底前完成智能化產線安裝、試車、認證等工作,屆時嘉義廠將增加到16條智能化產線量產,成為和大在台單一最大的生產基地。

和大2020年電動車相關產品將大量出貨,除原有美國第一大客戶B公司新訂單持續追加外,包含來自美洲F客戶、歐洲B客戶與J客戶、韓國L客戶、大陸S客戶的電動車傳動系統零件採購訂單,現都已陸續進入試量產階段,並且獲得認證通過,隨著美歐車廠的電動車即將陸續上市,將帶動和大2020年營收再拚新高。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9/11/08 09:41
----------------------------------------------------
和大(1536)3月營收5億263萬元 年減二成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工業(1536)初步結算2019年3月合併營收為5億263萬元,較去年同期減20.30%,比2月成長20.44%,累計1~3月合併營收為14億7,993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6.30%,第1季合併營收減少主要是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預估4月起合併營收就將逐月回升。

為迎接來自歐洲、亞洲地區電動車訂單陸續湧入,並看好未來電動車市場的全球滲透率逐年提升,和大已申請通過經濟部「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投資核准案,積極規劃在嘉義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新建廠房,增設自動化齒輪與傳動軸元件智能產線,以高精度與高效率研發製造維持競爭優勢,以期能順利於2020年投產,讓公司營運倍增動能。

另外,和大積極導入智慧製造的創新生產概念,除在嘉義大埔美廠建置智能工廠的實踐場所,今(10)日獲頒第六屆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組織類績優創新企業殊榮,肯定公司組織技術創新的努力,相信未來在各項實務經驗及巨量數據整合下,將可提供更精良的產品及提升生產效率及精實人力,同時達到汽車安全部品對品質的嚴苛要求,隨著嘉義產能逐月擴增,也將提高整體的製造毛利率,創造多贏的局面。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即時報導 2019-04-10 09:00
-----------------------------------------------------
汽車零件廠 強攻電動車(1536)

汽車零組件受全球車市轉型電動車產業影響,今年將面臨考驗,其中,中國大陸對新能源車的政策推動,預期將出現逾30%成長,成為汽車零組件廠搶攻的藍海市場。此外各國政府對油耗要求提升,動力系統業者也可望獲得較大成長空間。

和大工業(1536)攻電動車減速齒輪箱有成,預期下半年後,將新增傳統車廠電動車關鍵零組件的出貨,英利則是供應電池上下蓋,在新能源車市場崛起時搶下有利地位。

智伸科強調,全球政府對汽車廢氣排放標準趨於嚴格,儘管今年首季全球新車銷售市場遭遇逆風表現普遍不佳,但公司汽車事業主力產品因聚焦動力、傳動系統關鍵零組件,包括GDI(Gasoline Directinjection)、PFI(Port FuelInjection)等降低引擎油耗並提升效能優化新產品出貨量隨著主要客戶需求提升下穩定放大

中國財政部的2019年新能源車(NEV)補貼方案,下砍補貼並要求更高的里程、電池能量密度及電耗效率。業界預期新能源車銷售在過渡期將繼續強勁成長,進入 下半年後增速趨緩,全年新能源車銷量成長30%至35%。預期整車廠壓力漸增,而供應鏈將致力於降低成本。

智伸科表示,全球政府針對汽車廢氣排放標準法規的實施使得相關汽車零組件市場滲透率明顯增加,是帶動智伸科首季營運繳出年成長表現的主要原因。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19-04-07 22:08
-------------------------------------------------------
特斯拉銷售創紀錄 和大(1536)、世德、貿聯飛馳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第一季銷售達1萬台,年增率達55%,再度創下新高紀錄,國內相關概念股和大(1536)、世德(2066)及車電的F-貿聯(3665)等股價都大漲攻上漲停,和大、世德還亮燈漲停鎖住,和大今天也創下上市以來新高達67.3元。

雖然國際油價走跌,節能車的議題長期還是受到重視,而且願意花錢買節能車的消費者也增加,Tesla第一季銷售傳佳音,達10,030萬輛,年增長55%,激勵昨天特斯拉股價盤中大漲近8%,終場上漲6.34%,收在203.1美元。

