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亞光(3019)今年營運將見到轉型成效,公司與子公司亞泰(4974)攜手搶進手機感測模組(CCM)增加客戶與業績,加上千萬畫素高階鏡頭市場需求成長可望增添業績動能,今日股價向上墊高,盤中上漲逾8%。
亞光第2季獲利順利終結連2季虧損,單季EPS 0.21元,累計上半年EPS 0.03元順利由虧轉盈,公司產品線與業務逐步轉型切入新興領域,以在手技術切入醫療儀器應用,此外,公司看好智慧型手機高階鏡頭需求推出玻璃與塑膠混合式鏡片,鎖定陸系手機品牌廠。
聯合晚報 記者劉怡妤╱台北報導 2015-09-02 15:01:24
--------------------------------------------------------
亞光(3019)業外進補 本季樂觀
光學鏡頭廠亞光(3019)上季來自柯達以債作股股票或認股權證挹注,業外進補,法人估計,整體營運優於首季,有機會轉虧為盈,本季底將小量出貨1,300萬畫素鏡頭至大陸,基本面具轉機。
亞光昨(24)日股價直奔漲停板42.2元,上漲2.75元,創2011年8月以來新高。另一方面,旗下子公司影像感測模組(CIS)廠亞泰上季營收季增16%,法人看好,上季單季每股純益有1元水準,昨日股價同步爆量大漲,收盤價45.3元,上漲1.4元,盤中一度填息。
亞光首季稅後淨損1.67億元,每股淨損0.59元;第2季營收43.9億元,季成長6%;上半年合併營收85.3億元,年增9.3%。
法人分析,亞光與代工客戶柯達官司案達成和解,來自柯達以債作股的股票或認股權證挹注,挹注亞光業外收益約6,000萬至8,000萬元,有助於推升本季營運優於首季,甚至轉虧為盈。
亞光看好大陸手機市場潛力,對鏡頭要求遠高於歐美,預計9月將小量出貨1,300萬畫素鏡頭至大陸,搶食商機。
亞光表示,由於旗下亞泰的COB技術,可延伸至高階手機封裝,亞光將與亞泰合作,由亞光供應鏡頭,搶攻大陸千萬畫素市場商機。
【經濟日報╱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2014.07.25 04:09 am
------------------------------
認虧10億 亞光(3019)去年中傷
柯達(Kodak)對台系數位相機代工廠所啟動的專利權訴訟,除了華晶科(3059)得認列賠償金,亞光(3059)也在昨(7)日宣布,將於去年第4季財報認列3,385萬美元(約新台幣10.25億元)的損失。
原本市場期待去年第4季持續獲利貢獻,將扭轉連4年虧損的局面,這筆高達10億的虧損不僅吃掉亞光去年前3季的獲利,也導致全年度將由盈轉虧。
柯達對台系的華晶科和亞光提起專利權訴訟,主要是華晶科和亞光替日本富士寫真(Fujifilm)代工相機,其中,華晶科已在之前宣布和柯達達成和解,並於去年第3季認列3.4億元的虧損,而亞光昨日也宣布將支付3,385萬美元的和解金,額度約為華晶科的3倍。
亞光指出,此案主要是柯達對富士寫真的相機提起專利權訴訟,而該款相機則由亞光代工,但日本商事仲裁協會的仲裁結果,認為富士寫真不需要支付此權利金。亞光強調,此裁決並不公平,為了維護股東權益,未來將在東京對富士寫真提起訴訟。
不過,華晶科和亞光在3年前因柯達宣布破產,所提列的呆帳損失,因柯達重新掛牌上市,加上財務大幅改善,而有機會透過「以債換股」的方式,取得柯達的持股,對於未來的財報來說是正面助益。
工商時報 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2014-03-08 01:50
-------------------------
亞光(3019)暗夜發光 亮燈漲停
上市光學大廠亞洲光學(3019)今日不畏台股震盪風雨,股價帶量上衝、激情走高,盤中漲停至33.95元,在光學族群中拉出亮麗走勢。亞光董事長賴以仁指出,今年景氣回溫,基於公司不少產品在CES大放異彩,亞光將在緬甸持續擴產,增加多功能事務機鏡頭、相機鏡頭組裝廠產能。
據悉,亞光目前緬甸廠員工約6000人,今年擬增至1萬人,躍升集團第二大製造基地,賴以仁期許2016年以前,緬甸廠將可貢獻集團總營收比重約5成左右。賴以仁還表示,亞光在垂直整合及組織再造調整下,去年合併營收173.82億元,雖年減15.9%,但已正式轉虧為盈,成功擺脫連4年虧損困境。法人則估計,隨著新產品及新客戶效益發揮,今年亞光集團營收可望成長三成,挑戰225億元。
據悉,亞光今年推出的4大產品包括:焦距達10至25倍的可換式鏡頭、全球倍率最大的光學變焦數位相機65倍光學變焦類單眼、超廣角且千萬畫素的360度Sports Camera(SP 360),可運用於監視器、行車紀錄器、運動型DV;以及Mirrorless S-1全功能微單眼數位相機。賴以仁說,今年亞光的營收動能包括可換式鏡頭、360度超廣角鏡頭等,在智慧型手機及車載鏡頭領域亦有機會再下一城!亞光的SP 360將在5月出貨,Smart Lens則預計3月推出。
【聯合晚報╱記者鍾張涵/台北報導】2014.02.05 03:27 pm
---------------------------------------------------
柯達重生,亞光(3019)創3個月新高價
柯達渡過破產重整後重新上市,並以股權抵債,讓已打銷呆帳的亞光 (3019) 及華晶科 (3059) 意外受惠,加上單眼數位相機今年可望恢復正成長,市場看好亞光及華晶科今年營運可望谷底反彈,不過由於華晶科股價漲多,盤中股價由紅翻黑,資金轉向亞光,讓亞光今天股價走高,創下2013年10月7日以來新高。
柯達(Kodak)在2012年宣布破產,導致柯達兩家代工廠-亞光及華晶科這兩年營運受到重創,亞光及華晶科均在2012年提列了高額的呆帳虧損,柯達經歷近2年公司重整,已轉型為商業影像技術公司,提供功能性印刷、圖文傳播等服務,近來股價也從掛牌價19.25美元一路上漲至上星期五的32.36美元,而華晶科與亞光因同獲柯達以股抵債,意外受惠。
除柯達業外進補,由於單眼數位相機今年可望恢復正成長,華晶科及亞光的營運包袱大幅減輕,今年營運出現轉機,在業績題材下,近期華晶科獲買盤力挺,股價連番大漲,今天資金亦轉向漲勢落後的亞光,亞光今天盤中股價走高,創下2013年10月7日以來新高。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4/01/21 10:35
--------------------------------------------
柯達以股抵債 華晶科業外進補
華晶科 (3059) 去年認列高達6億元的柯達呆帳,隨著柯達重返紐約交易所上市,將以股抵債,將債務轉為柯達股票,對華晶科而言也算是意外之財,為業外進補。
數位相機品牌大廠柯達(Kodak)宣布破產,一度衝擊亞光 (3019) 及華晶科,提列了高額的呆帳虧損。不過,近來傳出好消息,11月11日,柯達走出18個月破產保護期,重返紐交所上市,股票交易代碼由原來的EKOD改為KODK,黃色巨人捲土重來。
柯達經歷近2年重組整頓,已轉型為商業影像技術公司,服務涵蓋包裝、功能性印刷、圖文傳播等各個領域,股價從低點的19.25美元,到12月24日收盤的32.35美元,波段漲幅高達68%。
至於柯達原本對外的欠款,也規畫「以債做股」,對華晶科和亞光來說,未來將取得相當額度的柯達股份,儘管不是按照1:1償還,但堪稱算是意外回收。
隨著柯達股價持續攀高,華晶科及亞光將吞下業外大補丸,若未來柯達的股價持續向上,反而成為業外「小金雞」,明年,對華晶科而言,可說是嶄新的一年,可望從今年的「轉型元年」邁向「起飛元年」。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3/12/26 09:05
------------------------------------
遊戲機鏡頭加持 亞光(3019)樂看下半年
亞光(3019)董事長賴以仁表示,包括高階單眼相機、遊戲機等產品進入量產出貨,第2季看起來不錯,下半年會更好,可望挑戰每一季都能獲利。
賴以仁表示,受惠於美系遊戲機大廠、高倍數單眼數位相機出貨成長帶動,下半年銷售旺季狀況會更好,下半年獲利可望較上半年好很多。
亞光近年來積極轉向高倍數單眼相機努力,成效已逐步顯現,預估今年高階單眼相機出貨量可達200萬台,今年相機出貨約有85%都是高階產品,包括36倍數、52倍數都已開始出貨,主要量產出貨都是集中在第3季,下半年有信心會見到較大成長。
至於市場矚目的Xbox One遊戲機鏡頭,除了新鉅科(3630)為既有供應商外,亞光也已打入供應鏈,將與新鉅科共同分食遊戲機大餅。
微軟推出的Xbox One預計11月前上市,搶耶誕節銷售熱潮,零組件廠拉貨也自7月開始, 由於體感器Kinect配備3顆鏡頭,並列為標準配備,市場看好鏡頭需求量將較上一代選備呈現倍數成長。
Xbox One具備八核心處理器,聲控、手勢操作功能,微軟將其定位成家中整合電視、遊戲、上網及其他娛樂的唯一所需裝置(all-in-one),因而稱之為One。
亞光今天開低後逆勢強攻至亮燈漲停34.15元,量能也擴大到8000餘張。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3/06/20 13:30
------------------------------------
3D列印 亞光集團展開測試
亞光(3019)董事長賴以仁證實旗下亞泰影像(4974)光學引擎機將跨足3D列印設備,目前已進入送樣測試階段。
亞泰影像長期專注於CIS光學掃瞄技術,躋身全球前2大CIS掃描器廠。賴以仁透露,目前已透過CIS技術跨足3D列印領域,已經開發出3D列印機的光學引擎,並送樣給客戶,未來將設定為3D列印機的「光學引擎」設備供應商。
CIS的技術應用範圍越來越廣,除了掃描器之外,包括指紋辨識、安全監控等,都會用到相關技術,而3D列印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掃瞄物體,CIS的技術剛好可以用上,也有機會成為亞泰下一階段的業績成長爆發力來源。
亞泰為亞光集團旗下子公司,為全球前兩大CIS大廠,在全球前五大多功能事務機(MFP)業者,除Canon維持自製外,其餘四家均為亞泰客戶。亞泰影像以光學技術、光源技術及半導體封裝技術為核心,建構光機電整合優勢,利用擅長的COB(chip on board)製程,持續推出各式利基型產品及新產品,目前已穩居全球第二大影像感測器業者。
去年EPS為3.65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年隨著產能持續擴增,營運表現可望持續挑戰新高。
亞泰表示,今年度將以擴大利基型及新產品銷售為目標,要在2年內成為全球最大影像感測器廠,隨著第2季進入旺季,稼動率拉高,單季業績可望優於上季。今年預計年產能由2300萬套提升至2500萬套,整體資本支出約5000萬元。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3/06/20 10:27
------------------------------------
亞光產品結構改善 營運轉佳
亞洲光學(3019)今天召開股東會,去年EPS為-1.54元,不配發股利。董事長賴以仁表示,隨著亞光產品結構改善,營運可望漸入佳境。
