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央行紛紛推出「史上最大」量化寬鬆與非傳統貨幣政策,我國央行對此甚感憂慮,認為此次寬鬆措施對未來經濟金融可能產生政府債務貨幣化、不易退場、未來貨幣政策正常化能否不受政治力干擾、央行與企業雙輸與引發不同通膨走向等五大副作用。

央行報告指出,為挽救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衝擊,各國政府傾力推出各項激勵經濟措施,由於降息幅度有限,本次主要央行採行的寬鬆措施,較先前全球金融危機時期規模更大且更「非傳統」,各界關注此次寬鬆措施對未來經濟金融的可能副作用。

一,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界限趨向模糊,易產生政府債務貨幣化疑慮。目前在Fed購買的公司債ETF中,已有Hertz等四家企業申請破產。

二,高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恐不易退場,且有損金融市場運作機制及企業汰劣存優法則。當政策利率逼近零利率底限時,主要央行改採QE提供貨幣寬鬆力道,但大規模購買的資產恐難縮減,變成「永久的遺產」(lasting legacy);長期維持低利率及融通非金融企業,恐衍生更多殭屍企業(zombie company),不利經濟活力。

三,未來貨幣政策正常化能否不受政治力干擾,攸關央行獨立性的維護,此次主要央行部分決策被外界解讀曾受政治力與市場左右,若政治人物與金融市場時常要求央行以寬鬆貨幣政策營造經濟榮景,難免侵蝕其長久建立的良好聲譽。

四,央行涉入高風險市場,特別是介入股市,可能造成央行與企業的雙輸局面。舉例而言,若央行涉入處理信用風險的領域,而非因應流動性風險與市場功能受損風險,則可能損及其獨立性與自主性;面臨虧損時,可能傷害央行的可信度。

央行認為,央行應關注金融市場功能,而不應被視為拉抬資產評價者,此可能引發龐大的道德風險,且可能損害市場功能;若大眾已習於相信央行將支撐市場,則可能鼓勵大量的風險承受。

五,更多非傳統措施及可能的經濟趨勢轉變,引發不同通膨走向之看法。除了此次更寬鬆的措施外,疫後可能出現供應鏈多元化,亦恐促使通膨上揚,改變1990年以來通膨走低趨勢。

但部分人士認為,疫情對需求衝擊大於供給,因此市場仍預期通膨趨緩甚至產生通縮,而非通膨上升。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2020-07-06 02:00
---------------------------------------------
台幣連2日狂升 央行沒「阻升不阻貶」

川習會及美聯準會表態轉「鴿」,熱錢重回新興市場,造成新台幣對美元匯率連兩天狂升。央行總裁楊金龍昨天表示,維持金融穩定是央行的職責,尤其外資進出鉅額且集中,央行必須避免市場失序,但釋出或吸收態度是一致性的,不會草率。

外資匯入及出口商恐慌性拋匯,昨新台幣對美元匯率一度暴漲二點六八角,央行進場「調節」,終場新台幣匯率收在三一點一七五元,強升一點七五角。台北及元大兩大外匯市場成交量衝上二六點六六億美元,創近八年半年單日最大量。

國際美元昨應聲下跌,美元指數跌破九十七,相對非美貨幣及亞幣勁揚。新台幣昨天開盤不到十分鐘即大升二角,之後連破三十一點三元、三十一點二元及三十一點一元兌一美元關卡,盤中甚至一度強升二點六八角,最高觸及三十一點○八二元兌一美元價位。

楊金龍表示,我國金融帳開放,資金進出幾乎完全自由化,考量台灣貿易依存度高,匯率波動不宜過大,同時要保有若干程度貨幣政策自主性,以因應國內外經濟金融衝擊,因此央行採行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以維持新台幣匯率動態穩定。

