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跌跌不休,金融指數上周五(26日)盤中最低1,168點,逼近今年2月指數最低點1,152.8點,10月來跌逾一成,15家金控今年配發高達1,620億元股息,但除權息後,僅五檔完成填權息,仍有十檔沒賺到股息,甚至還倒貼股價,部分外資已悄悄選擇先落跑。

外資上周大賣金融股,賣超第一名是今年股價表現最強、填息過後的中信金,賣超高達5.86萬張,玉山金也賣超3.38萬張,國泰金與富邦金遭賣超2.9與2.7萬張,此外,開發金、新光金、永豐金都是外資「提現」對象。

若時間拉長到20天,外資賣超前20名中,金融股包辦12名,只較青睞兆豐金、台企銀等公股行庫及新上市的上海商銀,三檔近五日皆獲外資買超。

15家上市櫃金控公司去年度盈餘合計配發現金股利1,620億元,總金額再創歷史新高,年成長近12%,現金殖利率也都很亮眼,包括兆豐金、開發金、中信金超過5%,國泰與富邦金也逾4.5%,都屬於高殖利率個股。

但今年除息後,金控股股價卻是頻頻破底。據統計,目前僅元大金一家填息後股價有撐,開發金、玉山金、兆豐金與中信金填息或填權息後,股價則往下走。

從獲利的角度,15家金控今年前三季獲利仍高達2,781億元,目前有二家金控EPS已超過4元,分別是國泰金、富邦金;EPS超過1元的也有七家,包括新光金、兆豐金、中信金、元大金、玉山金、第一金、華南金。

專家認為,到了第3季,全體金控受到中美貿易戰升溫、匯率震盪壽險業匯損嚴重,今年度獲利高峰明顯已過,9月較8月大減45%,市場對於剩下二個月,也不敢太樂觀期待,外資或法人可能選擇先落袋為安。
經濟日報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2018-10-29 00:18
------------------------------------------------------
國銀對大陸曝險達淨值80%,顧立雄:請來喝白開水!

國銀對大陸曝險額不能「用滿用好」。雖然法訂國銀對大陸曝險金額以淨值一倍為限,金管會主委顧立雄22日透露,若達淨值80%時就會「警示」,要求銀行不得再增加授信、拆存等,或要檢視放款品質,目前已有銀行被金管會「控管」。
 
若以金管會公布的6月底國銀大陸曝險額數字來看,對大陸曝險比重在淨值8成左右的銀行,應是台北富邦銀行(達淨值81%)與中信銀行(達淨值77%),對此顧立雄表示,會先看其曝險的資產品質,「反正監理就是這樣,會常請業者來金管會溝通、喝白開水!」
 
顧立雄昨天主要是因應立委吳秉叡在立法院財委會的質詢,即大陸企業債違約率攀高,且3/4是大陸民營企業,如此一來國銀在大陸作放款等生意,等於是「擔著賣白粉的風險,賺賣麵粉的微薄利益」,所冒的風險與賺的錢不成比率,是否還要西進?
 
顧立雄強調,國銀對大陸的曝險金額,即含授信、投資、資金折借等,總額不得逾上一年決算淨值的1倍,到9月底整體國銀的曝險比率是淨值的54.1%,比8月底還少一個百分點,風險仍在可控範圍。
 
對於有立委質疑有些國銀將契約融資轉為貿易融資,這部分是不用計入曝險額,藉此規避一倍的限額,但顧立雄表示,到9月底國銀的短期貿易融資餘額是新台幣1,551億,即便加了這部分,國銀對大陸曝險額也僅是淨值的58.6%,這部分叫「擬制」曝險額,即扣貿易融資的曝險額及加上後的擬制曝險額,金管會監理時,兩者都會看。

也就是說,部分國銀若加上短期貿易融資後,曝險額逼近淨值80%,金管會就會警示,先檢視銀行的授信品質,再找此銀行來金管會溝通。即勸說不要再往上增加,逐步調整占比。

同時,金管會要求對大陸的呆帳準備提存要提高,是以1.5%來計提,顧立雄說,若是大陸曝險額占淨值較高的銀行,「都會個別關注,會要求逐步降低」,而近期亦針對大陸利率、匯率及經濟成長率等作了壓力測試,分成嚴重與輕微,結果都在風險可控的範圍。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2018/10/23 07:59
------------------------------------------------------
金控8月獲利 衰退逾48%

15家上市櫃金控前八月獲利昨(10)日全數出爐,受到國際市場波動與股息入帳高峰已過等因素影響,金控8月單月獲利近260億元,比7月衰退逾48%,也比去年同月衰退近兩成,但累計前八月整體金控獲利2,640餘億元,則比去年同期成長兩成多。

15家金控單月獲利在7月時,受惠股息入帳的高峰,創下近504億元的今年來次高,但8月面臨國際市場波動、不利投資操作評價損益,股息入帳金額也銳減,獲利較7月遜色許多,累計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的幅度,也隨之縮減。

綜觀整體金控8月獲利情況,新光金受核心的新光人壽單月虧損拖累,僅小賺4,700萬元,是單月獲利最小的金控,富邦金8月獲利也比前月大幅衰退近六成,銀行型金控的第一金,則因核心子公司一銀受到前月出現一次性收益,墊高比較基期,8月單月獲利比7月少了近兩成。

富邦金8月自結稅後純益45.48億元,累計前八月稅後純益471.0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為歷年次高,每股稅後純益(EPS)為4.46元,仍居金控每股獲利之冠。

但富邦金子公司富邦人壽8月稅後純益22.61億元,較7月稅後純益80.29億元減少七成,成為富邦金單月獲利衰退的最大原因。富邦金對此的解釋是,主因現金股息收益入帳金額,至8月下降所致。富邦人壽7月國內股息收益有101.75億元。

新光金8月單月自結稅後純益0.47億元,僅7月獲利47.37億元的零頭,新光人壽8月稅後淨損4.11億元。但累計新光金前八月稅後純益215.28億元,較去年同期仍大幅成長114.6%,累計EPS 1.93元。

