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投資邁威爾 恐衝擊SSD控制晶片廠
群聯籲開放中資入股IC設計

中國清華紫光集團再傳出海外投資案,這次被點名的是全球儲存控制晶片大廠邁威爾(Marvell),雖然詳細投資情形未出,但可能受到衝擊的SSD控制晶片大廠群聯(8299)呼籲,即將上任的新政府能重視中資投資台灣IC設計業者一事,重新考慮開放可能性。

外電報導,清華控股揭露持有邁威爾股份,但是目前持股數量仍未公布,據美國官方規定,只要交易門檻高於7820萬美元以上,就必須向官方申報。此外,美國證管會規定,若收購美國上市公司超過5%以上,也必須提出申報,但目前清華控股也未提出相關申請文件。

清華持股數尚未公布
邁威爾主力產品包含SSD(固態硬碟)等儲存應用晶片,另有手機晶片及網通晶片產品,目前在SSD領域具有主導性。

群聯表示,目前清華紫光投資邁威爾,其實投資數量比例等都尚未公布,希望大家不要看到黑影就開槍,且群聯與邁威爾商業模式有點不太一樣,並不會直接受到影響,因為群聯目前不只有發展晶片,另外在模組產品也有布局,若是紫光發動價格戰,群聯影響會是最小。

群聯接著指出,依照目前邁威爾產品布局等來看,就算紫光直接變成中資,未來2年內也不會有任何影響,反倒可以消除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阻礙。

群聯董事長特助于紹庭表示,紫光集團這項投資案,其實也是給新政府一個警訊,限制IC設計業不能被中國投資,其實也限縮了公司發展。

「是新政府的警訊」
中國為了發展自有半導體行業,中國半導體公司自然會去尋找其他出路,例如投資歐美公司等,最後還是繞回來影響台灣科技廠,還不如讓中資直接、適度的投資台廠,互利共生。希望紫光投資邁威爾一事,能夠讓大家重新反思是否開放中國投資我國IC設計業。

【清華紫光投資】
◎2013年7月:以17.8億美元收購展訊通信
◎2014年7月:以9.1億美元,收購銳迪科微電子
◎2015年7月:欲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國DRAM廠美光,最後被美國政府以國安疑慮擋下收購案
◎2015年9月:紫光宣布斥資38億美元入股美國硬碟製造商WD,最後因美國政府因素破局
◎2015年10月:紫光先後宣布入股台灣的力成、南茂、矽品,力成、南茂已送投審會,矽品案則撤銷
◎2016年1月:外電報導,紫光將再今年砸1兆元新台幣,買下2間海外IC業者,但並未透露是哪間公司
◎2016年5月:紫光投資邁威爾(Marvell)股份,投資詳細情況未知
資料來源:記者整理
蘋果日報【蘇嘉維╱台北報導】2016年05月19日
------------------------------------------------
性價比誘人 筆電SSD搭載率將逾三成(SSD)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旗下記憶體儲存事業處DRAMeXchange最新研究顯示,2016年第一季主流容量電腦用戶級固態硬碟(PC-Client OEM SSD)的合約均價中,採用MLC規格NAND Flash的SSD價格較去年第四季下跌10~12%,TLC規格NAND Flash的SSD價格則季減7~12%。SSD價格與與傳統硬碟(HDD)價差持續拉近,加速OEM廠採用速度。

由於三星以外的NAND Flash供應商正處TLC-SSD產品出貨的初步階段,價格跌幅較小,但第一季為筆電傳統淡季且工作天數少,導致OEM廠採購量下滑,拉貨力道銳減,因而NAND Flash原廠的產能壓力大幅上揚,只能繼續降價競爭。

DRAMeXchange預估,2016年底前128GB固態硬碟與500GB傳統硬碟的價差會低於3美元,256GB固態硬碟與1TB傳統硬碟的價差則會低於7美元,使SSD的性價比愈來愈具吸引力。2016年筆記型電腦出貨量不會如2015年般大幅下滑,預估今年筆記型電腦的SSD搭載率將會突破30%水準。

工商時報/記者涂志豪/台北報導 2016年03月04日 04:11
----------------------------------------------------------
集邦:固態硬碟降價 有利市占擴大

記憶體專業研究機構集邦科技(DRAMeXchange)表示,固態硬碟(SSD)價格已日益下降,消費者接受度提高,有利整體SSD產業發展。

集邦認為,隨SSD效能與容量大幅提升,已可取代高階筆電的主要硬碟,同時也很適合擔任多媒體影音、影片編輯使用,以及系統的主要硬碟,這是SSD未來應用可能的方向。

集邦指出,SSD採用的Nand Flash晶片分成價格較高的SLC,與價格較低的MLC兩種,SCL 適合寫入資料,MLC在讀取資料上有較佳的表現,但產品壽命週期較差,需要SSD控制IC提供更好的演算法,來讓MLC規格SSD的Flash晶片平均寫入資料,延長使用壽命。
【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即時報導】 2010.03.13 09:43 pm
-----------------------------
集邦:SSD評測出爐,台廠跨入相關領域受矚目(SSD)

