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經濟大蕭條重現機率小 克魯曼反憂貿易保護主義再起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今(14)日來台演講時表示,雖然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應不會再重現,不過,他認為,全球化發展將面臨五大挑戰,尤其擔心經濟衰退對全球自由貿易衝擊,讓各國重回保護主義的老路。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同時也是指引美國新政府財經政策基礎的經濟學大師克魯曼今日首度來台訪問,除以「全球經濟展望兼論貿易保護主義」為題發表演說之外,也就全球經濟金融趨勢議題與台灣產經學界多名重量級人物對談,明日並與台灣學子直接對話,討論在全球經濟情勢下,青年面對未來的該有規劃。

克魯曼在今日的演說中提到,全球現在所經歷的經濟危機,不論以任何標準而言,都算是最嚴重的衰退,但若與1930年代大蕭條相較,現在的衰退幅度會好一點,而且他認為,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應該不會重現,發生率目前看來已降至5%。

克魯曼較憂心的反倒是,經濟衰退對全球化的衝擊,尤其對自由貿易的影響,會讓各國重回保護主義的老路,全球化將面臨五大挑戰。

克魯曼說,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打擊下,全球貿易也受到嚴重影響,尤其對耐久財需求影響很大,在耐久財出現流動性不足之下,進而影響全球化的衰退。

不僅如此,克魯曼還提到,經濟衰退讓大家都很恐慌,並希望政府能有所作為,因此,各國政府為避免產業受到外部競爭,就會提出保護政策,目前各國也都有採取一些保護措施,像美國就鼓勵愛用美國貨等,只是沒有像過去拉丁美洲那樣,因此,還不致於對全球自由貿易造成太大威脅,

克魯曼說,其實太平洋這邊對美國愛用美國貨的政策很有意見,不過,他認為,愛用美國貨只是口號,美國經濟沒有嚴重到要讓美國貨,美國就業狀況,跟全世界比起來不算太糟。

不過,克魯曼也特別強調,以目前的全球貿易自由度,如果類似「買美國貨」的現象盛行,一旦各國開始保護主義風潮,可能得需要3個世代的(自由貿易)談判,才能讓自由度再回復到現在的狀況。
今日新聞網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 2009年5月14日 13:58
------------------------
經濟大蕭條會再來嗎?
 
新聞舞台整理 洪肇隆/2008/11/13
http://web66.com.tw/web/UPT?UPID=27100
-----------------------------
1930經濟大蕭條VS2008金融風暴

一年多來,美國金融業地雷連環炸開,加上失業率節節攀升,不禁令投資人憂心美國
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否會再起?事實上,由幾個觀點來看,投資人暫時不用過於憂心。
  •  

    第一、預言中的災難最後並不容易形成災難,在經濟大蕭條前,當時幾乎沒有人會預測到市場會大崩盤,而最後下跌了逾80%,而當前世人已有所警覺,拯救市場也成了全球各領導人合作的主要目標,各國央行更首次使用聯合降息的手段。

     

    第二、聯準會的功能事實上已大幅加強,聯準會是在1913年成立,但到了1929年,其功能仍弱,而如今聯準會已有了更充足的經驗和工具,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更是研究經濟大蕭條時代的專家。舉例來說,當年美國聯邦政府於危機之初,並沒有馬上增加貨幣供給,反而採取縮減態度,這和一年前聯準會立即積極降息和挹注資金大不相同,顯示聯準會在決策和執行能力上已不同過往。

     

    第三、各國已記取教訓,不嚴加限制進出口發展,當前全球貿易頻繁會有助全球經濟。於1930年美國國會通過斯慕特-賀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來阻止海外進口產品,各國起而仿效,形成史上最大的關稅貿易壁壘,反而造成全球工業產出大幅降低。

     

    第四、現在美國的社會制度比當年更佳完整,包括失業保險等社會福利制度,還有保障存戶權益的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等等,都是當時未有的。最後,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國家的需求也可望為美國甚至是全球經濟形成某種程度的支撐。總結而言,未來再度重演大蕭條的機率應是不高的。

    表一、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和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比較

    表一、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和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比較(1930經濟大蕭條--100.12.16).jpg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花旗集團,「全球經濟大蕭條」 資料截至:2008/10/10

    投資回歸簡單化 獲利潛能不消失

    全球股市劇烈地挫跌後,意味著一個世代漲升故事的變換,未來的投資哲學和想法,又會做如何的演變呢?