第一金8月自結稅後純益15.2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29.75億元,累計EPS 1.05元。8月獲利減率18.3%,主因一銀在手續費收入部分,較上月少掉了一次性收入的影響。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林子桓、夏淑賢/台北報導 2018-09-11 00:32
-----------------------------------------------------------------------
星國主權基金 棄守我金控股

2016年至今持續減碼 「寧可放在A股」

全面轉向
長期來新加坡主權基金最愛台灣金控股,投資遍及16家金控股中的10家,但2016年至今星國主權基金持續減碼,幾乎「一路棄守」。法人坦言,的確發現主權基金轉向,配置金融股「寧可放在中國A股」,畢竟中國金融股ROE(股東權益報酬率)比台灣高,甚至轉看其他亞洲國家。

據各金控揭露前10大股東名單中,新加坡政府投資專戶過去1年來,對國泰金、富邦金、第一金、中信金、玉山金、元大金、永豐金等7家金控股,持股比全數降低,其中第一金、元大金和永豐金更是直接退出前10大股東名單。

資料顯示,星國主權基金去年握有第一金1.12%,是第8大股東,今年已剔除前10大股東外,持股比低於1%;元大金和永豐金也各從1.77%及1.14%的高持股賣到退出前10大股東。

至於金控雙雄國泰金和富邦金也沒例外成為星國主權基金提款機。據年報揭露,對富邦金在2017年1.49%,2018年已降到1.36%,國泰金也從1.3%降到1.22%,中信金則從1.7%降到1.65%。

法人說,星國主權基金大舉減碼上述7家金控股,落袋金額應已超過20億元。

台灣金控股因具有股本大、高周轉率、股東報酬率高,加上財報透明及優良的公司治理,吸引包括星國、阿布達比、沙烏地阿拉伯、挪威等長期投資進駐。

陸金融股ROE高於台
法人說,主權基金目標報酬率至少要6%以上,因為扣除稅費、託管行等管理費後「得實拿2%」,ROE等獲利基本面,就成為他們進出的主要考量。中國金融股ROE遠比台灣高,即便台灣去年金控獲利創新高,但股價始終跟不上,加上股東權益報酬率偏低,迫使一向注重報酬率、以「資本利得」為主的主權基金開始落袋為安。

除星國主權基金減碼金控股外,阿布達比、沙烏地阿拉伯等,也持續降低金控股部位,如玉山金的前10大股東名單中已經見不到這3家。
蘋果日報 台灣【廖珮君╱台北報導】2018/06/04
--------------------------------------------------
18家金融股經理人 賣自家股

春江水暖鴨先知?金融股經理人賣股為哪樁?據公開資訊,各家金融股申報資料顯示,近四個月以來,有18家金融股經理人減持自家股票。

其中以中信金經理人持股大減9,307張數最多,而近來傳出寶佳機構與王道銀大搶經營權的華票,經理人賣了88%的持股幅度最驚人,而弊案纏身遭金管會緊盯的永豐金經理人最近持股也賣掉一半以上。不過經理人加碼自家股票的例子也不少,也有玉山金等11家。

券商總經理說,公司董監事買賣自家公司股票,常常成為投資人進出股票的參考,而對營運狀況最「瞭若指掌」的還有公司經理人,投資人也可觀察他們的進出動作來嗅出端倪,成為投資人選擇金融的小小訣竅。7、8月一向是股票股利入帳的時候,照理說,除非5月報稅時換現繳稅或有自身資金需求只能靠賣股,否則收到股票股利後持股應該增加而非減少。

不過據公開資訊觀測站最新資料,各金融股公司經理人8月底持股變化,有18家公司經理人近四月來不增反減,有11家則持續增加。減少幅度超過三成的依序有華票、華南金、中信金、新光金等,第一金與遠東銀經理人也減逾一成至一成五。

中信金經理人持股大減主要集中5-6月股東會期間,總持股由5月23,397張大減至6月底14,740張,之後逐月再減少數百張左右,近四個月減少9,307張,持股減近四成,若為5月售股繳稅籌錢,比重似乎略高。中信金今年上半年股價漲近13%,到7月除息前夕攀至最高20.75元,除息後股價卻一路下滑到8月中一度創下18.8元最低價,經理人可說是賣在相對高點,時機相當好。

對於公司經理人近四個月減持股票張數多,中信金昨日回應,此為經理人的財務投資規劃,公司維持一貫尊重立場,不予置評。

華票6月傳出成為寶佳機構董座林陳海最新鎖定標的,傳聞買逾一成,威脅原本持股三成的大股東王道銀明年合併計畫,讓原本股性冷僻的華票上半年大漲逾二成,6月當時經理人還有272張自家公司股票,隔月只剩34張,減幅88%高居同期所有金融股之冠,經理人藉機大肆逢高賣股,是否真的如市場傳聞,亦引發聯想揣測,巧合的是經理人持股一減後,股價立即就陷入橫盤整理。
經濟日報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2017-10-12 04:31
https://udn.com/news/story/7251/2751887
-----------------------------------------------------
TRF戰火 引爆行庫民營撕破臉

因為TRF賭債,意外讓行庫和民營銀行撕破臉。

據透露,某大型行庫去年有半數逾放,全都是因為授信戶,被民營銀行勸誘玩TRF,結果欠了一屁股債,影響到本業營運,差點連本業的本息都快還不及出來。

行庫為了維持授信戶的本業正常營運,只好大舉拉高所有房子、擔保品設定質,才能繼續核撥額度。

行庫痛批民營,勸誘了客戶玩TRF,之後衝擊本業周轉,又要客戶將TRF轉成貸款,已嚴重影響行庫債權,希望金管會可以主持公道。
蘋果日報/廖珮君/台北報導 2017年08月08日07:04
------------------------------------------------------------
大陸索力鞋業聯貸案 假核貸真詐騙 台灣6銀行告野村(2800)