「市場情緒變化很快」,楊金龍表示,五月外資大幅匯出,新台幣短期間貶值幅度大,近兩日外資又因川習會有譜及市場解讀聯準會更「鴿」而大幅匯入,使新台幣大幅升值。市場很敏感,容易受到國際資訊的影響,資金巨額且集中進出,會影響匯市的穩定。他說,央行每日密切注意匯市動態,進場調節主要為免於匯市失序,「有一致性的管理,不是想怎樣就怎樣」。換句話說,央行並沒有阻升不阻貶。
聯合新聞網/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2019年6月21日 上午5:54
---------------------------------------------------------------
央行示警:全球經濟有4大風險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針對全球經濟前景提醒應關注四大風險,包括美元流動性吃緊、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全球政府債務續增和地緣政治風險及氣候變遷。
 
楊金龍表示,由於美國聯準會(Fed)啟動升息與縮減資產負債表,首先導致全球美元的流動性吃緊,之後恐將進一步衝擊債務偏高的新興市場。
 
其次是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將不利全球貿易與投資,進而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
 
第三是全球政府債務續增,楊金龍指出,當經濟再度面臨逆風,將不利政府推行激勵政策。
 
最後則是地緣政治風險及氣候變遷,楊金龍強調,美國空襲敘利亞,並恢復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致國際油價大漲。義大利自3月大選後陷入組閣僵局,一度使全球金融市場恐慌情緒攀升,疑歐派新內閣上任更恐影響未來歐洲情勢發展,地緣關係緊張與政治風險持續威脅全球經濟成長。
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2018/06/22 07:40
-------------------------------------------------------
羅瑋:資金緊縮 恐Q2提前反應

國際股市今年第1季常發生震盪,對接下來的走勢,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說,金融市場有四大焦點要關注,首先要注意股市部分,上半年全球股市仍有機會再度上揚,但第3季實體經濟將逐漸感受到流動性緊縮的壓力,金融市場可能於第2季提前反應。

羅瑋在富邦期貨舉辦「名師高手面對面系列講座」時表示,投資人可關注四大焦點發展,金融市場可能於第2季提前反應資金在第3季緊縮效應之外;其次,外匯市場要密切關注美國聯準會(Fed)升息頻率及幅度、歐洲央行(ECB)與日本央行(BOJ)後續動向;由於主要央行逐漸收緊貨幣政策,先進國家債市將感受到較大壓力,但上半年資金可望持續流向新興債市;最後,原物料市場可以留意新興市場需求及美國與其他國家推動的基礎建設進度。

羅瑋說,升息循環中,有兩個關鍵議題值得注意,第一、今年美國股市目前已經在高點,什麼因素會導致美國公債再進一步往上升,進而再次引發如同2月上旬股債雙殺的大幅修正;第二、雙赤字議題,若赤字過大,市場將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進而造成美股下跌。

羅瑋表示,可觀察美國薪資增長以推估Fed升息頻率及幅度,並觀察VIX指數及TED Spread以了解目前市場恐慌心理及風險意識之變化。此外,美國雙赤字問題很可能繼Fed加速升息疑慮之後,成為下一個市場炒作議題,投資人需密切留意。

羅瑋表示,目前市場關注的焦點有兩個:第一、現階段投資人需要留意的是Fed縮表進度、ECB及BOJ政策調整,因為流動性的縮減會造成股市失去上漲動力;關於升息問題,後續觀察重點,在於6月的聯準會委員利率預測點陣圖是否會揭露Fed今年將升息四次,以及ECB是否會公布9月底QE政策到期後之未來政策動向。第二、後續關注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與財政部公布對中國一系列的制裁與限制措施力度,以及中國如何回應美國的作法與程度,未來兩個月將是重要觀察期。
聯合晚報 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 2018-03-30 14:42
------------------------------------------------------
楊金龍點出 弱勢新台幣將成過去

台灣告別「外銷世代」!新任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首度點出,出口成長動能減緩,內需則受惠於企業調薪、勞動市場改善,貢獻度大幅拉高,成為今年推動經濟成長主要動力,等同間接宣示,新台幣匯率不再「重外輕內」,弱勢新台幣將成為過去式。

楊金龍明日將赴立院報告,由於這是他上任以來的處女秀,講些什麼都受各界關注,昨日《業務報告》出爐後,各金融機構及研究機構搶著要看,盼從字裡行間一窺新任央行掌門人的「真實想法」。

央行指出,全球經濟成長率可望略高於去年,有助維繫台灣出口動能,不過因基數較高,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度將從2.03個百分點降至負0.43個百分點。

