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陸品牌商樂視部分智慧手機近期在官網停售,引發外界質疑已生產停滯,勢必影響樂視還款,對台灣供應鏈再度造成衝擊,其中仁寶負責下游代工,近幾個月仍有備料。外資預估,仁寶第2季「備料變呆料」,恐再認列6-7億元的損失,壓力最大。

據悉,樂視智慧手機供應鏈包括上游聯發科、大聯大、文曄,下游代工廠則是仁寶;其中,大聯大、文曄在去年已分別認列15.5億元、5億元呆帳,而聯發科採先付款才出貨,因此無呆帳問題,但依舊有庫存影響。

聯發科發言窗口昨(17)日表示,並沒有聽說仁寶曾來洽談存貨的事;而文曄則因為去年的打呆經驗,公司表示,已與樂視無往來。

至於仁寶,雖已陸續認列17.35億元呆帳,但後續仍有達24億元壞帳待處理;其中,備料有跌價損失,一旦無法消化或轉售備料,勢必成為呆料損失,外資法人估,仁寶第2季財報須再認列6億至7億元呆帳,第3季則須看樂視還款進度而定。

此外,仁寶日前曾宣布投資樂視,但隨著樂視財務危機日趨嚴重,目前該投資案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法人認為,仁寶應該會及時抽手,放棄投資樂視,避免風險持續擴大。

針對手機停售情況,樂視雖然在官網回應是缺貨,而非停售,但供應鏈盛傳手機產品已停產。由於樂視對仁寶仍有欠款,對於還款進度,仁寶發言系統指出,樂視資金情況的確一直在惡化中,公司內部正密切關注中,並將做出因應處理避險。

智慧機品牌廠在拉貨前,下游代工廠都須先把手機晶片、面板、機殼等準備好,通常這些料的貨款都是代工廠先行墊付,待未來出貨時,再向品牌廠陸續收款。
聯合新聞網/記者陳昱翔、謝佳雯╱台北報導 2017年7月18日 上午1:31
----------------------------------------------------------------------
樂視汽車 傳停發4個月工資

近期關於中國大陸知名視頻網站樂視的債務消息,幾乎是每日一爆。陸媒昨(14)日報導,原本被樂視陣營視為新成長動力的樂視汽車宣布,從本月開始,未來4個月將不會發放工資。

不過,昨晚樂視汽車回應稱,遲發工資的消息不實,本月工資將正常發放,反形成羅生門。

據陸媒報導,樂視汽車昨晚宣布,從本月份開始,未來4個月將不會發放工資。不過此次停發工資,只涉及樂視汽車的中國員工,不包括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為專注在智慧電動汽車發展的美國初創科技公司,樂視為其重要合作夥伴)。不過,中美兩家電動車公司的員工近期都有陸續離職的現象。

但在昨日傍晚,樂視汽車方面回應表示,關於媒體報導樂視汽車延遲發放工資的消息不實,公司本月工資將正常發放。按照公司規定,每月15日為工資發放日,由於本月15日是周六,本月工資會順延至下周一(7月17日)發放。

7月13日上午,已有部分遭到樂視欠薪的員工前往北京朝陽區勞動人事仲裁院申請勞動仲裁,涉及樂視致新(樂視電視主體)、樂視控股、樂視移動、電子商務等多個部門。目前仲裁委已經接收了相關資料,甚至還為樂視移動開闢了專用窗口。

另一方面,樂視網昨晚公告今年上半年財測,預計虧損6.37億元至6.42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去年同期則是盈利2.84億元,這次半年財測虧損,也創下樂視網2010年上市以來的最大虧損。
工商時報【李書良╱綜合報導】2017年7月15日 上午5:50
-----------------------------------------------------------
聯手不成怒翻臉!VIZIO提告樂視「謊報身家」

中國樂視集團(LeEco)在被廠商、銀行群起追債的同時,美國的VIZIO也正式開火,對樂視在過去談併購時「隱瞞財務危機」提起訴訟。除了詐欺相關法規的罰款之外,VIZIO另要求樂視支付終止併購合約中,餘下的6000萬美元賠償金。

【匯流新聞網】「中國Netflix」樂視欠款被告 北美總部蕭條道盡王朝興衰
【匯流新聞網】賈躍亭終章或樂視完結篇?資產遭凍結、富士康撤資

樂視在2016年宣布進軍北美,並在同年7月表示將收購全美第2大電視商VIZIO,當初開出20億美元的價碼,VIZIO也基本上同意。不過,樂視自2016年年底起,便陸續傳出資金問題,與VIZIO的併購案到2017年4月時,也以「監管阻礙」為由告終。

