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國股市分析師 Tom McClellan 提醒,美股週二 (2 日) 收盤時再度出現「興登堡凶兆 (Hindenburg Omen)」技術性空頭警訊,意味股市有可能即將大崩盤。但投資人似乎不太在乎,美股三大基準指數週三順利收高。究竟該如何解讀?
囊括一系列技術分析準則的「興登堡凶兆」,由今年 8 月才車禍過世的技術分析師 Jim Miekka 於 4 年前所發明。這個預測模式雖然可以預言 1987 年及 2008 年金融危機時的美股崩盤,但《華爾街日報》指出,至今它預測美股大跌的準確度僅 25%。Miekka 則解釋:「並非每個熱帶風暴都會演變成颶風。」
《MarketWatch》週三 (3 日) 報導,僅管投資資訊通訊《McClellan 市場報告》主筆 McClellan 警告興登堡凶兆再現,但美股道瓊指數週三又創今年來第 33 度收在空前新高價位,無視過去 12 個月該凶兆已出現過多次。
不過 McClellan 提醒,興登堡凶兆並非設計來預言股市崩盤,而只是警告有崩跌的可能性。如同上列圖表,過去 30 年標準普爾 (S&P) 500 指數大跌時,之前往往會出現興登堡凶兆。
McClellan 坦言,興登堡警訊出現的次數遠多於美股爆發恐怖崩跌;但在美股大跌之前出現興登堡凶兆的紀錄仍算準確。僅管這回 McClellan 不太相信,這次的興登堡凶兆會演變為大拋售,因為美股正進入時節上最旺的時期。
如同 Miekka 比喻,興登堡凶兆就像天空出現漏斗雲,並非每次都會演變成龍捲風;但這不意味投資人不該想辦法保護自己。基本上投資人忽視這次的興登堡凶兆,可能是正確的判斷;然而到了某個時間點,大數法則經驗也可能會背叛我們。
鉅亨網 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4/12/04 19:00
--------------------------------------------------
興登堡凶兆再現 美股恐陷熊市
美國經濟穩健成長,帶動美股昨天全面走高,但興登堡凶兆(Hindenburg Omen)卻在此時出現警示,預估美股恐陷入熊市、發生崩盤。
《MarketWatch》報導,近期美股全面走揚,但週二(2日)卻出現用以預測股災的興登堡凶兆,預估美股未來恐發生崩盤,但報導指出,投資者無需恐慌,因為這可能是項假警報。
今年以來,興登堡凶兆不斷出現,但道瓊指數在過去12個月裡,不僅創下33次新高,甚至連一次熊市也沒出現,讓人不禁對這項預測指標感到懷疑。
不過,這項指標在過去30年裡,在美股崩盤前都有出現警訊,也在2008年時,準確地預測到股市即將崩跌,因此提醒投資人還是要小心謹慎。
加上美國聯準會升息腳步確立,未來地緣政治風險難料,投資人應該搭配更多的數據,作準確的分析及評估。
新聞小辭典─興登堡凶兆(Hindenburg Omen)
用以預測美國股市出現災難的技術分析,由數學家米耶卡(Jim Miekka)發明,並以1937年德國興登堡號飛船的空難命名,象徵急速下跌、墜毀的狀況。
自由時報〔本報訊〕2014-12-04 15:08
-----------------------------------------
港版興登堡凶兆已出現!
自從上月12日及20日,美股先後出現興登堡凶兆(Hindenburg Omen)訊號後,很快便成為金融市場熱烈討論的焦點,傳媒也作出廣泛報道。究竟美股會否實現凶兆的預測而出現股災?還只是虛驚一場?相信於未來數個月自有分曉。不過,若然把興登堡凶兆的指標應用在香港恒生指數內,情況又如何?可否準確地預測股災?
在探討香港興登堡凶兆前,讓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這訊號,並且就訊號應用在美股上的情況,然後再看看香港的興登堡凶兆訊號。
警號四大條件
興登堡凶兆訊號是由一位失明數學家米耶卡於1995年所創。而興登堡(Hindenburg)其實是指興登堡飛船,於1937年5月6日,由德國飛抵美國時,在離地三百英尺上空起火釀成空難。米耶卡把這個訊號命名為興登堡凶兆,也許要突顯股市若出現此訊號後,後市走勢的凶險。
要出現興登堡凶兆的警號,必須符合以下四大條件(以收市價計):
一、紐約交易所指數的10天移動平均線向上升。
二、創五十二周新高和創五十二周新低的股票數目,須佔股票總數2.2%*或以上。
三、創新高的股票數目不可以多於創新低股票數一倍。
四、麥克萊擺動指標(McClellan Oscillator)** 出現負數。
當以上四項條件同時出現時,當天便算出現興登堡凶兆訊號;若然其後三十六日內再次出現興登堡凶兆,代表訊號被確定。
從以上出現興登堡凶兆的條件中不難發現,該指標的作用是用作檢測股市走勢「不協調」或「分歧」(Divergence)現象。試想,若然指數升勢或跌勢是健康發展,股票創新高和創新低的數目,不會同時處於較高水平。換言之,興登堡凶兆訊號的出現,代表大市的升勢呈現「不協調」,情況有如股市上升但缺乏成交配合般,而這現象的出現或許是大市將面臨大瀉的先兆。
那麼興登堡凶兆訊號套用在美股上是否奏效?