國泰世華銀、合庫、彰銀、凱基銀、台企銀及華泰銀昨日在台灣正式對香港野村、新加坡野村提出告訴,指控野村在大陸索力鞋業聯貸案身為主辦行,卻假核貸、真詐騙6家銀行借款,違反金融誠信原則,控訴野村侵權,要求民事賠償。至於求償金額銀行不願透露,但據了解約51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6.6億)。

控訴侵權索賠16.6億
6家銀行除了對野村提告,也聯名發函公開譴責野村,並感謝此案調查期間台灣金管會、調查局、警政署、海基會及大陸海協會、福建泉州公安大隊、晉江公安大隊及香港中聯辦等各機關單位提供協助,才能釐清中間複雜的案情,暗示兩岸三地相關單位都「支持」台灣銀行業對野村提出告訴。

6家銀行指控,2014年日本野村集團旗下的香港野村國際,替大陸索力鞋業牽頭,找上台灣銀行業共同聯貸6,000萬美元給索力,其中還言明野村特殊投資新加坡公司會參貸900萬美元,聯貸案當年8月簽約撥貸後,9月索力即無法正常付息、還款,當時野村還跟6家國銀一起譴責索力負責人不誠信,並說要一起追討欠款。

未賺利息倒賠15億
結果6家銀行追討債務的過程,發現「愈來愈不對勁」,因為索力負責人表示,野村根本沒有撥出900萬美元,而是指導索力透過中間二家公司轉匯900萬美元給新加坡野村,強調這是首次申辦國際聯貸案的慣例,新加坡野村會出具900萬美元給其他銀行看,聯貸案就會成功。

結果,最後真正貸款損失的只有台灣6家銀行,香港野村及新加坡野村銀行根本一毛錢都沒出,還賺到200萬美元的聯貸主辦費。
6家銀行氣不過,昨天在台灣對香港及新加坡野村提告,控訴日本大型金融集團的子公司居然惡意隱瞞相關核貸資訊,違反金融業經營誠信原則,甚至教導貸款客戶即索力鞋業如何匯款才能瞞過所有監理及內控機制。

6家銀行是近期透過兩岸三地各機制,才蒐集到野村詐貸的相關證據,銀行團表示,當初若沒有野村參貸900萬美元,6家國銀都不會核貸,國泰世華銀、合庫、彰銀、台企銀等各核貸1,000萬美元,凱基銀及華泰銀則各600及500萬美元,等於國銀一分利息也賺不到,還倒賠,5100萬美元(約台幣15億3000萬)。

中國福斯特案翻版
銀行團透露,同時間野村招攬的另一件中國福斯特紡織聯貸案也以同樣手法,同樣受騙的也是6家台灣的銀行,希望訴諸司法及社會輿論,導正「不良金融風氣」。

中國福斯特紡織去年爆出的大陸聯貸是由香港野村控股及一銀上海分行主辦,台新銀、中信銀、土地銀行、玉山銀、彰銀、台銀及華泰銀都有參貸,總貸款金額1億美元。
中國時報【彭禎伶╱台北報導】2016年6月7日 上午5:50
---------------------------------------------------------
萬點藏危機 央行:中國3風險恐外溢台股

居高思危
台股指數站上萬點續創17年新高,不過央行上周透過金融穩定報告提醒股民注意3風險,指目前中國正面臨債務快速累積、金融風險升溫,且由於中國對亞洲地區股市的影響力已與美國相當,台灣要特別注意其金融風險的外溢效果。此外,進入股東會旺季,周四將由台積電(2330)打頭陣,預料董事長張忠謀對景氣看法將成市場關注焦點。

央行上周出具金融穩定報告,指亞股對美股、陸股的衝擊有正向反應;換言之,美股和陸股一旦發生衝擊,會迅速影響亞洲股市,當中中國有3大風險,如果引發衝擊,會影響到台灣在內的亞洲股市。

中國金融脆弱性升高
第1個是中國金融脆弱性升高。從國際清算銀行早期預警指標來看,民間非金融部門信用,相對GDP比率偏離長期趨勢的缺口,達10個百分點以上時,代表金融市場可能過熱,而截至去年9月底,中國缺口達26.3個百分點。

第2個在於資產價格有高估之虞。因過多的民間儲蓄尋找高報酬資產,加上信用擴張,即投資人提高財務槓桿操作,使得資產價格有高估之嫌。

第3個則是企業違約風險上揚,與資本外流壓力大。中企信用貼水因違約風險上揚而走高,為了舒緩企業償債壓力,中國人行從2014年下半年多次降息降準措施,引發資本外流壓力。

不過對於台股創17年新高,法人仍持樂觀看法。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隨著上市櫃股東會以及除權息旺季到來,在高息概念操作建議方面,廖哲宏表示,如塑化、金融、高價電子股面對即將到來的除權息旺季,在台股已逐漸站穩在相對高點之際,預期高股息股票在除權息階段仍有表現空間。

8日逾130家股東會
由於6月進入密集股東會旺季,其中在8、13、14、15、16、20、22、28等日都有超過百家股東會,8日由台積電、聯電(2303)領銜登場,當天共有超過130家上市櫃公司開股東會。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對下半年景氣看法將為外界研判下半年產業走勢的重要參考指標。

市場關注張忠謀交棒
台積電原先在年報提及傳承計劃,表示正順利進行中,並預告張忠謀在完成為期數年傳承計劃後,將正式卸任董事長職位,只因張忠謀交棒計劃尚未完成,還在進行中,台積電罕見修改年報,將傳承計劃改為責任的薪傳,預料張忠謀的交棒計劃將受關注。

台積電去年營運成績傲人,營收與獲利雙雙創高,營收成長兩位數,優於全球半導體產業,EPS 11.82元,今年股東會預計將通過配發7元現金股息,同時將增加2席董事,也就是共同執行長劉德音與魏哲家。台積電日前股價以209元創下新高,市值突破5.4兆元再寫下歷史新高水位,在股價、業績都有表現下,預料今年又有不少小股東將獻花給張忠謀,讓股東會場面更加溫馨。
蘋果日報【楊喻斐、王立德╱台北報導】2017年06月05日
----------------------------------------------------------
星國主權基金 大賣台金控股

