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加權指數創下10656點波段新高,資金集中電子類股,佔大盤比重71%。但在蘋果iPhone新機發表後,題材獲利了結賣壓顯現,資金由GIS-KY、康控-KY、美律等個股撤出,光學類股的玉晶光、亞光、今國光也出現10%以上修正。資金轉出電子股,基本面優質的傳產公司,將成盤面焦點。

融資攀升內資進場
從基本面看,台股公告8月營收中,994家年增率呈現正成長,其中392家超過20%,相較於7月367家,企業獲利轉佳,累積7~8月也有957家正成長。在投機氛圍轉弱下,第3季基本面轉強的優質中小型股,是布局下一波主流的思考。

從經濟面看,台灣8月出口年增12.7%,創3年來最高水準,觀察細項,機械業年增26.8%最高,佔出口比重35%的電子業成長14.4%,表現亮眼。歐元區7月工業生產年增3.2%,優於預期,其中德國、法國均較6月轉強,經濟動能無虞。

從台股籌碼面看,儘管上周外資賣超193億元,台指期淨多單仍維持6.2萬口高水位,且在外匯市場,台幣近1個月自30.19元升至30.075元,匯市成交量放大,顯示國際資金持續匯入,台股後續動能充足。大盤融資餘額也從6月1450億持續攀升至1635億,內資轉趨積極,有助台股再次上攻。

追蹤產業需求趨勢
在資金尋找接棒族群下,產業出貨旺季及產業成長趨勢將引導資金流向,基本面強勁很重要,可由產業循環、需求趨勢、資本支出等面向追蹤表現亮眼公司,布局第4季台股領先族群。

一、資金輪動受惠族群:
從8月、上半年營收成長中,篩選進入出貨旺季的低基期產業類股,在台股資金輪動市況下,具備吸引資金進駐的潛力,相關公司如機能服成衣廠儒鴻、羽絨服成衣廠廣越、尼龍66線紗廠東隆興等,值得關注。

二、中國車市概念股:
中國8月新車銷售年增5.3%,今年以來累積成長4.3%,保持穩定增長,從細項觀察,乘用車、商用車分別成長4%、13%,聚焦中國車市的相關零組件供應商將受惠,加上第4季進入汽車產業出貨高峰,柴油引擎噴油嘴廠宇隆、複合沖壓零件廠英利-KY等可留意。

三、半導體耗材及設備族群:
中國積極發展半導體業,且台積電在中國南京12吋晶圓廠已進機台,設備供應商也將在南京投資6.31億美元,在先進製程投入持續增加下,將帶動相關耗材及設備廠產品需求,前段製程耗材廠翔名、製程設備廠辛耘等可追蹤。


呂宗耀
●經歷:
2001年迄今組成「呂張投資團隊」
1998~2001年擔任大眾金融集團投資總監
1987~1996年擔任國泰人壽證券投資小組組長
●專長:
每周走訪請益6家30億資本額以下,且創業家仍在線上的掛牌公司CEO與中、台生產基
蘋果日報 2017年09月18日
------------------------------------------
趨勢大師:台股財報利空後的買盤啟動

國際股市多頭氛圍仍強,熱錢湧入,台股再戰萬點。上周高點與低點指數分別為9,973、9,899,上下震幅僅0.8%,短線當沖熱,長線交易謹慎:
短線當沖:4/28當沖交易稅減半啟動後,上周當沖交易總賣出金額占市場比重從未實施前的10~12%增至17~18%,交易集中在面板的群創、友達、半導體的聯電、華邦電等低價大型股或光學族群的玉晶光、新鉅科、佳凌等,顯示台股現階段本土資金操作期極短。