反觀內需,基本工資及軍公教薪資調高,帶動企業調薪積極,可望推升民間消費成長,加上民間投資意願提高,整體內需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由去年0.83個百分點升至2.85個百分點,成為經濟成長主力。

楊金龍此言,等同宣示台灣告別外銷為主的經濟架構,現在起內需更為重要。這也代表,央行過去「重外輕內」,為外銷服務的匯率政策將走入歷史。

這名金控高層說,在新台幣匯率政策上,楊金龍展現「彭規楊不隨」的作風,某種程度也是反應台灣經濟結構的變遷,過去為了出口表現,新台幣不能不貶,但「雙率雙低」確實拉低國民購買率,有調整的急迫性。
中國時報【黃琮淵╱台北報導】2018年3月14日 上午5:50
----------------------------------------------------------
通膨恐竄升1倍 明年升息壓力增

央行報告示警:若利率不變 實質利率料轉負

外界普遍預估中央銀行到明年第1季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極高,不過據央行最新出爐的業務報告顯示,央行估明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將由今年的0.65%竄升近1倍至1.12%,若維持利率不變,好不容易轉正的實質利率,明年恐由正再度轉負。市場解讀,明年實質利率若轉負,將導致央行升息壓力漸增。

央行對實質利率的定義為「1年期定存利率」減掉「CPI年增率」,若為正數,代表國人將錢存銀行仍可擊敗通膨,負數則是利息不足消除物價上漲的支出,被外界視為是牽動央行明年「是否升息」的重要觀察指標之一。

3大要素 推高物價
央行指出,因今年物價平穩,CPI年增率估值僅0.65%,與1年期定存機動利率1.065%相減後,實質利率已由上半年預估的負數,轉為0.415%,與主要多數國家實質利率仍為負值相比,台灣實質利率並未偏低。金融圈分析,這也是央行今年都將維持利率不變的重要原因之一。

央行認為明年有3大要素將推高物價,為「基本工資調高」、「軍公教調薪」,及今年6月調高菸稅,其「遞延效果將持續到明年9月」,將增加通膨壓力。

3大風險 牽動緊縮
央行官員分析,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在往「緊縮」方向前進,若一切順風順水,市場利率調高,理論上也會帶動明年的1年期定存利率走揚,屆時即使不調整基準利率,實質利率也不見得一定會轉負。

不過國際金融市場仍存「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衝突及氣候變遷等非經濟風險」、「英國脫歐等主要國家政策不確定性」三大風險,可能牽動主要國家的「緊縮」步伐,走得不若現在預期般的穩健。

中央銀行業務會報重點
★國際經濟金融情勢
◎全球經濟穩健成長,主要經濟體通膨溫和
◎國際商品價格自年初高點下滑,6月止跌回升
◎|國際金融市場受政策不確定,及地緣政治風險影響而波動
★國內經濟情勢
◎國內景氣溫和復甦,就業情況續有改善,薪資溫和增加
◎實質利率轉正,預估明年CPI年增率1.12%
★匯市
◎9月全體外資進出佔銀行間外匯交易比率達45.2%
◎短期外資進出為決定新台幣走勢的主要因素
★其他項目
◎上半年電子支付比率已佔民間消費支出近4成
◎前3季央行盈餘1407.27億元,離年度預算目標差不到400億元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
蘋果日報【王立德╱台北報導】2017年10月24日
---------------------------------------------------
台灣利率與美國脫鉤?彭淮南4大理由說明連2降息

台灣央行今(17)日召開理監事會,原本市場多預期利率會按兵不動,不料卻意外再度降息半碼,對於美國升息,台灣利率卻脫勾走自己的路,連續2季降息,央行總裁彭淮南提出4大降息理由,表示台灣仍有降息空間。

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台灣中央銀行今日也緊接著召開今年度最後一次理監事會,最後意外利率與美國脫鉤降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也就是,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降到1.625%、2%、3.875%。

