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一紙公告,揭示台灣149萬企業落後危機

去年7月21日,一紙蘋果公告,揭露台灣企業未來10年最難過的關卡。公告寫著:2030年,蘋果所有業務及其製造供應鏈都會實現碳中和。

一年時間,「碳中和」,這個神秘密碼已撼動台灣產業:台積電買下台灣9成9綠電憑證,做iPhone包裝盒的忽然發現生意要消失了!

商周追蹤這一年的變化後發現:以中小企業與代工為主的台灣,即將遭遇一場「碳中和」海嘯,而我們脆弱的程度,卻遠超過目前所能想像…。

蘋果最新公告:2030年,所有供應鏈都要能做到碳中和。一段簡單的文字,已讓台灣供應商大地震。

一個企業不論辦公室用燈、影印或產線用電都會排出二氧化碳。而要做到碳中和,須透過植樹造林、購買再生能源憑證,或自身使用低碳、零碳排的能源,才能抵消這些排放量。

一支iPhone X的生產過程,會排碳80公斤左右,倘若蘋果沒做任何事,要把iPhone賣到碳稅最貴的瑞典,可能會被課超過新台幣300元,若在全球各地,蘋果都要付碳稅,一年要為此付出500億元。但若它做到碳中和,即不用付出這筆錢。

「做不到不行啊,做不到就離開供應鏈。」一位蘋果供應鏈高階主管說,蘋果動,它的供應商就要動。

蘋果的壓力傳染到供應商,並且一層又一層的向外擴散。

今年4月,台積電宣告:將供應鏈碳足跡以及減碳績效,列入公司採購重要指標。它的700多家供應商開始動員節能減碳,而以台積電一家營收20億的中型供應商為例,其又有多達百家的供應商。

「例如做我們金屬材料加工一小段製程的供應商,就是一家2人公司,我到時也要確保他們能做到(減碳等要求),否則要換掉,因我也要確保自己不會被客戶給洗刷掉啊!」一位台積電供應商說。

另一家台積電供應商,雖是提供客戶製程過程中的關鍵耗材,但因遲未做碳足跡揭露,差點要被踢出供應商名單。後來,它雖透過碳足跡盤查提高評鑑成績,才勉強留在要持續改進的供應商名單上。接下來,他們還得面對的挑戰是,在10年內,再節能20%。

做碳中和有多複雜?一位百億營收的供應商用「毛骨悚然」形容。

「要花好多錢。光所有機台要連網蒐集排放數據,就要花幾千萬,一下這邊幾千萬,那邊幾百萬,嚇死人。」「而且以後我們的公務車,也要去買電動車了,」這位蘋果關鍵供應鏈的執行副總說。

它的牽連甚廣,包含到影印一張紙、員工出差搭什麼交通工具,都會被計算入排碳的成本。

大家開始砸錢轉型。現在,百億大廠雖痛苦,但還算有餘裕,但殘酷的事實是,台灣很多中小企業就如同前述的2人公司,難以負荷轉型成本。

不做蘋果訂單不行嗎?其實,不僅是蘋果,包括Nike、Google、沃爾瑪、Ikea、賓士,各行業的龍頭廠都在做出「碳中和」、「淨零排放」的承諾。

10年內,海嘯確定將襲往台灣,而一份商周近期針對企業主的調查,竟有8.5%的企業說:碳趨勢增加營運成本太高,正在思考結束公司營運。

別以為,這些改變是未來式。現在,倘若你是蘋果的用戶,你就在見證衝擊。

以iPhone包裝為例,最新的iPhone 12包裝盒,比4年前盒子薄了一半;蘋果聲稱,降低包裝體積,就可降低運輸碳排量,也可減少不必要的電子垃圾。此外,iPhone 12的塑膠包材也少了58%,超過9成的包裝都用纖維材料,甚至連貼在手機顯示器的螢幕塑膠膜,也被換成纖維材料。光一個iPhone包裝盒縮一半,竟就衝擊台灣5,500億產值,然而,蘋果包材簡約趨勢,還不僅只於iPhone。

