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萬宇科TDR(9104)要下市了,這已經是2012年以來第二檔下市的TDR,也是繼日企爾必達TDR之後,又一家「風光上市、落寞下市」的海外來台第二上市公司。

2009年的掛牌熱走到如今不過僅僅3年,TDR市場信心急凍,讓萬宇科TDR及超級TDR(911606)數度面臨流通性不足危機,如今,在TDR市場逾9年(2003年1月上市)的萬宇科,終於打了退堂鼓。

主管機關才剛收拾好爾必達的爛攤子,晨訊、Z-OBEE、歐聖、真明麗、金衛等公司卻接連發出虧損的消息。台灣TDR市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在制度上、 執行上,以及IPO問題到底在那?為何會產生現在的惡性循環。

業者分析,兩地交易時間的不同,讓TDR有被人為套利的空間,以在TDR占比最高的香港及新加坡公司為例,港股下午4時半收盤、新加坡股市下午5時收盤,而台股下午1時半就收盤。過去幾年來,一旦有利多,常有投機人士利用時間差將TDR兌回原股套利,也讓TDR的流通量因此縮水。

兩地掛牌的TDR企業發展至今,即便有兩個交易所把關,台灣投資人卻只換來了兩行清淚,不少TDR公司的語重心長和無奈,同樣不為人所知。當人氣退場、當TDR企業一一轉身離去,主管機關如何因應?而留下來的更應如何保護?
【聯合晚報╱記者鍾張涵/特稿】 2012.06.27 02:45 pm
------------------------------
TDR老將 萬宇科Q3將下市

南非電腦產銷大廠萬宇科TDR(9104)以重大訊息宣布,將從台灣的TDR市場下市,成為台股第一檔因流通量不足而下市的TDR。據了解,萬宇科2003年1月在台股掛牌上市,在TDR族群中可謂「老將」,但受到流通量不足衝擊,該公司今年又確定不會在7月9日的最後期限內增發TDR,因此將在第三季左右下市。

今日萬宇科TDR逆勢走跌,盤中摔逾3.73%至20.65元左右價位。萬宇科無奈指出,公司營收、獲利良好,卻因台股TDR制度上,仍有「可以兩地兌回」的問題,導致即使公司前年已經增發過一次,如今仍舊面臨流通量不足問題。

雖然公司將下市,但該公司強調,萬宇科 TDR持有人仍可在終止上市前持續買賣,也可以自行向存託機構申請兌回原股或兌回出售,但投資人要注意買賣外國有價證券的風險。

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顯示,截至101年6月25日,萬宇科TDR在外流通單位數為185.2萬單位,明顯少於證交所規定的少於1000萬個單位流通數,原股及TDR收盤價分別約台幣21.12元及21.45元,溢價差距不大。

據悉,另一檔超級TDR(911606)也和萬宇科一樣,流通量不足1000萬單位,並被證交所點名,該公司也表示目前並無增發計畫,因此將是下一檔準備在台股下市的TDR。
【聯合晚報╱記者鍾張涵/台北報導】 2012.06.27 02:45 pm
--------------------------------
新股破發率 逼近七成

新股上市典禮已從以往的歡樂現場轉為氣氛凝重。廣鎵光電(8199)昨(8)日IPO上市首日,盤中跌破上市價,承銷商群益金鼎證被迫進場安定操作,收盤勉強守住上市價,上市價保衛戰仍受考驗。今年新股上市「破發(發行價)率」近七成,投資人多享受不到「蜜月行情」。

今年新股上市的股價表現多像「王老五過年」,13家國內股票初次上市(IPO)及台商海外企業第一上市,到昨日為止有高達九檔跌破上市承銷價,「破發率」近七成,亦即十家有七家跌破上市價;即使還原其除權息後的權息值,也有八家、逾六成的「破發率」。
今年國內IPO及第一上市跌破上市價公司(新股-100.09.09).gif  
令市場納悶的是,廣鎵每股淨值高達21.27元,並僅以兩年半以來國內IPO案最低的承銷價12.15元「低價上市」,且昨日台股開出高盤,廣鎵以0.57倍股價淨值比的承銷價上市,卻還是在盤中跌破承銷價。

法人認為不能歸責於大盤,只能解讀市場對其認同度不足。

廣鎵光電以「科技事業」申請IPO上市前後的業績獲利變化極大,去年每股稅後純益2.02元,較前年的0.03元大幅成長;但今年上半年轉為每股虧損0.21元,較去年同期的每股獲利0.7元明顯衰退。

台股遭逢8月國際股災以來的另外二家國內IPO案表現也都令市場失望。8月25日以每股43元上市的圓展科技(3669)創下今年上市首日開盤價即跌破承銷價,且承銷商無過額配售金額可供進場「安定操作」的紀錄。