估落袋逾30億 減碼兆豐、元大、中信、玉山、永豐金

國外主權基金向來青睞台灣金融股,但受去年獲利衰退、加上兆豐銀爆發紐約分行遭重罰等諸多事件,使得最愛買的新加坡主權基金大賣金控股,近1年減碼了兆豐金(2886)、元大金(2885)、中信金(2891)、玉山金(2884)和永豐金(2890)等5家金控股,初估落袋超過30億元。

台灣金控股因具有股本大、高周轉率、股東報酬率也較高,加上財報透明及優良的公司治理,一直是外資法人機構在台股中的基本配備,其中主權基金更是潛在的重量級買家。4、5年前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就曾在立院質詢時指出:「國際主權基金來台投資已成常態。」

兆豐金減碼最多
據統計,包括星國、阿布達比、沙烏地阿拉伯、挪威央行等長期投資進駐,這些主權基金一直都位居前金融股10大股東名單中,其中最愛是玉山金,年報顯示,玉山金前10大股東就有3家主權基金。

至於新加坡主權基金是最愛買台灣金控股,16家金控股中,星國主權基金的投資足跡就遍及了10家,但今年卻大舉減碼至少5家金控股,等於減碼半數的金控股套現。

據各金控目前已揭露的最新前10大股東名單中,由花旗銀託管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專戶,兆豐金、元大金、中信金、玉山金及永豐金等5家金控持股比全數降低,約減碼0.11~0.4個百分點不等,其中又以兆豐金減碼最多。

據資料顯示,星國主權基金去年握有兆豐金1.46%,是兆豐金第9大股東,今年已遭剔除至前10大股東外,推估持股恐僅剩下1%左右。兆豐金表示,已研擬在今年底前重新檢視外資法人持股,如安排做海外的roadshow等。

中信金和永豐金則遭星國主權基金各減碼0.24和0.17個百分點,今年持股比降到1.7%和1.14%;至於元大金和玉山金,以今年年報顯示,近1年也各遭減碼0.36及0.11個百分點。

法人說,若以這5家金控股本及今年以來的均價推估,星國主權基金大舉減碼這5家金控,初估落袋逾30億元左右。

沙烏地阿拉伯中央銀行投資持有玉山金股票長達6年時間,其中有3年位居玉山金第1大股東,惟從2015年起開始逐步獲利了結,當年持股砍了逾3成,退居第4大股東,今年公布去年持股中,更僅居第10大,快退出榜外。

沙國大買國泰金
據了解,沙烏地阿拉伯中央銀行投資處分玉山金之後將部分資金轉戰買進國泰金,重回國泰金前10大股東行列。
另一積極來台投資的中東主權基金阿布達比,先後曾買進國泰金、永豐金,但操作換手積極,目前主要是持有玉山金1.71%為主。

挪威中央銀行投資專戶除首度買進第一金外,也同步買入永豐金,持股比例達1.23%,列名第8大股東,令外界訝異是挪威中央銀行連續3年持有台中銀行,且都擠入前10大行列,市場推估主要是著眼於高達7%、8%的現金股息。
蘋果日報【廖珮君、林潔禎╱台北報導】2017年05月22日
--------------------------------------------------------
TRF銷售缺失罰不完,17家銀行挨罰8600萬元

金管會持續嚴控銀行辦理銷售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等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自2014年以來已五度開鍘,截至目前為止,共有17家銀行累計挨罰8600萬元,其中又以台新銀、安泰銀均遭裁罰1200萬元處分最重。

此外,對於銀行為銷售TRF商品,是否有協助客戶編造或假造董事會紀錄情事,銀行局副局長呂蕙容表示,目前仍對此進行金檢中,預期將在5月底前完成,不排除還會有新一波的裁罰名單。

金管會自2014年起強化對銀行銷售TRF等衍生性金融商品管控,當年4月首先禁止永豐銀辦理TRF業務1年,6月首度對8家銀行合計裁罰2800萬元,隨著銷售風波興起,去年1月糾正9家銀行、9月對7家銀行開罰2600萬元,12月再對3家銀行開罰2200萬元。

累計目前5波裁罰名單中遭懲處的銀行,包括永豐、台新、富邦、國泰、玉山、新光、大眾、安泰、中信、華南、花旗、渣打、新光、元大、日盛、澳盛、星展等17家。其中,以台新、安泰2家各遭裁罰1200萬元最重,國泰、富邦及星展3家亦各遭裁罰1000萬元。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2017/05/03 07:59
--------------------------------------------------
保險業匯損千億 國泰富邦撇清

立委質疑 台幣升值5% 首季匯損將達1200億

部位龐大
立委曾銘宗昨日在立院財委會質詢時指出,保險業恐因龐大海外投資部位在台幣升值下首季財報將顯現高達1200億元匯損,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急跳出來澄清,金管會則認為應低於千億元,但據統計抵減匯損壓力的外匯變動準備金部位在2月降至新低水準,壽險業獲利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金管會統計,全體金融業美元曝險部位達近12兆元,其中保險業以美元計價投資部位達11.5兆元台幣居冠,銀行業約9000億元,證券業海外投資則為1619億元。

外匯準備金急速減少
從金管會掌握資料顯示,1月全體壽險業匯損約300~400億元,2月可能略高,但應低於千億元,金管會保險局長李滿治解釋,壽險業海外投資中,74%有避險,加上有「外匯準備金」機制,若發生匯損,可用準備金沖抵損失,應可減輕匯損壓力。

官員也說,26%沒避險部位可能會有匯損,但74%有避險,業者多採衍生性商品操作「會賺錢」,因此整體壽險業匯損應低於千億元。

但統計1月台幣升值2.84%時,整體壽險公司已吃掉外匯變動準備金「糧草」136億元,使1月外匯準備金降到305億元。2月台幣又持續升值,外匯準備金恐續降,估算將跌破300億元大關,創2012年外匯準備金上路來的歷史新低紀錄;若準備金過低,等於業者「糧草吃盡」,壽險業獲利將受衝擊。

