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櫃整流二極體廠台半(5425)近期連受外資與投信法人減碼衝擊,股價壓抑在30元下方整理,惟今年將配2.0元現金股利,以今天平盤計算,股息殖利率為6.86%,且首季EPS 0.64元符合市場預期,吸引長線投資客買盤進駐。

台半近期來頻受法人減碼干擾,外資連4賣,累計賣超張數2,567張;投信法人則連21賣,累計賣超張數5,259張,合計近月來兩大法人賣超7,826張,是導致近來股價走低不振癥結所在。惟在28元關卡前獲得有效支撐後,今天由守反攻,盤中攻29.7元,漲幅1.89%。

台半長線業績備受市場青睞,去年營益率與毛利率雙雙手升,毛利率達32.1%,去年度EPS 2.45元,年增率高達53.9%,董事會決議配發2.0元現金股息。
聯合晚報 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 2015-05-27 14:42:20
---------------------------------
台半(5425)股利2元 10年來新高

上櫃整流二極體廠台半(5425)去年財報稅後EPS 2.51元,董事會決議配2.0元股利,創近十年來最高股利,盈餘配息率80%,股息殖利率5.72%。台半股價今開低震盪走高,午盤翻至平盤之上。

台半結算去年財報,合併營收76.4億元,年增9.0%,稅後純益5.97億元,每股純益2.51元,年增率53.9%,平均毛利率32.1%,董事會配發2.0元現金股息。

台半於去年11月12日至今年1月11日止,啟動買回5,000張庫藏股機制,買回區間價格22~40元,施行期滿順利買回5千張自家股票,並訂3月25日為減資註銷日,減資後的實收股本為23.86億元。

台半這幾年積極開發利基型二極體,主攻消費性電子、LED 照明、工業用與車用等四大主力應用產品,由於中高階與特殊的二極體拉貨轉絡,,促使台半去年每股純益拉升到2.51元,年增率超過五成。
聯合晚報 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 2015-03-26 16:21:50
---------------------------------------------------------
營收:台半(5425)2月營收5億1839萬元,月增率-11.37%,年增率-6.48%

台半(5425)自結104年2月營收5億1839萬3000元,月增率-11.37%,年增率-6.48%;累計104年1-2月營收11億331萬6000元,年增率-3.96%。
【財訊快報/編輯部】2015/03/06 16:17
----------------------------------------
今年EPS挑戰2.5元 台半(5425)漲逾4%

上櫃二極體股台半(5425)庫藏股發威,再加上今年EPS有挑戰2.5元潛力,激勵近來股價漲勢犀利,今天高點一度大漲逾5%,創下2個月來的波段高價,終場漲4.53%,收32.3元。

台半自11月12日起迄明年1月11日止,買回5000張庫藏股,買回區間價格22~40元。選後最低26.2 元漲到今天高點32.55元,一周來的漲幅達24.2%。

台半前三季稅後純益5.0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10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53.7%,平均毛利率約32%。

台半拜消費性電子、LED照明、工業用與車用等四大主力應用產品,對中高階或特殊的二極體拉貨轉絡,今年訂單透明度增亮,雖第三季受到韓國的訂單延遲影響,導致上季營運獲利不如預期,惟第四季頗有淡季不淡味道,加上工業用、車用等高階二極體拉貨穩定成長,轉投資鼎翰(3611)挹注可觀業外獲利,法人估今年EPS有挑戰2.5元潛力。
【聯合晚報╱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2014.12.05 05:13 pm
----------------------------------
台半(5425)遭砍殺!股價今年新低

上櫃整流二極體廠台半(5425)連日來頻頻遭到本土法人自營商與投信不計價認賠砍殺,今天盤中股價數度摜殺到跌停,跌停價23.9元再創去年12月以來新低。惟法人估台半今年每股純益約落在2.7~3.0元,本益比已急速修正至8~9倍。

