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南崗工業區的禾懋企業,規模不大,卻是國內第一家研發生產氣墊鞋的業者,全球知名的NIKE,甚至為專利權卯上禾懋,最後仲裁雙方達成和解。禾懋董事長黃英俊,憑藉的是一股堅定意志力,與不斷創新研發。

這是一個逆境求勝的最佳案例,因為面對NIKE這隻大鯨魚,資本額只有2,900萬元的禾懋,小得像一隻蝦米。

3D氣墊鞋 領先全球

南崗工業區依傍著八卦山脈,禾懋位在接近山脊的山坡上,道路彎彎曲曲向上延伸,路不熟,很容易迷路,尤其禾懋的工廠不大,一不小心,車可能就開過頭了。

但是,別小看禾懋,它可是國內第一家研發生產氣墊鞋的業者,直到現在,禾懋的技術依舊領先全球,開發的氣墊鞋,已經到了所謂的3D立體結構,不但可自行充氣,還能配合腳底形狀任意變化,並取得多國專利。

今年56歲的黃英俊,成大工程科學系畢業,曾在車樂美、東帝士、長榮重工等企業擔任工程師。1981年創業,從事空白錄影帶加工,原本想引進製造技術,但因權利金太高、無法掌握上游技術而作罷,最後跟隨父親腳步,投入鞋子的生產製造。

黃英俊不喜歡墨守成規,從小愛打籃球的他,身高172公分,但跳起來可以抓到籃板,為了增加跳躍彈性,有一天突發奇想:「鞋底如果和汽車輪胎一樣,可以打氣就好了」。

就是這個想法,讓他研發出第一雙氣墊鞋。起初,鞋底是用兩片塑膠布熱封起來,以吹氣方式製作而成;不過,腳底的衝擊力量很大,鞋底材質要能承受卻不會爆裂「漏氣」,是氣墊鞋成功與否的關鍵。

黃英俊試了很多方法,都不得其門而入,一度想要放棄。但上天在冥冥之中,還是為他開了一扇窗。

沙拉脫瓶 啟發靈感

有一天,黃英俊在經濟日報看到一家沙拉脫瓶公司的廣告,發現中空把手和瓶子相通,這給了他一個很大的啟示─「氣墊鞋的立體架構,凹陷部分可以做為支撐」。這個創新的構想,終於讓氣墊鞋的瓶頸獲得關鍵性突破。

1983年,禾懋申請第一代可調整緩衝氣墊鞋專利,隔年,黃英俊又提出第二代緩衝氣墊鞋的專利申請。然而,全球運動鞋巨人NIKE也在這個時候提出異議,從此揭開雙方前後長達七年的專利權爭議。

黃英俊還記得,當NIKE提出異議時,「親朋好友都說我完了,包括父親在內」,他們認為,就算禾懋的技術領先,但小蝦米怎麼可能打贏大鯨魚!

身為基督徒的黃英俊,想到聖經有一句話:「力量是由平靜安穩中而來。」他告訴自己,此時唯有靜下心來埋頭設計,才有可能打贏這場仗。

NIKE佩服 聘任顧問

每天清晨,黃英俊出門晨跑12公里、或游泳2,000公尺,但回家後就關在房間裡,讀聖經、做設計,短短二周,黃英俊的氣墊鞋從第二代跳到第七代,自動充氣的概念已經成型。

「小公司唯一能和大公司相抗衡的,就是觀念、創新的技術。」黃英俊道出他堅持奮戰的意念。有此作後盾,黃英俊在這段期間雖是孤軍奮鬥,但越挫越勇。沒想到,禾懋最後在仲裁中獲勝,NIKE甚至還聘請黃英俊擔任顧問。

二年前,禾懋與NIKE的合作終止,黃英俊決以自創品牌達客艾爾「Dr.Air」展開全新布局。禾懋掌握氣墊鞋的核心設計與研發技術,除生產自有品牌的氣墊鞋,也打算授權其他品牌生產氣墊,目前已有多家知名運動用品公司洽談合作。

黃英俊說,一雙氣墊鞋的好壞有三大要素,包括吸震、彈性及穩定。禾懋研發的3D氣墊鞋新系統,將氣墊從傳統2D半的結構,由側面向上延伸成U型立體空間,除了吸震、有彈性,腳板完整被包覆,穩定性更佳。

禾懋3D氣墊鞋去年底上市,已售出2,500多雙。黃英俊對多年來努力鑽研的氣墊鞋深具信心,因為技術領先、符合市場需求,就是禾懋最大的競爭利基。

(系列之47)

(本專欄誠徵成功案例,來函請寄steven.jane@udngroup.com)

※延伸閱讀: 逆境求勝/百一 從跌倒處站起來
【經濟日報╱記者/宋健生】2009.06.29 04:05 a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