自1985年至今,美國道指合共出現三十次興登堡凶兆訊號。而二十九次的訊號中(不包括上月的訊號),有近四成半發出後四個月內,道指的跌幅有一成或以上,其中更有五次的跌幅逾兩成【圖1】。由此可見,興登堡凶兆對預測美股下瀉/調整有一定準繩度。
目前美股於上月12日及20日已先後發出凶兆訊號,後市會否如凶兆預測般出現股災,相信於隨後四個月內(即年底前)自有分曉。
然而,若然把興登堡凶兆的條件套用在港股上,即利用上述的一至四項條件,但指數由恒生指數所取代,又能否準確預測股災?目前港股又是否同樣出現興登堡凶兆訊號?
研究部利用自1995年至今的恒生指數進行測試,顯示在過去約十六年內,恒生指數曾出現過七次興登堡凶兆訊號【圖2,紅色箭咀】。雖然訊號能夠於1997年及2007年10月股市大瀉前發出訊號,但同樣地在股市上升周期時發出錯誤訊號,尤其1995年至1997年年初期間。由此可見,完全套用美國版興登堡凶兆在恒指上未必完全奏效。
港版的修訂
顯然興登堡凶兆的條件參數,尤其創新高及新低佔總股數比率的2.2%,以及創新高的數目不可高於創新低一倍的兩項參數(下稱「比率」及「倍數」參數),可能要作出調整。
不難想像,恒指跟美國股市始終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市場。米耶卡就美股的情況定下2.2%及一倍的「比率」和「倍數」條件參數,未必一定適用在港股。故此,研究部利用最佳化測試(optimization)方法,從中找出合適恒指的參數,制訂香港版的興登堡凶兆訊號(由於編幅所限,具體的最佳化測試方法從略)。
此外,為減少訊號的雜音(noise),條件四的麥克萊擺動指標需要負數,改為麥克萊累計指標(McClellan Summation Index)**所取代。
經過涉及近一萬筆的運算後,合適香港(即最佳化)「比率」和「倍數」參數分別為1%和一點五倍。根據這些修訂的參數,香港的興登堡凶兆於過去近十六年,合共發出十二個凶兆訊號【圖3】。
那麼如何定義為成功的興登堡凶兆訊號?定義是出現凶兆訊號後,若然恒指走勢呈一浪低於一浪,或於出現訊號後五個月內,恒指見周期頂位,並隨後出現一浪低於一浪的走勢,以及跌低於發出訊號時指數的價位,便可定義為成功的訊號。
按此標準,十一個香港版的興登堡凶兆訊號(不包括6月份出現的訊號),只有兩個是屬於錯誤訊號,分別是1995年11月23日及2005年11月9 日。換言之,香港的興登堡凶兆訊號準確度達八成之強。
當然,香港版興登堡凶兆訊號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由於恒指牛市周期見頂時,指數的市盈率往往是高於十五倍【圖4】。故此,我們可以加入這指標(即出現興登堡凶兆訊號時,恒指P/E要在十五倍或之上),作為香港興登堡凶兆的第五項條件,從而進一步減低訊號的雜音。若按此標準,過去約十六年內,恒指合共出現七個興登堡凶兆訊號【圖5,紅色箭咀】,並且全部符合前述的成功興登堡凶兆訊號(未計6月的訊號)。
投資策略運用
雖然修訂港版興登堡凶兆訊號出現後,恒指在其後五個月內會出現周期頂部,惟此時的指數仍可能高於出現訊號時三成以上。以1999年11月9日的訊號為例,恒指於四個多月內還攀升約31%才掉頭向下(通常牛市末段升勢凌厲)。故此,若然要利用此訊號作沽空策略,還要加入10%止蝕作為風險管理。
策略是當凶兆訊號出現後沽空恒指,若然市況不利並出現10%或以上的虧損便作出止蝕。若按此策略,可發現自1994年至2009年年底(不包括今年6月的訊號),香港共出現六個興登堡凶兆訊號,只有1999年11月9日的訊號作出止蝕而已【圖5,綠色箭咀】。按此策略,盈利可達95%之巨【表,假若以訊號發出六十五個交易日平倉計算,當然,若以周期的底部計算,盈利幅度則可更大】。
至於恒指現況方面,按修訂港版興登堡凶兆的標準,恒指於今年6月18日已出現訊號【圖5】。換言之,恒指於未來五個月內(即今年年底)將可能出現周期性頂部,並隨後呈一浪低於一浪的走勢,投資者宜留意。
最後,有兩點值得補充。其一,這裏港版興登堡凶兆訊號,是根據1995年至今的數據所制訂出來。數據是否足夠並立下以上的結論,讀者可以自行判斷。
其二,雖然興登堡凶兆指標早於1995年已存在,但訊號很多時會被市場所遺忘,也許這與訊號出現的頻密度較少(興登堡凶兆可以在一整年內也不發出一個警號)有一定關係;而且若然市況表現不俗,市場也會對這類訊號有所淡忘,這點可從Google興登堡凶兆搜尋量指數及道指的變化找到端倪【圖6】。
不過,自從興登堡凶兆於2008年年中,即雷曼倒閉前三個月準確發出警號後,當上月下旬再次發出興登堡凶兆警號後,市場對此指標已十分關注(近月市場對興登堡凶兆的搜尋量是以往的十倍以上)【圖6】;然而,根據股票市場智慧,當市場對跌市如此警覺時,股市會否順應(股)民意出現大瀉?這又是否預示今次興登堡凶兆可能失效? 均是值得大家去深思。
另外,港股日後若再出現興登堡凶兆,研究部將透過信研Dashboard通知讀者。
分析員:呂梓毅、陳文翰