亞光董事長賴以仁表示,去年合併營收206.69億元,稅後淨損4.3億元,每股稅後淨損1.54元,主要受到Kodak破產保護影響。去年迅速調整產品結構因應,且推動事業部體制,主要方向降低固定成本,加強毛利率提升,並推動新製品投入,下半年整體營運已逐步轉佳。
賴以仁表示,亞光今年度除持續推動事業部體制、開源節流,並在手機數位相機鏡頭、微型投影機、大型雷射電視、3D家庭劇院光通訊等產品,以多元豐富而前瞻的產品內容,展現光學設計、光機電整合以及持續創新實力。
在手機鏡頭方面,亞光推出包括超薄各式長短、大光圈及高畫素特性產品;微型投影機方面,推出新一代DLP及LCos光機及內嵌於相機的微投影光機機種搭載3C產品;此外,無反光鏡數位相機搭載市場熱烈歡迎的Micro 4/3接環且內建WiFi傳輸功能。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 2013/06/19 11:39
----------------------------------------
2月營收摔跤,相機供應鏈股鼻青臉腫
數位相機受到智慧型手機侵蝕市場,且單眼數位相機去年第4季銷售未如預期,數位相機品牌廠全力清庫存,加上2月因農曆年節工作天數較少,致使聯一光 (3441) 、亞光 (3019) 、佳能 (2374) 及今國光 (6209) 的2月營收均較1月明顯下滑,在第1季業績趨於保守下,今天股價同步走跌,表現弱勢。
智慧型手機光學鏡頭從800萬畫素提升到1300畫素,改變多數人照相習慣,愈來愈多消費者以智慧手機來照相,也導致中低階數位相機受到嚴重衝擊;佳能董事長兼總經理曾明仁表示,這兩年是數位相機產業受到智慧型手機影響最大的時候,尤其是今年,由於數位相機廠今年都在做提升光學性能及影像品質的轉型,因此今年數位相機產業是轉型衝擊最嚴重的一年,也是整個產業的谷底。
受到智慧型手機影響,加上單眼數位相機在去年第4季銷售不如預期,各大數位相機品牌廠多在調整庫存,加上2月工作天數較少,導致數位相機代工廠及光學元件廠2月營收均出現明顯衰退。
其中聯一光2月合併營收2090萬元,較1月下滑60.14%,和去年同月相較則下滑79.3%,累計1到2月合併營數為1.8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60.45%,衰退幅度最大。
今國光2月合併營收2.6億元,較1月下滑46.5%,累計1到2月合併營收為7.4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5.56%。
亞光2月合併營收為8.08億元,較1月下滑43.57%,累計1到2月合併營收為22.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5.16%。
佳能2月合併營收為19.35億元,較1月下滑38.72%,累計1到2月合併營收為50.9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1.06%。
在2月合併營收均出現大幅下滑下,聯一光、亞光、佳能及今國光的2月營收均較1月明顯下滑,在第1季業績趨於保守下,今天股價同步走跌,表現弱勢。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3/03/11 10:21
---------------------
Kincet鏡頭供應鏈,亞光入列
繼智慧型手機掀起「手機照相鏡頭」風潮,帶給光學元件產業強勁成長爆發力之後,遊戲機也從微軟的Kinect開始導入鏡頭配備,而亞光(3019)已證實成為Kinect新的供應商。
至於預定今年底推出的索尼PS4,也預告將搭載1顆以上的鏡頭,這也引發國內光學業者爭搶訂單,呼聲相對較高的今國光(6209)等橫跨玻璃和塑膠領域的台系業者,將有機會搶得大餅。
微軟的Kinect鏡頭一向由台系的新鉅科(3630)和日系廠商提供,但據了解,亞光在佈局1年多之後,已經取代日系業者而成為新一代Kinect的供應商。
而新鉅科由於地位穩固,儘管去年仍是虧損,今年第1季看來也無法轉盈,但股價提前發動,近期更是飆破80元大關,絲毫不讓台股最剽悍的生技股專美於前。
索尼(Sony)日前在紐約發表新一代遊戲機PS4(PlayStation 4),因具備雲端遊戲功能,主打串流應用和社交服務,預定今年耶誕節假期上市,是索尼暌違7年之後,再度推出的遊戲機大作。
摩根士丹利證券之前指出,Sony第一代PS1在全球熱賣逾1億台,PS2更超過1.5億台,PS3雖下滑、但也有7000萬台,銷售不佳的原因在於定價太高。但法人指出,自從日本新任首相安倍上任後,日圓匯率持續重貶,目前已達1美元兌換93.4日圓,大幅增強日系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若PS4的定價能比預期更為犀利,那銷售狀況有機會爆衝,索尼也可藉此揚眉吐氣。
而PS4若大賣,對於台系的供應鏈更是有如大補丸,在蘋果光環逐漸銷褪之際,帶來新的業績成長動能。
業界指出,PS4的鏡頭不止1顆,加上規格遠高於智慧型手機所使用,因此單價也非手機鏡頭所能比擬,故引發台系廠能爭搶。但法人評估,大立光和玉晶光因將資源壓寶在智慧型手機之上,恐無暇針對PS4所需的規格開發產品,因此以今國光、亞光較被看好。但亞光在爭取到Kinect訂單後,「照理」很難同時兼顧「敵對陣營」的產品,故以今國光的呼聲相對較高。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2013.03.05
-----------------------
柯達重生,亞光獨樂
柯達(Kodak)去年申請破產的訊息,對於台系供應鏈曾造成沈重打擊,但隨著美國JK Imaging公司取得柯達的品牌授權後,已重新賦予這百年老牌新的生命,並在今年元月中旬以北京作為「重出江湖」的出發地。
亞光(3019)與柯達的關係,更從昔日的「3家供應商之一」,變身為「唯一供應商」,反而是更上層樓,至於產品線也將從數位相機擴增至微投影機,今年的營運將有明顯轉機。
時序開始進入數位相機產業每年3月的春季新機發表期,包括Nikon、Sony都有新款無反光鏡機種問世,而柯達也選擇北京作為「重出江湖」的出發地,以此次在北京展出的一系列新機種來說,都由亞光操刀。
據了解,除了數位相機之外,亞光長期以來的強項-微型投影儀,也會以柯達的品牌現身。亞光去年的微投影機主要規格是採45流明、出貨總量約15萬台,而今年將拉高到60流明,出貨量將拉高到20萬台、成長33%水準。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2013/02/25 07:37
-----------------------
傳陸解禁遊戲機,新鉅科、亞光樂透
中國大陸傳出將解除遊戲機銷售的禁令,任天堂、SONY及微軟的X-BOX銷售可望衝高,激勵Kinect光學鏡頭供應商-新鉅科(3630)盤中強攻漲停板,今年可望取代日本廠成為Kinect第2家供應商的亞光(3019),以及準備在今年送樣搶攻日本遊戲機光學鏡頭的今國光(6209)股價同步走高。
大陸傳出將解除遊戲機銷售禁令,讓全球前三大遊戲機商樂透,日本兩大遊戲機廠SONY昨天爆漲9%、任天堂則狂拉逾8%,微軟的X-BOX亦可望受惠,微軟昨天股價亦以紅盤作收。
目前SONY及任天堂的光學鏡頭均由日系廠商供應,僅新鉅科為微軟的Kinect的供應商,Kinect的雙鏡頭中,有一顆由新鉅科獨家供應,另一顆則由日系廠商供應,不過亞光鴨子划水,經過一年多的佈局,正式打入Kinect,取代日商成為Kinect第2家供應商;據了解,微軟新1代遊戲機Xbox 720可能在下半年推出上市,隨著Kinect上市,也讓新鉅科及亞光今年業績增添成長動能,激勵新鉅科今天盤中股價強攻漲停板。
儘管SONY及任天堂的光學鏡頭仍由日系廠商供應,但今國光近期亦將送樣,如果順利,有機會拿下日系遊戲機廠的訂單,打破遊戲機光學鏡頭長期由日系光學鏡頭廠獨霸局面。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3.01.29
------------------------
亞光(3019)打入Kinect,今年業績好補
亞光(3019)搶攻遊戲機市場有成,打入微軟Xbox新一代Kinect,取代日商成為Kinect光學鏡頭供應商,與新鉅科(3630)分食Kinect訂單,讓今年的業績再進補;而今國光(6209)亦大舉擴產塑膠鏡片產能,將搶攻日系的遊戲機市場,雙方可望打破長期由日系光學廠獨佔遊戲機光學鏡頭的市場局面。
微軟的Kinect有雙鏡頭,其中一顆由新鉅科獨家供應,另一顆則由日系廠商供應。不過亞光鴨子划水,經過一年多的佈局,正式打入Kinect,取代日商成為Kinect第2家供應商。據了解,微軟新1代遊戲機Xbox 720可能在下半年推出上市,隨著Kinect上市,也讓亞光今年業績增添成長動能。
亞光過去為光學股的績優生,不過公司跨入數位相機組裝及幾項購併案成效未如預期,拖累亞光整體營運,其中最大包袱莫過於日本團隊子公司AOF,由於每年大約要虧7~8億元,讓亞光的業績落入虧損深淵。
去年初柯達(Kodak)聲請破產,讓亞光痛定思痛,一次把包袱砍掉,隨著子公司大幅縮編,加上聚焦的幾個產業表現都不錯,上海廠生產良率也獲改善,終於讓亞光的營運出現轉機。
亞光董事長賴以仁在尾牙時表示,2012年受到柯達破產拖累,全年合併營收僅206億元,較2011年衰退15%;不過柯達重新調整,授權JK影像使用柯達品牌,預計在今年陸續推出Kodak單眼數位相機及類單眼數位相機,預估今年將陸續有36倍、52倍及64倍光學變焦產品開始出貨,今年高倍數變焦、大光圈類單眼及可交換鏡頭無反光鏡單眼相機的數位相機,將成為推升公司今年業績重大動能。
在Pico(微投影機)產品部分,亞光今年推出高達60流明的高亮度新產品,由於具備Wi-Fi功能,可搭載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預估今年出貨量可望達20萬台。賴以仁同時表示,亞光開發的微投影光機已開始對中國大陸的手機廠出貨。
值得一提的是,亞光的新產品-瞄準器、雷射測距主要核心產品接單強勁,尤其是生產瞄準器運動器材的菲律賓馬尼拉廠,為因應新增國際級大客戶加入,在去年第3季產能擴充一倍,由月產4萬支倍增到8~9萬支,預估今年會有不錯的表現。
隨著亞光積極整頓各事業群,落實利潤中心制效益顯現,且公司在高階單眼數位相機、類單眼數位相機開始大量出貨,Pico(微投影機)60流明高亮度新產品今年亦搭上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熱潮,加上掃瞄器、手機鏡頭今年可望持續成長,讓公司今年業績看好。
亞光董事長賴以仁表示,今年一定會賺錢;法人則預估,亞光今年合併營收可望較去年成長30%。
除亞光已攻入Kinect,今國光也積極擴產布局遊戲機市場,公司計畫砸10億元投資塑膠鏡頭產能,並將於今年上半年送樣日系遊戲機廠,若能順利打入,將打破長久以來由日系鏡頭廠獨佔遊戲機光學鏡頭局面。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3.01.28
-------------------
遊戲機、智慧電視商機大,亞光、今國光布局卡位
自從微軟的體感遊戲機Kinect導入了兩顆攝影鏡頭之後,就開啟了遊戲機透過光學感測的新賣點,也成為下一世代遊戲機的設計方向。而智慧型電視逐步興起,主打的也是體感,也讓國內光學元件廠競相佈局這兩大新興領域。