當時VIZIO也同意「監管阻礙」這個理由,不過現在情況不同了。

樂視集團在中國已經被銀行和廠商討債,甚至提出凍結資產的申請,這個時候VIZIO再也坐不住──因為樂視還欠VIZIO終止併購賠償金6000萬美元。在兩方最初的併購協議中,在終止併購的結果下,樂視應付出1億美元的賠償,不過目前VIZIO只收到4000萬美元。

VIZIO表示,當初談併購時,樂視的管理層謊稱他們財務狀況很好,但事實上那時樂視就已經有財務問題、根本付不出談好的20億美元。VIZIO認為樂視當時迫切的需要靠併購VIZIO來穩定當下的財務狀況,並且製造出安定、正向的企業形象。

當時樂視甚至答應VIZIO,併購之後將會把VIZIO的產品帶進中國市場,而VIZIO也會在電視的應用軟體中加入樂視的產品。這一切前景卻只是看似美好,因為樂視在併購破局後,甚至「已讀不回」以逃避支付全額「分手費」。

目前VIZIO除了起訴中國樂視之外,為防美國法院管不到中國公司,也另外起訴了樂視在美國的一間子公司Le Technology。

消息來源:The Verge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有容 / 綜合報導 2017年7月13日 下午1:00
https://tw.news.yahoo.com/%E8%81%AF%E6%89%8B%E4%B8%8D%E6%88%90%E6%80%92%E7%BF%BB%E8%87%89-vizio%E6%8F%90%E5%91%8A%E6%A8%82%E8%A6%96-%E8%AC%8A%E5%A0%B1%E8%BA%AB%E5%AE%B6-050007959.html
-------------------------------------------------------------------------------------
面臨轉型考驗 樂視員工薪資延發 手機停售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樂視公司投資的7大事業群中,在2016年度,僅上市公司樂視網及樂視影業呈現獲利,其餘事業群仍處於虧損狀態。最新消息指出,樂視已全面停止販售手機,且該公司宣布旗下非上市體系,決定將員工7月份工資延至1個月至8月10日發放。

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整個「樂視集團」,大致可以分為上市公司樂視網、非上市境內外持股平台,以及樂視汽車3大體系,細分又可以分為網際網路、內容、手機、大螢幕、體育、汽車、金融等7大事業群,錯綜複雜的關聯公司多達上百家。

經過整理上市公司披露資訊,以及從其他管道獲得的資料顯示,在樂視的7大事業群中,僅樂視網和內容領域中的樂視影業,處於獲利狀態,其他事業群均屬虧損情況。

一家金融機構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9月底,「樂視集團」總資產約為670億元人民幣(下同),總負債為630億元,前3季的營業收入約400億元,整個體系虧損高達97.3億元。

其中,手機是為最大虧損源,約虧損56.6億元,其次是樂視體育虧損26.3億元,還有一直燒錢的樂視汽車,虧損13.4億元。

報導指出,除了上市公司相對公開透明外,其他體系的融資狀況很難全部掌握。

樂視自己也承認,其非上市體系,正在歷經轉型考驗。

透過資料整理不難發現,「樂視集團」的融資,既有股權融資,也有銀行貸款、信託、發行債券等多種融資方式。

其中,最為常見的手段就是,把優質資產裝入上市公司,不斷透過發表新策略推高股價,然後質押上市公司股權,獲得資金。此外,透過大量的關聯交易、擔保和拆借,呈現資金在各個領域之間的流通和輸送。

上市公司樂視網的季報顯示,截至2017年3月底,該公司負債餘額為187.85億元,其中,短期借款餘額為21.77億元,長期借款餘額為30.13億元,1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9.79億元。
工商時報【吳瑞達╱綜合報導】2017年7月12日 上午5:50
----------------------------------------------------------
樂視危機 台廠供應鏈踩到地雷

樂視危機爆發,台廠供應鏈跟著受到波及,包括鴻海、仁寶、和碩、大聯大等廠商均受到衝擊。其中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原本是樂視的代工廠,而仁寶更因樂視積欠大筆貨款,目前粗估欠款約在24億元左右,成為此次樂視危機的最大苦主,隨著樂視財務危機擴大,這些台廠供應鏈未來所要面對的呆帳問題,值得加以關注。

根據了解,樂視的財務危機從去年12月就開始延燒到多家台廠身上。其中,以大聯大為例,該公司2016年營收創下新高,但一次性提列樂視違約壞帳等相關損失影響15.5億元(新台幣,下同),導致該公司第四季稅後淨利較前年下降70.1%。

另外,文曄科技也在去年第四季一口氣提列樂視壞帳損失約5億元,導致該公司淨利潤從6.15億元降至1.98億元,連帶2016全年稅後淨利降至17億元,創下3年來新低。