國內造紙大廠正隆,就因蘋果iPhone內盒改採需要更多人工的一體成型設計,只好減少供給蘋果的量。塑膠業也得開始變。如台塑在今年7月股東會上宣示,要放棄一次性的塑膠事業如PVC(可製成保鮮膜)、PE(可製成垃圾袋)。這項業務占台塑1年營收占比約5%;但在減塑、減碳趨勢下,他們也得開始割捨「不永續」的獲利來源。

面對衝擊,有人甚至連做生意邏輯也大改!單價低的蘋果標籤廠正美,就開始建「永續材料資料庫」,詳列每種材質的可回收性、可分解性、排碳等數據。未來,當客戶提出減碳或低碳設計時,它就能快速找到匹配材質。

沒有退路,讓他們跑得更快。

連兆元企業都拿出高規格應戰了,「除非你不要這個產業了,不然不下功夫,自然被淘汰,」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說。

一個碳中和新規則,讓做蘋果包裝盒的忽然發現生意不見了,還讓台塑索性放棄賺錢的業務…然而,面對這波減碳海嘯,「台灣一半企業不知自己碳排多少」…台灣企業誰會倒、誰能活、誰會崛起?台灣下一個十年,會上升,還是會墜落?

未來10年,「零碳趨勢」將如何影響你的錢?服務業、做內需生意也會受影響?當買房、買車都變貴,連信用卡超出排碳額都會被「鎖卡」,你的投資和財富都將與它密切相關!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761期。
《商業周刊》文/黃靖萱、管婺媛 2021年8月12日 週四 上午9:37
https://tw.news.yahoo.com/%E4%B8%80%E6%94%AFi-phone%E8%83%8C%E5%BE%8C%E7%9A%84%E9%9B%B6%E7%A2%B3%E7%94%9F%E5%AD%98%E6%88%B0-013745286.html
-------------------------------------------------------------------------------------------------------------
台泥「碳捕獲2.0」 三年內量產

看好碳捕捉延生商機,台泥表示,目前碳捕捉每噸單位成本約50美元,一旦降至10美元,可望帶動國內碳捕捉廠投資熱,總投資額將超過千億元。

台泥董事長辜成允昨(14)日表示,台泥與工研院成功合作發展「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技術」後,又再簽署二項意向書,進行下一世代的捕獲技術,預估二、三年後商品化量產,同時展開「微藻固碳」的技術開發。

辜成允強調,「環保不是成本,而是一種責任」, 環保對於水泥業而言,是永遠跟隨的問題,但是台泥把環保問題提升至另一種層級,將問題轉化成公司核心價值,所以台泥不怕環保問題,而是要擁抱它。

有鑒於二氧化碳排放問題日益嚴重,全球逐漸對碳權交易的重視,也帶動碳捕捉技術的開發,台泥提早布局,早在2012年與工研院合作,在花蓮興建全世界最大的碳捕捉實驗廠,去年落成進入實驗階段。根據台泥提供的資料,目前實驗廠可以捕捉和平廠2,000噸至5,0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台泥表示,現階段碳捕捉成本,每噸約50美元,仍無法商業化,但是透過鈣迴路技術,未來將有可能降至26美元,甚至是達到10美元,極具商業競爭力。

預估在2020年,國內透過碳捕捉技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可望達到325萬公噸,而2025年則可以減少排放2,750萬公噸。
【經濟日報╱記者潘羿菁、李珣瑛/台北、新竹報導】2014.07.15 02:16 am
--------------------------------------------------------------------------------
碳交易平台 2月內上路

環保署昨(29)日表示,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建置完成,待法制面作業完成,1至2個月內可進行交易。境外部分,我國年底前會完成英國碳交易平台上的開戶,屆時可與國際接軌,將國外的碳權轉移至國內。