*坊間也有以2.5%和2.8%的說法。
**簡化版麥克萊擺動指標的計算方法是(上升股票數目減下跌股票數目)的十九日指數移動平均數,再減去(上升股票數目減下跌股票數目)的三十九日指數移動平均數。而麥克萊累計指標,只是把麥克萊擺動指標加起來而已。有興趣讀者可瀏覽維基網或www.investopeida.com了解詳情。
信報研究部 分析員:呂梓毅、陳文翰 2010年9月9日
http://www.rightsidevalue.com/2010/09/blog-post.html
----------------------
新聞辭典-興登堡警訊
「興登堡警訊」(Hindenburg Omen )是股市技術分析上,用以預測走勢轉弱或暴跌的一項重要方法,由失明數學家米耶卡於1995年創造,名稱源自1937年德國飛船「興登堡」準備在美國新澤西州著陸時,突然發生大火而導致船毀人亡,從而終止飛船的黃金年代。
據說米耶卡與同事甘米奇原有意取名「鐵達尼」,但該名已被他人捷足先登,因此改用「興登堡」命名。判別「興登堡警訊」有4大準則:
1、紐約交易所單日創52周新高股票家數,與創52周新低家數,皆超過上市總家數的2.4%,此代表股市極度乖離與不平衡;
2、股市10周移動平均線上升;
3、36天期間內共出現1次以上警訊;
4、創52周新高家數不可高於52周新低家數的2倍。
自1987年以來,美股每次大跌市前,都會出現「興登堡警訊」,似乎相當靈驗。上一次是2008年6月,當時2度出現「警訊」,1個月後又出現1次,美股當年秋季果然狂瀉。
工商時報【國際組】2010-08-25
---------------------------------
「興登堡凶兆」重臨 美股9月冧?
美經濟疲弱 道指一周跌3.3%
美國經濟數據差強人意,美股持續弱勢,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全周累跌3.3%。但更令投資者擔心的,相信是預示股市大跌市的技術指標「興登堡凶兆」(Hindenburg Omen,又稱「興登堡警訊」)再次出現。這指標的創造者更預測,股市將於9月出現大跌市。
市場擔心美國經濟放緩,投資者紛紛沽貨,美股經歷6周以來最差的一周。道指全周累跌3.29%,收報10,303點;標普500指數累跌3.78%,收報1,079點;納斯達克指數表現更差,大跌5.02%,收報2,173點。股市大幅波動,投資者都希望依靠一些技術指標,了解後市走向。
新高新低股份 數目齊超標
「興登堡凶兆」是股市技術分析上,用作預測走勢轉弱或暴跌的重要方法之一,由失明數學家米耶卡於1995年創造,主要追蹤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由多項標準組成,其中一項重要判定標準是創52周新高或新低的股票數目。
米耶卡指出,美股上周四有92隻股份創52周新高,佔全部上市股份的2.9%,另有81隻股份創52周新低,佔全部的2.6%,兩者均高於確認「凶兆」出現的標準(2.2%)。此外,符合「興登堡凶兆」的準則,還有美股10周移動平均向上,以及量度市場波動的麥克連指標(McClellan Oscillator)呈負數。
23年來皆準 上次08年出現
自1987年以來,美股每次大跌市前,都會出現「興登堡凶兆」,似乎相當靈驗。上一次是2008年6月,當時2度出現「凶兆」,1個月後又出現1次,美股當年秋季果然狂瀉。
米耶卡表示,他也沒留意「凶兆」重現,將數據代入方程式時也大吃一驚。雖沒表示現在是否「跳車」的好時機,不過他頗不看好後市。
但市場人士卻不以為然,指過往隨著「凶兆」而來的跌市,只有25%可列為大跌市。Schaeffer投資研究高級技術分析師德特里克說:「『興登堡凶兆』顯示有惡化狀況,需加以留心,但這不是持有100%現金的理由,我們正採取觀望態度。」
也有分析認為,必須在36日內出現最少2-5次「興登堡凶兆」,股市狂瀉才會於120天內出現。
彭博通訊社/路透社/綜合外電消息/《華爾街日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每日電訊報》
香港文匯報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
興登堡凶兆 美下月恐股災
美股上周四出現預示大市可能大跌的「興登堡凶兆」( Hindenburg Omen),成為華爾街近日的熱門話題。與此同時,有統計指出,自1926年以來,9月是全年股市表現最差的月份,加上美國11月舉行中期選舉,一旦共和黨重奪兩院控制權,將造成兩黨拉鋸局面,不利華府施政,故分析員普遍認為,大市9月將「凶多吉少」。
簡單而言,興登堡凶兆必須同時符合四大準則,包括紐交所同日創52周新高及新低的股票須分別佔當日有交易的股票2.2%以上,創新高的股份數目不得多於創新低的股份數目的1倍,紐交所綜合指數的10天線呈上升趨勢,以及 McClellan Oscillator指標呈負數等。此外,上述情況必須在36日內再度出現,才可確認「凶兆」。美股上周四已出現首次凶兆,目前尚待確認。