富邦:匯損逐月下降
曾銘宗表示,保險業投資部位有26%沒避險,若以12兆元、2成沒避險,並在台幣升值5%前提下,估算整體保險業損失恐達1200億元。對此富邦人壽回應表示,因應台幣升值趨勢,已增加外匯避險比例,1月起匯損已逐月下降。

國泰金控昨天舉行法人說明會時國壽副總林昭廷特地澄清匯損對國壽影響不大,他指出,台幣彈升5%,今年以來國外股票漲幅也有5%,已彌補升值造成的匯損,目前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獲利超過160億元,另新台幣與亞幣走勢同向,也能抵銷新台幣升值造成的壓力。

國壽:股票上漲彌補
林昭廷也解釋,總體壽險公司海外投資11.5兆,約3成是外幣保單,負債、資產均以外幣計價,不受匯率影響,因此壽險業匯損數字沒有外界估算那麼大。

另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在法說會上表示,目前投資台股部位「中間偏低」。

若以國壽投資台股上限10%估算,還有約千億元的加碼空間,是否會繼續加碼台股?他說不敢這麼講,會由投資團隊決定。

對於外界關切不動產投資情況,林昭廷說,國壽去年底不動產鑑價持平,沒看到房市有下行風險,且因不斷尋找新標的,國壽整體租金報酬每年成長6%~10%,今年租金收入估計破百億創歷史新高。

【報你知】外匯變動準備金
壽險有龐大資金部位投資國外,過去只要台幣升值,壽險業就產生匯損壓力,業者須付出昂貴避險成本。為避免匯率波動導致壽險業獲利暴漲暴跌,金管會在2012年3月起實施「外匯變動準備金」機制,外匯準備金概念就如同一個水庫,壽險業在外匯操作有獲利時,須提列準備金「儲糧」,有匯損時,就可以拿出部分準備金沖抵,此時外匯變動準備金部位也會出現下滑。
蘋果日報【廖珮君、林巧雁、王立德╱台北報導】2017年03月21日
------------------------------------------------------------------
竟翻4倍 金控投資中國 上季大虧175億

壽險砸重金布局中國股市 受人民幣貶值衝擊

全球市場去年波動大,國內金控集團海外投資績效轉差。

全球市場波動大,金控集團海外投資績效轉差。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去年第4季國內金控集團前10大海外投資地區中,有8大投資市場帳上全現虧損,其中又以中國市場虧最多,折合台幣達175億元,若加上香港,則達209億元,單季帳損跳增4倍。

值得注意的是,隨美國景氣回溫,金控集團大舉投資美國市場,去年第4季單季投資加碼2841.4億元,使美國曝險額達3.97兆元高峰,成為金控最大曝險池;但反觀帳上收益,卻大舉縮水142億元,未實現獲益只剩下32.08億元。

加上香港虧損209億
第2大曝險池仍是中國,金控投資中國曝險為2.3兆元,若加上香港則為3.07兆元,雖然單季曝險已減332.1億元,但帳上虧損卻持續擴大,顯示中國經濟風險持續升溫。

簡單來說,去年第4季金控集團投資美國市場,帳上收益銳減8成;投資中國虧損則跳增4倍,使整體金控投資海外市場虧損已達393億元。

10大地區僅美澳賺錢
金控高層分析,金控子壽險多砸重金布局中國股市,但去年下半年,人民幣重貶,使子壽險投資部位出現匯損,加上陸股交易量萎縮,流動性轉差,也影響投資收益。

至於美國投資部位,金控高層說,因去年預期美國將持續升息,債券殖利率走升、債券價格下跌,使壽險公司投資大筆的美債部位面臨資產減損,才使帳上收益大減。

據金管會最新金控集團海外曝險資料,去年第4季,金控集團海外投資曝險部位最多的前10大地區,只有美國和澳大利亞賺錢,其他全陷入虧損泥沼。

其中帳上虧損最多是中國市場,虧了175億元,是逾1年最大虧損;其次是盧森堡,虧47.44億元;第3是荷蘭,虧44.6億元。
據資料顯示,2016年金控集團投資中國市場,從去年第2季投資開始縮手,曝險額一路降低,但幾乎季季帳上全陷虧損。

去年第3季中國加上香港,兩大市場帳上虧損51億元,到第4季則跳增達209億元,單季就跳增4倍,市場人士多認為,仍是以人民幣匯損所致。
反觀前年第2季,投資績效最好、賺最多的是中國和香港市場,當時單季帳上大賺166億元,顯示過去1年經濟反轉速度之快。

增提海外呆帳準備
金控主管說,全球景氣變數多,各金控也紛紛增提海外授信呆帳準備,以強化風險承擔能力,但也將影響金控後續獲利表現。

據該資料顯示,金控放款金額前10大地區中,多數提高呆帳準備,又以中國市場提列呆帳準備1.36%最高,顯示金控集團對中國市場風險意識加強。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放款的提列呆帳準備率也約1.14%~1.148%,顯示金控對海外放款仍較謹慎。
蘋果日報【廖珮君╱台北報導】2017年03月14日
------------------------------------------------
TRF投資 陸客倒帳30億 國銀要告

兩岸金融糾紛,再添一樁。部分銀行之前透過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和香港分行,對大陸企業主或投資人銷售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但在人民幣貶值出現虧損後,許多大陸客戶都違約不還錢,國銀也準備提起告訴。台新金控總經理饒世湛表示,銀行追討債權是職責,拿不拿的回來,都要告告看。

兩岸金融市場,繼聯貸放款糾紛後,投資爭議再起。TRF爭議與聯貸案踩地雷不盡相同;因為銀行多是透過OBU或香港分行,對大陸投資人推銷TRF,許多「尚未登陸」設據點的銀行,都有陸客TRF投資糾紛。

另外,聯貸市場只踩到幾個陸企地雷,但購買台灣銀行業TRF的大陸投資人,卻幾乎是集體不還錢。

有銀行業者甚至說,投資TRF的大陸客戶若有10個人,「就是10個人不還錢」。據了解,有家民營銀行針對TRF等衍生性商品,已提列的呆帳損失準備金額中,有超過8成都是因為大陸客戶倒帳造成。市場初估,大陸客戶投資TRF倒帳金額至少有30億元。