集邦科技(DRAMeXchange)年度風雲產品SSD(固態式硬碟)評測結果揭曉,台廠威剛、創見、勁永均入榜,華東承啟獲得最佳工業設計,金勝電子則以最佳介面設計獲獎;集邦科技表示,除SSD成本比重最高的Nand Flash晶片,控制晶片也是SSD關鍵零組件之一,目前台廠已經有智微、群聯以及慧榮跨入這項領域,其中智微董事長蔡明介是聯發科的董事長,也讓SSD的未來格外受矚目。

 集邦科技公佈2009上半年SSD風雲榜,最佳綜合評價獎由OCZ Vertex 120GB奪冠。最佳磁碟傳輸效率(transfer rate) 方面,則由勁永(PQI) S527 256GB表現獲得,這次最短存取時間(access time) SSD則是威剛(A-Data) S592 128GB ,最佳系統開機碟(boot time)項目為創見(Transcend) TS192GSSD25S-M 192GB。

 宇瞻的Apacer64GB獲得最佳入門機種SSD,最佳工業設計獎落華東承啟的APOGEE FlashSSD 128GB,最佳多介面設計則是金勝電子的KSD-SU25.1-064MJ,最佳散熱獎為Patriot Memory 128GB。A-Data S592 128GB拿下最佳價格/效能比 (cost/performance ratio)。

 集邦科技表示,SSD擁有低耗電量環保概念、耐碰撞、效能佳的特性,且比傳統硬碟省電,目前的應用於低價電腦、HD攝影機,高階應用方面則有伺服器、工作站,但現在主要還是在工業電腦以及軍用市場為主,PC方面比重則不大。容量規格方面,目前市場上的SSD主流容量為64GB以及128GB。

 SSD可分為採用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或快閃記憶體(Flash)製成兩種,根據集邦科技的評測結果也發現,不同SSD在讀寫效率上的差異也很明顯,雖然都是MLC(Multi-Level-Cell;多層式儲存格)的NAND Flash,但晶片效能會影響到整碟機效能,而快取記憶體的大小也是關鍵,OCZ 120GB的產品,因為搭配64MB的快取記憶體,在多項測試中都比其他SSD成績佳。

 在這次測試中也發現,除Nand FLash晶片的製程與品質影響SSD的效率外,SSD的控制晶片也是很重要的環節,集邦科技表示,因為控制晶片決定耗損平均技術(wear leveling),也就是SSD的效能以及壽命,目前SSD控制IC的供應有兩大來源,其一是Nand FLash原廠自行培育的IC設計公司,由於是in-house設計,在效能調校有比較密切的搭配,如韓廠三星(Samsung)、日廠東芝(Toshiba)。其二是專門的IC設計公司,當中包括SSD控制IC供應商台廠智微科技(Jmicron)、美商邁威爾科技(Marvell)等等,與Marvell搭配的是半導體巨擘英特爾(Intel),Jmicron則供應多家SSD廠商控制晶片。

 這次測試的SSD具備SATA介面,採用MLC晶片為主,適合用在商用筆電、桌上型電腦、部份工作站上。在穩定性方面,集邦科技表示,這部份仍需要長期測試,但發現有部份SSD在測試過程中,會有效能下降的情況,在格式化磁區後,會恢復正常。至於SSD強調的省電效益,測試中發現雖然大多SSD比傳統硬碟的功耗低,但有些產品實際應用的省電效益並沒有預期高。

 SSD在存取時間方面的表現,比傳統硬碟強很多,對於搜尋、索引、亂數讀取等應用操作具備加分效益,也是SSD最主要的優點之一;儘管SSD具有多項優點,集邦科技表示,以128GB SSD為例,目前市面上售價仍要300美元到400美元左右,因為價格因素,仍無法有效普及終端消費者,但是長期而言,估計價格趨勢走跌,在2010年底後,SSD相關應用有機會快速成長。(新聞來源:商品行情網www.info-cip.com)
【時報-記者高子惠綜合報導】【2009/04/21】
-----------------------------------------------------
你所不知的SSD缺陷

《電腦王三月號》文=硬碟博土

固態硬碟vs.傳統硬碟 誰能一統江山?

    三星半導體事業部門的前CEO黃昌圭博士(Dr. Chang-Gyu Hwang),首先在2005年發表:「硬碟已死,快閃記憶體終究會取代硬式磁碟機」的論調。
之後,隨著快閃記憶體在2006到2008年間的瘋狂大降價,以及蘋果所出品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全面改用快閃記憶體之後,半導體業界普遍相信,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SD)取代傳統旋轉式(rotational)硬式磁碟機的日子就快到了。

    其中,南韓的三星(Samsung)及美國的新帝(Sandisk)最為樂觀,他們認為2010年起,以快閃記憶體為基礎的固態硬碟機,將會在筆記型電腦應用環境中,開始取代已經使用超過半世紀的傳統旋轉式硬式磁碟機。
市場調查公司iSuppli則是認為到了2012年時,每5台筆記型電腦就會有1台使用固態硬碟機。

    不只是半導體產業如此,很多使用者也懷著同樣期待。不過,期待是一回事,實際的發展情況又是另外一回事。
尤其是我們正經歷一場連多數經濟學家都不曾見到,百年少見的全球經濟大海嘯,很多事情的發展方向,突然都在一夜之間豬羊變色了。
這次博土就來探討,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之戰,還會不會照多數人的預期發展下去?