    在2002年,前聯準會葛林斯班見到因為貨幣政策而振興的蓬勃房市,樂觀表示當時的抵押貸款市場是美國經濟強而有力的穩定力量,更鼓吹房貸戶利用可調整利率房貸來節省利息,葛林斯班可能也料想不到的是,這些房貸和他一向鼓勵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在如今反而成為打擊全球金融和經濟的兇手。

    或許金融創新並不是壞事,但是當其已不受規範時,反而就會形成威脅大眾經濟生活的怪獸。因而,未來各國在金融體系的規範上會趨於嚴格。雖然金融業的獲利必定會受到大幅度的壓抑,但金融業的犧牲將能夠有助於全球金融更穩定的發展。

    展望未來 投資的獲利潛能必不會消失 只不過內容將有所改變


    投資哲學將回歸
    簡單化,過於複雜的投資方式可能遭到摒除或縮減,回復到簡單的股票、債券、貨幣或共同基金等等工具上。

    投資內容方面,相信投資人將會以倍數更高的放大鏡來檢視企業的經營品質,企業的經營內容越單純,會讓投資人更容易分析其投資價值,方能得到信任。

    另外,在當前信貸緊縮,企業和個人借款都不易的環境裡,現金流量越充沛,而且越能掌握民眾必須消費品的公司,才有利順利生存,也才能受到投資人的青睞。換句話說,唯有簡單和回歸正道經營的公司,方在股價上能有較好的表現。

    另外,各國央行展開金額不一的紓困計劃,聯準會聯合歐洲央行等全球七大央行同步宣佈緊急降息 兩碼 ,開了歷史先例。

    展望未來經濟情勢,多數各國央行的降息動作,恐怕難以結束,因此全球債市預期仍有一波多頭可期。
    在股市動盪之際,保守型的投資人不妨透過佈局全球債市,來掌握相關題材的獲利契機。

    本文摘自富蘭克林證券投顧  2008.11.03
    http://tw.myblog.yahoo.com/jw!VIc6hvyaFQUJXp7hju0TyQ--/article?mid=1351
    -------------------------------
    經濟衰退回顧╱1930年 經濟大蕭條 全面性貧窮與失業

    發生在一九三○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全球工業國家無一倖免,可說是西方工業史上歷時最久、影響最深遠的一次經濟衰退。

    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進入所謂「喧囂的一九二○年代」,生產旺盛,享樂主義盛行,民眾買房買車、炒作股市,全靠借貸。當時貧富不均甚為嚴重,生產力提升帶來的利潤,全部進了有錢人口袋,一般工資並未增加。熱錢只往股市走,助長泡沫經濟,未能轉化成民生消費力量。經濟繁榮建立在信用過度擴張。

    道瓊指數 由高點暴跌八十%

    一九二九年,經濟膨脹達到頂峰,十月二十九日,美國股市崩盤,道瓊指數開盤二九九.六點,一天內重挫二十三%。一個月之後,股市的市值損失近千億,引起全面恐慌。接下來的三年,股市一路破底;一九三二年底,道瓊指數距離一九二九年的高點重挫了八十%。投資人傾家蕩產,銀行及金融機構也受到重創。全美失業人口達一千五百萬人,佔全體勞動力的四分之一,全美二萬五千家銀行有近半數倒閉。普遍信心危機致使消費需求更形萎縮,生產停頓。當時流浪人口達二百萬人;失學、營養不良、飢餓人口不計其數。

    經濟困境造成社會氣氛極度低迷,為了逃避現實,好萊塢電影公司在一九三○年代所拍攝的電影幾乎都是場面熱鬧的歌舞片。抒發苦悶的爵士樂也在大蕭條年代茁壯,從小眾音樂躋身主流。

    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低估嚴重性,放任市場機制自行修正,行政部門沒有積極介入,經濟衰退愈演愈烈,終於導致全面性的貧窮與失業。胡佛在一九三二年下台,由主張新政的羅斯福接任。

