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變差,民生消費需求減弱,享有兩年高成長的科技業也遭遇逆風。這股寒風近來吹向半導體業,包括台積電、聯電、南亞科、旺宏及日月光等指標大廠資本支出紛踩煞車,對本季及明年上半年景氣也轉趨保守。面板大廠群創昨天更宣布,高階主管自願十月起減薪。

產業界人士說,面板及其上游驅動IC產業最早受到終端需求減弱影響,因通膨、升息及俄烏戰爭,消費力減弱,加上各國相繼放寬邊境管制,原本全球瘋搶的電腦、電視和平板等訂單急凍,面板及其關鍵元件驅動IC同受波及,友達、群創等面板大廠如今都鼓勵員工休假,因應產能需求銳減。

勞動部統計,今年第三季無薪假人數增加,除原本因疫情升高受影響最深的服務業外,部分科技廠也加入放無薪假行列。此外,這波科技業寒風遍及全球,微軟、英特爾已祭出針對性裁員;原本業績火熱的輝達、超微、美光等晶片大廠也相繼示警,看淡後市營運表現。

南韓記憶體大廠SK海力士日前公布第三季獲利銳減六成,並大砍一半的資本支出;三星雖未下修資本支出,但也宣布美國擴建新廠計畫暫停,都可以看出終端需求下滑速度超乎預期。

由於記憶體幾乎是所有科技產品必備元件,三大記憶體第三季財報不佳且對後市示警,反映整體市況轉趨嚴峻。就連位居全球晶圓代工之冠的台積電,在最新一季的法說會,也首度鬆口部分先進製程及成熟製程產能鬆動,意謂過去十季產能滿載的台積電也被半導體庫存調整風暴掃到。

台積電、聯電、南亞科、旺宏及日月光等指標大廠,都在法說會中宣布下修今年資本支出。台積電資本支出二度下修,估今年降至三六○億美元;聯電則下修資本支出兩成,減少卅億美元;南亞科今年資本支出也二度下修至二二○億元,降幅百分之廿二點五,明年投資金額仍也會比今年少;旺宏也宣布第四季減產,資本支出由年初預估的一六○億元下修至一○六億元,降幅百分之卅三點八。

半導體業下修資本支出,代表客戶訂單轉趨保守,並看淡未來營運成長動能,因而減緩增產動能。
經濟日報 / 記者簡永祥、馬瑞璿/台北報導 2022年10月28日 週五 上午6:16
-----------------------------------------------------------------------------------
疫情衝擊 電子業Q2訂單敲不定

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打亂電子業接單節奏。業者坦言,往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洽談第2季的時間點,今年因疫情導致大陸復工延後、民眾防疫減少出門購物使得消費緊縮,終端需求大降等因素衝擊,「第2季訂單根本談不定」,堪稱史上最難敲定訂單的一季。

包括半導體、電子代工、零組件等領域,客戶端為降低拉貨風險,普遍採取「停、看、聽」的保守觀望態度,使得第2季訂單更難談定,這將影響業者生產線調度,以及財務操作,牽連甚大。

業界估計,第2季訂單最快要3月中下旬至4月才能比較明朗,比過往時間點延後至少一個月,這是歷來從未有過的現象,凸顯疫情對產業的影響比預期嚴重。
半導體方面,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因具有特殊產業地位,除非迫不得已,客戶不會第一時間砍單,但中小型業者受衝擊較大。聯電財務長劉啟東不諱言,目前來看疫情確實會對訂單與客戶拉貨造成影響,期盼4月狀況能較明朗。

不願具名的IC設計指標廠則說,大陸終端市場需求確實下滑,客戶生產線產能利用率偏低,現階段對二線供應商的拉貨速度已放慢,不利第2季訂單展望。

最直接與終端客戶連結的IC通路業高層表示,目前市場狀況太難掌握,3月上旬大陸復工情形是觀察指標,尤其悲觀者怕疫情持續蔓延,一旦往樂觀情況發展,先前受到壓抑的需求出籠,會出現V型反轉,導致現階段對備貨的策略,還無法敲定。

代工組裝廠方面,廣達、仁寶、緯創與英業達,均不評論單一客戶與訂單。業者私下透露,目前最大難題是品牌廠銷售狀況恐不如預期,加上自身大陸廠區復工狀況與零組件供料仍未回到正常,挑戰不小,也讓本季訂單掌握度不如往年同期。

此外,美中貿易戰未歇,不少企業被客戶要求轉向到越南、印度、孟加拉、印尼等地生產或採購,以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與風險,但大陸以外的供應鏈與生產據點無論規模與良率等狀況都仍待調整,也成為業界頭痛的難題。