雖然國銀也知道提告可能於事無補,但還是決定要告。一家民營銀行總經理說,這些倒帳的大陸客戶都自認,放在台資銀行OBU的資產不多,台資銀行也追討不到他們在大陸的資產,才會鐵了心不還錢。但對銀行來說,保全債權是職責,且對這種有意違約的賴帳行為,若不告,銀行可能瀆職。

過去兩年,金管會大動作施鐵腕整頓國銀銷售TRF,許多立委又代客戶向金管會施壓,不管投資人有無理由,都一面倒指責銀行,也讓國銀面對兩岸客戶時都「矮半截」。許多大陸客戶也比照台灣客戶,指責國銀都是「不當銷售」,前年甚至有陸企透過立委,針對TRF投資損失跨海求償,一開口就要銀行賠500萬美元。

目前各大銀行TRF業務已處於無量狀態,TMU部門不是凍結人力、就是裁撤或轉型。一家民營銀行因為提呆金額超出預期,該行金融市場一名資深副總經理已在日前離職。
聯合新聞網 –作者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6年6月6日 上午5:17
------------------------------------------------------------------
整體金控首季獲利年減逾3成,3金釵有「錢」途

國內15家上市櫃金控獲利出爐,整體金控首季獲利為560.46億元,年減37.1%、季減15.1%。首季獲利年減幅度最大的前3名為新光金 (2888) 、開發金 (2883) 及富邦金 (2881) ;而首季獲利年增幅度最大的前3名則為國票金 (2889) 、合庫金 (5880) 及玉山金 (2884) 。首季獲利排名前4名為:富邦金、國泰金 (2882) 及兆豐金 (2886) 和中信金 (2891) ;至於首季獲利呈現虧損僅有新光金。

由於央行降息壓力及台灣GDP仍未明顯復甦等,都將影響放款成長,資本市場回檔持續壓抑壽險獲利,內外資法人維持金融產業「中立」看法。金融指數在2月隨大盤反彈後,近一個月回檔了3%,回檔幅度高於台股加權指數。

在個股方面,元大金 (2885) 首季獲利年減15%,但由於元大金3月併入大眾銀後,預估4月開始貢獻金控獲利,預估可提高金控獲利達2位數,有利於元大金的評價提升。

法人指出,金控首季獲利年減逾3成,主要有3大不利因素包括:一、首季資本市場表現低於去年同期。二、央行降息影響銀行淨收益。三、銀行增加TRF違約提存。在銀行、壽險及證券三大類金控中,首季以壽險為主的金控獲利衰退最明顯達64%。

若單以3月來,3月國內股市持續反彈,富邦人壽及國泰人壽實現投資收益增加,但3月新台幣兌美元大幅升值3.6%,匯兌損失和保單熱賣造成初年損抵銷投資收益。4月台股回檔,預估壽險業在資本市場實現投資收益將減少,同時Q2美國FED升息機率仍不高,亦影響金控放款和壽險債券投資報酬。

法人看好的3大金控為玉山金 (2884) 、兆豐金 (2886) 及中信金 (2891) ,玉山金在手續費成長具題材性;兆豐金則是高殖息率,約6.7%;中信金則有外幣利差優勢。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16/04/12 08:48
-------------------------------------------------
台股大跌 金融業獲利「僅供參考」

去年金融業獲利雖創新高,但近期台股大跌,金融業去年獲利數字變成「僅供參考」。法人指出,金融股除隨大盤重挫外,銀行業的TRF客戶投資爭議,以及壽險業帳上未實現損失,可能隨著台股下挫擴大,都是投資變數,建議投資人投資宜謹慎。

15家金控中唯一還沒公告全年獲利的中信金控,昨天傍晚總算公告獲利。由於認列出售中國信託信義總部大樓70.49億獲利入帳,中信金去年12月單月盈餘高達68.26億,是全體金控最高,也創下中信金去年度單月最高獲利。

中信金控累計去年全年合併稅併稅後盈餘提高到358.41億元,排市場第3,僅次於富邦金和國泰金,但若比較每股稅後盈餘,中信金EPS為2.13元,則次於富邦金、國泰金和兆豐金。

若是加計中信金全年獲利,15家金控公司去年共賺了2967億元,再創新高。但是這個亮麗數字,卻無法抵擋連日來股價下挫頹勢,許多金融個股股價不是腰斬,就是躺平,股價淨值比便宜到1倍上下;金融股兩大權值股、富邦金和國泰金,昨天也都雙雙下挫到39元,始終站不回40元大關。

中信金去年12月獲利雖創新高,但因為近期股價低迷、昨天收在15.6元,離之前訂的增資發行參考價越來越選,昨天也宣布,已獲金管會核准,將現增募集期間,由3個月展延至6個月至民國105年6月1日。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6-01-11 23:44
---------------------------------------------------
滅頂 爛帳 銀行恐爆百億呆帳

全體銀行去年賺了三千多億元,金管會大肆宣傳獲利創新高,但頂新遭抽銀根與高鐵破產,稍一不慎,銀行業就有可能吞下百億的呆帳。銀行業的高獲利及低逾放恐將如夢幻泡影。

公股銀行帶頭抽銀根,果然是台灣全民「滅頂計畫」的絕招;頂率開發在去年最後一天,因付不出六十五億元貸款而違約。雖然財政部和公股銀行聲稱,三重新燕土地價值兩百億,未來處分後,銀行債權仍可確保,但頂新向其他民營銀行借款,卻多數「無擔保」。

就因為頂率違約,已重挫頂新債信,銀行為保全債權,恐會「爭先恐後」行使「加速條款」,即貸款有可能都在瞬間到期、頂新須即刻還錢。

但是頂新處分其他資產,尤其是台北一○一大樓股權困難重重,如果資金無法順利到位,造成頂新其他貸款陸續違約,銀行就得吃呆帳。

說巧不巧,高鐵長年爛帳後遺症,也在今年發作;高鐵特別股訴訟案,將在三月三審定讞,屆時若高鐵無法拿出五百多億元贖回特別股,將走上破產一途;雖然銀行團已同意高鐵可動用專戶資金償債,但大前提是,下周三高鐵的財改方案,要先闖過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這一關。