    羅斯福的新政以振興(recover)、紓困(relief)、改革(reform)的三R為主軸,分為兩階段。初上任的百日,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讓有償債能力的銀行儘速復業;採行新的貨幣政策,放棄金本位,讓美元貶值,提高出口競爭力;撥款州政府提供貧民救濟;訂定基本工資與最高工時,並廣開公共建設增加就業機會。第二階段新政則透過立法,確立了美國的社會福利、勞工保險以及公共事業體系。

    新政幫助美國走出衰退的危機,GNP從一九三三年的七四○億美元增加到一九三九年的二○五○億美元,失業率也從上任之初的二十五%降到一九四○年的十四%。

    大蕭條在美國引爆後,迅速蔓延到全世界。一次大戰遺留下龐大的債務與賠款,迫使歐洲各國向美國舉債,歐美經濟連動性極高。美國經濟崩盤後,抽回投資和銀根,歐洲各國也跟著進入蕭條。受創最重的是向美國借貸最多的德國和英國。一九三二年,德國失業人口高達六百萬人,佔勞動人口的二十五%。英國的工業與出口部門則一路走衰,到二次大戰後才恢復。

    助長大蕭條延續並惡化的原因之一是美國在一九三○年六月十七日通過的斯穆特霍利法案。由於農業生產過剩致價格崩盤,為保護本國農產品,美國通過該案對三千多項進口商品課以六十%的高關稅。全球各國立即採取報復,關稅壁壘四起,國際貿易完全停滯。到了一九三二年,全球貿易總值只剩下不到一九二九年的一半。

    一九三○年代的大蕭條除了經濟上的負面影響,也帶來重大的政策轉向。大蕭條之前,各工業國政府鮮少干預市場運作,但經過慘痛教訓後,政府開始透過各種手段,如稅負、監理、公共建設、社會福利等,在市場經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大蕭條也助長了德國及日本的軍國主義崛起,引爆後來的二次世界大戰。
    自由電子報/編譯羅倩宜/專題報導  2008.07.21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l/21/today-e4-3.htm
    -------------------------------------
    本文是介紹1920年代後期至1930年代的經濟危機。關於2000年代後期發生的,詳見「環球金融危機」。

    1929年經濟大恐慌下美國一家銀行出現擠提

    經濟大恐慌英語Great Depression),是指1929年1933年之間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

    經濟大恐慌的影響比歷史上任何一次經濟衰退都要來得深遠。這次經濟蕭條是以農產品價格下跌為起點:首先發生在木材的價格上(1928年),這主要是由於蘇聯木材競爭的緣故[來源請求];但更大的災難是在1929年到來,加拿大小麥的過量生產,美國強迫壓低所有農產品產地基本穀物的價格。

    不管是歐洲美洲還是澳洲,農業衰退由於金融的大崩潰而進一步惡化,尤其在美國,一股投機熱導致大量資金從歐洲抽回,隨後在1929年10月發生了令人恐慌的華爾街股市暴跌。

    1931年法國銀行家收回了給奧地利銀行的貸款,但這並不足以償還債務。這場災難使中歐東歐許多國家的制度破產了:它導致了德國銀行家為了自保,而延期償還外債,進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國有很大投資的英國銀行家。

    資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業化國家中,都帶來了出口和國內消費的銳減:沒有市場必然使工廠關閉,貨物越少,貨物運輸也就越少,這必然會危害船運業和造船業。

    在所有國家中,經濟衰退的後果是大規模失業:美國1370萬,德國560萬,英國280萬(1932年的最大數據)。
    經濟大恐慌對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響,使得在一個幾乎被歐美銀行家和商人企業家完全支配的地區失去了外資和商品出口。

    原因

    關於經濟大恐慌的成因一直眾說紛紜。最早解釋到這一點的是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他認為市場對商品總需求的減少,是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因而提出由政府採取擴張性財政策略來刺激需求,從而帶旺經濟。這一點成為了五、六、七十年代時人們普遍的看法。