 
固態硬碟與傳統旋轉式硬碟,在媒體的大肆宣傳下,一個彷彿明日之星,另一個則是過氣老人,事實真是如此?

    ●固態硬碟的難題 

    從2005年三星率先喊出硬碟已死之後,科技與市場經過了四年的蓬勃發展,2009年的今天,我們不妨用較客觀的方式來檢視現況。

    首先來看固態硬碟機,或是快閃記憶體產業目前的困境。這次全球金融大海嘯,每個人都同意今年的冬天會很冷,年假會很長。但說到景氣什麼時候回春,卻沒有標準答案。

    博土認為現階段快閃記憶體仍不可能取代傳統硬碟,因為快閃記憶體產業還有三大難題要優先解決:

    ★難題1:產業要能賺錢 

    標題聽起來好像很奇怪,但這是記憶晶片產業目前最基本、實在的問題。
美國汽車業向政府獅子大開口要求數百億美元的紓困方案,台灣的DRAM產業,也跟政府提出救DRAM產業的要求。
有人把台灣過去20年來,投資在記憶晶片產業的資金,與投資報酬相互比較,發現投資記憶體還不如把錢放在銀行定存。

    去年第四季,快閃記憶體價格跌幅之劇烈,比坐雲霄飛車還快。每家上游製造商都虧損連連,中游通路商不虧損也很難,下游消費廠商則是誰有庫存,誰就倒楣的慘狀。

    記得博土幾年前去進修時,會計學教授問說:「對公司而言,大家認為存貨是資產還是負債?」當時,我們這些不是財務背景的同學,普遍認為存貨應該是公司的資產。
但對過去3年記憶晶片產業,或是IT通路商來說,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庫存?對是公司的負債。 

    健康的市場機制 

    一個產業如果不能說服提供資金的資本市場,產業前景可期且投資報酬豐厚,便很難找到足夠的資金。
以目前的慘狀,除非國家從產業發展的策略考量,給予政策支持。
否則記憶體晶片產業很難繼續融資、營運。

    跟所有科技產業的發展特性相同:「持續投資不保證會有一番榮景,至少還有希望;但不繼續投資肯定看不到未來」。
因此,固態硬碟機要取代傳統硬碟,第一步是讓產業健康發展,讓供應鏈的各個廠商可以賺錢。
而不是放任讓產品價格不斷下滑,一天一行情,大家比誰虧得多。
畢竟如果沒有錢,說什麼發展新製程,蓋新廠提高產量,都是虛幻的空中樓閣。 

    產能嚴重不足 

    iSuppli預測,2007年到2012年,全球固態硬碟機每年複合成長率為300.6%。
博土不知道它們有沒有把金融海嘯的影響算進去,但照iSuppli的估計,2007年傳統硬碟的銷售量達到5億1千6百萬台,到了2012年會高達6億8千4百萬台。

也就是說,固態硬碟機要完全取代傳統旋轉式硬碟機,必須投入非常可觀的資金來擴充產能。
問題是:金融大海嘯後,未來的2、3年要集資會很困難,讓目前產能不足的問題雪上加霜。

    博土個人認為,這波全球金融危機至少幫傳統硬碟多買兩年以上的寶貴時間。
 
2007年時,固態硬碟銷售量為320萬台,iSuppli預測2009年可成長到1890萬台。
 到了2012年,會有8868萬台的銷售量。

    ★難題2:技術仍待改進 

    包括Intel在內的快閃記憶體及固態硬碟控制器廠商,都透過Wear Leveling技術,讓固態硬碟機的各個記憶體單元抹除 次數盡可能平均。
 加上錯誤更正碼(Error Correction Code,ECC)來提高產品可靠度。
 但博土認為,目前的技術無法「有效」解決固態硬碟機的抹除次數限制。

    可靠度不足

    除非廠商在短期內有很大的技術突破,否則快閃記憶體的多層式儲存單元(Multi-Level Cell,MLC)要比單層式儲存單元(Single-Level Cell,SLC)更有價格優勢,也比較有取代傳統硬碟的架勢。雖然在抹除(寫入)次數上,MLC號稱一萬次,SLC號稱十萬次,但根據博土取得的統計數據顯示,實測過後,MLC只有三千次,SLC則只到三萬次。

    這樣的壽命用在一般消費電子、數位相機、USB隨身碟都沒什麼問題。但若要做為電腦的系統碟,不論是產品可靠度或是資料完整度,都不可能滿足電腦系統的需求。

    輕省筆電政策也轉彎

華碩在2007年10月16日發表第一台Eee PC,它的主要儲存裝置是90%的固態硬碟+10%的傳統硬碟。
宏碁在2008年6月1日發表Acer Aspire One,也是以固態硬碟機為主,傳統硬碟為輔。

到了2008年第四季,新的迷你筆電都改以160GB的2.5吋SATA硬碟為主(約佔90%),固態硬碟只佔10%。
雖然在2009年初的CES展,華碩的迷你筆電還能選配固態硬碟,不過其他公司的小筆電都改用傳統硬碟。