至於源海及仁寶,在日前樂視網董事長賈躍亭資產遭凍結後,這兩家公司也無法置身事外,尤其是仁寶考量到樂視欠款太大,一度在今年初打算「以債作股」解決其與樂視的債務問題,但隨著樂視財務問題的惡化,日前傳出仁寶已做了最壞打算,不排除一口氣打銷樂視呆帳,甚至對樂視提告,以求確保公司與股東權益。

至於鴻海則是跑得較快,旗下富士康早在今年1月開始就調降樂視電視的代工量,從每月6千台降至4500台,另外,富士康旗下的深圳市冠鼎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亦公告從樂視子公司致新撤資,停損止血意味十分明顯。
中時電子報 旺報【記者梁世煌╱台北報導】2017年7月9日 上午5:50
--------------------------------------------------------------------
「山寨賈伯斯」辭樂視總經理 賈躍亭為夢想窒息(樂視)

中國網路娛樂巨擘樂視網今公告,創辦人賈躍亭將辭去公司總經理一職,集中精力履行董事長職務,而上周六(2月20日)召開的董事會上,已表決通過由2012年加入樂視網的梁軍接任總經理。

樂視集團創辦人賈躍亭一度號稱「中國賈伯斯」,從視頻網站起家後,以科技黑馬之姿跨足行動、電商、手機、電動車等領域。

然而自去年爆出資金斷鍊風波後,外界開始非議賈躍亭的布局策略好大喜功且急於求成,導致樂視不得不推行裁員等撙節措施以穩定營運,並終止對美國電視大廠Vizio收購案。

此外,公告顯示,現年47歲的梁軍在加入樂視網前,任職於聯想集團逾16年,曾任聯想移動互聯網及數字家庭群組產品開發副總裁,從2012年1月至今擔任樂視網副總裁兼樂視致新(又稱樂視TV)總裁,持有樂視網約0.01%股份(23萬4046股股票)。
蘋果日報/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2017年05月21日21:19
---------------------------------------------------------------
【仁寶3月才入股子公司】對岸樂視網突暫停交易 今起停牌1周

中國科技與娛樂業巨擘樂視集團在陸股上市的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公司,昨天傍晚在深圳證交所公告,從今天開始暫停交易,最多不超過5天。

樂視網在公告中說:「公司與重組相關方及獨立財務顧問、審計、評估、法律顧問等仲介機構,積極推進本次重組的工作,以2016年12月31日為審計、評估基準日,進行了新的審計、評估工作,與交易對方重新協商本次重組方案。」

「公司現擬於近期召開董事會,審議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告新的重組方案,預計將構成對原方案的重大調整,公司將以本次董事會決議公告日作為發行股份的定價基準日。」

「為保證資訊披露公平,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經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股票自2017年4月17日上午開市起停牌,停牌時間預計不超過5個交易日。」

「新的重組方案預計將與公司2016年度報告同時披露,屆時公司將及時刊登相關公告並申請公司股票複牌。」
國內金仁寶集團旗下的NB大廠仁寶(2324)才在3月28日公告,仁寶將以仁寶信息技術(昆山)參與樂視網子公司、樂視致新電子科技(天津)的現金增資,投資金額為7億人民幣(約30億元台幣),完成後將持有樂視致新2.1507%股份。

當時仁寶說明,此舉將強化仁寶與樂視集團的全方位戰略合作,也對提升股東權益有幫助,該投資案將於6月21日前完成交割。
蘋果日報/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2017年04月17日06:30
--------------------------
樂視宣布 放棄收購VIZIO

中國科技業者樂視(LeEco)周一以「監管方面遇阻」為由,宣布放棄以20億美元(約613億台幣)收購美國第2大電視製造商VIZIO,不僅意味樂視進軍美國市場努力受挫,也令分析師質疑即使年初獲融創中國投資150億人民幣(約675.2億台幣),樂視資金問題仍未徹底解決。

樂視繼去年7月宣布收購VIZIO品牌後,緊接著在10月高調登陸北美市場,舉辦活動展示從高清電視、手機、智慧眼鏡到電動自行車等高端產品,然而彭博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去年樂視在美國營收不到1500萬美元(約4.6億台幣),遠不如最初所設目標1億美元(約30.7億台幣),正計劃裁減當地逾3分之1員工。

美國分部裁員37%
報導披露,樂視美國分部打算裁掉175人,使當地人員降至約300人,相當於裁減37%人手。彭博指樂視創辦人賈躍亭資金緊俏仍貿然進軍美國,本月稍早還一度延後發放美國員工薪資。