台半第三季營收19.95億元較前一季小幅衰退1.95%,即被法人解讀為營運不如預期,連日來引發投信與自營商的傾巢賣壓,惟外資法人始終站在買方,這波股價由9月初高點41.7元,計算迄今天跌停價23.9元,跌幅高達29.2%,再創今年來的新低價。

台半可認列的業外收益豐碩,以台半上半年稅後純益為3.34億元,EPS1.41元,年增46.3%,第三季在匯業外收益挹注下,法人估今年每股純益約落在2.7~3.0元。
【聯合晚報╱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2014.10.27 03:43 pm
------------------------------------
滿手單 台半(5425)今年EPS上看4元

上櫃整流二極體廠台半(5425)第三季營運接單,拜消費性電子、LED照明、工業用與車用等四大主力應用產品,進入傳統旺季之賜,訂單透明度增亮,繼7月合併營收拉高至7.3億元的歷史新高後,法人預期8、9月接單持續暢旺,第三季營運季增率約落在7~12%間,今年每股純益有機會挑戰4.0元高標。

台半公司於3、4年前決心放棄發展太陽能產業後,這幾年不斷尋求轉型,在成功跨進跨進技術門檻高的車用及工業用二極體後,同時也積極降低市場價格競爭激烈的傳統性二極體生產比重,使得今年第一季與第二季的營收、毛利、獲利數,均見到大幅度上揚,法人看待下半年營運持續奔高,且樂觀預期的是,未來3年台半的成長強度有機會逐年拉大。

台半第二季財報合併營收為20.35億元,稅後純益18052萬元、EPS0.78元,營收與獲利雙雙改寫歷史新猷,季增16.8%、年增40.5%,獲利表現更優於營收。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為3.34億元,EPS1.41元,年增46.3%。展望第三季與下半年營運,預期在工業用、車用等高階二極體拉貨持續看漲,轉投資鼎翰(3611)挹注的業外獲利穩定下,將持續成長奔高。
【聯合晚報╱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2014.09.01 02:59 pm
-----------------------------------
台半(5425)Q2看俏 下半年更出色

上櫃二極體廠台半(5425)今年來自由消費性電子、LED照明、工業用與車用等四大產應用訂單需求持續成長,尤以毛利高、跨進技術門檻高的車用及工業用的二極體出貨比重逐年拉高,以及轉投資鼎翰(3611)挹注豐碩營運數下,預期第二季財報獲利數將持續攀揚,且下半年營運將比上半年更出色。

法人指出,台半這幾年將價格削價競爭大的傳統性二極體生產比重降低,同時快速拉高毛利率高、跨進技術門檻高的車用及工業用二極體,使得今年第一季的營收與獲利數大幅上揚,預期第二季及下半年,都會繳出亮麗成績,可預期的是,未來3年內,台半的成長強度將逐年拉大。

台半這兩年積極跨進Power Mosfet(功率場效電晶體)、Trech(溝槽式)領域,Mosfet由初期的中低壓慢慢進入到高壓領域,Trench製程受到客戶青睞,在智慧型手機廠中,傳出成功打入韓系與日系大廠。

另,車用高階二極體早在1、2年前即打入全球汽車大廠的供應鏈,尤其是歐洲前三大汽車廠,都開始陸續使用台半提供的車用二極體,而今年被視為全球車市汰換年,包括國內6 月新車掛牌數再創同期新高,歐洲、美洲、中國等新車需求量逐月攀升,對台半業績的挹注動力可觀。

台半第二季合併營收20.34億元,改寫歷來的單季新高,季增與年增率均為13.1%,由於持有37%股權的轉投資鼎翰,第二季營運也相當出色,法人估鼎翰上半年每股純益有6.8~7 元潛力,台半認列轉投資利益可觀,台半繼首季純益1.54億元、EPS0.65元後,第二季純益有挑戰1.85~2.0億元可能,上半年純益落在3.5億元上下,每股純益約1.3~1.5元,年增率逾5成。
【聯合晚報╱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2014.07.30 03:19 pm
----------------------------
台半明除息 今年獲利展望佳