    雖然這跟微軟放寬迷你筆電使用Windows XP的授權條款有關(記憶體最大不能超過1 GB,硬碟最大不能超過80GB)。最主要是因為這些已出貨的迷你筆電,固態硬碟產生了驚人的回修率。
 
 ★難題3:用戶信心與售價弱勢

    目前小筆電的固態硬碟幾乎清一色使用MLC架構,企業運算環境則多採用SLC架構。這樣的差異來自市場特性、價格及資料完整度、產品可靠度的要求。SLC更穩定,價格也高更多。

    不過很多人第一次用固態硬碟的經驗,可以用「訐譙連連」來形容。根據博土的線民表示,固態硬碟高達40%左右的回修率,讓原本利潤就不高的迷你筆電廠商大嘆賺的錢不夠做售後服務。
各大硬體論壇也有人大嘆苦水,說固態硬碟用一年之後,就會陸續出現故障。

    企業端必須謹慎導入

    至於企業運算應用環境的使用經驗上,包括Sun Microsystems、EMC甚至Google等大廠,雖然都宣稱要擁抱固態硬碟,但目前都只是測試階段,還沒正式導入。

    比起個人市場,企業用戶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評估產品是否可以導入。而且企業運算環境比個人運算的負荷要高出很多。如果固態硬碟無法在三年提升穩定性,免除使用者不愉快的經驗。
以後就要要花數倍的努力,才能讓人重新接受它。畢竟傳統硬碟是個發展超過50年的成熟科技。

    價格還是太高 

    在博土撰寫本文時,2.5吋160GB的SATA介面磁碟機,零售價已經接近新台幣2,000元(每GB約12.5元)。很多業界朋友認為,當固態硬碟每GB售價低於0.5美元(約新台幣17元)時,一般使用者就會接受固態硬碟代替傳統磁碟機。
這樣的預測在商用電腦市場也許可以成立,不過,對於成本非常敏感的消費電腦市場,卻不容易實現。雖然目前使用者不需要那麼大的容量,但實際的購買行為卻不是如此。

    64GB的固態硬碟絕對無法滿足一般使用者。如何把價格盡快降到大眾可接受的範圍,又要維持產業本身的健康發展,對廠商的挑戰絕對不下於前面提到的兩個問題。

    使用傳統硬碟的機種幾乎稱霸整個迷你筆電市場,僅華碩部分機型用固態硬碟,且容量都不大。

市面上常見的迷你筆電硬碟配置
Acer Acer Asus Asus
Aspire One Aspire One D150 Eee PC 900HA Eee PC 904HA
160GB HDD 160GB HDD 160GB HDD 160GB HDD
Asus Asus Asus Asus
Eee PC 1000 Eee PC 1000H Eee PC S101 Eee PC S101H
40GB SSD 160GB HDD 16GB SSD 160GB HDD
Asus Benq GIGABYTE HP
Eee PC 1002HA Joybook Lite M912M Mini 1000
160GB HDD 160GB HDD 160GB HDD 60GB HDD
HP Lenovo Lenovo MSI
Mini 2140 ideaPad S9 ideaPad S10 Wind U100
160GB HDD 80GB HDD 160GB HDD 160GB HDD

 ●傳統硬碟的一些謬論

    雖然傳統硬碟機給大家許多刻板印象:比固態硬碟機耗電、抗衝擊及抗震能力不如固態硬碟、運轉噪音大。
當人們對於固態硬碟的激情過後,我們仔細來看,在筆記型電腦系統中,硬碟機的耗電只佔總耗電的10~15%。這代表硬碟對電池使用時間的影響不超過20分鐘。

    在抗震能力方面,螢幕面板才是整個筆記電腦最脆弱的一環。至於硬碟方面,相對於固態硬碟機的1500G非作業抗震能力,目前2.5吋硬碟機普遍也有1000G的抗衝擊能力。
對筆記型電腦使用者來說,用傳統硬碟跟固態硬碟沒什麼差別。從運轉噪音來看,現在的傳統硬碟機使用液態軸承馬達(Fluid Dynamic Bearing,FDB),電腦在運轉時,一般使用者所感受的運轉噪音,多半來自系統的散熱風扇,而不是硬碟機的運轉噪音。

    在產品回修率及資料可靠度上,傳統旋轉式硬碟機也是比固態硬碟機為佳。
萬一硬碟機故障,又無事先備份資料,在資料救援難度上,固態硬碟的資料幾乎完蛋。
但只要碟片沒被完全刮壞,儲存在傳統硬碟機的資料幾乎都可以恢復。
 
在一台完整的電腦系統中,用來顯示畫面的耗電量最大,傳統硬碟的耗電量大約在15%左右。(資料來源:Intel)

SLC與MLC一個穩定、安全卻貴到翻;另一個便宜、容量大卻令人不安。

    ●超低價傳統硬碟

    去年12月16日台灣電子時報頭版新聞,全球主要的硬碟機供應商──希捷(Seagate)、威騰(Western Digital)及日立環球(HGST)與PC大廠合作,秘密啟動超低價研發計畫,目標要把傳統硬碟降價4﹣5成,恐重擊SSD及半導體廠。
規劃最快量產時程落在2009下半年,鎖定筆記型電腦及迷你筆電市場。