上次出現為雷曼爆煲時
據里昂證券統計,1997年至2007年間,大市曾出現20次興登堡凶兆,其中11次大市之後跌10%或以上,只有1998年1次沒有下跌,顯示命中率奇高。而在訊號出現1個月後,股市下跌機會達75%。
瑞銀分析員 Michael Riesner指出,2008年美股曾出現7次凶兆,最後一次為10月,即雷曼兄弟破產後一個月,同年標普500指數錄得大蕭條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
事實上,傳統上9月對投資者來說都不是一個好月份,過往的股災大多發生在9月。一直追蹤美股數據的金融教授 Kenneth French,發現自1926年起,投資者平均於這月份蝕約1%,是全年唯一下跌的月份。
9月股市向來凶多吉少
喬治亞理工學院博士研究生 Hyung-Suk Choi最近發表了題為「9月效應」的博士論文,發現在過去200年,18個發達國家的股市中,15個股市在9月時都錄得跌幅。
事實上,史上有名的股災,包括1987年及1929年的10月,股市在當年的9月已開始呈現跌勢,最令人吃驚的還是1931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時,道指在當年9月重挫約30%。
為何股市會普遍在9月時下跌,一直沒有標準說法。有指由於互惠基金大多會於10月底前沽出蟹貨,粉飾櫥窗。另一方面,今年美國將於11月舉行國會中期選舉,在進入9月後,國會在一般議題上都會出現議而不決的局面,難達成有利的決策,亦令股市增添波動。
小知識
技術分析以飛船命名
興登堡凶兆( Hindenburg Omen)是一種聲稱可預測美國股市出現股災的技術分析,由失明數學家米耶卡( Jim Miekka)於1995年發明,其後由他的市場技術員 Kennedy Gammage,以1937年墜毀的德國的興登堡號飛船命名。
空難造成36人死亡
據悉, Gammage原打算將這個技術指標命名為「鐵達尼」,但發覺這個名字已有人用了,才選用現時的名稱。
儘管上周四出現的凶兆尚待確認,但 Schaeffer's Investment策略師 Ryan Detrick表示,該訊號其實已反映市況正在惡化。
不過,投資通訊《 Stockmarket Cycles》作者 Peter Eliades指出,上周四創52周新高的股票中,超過9成是優先股、入息信託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等,惟嚴格而言,大部份創新高和新低的股票應為普通股,才算符合興登堡凶兆的條件。
興登堡號飛船在1937年5月6日,由德國飛往美國途中,準備着陸的飛船在離地面300英尺的空中起火,船體內的氫氣導致大火迅速蔓延,飛船在34秒內被焚毀,造成36人死亡,成為當時航空界最慘重的災難之一。
蘋果日報【本報綜合報道】2010年08月18日
------------------------------------
美股現「興登堡凶兆」 投資氣氛轉差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諮詢委員會5月的會議紀錄顯示,有委員擔心股市及債市「出現不可持續的泡沫」,令市場擔心聯儲局會加快「收水」,加上上周五市場傳出由多項數據結合、被視為預視股災的「興登堡凶兆」(Hindenburg Omen)已經在上周三出現,投資者擔心跌市臨近,令市場氣氛轉差,拖累美股周五收市前急挫,跌逾200點。
凶兆5指標出現
「興登堡凶兆」是以1937年失火墜毀的德國氫氣飛船「興登堡」號命名,「凶兆」公式由失明數學家米耶卡於1995年所創,須符合5個指標才算出現「凶兆」,包括紐交所指數過去十周移動平均線呈現升勢、紐交所單日交投內,創52周高新高及新低的股票均達到當日交易股票總數的2.2%、麥克萊倫擺動指標(NYSE McClellan Oscillator)呈現負數等。出現第1次「凶兆」後,在36日(可理解為曆日或交易日)內再次出現,就可確認大跌市即將出現。
數據顯示,美股過去10周的移動平均線正呈升勢、周五分別有156隻及90隻股票創52周高新高及新低,加上麥克萊倫擺動指標跌至負數,已符合主要「凶兆」指標。由於美股在4月時亦曾出現「凶兆」,到上周三(5月29日)再出現「凶兆」,確認大跌市會於隨後40天出現,引起不少投資者的擔心。不過,對上一次出現「凶兆」是在2010年8月,但受聯儲局推QE2的利好消息刺激,美股出現「凶兆」後不跌反升,成為失敗預兆的一次。
成功預測機會達8成半
翻查紀錄,自1990年起美股共出現23次確認的「凶兆」(不包括最新一次),當中僅有3次預言跌市失敗,其餘20次都能預示最少2%的跌市,命中率高逾8成半(見圖),而且自1985年起,有8次出現確認的「凶兆」後,道指跌幅高達15%。不過,有分析認為「興登堡凶兆」僅是預兆跌市,未必一定會發生股災。過往當「凶兆」來臨而出現的跌市,僅約兩成半屬於「真正股災」級別,投資者毋須因此過分恐慌。