IDC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霍錦潔表示:「從去年來樂視持續面臨財務挑戰,重新聚焦中國,是對的方向。」
蘋果日報 【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2017年04月12日
------------------------------------------------------
樂視呆帳衝擊 文曄(3036)去年獲利 降至3年低點

受樂視帳款影響,IC通路商文曄(3036)於去年第四季一次性提列呆帳損失5億元,稅後淨利從原先6.15億元降至1.98億元,每股盈餘也從1.31元降至0.42元,連帶也影響全年稅後獲利降至17億元,寫下近3年來低點。

雖然去年受到樂視打擊,但文曄對於今年展望相當樂觀,預期營收可望逐季成長,驅動力除了既有的通訊產品線外,今年也將會有新通訊產品挹注,加上汽車電子應用逐漸攀升,PC領域下滑也逐漸趨緩,因此期盼今年業績能寫下比去年更好的佳績。

文曄於昨(9)日召開法說會,並公告去年第四季財報,合併營收454.52億元、季增9.99%,超過公司原先預估高標,創單季營收歷史新高紀錄,不過因提列樂視的呆帳損失約5億元於營業費用,合併稅後淨利約1.98億元,每股稅後淨利約為0.42元。

文曄表示,對樂視的應收帳款約7億元,公司基於保守會計原則,並考量到樂視籌資與供應商之間的關係,因此決定提列5億元呆帳,剩餘部分相信客戶會償還金額,短期內也將不會再提列呆帳,對未來幾季的財報不會造成衝擊。

去年全年度自結合併營收約1,441.47億元、年增率約26.89%,刷新年度營收歷史紀錄,合併稅後淨利約17.00億元,獲利創下近3年來低點,全年稅後每股盈餘約3.61元。

展望今年第一季,文曄預估,單季營收將介於360~380億元間,毛利率介於4.65%~4.85%之間。其中通訊領域因客戶庫存季節性調整,將較前一季有較多下滑,其次是PC和消費類產品也將呈現季節性下滑,而工業及汽車電子預期與前一季大致持平。
工商時報/蘇嘉維/台北報導 2017年02月10日 04:10
-------------------------------------------------------
樂視風暴/法人憂心 還有下一波

除IC通路大廠大聯大誤踩樂視地雷,拖累去年財報表現外,國內代工廠仁寶、和碩均有承接樂視訂單,目前也都正在與樂視協商還款事宜,倘若無法順利取得款項,恐需認列呆帳,並衝擊去年財報表現。

樂視呆帳風暴開始反應在台廠去年第4季的財報上,已知的半導體通路商文曄,預期也會面臨約6億台幣應收帳款的提列問題。法人認為,樂視供應鏈深且廣,受波及的廠商近期財報陸續公布而現形。

文曄去年底公告說明樂視欠款情況指出,對樂視的應收帳款總金額為2,265萬美元,折合新台幣超過7億元;其中,逾期帳款金額為1,874萬美元。文曄將於明(9)日舉行法說會公布去年第4季和全年財報,法人預期,去年財報應會反應一部分的樂視呆帳。

法人認為,台廠過去和樂視合作密切,被拖欠貨款的廠商應該不只外界已知的幾家,另有半導體通路商也被樂視欠款千萬美元,雖未對外揭露,但應會顯現在去年第4季至今年第1季的財報上。

仁寶截至去年9月底,對樂視應收帳款總額82.9億元,其中逾期1至180天金額為42.5億元,已在去年第3季提列備抵呆帳1.16億元。樂視在仁寶存放的材料價值大於帳款金額,也展開還款計畫,並於去年11月中旬依約還款,履約情形良好,雙方的交易條件並無變更。
經濟日報 記者謝佳雯、陳昱翔、謝艾莉/台北報導 2017-02-08 03:58
------------------------------------------------------------------------
樂視財務風暴 掃到面板鏈

樂視財務吃緊風暴延燒至面板鏈,大陸中小尺寸面板模組廠信利也傳遭樂視拖欠鉅額帳款。信利是台灣中小尺寸面板廠彩晶第二大股東,彩晶近期基本面走揚,股價波段大漲75%,利信是否逢高出脫彩晶持股變現,市場高度關注。
中國媒體「環球老虎財經」披露,樂視積欠供應鏈鉅額貨款,可能面臨遭「擠兌」風險,並點名仁寶及信利合計約近7億美元(逾新台幣220億元)應收款項仍無法收回,是最大受害者。

仁寶昨(23)日透過重大訊息指出,截至9月底,對樂視應收帳款總額82.9億元,其中逾期1至180天金額為42.5億元,已在第3季提列備抵呆帳1.16億元。樂視在仁寶存放的材料價值大於帳款金額,也展開還款計畫,並於11月中旬依約還款,履約情形良好,雙方的交易條件並無變更。