    對於這則新聞,博土要表明,就算有低價硬碟機,其硬體仍舊與傳統式硬式磁碟機無異,還是有基本成本存在。
要一下子降4、5成的成本,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當然,材料成本是客觀的,產品的售價是主觀的。
以下的說明,博土希望可以消除大家對所謂的低價硬碟機的一些錯誤期待。

    硬碟機的基礎成本

    博土之前的專欄曾提到,在低價的消費電子裝置市場上,快閃記憶體之所以能打敗傳統旋轉式硬碟機的最主要原因,是傳統磁碟機在成本上有一個基本的消費額。一旦低於某個價位後,硬碟機就無法與半導體的記憶晶片相競爭。
這個成本至今依然存在,以目前傳統硬碟機來說,內部的零組件至少需要:兩個馬達(磁頭驅動馬達,主軸馬達)、磁頭、碟片、機械零組件,加上電子電路板組件。

    這裡面唯一的變動成本,是磁頭及磁碟片的數量。此外,還有產品進入生產的成熟期後,零組件的成本會比較低,產品生產良率也會提高。但要在現有最低售價的硬碟機種上,一下降4到5成,絕對是不符合現實的期待。

    硬碟機的產品研發週期 

    不論廠商推出新產品的速度有多快,硬碟機廠商開發一台新產品,從開始著手規劃,到產品量產,其週期至少需要18到24個月。一個革命性的新產品,不太可能在老闆到客戶家開個高層對高層的關門會議後,一年之內就會有新產品推出。
如果硬碟機廠商可以回應這種承諾,唯一的可能就是從現有的機種來修改。低價硬碟機要如何達成?

    既然固定成本是存在的,那麼硬碟機廠商要如何因應系統廠商,永無止境的低價索求?
博土撰寫本文時,一台 2.5吋的160GB SATA介面硬碟機,最便宜的直接材料成本,應該不會低過32美元。
若加上生產營運其他的間接成本,同樣的硬碟機最低成本應該是美金36元左右。若低於這個價格,硬碟機廠商就是無利可圖。

    一個產業若要健康發展,產業供應鏈上的各家廠商必須要賺錢。如果無利可圖,產業的前景絕對會有問題。
那你可能會問,為什麼硬碟廠商還會宣布開發低價傳統硬碟?
老實說,博土也不知道,畢竟,這牽涉到各家廠商銷售策略與取捨的問題。
 
硬碟內部最耗電的兩個元件,磁頭驅動馬達與碟片軸承馬達。

    ●取代之路還很長 

    固態硬碟機要如何取代傳統旋轉式硬碟機?要在何時取代?任何人都說不準。多數人擁抱新科技的態度都不同,有人勇於嘗鮮,有人比較保守。
以博土這種天生「驚死」的人來說,不論媒體、廠商說得如何美好,博土會習慣把事情的前後意涵弄清楚,再去決定要不要跟進。這沒有對錯之分,而是個人的習慣使然。

《電腦王三月號》文=硬碟博土  2009.03.27 
-------------------------------------------------------------------------
服務將是SSD產業的新藍海

SSD何時取代硬碟?SSD會取代硬碟嗎?這類問題近年持續在記憶體市場熱烈討論,2007年3月時我估計馬總統這一任總統任內,這件事不會發生,現在仍然沒變,也就是2012年之前,SSD不會取代硬碟。

SSD取代硬碟的內涵中有幾點迷思,第一是研究機構估計的數據十分樂觀;以Gartner、IDC、iSupply、Korea Inv等不同研究機構的預估值平均,2011年SSD出貨量為6,000萬顆,產值為60億美元,2007至2012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300%。

300%的數字相當有吸引力,也促使大家前仆後繼地投入。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述出貨量和產值來看,SSD的平均價格要低至100美元才有可能達到,否則這樣的出貨預估將更難兌現。

迷思之二,若細看研究機構預估的產值比重,根據Gartner估計,2012年SSD佔整體儲存市場的比重還不到15%,若以應用比例來看,SSD佔整體Data Flash應用的比重則不到40%。

另外,不是所有的SSD都有同樣的外觀,若攤開三星的SSD,其中只有2種採有殼設計,其他都沒有殼。事實上,記憶體應該不需要外殼,外殼甚至會影響散熱;有殼的設計應該源自於硬碟,若廠家的設計多偏向有殼,表示這個市場還沒有成熟,業者認為SSD不僅要取代硬碟市場,還要取代硬碟的外型。

Windows 7即將在2009年底問世,該作業系統對SSD有較佳的支援,若以作業系統3年的壽命來估算,SSD到2012年之前會有不錯的成長;然而未來還需要透過不同的控制晶片,才能達到前述15%的占有率;廠商也不用認為一顆控制晶片可以吃下所有市場,畢竟消費、工業或企業市場都有不同的需求。

根據DisplayBank的統計,NetBook在整體NB市場的市占率在2008、2009年呈現跳躍式成長,2010~2012年都維持在18%~19%的市占率,雖然成長趨緩,不過這也表示市場上有近20%的NB使用容量不足的儲存裝置,也意涵了外接式儲存媒體的發展空間。