和大跟世德都是國內少數打入Tesla電動車供應鏈;其中,和大今年原本就受到於全球車市回春,營收、獲利將會創新高,尤其,和大打入Tesla的減速齒輪組供應商,也是市場長期青睞和大的主因,出貨量逐年增加,由2012-2013年占營收比重則由1.7%、4%,提升至8.3%。
聯合晚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2015-04-07 15:47:35
-----------------------------------------
和大(1536)去年獲利創新高 擬配息2.1元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 (1536) 去年獲利創歷史新高,每股稅後盈餘創2006年以來高點,和大擬發現金股息每股2.1元。

和大公布去年財報,合併營收新台幣42.37億元,創歷史新高,較前年成長13.8%,合併營業毛利12.94億元,年增34.70%,合併營業利益7.61億元,年增64.57%,去年稅後淨利7.12億元,創歷史新高紀錄,年增63.47%,去年每股稅後盈餘3.06元。

和大指出,營業毛利率逐年提升,2011年營業毛利率22%、2012年營業毛利率24%、2013年營業毛利率26%、去年2014年營業毛利率30.54%,主要有5大原因。

首先,產品組合調整,高營業毛利率產品出貨量增加,低營業毛利率產品出貨量減少。其次,營收穩定成長,固定成本率下降。再者自動化程度增加,利用機械手臂取代人工。

此外新台幣兌換美元貶值,和大主要收入有75%以美元計價,支出多為新台幣,若新台幣每貶值1%,和大毛利率可上升0.75%。加上產能利用率提升,整體帶動營業毛利率上升。

和大董事會日前通過去年盈餘分配案,擬發現金股息每股2.1元,和大預計6月11日召開股東會。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 2015/03/26 09:02
-------------------------------------------
和大間接投資和旺汽車部件(淮安)案,依興建進度預定展延兩年

證交所重大訊息公告

(1536)和大-本公司透過第三地區投資大陸-和旺汽車部件(淮安)有限公司投資展延案
Moneydj理財網2015/03/24 09:13
------------------------------------
和大(1536)擬配息每股 2.1元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 (1536) 擬盈餘分配現金股利每股2.1元。

和大預計6月11日舉行股東會。

和大去年前3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新台幣4.8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11元。

和大去年全年營收達42.38億元,創歷史新高。法人預估,去年第4季受惠新台幣兌美元相對貶值,預期第4季將有4000多萬元匯兌收益。和大集團去年獲利上看7億元,可創歷年獲利新高,去年每股盈餘可超過3元,有機會創2006年以來高點。

展望今年第1季,和大3月業績可重新回到高檔水準,有機會再創歷年單月新高。法人預估3月單月業績可達4.5億元,第1季業績目標可超過12億元,再創歷年單季新高。

展望今年,法人預估,可望達到新台幣51億元,目標較去年成長20%,朝向歷年業績新高紀錄邁進,預期今年稅後淨利可達8.5億元到8.7億元,每股稅後淨利可到3.5元到3.7元。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 2015/03/24 08:35
-------------------------------------------
特斯拉自動駕駛車有譜 概念股摧油門(1536)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表示,特斯拉願意提供消費者真正可買的自動駕駛車。概念股世德 (2066) 與和大 (1536) 盤中走勢堅挺。

外電報導,馬斯克指出,自動駕駛的目標並不會很難達成,特斯拉知道如何解決自動駕駛的問題,達到自動駕駛的目標,只要幾年時間。

馬斯克還說,在可見的未來,「有人駕駛」搞不好被視為是非法的。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將成為能讓消費者真正可買自動駕駛車的領導廠商。

從供應鏈來看,台廠包括富田電機、和大、世德、F-貿聯、台達電、群創等,積極布局電動車相關領域。

法人表示,和大今年電動車大廠客戶有機會成為排名前兩大客戶,電動車今年營收貢獻會比去年成長1倍。和大獨家供應北美電動車大廠所需減速齒輪箱產品。

在車用金屬扣件部分,世德工業切入特斯拉二階(tier2)供應商,提供車體和底盤相關扣件產品。法人預估,去年特斯拉占世德整體業績比重到8%,今年占比可到10%以上,有機會成為世德第一大客戶。

