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資金投入長期照護體系有譜。據了解,待立院通過「長照服務法」後,政院將率先開放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與一般公司,投入居家式、社區式長照服務;待社會有需求時,可邁入第二階段,准許企業經營收住式長照服務機構。

長照服務法目前已完成初審,尚待朝野協商,立法程序只差「臨門一腳」。政院官員表示,長照服務法旨在催生一個一致性、標準化的規範性市場;市場秩序明確了,才有助更多年輕人、社會企業與公司投入,為發育偏慢的長照體系,注入更多創新與多元發展能量。

目前「老人福利法」仍限制營利機構或公司法人經營長照機構。不過,在長照服務法通過後,政院將可排除老人福利法限制,分兩階段放寬企業投入。第一階段,先准企業、社企,可投入居家式與社區式服務;第二階段則視市場發展情況與民間需求,准許企業投入收住式機構。

居家式是指到宅提供服務;社區式是指在社區設置一定場所及設施,提供日間照顧、家庭托顧、臨時住宅等。至於收住式機構,則是提供24小時照顧或夜間住宿等服務。

官員表示,長照服務法未上路,國內長照服務體系雖可繼續發展,但長期缺乏全國一致的法規標準,並排除其他型態參與者准入下,不僅無法激勵足夠的創新服務誕生,也將讓人力匱乏的長照體系無法吸引年輕新血投入,這對快步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不是好事。

官員形容,長照服務法最大立法目的,就是把遊戲規則講清楚,不論是社福、護理機構或是老人之家,都要有一定的標準,凡是符合標準者都准投入市場,政府除了明示標準,也會做評鑑。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14.11.10 03:06 am
--------------------------------------------------------------
長照保險 最後一塊拼圖

政務委員馮燕明(11)日將召開長照保險推動小組會議,聽取衛福部最新完成的長照保險法規劃。馮燕表示,長照保險法是政府完善長照體系的第三塊拼圖,可提供長照體系穩定財源。針對近期有不少雇主抱怨負擔比例太重,她說,會再邀各方討論合理比例。

政府長照體系有三大拼圖,一是上路中、預定年底提出轉銜計畫的「長照十年計畫」;二是正待立院朝野協商的「長照服務法」;三是長照保險法。依照衛福部規劃,盼長照保險法能在2016年上路,該法主要爭點,除了有「雇主六成、個人三成與政府一成」的三方負擔比例外,對於保險要從一出生還是40歲以後才開始保,各方也有爭議。

馮燕認為,長照保險法需要協調之處還很多,不過,在長照保險法上路前,最重要的是要透過長照服務法與長照服務網的推行,讓市場「長出」足夠的人力、資源、商品與服務等。

她表示,政府建構長照體系,會分為國家責任、規範性市場與自由市場三大塊,近年政府一年投入幾十億元的長照經費不會縮減。在規範市場上,希望長照服務法上路後,能鼓勵更多有條件的機構提供者投入;至於在自由市場上,則盼企業、社企大舉投入,讓銀髮商品、服務更加齊備。

她也說,近期政府在金融保險相關規定上已有許多突破,例如放寬保險資金投入社福建設、開放保單轉換等。未來會研議讓保險公司的長照保單能提供實物給付。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14.11.10 03:06 am
--------------------------------------------------------------
銀髮族安老 環境擺第一

衛福部最新公布五年一度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國內多數65歲以上老人與55-64歲「準老人」都認為,理想的安老方式是與家人同住,只有因失能無法自理時,才願意住進老人福利機構。挑選機構時,國人首重環境整潔與專業人員素質。

衛福部老人調查報告每五年調查一次,最新調查顯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264萬人,占總人口11.3%。依我國人口老化速度,預估2018年邁入高齡化社會、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從高齡化到超高齡化社會只用了七年,老化的速度相當快。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14.11.10 03:06 am
-------------------------
嬰兒潮老了 照護產業崛起

美嬌姨今年剛滿65歲,剛從公家機關退休,三個兒子相繼出國讀書、工作,短時間內不可能回到台灣,結伴40年的先生陳伯也已邁入75歲,幾年前的小中風讓他行動不便,一次到林口長庚醫院就診時,陳伯看到一張介紹長庚養生村的宣傳單,經過了實地參觀及評估,他們商量好,決定搬到長庚養生村居住。