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企業若自願減碳,目前就可在交易平台進行登錄工作。在環評中承諾減碳的企業,在相關作業要點制訂完成後,也可藉此平台進行碳權交易。至於全面性的強制減少排放量,則須等3至5年,待空氣汙染防制法相關法制程序完成後才能上路。

沈世宏指出,若溫室氣體減量法在此時間之前經立法院通過生效,可針對企業排碳量進行管制。碳交易平台就可提供業者購買碳權的管道。

環保署官員說,「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去年底建置完成,是我國企業將來進行碳權交易的平台。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資訊揭示,碳權買賣雙方透過交易平台提供的資訊自行撮合,並至交易平台登錄。後續要進行第2階段工作,也就是直接透過交易平台競價撮合及自動登錄。
【經濟日報╱記者蔡佳妤/台北報導】 2012.05.30 04:00 am
--------------------------------
碳權交易平台 環署催生

面臨全球暖化危機,落實「節能減碳」成為國際間的共識。然而,台灣的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至今還躺在立法院等待審查。為加速推動國內減碳成效,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將趕在今年底前,建立國內的碳權交易平台。

尋找國際夥伴

至於國際碳權合作機制,沈世宏提出設立「境外碳權公司」的構想,他表示,台灣可透過聯合國的碳權交易機制,在日本、德國、捷克等成立「境外碳權公司」,建立夥伴關係,進而將國際碳權轉回國內交易機制。他提到,該構想與美國、歐盟等國討論後,「他們也認為可行」。

中華知識開發協會、中華管理科學研究基金會、立委賴士葆國會辦公室及雅文基金會等單位,18日聯合舉辦「如何建構碳排放交易機制」座談會,邀請環保署長沈世宏、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王運銘、中央大學能源研究所教授方良吉及中華經濟研究院長蕭代基等多位官員、學者專家與會探討、交換意見。

賴士葆表示,由於溫減法尚未完成立法,目前國內缺乏碳排放交易法源,此外,其他減碳配套機制,也尚未完備,例如:金融監理機制、跨部會合作及排放資料庫與查驗管理機制等,不但不利於國內落實減碳,進度更落後於其他先進國家,因此他提出五大主張。

一、行政院應將溫減法列為優先法案,提供台灣推動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法源。二、由於碳交易涉及財稅議題、金融管理體系、境外經營等,他建議,政府應集合環保署、財政部、金管會及外交部等,成立「跨部會碳交易推動小組」,並且由行政院副院長陳親自主導、整合。

三、中國是目前國際清潔發展機制(CDM)計畫最成功的開發中國家,建議政府應積極推動兩岸CDM的實質交流及合作,並且參與國際相關活動或組織,建立具成本效益的境外碳權排放交易體系,解決台灣碳市場規模過小的困境。

可成立碳基金

四、政府可考量成立「碳基金」,以提升企業減碳管理能力,降低碳風險。五、政府應儘速建立配套機制,像是排放資料庫、查驗管理機制、明確減量目標及嚴謹核配制度等,並提供國內產業減碳誘因,例如協助產業獲得「經查證排放權證」等。

雖然溫減法仍在立院審查中,不過沈世宏當場承諾,環保署將以環評法為母法,以行政命令方式,發布「碳權抵換」專案辦法,廠商可依該辦法,規劃二氧化碳減量額度,並經過專業認證機構查驗後,進入交易平台登錄,做為未來履行環評承諾、效能標準或總量管制時抵換使用。他指出,目前包括SGS及BSi等2家國際專業查驗機構,已向環保署申請認證。

沈世宏宣示,環保署將趕在今年底之前,建構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做為溫減法生效前的過渡機制。

沈世宏表示,雖然台灣非京都議定書締約國,但仍為因應國際趨勢積極減碳,並訂出國內2020年將回到2005年的排放水準。此外,他透露,為表達我國支持哥本哈根協議的立場,目前政府以環保署長名義,透過外交部遞交正式書函給聯合國祕書處,具體承諾2020年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比BAU(基準排放情境),將至少減少30%,減量期程和目標均較韓國、新加坡等更積極。
【經濟日報╱記者楊毅/台北報導】 2010.05.22 03:43 am
-------------------------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在即 地主國表樂觀