據了解,亞光(3019)已繼新鉅科之後打入Kinect的供應鏈,而今國光(6209)已對日系遊戲機和電視業者送樣認證,可望從下半年開始大舉出貨。
在智慧電視的佈局上,今國光速度快。據了解,今國光預估從今年第3季起,開始出貨智慧電視的鏡頭,單月將達10萬顆。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2013.01.22
--------------------
光學元件族群,手機憂、相機優
光學元件產業當中的相機、手機兩大次族群,去年第3、4季的營運表現出現逆轉,原本第3季一片大好的相機族群受釣魚台事件擴大衝擊,導致第4季營運急遽降溫;至於手機族群第3季因等待新機效應,營運表現不佳,直到第4季旺季來臨才一舉爆發。不過,隨著第1季產業大環境改變,相機族群可望重回成長,而手機族群則浮現隱憂,「風水輪流轉」的局面恐怕再度發生。
國內的光學元件族群當中,今國光(6209)、聯一光(3441)和佳凌(4976)主要提供相機的鏡片、毛胚和零組件,而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和光燿科(3428)則是專攻手機照相鏡頭,至於新鉅科(3630)、先進光(3362)則以NB、平板照相鏡頭為主,亞光(3019)則橫跨元件和組裝。
去年,受到智慧型手機照相鏡頭的畫素大幅拉高到800萬的層級,加上電信商推動的資費方案帶動3G上網的普及,透過智慧型手機拍照上傳臉書或部落格等方式,嚴重排擠到輕便型數位相機的生存空間。不過,單眼相機強調影像品質,加上年輕女性購買力提升後相繼加入購買單眼相機的行列,順利推升單眼相機需求暴增。
而國內光學元件產業當中的相機族群,也受到單眼相機大賣的推升,去年第3季同步繳出亮麗成績。不過,突如其來的釣魚台事件,引發了中國大陸抵制日貨的風潮,而中國大陸約占有全球單眼相機約8~10%的銷售份額,如此一來也重創了日系單眼相機品牌的營運,導致第4季大幅調整營運策略,也導致國內相關供應商營運「急凍」。
不過,隨著關係略見緩和,加上數位相機產業仍是日系品牌獨大,撇開Canon、Nikon、Sony、Olympus、Panasonic、Ricoh、Casio外,只有三星一家非日系品牌,能選擇的實在不多,因此近期中國大陸的單眼相機買氣逐步回溫,Canon也決定未來5年將擴大中國大陸地區的銷售,由目前的30億美元拉高到100億美元,也替相關族群打了強心針。
包括今國光、聯一光等評估,2月份春節長假影響出貨表現,但預期從3月起就會出現成長。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
日圓貶、每股淨值高,亞光強躍光學股大黑馬
亞光(3019)因日本團隊整併效應顯現,以及高倍數變焦鏡頭、瞄準器及智慧型手機鏡頭模組等新產品出貨穩健成長,營運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轉機,去年第3季開始重回獲利軌道,由於日圓在日本首相強力主導下走貶趨勢明確,採購日本零組件的亞光可望因而受惠,加上亞光截至去年第3季每股淨值高達40.81元,在業績可望現轉機下,亞光有機會成為今年光學股的大黑馬。
亞光過去為光學股的績優生,不過公司跨入數位相機組裝及幾項購併案成效未如預期,拖累亞光整體營運,其中最大包袱莫過於日本團隊子公司AOF,由於每年大約要虧7億元到8億元,讓亞光的業績落入虧損深淵,而去年初柯達(Kodak)聲請破產,讓亞光痛定思痛,一次把包袱砍掉,隨著子公司大幅縮編,加上聚焦的幾個產業都現都不錯,上海廠生產良率也獲改善,終於讓亞光的營運出現轉機。
亞光在去年下半年表示,由於高倍數變焦鏡頭、瞄準器、雷射測距主要核心產品接單強勁,尤其是生產瞄準器運動器材的菲律賓馬尼拉廠,為因應新增國際級大客戶加入,在去年第3季產能擴充一倍,由月產4萬支倍增到8萬到9萬支,加上在15倍以上(包括26倍、31倍、46倍)的變焦鏡頭比重已占其DSC(數位相機)業務一半以上比重,高階產品比重拉高,配合整體產線的產能利用率均大幅拉升,讓公司營運由負轉正,終於擺脫虧損困境。
由於日圓在日本首相強力主導下走貶趨勢明確,對大量採購日本零組件的亞光可說是大利多,也讓亞光今年營運備受期待,加上亞光截至去年第3季每股淨值高達40.81元,在業績可望現轉機下,亞光有機會成為今年光學股的大黑馬。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3.01.04
-------------------
單眼相機成長看好,光學元件股長線有靠山
在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大幅提升、手機拍照的規格拉高到800萬畫素之後,傳統輕便型數位相機的空間確實受到大幅壓縮。
不過,就如同大多數的電子產品一般,「M」型化的發展成為趨勢,以全球兩大品牌Canon和Nikon近期公布的展望來看,強調影像品質的單眼數位相機其成長性仍相當強勁,對國內相關概念股來說,等於擁有長期穩定成長靠山。
國內的數位相機族群,包含生產光學玻璃毛胚的聯一光(3441)、鏡片研磨的今國光(6209)、即將在11月底掛牌,產品線涵蓋鏡片、鏡筒和組裝的佳凌(4976),以及鏡片和鏡頭組裝品牌的亞光(3019)。至於純組裝廠則有佳能(2374)和華晶科(3059)等。
根據日本相機暨影像產品協會(CIPA)日前發布的日本整體數位相機9月全球出貨量758萬台來看,比前月減少13%、年減則高達42.3%,也創半年來新低,凸顯數位相機整體出貨量確實持續衰退。但以輕便型相機來看,月減率為15.5%、年減則為48%;至於單眼相機的出貨量衰退幅度要少得多,相較前月下滑3.7%、年減為7.4%,重要的是,出貨金額反而是上揚9.5%,顯示單眼相機還能保有相當強勁的成長力道。
觀察日本兩大巨頭近期發布的營運報告,Canon的2012年度輕便型機種出貨預估為2,780萬台,相較去年仍有7%成長;至於單眼相機銷售目標則為880萬台,比去年大幅成長22%。至於Nikon的會計年度不同,該公司預估今年度(2012年4月~2013年3月)輕便型機種銷售目標為1,700萬台、年減為2%;而單眼機種則可銷售710萬台,年增率高達50%。由此可見,單眼相機成長力道絲毫不讓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專美於前。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2012.11.12
-------------------
Q3盈了!亞光漲聲鼓勵
亞光(3019)歷經轉型陣痛期後,第3季正式轉虧為盈,單季稅後盈餘1.09億元,累計前3季稅後虧損縮減為2.71億元,每股淨損降為1.38元,激勵今天股價逆勢大漲。
亞光近幾年營運遇到困境,今年初更歷經柯達倒閉重整衝擊,但危機就是轉機,亞光積極進行人事縮編,並強化工廠管理,全力降低營運成本,成果終於在第3季顯現,亞光第3季合併營收為55.17億元,營業毛利為7.3億元,單季合併毛利率為13.23%,稅前盈餘為1.36億元,稅後盈餘為1.09億元;累計前3季合併營收為157.28億元,營業毛利為17.3億元,合併營業毛利率11%,稅前虧損為1.9億元,稅後虧損為2.71億元,每股淨損降為1.38元。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2.10.31
-------------------
微投影帶動Microvision大漲28%,亞光可望同樂
美國微投影廠商Microvision日前接獲Pioneer車用投影,且手機內建及外接式微投影機需求增溫,激勵Microvision於5日美股交易大漲28%,由於Microvision積極與蘋果iPhone尋求合作,而亞光(3019)又與Microvision合作密切,對搶食即將起飛的微投影商機將是如虎添翼。
韓國三星再推搭載微投影機的手機Galaxy Beam,大陸手機廠亦開始研發設計搭載微投影手機,且外接式微投影機也開始躋身為蘋果iPhone手機選備,市場看好微投影手機可望逐漸成為主流,也讓微投影機相關廠商業績看好。
Microvision日前接獲Pioneer車用投影,受到手機微投影機需求增溫,激勵Microvision於5日美股交易大漲28%。
國內光學廠揚明光(3504)及亞光(3019)是國內投入微投影機研發最為積極的廠商,其中亞光主要是與Microvision合作,在Microvision技術協助下,亞光開發適用於全球前兩大、美系智慧型手機大廠的外接式微型投影機(PICO)將自第2季起開始出貨,而內建式的微型投影機亦已與大陸智慧手機廠商合作開發,預計今年可正式出貨,隨著智慧型手機出貨成長,亞光預估,今年微型投影機出貨量將上看200萬台。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2.07.06
---------------------
亞光微投影躋身美系手機廠配備,今年出貨上看200萬台
亞光(3019)積極進行組織調整,專注光學本業,轉型效益開始顯現,鏡頭部分已成為Nikon單眼數位相機供應商,而佈局多年的微型投影機也傳出佳音,公司開發適用於全球前兩大、美系智慧型手機大廠的外接式微型投影機(PICO)自第2季起開始出貨,而內建式的微型投影機亦已與大陸智慧手機廠商合作開發,預計今年可正式出貨,隨著智慧型手機出貨成長,亞光預估,今年微型投影機出貨量將上看200萬台。
智慧型手機搭配微型投影機經過多年的研發,技術已出現突破,價格過高及耗電量大問題也逐漸改善,三星於7月3日發表微投影手機-Galaxy Beam,此款手機採用4吋螢幕(400x800),內部使用1GHz雙核心處理器,內建768MB記憶體及8GB的快閃儲存空間,預載作業系統為Android 2.3,其搭載的微投影機,可投影呈現手機內的照片、影片、遊戲、地圖等內容,最大投影畫面可達到50吋,是目前全球品牌手機廠中搭載最先進的微投影機手機。
目前國內光學元件廠在微投影機的佈局,以揚明光(3504)及亞光最為積極,其中揚明光主攻三星,而亞光則與美系Microvision合作,經過近3年的技術提升,目前亞光生產的PICO模組價格已降至19美元,也順利打開市場。
亞光董事長賴以仁在今年初,展示公司最新款的外接式微型投影機,10流明的LCOS微型投影機影像清晰,且售價僅99美元,深受手機客戶肯定,並證實已成為全球前兩大、美系智慧型手機廠的選備,顯示亞光在微投影機的技術已獲得大廠肯定。
據了解,此款適用於美系智慧型手機大廠的外接式微型投影機已於第2季開始出貨,未來也將陸續出貨給其他智慧型手機客戶,預估今年外接式微型投影機出貨量可望達100萬台。
此外,在內建式部分,賴以仁也證實,公司已與大陸智慧型手機廠合作開發,智慧型手機內建微型投影機,預計今年下半年可開始出貨,在外接式及內建微型投影機開始大量出貨下,亞光預估,今年微型投影機出貨量將達200萬台。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2.07.04
------------------------
亞光手機鏡頭,突破1200萬畫素
從光學元件起家、逐步跨入數位相機組裝市場的亞洲光學(3019),在重新聚焦光學鏡頭領域之後,有了重大突破!該公司在昨(19)日的台北國際光電展當中,展示最新的1,200萬畫素、自動對焦(AF)的手機照相鏡頭,趕上、甚至超前當前一線手機大廠所採用的技術水準。而日本相機品牌大廠Nikon的多款鏡頭與鏡片組,同樣出自於亞光之手。