上櫃二極體廠台半(5425)明日除息1.2元股利,預定8月15日發放股息。台半上半年本業與業外營運皆美,由於傳出新產品Trench MOS二極體打入SONY與三星等日韓手機大廠供應鏈,且從第二季起開始升溫拉貨,使得第二季合併營收達20.34億元,首度突破單季20億元關卡再改寫歷史新高;轉投資從事條碼機的上櫃股鼎翰 (3611),今年有機會賺進1.5個資本額,昨日鼎翰除息10元股利,一天中即完成填息。

台半今年業績全面看漲,介入新產品Trench MOS及車用高階二極體,均打入全球大廠供應鏈,今年受到全球車市大好,國內6月新車掛牌數再創同期新高,車用二極體拉貨動力強勁,加上各種消費電子、LED照明、工業用等產品線的應用訂單需求火熱,第二季合併營收衝高至20.3億元,再創歷來的單季新猷,季增率與年增率均為13.1%。
【聯合晚報╱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2014.07.15 03:08 pm
-------------------------------------
台半(5425)Q1稀釋每股盈餘0.64元

台半 (5425) Q1合併營收17億9991萬1仟元,營業毛利5億4582萬元,營業淨利2億8021萬1仟元,稅前淨利3億1485萬1仟元,本期淨利2億2565萬1仟元,本期綜合損益總額2億2699萬8仟元,基本每股稅後盈餘0.65元,稀釋每股稅後盈餘0.64元。

【時報-莊雅珍-台北電】2014/05/13 15:02
----------------------
獲利有撐 台半(5425)漲停

整流二極體廠台半 (5425) 今天爆量漲停,至33.45元,創波段新高;台半去年營收突破新台幣70億元,法人估,今年在新品貢獻下,營收有望年增約1成以上。

法人指出,台半今年首季業績有機會淡季不淡,因新產品Trench MOS開始供應日韓手機廠三星(Samsung)與索尼(Sony),此外,條碼印表機、車用電子業績成長,獲利有撐。

台半今天盤中爆出1.4萬張以上大量,攻上漲停板,至33.45元,創波段新高。

台半去年營收70.1億元,年成長率13.19%。法人估,台半今年成長態勢有機會與去年相當,今年業績有機會挑戰80億元水準;台半今年1月營收5.95億元,月增約5.5%。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 2014/03/04 11:58
-----------------------------
台半(5425)今年EPS 有望衝1.9元

二極體廠台半(5425)第4季業績有望與第2季持平,法人預估,台半今年業績有機會挑戰70億元水準,年增率超過一成,明年表現也可能持續成長。

除了本業成績不錯,台半轉投資持有37%股權的金雞母鼎翰,前三季稅後純益達3.48億元,每股純益高達10.21元,法人估計全年每股純益可能達13元以上,對於台半業外挹注也很可觀。

台半經過過去年調整期,今年業績回升,前三季合併營收為52.75億元,每股純益為1.34元,稅後純益為5.43億元。法人估計,若台半的第4季獲利有第2季的水準,估計全年每股純益可接近1.9元。

台半目前的產品結構中,電源供應器相關產品比重超過二成。
【經濟日報╱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2013.11.21 03:44 am
-----------------------------------------
台半(5425)、大億科 揮別太陽

太陽能產業才剛步出谷底,國內後進業者卻傳出無心戀棧。包括跨足上游多晶矽材料的台半(5425)、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大億科(8107),以及奇美集團下的東捷(8064),都宣布終止或變更太陽能的投資,其中僅台半小賺出場,大億科、東捷都認列逾3億元損失。

台半是國內最早投入太陽能多晶矽材料的業者之一,轉投資的山陽科技落腳宜蘭利澤工業區,一度成為利澤工業區吸引太陽能廠進駐的招牌。

但考量太陽能市場變化迅速,多晶矽價格從先前每公斤逾400美元的「天價」,回檔至今不到60美元,台半已將原本持有的1,475萬餘股山陽股權賣回給山陽,不僅終止與山陽的轉投資關係,也宣告退出太陽能領域。