法人認為,未來樂視若能維持還款良好,對仁寶的影響自然就小,但若又出現變數,仁寶將再提列更多呆帳。

仁寶昨日股價受樂視欠款風波拖累,終場下跌0.65元、收18元,創近期波段新低,成交量放大至32,298張。

市場高度關注,以「環球老虎財經」披露仁寶及信利對樂視總計有近7億美元應收款項仍無法收回,仁寶揭露該公司對樂視應收帳款金額回推,信利對樂視的應收帳款金額相當驚人。

信利2011年認購彩晶私募普通股,持股約2%,是陸資入股台灣面板廠首例。

彩晶受惠基本面走揚、股票恢復信用交易,股價從9月上旬5.5元附近起漲,昨天收9.63元,是兩年多來高點,波段漲幅逾75%。樂視拖欠信利鉅額貨款,市場關注信利是否會逢高出脫彩晶持股變現。

彩晶表示,該公司的面板半成品(cell)是出貨給代理商,再由代理商出貨給大陸的模組廠,並無直接出貨信利,不受樂視欠款影響;至於信利持有彩晶約2%的股權,屬於長期投資,沒聽說信利要處分。

對於財務吃緊傳言,樂視昨日表示,市場上有很多消息並不真實。

樂視強調,該公司在11月中旬已獲得海瀾集團等十多家企業共6億美元(約新台幣190億元)金援,首期3億美元資金將在11月底前到位。

樂視指出,此次獲得的資金,將用於旗下樂視汽車、LeEco Global兩項事業體。樂視並未對拖欠供應商款項,以及還款計畫等細節進一步說明。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蕭君暉、馬瑞璿/台北報導 2016-11-24 01:47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2126034
-----------------------------------------------------------------------
受害? 仁寶開盤摔

樂視積欠貨款遭競爭對手小米踢爆後,市場緊張台廠供應鏈將遭到呆帳拖累,受到傳聞指稱上市公司仁寶(2324)受創最深,導致仁寶今日股價開盤即重挫逾5%,仁寶上午即召開緊急會議掌握樂視對營運影響程度。

由於中國財經媒體評估樂視台系供應鏈中以仁寶影響程度最大,推估樂事積欠仁寶與大陸供應商信利貨款金額達7億美元,對此,仁寶先前表示,樂視占公司營收比重仍低,預料單一公司影響不大。公司今日上午緊急召開會議確認樂視貨款對於公司營運影響程度。

仁寶總經理陳瑞聰早前對於樂視貨款曾表示,公司採購金額較高的零組件,均由客戶端直接購買後送至工廠組裝,因此預估仁寶對樂視的應收帳款金額相對其他零組件供應商應較小。
聯合晚報 記者劉怡妤╱台北報導 2016-11-23 16:13
------------------------------------------------------
樂視爆資金危機 明星股東上億投資恐套牢

樂視欠款風波持續延燒,傳出與有生意往來的台灣筆電代工廠仁寶(2324)踩到地雷,中國媒體更指出,還有不少明星股東的投資慘遭套牢,人數高達數十位。

《時代週報》22日報導,在傳出資金危機後,樂視股價直直落,11月2日至11月18日這期間,樂視網市值就蒸發63.63億元(人民幣,下同),樂視網18日收在每股37.91元,已經跌破今年8月每股45.01的定增價,牛散章建平、公募嘉實基金、中郵基金悉數被套,另外,張藝謀、王寶強、劉濤、孫紅雷、黃曉明等數十位明星投資恐怕也慘遭套牢,他們投資主要分布在樂視影業與樂視體育兩大板塊。

報導指出,有高達19位明星股東投資「樂視影業」,資金約1.5億元,知名導演張藝謀出資1201萬元,持股比達1.43%,作家郭敬明投資500萬元,持股比約0.59%,孫紅雷出資239萬元,持股比為0.28%,樂視影業股東還包含黃曉明、李小璐、鄧超、孫儷等人,除了直接持股之外,部分明星是透過員工持股平台間接持有樂視影業股權。另外,「樂視體育」也是重災區,據了解,明星股東在樂視體育投資金額將近2億元,其中,劉濤砸了5000萬元,是投資最多的明星。

如今在樂視網資金吃緊的情況下,這些明星股東的投資恐面臨有去無回風險。而傳出踩到地雷的仁寶今天(23日)則發布重大訊息表示,已經與樂視協商還款計畫,樂視已於11月中旬依約還款,履約情況良好。
中時電子報/徐慈薇/整理報導 2016年11月23日 15:03
----------------------------------------------------------
別看樂視影業票房收入超了60 億,其實它底子還很薄