亞光在數位相機市場佈局已久,原本就與Nikon關係深厚,雙方並合資成立公司。據了解,Nikon的近半年來在擺脫泰國水患陰影後,包括「Nikon 1」系列的相機在全球熱賣,帶動市占率攀高,而國內的相關供應鏈包括光學玻璃毛胚廠聯一光(3441)和鏡頭暨鏡片廠亞光,業績也跟著水漲船高。
以此次亞光展出1,200萬畫素、自動對焦的產品來看,已經趕上一線手機大廠的需求水準,未來則要看採用的速度和機種的銷售程度。另外,也強化微投影佈局。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2012.06.20
---------------------
卡位緬甸,亞光成長空間大
緬甸自從民主鬥士翁山蘇姬熬出頭,結束長時期的軍政府統治之後,已經成為東南亞最具成長爆發力的區域。而光學元件股亞洲光學(3019)則是少數已經在當地紮根設廠的台廠,充分運用當地充沛、廉價且具備一定教育程度的勞工,扮演的是光學玻璃的先期加工角色,然後運往東莞廠和深圳廠進行深加工。
據了解,由國內重量級投資者所組成的東南亞參訪團,目前正在緬甸,行程就包括亞光、達新和宏全等少數在當地的台廠。而亞光昨(14)日以上漲3.6%、帶量收在27.25元,一舉站上周、月、季線糾結區,股價表現相對強勢。
亞光為台灣光學元件產業的領導廠商之一,與日本品牌客戶關係深厚是其最大的特色。而亞光的營運模式之一,就是與先鋒(Pioneer)、尼康(Nikon)及賓得士(Pentax)等品牌合資設廠,甚至也曾買下理光(Ricoh)在台灣的子公司。而當初緬甸的第一批外資就是日商,因此亞光也跟著日商前往緬甸。
亞光於2003年前往緬甸的「敏加拉洞工業區」設廠,談起軍政府統治時期,亞光董事長賴以仁曾表示,東南亞很多地區治安不佳,而且也常鬧罷工,但緬甸軍政府相當看重外商投資,並未發生類似狀況。
日前親赴緬甸廠的亞光董事吳淑品則指出,緬甸人民性情溫和,氣候不錯,而當地人口逼近6,000萬人,而外資企業不多,因此勞動力相當豐沛,而敏加拉洞工業區離機場也很近,因此才會落腳當地。她也透露,亞光今年計畫在當地擴產。
由於亞光的緬甸廠定位為玻璃鏡片的初期加工,投資金額並不大,實際投入金額約800萬美元,之後產品再運往東莞、深圳、上海嘉定等地進一步深加工。不過,亞光挾長期落腳緬甸的經驗,可望扮演台商的先鋒角色,甚至不排除進一步跨入當地最受矚目的能源領域,未來極具成長空間。
長期壓寶大陸的商品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則預言緬甸將是未來10~20年的最佳投資標的。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2012.06.15
------------------
亞光獲Nikon高階相機長期大單,Q2起業績起飛
亞洲光學(3019)熬過轉型不順,以及美商柯達破產衝擊,營運在今年第1季正式落底,公司在數位相機市場重振旗鼓,近期獲Nikon高階相機鏡片大訂單,出貨量自第2季開始放大,在Nikon大訂單挹注,以及3D家庭劇院、微型投影機等新產品效益開始顯現下,亞光可望擺脫連續3年虧損陰霾,業績成長可期。
亞光過去是台灣光學元件產業領導廠商之一,由於亞光董事長賴以仁係出日系光學廠,使得該公司與日本光學品牌廠商關係深厚。
亞光亦與先鋒(Pioneer)、尼康(Nikon)及Pentax等品牌廠合資設廠,不過近幾年亞光面臨轉型困境,中低階數位相機部分受到單眼及類單眼數位相機排擠影響,出貨不如預期,主要客戶柯達在今年初宣布破產,更造成亞光去年稅後虧損高達20.63億元,每股淨損達7.39元,而今年第1季在持續提列部分呆帳,以及組織重整費用提列下,單季稅後虧損為2.15億元,每股淨損為0.77元;不過這些不利因素,已在今年第1季全數結束,正式告別谷底。
經過一年多的組織調整後,亞光在數位相機市場重整旗鼓,近期接獲Nikon高階相機鏡片大訂單,目前已開始出貨,而且出貨量隨著Nikon高階相機市佔率提升快速放大,目前亞光已躍升為聯一光(3441)第二大客戶,由於Nikon的訂單屬長期訂單,在掌握Nikon大訂單後,也讓亞光的營運吃下定心丸。
除拿下Nikon大訂單,在四大新產品部分,亞光也開始收割成果,賴以仁在今年股東會中表示,亞光已完成策略調整各事業組織,業務焦點將擺在在包括3D家庭劇院投影機、微投影數位相機、雷射大型顯示器及雷射條碼讀取機等四大前瞻產品,營運可望展現效益並擺脫谷底。
亞光表示,公司4大產品前景仍佳,並積極搶攻中高階鏡片市場訂單,加上轉投資上櫃公司亞泰影像科技(4974)營運穩定成長貢獻,未來業績成長可期。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2.06.15
---------------------
微投影接大單,亞光營運補
亞洲光學(3019)在微投影機領域的合作夥伴Microvision(Nasdaq:MVIS)日前傳出佳音,接獲日本先鋒(Pioneer)的綠光雷射微投影機元件訂單,將應用在車用導航系統(抬頭顯示器)。
受消息激勵,Microvision上周在美股重挫之際,竟逆勢狂飆143%,對亞光來說,不僅吃下營運大補丸,也宣示微投影機的時代可望正式來臨。
亞光今(5)日將召開股東會,董事長賴以仁除針對微投影機接單利多做說明外,預期也會揭露今年營運展望。
亞光切入微型投影機已久,除了與Microvision合作開發「雷射」技術之外,也跨足德儀(TI)的DLP系統,可以說是國內布局微投影機著力最深厚的廠商之一。
至於日本先鋒則是亞光長年的客戶,從生產DVD讀取頭開始,到去年宣布共同進軍巴西,亞光負責生產光學元件並代工數位相機,也凸顯雙方的關係深厚。而此次Microvision接獲日本先鋒「搭上線」,外傳就是亞光居中牽線。
根據外電報導,Microvision接獲日本先鋒的下世代「綠光」雷射微投影機元件,將用來整合到車用導航系統當中(業界評估為抬頭顯示器),金額預估超過400萬美元,相關產品預計今年7月份就可在日本市
場見到。由於象徵性意義重大,也激勵Microvision的股價短短一周就從每股1.23美元爆漲至2.99美元,單週漲幅高達143%。
賴以仁之前曾表示,雷射技術的微投影機的最大競爭優勢就在於色彩飽和度,而且不需要對焦,但最大的缺點就是綠光的雷射元件太貴,因此還難以普及化。因此,就此次Microvision接獲先鋒的綠光訂單,多少也意味著綠光的價格開始能為客戶所接受,不久之後可望見到商機展開。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2012.06.05
---------------------
亞泰首季獲利估勝去年Q4
亞洲光學(3019)轉投資、生產影像感測器模組(CISM)廠-亞泰影像(4974)預計4月26日召開線上法人說明會,由於第1季的營收表現不俗,毛利率也不輸去年第4季,法人預估,今年第1季的獲利可望優於去年第4季。
亞泰影像自結3月合併營收約3.33億元,較2月成長近4%,較去年同月2.85億元成長16.93%,為單月歷史次高水準;首季合併營收約為8.49億元,較去年第4季成長12.15%,年增率約12.93%,由於營收優於預期,且毛利率也不輸去年第4季,法人預估,今年第1季的獲利將優於去年第4季。
亞泰影像科技2011年稅後盈餘為1.69億元,每股盈餘為3.59元,亞泰影像董事會已決議配發2.6元現金股息,以今天收盤價31.85元來計算,殖息率高達8.16%。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2.04.20
-----------------------
亞光去年每股淨損7.39元
光學元件、數位相機代工廠亞光(3019)財報出爐,受到提列柯達(Kodak)申請破產保護呆帳衝擊、去(2011)年稅後虧損達19.29億元、連續第3年虧損,且超越前兩年虧損的總和,每股稅後虧損7.39元。
亞光昨(29)日為融券強迫回補日,股價以下跌1.9元、28.4元價位做收。
亞光去年合併營收約達242.8億元,年減約2%,衰退幅度並不高,但受到呆帳影響,虧損金額遠超乎外界預期。亞光2009、2010年分別每股淨損1.73元和3.76元,去年的每股淨損更達7.39元,累計每股淨損12.88元。
科達為亞光的兩大客戶之一,而科達不僅宣布破產,更狀告代工廠亞光和華晶科侵犯專利權,寫下惡例。若科達最終勝訴,則國內業者恐還將提列此筆費用。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2012.03.30
--------------------
柯達破產+財務主管閃辭,亞光財報受關注
數位相機廠華晶科(3059)公布100年度財報,受到柯達宣布破產影響,華晶科去年第4季稅後虧損達5.73億元,全年稅後盈餘僅1.91億元,較99年大幅衰退85.6%,全年每股盈餘為0.51元;另一家受到柯達破產波及的亞光(3019)則尚未公布去年度財報,亞光去年前3季稅後虧損達5.94億元,每股淨損為2.13元,由於亞光受柯達破產恐將認列應收帳款及存貨高達10.31億元損失,加上亞光於3月16日公告財務及會計主管閃辭,引發市場關注,也讓亞光的財報備受矚目。
柯達在今年1月宣布破產,拖累台灣兩大代工廠華晶科及亞光,在認列柯達破產應收帳款等損失下,華晶科去年第4季由盈轉虧,單季稅後虧損達5.73億元,累計100年合併營收為278.61億元,較99年下滑10.16%,營業毛利為22.5億元,合併毛利率為8.08%,稅前盈餘為1.23億元,稅後盈餘為1.91億元,每股盈餘為0.51元。
另一家受到柯達破產波及的亞光的財報也不樂觀,亞光預估,柯達破產對應收帳款及存貨影響數高達10.31億元,恐將與華晶科一樣在去年第4季財報中認列,對去年前3季稅後虧損已高達5.94億元的亞光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目前較引起市場疑慮的是,亞光在3月16日發布重大訊息,公司的財務主管兼發言人鄭義林及會計主管施均憶同步請辭,在財報出爐前,財務及會計主管同步請辭,也讓亞光的財報備受市場矚目。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2.03.22
----------------------
亞光:否認導光桿出貨蘋果,柯達專利訴訟影響有限
繼華晶科(3059)之後,亞光(3019)今天也公告柯達公司對亞光提起專利權民事訴訟,亞光發言人鄭義林表示,此次柯達專利訴訟目的在主張其專利權價值,公司為OEM代工廠,此訴訟為雙方對專利權認知不同,對公司影響有限,而公司對柯達的應收帳款目前也已送至破產法院,追討應收帳款權益亦不會受到影響;此外,公司也否認導光桿產品出貨給蘋果。
柯達在月19日申請破產保護後動作不斷,近期針對自有的專利權積極主張權利,也讓數位相機代工廠遭殃,國內數位相機代工廠-華晶科及亞光不僅受柯達拖累,分別承擔6億元及10億元的應收帳款呆帳,近兩天更接連接獲柯達提起專利訴訟,成為此次柯達破產最大苦主。
亞光表示,公司得知美商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在紐約南區聯邦地方法院(The 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New York)對公司提起民事訴訟,由於公司與柯達公司存在專利交互授權契約,訴訟並非專利權爭議,主要係柯達公司與本公司就契約中有關OEM產品之範圍認知不同所產生之歧異,就此件訴訟,公司推測可能與其出售專利之策略有關,本公司有充分證據證明並未違反專利交互授權契約,並已委任律師連同先前逾期應收帳款等事宜積極對應處理,以維護股東權益。