美國升息,台灣利率卻脫勾連續2季降息,彭淮南表示,第一、美國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5%及2.7%;但台灣僅1%及2%,經濟成長率遠低於美國;第二、美國在實際產出與潛在產出相近,但台灣實際產出減潛在產出為負值,顯示為產出缺口還再擴大;第三、在物價方面,美國今年前11個月CPI為0.1%,台灣前11個月為-0.35%,若看核心CPI,美國仍有1.8%,台灣只有0.79%;第四、從實質利率來看,美國實質利率已經達-0.1%,但台灣的實質利率仍有0.321%,遠高於許多國家。

央行表示,近期全球經濟表現不如預期,除美國經濟穩健成長外,歐元區及日本景氣復甦緩慢,中國大陸等新興經濟體經濟成長明顯放緩,國際預測機構持續下修本年及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

央行進一步表示,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雖預期略高於本年,惟美國啟動升息政策,與其他主要國家續採量化寬鬆立場分歧,恐加劇金融市場波動,加上國際油價可能持續走低、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以及存在景氣循環與結構性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全球景氣仍具下行風險。
鉅亨網 記者陳慧菱 台北 2015/12/17 17:50
---------------------------------------------
央行理監事會議 宣布降利率半碼

央行今天召開104年第4季理監事會議,宣布再調降利率半碼,重貼現率調整為1.62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2.0%、短期融通利率3.875%,12月18日起實施。

今年台灣經濟表現不佳,外銷訂單已連7黑,海關出口更已連10黑。為拯救積弱不振的經濟,央行在上季理監事會議宣布降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終結史上最長利率不變記錄。

央行總裁彭淮南當時表示,貨幣政策基調由「適度寬鬆」轉為「寬鬆」。本季理監事會議決議再調降利率半碼,代表央行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

央行今天再度降息後,重貼現率調整為1.625%、擔 保放款融通利率2.0%、短期融通利率3.875%,18日起實施。

央行表示,近期國內經濟成長動能減緩,除來自短期景氣循環因素,亦與長期經濟結構性問題有關。因此 宜採行妥適的「逆景氣循環」政策,並推動結構性改革 政策,以提高生產力、創造就業及改善經濟成長動能。

央行9月調降政策利率,全球景氣復甦步調仍不如 預期,國內經濟成長預測下修。

央行指出,在負的產出 缺口擴大、通膨預期溫和下,理監事會認為調降政策利 率,持續維持貨幣寬鬆,有助促進經濟成長。
Yahoo奇摩(即時新聞)2015年12月17日 下午4:52
-------------------------------
央行降息 市場解讀「短多長空」

中央銀行在上周四(24日)宣布降息半碼,終結16季利率不變的局面,台股上周五勉強收紅,投顧人士表示,這次央行降息屬於短多長空,雖有助資金寬鬆,卻也凸顯對台灣經濟的憂心。

豐彥財經董事謝晨彥表示,對比過去台灣降息與股市走勢,通常會對股市有助漲效果,這次央行降息環境跟過往則不太一樣,現在全球貨幣呈現寬鬆,台灣與中國的經濟表現不佳,降息對經濟的改善效果需要再觀察。

央行總裁彭淮南表示,台灣不會陷入降息循環。謝晨彥說,要謹慎觀察經濟表現,如果後續又降息,就要注意首次與第二次降息的間隔時間,兩者間隔太近代表經濟數據不會太好。

大展投顧策略長李政諺表示,亞洲掀起降息風,已有6個國家宣布降息,包括:台灣、中國、南韓、印度、泰國與印尼,降息幅度從半碼到4碼不等。

李政諺說,央行此次降息應對台股是先漲後跌,尤其是讓金融股承受較大的賣壓,雖然金融股上周五(25日)留有下影線,但後續能否抵擋來自外資賣壓,還要看國際股市變化。

群益投顧表示,台灣受景氣影響大,加上近期國際資金持續退出新興市場,台股也在其中,加權指數周線偏空型態還未能改善,波段操作的投資人持股比重宜以中性布局。
聯合晚報 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 2015-09-29 14:37:03
---------------------------
央行:外資占比太高 有風險

散戶投資台股比重從八成降到只剩五、六成,外資投資台股市值比重則創下新高。中央銀行副總裁楊金龍昨(16)日在立法院表示,台股外資比重已比日韓高,不要期望拉太高,因為萬一反轉,反而是個風險。