和大盤中走堅,最高來到62.2元,漲幅逾2.4%。世德高檔震盪,最高來到112元,大漲逾5.6%,隨後游走109元附近,漲幅2.8%。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 2015/03/19 10:43
-------------------------------------------
和大(1536)2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受惠全球車市強勁復甦,汽車零組件廠無懼農曆春節長假、工作日短的干擾,2月業績強勢表態,和大 (1536) 、為升 (2231) 、同致 (3552) 等OE(車廠代工供應)族群,2月營收均創下同期新高。

法人更預告,和大在美國車廠訂單強力挹注下,3月營收將超越今年元月甫創下的4.31億元歷史單月新高紀錄,並推升第1季合併營收突破12億元大關,改寫單季營收最佳成績。

汽車零件AM(售後維修)族群2月表現亦看多,在主要市場北美持續遭遇暴風雪襲擊下,車輛碰撞事故率直線上升,當地經銷商狂下急單追貨,業績成長可期。

惟受美西塞港影響,部分業者可能因出貨不順,無法及時反映於2月營收上,但法人對AM族群今年首季、上半年業績仍高度樂觀。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結算,2月合併營收3.21億元、年增5.88%,累計前2月合併營收7.53億元、年增18.84%,單月與累計營收均創同期新高。和大表示,為因應包括Tesla、BorgWarner等美系客戶追單需求,2月春節假期,生產線僅停工兩天就急忙復工趕貨,造就史上最強的2月業績。

據了解,在低油價帶動下,美國通用、福特等車廠的大型休旅車、小貨卡需求強勁反彈,扭力轉換器供應商BorgWarner頻頻向和大追加齒輪零件訂單,加上和大今年配合BorgWarner開發的多項新專案,今年陸續量產,法人估和大今年對BorgWarner出貨量,將較去年至少增加25%,推升和大營收走高。

同致電子受惠於大陸自主品牌車廠的汽車電子安全系統著裝率大幅提升,加上配合通用汽車集團新世代D2XX中小型車開發的倒車雷達、自動停車、盲區偵測的整合系統,陸續出貨,推升同致2月合併營收達3.7億元、年增25.56%,累計前2月合併營收8.87億元、年增30.61%,單月與累計營收均改寫同期新高。

同致受惠營收創高,加上汽車雙展-台北汽車零配件展及車用電子展開展在即,吸引外資連日大舉買超,推升昨(9)日股價盤中一度攻上136元,改寫歷史新天價,終場拉回至133元作收,亦創下歷史收盤價新高。
工商時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2015/03/10 07:38
-----------------------------------------------------
和大(1536)營收迭創新猷

和大 (1536) 營收迭創新猷,元月達4.3億元新高,2月春節假期生產線更僅休兩天、提前開工,營收看好將創同期新高,吸引外資連17日買超,從年前一路買到年後,引領上周股價沿周線上攻,順利突破60元反壓,上周三盤中一度攻上62.5元波段高點,上周四儘管因MSCI調降台股權重導致大盤下滑,但和大在外資、投信連手買超力挺下,終場以平盤價61元作收。

目前已在60元建立支撐,各均價線整齊排列向上,技術指標KD交叉向上,基本面強勢可望吸引本土買盤持續歸隊,短線有機會突破62元反壓,向前波62.5元高點挺進。
【工商時報─陳信榮-台北電】2015/03/01 16:02
-------------------------------------------------
業績樂觀 和大(1536)波段高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 (1536) 午盤股價平4個多月來高點。和大3月業績法人估再創新高,今年業績朝向新高邁進。