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舉行在即,40多國相關部長今天在哥本哈根結束兩天的會前會,地主國丹麥表示大受鼓舞,年底可望達成政治協議。

丹麥氣候與能源部長海德嘉(Connie Hedegaard)今天下午在一場記者會上說,她覺得「政治意志已在成熟了」,兩天的會前會很有建設性,她「深受各國部長展現的決心鼓舞」。

近來國際已普遍明白承認:下月7日起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15屆締約方會議,將不會完成法律協定。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內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各經濟體領袖,15日在新加坡已達成此一共識。

各國轉而尋求在關鍵問題上達成政治協議,協議必須授權推動後續法律談判,並設定截止期限。

海德嘉並說,歐巴馬今天在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談後指出,哥本哈根會議達成的協議必須涵蓋氣候談判中的所有議題,「這是一個清楚、強烈而值得歡迎的訊息」。

她說,有人認為哥本哈根會議只是要達成部分議題的協議,「這是個誤解」,「半部協議不算是協議」。

她和UNFCCC執行秘書波爾(Yvo de Boer)重申,哥本哈根協議必須明訂四件事:工業化國家高企圖心的2020年溫室氣體減量目標;開發中國家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成長的計畫;富國資助窮國因應氣候變遷的清楚短程至長程計畫;一個管理和分配前述資金的架構。

至於條約要多久之後定下來,海德嘉並沒有回答期限,只表示「愈快愈好」;「肯定不是5年、不是10年」。

她說,這兩天以來,許多國家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承諾,例如巴西宣布到2020年時,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正常成長的預估值減少36%至39%;南韓也宣布要減30%。

海德嘉和波爾並呼籲美國扮演領導角色,在哥本哈根提出清楚、有數字的減量和金援窮國目標。海德嘉說,雖然美國的能源法案還卡在參議院,但如果美國能提出清楚承諾,對於談判進程將極為有益,「這是舉世的期望」。
【中央社╱日內瓦17日專電】 2009.11.18 10:46 am
----------------------------
哥本哈根會議引爆紅太陽 新能源背後更大關鍵:掌控碳權

12月全球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將登場,屆時將簽 訂全新的碳排放條約,加上美國總統歐巴馬到訪中國, 與胡錦濤會面之餘,也將合力支持哥本哈根會議能成功 ,再生能源龐大商機湧動,使今(16)日太陽能股反應超 激情,昱晶 (3514) 、綠能 (3519) 、昇陽科(3561 、新日光 (3576) 、合晶 (6182) 以漲停收盤。

事實上,各大企業也正緊盯哥本哈根會議動向。一 名台灣電子龍頭企業人士就指出,台積電 (2330) 、 聯電 (2303) 、台達電 (2308) 、友達 (2409) 、 鴻海 (2317) 等大廠近 2年陸續進軍太陽能,看重的 商機不只是新能源,更重要的是碳交易市場,台灣不能 被排除在外。

全球碳交易市場預估在2012年達1400億歐元,取代 石油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看準這龐大商機,中國 在今年 9月23日主動與美國合作,推出中國第一個自願 碳減排標準,希望參與碳金融與碳交易,伺機掌控碳交 易的定價權。這也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亞太經濟合 作會議(APEC),極力呼籲各國支持哥本哈根會議成功的 最大原因。

不願具名的企業人士表示,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 將針對碳排放,訂定一份全球標準,預期擁有碳資產的 國家或企業,受惠將最深,而台灣目前能源非但不自主 ,更高達 99%需仰賴進口,變成碳交易的大買家,將加 重企業成本支出;反過來說,若台灣企業能領先參與減 碳商機,更有利台灣製造(MIT)商品在全球輸出。
【鉅亨網記者葉小慧 台北】2009/11/16 16: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