對於台股能否上萬點?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天答詢時並未正面回應,只強調美升息是台股未來不確定因素。

立法院財委會昨天邀請金管會、央行等單位,專案報告股市揚升計畫。央行指出,台股吸引外資投資,今年2月外資占台股比重達37.4%,不僅高於日、韓,也創下歷年新高。

金管會統計則顯示,散戶投資台股比重已從過去的八成,降到去年底的58.8%,今年2月再度降到52.8%。

對於外資投資台股創新高,曾銘宗說,若要再往上增加,真的要股市制度轉骨,上市櫃公司的公司治理要升級,這就是金管會提出股市揚升計畫,讓公司治理更健全、財報更透明、交易制跟國際接軌的原因。
經濟日報 記者韓化宇、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5-03-17 03:51:55
--------------------------------------
央行估明年:定存利息 不再被通膨吃光

近國際金融情勢再度風起雲湧,美元匯率強勁升值、油價直直落,已經重創俄羅斯經濟,市場憂心恐引發新一波金融危機。央行總裁彭淮南昨天在理監事會後的記者會上有備而來,準備了厚達五十一頁的「參考資料」,並且親自替媒體上課,從央行的匯率政策、房市控管措施、美日央行進行量化寬鬆成效,再分析到俄羅斯的貨幣危機、日本的安倍經濟學等等。

央行認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何時升息,將是全球央行明年重要課題。而面臨油價下跌,俄羅斯盧布狂瀉,彭淮南雖認為對我國衝擊有限,反而是低油價可望帶動全球經濟成長,但央行也不敢掉以輕心。

彭淮南就提醒,若美元匯率強升、利率狂漲時,市場就要密切注意是否會引爆體質較弱國家的金融危機。

央行還預估,明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百分之一點二,顯示未來物價平穩,實質利率轉趨正數。換句話說,今、明兩年民眾存在銀行的定存利息不再被通膨吃光,定存族也不再「吃癟」。

不過,央行暫時不必為負利率問題傷腦筋,決議利率不變。然而,升息警報是否就此解除?彭淮南則保留彈性說:「隨時都有(升息)可能啊。」

畢竟如同彭淮南所說,外在環境每分每秒都在動,必須調整自己適應瞬息萬變的外在環境。

至於台灣到底該不該跟進日本安倍經濟學政策?彭淮南則說,台、日情況大不相同,台灣無須師法安倍經濟政策,但須積極解決經濟結構性的問題;而且整頓財政必須注意時機和步調,應等經濟復甦確立後,再採行和緩漸進的方式。
【聯合報╱本報記者羅兩莎】2014.12.19 03:31 am
------------------------------
首見 央行外匯存底操作現虧損

美國聯準會(Fed)量化寬鬆(QE)退場的言論反覆,使得中央銀行外匯存底委外操作部分,出現20年來首次虧損的情形。

央行總裁彭淮南今天在立法院指出,受美國QE緩退影響,外匯存底委外操作部分,因受託機構盯著全球債券指數操作;債券價格下跌,使得今年1至9月委外操作出現虧損,但10月績效又回升。

中央銀行近年來每年繳庫盈餘逾新台幣1800億元,國民黨籍立委賴士葆質詢央行總裁彭淮南是否有壓力?彭淮南坦言壓力很大。

彭淮南說,過去央行外匯存底委外操作報酬率很高,過去5年平均報酬率5.77%,比兩年期美國公債高出3、4個百分點。

不過,聯準會主席柏南奇(Ben S. Bernanke)5月透露QE退場,導致公債價格下跌,也造成央行委外操作虧損(占外匯存底的3%),為20年外匯存底操作首次出現虧損。

央行指出,委外操作的有三項優點,首見是可將委外操作的績效與央行績效進行評比;其次,委外操作機構會提供很多資訊給央行;再者,央行可以注意委外代操的策略,互相砌蹉,培訓人才。
【中央社╱台北11日電】2013.11.11 09:21 pm
留意各公司年底的匯損
----------------------------
央行:房貸不能殺破1.5%