明報【明報專訊】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602/-13-2983400/1.html
囊括一系列技術分析準則的「興登堡凶兆」,由今年 8 月才車禍過世的技術分析師 Jim Miekka 於 4 年前所發明。這個預測模式雖然可以預言 1987 年及 2008 年金融危機時的美股崩盤,但《華爾街日報》指出,至今它預測美股大跌的準確度僅 25%。Miekka 則解釋:「並非每個熱帶風暴都會演變成颶風。」
《MarketWatch》週三 (3 日) 報導,僅管投資資訊通訊《McClellan 市場報告》主筆 McClellan 警告興登堡凶兆再現,但美股道瓊指數週三又創今年來第 33 度收在空前新高價位,無視過去 12 個月該凶兆已出現過多次。
不過 McClellan 提醒,興登堡凶兆並非設計來預言股市崩盤,而只是警告有崩跌的可能性。如同上列圖表,過去 30 年標準普爾 (S&P) 500 指數大跌時,之前往往會出現興登堡凶兆。
McClellan 坦言,興登堡警訊出現的次數遠多於美股爆發恐怖崩跌;但在美股大跌之前出現興登堡凶兆的紀錄仍算準確。僅管這回 McClellan 不太相信,這次的興登堡凶兆會演變為大拋售,因為美股正進入時節上最旺的時期。
如同 Miekka 比喻,興登堡凶兆就像天空出現漏斗雲,並非每次都會演變成龍捲風;但這不意味投資人不該想辦法保護自己。基本上投資人忽視這次的興登堡凶兆,可能是正確的判斷;然而到了某個時間點,大數法則經驗也可能會背叛我們。
鉅亨網 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4/12/04 19:00
--------------------------------------------------
興登堡凶兆再現 美股恐陷熊市
美國經濟穩健成長,帶動美股昨天全面走高,但興登堡凶兆(Hindenburg Omen)卻在此時出現警示,預估美股恐陷入熊市、發生崩盤。
《MarketWatch》報導,近期美股全面走揚,但週二(2日)卻出現用以預測股災的興登堡凶兆,預估美股未來恐發生崩盤,但報導指出,投資者無需恐慌,因為這可能是項假警報。
今年以來,興登堡凶兆不斷出現,但道瓊指數在過去12個月裡,不僅創下33次新高,甚至連一次熊市也沒出現,讓人不禁對這項預測指標感到懷疑。
不過,這項指標在過去30年裡,在美股崩盤前都有出現警訊,也在2008年時,準確地預測到股市即將崩跌,因此提醒投資人還是要小心謹慎。
加上美國聯準會升息腳步確立,未來地緣政治風險難料,投資人應該搭配更多的數據,作準確的分析及評估。
新聞小辭典─興登堡凶兆(Hindenburg Omen)
用以預測美國股市出現災難的技術分析,由數學家米耶卡(Jim Miekka)發明,並以1937年德國興登堡號飛船的空難命名,象徵急速下跌、墜毀的狀況。
自由時報〔本報訊〕2014-12-04 15:08
-----------------------------------------
港版興登堡凶兆已出現!
自從上月12日及20日,美股先後出現興登堡凶兆(Hindenburg Omen)訊號後,很快便成為金融市場熱烈討論的焦點,傳媒也作出廣泛報道。究竟美股會否實現凶兆的預測而出現股災?還只是虛驚一場?相信於未來數個月自有分曉。不過,若然把興登堡凶兆的指標應用在香港恒生指數內,情況又如何?可否準確地預測股災?
在探討香港興登堡凶兆前,讓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這訊號,並且就訊號應用在美股上的情況,然後再看看香港的興登堡凶兆訊號。
警號四大條件
興登堡凶兆訊號是由一位失明數學家米耶卡於1995年所創。而興登堡(Hindenburg)其實是指興登堡飛船,於1937年5月6日,由德國飛抵美國時,在離地三百英尺上空起火釀成空難。米耶卡把這個訊號命名為興登堡凶兆,也許要突顯股市若出現此訊號後,後市走勢的凶險。
要出現興登堡凶兆的警號,必須符合以下四大條件(以收市價計):
一、紐約交易所指數的10天移動平均線向上升。
二、創五十二周新高和創五十二周新低的股票數目,須佔股票總數2.2%*或以上。
三、創新高的股票數目不可以多於創新低股票數一倍。
四、麥克萊擺動指標(McClellan Oscillator)** 出現負數。
當以上四項條件同時出現時,當天便算出現興登堡凶兆訊號;若然其後三十六日內再次出現興登堡凶兆,代表訊號被確定。
從以上出現興登堡凶兆的條件中不難發現,該指標的作用是用作檢測股市走勢「不協調」或「分歧」(Divergence)現象。試想,若然指數升勢或跌勢是健康發展,股票創新高和創新低的數目,不會同時處於較高水平。換言之,興登堡凶兆訊號的出現,代表大市的升勢呈現「不協調」,情況有如股市上升但缺乏成交配合般,而這現象的出現或許是大市將面臨大瀉的先兆。
那麼興登堡凶兆訊號套用在美股上是否奏效?