如果單從票房增長數據來看,樂視影業這幾年做得還不錯。但要做成真正的大公司,現在的打法不是長久之計。

12月7日,樂視網宣布,完善樂視的娛樂生態圈,原本準備獨立上市的樂視影業將會注入樂視網,上市公司隨即停牌。

樂視影業可能是樂視在過去幾年做得最成功的一家公司。過去四年一共發行了34部影片,創造總票房超60億元。根據藝恩智庫發布的2014年民營影視公司發行國產影片年度票房業績數據,樂視影業2014年的票房市場份額達到了11% ,排在光線和博納之後位列第三,甚至超過了老牌的華誼。而在完成去年B輪融資之後,估值也達到了近50億。

在票房不斷增長的同時,樂視影業也把互聯網公司那種趾高氣揚、愛吹概念的習性帶進了電影行業。“ PGC+O2O的蝴蝶模式”、“一定三導市場系統”、“網生代元年”,樂視以一年一次的速度更新著它所提出的概念,但它到底說的是什麼,沒有多少人能弄明白。

互聯網是樂視在公開場合或者媒體上包裝自己的概念,而它做的仍然是傳統電影公司在做的事:建發行隊伍,搶人搶項目,談票房保底等等。

在樂視影業所有的電影中,倚仗的還是樂視影業抓住的一些看上去優質的“電影人”和“電影項目”。前者包括張藝謀和陸川,樂視影業通過了和他們的合作拿到了像《歸來》和《九層妖塔》這樣的電影投資發行權,而後者則有《敢死隊》、《小時代》、《熊出沒》等,而自身的原創電影項目卻鮮有表現。

圖片來源:download.pchome.net
它也不可避免地被當作是生態中重要的“內容”這一環而被樂視大肆鼓吹。樂視希望能夠通過樂視影業開發的電影內容,來進一步刺激樂視網的廣告、會員、電視的銷售。這個“生態”的概念給樂視影業在獲得項目、融資,做大估值上提供了許多便利,但當市場環境不好時,為了保全這個“生態”,樂視影業也就成了那個最值得被犧牲的一個。

打著互聯網的旗號,做著傳統電影公司做的事

就像樂視每進入一個新領域,都會擺出顛覆者的姿態。樂視影業剛成立時,也迫不及待地樹起互聯網這面大旗,把自己定位成一家互聯網時代的電影公司,要用互聯網的方式改寫這個行業。

從2012 年起,樂視影業CEO 張昭每年都會提出一個新的概念。2012 年第一次戰略發布會上提出了PGC+O2O 的蝴蝶模式;2013 年“蝴蝶理論”升級為“一定三導”(定位、導航、導流、導購)市場系統;2014 年年初,又提出”網生代”元年的概念,宣佈公司未來三年將完成由電影公司向互聯網公司的徹底轉型。

對比其它電影公司老闆愛說的“檔期”、“票房”、“內容為王”,這些新潮的概念聽上去有意思多了,再配上《小時代》、《敢死隊》這些成功項目進行解讀,張昭成為了不少媒體口中那個“最懂互聯網的電影公司老闆”。

圖片來源www.letv.com
但實際上,樂視影業的切入點與當年博納、光線等公司電影行業時十分類似--為其它電影項目提供發行服務。

樂視影業一直做的是傳統的地面發行。CEO 張昭曾在光線影業任職總裁,主管影片發行,曾帶領的團隊先後投資發行了《傷城》、《導火線》、《證人》等二十餘部影片。在樂視影業成立以後,他也把原來在光線的做法移植了過來,首先建立了一支地面發行團隊,在2014 年的一次採訪中,張昭說當時影業的地推團隊已達300 人的規模。“整體的人員配比中,線下占到了50%,樂視影業主要是靠線下支撐。”張昭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以《熊出沒之奪寶雄兵》來說,在影片上映期間,樂視在線下組織了5000 名志願者,使得“每個電影院都有兩個熊和一個光頭強”。再比如《敢死隊2 》上映期間,他們印了很多貼在女孩子胸口或者是臂膀上的刺青貼紙、方巾,組織了一場名為”英雄主義代代相傳”的活動。當然,還有每一部《小時代》上映時的大規模點映,也在極力渲染“粉絲過節”的氛圍。

當然,樂視把這些稱為從線上到線下的O2O,通過線上的營銷把人導入影院中--但其實這種方法國內電影公司早已開始使用,比如樂視影業成立前後上映的《將愛》採用病毒視頻,《失戀33 天》的“失戀物語”,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不過被包裝成一個聽上去更時髦的概念而已。