零組件廠商坦言,疫情影響「現在就是卡住、也沒人能知道怎麼辦」。若接下客戶訂單,並向下游廠交付訂金,但若屆時供應商沒有辦法出貨,業者恐面臨違約風險,因此目前根本無法確認訂單狀況。相關新聞見A3

(記者李孟珊、陳昱翔 、鍾惠玲、謝艾莉、尹慧中、蕭君暉、簡永祥、李珣瑛)
經濟日報 / 本報綜合報導 2020-03-01 23:29
-----------------------------------------------------
中國返工率估不及2成,零組件廠多延至25日開工

武漢肺炎對電子供應鏈的衝擊不容小覷。供應鏈直言,2月10日開工是假議題,「沒人、沒料,頂多生產庫存料件」才是真的。業界預估,中國大陸工廠員工返工率將不及20%,與往年曆農曆春節後的70%相較大幅下降,至於3月能否好轉,仍需視疫情而定。

昆山為全球NB生產重鎮,當地台商指出,根據規定可在10日開工,除須向當地政府提出復工申請,還要備妥防疫物資,如口罩、酒精等、要在廠內設有隔離站、進出人員與車輛等都要經過醫療等級的消毒。其中每人每天都要有2片口罩,在口罩供應緊俏之際,此條件甚為嚴格。
【財訊快報/編輯部】2020/02/10 08:00
---------------------------------------------------
電子代工廠 營收恐腰斬(2300)

中國大陸各地企業今(10)日起陸續復工,台灣電子代工廠大陸廠區也依各地官方規定,通知員工返回生產線開工,但業界普遍預期生產線短期無法回到正常狀況,嚴重衝擊營運,2、3月營收恐大縮水逾三成甚至腰斬。(電子代工廠運轉 遇最大難題)

礙於大陸廠區生產線動態仍難掌握,手握雙A、惠普、小米等大廠,以及蘋果當紅真無線藍牙耳機訂單的英業達開業界第一槍,下調本季展望。

業內人士來說,武漢肺炎疫情擴散,打亂所有電子產品生產的時間表,第1季向來是電子代工廠與客戶談未來訂單、進行產品打樣的時間,第2季則是準備進入下半年生產動作。隨著疫情導致中國大陸「急凍」,未來接單狀況更加混沌不明。

業界憂,台灣電子代工廠大陸廠區生產線大停擺,若再拖下去,第2季營運也不樂觀,整體上半年恐「報銷」。

業界分析,台灣電子代工廠因應美中貿易戰,去年起陸續規劃將約三成產能移至大陸以外地區。不過,目前各廠無論手機、PC相關產品,仍以大陸為最大生產基地,也是最重要營收來源。

廣達筆電主要生產基地在重慶,去年底宣布泰國廠成立,目前試產中,預期最快今年第2季才能量產,分擔重慶廠部分產能。

英業達筆電在重慶與台灣兩地生產,大陸產能占比達七成。伺服器則在台灣、上海、捷克與墨西哥生產。智慧裝置在上海、南京、南昌與馬來西亞生產。英業達預估第1季業績將季減15%至20%,比原先預期季減幅度大。

仁寶筆電主要生產基地在四川重慶與成都,另外,蘋果的Apple Watch也是在四川生產。

緯創目前在全球的生產地,比重仍以大陸最高,即重慶、江蘇、廣東等廠房。

和碩營收60%來自iPhone,主要是在上海、昆山工廠生產。
經濟日報 / 記者謝艾莉、蕭君暉/台北報導 2020-02-09 23:15
-----------------------------------------------------------------
台科技業 大陸廠延後開工

中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傳播,廣達、和碩、緯創等多數科技廠在大陸廠區延後開工日期,台幹不需提前返回派駐地,此外,也停止不必要的差旅,比照SARS期間做法防疫,以因應疫情挑戰。

廣達表示,上海松江、江蘇常熟、重慶等地工廠按照當地規定不早於2月9日開工,台幹在大陸廠開工之前不需收假返派駐地。和碩則開放由員工自主決定,如果決定展延返工,可先至台北總部上班。

緯創、英業達的大陸廠區也延後開工,法人表示因工作天數持續減少,估計台廠在今年首季的營運表現恐將低於原預估值。

至於面板雙虎海外模組廠部份,友達於大陸蘇州、昆山、廈門設有製造據點,春節期間生產作業持續進行,員工按規定休假,公司因應防疫研擬各項營運持續方案,機動調整產能計畫。群創海外模組廠遍及寧波、南京、佛山、上海等地,配合當地政府公告開工,正全力確保生產營運順利進行。

