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式產品 席捲科技業
過去人與電腦或機器之溝通介面主要以鍵盤(Keyboard)和滑鼠(Mouse)為主,隨著科技產品走向更友善的人機介面,使得觸控式顯示面板應用越來越普遍。近年來,由於IT與CE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資訊與消費性產品的興起,預期未來使用者對於簡易操作介面需求日益殷切,觸控式介面將會影響產品設計潮流。

1、直覺式操作

觸控面板依技術原理不同而多達數十種,但是皆包含三項元件,也就是觸控輸入介面、含微處理器等之電路控制板、後端韌體及系統軟體。此三項分別為獨立模組,當輸入介面依據使用者碰觸位置,將指令訊號傳給微處理器解譯後,系統再予以定義位置點。隨不同的產品領域而有不同的技術發展方向,舉例而言,對攜帶式消費型電子設備而言,其設計考量便與自動提款機(ATM)大相逕庭。

2、客製化介面

創新應用情境,是驅動產品設計往新趨勢發展的最大動力。以2007年被美國「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評為年度最佳發明產品的iPhone為例,過去觸控式行動電話的人機介面,皆設計以單指觸控(One Touch)操作為主,但iPhone卻顛覆傳統設計理念,第一次將具有同時複數點的觸控輸入功能整合在行動電話當中,是創新應用情境引領產品設計的最佳範例。

如何有效地應用觸控式介面開發出新的產品使用方法,讓使用者能更便利、直覺化操作的介面設計,已成為觸控式介面致力發展的新方向。

經由觸控式消費性電子產品可能的產品應用情境當中,可歸納出以下四點觸控式面板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未來發展趨勢:一是直覺化操作:藉由觸控面板的直覺化操作,讓未來電子化產品在介面的使用上,不需要太多的邏輯架構與操作學習過程,使用者不該花太多時間去學習操作介面,同時必須要能減少操作錯誤率。

3、操作模式多

再者操作介面的使用模式改變:觸控面板能藉由軟體的設計,改變不同的操作模式與行為。同時,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的觸控面板可因應個人差異化的需求進行客製化介面設計。藉由客製化觸控面板操作方法,可讓操作者透過多種資訊傳遞模式進行人機互動。

三是觸控面板的多樣性操作模式組合:未來在觸控面板的使用模式設計上,將可依面板大小輔以不同的操作方法組合。例如在較小尺寸的觸控面板以「單點及感壓」為主要模式,而在中尺寸觸控面板有可能組合「拖拉、多點與感壓」等多種操作模式。

四為觸控面板型態與材質的改變:因應未來多維度或立體式的輸入需求,觸控面板可考慮以多曲面(立體)的設計概念發展,讓使用者在使用意象上有更直覺的操作方式,或是將觸控面板表面與其他材質結合,產生不同的觸感體驗。

過去個人數位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電腦(Tablet PC)曾經一度風靡全球,也帶動觸控面板投資熱潮,但自2002年市場需求泡沫化後,使觸控面板產業沉寂一段時間;近期由於Apple公司新產品iPhone推出,提供具有多點觸控(Multi-touch)輸入能力,觸控面板產業又成為關注的焦點。

4、材質新體驗

近年來,由於新應用情境促發觸控面板興起,最令人矚目應屬手機、可攜式導航裝置(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可攜式遊戲機(Portable Video Game)、UMPC(Ultra-mobile PC)等四大應用,將是驅動市場大幅成長的主要動力引擎。

由觸控商機發展來看,台灣產業未來發展趨勢,除了應發揮低成本、高彈性之生產製造優勢外,另應掌握人性化需求所引領之感官科技潮流,因為這將後續影響產品設計概念暨其關鍵零組件發展,因此這一波觸控商機對台灣廠商的啟發。

也就是過往的觸控式消費性電子產品以電阻式觸控面板為主,台灣在電阻式觸控面板產業耕耘已久,優勢來自於國內廠商掌握終端品牌客戶、低成本生產製造及產業群聚等優勢,有利未來觸控式消費性產品商機的發展潛力。