以台灣的SSD產業鏈來看,包括代工、控制晶片、晶圓製造、SSD設計和NAND Flash設計等五大項,代工和晶圓製造或控制晶片方面都沒有問題,但是NAND Flash設計能力全無,希望TMC可以去談這部分的專利,不要只處理DRAM問題而已;SSD設計則有機會做得到。未來的SSD產品必然走向標準化,人人均可生產SSD,要如何差異化?現在是山寨1.0的時代,由控制晶片業者提供解決方案;但是關鍵零組件進入障礙低,未來走向山寨2.0時代,低價不會是SSD唯一的議題,服務價值將提升,創見最近就為肉品市場的客戶在-20度C的系統環境中做服務;相信系統廠將是滿足客戶多樣需求的最佳角色。
2009.3.27
---------------------------------------
磁碟重組技術明顯增強SSD效能

磁碟重組(defragmentation)是一般在以硬碟作為儲存系統時,常需要做的動作。為什麼要將磁碟重組呢?因為在硬碟環境中,資料是分格儲存的,在一般作業系統運作之下,使用一段時日之後,檔案資料常儲存於不連續的空間,大幅增加讀寫頭的損耗。而新的資料更可能因為連續空間的不足,儲存更為分散,進一步增加讀寫頭讀取資料的損耗,硬碟壽命因而持續下降。
磁碟重組就是把不連續的分格資料重整。依WindowsIT Pro的測試結果,在磁碟重組前和重組後分別執行防毒軟體所需的時間,相差高達4~5成。

由此可以看出硬碟重組磁碟的必要性。那麼,SSD是否同樣需要磁碟重組呢?事實上,現今的作業系統都是以硬碟為主要儲存媒體所設計的,在SSD取代部分市場之後,的確衍生出一些問題,磁碟碎片就是其中一個。曾經作過測試,在一般檔案運作系統之下,使用SSD 5個月,磁碟碎片增加多達3.5萬片。

磁碟碎片增加會使得寫入速度成比例地下降,根據測試結果,減慢速度可能高達80%。因此,若將磁碟重組,可望改善檔案存取讀寫次數,提升檔案傳輸速度。尤其NAND Flash本身有讀寫次數的限制,而以現在風行的Netbook等消費性產品,對於低價要求更為嚴苛,改善讀寫次數相對變得十分重要。

將SSD磁碟重組不能採取和硬碟一樣的作法,半夜執行早上就完成;因為NAND Flash讀寫次數的限制,像上述事後再來整理檔案的方法並不理想,最好給予監看機制,在磁碟即將被破壞之前先堵住,同時採用自動化設計,讓系統在閒置時間才出來重組。

若是使用這種磁碟自動維護技術,能夠因先一步的動作使得讓檔案循序寫入,而不是以一般隨機寫入的方式,因此可提升使用效能。測試也顯示,能夠減低erase count,增加SSD的使用壽命。
2009.3.27
http://www.wretch.cc/blog/gigicy/8254314
------------------------------------------------
SSD是Netbook市場的「香餑餑」還是「冷饅頭」?

價格、故障率、資料復原、視訊流處理以及使用壽命等問題正成為固態硬碟(SSD)在消費性電子市場大展鴻圖的最大五個障礙。本來,擁有低功耗、快速隨機存取、高抗震和無機械雜訊等優點,SSD可望在Netbook (編按:中國大陸稱“上網本”)和消費性電子市場坐擁巨大商機,但前述的五大障礙卻使SSD仍面臨可能被製造商淘汰的局面。

因此,集眾多優點與缺點於一身的SSD成為備受爭議的產品,它將是Netbook市場的「香餑餑」還是「冷饅頭」呢?

美國著名記憶體測試廠商CST執行長暨總裁Cecil Ho對《國際電子商情》表示:「受兩個主要因素的影響,Netbook製造商正放棄SSD。」他解釋道,首先,對於Netbook市場來說,SSD的每GB成本過高,一顆16GB的SSD平均零售價格是150美元,而整台Netbook的成本不過300~400美元,價格顯然太高了。

其次是可靠性;MLC快閃記憶體類型的SSD驅動器存在穩定性問題,這是MLC技術的特性造成的,雖然可以利用驅動器中的軟體演算法克服這種可靠性問題,但對於一般的終端用戶來說,IP購買成本構成了很高的價格障礙。

Cecil認為SSD的市場前景僅在企業市場。企業用戶已發現使用SSD可以節省大量費用,因為伺服器應用主要執行“讀”功能,所以能避開主要發生在“寫”與“抹除”作業過程中的可靠性問題。企業用戶發現,充當儲存緩衝的SSD不但可以節省大量電能,而且可以加速執行速度。「因此SSD製造商已把目光集中在資料中心和伺服器廠商上面。」Ho表示。

然而,Ho的說法並沒有得到更多SSD廠商的認可。知名快閃記憶卡廠商創見資訊(Transcend Information)以及ATP等,認為SSD在Netbook等消費性電子市場也具有遠大前途。

創見資訊市場及銷售副總裁張達文客觀地指出,SSD的未來市場可能分成兩類:一類是採用高成本SLC晶片用於高性能的伺服器應用;一類是採用低成本MLC晶片、性能良好的SSD用於筆記型電腦市場。而ATP的SSD產品經理陳寅更是認為,將來SSD除用於筆記型電腦外,還適用於PMP、MP3播放器、數位相機等消費性家電產品中。