若下周財改方案闖關失敗,高鐵將宣告破產。

歷年銀行借給高鐵逾三千億元資金,扣除政府做保及廠站擔保部分,銀行恐須提足百分之百準備;且若頂新未來違約金額繼續擴大,這兩筆「呆帳黑數」,會讓全體銀行業去年不到千分之三的低逾放比一舉破功。

或許有人會問,銀行去年不是大賺三千億,還怕這一兩筆呆帳?其實三千億只是「美麗的糖衣」,因為台灣銀行業利差僅百分之一左右,根本抵抗不了任何風險。

不管是高鐵的三千億或頂新的四百八十億借款,都是台灣全民存款在支撐;當借款人倒帳,銀行一吃呆帳,鐵定要跟高獲利和低逾放「說拜拜」,營運不佳的銀行,後果堪憂。高鐵也就罷了,頂新卻是遭全民滅頂,但滅到最後,滅到存款人自己頭上,可能也非民眾初衷。
聯合新聞網/記者孫中英 2015年1月2日 上午12:17
--------------------
國銀 對俄曝險307億

俄羅斯央行突然將基準利率由10.5%大幅提高到17%,引起國內金融界的關切。

金管會昨(16)日在第一時間,即對國銀曝險情況進行清查,據金管會表示,國銀對俄羅斯曝險金額為307億元,並不高,且俄羅斯是大型經濟體,出現經濟崩解的可能性不高。

金管會統計顯示,截至10月底,本國銀行對俄羅斯曝險金額,合計為307億元,其中授信餘額178億元,約占整體授信的0.07%;直接投資則為129億元,約占整體投資的0.56%。比率皆相當低。全體國銀總放款金額約20多兆元。

至於俄羅斯大幅升息,是否會釀成新一波的亞洲金融風暴?金管會指出,初步研判,沒有看到出現金融風暴的跡象,但畢竟這是國際金融的重大變化,包括可能發生的影響等,金管戶會持續密切觀察。

在基金投資方面,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10月底止,國內投資人持有俄羅斯相關基金總額為187.6億元。
【經濟日報╱記者韓化宇、孫中英/台北報導】2014.12.17 02:59 am
----------------------------
金控Q1大賺587億 年增33%

金控公司今年第1季獲利昨(10)日全數出爐,整體金控第1季賺587.1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逾33%,三大保險型金控包辦每股獲利前三名,其中,國泰金控的年增率居冠。

金控業首季獲利除富邦金稅後純益突破100億元大關外,新光、國泰、兆豐、中信等四家金控的單季獲利已超過60億元。不過,整體金控獲利雖較去年同期成長,但是成長金額主要集中在幾家保險型金控。

統計15家金控第1季稅後純益,合計587.1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7.53億元,年成長率33.56%;三大保險型金控首季獲利較去年同期飆增132.31億元,其中,國泰金大幅成長2.6倍最多,其次是新光金成長1.6倍。

國泰金昨天公布自結3月獲利,受惠於新台幣匯率貶值及認列不動產增值利益,前三月稅後純益69.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64元,創金融海嘯以來同期最佳水準。 國泰人壽前三月稅後純益39.4億元,國泰世華銀行稅後純益36.6億元,為兩大獲利引擎。

國泰金表示,國泰人壽外匯避險成本控制良好,3月增提外匯變動特別準備金達11億元,今年累計已增提達32億元;國泰世華銀行受惠於活存比持續維持高檔、存款成本相對較低等因素,也有良好獲利表現。

開發金自結3月獲利5.56億元,扣除非控制權益部分0.07億元後,可歸屬母公司股東的稅後純益為5.49億元,較2月大幅增加6.3倍,主因子公司大華證券持有自營部位評價提升;累計金控首季稅後純益14.2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1元。

子公司開發工銀3月單月稅後獲利3.34億元,首季獲利6.92億元,每股純益約0.11元,另一子公司凱基證券3月稅後純益1.28億元,首季稅後純益3.76億元,大華證券主要來自承銷獲利貢獻及自營部位評價增加,3月稅後純益3.08億元,首季稅後純益8.25億元。

元大金控3月單月稅後純益4.33億元,第1季稅後純益16.29億元,每股純益0.16元,單月獲利較2月成長,主因核心子公司元大寶來證券3月在股市行情轉佳下,單月獲利顯著成長。
金控公司2013年第1季獲利(2800-102.04.11)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夏淑賢、呂淑美/台北報導】 2013.04.11 03:55 am
---------------------------
金控費用認列 爭到3補丸

針對金控費用認列爭議,金管會與財政部達成共識,金控可認列3種費用,包括債務性資本工具的利息支出等,預計全體金控可省下120億元的稅負,最快在今年回沖,成為獲利大補丸。

少數金控與財政部打官司,已經被判決財政部勝訴者,恐無法適用追溯,還是要乖乖繳稅。

至於正在跟財政部打官司的金控業者,下一步怎麼走,由財政部決定。金管會希望在費用認列原則定案後,讓所有金控都能適用。

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昨(7)日表示,有關金控連結稅制問題,金管會與財政部達成共識,以下3種費用,金控將可認列。1.債務性資本工具的利息支出:因為金控對外發債用途主要都是要投資子公司,子公司運用後都繳過稅,應該允許母公司認列發債的利息。