長線投資:三月營收約有96家公司創新高,但從營收公告到4月底反而逆勢下跌卻有62家,佔比64%,顯示在財報未公布前,投資者對基本面好的公司仍採謹慎態度。

台股續強機率高
從亞股看,包括韓、新、港等股市今年來漲幅18、12.2、17.7%、都在近期創今年新高,台股今年漲幅7.6%,且尚未過3月前高指數9,976,台股持續強勢機率很高:
一、美元指數:從過去經驗看,只要美元指數強勢,台股也相對強勢,現階段美元指數仍維持100附近,對台股是正面的。
二、台股成交量如萎縮到600~700億就不利於股市多頭環境。目前成交量仍有800~900億看,不需對台股太悲觀看待。
三、近期財報效應:美股近期進入財報公告期,市場預估S&P500指數成分股第一季淨利成長13.6%,為2011年最佳成長率,加上川普政府大幅減稅計劃,將企業稅率從35%降至15%,更有助於企業獲利,也讓美股在高檔盤整。

台股去年5月初~今年4月底從8,300點漲至9,872點,漲18.9%,細觀個股約587家股價低於去年同期,佔大盤比重37%,顯示市場上已反應對第1季財報的擔憂。

可留意三大族群
上周陸續公布首季財報的公司如伸興(首季意外虧損1.37元),或獲利年衰退50%的新日興、鈺邦等,利空出盡後反而出現低檔買盤,更是正面指標。

以下三族群,是當下氛圍可留意的投資標的:
美國企業概念股:川普減稅政策底定,有利提升美國本土企業獲利,去年透過併購美國企業POS的振樺電,有機會大受惠。
光學產業供應鏈:從香港掛牌的光學鏡頭公司-舜宇光學的股價創歷史新高到及台灣光學族群大漲,光學產業正夯,相關供應鏈如雙鏡頭代理商的尚立、光學音圈的順德,在趨勢線上。
USB TYPE C產業:USB3.1/ THUNDERBOLT傳輸速度更快、充電更成熟,NB、手機等導入滲透率將增,供應鏈如貿聯-KY(連接線材)、東碩(擴充基座、分享器)商機可期。


呂宗耀
經歷:
2001年迄今組成「呂張投資團隊」
1998~2001年擔任大眾金融集團投資總監
1987~1996年擔任國泰人壽證券投資小組組長
專長:每周走訪請益6家30億資本額以下,且創業家仍在線上的掛牌公司CEO與中、台生產基地

蘋果日報 2017年05月08日
-----------------------------------------------
呂宗耀:電池產業出頭天 節能趨勢扮火車頭

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取自《孫子兵法》,也是其中對於戰略最精闢的解釋。

在用語上「戰略」及「戰術」兩個名詞容易被混淆。戰略是戰前準備總稱,包括圍繞大戰略目標相關政治外交經濟行為,發動前計畫,武力運動與配置,以及情報作戰,而戰術則是交戰時電光石火間的對應。

《戰爭論》作者克勞塞維茨(1781~1831)將戰略定義為「藉以結束戰爭之戰術部署」。可見兩者密切相關,但是戰略的尺度較大,時間軸較長。而戰術的尺度較小,時間的推移較迅速。

精通戰術者是否就能通曉戰略呢?答案是否定的。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名將隆美爾(1891~1944)是德國陸軍史上最年輕元帥,在北非戰場節節進逼英軍,於是對手送給他「沙漠之狐」封號,形容隆美爾機巧敏捷及過人膽識,並受到當時盟軍對手如喬治巴頓的尊敬。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隆美爾在戰術上成功無法彌補戰略上失敗,如北非攻擊行動打亂了德國陸軍以遷制敵軍為出發點的佈局,迫使希特勒不得不挹注大量資源在錯誤的戰場。兩年後又誤判盟軍登陸地點,使用以阻止盟軍進入西歐的大西洋壁壘失去作用。因此多年後來有史學家稱他「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侏儒」,意謂做為一個軍事家,高超戰術素養仍不足以逆轉甚至主導整個戰局。