另外隨著消費者應用情境變化,觸控式產品設計趨勢也隨之改變,新興觸控技術方案也不斷崛起。觸控面板期望增進使用者的人機互動效益,因此,如何發掘使用者的潛在操作需求、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以及與系統整合已成為台灣業者之下一波挑戰。

(作者是工研院IEK/ 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經濟日報╱賴彥中 2007.12.16 04:05 am
~~~~~~~~~~~~~~~~~~~~~~~~~~~~~~~~~~~~~~~~~~~~~~~~~~~~~~~~~~~~~~~~~~~~~~~~~~~~~~~~~~~~~~~~~~~~~~~~~~~~
觸控遙控器 生活好幫手
資訊爆炸的時代來臨,帶給人類許多方便使用的工具,如行動電話、PC/筆記型電腦等協助通訊、溝通的產品,縮短資訊傳遞的時效性與時間;電器產品如電視、DVD、音響、電風扇、冷氣等產品,讓家中生活更加的多元豐富與便利,加上科技進步日新月異,這些產品不論是外觀大小、功能等設計都更佳人性化,協助人類不管是溝通方面或是居家生活更為便利。

不過,這些電子產品必須使用一個界面進行啟動,如果有一把將這些遙控器整合的「萬能遙控器」出現,且將最新觸控技術的介面帶入,對於消費者來說,可能更加方便。

根據工研院IEK ITIS計畫的調查,早在10幾年前已經有類似的觸控式遙控器產生,當時曾一度獲得市場的喜愛,但爾後發展市場的需求卻是每年萎縮,主要的原因從早期產品本身品質不穩定外,還有價格、操作便利性、不同電器產品之相容性等技術與介面之問題,觸控式遙控器與人接觸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在使用上若造成不方便或有麻煩性衍生,很容易被消費者所拒絕。

早期最便宜的一把觸控式遙控器仍有199美元的販售價格,但在中國業者以低價方式切入後,最基本的產品只要39美元,利潤瞬間被壓縮,為了擺脫價格競賽,台灣廠商已經往高單價產品發展。

不光是在產品本身的穩定性,人機介面的方便操作以及大小等操作方式,都是業者相當致力研究的重點,除了以上幾個條件外,產品設計的風格與質感也被業者重視,觸控式遙控器不再是單純的操作平台或操作工具,也可以是家中擺設的一項裝置,外型線條、顏色、材質的選擇等,都會影響產品呈現出的價格定位。

另外,結合台灣TFT LCD產業的技術發展,在產品背光的技術也日新月異,以往的黑白面板已經轉往彩色面板,黑暗無法操作的問題,也提供多顏色背光讓消費者選擇,一台觸控式遙控器可以是個人的專屬產品,但也可能是家庭中每一份子的使用工具,藉由不同的功能如背光顏色選擇、介面資料夾設定、特殊按鍵功能等,協助每個人設計自己喜愛的操作介面讓這項產品不是單純無味的操作工具,而是可以自行設定、有互動感、產生娛樂性的產品。

觸控式遙控器除了可以簡單操作、設定功能外,更可結合其他技術進行整合,以家庭應用來說,該產品除了結合電視、DVD、音響等試聽娛樂家電品外,更能結合RFID、紅外線、ibee等技術,遙控家裡的電燈、電扇/冷氣、窗簾等,甚至可以將保全系統整合在一起,舉凡可以結合的應用或整合的產品,都可以透過現今的技術完成,可以說是一把萬用的觸控遙控器。

未來,觸控式遙控器要解決的課題除了產品本身功能提升、技術開發、造型風格等議題外,業者若只是單純販售遙控器恐怕無法持續獲利,假使以整個Total Solution的概念推出市場,不再是只賣硬體設備,協助消費者針對「需求」進行系統流程的設計與規劃,或者與不同家電業者合作設計一套服務流程,將可突破這10年來,市場中觸控式遙控器沒有太多突破的瓶頸。

(作者為工研院IEK/ 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經濟日報╱詹睿然 2007.12.16 04:05 a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