太極能(4934)8月16日以每股21.5元上市,也是上市首日即跌破承銷價,承銷商被迫進場動用「安定操作」,目前這二家國內IPO新股還是無力回升到上市承銷價。

若拉長對新股上市股價表現的觀察期間,今年以來13檔國內及第一IPO上市案中,未還原權息值,目前有九檔仍跌破上市價。
【經濟日報╱記者蕭志忠/台北報導】 2011.09.09
--------------------------------
為何TDR 成散戶坑殺機

二年前旺旺返台掛牌,掀起全台申購TDR熱潮,但今年杜康、晨訊一掛牌卻接連跌停板,TDR市場已亮起紅燈嗎?值此之時,證交所董事長薛琦卻信誓旦旦表示,四年內台灣將有百檔TDR掛牌,投資人、券商、發行公司,到底誰賺最大?

昔日一股難求的TDR(台灣存託憑證),現在卻是掛牌等於跌停板,就連五月中掛牌的海外第一上市KY百和,股價也是接連兩天走低,這當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截至五月下旬,幾乎半數TDR還回不到承銷價,是這些海外公司基本面出了問題?還是有其他不為人知的祕密?

「讓TDR由盛轉衰的關鍵點,就是康師傅。」知名券商承銷人員指出,表面上,魏家響應政府台商返鄉政策,趕在二○○九年十二月底壓軸登場,風光回來掛TDR。

怪象1 充實公司資金變充實老闆口袋

頂著「康師傅」、純正中概食品股的光環,儘管訂價四十五元、溢價二成,如今看來是多麼地瘋狂,但在魏家出面高喊掛牌:蜜月期起碼三天,不然就失了面子的豪語下,散戶陷入瘋狂地熱情追捧,平均中籤率低於五%,整體超額認購幅度逾七倍。這宗金額高達一七○億元、台灣證券史上TDR最大募資案,就這樣輕輕鬆鬆完成了。

然而,這也是悲劇的開始。事實證明,康師傅的掛牌蜜月期不到兩天就破功,魏家面子雖然掛不住,但裡子已實拿到手。因為來台發行TDR的股票來源,並非公司頂新康師傅,而是由大股東魏家拿出自己的老股;以二股TDR換一母股的比例,等於是用了一.九億股的香港康師傅來台增資。所以,這筆錢並非入了公司頂新的口袋,而是進了魏家帳戶。魏家這回發行TDR,股票賣在最高價,之後股價大跌,最倒楣的就是台灣投資人了。

照理說,公司申請海外募資,不管是透過TDR或CB(可轉換公司債)等方式,都得經過主管機關審核,籌資用途必須用於公司,必須對廣大股民負責。因此一般正常情況之下,公司現增大多意味著對未來前景看好,公司股價應該正面解讀。

但以大股東拿老股出來增資的康師傅,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純然只是大股東獲利了結。也因此,康師傅TDR一掛牌,母股香港康師傅的股價從二十港元一路跌到十五港元,連結的台灣康師傅TDR更是一路看跌,至今還回不去承銷價。

那這一七○億元去了哪呢?當初魏應州表示,為配合頂新集團策略發展,賣老股的用途是孤不離眾,結果卻是花了三十七億元買了一○一大樓一九%股權,改善一○一的財務結構;又花了十三億元買了九棟帝寶,完全屬於個人投資,和康師傅的營運一點關係也沒有。

不僅如此,善於財務操作的魏家,在今年一、二月期間,當TDR股價見到最低的三十五元附近,買回一萬多張庫存股。結果五月亮麗財報一出爐,母股康師傅股價創下二三.六五港元的新高,也激勵台灣TDR反彈至四十三元,輕輕鬆鬆又賺進一億多元。

怪象2 大戶獲利了結太過精準

懂得籌碼控制的炒家,利用海外回台籌碼少,買家集中的特性,大打籌碼戰、刻意拉抬股價。今年二月掛牌的特藝石油發行八萬張,承銷價格一一.六二元,總募資金額只有九.三六億元,在承銷商圈購期間就被特定人士給鎖單了。掛牌時又正好遇上油價節節攀升、突破一百美元,市場焦點一下子都集中到鑽油平台設備商特藝石油身上。

打著第一檔純正石油概念股,特藝蜜月行情連續拉出五根漲停板,衝上一六.二五元,蜜月終了當天爆出五萬六千餘張大量,特定大戶在高點順利下車。之後股價一路跌破承銷價,慘的又是套在高點的小股東。