銀行業競相殺低利率搶房屋貸款,引起中央銀行高度關注,近日多家銀行高層都被央行請去「喝茶」,對銀行展開新一波道德勸說行動。央行指示各銀行:不能再殺低利率競爭,特別是不能殺破1.5%的央行底線利率。

央行為「穩定房市」,不久才指示各大公股銀行,針對投資客及豪宅祭出(降成數、升利率及取消寬限期)等三縮政策。但此舉給民營銀行趁機挖老行庫牆角大好機會。

大型銀行主管說,近來部分外銀及多家民營銀行利率紛紛下殺至1.30%、1.35%,甚至有低於1%的市場超低利率,搶攻房貸市場。

大型行庫主管指出,由於民營銀行搶得很凶,各大銀行為了保住江山,被迫跟進壓低利率以保住客戶;其中房貸龍頭—土地銀行即鎖定年收入150萬元以上優質客戶,推出前半年1.45%的低利專案。

此舉已引起央行高度關注,據悉,近日央行除請土銀高層「喝茶」外,並陸續「邀請」合庫銀以及數家利率殺太低的民營銀行主管,進行道德勸說。

大型商銀主管透露,事實上,在土銀針對優質客戶推出前6個月最低利率跌至1.45%之後,各大商銀原已摩拳擦掌準備跟進,推出低於1.5%優惠方案;但因土銀等受到央行關切而作罷。

據了解,目前央行的立場很明確:各大銀行不能率先削價競爭,且最低利率不能低於1.50%「市場默契利率」,避免將來利率反轉走揚,導致銀行血本無歸;否則央行將「斟酌、適度降低」,甚至不購買這些銀行的NCD。以某外銀為例,即因房貸利率實在殺得太低,已經被央行「修理」。

銀行業者建議,央行如果真的要穩定房市,防堵投資客炒作,導致房市泡沫化,除公、民營銀行應採同一標準外,亦可考慮針對購置第二、三棟的貸款戶及豪宅,訂出標準的收入負債比率等規範,如此一來,可降低銀行授信風險,二來可防堵投資客鑽漏洞繼續炒作房市。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2010.04.02 02:55 am
------------------------
許嘉棟示警/資產價格上揚 別輕忽

前中央銀行副總裁、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昨(30)日警告,央行不只應重視民生物價,更應注重資產價格上揚的嚴重性,若是等民生物價上揚後,才開始調整貨幣政策的步伐,是相當「危險」的。

許嘉棟在今(1)日發行的「台灣銀行家」創刊號中,撰寫「央行不能自外於資產價格」一文,指出央行的天職雖為「穩定物價」,但不論學界或實務界,都僅將物價定義在與民生相關的消費者物價,而不包括資產價格。因此央行在貨幣政策制訂上,慣於只將穩定民生物價納入主要考量,而不關心資產價格的起伏。

許嘉棟說,貨幣供給成長過速,必然會衝擊民生價格或是資產價格。除非央行有辦法可讓過剩的貨幣甘願留存在定期存款,否則溢出的貨幣洪流,將會流向價格易被帶動上揚的商品交易,使這些商品的資產價格因而飆漲。

許嘉棟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目前景氣的復甦,主要來自於政府擴大公共支出,民間的消費與投資卻未真正回溫。如果等到民生物價上漲,才決定調整貨幣政策,「那是很危險的」,因為當民生物價還沒明顯上漲時,資產價格已經飆漲了。

但對於股市是否過熱,許嘉棟低調地說:「我沒有研究」,至於貨幣政策是否有必要調整?他也說:「我沒有研究」,不過總要注意一下。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黃欣/台北報導】 2009.10.01 03:52 am
-----------------------------------------------------------
有多差?央行「不能說的秘密」

明年經濟情勢有多差?主計處預測明年GDP為2.12%,堪稱是最樂觀者;其他學術單位及外資,則相對悲觀,看到1%以下,預估衰退者更不在少數。至於央行內部預測為何,連央行總裁彭淮南都不講,不過從央行近期的大動作觀察,這「不能說的秘密」是喜訊,還是噩耗,顯然是盡在不言中,用猜都猜得到。