身為SSD最早的推動者,三星(Samsung)也認為消費性市場是SSD未來的成長點。三星半導體儲存市場部副總裁Wan-Hoon Hong預計,SSD在PC和伺服器應用中的採用率將繼續上升,佔整體PC與伺服器市場的比例到2010年將達到12%。未來的成長潛力則在於消費性應用,如數位相機、多功能印表機和汽車導航系統,消費者可以透過這些產品享受到SSD的性能優勢。

同樣,SSD控制器IC廠商也認為SSD在消費性電子市場前景不錯。擎泰科技(Skymedi Corporation)產品經理許平育表示:「除了現在仍以企業級應用為主(SLC)之外,在解決了MLC的讀寫壽命與可靠性問題、且DRAM快取技術成熟之後,較低成本的MLC SSD將有機會切入可攜型電腦的儲存市場,包括2.5與1.8吋SSD、以及內建型SSD等。」

那麼這五大障礙短時間內會有可能解決嗎?

SSD的價格不僅是由快閃記憶體決定

「隨著快閃記憶體技術的改善,SSD的價格將迅速下降,市場將不斷擴大。在短期內,價格可能反彈,但長期來看,其價格將保持下滑趨勢,永遠也不會觸底。至於內建於筆記型電腦的SSD,成本肯定會變得越來越便宜,並迅速滲透市場。」張達文分析。他並預測,2009年不同應用中的主流SSD容量將是32~128GB。而ATP的陳寅則認為消費性電子市場,2009年SSD主流容量應在32GB左右。

三星Wan-Hoon Hong表示,由於MLC技術的推出和快閃記憶體需求比較低迷,2008年64GB SSD的價格已降到了過去一年的25~30%。考慮到快閃記憶體價格以往的年度下降幅度,SSD的價格將在2009年下半年變得更加容易承受,而且它的普及也會加速速。三星從2008年11月已開始為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PC生產256GB SSD。他預計2009年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PC的主流SSD密度將達到128GB或更高。

然而,對於SSD的價格趨勢,CST的Cecil Ho指出快閃記憶體的價格雖然會不斷下降,但是決定SSD價格的不僅僅是快閃記憶體。他分析道,由於目前記憶體產能過剩,50奈米快閃記憶體價格可能已經觸底。但隨著32奈米MLC快閃記憶體投產,價格將再次進行調整。

有人認為,這種新型快閃記憶體每GB的價格約為1美元(這將比目前每GB 10美元的價格下降10倍)。但是,SSD的價格因素仍將存在於可靠性改善技術方面,而不是快閃記憶體技術。能夠在SSD方面獲得豐厚利率的製造商,將是那些能夠控制其錯誤與損耗均衡(error and wear leveling)技術的廠商。

新一代控制器將改善SSD故障率

Cecil Ho對《國際電子商情》表示:「在對SSD產業進行分析時,我們確實發現大量第一代SSD的可靠性低於可以接受的水準。」有報導稱某些SSD的故障率高達10~20%。Cecil Ho指出,故障率過高主要與最初誤解快閃記憶體技術有關。雖然你可以忽略USB隨身碟上面的幾個失效位元,但絕對不能允許SSD上面存在許多失效位元,因其可能導致系統崩潰。

NAND快閃記憶體是一種不穩定的儲存元件,只能透過錯誤校正和損耗均衡來解決。損耗均衡技術可以確保“寫入”在快閃記憶體晶片的所有模組之間平均分配,因而大幅提高了整體SSD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如今記憶體供應商已開發出利用損耗均衡演算法進行編程的專用快閃記憶體控制器,這些演算法在每個快閃記憶體晶片的所有區塊之間、以及電路板上的所有快閃記憶體晶片之間平均分配數據寫入,以解決快閃記憶體單元的磨損問題。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代替SLC的MLC快閃記憶體將需要更嚴格的校正演算法。

控制器廠商擎泰科技的許平育對故障率問題進行了更詳細的分析。他指出,SSD高退貨率主因可能在於原先測試計畫的全面性與嚴謹度不足,及軟體對MLC晶片之掌握度與相容性不夠。畢竟SSD與HDD是完全不同的儲存技術,複雜度也比USB高很多。

隨著控制晶片與系統業者之持續改良、加之使用者經驗之回饋,目前應已有所改善,退貨率也已降低。擎泰科技的控制器在快閃記憶體相容性和平均擦寫技術演算法上均有較強的經驗積累,也會將此積累應用到SSD產品中。

「控制器在SSD故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記憶卡業者的創見張達文也指出。控制器需要處理損耗均衡、區塊管理、ECC (錯誤校正程式碼)和相容性:「我們相信,功能強大的SSD控制器,如基於ARM的控制器,將在減少故障方面大有幫助。另一方面,主流容量提高也將有利於穩定性,因為它將為區塊管理提供更大的容限。」他並強調,創見的SSD故障率從未高達10~20%。