根據台半公告,處分山陽持股共取回約1.27億元,並認列2,691.5萬元利益。台半指出,未來將專注經營整流二極體本業。

大億科昨天董事會也通過,不再對轉投資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大億光能增資或給予財務支援,大億科與其子公司茂伯投資也辭去大億光能董監席次,不再參與經營管理,並將在今年財報中認列約3.8億元投資損失。

大億科表示,大億科與子公司茂伯投資綜合持有大億光能股權47.08%,考量薄膜太陽能產業未來前景並不樂觀,大億光能短期若未獲新資金挹注,恐難繼續營運。大億光能自金融風暴發生後營運未見起色,在長痛不如短痛的考量下,退出太陽能產業。

大億科強調,公司將更加專注本業經營,持續深化核心技術競爭力,目前大億科主要轉投資事業皇田(9951)與政翔(3685)都有很不錯表現。

奇美旗下的東捷,也在近日決定調整大陽能事業發展方向,將暫停太陽能試產線計畫、研發方向仍繼續於開發太陽能設備,業務推展政策將不以銷售整線生產設備為單一選項。

東捷強調,未來將以更務實方式發展太陽能事業,以面板設備及太陽能設備做為公司未來營運動力雙核心。未來在台灣面板廠陸續恢復建廠,大陸當地面板建廠計畫也持續展開中,以及在油價持續緩步推升情況下,太陽能設備需求也將會逐步加溫,東捷將逐漸擺脫營運低潮。
【經濟日報╱記者邱馨儀、何易霖/台南、台北報導】 2009.12.31 02:42 am
------------------------------------------------------------------------------
台半(5425) 本季獲利拚倍數成長

整流二極體廠台半(5425)接單傳捷報,汽車整流器打入中國比亞迪、長春汽車等供應鏈,LCD TV突波抑制器則接獲韓國面板大廠訂單,法人預估,台半本季營收可望上看10億元,較上季成長二至三成,獲利則將挑戰倍數成長。

此外,台半也計劃降低對鼎瀚持股到30、40%,法人表示,鼎瀚目前每股價格約67元,台半持有鼎瀚(3611)股權為55%,未來釋股利益可觀。

台半第二季營運已走出谷底,第二季合併營業利益7,100萬元,較首季大幅成長5.7倍,上半年稅後純益1,723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09元,是唯一獲利的上市整流二極體廠商。8月營收3.21億元,月增率1.85%,前8月營收達20.6億元。

反應二極體市況需求增溫,台半上周五(25)日股價上漲0.55元、收26.6元,成交量1.2 萬餘張。

受惠全球LCD TV、LED TV熱賣,台半突波抑制器獲韓國大廠追下不少訂單,是推升下半年營運大幅成長的主因。法人表示,一台LCD TV約需30顆突波抑制器,電漿電視約100顆,台半掌握客戶包括三星、樂金、SONY等。

韓國三星、LGD兩大客戶的產能利用率持續攀高,韓國已正式躍居為台半第一大銷貨市場,占台半營收比重達25%。

台半指出,由於韓系客戶近期積極主推LED TV產品,並預估明年度銷售將呈現擴量倍增,而在公司相關產品線已切入其TV供應鏈,預期這部分應用產品將為公司明年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台半的車用整流器除已打入Hella、Kostal、Lucus、Siemens等歐系廠商,近期也陸續對大陸車廠長春、一汽以及電動車業者比亞迪等,展開試單作業,由於該公司在要求標準相對嚴苛的歐洲車廠供應鏈扎根已久,預期未來對大陸車廠邁入量產供貨階段應該是指日可期。

台半表示,大陸電動車市場近期有加速增溫的趨勢,電動車以車用電池取代傳統引擎做為驅動力的結構設計,並不影響車用產品線導入的範疇,以現有產品線即可同時對電動車業者進行供貨,預期明年整體車用二極體產品線將成為主要的銷貨成長動能之一。
【經濟日報╱記者周志恆、何易霖/台北報導】 2009.09.28 04:57 a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4112 的頭像
    a4112

    a4112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