鄭義林表示,此次柯達專利訴訟目的在主張其專利權價值,公司為OEM代工廠,此訴訟為雙方對專利權認知不同,對公司影響有限,而公司對柯達的應收帳款目前也已送至破產法院,追討應收帳款權益亦不會受到影響。
亞光也否認公司的「導光桿」出貨給蘋果,強調市場傳聞並非事實。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2.02.08
------------------
微型投影機出貨佳,亞光擺脫柯達破產陰霾攻漲停
亞光(3019)受到柯達破產衝擊,農曆年後股價連跌兩支跌停,但因公司佈局多年的微型投影機近期傳出接單佳音,隨著智慧型手機出貨成長,亞光預估,今年微型投影機出貨量將上看200萬台,受此激勵,亞光今天再度攻上漲停板,走出柯達破產陰霾。
美商柯達公司在1月18日宣布破產,重創台灣代工廠-華晶科(3059)及亞光(3019),尤其是亞光對柯達相關的應收帳款及存貨最大金額高達10.31億元,讓亞光在農曆年開盤後股價連兩天跌停。
針對柯達破產,亞光表示,公司將持續以各種方式催收帳款,子公司AOFImaging將依法向美國紐約州破產法院主張權利,並將相關應收帳款納入美國柯達的重整計畫(Plan ofReorganization)。
儘管柯達破產對亞光衝擊甚大,但亞光董事長賴以仁在1月12日亞泰影像尾牙,展示公司最新款的外接式微型投影機,10流明的LCOS微型投影機影像清晰,且售價僅99美元,深受手機客戶肯定,賴以仁表示,此款適用於美系智慧型手機大廠的外接式微型投影機將於2月起開始出貨,未來也將陸續出貨給其他智慧型手機客戶,預估今年外接式微型投影機出貨量可望達100萬台。
此外,在內建式部分,賴以仁也證實,公司已與大陸智慧型手機廠合作開發,智慧型手機內建微型投影機,預計今年上半年亦可開始出貨,在外接式及內建微型投影機開始大量出貨下,亞光預估,今年微型投影機出貨量將達200萬台,激勵公司今天股價強攻漲停板,走出柯達破產陰影。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2.02.02
-------------------------------
柯達破產 華晶科重傷(3019)
百年相機軟片大廠伊士曼柯達在台股封關期間宣布破產,華晶科(3059)、亞光等台灣數位相機代工供應鏈同受波及,兩家公司對柯達共計有逾16億元應收帳款面臨倒帳風險,預期侵蝕華晶科去年逾七成獲利,亞光去年全年虧損包袱也恐擴大。
亞光台股封關日漲0.2元、收26元;華晶科漲0.05元、收25.05元。法人指出,柯達宣布破產後,台股處於封關,今天類股開紅盤恐反映利空,台灣數位相機代工廠如何轉型,成市場焦點。
據指出,在柯達聲請破產保護文件上,亞光是債權第一順位,金額高達3,100萬美元(約新台幣9.3億元),等於是最大債主。亞光內部估算,對柯達應收帳款與存貨的最大影響金額為10.3億元。亞光強調,公司目前現金及約當現金仍有59億元,足以因應未來業務成長所需。
亞光表示,柯達今年元月2日起,陸續產生逾期款項,但部分款項仍陸續支付,確切影響數字還在計算中,應收帳款並非完全無法收回。在柯達聲請破產保護後,如果要繼續維持供貨,將要求現金交易。
【經濟日報╱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 2012.01.30 01:37 am
--------------------------------
微型投影機接單報佳音,亞光一度漲停
亞光(3019)佈局多年的微型投影機近期傳出接單佳音,亞光董事長賴以仁表示,公司開發適用於美系智慧型手機大廠的外接式微型投影機(PICO)將自2月起開始出貨,而內建式的微型投影機亦已與大陸智慧手機廠商合作開發,預計今年初可正式出貨,隨著智慧型手機出貨成長,亞光預估,今年微型投影機出貨量將上看200萬台,受此激勵,亞光今天早盤股價一度攻上漲停板。
智慧型手機搭配微型投影機已喊多年,但礙於技術及價格過高,加上耗電量大,一直未能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標準配備,不過經過近3年的技術提升,目前亞光生產的PICO模組價格已降至19美元,也順利打開市場。
賴以仁12日在亞泰影像尾牙,展示公司最新款的外接式微型投影機,10流明的LCOS微型投影機影像清晰,且售價僅99美元,深受手機客戶肯定,賴以仁表示,此款適用於美系智慧型手機大廠的外接式微型投影機將於2月起開始出貨,未來也將陸續出貨給其他智慧型手機客戶,預估今年外接式微型投影機出貨量可望達100萬台。
此外,在內建式部分,賴以仁也證實,公司已與大陸智慧型手機廠合作開發,智慧型手機內建微型投影機,預計今年上半年亦可開始出貨,在外接式及內建微型投影機開始大量出貨下,亞光預估,今年微型投影機出貨量將達200萬台,也激勵今天盤中股價強攻漲停板。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2.01.13
----------------
亞泰上櫃,蜜月行情甜滋滋
台股近期表現不佳,導致不少新股IPO幾乎都是「破發」。不過,台股本周連兩日強力反彈,也讓在昨(29)日掛牌上櫃的接觸式影像感測模組(CIS)廠亞泰影像(4974)樂開懷,盤中漲幅一度達20.8%,終場則上揚17.1%、26.35元做收,開啟蜜月走勢。
而亞泰強勢演出,也讓母公司亞洲光學(3019)一展歡顏,持續反彈走勢。身兼亞泰和亞光董事長的賴以仁表示,亞光明年在4大產品線-數位相機、條碼掃描器、雷射投影電視牆3D家庭劇院帶動下,可望帶動業績轉虧為盈。
亞光從2009年開始,已連2年虧損,今年前3季每股淨損2.13元,要靠第4季大舉翻身的機會並不高。至於亞光旗下另一家掛牌的TDR公司精熙(9188),目前股價僅剩3.18元,也不甚理想,從集團成員來看,亞泰算是「小金雞」。
亞泰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25億元、稅後純益1.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86元。亞泰昨日掛牌第1天以26.35元做收、上漲17.1%,仍是優於掛牌前一天在興櫃的26元均價,可說是近期新股IPO當中,少數還有蜜月的個股。
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2011.11.30
-----------------
亞泰29日上櫃,亞光潛在投資收益豐
亞洲光學(3019)轉投資、以生產CIS(影像感測器)為主的亞泰影像(4974)將於11月29日以每股22.5元上櫃掛牌;亞光目前持有亞泰影像約40.76%股權,每股成本約11元,潛在投資收益豐碩。
亞光轉投資的亞泰影像將於11月29日以每股22.5元上櫃,亞泰影像成立於93年,為CIS(影像感測)元件及模組廠,產品應用主要是多功能噴墨印表機、多功能雷射印表機、掃瞄器、影印機及數位相框等產品,近幾年CIS影像感測模組已逐漸取代CCD影像感測模組成為多功能事務機主要元件,而亞泰已握有多家全球知名多功能事務機客戶,並已躋身為全球第二大多功能事務機CIS模組供應商;由於MFP CIS(多功能事務機影像感測模組產業年成長幅度約5%到10%,亞泰的業績也呈現穩定成長。
亞泰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達25.01億元,稅前盈餘為1.74億元,稅後盈餘為1.33億元,每股盈餘為2.86元,其中第3季的業績還創下單季歷史新高;儘管第4季為傳統淡季,但亞泰影像預估,今年獲利將超越去年,再創歷年新高;明年在CIS影像感測模組逐漸取代CCD影像感測模組趨勢下,亞泰董事長賴以仁表示,明年亞泰CIS出貨量將由今年的2100萬顆成長至2300萬顆,穩居全球第二大CIS廠,明年獲利仍可望優於今年。 目前亞光持有亞泰股權約40.76%,持股張數約1萬9000張,平均持股成本約11元,潛在投資收益豐碩。
亞泰影像除固守原有的多功能事務機等市場外,也積極跨入金融、醫療及製造業,包括金融業的紙鈔辨識儀器、X-RAY掃瞄及紡織業的自動化掃瞄器等,這些也成為推升亞泰未來營運成長重要動能。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1.11.25
-----------------
亞泰影像前3季每股盈餘2.86元
亞洲光學(3019)轉投資、以生產CIS(影像感測器)為主的亞泰影像(4974)今天舉行上櫃前法說會,該公司今年前3季每股盈餘為2.86元,儘管第4季進入淡季,但今年全年業績仍可望超越去年,創下歷年新高,而明年在CIS影像感測模組逐漸取代CCD影像感測模組趨勢下,亞泰董事長賴以仁表示,明年亞泰CIS出貨量將由今年的2100萬顆成長至2300萬顆,穩居全球第二大CIS廠,明年獲利仍可望優於今年。
亞泰影像成立於93年,為CIS(影像感測)元件及模組廠,產品應用主要是多功能噴墨印表機、多功能雷射印表機、掃瞄器、影印機及數位相框等產品,近幾年CIS影像感測模組已逐漸取代CCD影像感測模組成為多功能事務機主要元件,而亞泰已握有多家全球知名多功能事務機客戶,並已躋身為全球第二大多功能事務機CIS模組供應商;由於MFP CIS(多功能事務機影像感測模組產業年成長幅度約5%到10%,亞泰的業績也呈現穩定成長。
亞泰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達25.01億元,稅前盈餘為1.74億元,稅後盈餘為1.33億元,每股盈餘為2.86元,其中第3季的業績還創下單季歷史新高;儘管第4季為傳統淡季,但亞泰影像預估,今年獲利將超越去年,再創歷年新高;而明年亞泰CIS出貨亦可望持續成長,由今年的2100萬顆成長到2300萬顆,明年獲利也將優於今年。
除固守原有的多功能事務機等市場外,亞泰影像也積極跨入金融、醫療及製造業,包括金融業的紙鈔辨識儀器、X-RAY掃瞄及紡織業的自動化掃瞄器等,這些也成為推升亞泰未來營運成長重要動能。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1.11.08
---------------------
亞光前3季每股淨損2.13元
亞洲光學(3019)公佈前3季財報,第3季稅前盈餘為8600萬元,稅後虧損為2000萬元;累計前3季每股淨損為2.13元。
亞洲光學第3季合併營收為70.1億元,季增9.26%,營業毛利為7億元,單季合併毛利率為9.98%,稅前盈餘為8600萬元,稅後虧損為2000萬元;累計前3季合併營收為181.46億元,營業毛利為16.51億元,合併毛利率為9.1%,稅前虧損為3.99億元,稅後虧損為5.94億元,每股淨損為2.13元。
亞光表示,在傳統旺季效應,集團營收回升,以及DSC及高階光學元件出貨暢旺下,第3季合併毛利率提升至近10%,營運趨於穩定,展望未來,受益於手機鏡頭及影像感測器(CIS)的接單能見度,光學元件及DSC進入銷售旺季,公司長期營運動能旺盛,效益也可望持續呈現。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1.10.31
---------------
H1每股賠2.07元、Q3無望,亞光今年虧定了!