中國首家最大的血液相關醫療設備製造商金衛醫療集團,來台掛TDR時,每單位一一.二元,與原股收盤價一.四七港元相較,溢價不到三%,尚屬合理。但市場盛傳國民黨大老第二代透過投資機構積極認購,竟然成了「票房保證」,蜜月行情連續飆出八根漲停板,最後變成溢價五成,又是一個怪異不合理的情況。

承銷人員指出,多數民眾誤以為TDR和第一上市(IPO)相同,但其實TDR的形態是SPO(二次發行),如同本國公司發行CB一樣,這種兩地上市的模式,正好給有心人士兩邊套利的機會。

市場就傳出政治世家二代和友人成立私募基金,密切關注中港台市場,對於大中華市場的掌握度甚高,還會特別與海外掛牌的中國、台資企業維持長期穩固的關係。當這些公司來台掛牌前先行釋股時,政治家第二代就會透過私募基金率先積極卡位,進行套利動作。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373期;訂閱財訊雙週刊電子版】

財訊 【文/尚清林】2011/05/25
---------------------
非主板上市TDR 將下市

證交所去年起規範台灣存託憑證(TDR)來台第二上市,原股須為「主板上市」;但最近發現TDR上市多年的美德醫(9103)在新加坡卻非主板上市。證交所將與主管機關溝通修訂上市審查準則,明確規範TDR須為主板上市,並擬增訂TDR下市的「落日條款」。

美德醫TDR民國91年12月13日在證交所上市,目前TDR與原股溢價差近兩倍,是14檔TDR中溢價差最大,在台股享受極大的TDR發行好處;但美德醫日前向證交所函報,公司股票將於本月26日轉移到由持續保薦人監督的凱利版掛牌。

換言之,美德醫從TDR上市至今逾七年,原股都並不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而據了解,新加坡交易所從96年設立類似台灣店頭市場的凱利板後,美德醫在取得保薦人監督後,股票將於本月26日轉到凱利板。

證交所表示,目前上市審查準則第26條規定,台商海外企業來台上市TDR,只要是原股在主管機關認可的17家證券交易所或證券市場之一上市者即可,並無明確規定為主板上市。亦即美德醫雖然將轉往新加坡凱利板,但並沒有抵觸證交所的TDR上市規定。

但是,證交所也承認,去年旺旺等來台上市掀起台股TDR熱潮後,為了維持TDR市場的一定品質,去年起已經規範來台上市TDR的原股,必須是當地主板上市。

因而,去年有多家「非主板上市」的台商海外企業,在洽詢階段即被證交所以非主板上市而「擋掉」,去年十家新上市TDR都為主板上市。

證交所表示,美德醫是早期上市的TDR,當時上市也符合規定;不過,在台股TDR市場逐漸形成熱潮後,為維持TDR上市品質,將藉由美德醫TDR的案例,近期將與主管機關溝通,研擬修訂上市審查準則,將TDR主板上市的規範明確化。

另外,證交所也擬增訂「落日條款」,對早期不符主板上市的TDR,須配合當地交易所規範的期限內轉往主板上市,否則逾期TDR將終止上市。
【經濟日報╱記者蕭志忠/台北報導】 2010.02.03 04:11 am
---------------------------
央行盯上TDR資金流向

今年募得近300億 慎防吸金後外流

企業回台發行台灣存託憑證(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TDR)家數愈來愈多,據估計,TDR今年從市場上吸走約300億元資金,隨著康師傅TDR開始申購,立委擔心TDR大吸金,將形成排擠效應,甚至吸金後大量匯出海外,影響匯率穩定。央行官員指出,將密切監控TDR資金是否流向海外。

康師傅TDR周三開始銷售,引爆台灣TDR市場最高潮,據了解,由於詢圈價格較預期低,投資人參與踴躍,投資人詢價圈購期間將於7日截止,市場估計總金額將上看2000億元,換言之,在詢價申購期間,將有2000億元資金凍在康師傅TDR,至16日上市後解禁。

市場人士擔心,康師傅吸金後有可能遠走高飛,不願留在國內,且資金大量匯出下將造成匯率波動。連日坐鎮交易室的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頗有把握地說:「目前康師傅有很多錢都還留在台灣。」

央行外匯局局長林孫源指出,雖然金管會目前沒有明確限制資金用途,「但大部分應該要留在國內」,央行會主動針對個案,了解資金流向。換言之,TDR資金用途已受央行密切注意。

年底前數家排隊募資
立委羅淑蕾抨擊,4檔香港TDR(中國旺旺、巨騰、精熙國際與新焦點)「蜜月行情」漲幅少則4成,多則1.16倍,價格與漲幅都遠高於母股,目前還有4家等著掛牌。據估計,TDR今年從市場上約吸走300億元資金,且還有數家要在年底前排隊募資。