張昭和張藝謀張昭和張藝謀
樂視影業第一次獲得廣泛關注,還因為他們簽約了大導演張藝謀。
隨後,他們又先後與陸川、徐克建立了類似的合作關係。

這種模式在電影行業中也存在已久,最典型的就是華誼與馮小剛之間多年的合作。

而與華誼參與馮小剛每一個項目的投資、策劃、製作、宣傳不同,樂視影業與大多數導演的簽約,只是擁有這些導演在未來不同年限內主導項目的優先投資權。

而無論是地面發行,還是與大導演簽約,或是說搶奪市場上的知名IP(比如《小時代》、《熊出沒》、《何以笙簫默》),樂視影業做的仍是在他眼中那些傳統電影公司一樣會做的事。

過去幾年發展迅速,因為迎合了電影行業裡的一些新需求

如果單從票房增長數據來看,樂視影業這幾年做得還不錯。

過去四年,樂視影業一共發行了34 部影片,創造的總票房累計超過了60 億元。根據藝恩諮詢發布的2014 年民營影視公司發行國產影片年度票房業績數據,樂視影業在2014 年的市場份額達到了11%,排名光線和博納之後位列第三,超過了華誼和萬達。

儘管做著傳統電影公司的事,但樂視影業正好趕上了內地電影產業爆發的時刻。樂視影業成立前一年,內地電影票房全年票房剛過100 億,而到了2015 年,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400 億,在四年時間裡翻了至少兩番。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一些大明星獨立成立工作室,大量小電影製作公司的湧現,所有人都在忙著開發新項目。這些小公司往往在明星資源、製作或者宣傳上有自己的某一方面或幾方面優勢,但唯一沒有辦法做的,就是發行。因此需要與大的發行公司合作。

樂視影業正式抓住了這樣的機會。項目越來越多,而具備全國范圍內發行實力的公司只有那麼幾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客戶會要求發行公司同一時期只能做一部影片,而像十一、賀歲這樣的重要檔期,往往會有多部大片上映,這個時候話語權往往就在大的發行公司手上,要么自己硬著頭皮做,要么犧牲一些利益去尋求合作。

樂視影業讓片方多了一個選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時代》系列,從製作到宣傳,郭敬明和他的團隊就完成了大半,但是正如前面所說的,與院線搞好關係,做落地活動,爭取更多的排片量的事,就需要有樂視這樣的專業的發行公司負責了。
在《小時代》之前,讓樂視影業聲名鵲起的是另一部好萊塢動作片《敢死隊》。

2010 年,《敢死隊》在內地上映,在並不被人看好的情況下獲得了超過2 億元票房。它更特殊的地方在於,這是一部“買斷片”--不通過進口票房分賬模式,而是電影公司直接買斷版權,而買斷的成本只有50 萬美元。

因為受制於每年34 部(2012 年之前為20 部)進口分賬影片的名額限制,許多國外影片無法在引入內地。《敢死隊》的成功讓電影公司們看到了“買斷片”這個新的市場。

樂視是最快行動的公司之一。張昭曾經在紐約大學電影製作,並取得了碩士學位。在樂視影業剛成立時,《好萊塢報導者》就熱情洋溢地寫了一大篇報導。這一背景在樂視爭取好萊塢項目時幫上了忙。隨後樂視用這種方式發行了《敢死隊2 》、《敢死隊3》,兩部總票房達到了8 億元。

樂視能簽下張藝謀,一個重要原因也是打出了“好萊塢”這張牌--幫助張藝謀進入好萊塢拍商業大片,目前這部名為《長城》的合拍片正在拍攝中,總投資達到了1 億美元,是中國電影史上最貴的影片。

圖片來源:www.csytv.com
賣得好的都是“IP”,原創項目表現不佳

在樂視影業過去四年60 多億的票房中,《小時代》系列、《敢死隊》系列、《熊出沒》系列以及今年的《何以笙簫默》、《九層妖塔》加起來貢獻了41 億,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

而這些項目的共同點是在沒有被拍成電影之前,就已經是暢銷品--也就是電影行業裡說的IP。《小時代》、《何以笙簫默》、《九層妖塔》都是成功的小說改編,《敢死隊》裡的大牌演員累計票房超過百億,《熊出沒》也在電視上放了好幾年。

張昭在此前的採訪中也承認,他們所做的都是基於互聯網時代下的電影產品,每一款IP 都有自己的商業模式,影業更多的是扮演“發行商”的角色。或者我們用更直白的話來說,樂視影業做的是“錦上添花”的事,而換成別的電影公司來運作,或許結果也不會太差。

對比之下,樂視影業自己開發的原創項目表現就並不盡如人意了。有些諷刺的是,強調IP、做商業片為主的樂視影業,票房最高的原創電影卻是張藝謀的文藝片《歸來》,2.9 億的成績在現如今幾乎不會被人記住。