和大午盤走強,最高來到62.5元,漲幅逾4.1%,平去年10月上旬以來波段高點,隨後高檔震盪,在62元附近,漲幅逾3.3%。

展望第1季,和大1月自結合併營收創歷史單月新高,2月部分受到工作天數較少和春節假期因素牽動,相對拉回,3月業績可重新回到高檔水準。

法人預估,和大3月單月業績有機會達到新台幣4.5億元,再創歷年單月新高。

展望今年,法人預估,和大今年整體業績目標可望達到51億元,目標較去年成長20%,朝向歷年業績新高紀錄邁進,預期今年稅後淨利可達8.5億元到8.7億元,每股稅後淨利可到3.5元到3.7元。

因應2016年後客戶訂單成長需求,和大已在嘉義大埔美精密園區開始建廠,預計今年底前完工,2016年第1季開始投產。第1期將擴增2條自動化生產線。

和大表示,2016年第3季和第4季增加2條生產線,2017年再增加3條生產線,2018年再建置2條線,預計到2019年,共可建置9條自動化生產線,全部建置完成,最高產值約可增加35億元到40億元,屆時全公司產能將可超過100億元以上。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 2015/02/25 12:48
-----------------------------------
東陽、和大(1536) 去年營收創新高

國內汽車零組件東陽(1319)及和大(1536)公布去年全年營收都同時創下歷史新高。展望新年度,兩家公司都看好台幣貶值效益,東陽看好今年第一季AM(售後維修市場)旺季銷售;和大OEM客戶的訂單也持續成長,今年新廠加入效益,第一季營收可望再衝高。

東陽今天公布上(12)月合併營收19.01億元,年增率2%,為全年單月最高記錄。全年累計合併營收為211.45億元,年增率8%,創下歷史新高。全年OEM與AM市場各成長7%、8%,旺季可望延續到今年第一季。

由於歐美景氣復甦,對於汽車零件的汰換率也會增加,第一季又是傳統旺季,東陽對AM市場的展望相當樂觀,尤其,油價走低,歐美暴風雪頻傳加上北美經濟持續看好,帶動第一季AM零件銷售量增加,再加上東陽去年的擴產效益,將於今年第一季旺季發揮效應。

和大是國內最大的汽車傳動系統制造廠,去年12月合併營收為3.75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紀錄,歷史單月第三高紀錄;第四季合併營收為11.36億元,創歷史單季新高紀錄;累計全年的合併營收為42.38億元,年增率13.57%,創歷史同期新高紀錄。

展望新年度,和大由於扭力轉換系統零組件、電動車減速齒輪箱之齒輪組、重型機車廠引擎、變速箱齒輪組、農機變速箱齒輪組等新專案,陸續研發成功導入量產,今年出貨量將增加,再加上歐美景氣復甦,低油價,都可望刺激今年零組件的需求量,今年第一季營收、獲利可望再攀高。
聯合晚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2015-01-09
----------------------------------------------
和大(1536)去年Q4和全年營收 創新高

法人預估,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1536)自結去年12月合併營收創歷史同期新高,去年第4季營收創歷史單季新高,去年全年營收創歷史新高。

和大去年12月自結合併營收新台幣3.75億元,較前年同期成長3.34%,創歷史同期新高,也創歷史單月第3高。

和大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11.36億元,創歷史單季新高紀錄。累計去年全年和大自結合併營收42.38億元,較前年同期成長13.57%,創歷史新高。

展望今年,和大預期今年營收、獲利都將持續成長,扭力轉換系統零組件、電動車減速齒輪箱的齒輪組、重型機車廠引擎、變速箱齒輪組、農機變速箱齒輪組等新專案,陸續導入量產,將貢獻和大今年營收逐季成長。

因應2016年以後客戶訂單成長需求,和大去年12月底在嘉義大埔美精密園區廠區舉行動土典禮。

大埔美廠土地面積7000坪,可蓋廠房面積4200坪,廠房預定在今年12月底前完工,預計明年第1季可開始投產。

和大指出,第1年先擴增2條自動化生產線,之後配合客戶訂單需求成長,每年將擴增2條到3條自動化生產線,共可建置8條到9條自動化生產線,預期到2019年前全部建置完成,全公司總產能將可達100億元規模。

法人預估,和大今年整體業績目標可望達到51億元,目標較去年成長20%,朝向歷年業績新高紀錄邁進。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 2015/01/09 08:54:42
--------------------------
和大(1536) 明年提前滿單