Wan-Hoon Hong也認為控制器技術至關重要。三星不僅生產NAND快閃記憶體,而且還開發了自己獨特的控制器硬體與韌體,用於向客戶提供安全的資料管理,確保了SSD的可靠性與性能。「由於SSD比多數元件需要更多的NAND容量,SSD控制器背後的技術非常重要。」他表示。

電子工程專輯   緩衝/儲存技術  2009年01月13日 
------------------------------------------------------------------------
SSD廠商群組現況與大廠布局分析&前景看好 創意智原積極佈局SSD

固態硬碟(SSD)儘管因價格偏高,致使產品叫好不叫座,不過,SSD未來發展前景依然備受各界矚目,包括創意 (3443) 與智原 (3035) 等國內兩大IC設計服務廠同時積極佈局。

根據集邦科技調查,SSD每GB價格約4至5美元,遠高於硬碟的0.5美元。

由於價格偏高,嚴重影響市場接受度,集邦科技預期,今年下半年低價電腦採用SSD比重將自原有的7成,急遽滑落至2成水準,明年甚至恐將進一步滑落至1成。

不過,由於SSD具有不佔空間特性,因此記憶體模組廠仍看好前景,未來消費性電子產品採用SSD趨勢一定會成形。

創意與智原也一致看好SSD未來發展前景,並開始進行佈局;其中,創意目前已推出SSD技術平台,並將於23日與合作夥伴友鑫科技 (3602) 聯合舉辦相關技術研討會。

智原除有一組技術團隊投入SSD相關技術開發外,另外,並透過旗下智宏投資公司投資銀燦科技新台幣1800萬元,持股近2成,同樣投入SSD相關技術研發。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 2008/12/21 16:22 
---------------------------------------------------
SSD廠商群組現況與大廠布局分析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SD)為NAND Flash應用領域中的一顆新星,雖其目前佔NAND Flash總體出貨量比重僅約6%,然市場預估2011年SSD應用比重可望呈4~5倍成長,約達27%,可說是未來3~5年NAND Flash新興應用中,成長幅度最快者。

看好未來幾年SSD在NAND Flash應用的發展潛力,包括NAND Flash晶片廠、記憶體模組與記憶卡廠、專業SSD廠,及其他跨領域業者,無不積極搶攻SSD市場,企圖藉SSD,帶動新一波NAND Flash產業榮景。

目前投入SSD領域業者,以三星(Samsung)、東芝(Toshiba)、美光(Micron)與英特爾(Intel)等NAND Flash晶片廠居主導地位,主因這些業者對SSD關鍵零組件(NAND Flash晶片與控制IC)的掌握度較高,且較其他類型業者更具營運規模與產能、資金優勢,不但有助供貨穩定,連帶SSD製造成本也可壓至最低,而這些SSD大廠因考量市場與生產上的經濟規模,以PC為主要發展領域,包括小尺寸與低價PC,以及主流尺寸NB,皆已在其未來布局中。
(讀者若對本文及其它更多研究報告有興趣,可以申請試用,或直接加入DigiTimes Report會員→下載訂購單

http://www.digitimes.com.tw/DT/ICT/shwrpt.asp?v=IW0877&n=1
   © DIGITIMES Inc. 版權所有  2008.11.03 
----------------------------------------------------------------------------
  低容量SSD崛起 新帝、台系廠卡位

繼威剛董事長陳立白公開表示,低價電腦替記憶體產業注入不少商機後,全球最大的NAND應用產品廠新帝,也指出低價電腦又開拓出新的低容量SSD(固態硬碟)市場,預估2011年銷售額達60億美元,屆時新帝與台系相關廠商金士頓、威剛、創見,甚至控制IC廠群聯將共享商機。 

 近年來NAND應用市場持續擴大,並有可以取代傳統硬碟的SSD產品問世,惟去年市場關注的SSD產品均偏重在32、64GB等高容量產品上,而自2008年以來全球NB大廠相繼推出所謂的低價電腦,由於其所需的記憶體容量不高,且希望在硬碟部分能夠具有微小化、高穩定等特性,記憶體業者便順勢推出8、16GB低容量、低價位的SSD產品,而這類產品均陸續獲得了NB大廠的青睞,將在下半年的陸續問世的低價電腦中被採用。 

 為了宣導此一市場,新帝的固態硬碟事業部產品行銷總監Doreet Oren特地來台,並表示SSD在新興的低價電腦市場中被極度看好,預估低價的固態硬碟市場規模在2007年為63.5萬顆,但到2012年時將成長到3,300萬顆,5年的複合成長率將高達117%,而新帝也因應市場趨勢,進攻此類低容量固態硬碟市場,目前有4、8與16GB產品問世,另外若以價格來說,每一GB的MLC約5美元。 

 就高容量的固態硬碟部分,Doreet Oren認為價格仍舊是消費者會不會採用的關鍵因素之一,短期來看,SSD仍會以32GB與64GB為主流,高容量產品因為造價高導致市場無法在短期內普及,但64GB的固態硬碟自明年起將開始被企業用戶大量採用;長遠來看,Doreet Oren認為高容量的固態硬碟仍會取代傳統硬碟,2012年後,SSD將成為NAND Flash最主要的應用產品之一,估計屆時全球約4成的NAND產出會被製造成SSD。
  工商時報/李純君/新竹報導 2008.06.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