亞洲光學(3019)公布第2季及上半年財報,第2季稅後虧損達3.08億元;累計上半年每股淨損為2.07元,由於亞光數位相機新客戶將自9月起出貨,且新產品出貨將在第4季放量,預估亞光有機會在第4季轉虧為盈,但全年仍難擺脫虧損困境。
亞光近幾年積極研發新產品,希望能尋求轉型,擺脫虧損困境,不過由於數位相機市況不佳,手機鏡頭模組出貨又未如預期,加上市場關注的PIC(微投影)「只聞樓梯響,未見人下來」,iPhone 5亦未採用PIC,讓亞光今年轉型成功之路走得崎嶇。
亞光第2季合併營收為64.14億元,較第1季成長35.83%,營業毛利為5.11億元,較第1季成長16.13%,單季合併毛利率為7.96%,稅前虧損為2.56億元,稅後虧損達3.08億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111.36億元,營業毛利為9.51億元,合併毛利率為8.54%,稅前虧損為4.85億元,稅後虧損為5.74億元,每股淨損為0.27元。
由於亞光數位相機新客戶將自9月起出貨,且新產品出貨將在第4季放量,預估亞光有機會在第4季轉虧為盈,但全年仍難擺脫虧損困境。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1.08.30
------------------
亞泰影像,上櫃審議通過
亞光(3019)轉投資-亞泰影像科技公司(4974)獲上櫃審議委員會通過申請上櫃案。
亞泰影像科技公司申請時資本額4.66億元,董事長為賴以仁,推薦證券商係大華證券、中國信託證券及永豐金證券;該公司99年營業收入為33.51億元,稅前盈餘為1.74億元,每股盈餘為3.22元。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1.07.15
---------------------
去年每股虧3.76元,亞光不配股利
亞洲光學(3019)因99年每股淨損達3.76元,股東會通過不配發股利。
亞洲光學99年合併營收為246.62億元,營業毛利為19.32億元,合併毛利率為7.83%,稅前虧損為7.79億元,稅後虧損為9.99億元,每股淨損達3.76元,今天股東會通過不配發股利。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1.06.09
------------------------
亞光3月合併營收20.3億元,月增69.7%
亞洲光學(3019)3月合併營收約20.3億元,較2月大幅增加69.7%,累計1到3月合併營收約47.2億元。
亞光表示,3月除光學元件、手機鏡片、CIS及DSC等產品出貨皆明顯轉強之外,利基型新產品-「3D家庭劇院投影機」及電玩遊戲新產品內搭載之3D鏡頭也於3月起開始挹注營收,帶動3月營收走高;累計前3個月合併營收約為47.2億元。
由於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等產品明顯朝向搭載雙鏡頭之設計,帶動高階光學鏡片的強勁需求,亞光於3月下旬經董事會決議將發行20億元的國內可轉換公司債籌資案,資金預計將用於擴增旗下各手機事業部的產能,以滿足全球一線智慧型手機大廠客戶的訂單需求。
亞光表示,由於第2季起DSC出貨持續增溫、手機鏡片新設備產能陸續開出以及新產品效益逐步發酵下,業績將可望逐季顯著成長。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1.04.07
---------------------
Q1恐再虧,亞光跌停摔落60元
亞洲光學(3019)99年稅後淨損約9.9億元,每股淨損達3.76元,連兩年出現鉅額虧損,由於1月及2月業績仍處於低檔,市場擔心亞光第1季恐難擺脫虧損,今天盤中股價急殺至跌停板鎖住,失守60元關卡,亦創下農曆年開紅盤以來新低價。
受到與偉創力合資成立AOF公司效益未顯現,且大陸勞動力吃緊,工資連番上揚,加上台幣升值匯兌損失,而上海FPC事業部生產良率及各產品持續投入研發資源,致整體費用大增等因素影響,99年合併營收約246.6億元,年增率8.16%,全年稅後淨損約9.9億元,每股淨損為3.76元,為連兩年出現鉅額虧損。
由於第1季為傳統淡季,且日本大地震後光學產品市況不明,亞光1月及2月合併營收仍處於低檔,市場擔心,亞光第1季恐難擺脫虧損困境。
不過亞光表示,公司經過兩年谷底,今年將以數位相機、手機鏡頭、3D家庭劇院投影機及新產品四大業務為主軸;在數位相機部份,內嵌微型投影數位相機廣獲矚目,新開發中高階機種亦獲好評,DSC出貨量將顯著成長,AOF效益正式發酵;而在手機鏡頭部分,隨著新應用不斷拓展帶動需求,亞光已完成相關佈局,將可望隨之受益,加上3D家庭劇院投影機部分,除產品具備未來性外,亦已獲得客戶積極訂單,發展潛力不容小覷;另外BLD(Blue Laser Display)大型戶外顯示器及條碼讀取機等新產品,今年起也將顯著貢獻營收,今年公司業績可望擺脫低潮。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1.03.31
----------------------
亞光:日供應商受災程度不明確,影響尚在評估中
亞光(3019)表示,日本於3/11日發生芮氏規模9.0級強烈地震,亞光部分供應商受災程度尚不明確,對亞光之影響亦尚在評估中。該公司將持續觀察,如有需要,將尋求現有其他供應商或新供應商之協助。
【時報-莊雅珍台北電】2011.03.14
------------------------
財務長轉任亞泰老總,亞光力捧亞泰影像上市
光學元件暨數位相機廠亞洲光學(3019)進行組織調整,在該公司任職達28年、擔任財務長和發言人職務多年的吳淑品,轉任子公司亞泰影像擔任行政總經理。由於亞泰將於5月份送件申請上市,因此也被外界視為亞光高度重視亞泰的掛牌。至於所留的職缺,則由對外延攬的鄭義林擔任。
亞光去年營運成績頗弱,儘管合併營收比前年成長8.2%,但受到中國大陸工資上揚、新台幣升值,以及與偉創力合資的「AOF」仍在大幅投資階段,導致全年稅後虧損9.9億元、每股淨損3.76元。
不過,亞光去年的虧損主要來自於第4季,稅後淨損就達6.83億元、每股淨損2.6元。法人評估,以該公司第4季大幅提列各項費用和開支來看,顯然是想將最壞的一次反映完畢,今年就可重新出發。
亞光轉投資的亞泰影像,目前已在興櫃掛牌交易,主要生產影像感測模組,已拿下Canon以外所有一線多功能事務機大廠訂單。
對於今年展望,董事長賴以仁認為,今年除了4大新產品線開始貢獻業績,加上AOF沈潛兩年、投入大量資源開發的新款相機,都會在今年推出,因此有機會重返成長軌道。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2011.03.01
---------------------
財務長換將,亞光利空不跌
亞洲光學(3019)出現兩年鉅額虧損後,董事會決議今年不配發股利,也是連兩年不配發股利,公司並進行人事調整,原財務長吳淑品調任子公司亞泰影像科技(4974)行政總經理及台灣禮光公司總經理,原財務長一職則由協理鄭義林接任,不過今天股價呈現開低走高,利空不跌。
亞光公布去年度自結財報,99年合併營收約246.6億元,年增率8.16%,不過受到與偉創力合資成立AOF公司效益未顯現,尚處發展階段並不斷投入新機種開發,加上大陸勞動力吃緊,台幣升值匯兌因素,上海FPC事業部生產良率,以及各產品持續投入研發資源,致整體費用大增等影響,全年稅後淨損約9.9億元,每股淨損為3.76元,為連兩年出現鉅額虧損。
亞光召開董事會,除決議不配發股利,也進行人事調整,原財務長吳淑品調任子公司亞泰影像科技(4974)行政總經理及台灣禮光公司總經理,原財務長一職則由協理鄭義林接任,並訂6月9日召開股東會。
亞光表示,公司經過兩年谷底,今年將以數位相機、手機鏡頭、3D家庭劇院投影機及新產品四大業務為主軸;在數位相機部份,內嵌微型投影數位相機廣獲矚目,新開發中高階機種亦獲好評,DSC出貨量將顯著成長,AOF效益正式發酵,在手機鏡頭部分,隨著新應用不斷拓展帶動需求,亞光已完成相關佈局,將可望隨之受益;在3D家庭劇院投影機部分,除產品具備未來性外,亦已獲得客戶積極訂單,發展潛力不容小覷;另外BLD(Blue Laser Display)大型戶外顯示器及條碼讀取機等新產品,今年起也將顯著貢獻營收,亞光11年可望擺脫低潮。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1.03.01
------------------------
連2年慘賠!亞光去年每股虧3.76元
亞洲光學(3019)公佈99年財報,每股淨損達3.76元,連兩年出現鉅額虧損,亞光表示,由於今年起新產品效益顯現,其中AOF效益於11年顯現,出貨量可望大幅攀升,而各產品前景展望亦樂觀無虞,今年營運成長可期。
亞光今天公布去年度自結財報,99年合併營收約246.6億元,年增率8.16%,主要來自於數位相機、手機鏡頭、CIS等產品貢獻;獲利部分受到與偉創力合資成立AOF公司效益未顯現,尚處發展階段並不斷投入新機種開發,加上大陸勞動力吃緊,台幣升值匯兌因素,上海FPC事業部生產良率,以及各產品持續投入研發資源,致整體費用大增等影響,全年稅後淨損約9.9億元,每股淨損為3.76元,為連兩年出現鉅額虧損。
亞光表示,公司經過兩年谷底,今年將以數位相機、手機鏡頭、3D家庭劇院投影機及新產品四大業務為主軸;在數位相機部份,內嵌微型投影數位相機廣獲矚目,新開發中高階機種亦獲好評,DSC出貨量將顯著成長,AOF效益正式發酵;而在手機鏡頭部分,隨著新應用不斷拓展帶動需求,亞光已完成相關佈局,將可望隨之受益。