台達電大陸廠區則不會早於元宵節(2月8日)前開工,在開工前台幹都留在台北,台達電也指出,作業員返回廠區報到後,可能須自主隔離觀察,確定沒有感染才能入廠,由於疫情仍在發展中,不敢積極要求大家返工、也不敢積極排定生產計畫,疫情對2月營運影響至少半個月以上。

此外,鴻海集團於內部成立「防疫指揮中心」,以掌握各廠區營運可能因公共衛生管制所造成的影響,正評估各種方式讓全球生產營運持續順利進行。廠區內採取的應對措施包括部署防疫物資、宣導健康衛生需知,及設立員工愛心觀察區等。
工商時報 科技組 2020/01/30 04:09
-------------------------------------------
台幣Q3勁升 電子業匯損壓力大

美國QE暫緩退場,美元轉弱,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第3季底明顯走高,第4季升值壓力不減,第一證券投顧副總經理陳奕光粗略估算,台幣匯率每升值1%,影響電子業平均毛利率約0.4個百分點,在這波升值趨勢下,出口比重高、營收規模大的電子廠商衝擊較大,上游的半導體、光電業及下游組裝業更首當其衝。

陳奕光說,新台幣升貶波動,將影響廠商毛利率及業外收入(損失)多寡,就算本業增溫或持穩,但業外匯兌或匯損仍會牽動稅後純益和每股盈餘(EPS)的表現。

陳奕光說,目前新台幣年線在29.8元、月線在29.6元,從本周接連走升的情形來看,升值趨勢並未逆轉,電子業匯損壓力愈來愈大。

若以產業別判斷,半導體、光電(含面板、太陽能)以及組裝代工業,因產品多數銷往歐美市場,並且以美元計價,推估第3季財報有可能出現匯損。

另外,台幣升值造成匯損不單只發生在電子業,傳產業的汽車零組件,因部分廠商的產品也均以美元作為報價,銷往美國市場,因此也可能遭受影響。

仁寶(2324)董事長許勝雄曾說,新台幣匯率維持在29至31元間波動,廠商較有因應避險的空間。

另外,台積電(2330)日前法說會公布新財測數據,當時預估的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為29.83:1,第3季毛利率4.7%至4.9%,營益率35%至37%,如今台幣早升破29.4,台積電Q3是否有匯損,也成為關注重點。

台積電第3季法說會預定下周四(17日)登場,董事長張忠謀是否提供匯率對電子業看法,也是外界注目焦點。
【聯合報╱記者黃郁文/台北報導】2013.10.11 04:12 am
--------------------------------------------------
子產業 進入「上肥下瘦」時代

台積電、日月光9月與第3季合併營收報佳音,但面板雙虎等電子下游廠商營收卻未見大幅改善。外資認為,這顯示電子產業進入「上肥下瘦」時代。

目前法人似對台積電如何度過第4季的淡季考驗,再進入明年的高成長期,興趣較為濃烈。美系外資分析師指出,因台積電已說服客戶提前於第4季下單,法人在台積電法說會上,將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台積電究竟採取何種策略或是優惠措施,來吸引客戶?畢竟客戶原本處於觀望期,提前於今年第4季下單後,萬一後續消費性電子產品銷售狀況不佳,下單的廠商恐面臨庫存壓力。

其次,英特爾最近積極推動Bay Trail平台,分析師指出,雖然目前市場估計對台積電衝擊有限,但面對國際一線大廠的競爭,台積電將提出何種策略應戰,是未來二年營運的關鍵。
【經濟日報╱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2013.10.11 04:12 am
----------------------------------
拓墣:明年台灣科技業獲利恐衰退

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勝帆今日於ICT產業大預測研討會上表示,2014年科技產業主要商機不會有太大轉移,仍是智慧手機、IC設計、觸控等等,但細節部分則會有衍生商機產生;明年科技產業成長包括平板、智慧手機、LED等在出貨或產值分別都有雙位數成長,值得注意的,以往台灣科技產業普遍比全球成長,明年則恐比全球差,僅LED、太陽能應會優於全球,台灣科技產業獲利恐呈現衰退。

楊勝帆指出,目前科技產業時代已經從3C產品硬體容易獲利時代轉為消費者要「生活」不是要產品、消費者認知價值變成疊疊樂策略思維,各廠商都在其品牌上堆疊出價值,另巨量資料也因應用服務興起衝擊傳統產業,其中阿里巴巴的C2B就是一個好的模式。