金融海嘯肆虐,「633政見」確定跳票,財經部會莫不上緊發條,搶救鴻海總裁郭台銘口中「比想像中壞三倍」的經濟。經建會提出消費券政策,希望從內需著手,避免明年GDP抱蛋或出現負數;至於手握雙率工具的央行,更難置身事外,從大幅降息到大「貶」新台幣,彭淮南的危機感可見一斑。

就利率來看,雷曼事件剛發生後,彭淮南僅試探性降息半碼;但隨著危機持續擴大,甚至我國外銷出現大幅衰退後,央行降息動作也愈來愈大。就在最近,央行大幅降息3碼,創近27年之最,央行對經濟前景的憂心,以及不看好,從利率政策「微調變大調」,便可窺知一二。

只是,光靠降息難救經濟,迫使央行加碼從匯率下手。於是自本周以來,央行大舉進場干預匯市,周一時「一天貶4角」、周二尾盤時「貶幅瞬間飆八倍」,操作手法只能用「猛」來形容,之所以逼得央行得來硬的,除了經濟情勢險峻、出口商面臨生存危機,著實找不到更好的理由。

事實上,就出口結構觀察,在「美國負成長、大陸低成長」的情況下,我國要維持GDP零(或微幅)成長的目標,本來就相當吃力。客觀情勢不如預期,這也是外界對於主計處拿出2.12%的數字,感到不可置信,甚至批評太過樂觀的主因。

即便央行這「不能說的秘密」難以啟齒,若政府無法對症下藥,想辦法讓2.12%的高目標兌現,再怎麼亮眼的經濟預測數字,還是會被拆穿。留下的只是對馬政府施政無能、善於粉飾太平的印象罷了。
中時電子報/黃琮淵/新聞分析 2008/12/26 04:34
---------------------------------------------
央行回收2000億 台股恐破底

央行調高存款準備率,估計將從市場回收二千億元資金,股民擔心影響股市動能,台股恐怕雪上加霜。瑞展產經董事長陳忠瑞指出,股市近來都在反映全球通膨利空,央行此舉也是為對抗通膨,調升準備率有貨幣緊縮效果,不利高負債比的產業。

瑞實投資總經理陳冠融分析,調升存款準備率在市場預期外,由於是緊縮工具市場,市場當然傾向利空解讀,目前台股投資人信心不足,對政府利多充滿期待,卻爆出預期外利空,今天台股破底危機擴大。

陳冠融指出,今天電子股將持續面臨賣壓,效應所及將連帶影響股市除權行情,若衝擊房市,對營建股也有不利影響;不過,金融股由於可透過調升利率,轉嫁資金成本,其中壽險股的投資部位多以固定收益的貨幣商品為主,反而成為可能獲利族群。

陳忠瑞表示,全球央行現在視對抗通膨為首要任務,央行昨天的舉動「遲早都要做」,不讓人特別意外,但台股目前已經下跌一千多點,此時無預警祭出強力貨幣政策,容易給投資人「落井下石」的感覺;但他強調,通膨才是股市殺手,不可掉以輕心。

總體經濟分析師指出,央行調升存款準備率宣示對抗通膨意味濃厚,除可降低貨幣操作成本,估計將從市場回收約二千億元資金,但國內資金充裕,目前可轉讓定期存單(NCD)水位約三點八兆元,加計下半年陸續到期的存單資金釋出後,其實對市場資金動能影響有限。


新聞辭典》存款準備率

中央銀行規定,銀行吸收存款後,必須把一定比率的金額存放在央行,這就是存款準備率,以應付存款人隨時可能提款所需。

此外,存款準備率也是中央銀行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央行可透過調整存款準備率來控制市場資金,因會產生貨幣緊縮效果,利率會明顯走高,造成限制銀行放款、投資金額效應,市場游資減少,也能減輕通膨壓力。

但這項政策工具對影響民間資金效果強大,央行在採取這個措施時,都比較謹慎。中央銀行過去為了要與國際接軌,民國八十九年以前曾多次調降準備率。但近七、八年來國內物價平穩,央行未曾調整存款準備率。
聯合報/記者鄒秀明 2008.06.27 03:35 a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