自1985年至今,美國道指合共出現三十次興登堡凶兆訊號。而二十九次的訊號中(不包括上月的訊號),有近四成半發出後四個月內,道指的跌幅有一成或以上,其中更有五次的跌幅逾兩成【圖1】。由此可見,興登堡凶兆對預測美股下瀉/調整有一定準繩度。
目前美股於上月12日及20日已先後發出凶兆訊號,後市會否如凶兆預測般出現股災,相信於隨後四個月內(即年底前)自有分曉。
然而,若然把興登堡凶兆的條件套用在港股上,即利用上述的一至四項條件,但指數由恒生指數所取代,又能否準確預測股災?目前港股又是否同樣出現興登堡凶兆訊號?
研究部利用自1995年至今的恒生指數進行測試,顯示在過去約十六年內,恒生指數曾出現過七次興登堡凶兆訊號【圖2,紅色箭咀】。雖然訊號能夠於1997年及2007年10月股市大瀉前發出訊號,但同樣地在股市上升周期時發出錯誤訊號,尤其1995年至1997年年初期間。由此可見,完全套用美國版興登堡凶兆在恒指上未必完全奏效。
港版的修訂
顯然興登堡凶兆的條件參數,尤其創新高及新低佔總股數比率的2.2%,以及創新高的數目不可高於創新低一倍的兩項參數(下稱「比率」及「倍數」參數),可能要作出調整。
不難想像,恒指跟美國股市始終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市場。米耶卡就美股的情況定下2.2%及一倍的「比率」和「倍數」條件參數,未必一定適用在港股。故此,研究部利用最佳化測試(optimization)方法,從中找出合適恒指的參數,制訂香港版的興登堡凶兆訊號(由於編幅所限,具體的最佳化測試方法從略)。
此外,為減少訊號的雜音(noise),條件四的麥克萊擺動指標需要負數,改為麥克萊累計指標(McClellan Summation Index)**所取代。
經過涉及近一萬筆的運算後,合適香港(即最佳化)「比率」和「倍數」參數分別為1%和一點五倍。根據這些修訂的參數,香港的興登堡凶兆於過去近十六年,合共發出十二個凶兆訊號【圖3】。
那麼如何定義為成功的興登堡凶兆訊號?定義是出現凶兆訊號後,若然恒指走勢呈一浪低於一浪,或於出現訊號後五個月內,恒指見周期頂位,並隨後出現一浪低於一浪的走勢,以及跌低於發出訊號時指數的價位,便可定義為成功的訊號。
按此標準,十一個香港版的興登堡凶兆訊號(不包括6月份出現的訊號),只有兩個是屬於錯誤訊號,分別是1995年11月23日及2005年11月9 日。換言之,香港的興登堡凶兆訊號準確度達八成之強。
當然,香港版興登堡凶兆訊號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由於恒指牛市周期見頂時,指數的市盈率往往是高於十五倍【圖4】。故此,我們可以加入這指標(即出現興登堡凶兆訊號時,恒指P/E要在十五倍或之上),作為香港興登堡凶兆的第五項條件,從而進一步減低訊號的雜音。若按此標準,過去約十六年內,恒指合共出現七個興登堡凶兆訊號【圖5,紅色箭咀】,並且全部符合前述的成功興登堡凶兆訊號(未計6月的訊號)。
投資策略運用
雖然修訂港版興登堡凶兆訊號出現後,恒指在其後五個月內會出現周期頂部,惟此時的指數仍可能高於出現訊號時三成以上。以1999年11月9日的訊號為例,恒指於四個多月內還攀升約31%才掉頭向下(通常牛市末段升勢凌厲)。故此,若然要利用此訊號作沽空策略,還要加入10%止蝕作為風險管理。
策略是當凶兆訊號出現後沽空恒指,若然市況不利並出現10%或以上的虧損便作出止蝕。若按此策略,可發現自1994年至2009年年底(不包括今年6月的訊號),香港共出現六個興登堡凶兆訊號,只有1999年11月9日的訊號作出止蝕而已【圖5,綠色箭咀】。按此策略,盈利可達95%之巨【表,假若以訊號發出六十五個交易日平倉計算,當然,若以周期的底部計算,盈利幅度則可更大】。
至於恒指現況方面,按修訂港版興登堡凶兆的標準,恒指於今年6月18日已出現訊號【圖5】。換言之,恒指於未來五個月內(即今年年底)將可能出現周期性頂部,並隨後呈一浪低於一浪的走勢,投資者宜留意。
最後,有兩點值得補充。其一,這裏港版興登堡凶兆訊號,是根據1995年至今的數據所制訂出來。數據是否足夠並立下以上的結論,讀者可以自行判斷。
其二,雖然興登堡凶兆指標早於1995年已存在,但訊號很多時會被市場所遺忘,也許這與訊號出現的頻密度較少(興登堡凶兆可以在一整年內也不發出一個警號)有一定關係;而且若然市況表現不俗,市場也會對這類訊號有所淡忘,這點可從Google興登堡凶兆搜尋量指數及道指的變化找到端倪【圖6】。
不過,自從興登堡凶兆於2008年年中,即雷曼倒閉前三個月準確發出警號後,當上月下旬再次發出興登堡凶兆警號後,市場對此指標已十分關注(近月市場對興登堡凶兆的搜尋量是以往的十倍以上)【圖6】;然而,根據股票市場智慧,當市場對跌市如此警覺時,股市會否順應(股)民意出現大瀉?這又是否預示今次興登堡凶兆可能失效? 均是值得大家去深思。
另外,港股日後若再出現興登堡凶兆,研究部將透過信研Dashboard通知讀者。
分析員:呂梓毅、陳文翰
*坊間也有以2.5%和2.8%的說法。