和大集團旗下的和大(1536)與高鋒大埔美園區新廠,昨(29)日同步動工建廠,董事長沈國榮宣布,新廠預計2016年第1季投產,三年內可望創造40億元產值,將成為帶動集團營運成長的新引擎。
法人說,以目前出貨狀況,和大旗下兩家公司今年合併總營收將上看65億元,其中和大約占42.5億元;明年集團合併總營收可望挑戰75億元,和大占62億元,而隨大埔美園區新廠投產後,集團2017年挑戰百億大關目標,應無問題。

和大與高鋒大埔美園區新廠,昨天舉行動土典禮,由沈國榮與嘉義縣長張花冠等人主持。和大集團在大埔美園區擁有1.8萬坪土地,這次動工的第一期廠房占地1萬坪,預計明年底完工,2016年第1季投產,總投資金額20億元。

近期北美、歐洲汽車產業持續升溫,沈國榮說,和大陸續接獲傳動軸、變速器大組件等訂單,接單總金額達51億餘元,明年全年提前滿單,啟動大埔美園區擴廠已是勢在必行。

另外,高鋒接單也是強強滾,11月底在手訂單約4.2億元,但12月「大船入港」,一口氣接獲1.8億元訂單,包括中國大陸客戶訂購14台大型龍門機,以及美國客戶訂購20餘台立式小型機及高速機等,累計在手訂單逾6億元,能見度看到明年第1季末。

沈國榮指出,和大新廠占地7,000坪,全數採自動化生產設計,主要規劃生產燃油車的八速、九速傳動軸,以及變速箱大組件等產品;高鋒新廠占地3,000坪,以生產立式小型機及高速機等輕型機種為主。

據了解,和大新廠2016年投產後,第一年產值規劃約10億元,而高鋒新廠約6億元,三年內兩廠總產值合計可達40億元。和大初步規劃,大埔美第二期建廠預訂2017年啟動。和大前11月合併營收38.6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7%,創歷史同期新高。法人估,和大全年營收上看42.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有機會挑戰3元。

另外,高鋒投資6億餘元規劃的中科三期新廠,預計明年2月投產,主要生產大型龍門、五面及五軸加工機等高附加價值產品,滿載時年產值可達10億元。高鋒前11月合併營收18.99億元,年增3.73%,法人估,全年出貨上看20.8億元。高鋒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創1.21元新高,隨著新台幣匯率貶破31元,在匯兌收益挹注下,全年每股稅後純益上看1.7元新高。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 2014-12-30
------------------------------
和大(1536)明年訂單 提前滿檔

和大集團(1536)董事長沈國榮昨(22)日表示,北美及歐洲汽車產業持續升溫,和大最近陸續接獲傳動軸、變速器大組件等訂單,明年全年已提前滿單,接單總金額達51億餘元,集團將隨即啟動擴廠計畫。

和大集團旗下和大工業與高鋒工業,嘉義大埔美園區的新廠,本月29日同步動工建廠。和大集團在大埔美園區擁有1.8萬坪土地,這次動工第一期廠房占地1萬坪,預計明年底完工,2016年第1季投產,總投資金額20億元。

其中,和大新廠占地7,000坪,全數採自動化生產設計,主要規劃生產燃油車的8速、9速傳動軸,以及變速箱大組件等產品;高鋒新廠占地3,000坪,以生產立式小型機及高速機等輕型機種為主。

和大新廠第一年產值規劃約10億元,三年後產能滿載時可達30億元;而高鋒新廠規劃第一年產值約6億元,三年後可達20億元,大埔美第二期建廠預訂2017年啟動。

沈國榮指出,北美及歐洲汽車產業升溫,和大接到的都是長單及大單,和大中科及大里廠產能幾乎滿載。

和大新產品陸續量產,營收貢獻逐季增溫,法人對第4季展望樂觀,預期12月營收可望創單月歷史新高。

和大11月合併營收3.79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也是歷史單月次高;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38.6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7%,創歷史同期新高。法人估,和大全年營收上看42.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有機會挑戰3元。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2014-12-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