從股市作戰切入,一定要先有趨勢產業及整體環境思考的戰略面,再搭配操作戰術,才能在股市作戰取得持續性勝利。

趨勢是戰略 操作是戰術

趨勢產業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變化的端倪,油價從07年初最低52美元/桶一路上漲到77美元/桶,節能趨勢已成為各國政府最重要政策議題,電池產業就在這樣趨勢下成為重點發展內容。磷酸鋰鐵電池(LiFePO4,又稱鋰鐵磷電池)是近來頗受汽車、電動工具和航太等產業矚目新一代二次動力電池,於04年正式商品化。

鋰鐵磷電池和一般鋰電池同為綠色環保電池,但兩者最大不同點是完全沒有過熱或爆炸等安全性顧慮,再加上電池循環壽命約是鋰電池的4~5倍,高於鋰電池8~10倍高放電功率(可瞬間產生大電流),加上同樣能量密度下整體重量,約較鋰電池減少30~50%,包括波音飛機、通用汽車、福特汽車、電動車大廠Segway和手工具大廠Black&Deck等業者皆高度重視此類電池發展。

從各國發展來看,美國汽車產業界預估到07年底約有50萬台油電混合車,2010年時全美的油電混合車將超過400萬台。美國通用汽車為了打破日系車廠獨霸局面,決定大幅朝向設計生產「可大規模生產的電動車」,因為現在許多美國消費者早已不堪高油價壓力,通用認為未來汽車必須能夠使用各種能源,其中電動車將成為關鍵。

因此,GM在07年北美國際車展公開展示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車(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的概念車「Chevrolet Volt Concept」,配合GM全新開發油電混合動力系統(E-FLEX),只要接上一般家用電源便可為該車的磷酸鋰鐵電池充電。如果Volt Concept達到量產階段,每台車每年可減少500加侖(1,900公升)汽油消耗,也可以減少4,400公斤二氧化碳產出。

而地小人稠的日本對電動車需求迫切性其實遠高過其他先進國家,日本將在2010年將車用鋰電池的生產成本降低50%,電動車每次充電後可行駛80公里,一般消費者便能夠負擔相關費用。到2015年,日本計劃將電動汽車每次充電後的行駛距離增至150公里,同時將鋰電池的生產成本降至目前的1/7。

而在中國方面,大陸官方認為既然目前以汽油為主的汽車產業無法和先進國家抗衡,乾脆直接鎖定電動汽車,希望用龐大市場和自行研發技術,快速壯大中國汽車工業。透過如禁發機車牌照等規定,使電動車快速發展。

大陸在863計畫(根據1986年3月四位中國科學家聯名向中國中央寫信提出「要跟蹤世界先進水平,發展中國高技術」的建議所擬定)中便針對電動汽車投資8.8億人民幣,顯見中國對電動車的重視。

大成長產業 台灣不缺席

台灣在全球磷酸鋰鐵電池產業鏈中擁有絕佳位置,因為這產業最重要的就是專利、配方和製造技術,最擔心被仿冒,除歐、美等高度重視環保與節能的先進國家市場外,大陸等亞太與新興市場的發展潛力更是驚人,但國際已發展磷酸鋰鐵電池業者其實相當擔心以仿冒著稱的大陸廠商,所以必須倚重熟悉大陸產業環境但又無須顧慮仿冒問題的台灣廠商。

他們過去曾與部分大陸電池業者合作,但現在皆已告一段落,這也是近來國際大廠積極與台廠攜手合作的原因。電池是能源載具,過去台灣在電池產業地位只能淪為組裝代工,但現在面對全球暖化、石油價格飆升和二氧化碳問題等挑戰時,台灣必將在全球節能、儲能與綠色能源等產業找到立足點。

台灣的強項是電子產業,電池不是電子,但台灣科技業者相較於其他產業的業者,更有機會借鏡長年經營電子產業的心得與經驗,在這即將大成長的產業找到出路,磷酸鋰鐵電池將有機會成為台灣產業再度勝出國際舞台的新戰場,包括新普(6121)、必翔(1729)及與美國車廠新秀Tellsa motor合作的致茂(2360)、公準(3178),都值得持續觀察其營運發展內容。
文/呂宗耀;財富人生授權刊載 2007-09-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