**簡化版麥克萊擺動指標的計算方法是(上升股票數目減下跌股票數目)的十九日指數移動平均數,再減去(上升股票數目減下跌股票數目)的三十九日指數移動平均數。而麥克萊累計指標,只是把麥克萊擺動指標加起來而已。有興趣讀者可瀏覽維基網或www.investopeida.com了解詳情。
信報研究部 分析員:呂梓毅、陳文翰 2010年9月9日
http://www.rightsidevalue.com/2010/09/blog-post.html
----------------------
新聞辭典-興登堡警訊
「興登堡警訊」(Hindenburg Omen )是股市技術分析上,用以預測走勢轉弱或暴跌的一項重要方法,由失明數學家米耶卡於1995年創造,名稱源自1937年德國飛船「興登堡」準備在美國新澤西州著陸時,突然發生大火而導致船毀人亡,從而終止飛船的黃金年代。
據說米耶卡與同事甘米奇原有意取名「鐵達尼」,但該名已被他人捷足先登,因此改用「興登堡」命名。判別「興登堡警訊」有4大準則:
1、紐約交易所單日創52周新高股票家數,與創52周新低家數,皆超過上市總家數的2.4%,此代表股市極度乖離與不平衡;
2、股市10周移動平均線上升;
3、36天期間內共出現1次以上警訊;
4、創52周新高家數不可高於52周新低家數的2倍。
自1987年以來,美股每次大跌市前,都會出現「興登堡警訊」,似乎相當靈驗。上一次是2008年6月,當時2度出現「警訊」,1個月後又出現1次,美股當年秋季果然狂瀉。
工商時報【國際組】2010-08-25
---------------------------------
「興登堡凶兆」重臨 美股9月冧?
美經濟疲弱 道指一周跌3.3%
美國經濟數據差強人意,美股持續弱勢,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全周累跌3.3%。但更令投資者擔心的,相信是預示股市大跌市的技術指標「興登堡凶兆」(Hindenburg Omen,又稱「興登堡警訊」)再次出現。這指標的創造者更預測,股市將於9月出現大跌市。
市場擔心美國經濟放緩,投資者紛紛沽貨,美股經歷6周以來最差的一周。道指全周累跌3.29%,收報10,303點;標普500指數累跌3.78%,收報1,079點;納斯達克指數表現更差,大跌5.02%,收報2,173點。股市大幅波動,投資者都希望依靠一些技術指標,了解後市走向。
新高新低股份 數目齊超標
「興登堡凶兆」是股市技術分析上,用作預測走勢轉弱或暴跌的重要方法之一,由失明數學家米耶卡於1995年創造,主要追蹤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由多項標準組成,其中一項重要判定標準是創52周新高或新低的股票數目。
米耶卡指出,美股上周四有92隻股份創52周新高,佔全部上市股份的2.9%,另有81隻股份創52周新低,佔全部的2.6%,兩者均高於確認「凶兆」出現的標準(2.2%)。此外,符合「興登堡凶兆」的準則,還有美股10周移動平均向上,以及量度市場波動的麥克連指標(McClellan Oscillator)呈負數。
23年來皆準 上次08年出現
自1987年以來,美股每次大跌市前,都會出現「興登堡凶兆」,似乎相當靈驗。上一次是2008年6月,當時2度出現「凶兆」,1個月後又出現1次,美股當年秋季果然狂瀉。
米耶卡表示,他也沒留意「凶兆」重現,將數據代入方程式時也大吃一驚。雖沒表示現在是否「跳車」的好時機,不過他頗不看好後市。
但市場人士卻不以為然,指過往隨著「凶兆」而來的跌市,只有25%可列為大跌市。Schaeffer投資研究高級技術分析師德特里克說:「『興登堡凶兆』顯示有惡化狀況,需加以留心,但這不是持有100%現金的理由,我們正採取觀望態度。」
也有分析認為,必須在36日內出現最少2-5次「興登堡凶兆」,股市狂瀉才會於120天內出現。
彭博通訊社/路透社/綜合外電消息/《華爾街日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每日電訊報》
香港文匯報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
興登堡凶兆 美下月恐股災
美股上周四出現預示大市可能大跌的「興登堡凶兆」( Hindenburg Omen),成為華爾街近日的熱門話題。與此同時,有統計指出,自1926年以來,9月是全年股市表現最差的月份,加上美國11月舉行中期選舉,一旦共和黨重奪兩院控制權,將造成兩黨拉鋸局面,不利華府施政,故分析員普遍認為,大市9月將「凶多吉少」。
簡單而言,興登堡凶兆必須同時符合四大準則,包括紐交所同日創52周新高及新低的股票須分別佔當日有交易的股票2.2%以上,創新高的股份數目不得多於創新低的股份數目的1倍,紐交所綜合指數的10天線呈上升趨勢,以及 McClellan Oscillator指標呈負數等。此外,上述情況必須在36日內再度出現,才可確認「凶兆」。美股上周四已出現首次凶兆,目前尚待確認。
上次出現為雷曼爆煲時
據里昂證券統計,1997年至2007年間,大市曾出現20次興登堡凶兆,其中11次大市之後跌10%或以上,只有1998年1次沒有下跌,顯示命中率奇高。而在訊號出現1個月後,股市下跌機會達75%。