羅淑蕾說:「金管會沒有拿出魄力,之前讓連動債這麼危險,如果現在TDR再不管控,投資人資產將再度受損。」她認為,金管會除應限制資金流向外,也要規定發行檔數,另外掛牌條件也要重新檢討,應該比照第一上市規定。
蘋果日報【李亮萱╱台北報導】2009年12月04日
--------------------------------------
赴日招商/第一上市冷 第二上市熱

證交所董事長薛琦昨(3)日表示,科技業蓬勃發展是台灣產業最大特色,國內資本市場除了有打造「台斯達克」的機會,更要進一步發展為亞太籌資中心,台灣存託憑證(TDR)是台股成為籌資中心極具發展潛力的商品。薛琦說,本周與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證券首度到日本舉辦日資企業來台上市說明會,原本是歡迎日資來台「第一上市」,卻發現40多家與會法人機構,關注焦點擺在TDR第二上市,出乎證交所預期。

薛琦表示,這項「發現」給了他一些啟示。證交所到海外找企業來台IPO初次第一上市,不一定可找到很多企業;TDR第二上市的時程比第一上市快很多,若原股在當地表現不佳,透過發行TDR的溢價差,有機會使原股的價值重估,對海外企業吸引力更高。

摩根士丹利台股策略分析師王嘉樞表示,台灣積極推動TDR,成功吸引大陸台商回台掛牌,形成一股熱潮。隨著TDR的發行愈來愈多,除了可活絡股市,還可提升台灣在國際市場的能見度,有助發展亞太那斯達克(Nasdaq)。

薛琦指出,兩岸關係加速和緩,台商回台第一上市及TDR上市都很熱烈,但從上市時程看,目前已有多家新TDR上市,第一上市則仍在審查中。
【經濟日報╱記者蕭志忠、李娟萍、魏興中/台北報導】 2009.12.04 03:30 am
------------------


年及今年股票初次上市(IPO)的24家新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有16家每股獲利衰退甚或由盈轉虧,比例高達三分之二。IPO上市前後業績表現兩極化,讓市場投資人質疑新股上市「來者不善」。

證交所推動資本市場發展,今年新上市公司的配額目標35家,但到目前已上市及申請上市新股僅有20多家,證交所上周密集審議通過三家新股上市案,凸顯證交所為達成上市家數目標的努力和企圖心。

不過,觀察新股上市後的業績表現,法人形容是「橘子變酸、蘋果變爛」。去年及今年IPO上市新股,前三季業績衰退家數比重高達三分之二;尤其去年IPO上市新股更為嚴重,12家有九家衰退,幅度高達四分之三,等於去年每四家新股上市即有三家獲利衰退。

IPO新股上市後業績即大幅嚴重衰退,連集團型新股也無可避免。老牌大同集團轉投資的綠能,去年上市時的每股獲利逾13元,但今年前三季僅有0.06元,較去年同期的9.49元,連「零頭」都不到。

大同集團另一轉投資的尚志,上周才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去年每股獲利高達14.09元,今年第三季雖轉虧為盈,累計前三季每股獲利僅有0.52元,也不到去年同期10.57元零頭。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IPO在申請上市的前一、二年,接受主管機關審查財報的每股獲利都很漂亮,但上市後業績表現即出現大幅落差。

法人指出,今年IPO新股在首五日無漲停板限制的蜜月期間,股價多有一倍以上飆幅,顯示投資人對新股後市基本面的樂觀預期多有信心,而有追價意願;但新股上市後獲利卻明顯滑落,投資人風險大增,主管機關須控管新股品質。
【經濟日報╱記者蕭志忠/台北報導】 2009.11.09 02:53 am
-------------------------------
新股保固期 誰來提供?

IPO新股上市櫃後業績即大幅衰退,主管機關宜以重視;尤其今年台商回台第一上市及台灣存託憑證(TDR)第二上市,掀起台股熱潮後,主管機關把關更要質量並重;否則,長期下來會造成投資人對資本市場品質的不信任感。

今年上市新股三分之二獲利衰退甚至由盈轉虧,有的衰退到「離譜」地步。或許去年9月爆發全球金融海嘯為可歸責原因,但絕不是唯一理由。

台商今年回台上市掀TDR旋風,也有32家海外企業申報第一上市輔導,排隊等著上市,主管機關努力推動資本市場發展的成果值得肯定,也應加重把關品質。

廠商推出新產品都還有「保固期」;觀察多數新股業績表現,多無保固期,主管機關須以「新股上市、品質保證」為目標,才能保障台股投資人。
【經濟日報╱記者/蕭志忠】 2009.11.09 02:53 a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