在3D家庭劇院投影機部分,除產品具備未來性外,亦已獲得客戶積極訂單,發展潛力不容小覷;另外BLD(Blue Laser Display)大型戶外顯示器及條碼讀取機等新產品,今年起也將顯著貢獻營收,亞光11年可望擺脫低潮。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1.02.25
---------------------
亞光吃蘋果?傳獲iPhone 5 800萬畫素鏡頭訂單
光學元件暨數位相機廠亞光(3019)採用德儀技術所開發的首款內建微投影(Pico)數位相機「PJ-1」,日前在第二屆日本「CP+」相機暨影像展中打響名號,亞光董事長賴以仁評估全年銷售量可突破10萬台。
此外,近期市場傳出亞光接獲蘋果iPhone 5的800萬畫素鏡頭訂單,可望複製玉晶光(3406)去年所寫下的營運和股價同步飆漲之「成功模式」,成為今年度台股的大黑馬。 然而,業界對此看法兩極,部分認為現階段訂單花落誰家尚未揭曉,談接到訂單還太早,況且有的廠商還沒送樣;部分則是對此言之鑿鑿、堅信不移。至於亞光,則對此不與置評。
但在NB用的照相鏡頭方面,亞光則已是蘋果筆電iMac的主要供應商,只是NB照相鏡頭的畫素與手機相較仍有一大段距離。雖然都是「吃到蘋果」,但效果大大不同。
亞光從光學元件跨足數位相機組裝,今年來投入相當高的資源。在上游研發方面,前年合併偉創力(Fletronic)位於日本的數位相機研發團隊,去年一整年完全在「燒錢」,開發出的新機種直到今年才開始投產;在下游品牌方面,則與「GE」進行「深度合作」,儼然成為GE背後的最大推手。
在此次第二屆的日本「CP+」相機暨影像展,GE也親自參展,與Canon、Nikon、Sony、Casio、Panasonic、Olympus、Pentax和Ricoh等國際一線主流品牌平起平坐。而其推出的內建微投影機(Pico)數位相機「PJ-1」,也獲得高度關注。
除了「PJ-1」之外,GE今年也還有多款相機問世,賴以仁就將今年的數位相機出貨目標定為1,000萬台、大幅超越去年的600萬台,成長幅度高達66%,而且其中逾6成為「中高階機種」。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2011.02.17
--------------------
今年業績續閃耀,玉晶光、亞光齊漲停
光學元件今年業績亮晶晶,光學元件廠-玉晶光(3406)及亞光(3019)因今年業績可望較去年大幅成長,今天台股開紅盤獲市場買盤力捧,雙雙攻上漲停板,玉晶光盤中重回300元關卡。
受惠於智慧型手機熱賣,玉晶光躋身為蘋果供應商,帶動玉晶光去年下半年業績大躍進,在蘋果iPhone 4的500萬畫素產品開始大量出貨下,玉晶光在去年第3季順利轉虧為盈,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為23.83億元,稅後盈餘為4.2億元,單季每股盈餘為5.39元,更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累計99年合併營收為45.81億元,較98年大幅成長3.19倍,稅後盈餘為4.43億元,每股盈餘為5.68元;在業績亮眼激勵下,玉晶光虎年漲幅達5.8倍,漲幅居光學元件廠之冠,今天台股開紅盤再強攻漲停板,重回300元關卡,股價表現強勢。
亞光近兩年受到合併偉創力效益未顯現,以及開發新產品進度不如預期影響,去年合併營收約246億元,僅較前年成長8%,公司也處於虧損困境,去年前10月稅後虧損約5.08億元,全年未能順利轉虧為盈,不過由於公司新開發的四大新產品自今年開始出貨,隨著新產品開始大量出貨,亞光對今年的業績深具信心。
亞光董事長賴以仁表示,公司合併偉創力日本研發團隊及上海廠效益自今年開始顯現,新研發快1年的新產品今年都會開花結果,預估今年數位相機出貨量將挑戰1000萬台,較去年大幅成長66%。
而手機鏡頭部分,目前一個月已做到1200萬顆,且產品以5百萬畫素為主,預估今年全年出貨量可達1.5億顆,若加計轉投資乙太光電VGA鏡頭可望從去年單月1500萬顆成長到今年單月2000萬顆,兩家公司在手機鏡頭的市佔率將達15%。
而新產品部分,亞光與TI合作開發的全球第1台內建DLP微型投影機的數位相機PJ1從今年1月開始出貨,且與SONY合作研發主攻家庭劇院市場的3D投影機亦自去年12月開始出貨,目前月出貨量約3000到4000台,加上條碼掃瞄器與受惠於節能減碳趨勢,耗電量只有電漿電視1/4的BLD(Blue Laser Display)顯示器於去年12月開始量產,可望成為推升今年業績成長重要動能。
亞光預估,今年合併營收將較去年成長35%,上看330億元,公司今年也將順利轉虧為盈,重返往年每股盈餘約4到5元水準。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1.02.08
-----------------------
iPhone 5內建PIC?亞光賴以仁:機率不高
iPhone 5究竟會不會搭載微投影?亞光(3019)認為,難度很高,亞光董事長賴以仁表示,雖然蘋果可能與Microvision洽談合作,但以目前的微投影價格,要內建至智慧型手機的成本還太高,初期最有可能也只是外接式,要做到內建至手機,可能要到2012年以後才會放量。
iPhone 5即將在今年第2季末、第3季初上市,iPhone 5究竟有何新功能備受市場關注,去年9月市場傳出,Apple在與亞光策略聯盟合作夥伴-Microvision洽談合作,考慮將在iPhone 5內建微投影,也激勵了微投影相關廠商,不過對於此項傳聞,賴以仁倒是給了一個答案,「機率不高,最有可能也只是外接式微投影」。
賴以仁表示,微型投影機過去最受市場質疑主要原因包括:尺寸大小、耗電量以及價格等,不過技術都在進步中,像耗電量部分,目前TI產品已大幅改善,TI在此次CES展發表0.22NHD是所有微投影中最省電的亮度15流明的產品,且5CC也是最微型,最適合用於手機的PIC晶片,但儘管如此,目前PIC價格仍是居高不下,預估PIC要大量內建到手機,至少要降至20美元以下,因此PIC要大量內建到手機,至少要等到2012年,根據市調機構統計,2012年手機搭載PIC可望達2000萬台。
賴以仁表示,雖然Apple可能與Microvision洽談合作,但iPhone5要內建PIC可能性不高,最有可能也只是外接式,短期內恐難出現內建PIC的iPhone系列手機。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1.01.18
------------------------
數位相機出貨飆,亞光今年營收上看330億元
亞洲光學(3019)16日舉行忘年會,亞光董事長賴以仁表示,今年在全球第1台內建DLP微型投影機的數位相機PJ1、與SONY合併主攻家庭劇院市場的3D投影機、條碼掃瞄器及BLD(Blue Laser Display)顯示器等4大新產品開始量產,以及新開發的數位相機機種與手機鏡頭出貨大幅成長下,今年業績相當樂觀,預估今年營收將較去年成長35%,法人預估,以亞光去年營收來看,今年營收可望逾300億元,上看330億元。
亞光近幾年受到合併偉創力效益未顯現,以及開發新產品進度不如預期影響,去年合併營收約246億元,僅較前年成長8%,公司也處於虧損困境,去年前10月稅後虧損約5.08億元,全年未能順利轉虧為盈,不過走過去年的谷底,隨著新產品開始大量出貨,亞光對今年的業績深具信心。
賴以仁表示,公司與TI合作開發的全球第1台內建DLP微型投影機的數位相機PJ1從今年1月開始出貨,且與SONY合作研發主攻家庭劇院市場的3D投影機亦自去年12月開始出貨,目前月出貨量約3000到4000台,加上條碼掃瞄器與受惠於節能減碳趨勢,耗電量只有電漿電視1/4的BLD(Blue Laser Display)顯示器於去年12月開始量產,可望成為推升今年業績成長重要動能。
除新產品外,在數位相機及手機鏡頭部分,賴以仁表示,公司合併偉創力日本研發團隊及上海廠效益自今年開始顯現,新研發快1年的新產品今年都會開花結果,預估今年數位相機出貨量將挑戰1000萬台,較去年大幅成長66%,其中60%以上是如有1400萬畫素、且具連拍功能等中高階機種,而手機鏡頭部分,目前一個月已做到1200萬顆,且產品以5百萬畫素為主,預估今年全年出貨量可達1.5億顆,若加計轉投資乙太光電VGA鏡頭可望從去年單月1500萬顆成長到今年單月2000萬顆,兩家公司在手機鏡頭的市佔率將達15%。
在PIC部分,亞光與TI合作開發的PJ1是全球第1台內建DLP微型投影機的數位相機(Nikon採用是LCOS技術),其亮度達15流明,解析度最高640x360,且具有1400萬畫素、7倍光學鏡頭,電池續航力達70分鐘等,此機種已於今年1月在日本及美國上市後深獲市場好評,賴以仁表示,目前PJ1單月出貨量約1萬台,預估今年出貨可達12萬台;值得一提的是,TI在此次CES展發表的最新TI最省電、且亮度15流明的產品,是最適合用於手機的PIC晶片,目前也是亞光參與研發,若PIC價格能落到20美元以下,預估手機內建PIC的量將會大幅成長,亞光也可望受惠。
在PJ1、與SONY合併主攻家庭劇院市場的3D投影機、條碼掃瞄器及BLeD(BluLaser Display)顯示器等4大新產品開始量產,以及新開發的數位相機機種與手機鏡頭出貨大幅成長,賴以仁對今年業績深具信心,預估今年營收將較去年成長35%,法人預估,以亞光去年營收來看,今年營收可望逾300億元,上看330億元,今年也將順利轉虧為盈,重返往年每股盈餘約4到5元水準。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2011.01.17
---------------------------
亞光小金雞:亞泰Q3上櫃,乙太全球市占率破10%
亞洲光學(3019)今年除了本業有轉機之外,還養了2隻「小金雞」。其中,CIS廠亞泰影像去年EPS超過3元,預計今年第3季掛牌上櫃;而手機照相鏡頭廠乙太光電目前單月產量可達1,500萬顆,在全球手機市占率突破10%大關,今年總出貨量將挑戰2.5億顆。