    但也有一些人提出不同的觀點。現任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認為是因當時美國興起了消費借貸所致。持續性的借款終使美國人個人債務日增,而所造成的消費熱潮也就在經濟大恐慌時期結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則認為是當時美國政府在經濟大恐慌前對經濟做了很多管制所致,尤其是對銀行的管制,使銀行無法對貨幣需求做出反應,在通貨緊縮下導致經濟大恐慌。

    經過

    1920年代被稱為「新時代」,財富和機會似乎向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勝的美國人敞開了自己吝嗇的大門。整個社會對新技術和新生活方式趨之若鶩,「炫耀性消費」成為時代潮流。胡佛總統也認為,「我們正在取得對貧困戰爭決定性的前夜,貧民窟將從美國消失」。

    1929年10月29日美國迎來了它的黑色星期二。這一天,美國金融界崩潰了,股票一夜之間從頂巔跌入深淵,價格下跌之快連股票行情自動顯示器都跟不上。從1929年10月29日11月13日短短的兩個星期內,共有300億美元的財富消失,相當於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總開支。但美國股票市場崩潰不過是一場災難深重的經濟危機爆發的火山口。

    當時紐約流行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鐘。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裡衝!」(Mellon pulled the whistle, Hoover rang the bell, Wall Street gave the signal and the country went to hell)隨著股票市場的崩潰,美國經濟隨即全面陷入毀滅性的災難之中,可怕的連鎖反應很快發生:瘋狂擠兌、銀行倒閉、工廠關門、工人失業、貧困來臨、有組織的抵抗、內戰邊緣。農業資本家和大農場主大量銷毀「過剩」的產品,用小麥和玉米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使這條河變成「銀河」。

    城市中的無家可歸者用木板、舊鐵皮、油布甚至牛皮紙搭起了簡陋的棲身之所,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稱為「胡佛村」。
    流浪漢的要飯袋被叫做「胡佛袋」,由於無力購買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動的汽車叫做「胡佛車」,甚至露宿街頭長椅上的流浪漢上蓋著的報紙也被叫做「胡佛毯」。

    而街頭上的蘋果小販則成了經濟大恐慌時期最為人熟知的象徵之一。在那些被迫以經營流動水果攤討生活的人中,有許多從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銀行家。

    股票市場的大崩潰導致了持續四年的經濟經濟大恐慌,這次經濟危機很快從美國蔓延到其他工業國家。對千百萬人而言,生活成為吃、穿、住的掙扎。各國為維護本國利益,加強了貿易保護的措施和手段,進一步加劇惡化世界經濟形勢,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一個重要根源。

    經濟大恐慌也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經濟大恐慌期間約有200-400萬中學生中途輟學;許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殺社會治安日益惡化。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失業

    美國,失業人口總數達到了830萬,在美國各城市,排隊領救濟食品的窮人長達幾個街區。英國則有500-700萬人失業,不得不排著更長的隊伍等候在勞務交易市場內。

    經歷了經濟大恐慌的人們在思想上發生了轉變。工人從20年代的麻木狀態中清醒過來,發動了富有戰鬥性的罷工
    自由主義者被蘇聯的繁榮吸引,成了馬克思主義者。而保守主義者由於懼怕布爾什維克主義,日益轉向法西斯主義。

    影響

    經濟大恐慌的普遍影響導致了:

    1. 提高政府對經濟的政策參與性,如羅斯福新政時期實行的一些經濟政策及建立的一些監管機構。
    2. 關稅的形式強化了經濟的民族主義。
    3. 激起了作為共產主義替代物的浪漫-極權主義政治運動(如德國納粹)。經濟大恐慌相對於其他單一原因來說是最能夠解釋為什麼在1932年1938年之間歐洲大陸和拉丁美洲各國政治逐漸右翼化。
    4. 獨裁者的崛起(如希特勒、墨索里尼),極權統治的盛行,間接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參見

  • 經濟危機
  • 赫伯特·胡佛
  • 羅斯福新政
  • 阿道夫·希特勒
  • 貝尼托·墨索里尼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亞洲金融危機
  • 次級房貸風暴
  • 2007年-2010年環球金融危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8%90%a7%e6%9d%a1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