2011年是戰後嬰兒潮邁入老年人口的元年,這群民眾見證台灣經濟起飛,也跟著大環境的變化而開創自己的成就,到2011年,這群嬰兒們陸續加入銀髮族行列,手中擁有全台灣55%%以上的財富,是目前全台灣最有消費力的一群人,相關銀髮的商機也將因而確立。

據內政部統計,截至100年為止,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占總人口2,322萬人的10.89%,達到252萬人以上,在戰後嬰兒潮大量步入老年後,衛生署估計2014年可達到273萬人,占總人口的11.6%,2021年更要達到392萬人,占總人口16.54%。

面對這些銀髮族的暴增趨勢,如何照顧好他們住的問題,就成為當前社會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在林口,台塑集團成立的長庚養生村,就是要提供一個適合銀髮族居住的空間,希望透過完善的服務設計,能讓老人生活品質得到提升。

而除了養生村之外,長期照護機構的設立,更成為近幾年來的新興行業。祥寶養護機構院長林哲弘表示,所謂的長期照護機構,就是替代性的照護方式,讓老人生活起居有專人負責或打理,滿足生活需求,除了養生村,安養院及護理之家都算是長期照護領域的一環。

其次就是社區式長期照護,屬於補充性服務,也就是將定期或長期性的醫療服務,提供至老人社區中,例如巡迴醫療團、日間托老等方式,另外,目前台灣老人接受度較高的居家式長期照護,亦即相關機構將醫療服務直接送至家中,內容包含護理照護、個人照護以及家事生活照顧等。

林哲弘進一步說明,以長期照護機構來看,目前台灣較普遍的是養護中心和護理之家,進入門檻較低的養護中心國內約為1,071家,而門檻高的護理之家則約為373家,然預期隨著台灣長照政策的改變,愈來愈周詳化後,預估長照機構以護理之家的形式成立,會愈來愈普遍。

不過他也感嘆地認為,雖然老年人口正逐步增加,不過照護人力卻是逐年減少,歸究其原因也就是年輕人不願做這苦差事,以及政府沒有好好做規劃。

也因為如此,行政院已於2007年4月核定「我國長期照護十年計劃」,並預期砸下817億元建構長期照護制度,估計帶動的銀髮族長期照護商機高達數千億元,因此國內外多家機構紛紛來台卡位,國內生醫業,如佳醫、盛弘、永信等業者,也積極採取異業結盟模式布局該市場。

台灣練兵 瞄準大陸市場

大陸十二五規劃中明確訂定將老年人口列入未來須關注對象,並列出諸多發展策略,引爆養生住宅新商機,預料台灣相關廠商將因語言相通,以及本身在台經營多年的成功經驗,大陸將成台灣銀髮企業的新市場。

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中國大陸2009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已逼近1.7億人,而未來幾年,每年都將有800萬人口步入高齡期,遠高於先前每年300多萬的平均增速,龐大的人口數背後,將代表著需求與商機。

為此,大陸在十二五計劃中的第16章「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和第36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裡,分別說明了養老產業發展的方向。

從觀察大陸需求可知,從養老機構的建置、養生支援服務產業到輔具的開發,這些需求與發展軌跡,與台灣經驗不謀而合。
數年前台灣相關廠商即積極投入養生村、老人住宅的興建,已具備良好的管理與服務經驗,且醫院在護理之家等專業照護機構的經營也已掌握管理know-how,而養生照護支援服務產業也是目前台灣工業局推動的重點產業,未來仍將累積相關經驗,因此大陸日趨愈多的老年人口,將成為台灣養生住宅擴大市場的新動力。

而國內相關廠商則包含了最早切入的台塑集團,其代表作就是桃園龜山的長庚養生村,而潤泰集團也在淡水以及新店各有銀髮住宅,國寶集團則在苗栗三義建造年費制的養生會館,永信製藥在台中有松柏園,奇美企業在台南也已蓋了悠然山莊。

國內業者認為,憑藉著台灣多年經營的經驗,加上中國大陸醫療科技的改革進步,以及ECFA時代的經濟商機,目前已有多家廠商開始進行內部規劃,待時機一成熟後,將大舉進軍中國市場搶攻時代商機,而目前看好的地區則包含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
【經濟日報╱記者周義朗/專題報導】 2012.03.20 03:45 a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4112 的頭像
    a4112

    a4112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