目前全球的多功能事務機市場,光是Canon(佳能)、HP(惠普)、Lexmark(利盟)和EPSON(愛普生)等4大廠就囊括了90%的全球市占率;另一方面,CIS感測器廠商則是競爭者越來越少,繼日本的ROHM之後,國內的敦南也逐步淡出,能夠存活下來的業者拿到的訂單也越來越多。
據了解,除了Canon的CIS感測器是採用自製之外,其餘都是亞泰的客戶,這也讓該公司的業績表現相當亮麗,去年初估EPS超過3元。
亞泰前年的CIS出貨量為1,800產量萬支,去年拉高到2,100-2,200萬支,由於現階段產能滿載,加上產能逐步擴充,因此今年的業績還會持續向上成長,法人評估今年的獲利將可成長30%以上。
亞泰預計5月份送件申請上櫃,按照進度約在第3季末或10月掛牌。亞光目前直接持股亞泰約45%,若加計集團的持股則達7成。乙太為手機照相鏡頭廠,亞光的持股約3成。
亞光董事長賴以仁強調,乙太目前月產量超過1,500萬顆,在全球手機鏡頭已逾10%,因產能逐步擴增,預期今年底可達3,000萬顆,但以全年平均出貨量來看,單月約可破2,000萬、全年可達2.5億顆。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2011.01.17
--------------------------------------
切入iPhone 4供應鏈 亞光(3019)鏡頭出貨將翻倍
亞洲光學(3019)因切入蘋果iPhone 4供應鏈,手機相機鏡頭第二季開始出貨,帶動業績加溫,法人估計,亞光手機相機鏡頭下半年出貨量較上半年翻倍成長。亞光副總吳淑品昨(9)日表示,影像感測元件(CIS)與手機相機鏡頭,將是今年營運成長最大動能。
法人估計,隨著亞光第二季業績逐月加溫,估計單季營收季增應有三至四成,帶動單季轉虧為盈。
亞光的影像感測元件產品,由旗下轉投資持股達50%的亞泰影像負責,因客戶訂單加溫,加上消費市場表現出色,去年亞泰影像每股獲利達1.9元,是表現最好的一年。該公司預計第三季公開發行,最快明年初於興櫃掛牌,成為亞光轉投資收益潛在動能。
目前亞光40%的產品為數位相機,光學元件為24%,影像感測元件占17%。吳淑品表示,由於影像感測元件供不應求,今年將分階段擴增產能,規劃投資2億元,產能擴充40%,第三季月產能將從150萬套拉高到170萬套,估計營收及獲利可望同步加溫。
至於手機相機鏡頭,今年美系客戶成長動能強勁,市場估計出貨量年增率應有40%成長力道。
台北國際光電展昨天起跑,亞洲光學順勢推出Full HD家庭劇院投影機、微型投影機、手機鏡頭、數位相機鏡頭等產品,展現亞光設計實力及光機電整合優勢能力。
在微型投影產品部分,亞光除了展出與Microvision合作的雷射微型投影機「SHOWWX」外,更展示首台具備DLP Pico 數位相機。此外,內嵌於相機的DLP Pico投影特色,可藉微型投影功能體驗不同觀賞方式。
【經濟日報╱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2010.06.10 02:30 am
------------------------------
揚明光、亞光(3019)啃蘋果 前景俏
從蘋果陸續申請多筆微投影機的專利動作來看,若第4代iPhone未能支援外接式微投影,未來幾代的iPhone也會朝向這個方向發展,並擴及至於iPod、iPad和Mac等蘋果全系列產品。
就亞光而言,微投影機也是該公司現階段最具備想像空間的題材,亞光與美國Microvision公司合作開發的「SHOWWX」雷射微型投影機,已陸續在美國、西班牙、澳洲和歐洲部分國家銷售,但若要有突破性的發展,還得等到綠光價格偏高的問題被解決之後。
揚明光預估,微投影模組及取像系統產品在新客戶產品陸續上市下,應可持續成長。看好後續微型投影機需求激增,揚明光日前宣布將斥資12億元,購置緯創位於竹科的廠房,總計廠辦購置、修繕與第一期機器設備投入之資金需求約21億元,並計劃募資15億元進行擴產,以整合關鍵零組件、擴充微投影模組產能因應國際手機品牌大廠的訂單需求。
二○一○年的CES展,有超過十五萬人湧入參觀,而在「終極科技小玩意(Last Gadget Standing)」這項票選大獎上,多數科技迷把自己的一票投給了亞光的SHOWWX微投影機和友訊的Boxee Box多媒體播放機,讓這兩項產品在票選中分居一、二名,硬是擠下了英特爾的電子閱讀器、Sony的個人上網機、華碩的Eee Keyboard等對手,而亞光更是以十萬票的票數,領先第二名Motorola DROID手機多達二○%。
做網通設備的友訊、做光學鏡頭的亞光,在這項純由CES參觀者投票選出的大獎中,靠什麼技術打敗Sony、Motorola、Intel、Fuji、Nvidia這些全球頂尖科技品牌大廠?
從代工到科技創新夥伴
用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的話來形容友訊和亞光的成功:「台灣,是全世界最佳的科技創新夥伴」。友訊執行長曹安邦回憶與美國社群電視(Social TV)先驅業者Boxee合作:「Boxee Box這項產品要從『電腦螢幕』跨到『電視螢幕』,需要硬體廠商協助,這時,友訊的設計和生產能力就是Boxee最大的支援。」
友訊和Boxee Box不再沿襲以往台灣廠商替國際大廠OEM(原廠委託製造)代工的關係,實際上,Boxee Box本身並不具硬體技術,必須在電腦安裝軟體之後,才能觀賞Boxee Box平台上的CNN、CBS、YouTube、Flickr等電視頻道,當Boxee想從電腦跨界到電視平台時候,必須靠著友訊在數位家庭和網通的研發技術,Boxee才得以進入家庭和客廳。
至於成立三十年的Microvision,則是一家有優秀技術但缺乏生產經驗的矽谷公司,開發出的雷射微投影機,少了亞光在光學鍍膜、光學材料和光學機構上的生產能力,雷射微投影機仍走不出實驗室。
從過去OEM、ODM(設計代工),到鴻海郭台銘提出的JDM(Join Development Manufacture)共同設計開發製造與JDSM(Join DeSign Manufacture)共同設計服務製造,友訊和亞光更往前一步,憑著優秀的設計服務,讓台灣廠商不再隱身品牌產品幕後,其中友訊D-link的品牌,更和Boxee並列於產品之上。
亞光鎖定高階微投影市場
在亞光可容納五十人的大會議室中,董事長賴以仁得意地拿著SHOWWX微投影機往天花板、牆面方向揮舞,投射在五公尺外的影像,顏色依然鮮明無比,即使照射的地方不是平面,影像仍完全沒有失焦的問題。
亞光雷射微投影機研發課長劉德偉表示:「這就是雷射投影機的優異之處,色彩和影像表現比大型投影機更好,採用雷射掃描,即使影像投射在凹凸面上。影像的任何一部分都不會模糊。」
微型投影機是今年CES展的重頭戲,市場分析機構Garther指出,今年內建形式的微投影機出貨量可達八百萬台,明年將成長二.五倍,達二千萬台,其中主要是用於手機,就技術來區分,微型投影機的主流技術可分為DLP光學引擎、LCOS光學引擎以及雷射光學引擎,目前就價格、耗電量來說,仍是以DLP光學引擎為主流。
但當對手只看到內建款式的DLP投影機之際,亞光卻更早一步,看到微投影機的明日之星,雷射引擎的微型投影機...
《今周刊》684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20位投資贏家獨門心法大公開/影響一生的關鍵戰役
◎特別企畫:五大捷運宅行情大解析/你也可以聰明買捷運宅
◎個人理財:陶冬2010年全球經濟大預言/中國消費力將啟動下一個黃金五年
◎高科技:友訊、亞光產品創新力驚豔國際 打敗新力、英特爾等大廠
◎話題人物: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財經暢銷書作家吳曉波
◎美國商業周刊:「世界電影之王」柯麥隆改寫電影業經濟生態
◎封面故事:東山慘賠6000萬的一堂課:高點回檔5%就該迅速離場
◎焦點新聞:前七年財報面臨重編風險/一紙判決 六十萬遠東股東剉著等
◎征服股海:台股量縮拉回 靜待指數落底/持股五成 保留子彈好逢低加碼
◎國際眼:危及統治?中國請孔子消滅阿凡達
賴以仁表示,亞光今年成長動能來自中高階數位相機、pico與條碼掃瞄機,今年數位相機出貨量可達800萬台;在pico部分,無論是LCOS、DLP或20 MEMS等三大陣營,亞光也都準備好了;亞光也接獲日本大廠條碼掃瞄機訂單,以及來自美國廠商的戶外超節能顯示裝置訂單。
賴以仁以研究機構Cartner的統計數據指出,未來pico成長速度相當大,今年內建pico模組數量為800萬套,2011年有2,000萬套,2012年為3,400萬套、2013年為5,400萬套、2014年則有7,700萬套,2015年達到1.16億套,其中手機內建比重達72%,筆記型電腦有12%,數位相機有10%,其他則有10%。
賴以仁並分析,目前pico有四種方案,一種是利用白光LED的LCOS(color filter);一種是利用藍、紅、綠混成白光LED的LCOS(color sequencial);一種是目前利用鐳射光的20 MEMS,也就是Microvision採用的解決方案;另一是目前亮度最好、體積最小、最省電的DLP。未來手機內建以採取DLP的晶片機率較大。
賴以仁透露,已有一家全球前三大手機廠與亞光共同開發手機內建pico,且亞光在2011年的出貨量會達到800萬套,亞光預估今年手機內建pico的模組可望出貨10萬套。
此外,今年與Microvision合作的外接式pico可望出貨25萬到35萬台,因該機型採取鐳射綠光,成本較高,目前正試用半導體方式生產綠光,如果實現,2011年銷售量會成長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