楊勝帆分析,中韓科技產業鏈地位提升,台灣產業鏈受到夾擊下,往年科技業獲利因發生911事件、SARS、金融海嘯等事件下滑,但2014年恐在無重大事件背景下,出現獲利下滑現象。

明年全球、台灣科技產業展望上,楊勝帆說,出貨量部分,成長性最高的為平板電腦及智慧手機,其中平板出貨成長約20%、約2.06億台,智慧手機年增29%、12.8億台,表現較差的則是數位相機,出貨年減16%;產值部分,LED預估達166.14億美元,年增14.41%。出貨以手機表現較佳,年增12.8% ,約7500萬台,產值上,DRAM、IC製造、觸控面板、太陽能裝置都有兩位數增幅,惟整體展望台灣科技產業不如全球。

綜合來說,拓墣認為,明年全球科技產業仍以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成長為主軸,但以生活各式各樣所需的軟體、應用、服務等將成為廠商的決戰重點,若能成為生態系一環,就能掌握軟電子商機。另面對中韓全球品牌及零組件市場快速崛起,台灣更需布局三化(資訊化車載裝置、變形化移動終端、網路化穿戴裝置)創新相關應用與技術。

拓墣估2013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可達3100億美元、年增估4.5%。展望2014年,仍受惠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成長,加上行動裝置搭載4GLTE 通訊晶片,帶動通訊晶片產值成長,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還有機會來到3230億美元,年成長4.2%。

以半導體各次族群來看,整體IC設計產業2013年產值可能達到818億美元,年增約6%;2014年全球IC設計產業產值將達862億美元,年增估5.4%。明年全球晶圓代工產業產值估將達2001億美元,年成長9.3%;2013年全球DRAM產值估324億美元,年增近20%2014年全球DRAM產值則上看379.2億美元,年增則達17%。
【聯合晚報╱記者呂俊儀/台北報導】2013.10.03 02:46 pm
----------------------------------
政府不出面 電子恐陷失落十年

回顧上周電子業新變局,莫過於Google併購Motorola移動公司與惠普宣布分拆個人系統事業部門兩件大事,無巧不巧兩重大事件對全球科技業版圖都將產生巨大重組,台灣科技業長期仰賴「Wintel」陣營的內憂,現在又碰上歐美景氣不佳的外患,科技業者無奈自嘲,在兩大巨變下,政府再不出面,難保電子業不會落入「失落十年」。

Google大手筆吃下Moto移動公司,儘管外界解讀Google欲藉此壯大其專利大牆,力抗蘋果,對台灣廠商的衝擊尚言之過早,且未來若因此挫傷蘋果銳氣,對台灣電子業相關供應鏈反而是項利多。

但不同觀點是,Google以往鮮少跨入硬體製造,雖Google稱Moto移動公司未來將獨立運作。但從蘋果的成功,iPhone、iPad熱銷,背後成功的因素,除簡單的使用平台與經驗、精緻的產品設計等,還包括深植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若未來Google想透過Moto創造「Google神話」,勢必把企業精神、文化注入新Moto,對台灣品牌廠商來說,雖也同樣採Android開放平台,但相較Moto產品有Google的純正血統,未來市場上所受到的排擠效應不能不思考。

第二件大事,就是惠普決定放棄PC事業。今年來,惠普出售PC部門傳言早在NB代工業流傳,只是惠普擁有全球第一的NB市占率,外界總認為出售PC部門未到如此急迫境地,但惠普在中國市場吃鱉,歐美疲弱的市場又支撐不起,加上僅5、6%的營益率,讓惠普不得不放棄「數大就是美」的想法,轉向更高價值與獲利率成長更高的產業領域。

惠普放棄PC對台灣廠商衝擊最直接,以往「台灣是筆電王國」的傲人口號,變成電子業轉型最大的絆腳石。姑且不論這兩大全球科技業新變化造成台灣個別廠商的衝擊大小,拉高戰略角度來看,與Google結盟的硬體廠商不是宏達電,幫蘋果代工筆電、手機、平板電腦的廣達、鴻海只能擁有微薄利潤,連上游的IC設計與面板業,面對崛起的大陸、韓國,營運也直直落。業者直言,政府再不出手應變,台灣科技業未來10年願景恐堪憂。
【聯合晚報╱呂俊儀】 2011.08.22 02:58 pm
--------------------------
重複下單 夢魘又來了

鴻海昨天公布4月營收,意外較3月下滑,廣達、仁寶、宏碁、華碩等也都出現營收成長熄火現象。原本市場對電子業今年第二季「淡季不淡」的期待,似乎出現一些變數。

「電子五哥」4月營收全部較3月滑落,成長動能似乎熄火;相較之下,屬於中游的友達、奇美電等面板業者,上游的台積電、聯電晶圓代工雙雄與IC設計龍頭聯發科等卻還在「喊燒」。