樂視影業花了不少力氣去開發愛情、懸疑類的電影,但沒有一部票房過億。票房最高是馮紹鋒、倪妮主演的《我想和你好好的》,票房8700萬;而正在上映的《消失的兇手》票房也僅有7000萬,還不到三年前《消失的子彈》總票房的一半。

那些現成的IP 目前基本已經被電影公司們瓜分完畢,有一些已經很難再繼續開發,比如沒有觀眾會傻到再被《何以笙簫默》騙進一次影院;而一些能持續開發的IP,比如郭敬明,也未必一直願意與樂視合作下去--主動權掌握在郭敬明而不是樂視手中。

這也是樂視影業最大的問題所在,無論你是什麼時候的電影公司,如果不能形成自己項目開發和製作能力,那麼炮製出再多的概念也無法真正建立起持續的競爭優勢。

發行優勢不再,資本壓力下冒更大風險搶項目

電影發行市場在過去幾年發生了兩個巨大的變化。首先是互聯網渠道在發行上變得越來越重要,貓眼、格瓦拉、淘寶電影票、微信電影票這些直接連接消費者和院線的購票平台,對於影院排片施加的影響越來越大,從操作的便利性、效果的反饋上都顯現出比傳統線下發行更有優勢。相比之下樂視最重要的地面發行系統所發揮的做用要小了很多。
這一點從《小時代》系列發行方式的變化就能看出。《小時代》前三部的發行都是由樂視影業主導,第四部開始有了淘寶電影的介入,後者提前20 天為《小時代4 》預售電影票兌換碼,提前10 天推出在線選座,當時淘寶電影宣稱已與800 多家影院合作鎖定首映日5000 萬票房,刺激首日排片達到了46% 的歷史最高記錄。對比後者高額的互聯網預售保底氣勢,樂視影業在該片上所發揮的作用就顯得十分有限了。

圖片來源www.wzaobao.com
除了這類票務電商,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的發行領域,都出現了更多強大的競爭對手。

線上如愛奇藝、優酷土豆、企鵝影業依托自己視頻網站的資源切入發行,而樂視網除了聯繫“樂視大生態”還能講一些故事外,競爭力比起別家就有限得多--就拿新電影的預告片投放情況來看,除自家發行的影片以外,很少有影片將樂視網作為預告片的發布選擇。

線下的對手也更多了,比如萬達這樣的大資本成立了五洲發行公司,依托國內第一大院線萬達院線(雖然口頭上仍會說不偏袒自己的項目),《一步之遙》 、《尋龍訣》這樣的超級項目都由它來發行;另外在二三線城市有多年發行經驗的恆業,以及電視劇起家,已經上市的華策,這兩年也更加主動地去爭奪一些好的項目。對比這些發行方,樂視影業並沒有什麼優勢。

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急於做大業務規模以便上市的樂視影業,不得不和其它公司一樣,採取為電影高額保底的方式(比如不管電影最終票房怎麼樣,樂視影業都承諾給予製片方相當於5 億的票房收益)來爭奪項目。

這就變成了一個“賭”的生意--而賭最大的特點就是,你遲早都要失手。

很不幸的是,樂視影業最大的一次賭博--給吳宇森的《太平輪》保底8 億元,出了大問題。這部影片被分為上、下兩集上映,累計票房只有2.5 億。在現行的分賬體系下,片方能夠分到的錢不足1 億,而如果按照8 億保底計算,樂視影業至少需要支付2.5 億元。

樂視影業發行過的失敗項目樂視影業發行過的失敗項目

這次的票房失利直接影響了影業2014 年全年的業績表現,也給原計劃的單獨上市增加了更多阻力。《太平輪》(上)電影上映沒多久,樂視就宣布樂視影業將不再單獨上市,而是會併入樂視網。

這顯然是一種“棄車保帥”的做法。對於樂視來說,資本市場--或者說股價才是他最關心的事。而在當時,樂視股價正處於低谷,急需新的“利好”對市場進行刺激

“當時樂視股價很低,賈總(樂視CEO 賈躍亭)給了股東兩個承諾。一個是樂視影業注入,另一個是汽車的C 計劃。”一位樂視的內部人士告訴《好奇心日報》, “這麼做效果很明顯,股價從20 多漲到了100 多。”

今年年初,樂視內部做了組織架構調整,張昭的身份從影業負責人變成了內容互聯網事業群的一把手,還要同時負責樂視網的發展。對於樂視來說,這又是一次成功的運作。但對樂視影業和張昭來說,這可能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題圖來源:donews、 pchome、letv、csytv、wzaobao、jiemian

彭卡茜俞斯譯 2015年12月11日
2014 北京酷睿奧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出處:https://www.qdaily.com/articles/1883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