瑞銀分析員 Michael Riesner指出,2008年美股曾出現7次凶兆,最後一次為10月,即雷曼兄弟破產後一個月,同年標普500指數錄得大蕭條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
事實上,傳統上9月對投資者來說都不是一個好月份,過往的股災大多發生在9月。一直追蹤美股數據的金融教授 Kenneth French,發現自1926年起,投資者平均於這月份蝕約1%,是全年唯一下跌的月份。
9月股市向來凶多吉少
喬治亞理工學院博士研究生 Hyung-Suk Choi最近發表了題為「9月效應」的博士論文,發現在過去200年,18個發達國家的股市中,15個股市在9月時都錄得跌幅。
事實上,史上有名的股災,包括1987年及1929年的10月,股市在當年的9月已開始呈現跌勢,最令人吃驚的還是1931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時,道指在當年9月重挫約30%。
為何股市會普遍在9月時下跌,一直沒有標準說法。有指由於互惠基金大多會於10月底前沽出蟹貨,粉飾櫥窗。另一方面,今年美國將於11月舉行國會中期選舉,在進入9月後,國會在一般議題上都會出現議而不決的局面,難達成有利的決策,亦令股市增添波動。
小知識
技術分析以飛船命名
興登堡凶兆( Hindenburg Omen)是一種聲稱可預測美國股市出現股災的技術分析,由失明數學家米耶卡( Jim Miekka)於1995年發明,其後由他的市場技術員 Kennedy Gammage,以1937年墜毀的德國的興登堡號飛船命名。
空難造成36人死亡
據悉, Gammage原打算將這個技術指標命名為「鐵達尼」,但發覺這個名字已有人用了,才選用現時的名稱。
儘管上周四出現的凶兆尚待確認,但 Schaeffer's Investment策略師 Ryan Detrick表示,該訊號其實已反映市況正在惡化。
不過,投資通訊《 Stockmarket Cycles》作者 Peter Eliades指出,上周四創52周新高的股票中,超過9成是優先股、入息信託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等,惟嚴格而言,大部份創新高和新低的股票應為普通股,才算符合興登堡凶兆的條件。
興登堡號飛船在1937年5月6日,由德國飛往美國途中,準備着陸的飛船在離地面300英尺的空中起火,船體內的氫氣導致大火迅速蔓延,飛船在34秒內被焚毀,造成36人死亡,成為當時航空界最慘重的災難之一。
蘋果日報【本報綜合報道】2010年08月18日
------------------------------------
美股現「興登堡凶兆」 投資氣氛轉差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諮詢委員會5月的會議紀錄顯示,有委員擔心股市及債市「出現不可持續的泡沫」,令市場擔心聯儲局會加快「收水」,加上上周五市場傳出由多項數據結合、被視為預視股災的「興登堡凶兆」(Hindenburg Omen)已經在上周三出現,投資者擔心跌市臨近,令市場氣氛轉差,拖累美股周五收市前急挫,跌逾200點。
凶兆5指標出現
「興登堡凶兆」是以1937年失火墜毀的德國氫氣飛船「興登堡」號命名,「凶兆」公式由失明數學家米耶卡於1995年所創,須符合5個指標才算出現「凶兆」,包括紐交所指數過去十周移動平均線呈現升勢、紐交所單日交投內,創52周高新高及新低的股票均達到當日交易股票總數的2.2%、麥克萊倫擺動指標(NYSE McClellan Oscillator)呈現負數等。出現第1次「凶兆」後,在36日(可理解為曆日或交易日)內再次出現,就可確認大跌市即將出現。
數據顯示,美股過去10周的移動平均線正呈升勢、周五分別有156隻及90隻股票創52周高新高及新低,加上麥克萊倫擺動指標跌至負數,已符合主要「凶兆」指標。由於美股在4月時亦曾出現「凶兆」,到上周三(5月29日)再出現「凶兆」,確認大跌市會於隨後40天出現,引起不少投資者的擔心。不過,對上一次出現「凶兆」是在2010年8月,但受聯儲局推QE2的利好消息刺激,美股出現「凶兆」後不跌反升,成為失敗預兆的一次。
成功預測機會達8成半
翻查紀錄,自1990年起美股共出現23次確認的「凶兆」(不包括最新一次),當中僅有3次預言跌市失敗,其餘20次都能預示最少2%的跌市,命中率高逾8成半(見圖),而且自1985年起,有8次出現確認的「凶兆」後,道指跌幅高達15%。不過,有分析認為「興登堡凶兆」僅是預兆跌市,未必一定會發生股災。過往當「凶兆」來臨而出現的跌市,僅約兩成半屬於「真正股災」級別,投資者毋須因此過分恐慌。
明報【明報專訊】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602/-13-2983400/1.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