上下游不同調,除了固有的訂單時間落差,得小心提防「重複下單」的惡夢再度重演。

科技業歷經去年第四季訂單急凍後,今年第一季訂單突然解凍,除了大陸「家電下鄉」政策帶動一波電子產品銷售熱潮外,甚至因為先前品牌、通路商庫存殺過頭,國內科技廠在庫存回補效應帶動下,第一季表現普遍優於原先預期。

惟在急單效應結束後,市場只剩下正常需求,「電子五哥」營收成長之旅在4月提前喊卡,究竟是個案或是總體現象?後續仍有待觀察。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 2009.05.12 04:41 am
---------------------------------------------
科技廠 年關就是錢關

今年年關特別難過,半數以上竹科廠商認為,今年年關資金調度難度比往年高,農曆年關都是高科技廠商資金需求強烈的時間點,受全球金融海嘯衝擊,科技業者直接融資接近停擺,只好轉向銀行展延貸款,甚至向政府提出紓困。

某電子廠財務長表示,今年新曆年與農曆年時間點接近,資金調度困難度更高,元旦是國外客戶過年時間,外銷貨款有時會延遲支付,農曆年則需支付下游廠商資金,資金缺口恐怕擴大。

今年直接融資的可能性不高,發行公司債、現增根本行不通,銀行放款態度明顯緊縮,只能透過與銀行協商,希望展延貸款,藉由現金流入維繫上游供應商與下包業者正常的付款。最好的情況是大股東情義相挺,藉由增資維持現金流動,只是這樣的情況相當少見。

某園區同業公會主管指出,以往景氣好的時候,只有少數廠商會在年關前密集調度資金,今年景氣惡劣,加上銀行業對於資金放款相當嚴格,今年年關資金調度比往年嚴峻。

外界認為,資本支出規模大的廠商包括面板、DRAM等業者需金孔急,但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銀行資金緊縮情況更加嚴重,這波景氣寒冬感受更深。

業者指出,除透過與銀行、供應商協商外,緊縮人事也是方法之一,晶圓廠早就開始實施無薪休假,部分DRAM、面板廠縮減人力,藉此壓低生產成本。

以建興電為例,因應景氣寒冬,公司縮編人員5%,其中車用產品人員減少最多。

業者說,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員工,這是最好的理想,不過銀行端這邊的態度相對保守,最壞的情況企業只好走向紓困,這是最不得已的作法。

以生產印刷電路板(PCB)製程所需重要耗材鑽頭的鎧鉅為例,今年年中以1.6億元購置三峽廠廠房土地,但無法順利取得聯貸銀行額度,造成財務調度「以短支長」,隨後因應辦理現金增資,挹注金額也不如預期。傳出退票後,只好向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申請紓困,尋求出路。
【經濟日報╱記者張建仁/新竹報導】 2008.11.25 01:53 am
--------------------------------------------------
瑞信:高股息股 明年剩八家(2300)

外資瑞信認為,全球經濟衰退下台灣不可能置身事外,科技股將面臨比2001年科技泡沫更糟的狀況,經濟也將面臨嚴峻的挑戰,且就算台灣是亞股中股息殖利率最高的地區之一,但明年能維持高股息的公司只剩八家。

交易室主管認為,明年將是1982年來全球經濟最差的一年,情況未好轉之前,外資不可能回流買進台股。

瑞信說,目前面臨的隱憂包括槓桿過高、房市慘澹、歐洲利率仍高和銀行借貸風險過高等,都持續衝擊經濟,而台灣是亞洲中對出口依賴度最高,若內需市場沒有起色,加上沒有財政政策刺激,台灣明年經濟展望並不樂觀。

瑞信台股研究部主管馮明煌表示,對台灣市場有三大疑慮,一是其對全球出口、尤其是新興市場的依賴度過高;二是目前的獲利能見度只有幾周,使盈餘預估不確定性極高,最後一點為台灣的科技公司對消費型電子產品的依賴度很高,在經濟情況不佳的情形下需求將大幅減緩。

由於經濟不確定性仍高,瑞信建議投資人還是以買進高股息殖利率的避險標的為主,但是台股有超過七成是景氣循環股,因此台股目前不但被外資大幅減碼,也是亞股中最貴的市場。較理想的投資標的以高股息和原物料為主,首選宏達電、矽品、台積電、台泥和東鋼。
經濟日報╱記者陳盈羽/台北報導 2008.11.14 02:51 a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