2.金控借錢配股利的利息:金控與旗下子公司的法定盈餘公積規定不同,造成金控必須要借錢配發現金股利,因此,一旦金控借錢配股利的利息,也可以認列。

3.金控內稽內控人事費用:為了金控健全經營,主管機關要求金控必須設置內稽內控的相關人士,應允許可以認列人事費用。

邱淑貞表示,上述3點,已經涵蓋金控約七、八成的費用。

但每家金控核列多少,在財政部相關作業規定出來後,須個別去與國稅局討論。

據了解,金控發債利息為金控費用的最大宗,因此,過去10年發債最多者,應該是最大受益者。例如富邦金、國泰金、台新金等。

雖然金管會與財政部已針對金控費用認列爭議,達成3類費用可認列的共識,但部分金控業者仍將繼續爭取金控所有費用都可認列。

據了解,銀行公會本周一(6日)補選理事、常務理事及理事長後,第1次召開的理事會議,會中就有金控負責人再度提及金控費用認列問題。

金控業者認為,根據金控法第49條規定,金控母公司與子公司採連結稅制,子公司與母公司應視為同一個經濟個體,應以合併報表的概念來看,讓金控所有費用都可以認列。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2.08.08 03:22 am
------------------------------------
 金融業流動資產 規定趨嚴

金管會擬跟進新版巴塞爾協定,引進兩項新的金融機構流動性比率標準,未來可列合格流動性資產規定將更嚴格,此舉有助國內金融體系的穩定,但金融機構資金成本將提高,間接影響企業融資與籌資。

這兩項新的流動性比率標準,將從明年起列監理觀察指標,2015年正式實施,由於影響層面相當大,金管會已指示銀行公會在9月提出評估報告與建議。

新版巴塞爾協定發布後,金管會積極檢討國內相關規定,目標朝向與國際接軌,除了強化資本外,新版協定另一重要改革則是強化銀行流動性,金管會也將協調中央銀行研議採行。

金管會官員表示,由於銀行資產低估,加上過度仰賴短期資金,導致金融海嘯期間,金融機構嚴重流動性不足,因此,新版協定提出全球適用的兩項流動性最低標準,包括流動性覆蓋率(LCR)及淨穩定資金比率(NSFR)。

LCR主要是規範30天的流動性,NSFR則是1年內的流動性資金需求。兩項比率各有不同的定義,包括那些有價證券才能列入合格的流動資產,以確認銀行是否符合標準等。

與我國現行的銀行流動準備規定相比,新版協定對於可列合格流動性資產的項目更嚴格。如依央行規定,公司債可以做為流動準備資產,但新版協定規定,公司債須打折計算,未達一定信評等級的公司債無法計入。

新版協定對流動性比率的嚴格要求,是希望金融機構遇到市場突發狀況時,能有足夠的流動性因應,讓金融體系更加穩定,避免出現系統性危機,但此舉可能使銀行的資金成本提高。

銀行要準備更多的流動準備,就須投入較多的資金購買短期、變現性高的資產,這類資產的報酬率不高,因資金用於購買流動性資產,可用於做放款、賺取更高收益的資金相對變少。不僅銀行資金成本提高,企業融資也可能間接受影響。
新版巴塞爾協定重點(2800-101.07.16)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2.07.16 03:45 am
--------------------------------
閱報秘書/LCR&NSFR

金融海嘯凸顯銀行光有高資本適足率,無法解決市場恐慌或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因此,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提出全球適用的兩項流動性最低標準。

包括流動性覆蓋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LCR),以及淨穩定資金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NSFR)。

LCR的定義是,「優質流動性資產」占「未來30天的資金淨流出量」比率,不得低於100%。目的在確保銀行有足夠且高品質的流動性資產,以利銀行在壓力下仍可提供30天的流動性資金。

NSFR則是衡量1年內資金結構性比率,用來評估流動性資金到期的配合情形。其定義是,「可用的穩定資金」占「業務所需的穩定資金」比率,不得低於100%。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 2012.07.16 03:45 am
-----------------------------
金融股剛回神 Q4恐受打呆衝擊(2800)

歐債危機稍稍緩解,金融股昨天回神大漲,盤中漲幅逾4%,金融類股指數收盤時上漲21.97點,站回804.07點關卡,單日漲幅2.81%。但法人認為,金融業第4季獲利恐下探,建議此時投資金融股「選股不選市、選黑不選紅」。

永豐投顧研調處指出,每年12月都是金融業打呆最高峰,一些本國銀行今年踩到茂德放款案地雷,第4季獲利表現恐不甚理想。

永豐投顧指出,全體銀行業茂德曝險金額579億元,大部分銀行雖已提列備抵呆帳,但由於DRAM產業經營陷入泥沼,茂德案遲而未決,基於保守考量,部分銀行傾向在第4季再增提準備。但增加提列備抵呆帳,表示會衝擊銀行業第4季的EPS(每股盈餘)表現。

此外,金管會決議,自2012年1月1日起,增訂新監管機制,即「銀行備抵呆帳占總放款比重不得低於1%」。永豐投顧指出,未達標準的銀行,預計會選在今年第4季進行大幅呆帳增提,也會影響獲利數字。

台新投顧金融股研究副理施志鴻也指出,歐債問題雖稍緩解,但危機還沒過去,大盤要到明年第1季才會落底,金融股此時只適宜短線操作,長線投資容易被套牢。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1.10.07 03:27 am
-------------------------------
台幣波動大 衝擊壽險業

台股重挫,新台幣波動幅度加大,壽險業者如坐針氈。業者昨天表示,8月獲利恐受到衝擊,不過現在方向不明,近1、2個月動作都不宜太大。

國泰、新光、富邦尚未公布7月獲利,原本3家公司都認為第三季有股息收入,加上避險成本下降,獲利將優於上半年。沒想到8月初開始出現全球股災,打亂了原樂觀的預期。

壽險業者說,如果美國實施第三輪貨幣寬鬆政策(QE3),對壽險業絕對是負面影響,一方面表示經濟救不起來,股市比較悲觀;另一方面美國釋出資金,利率也會持續低檔。
【聯合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2011.08.06 02:12 am
------------------------------
打炒房 17家銀行被盯

金管會打炒房,盯上17家放款過度集中不動產的銀行。金管會表示,已端出「矯正措施」,要求這些銀行增提呆帳準備,最多增提到一倍,被點名銀行獲利將受衝擊。

這17家銀行,包括不動產承作量最大的土銀、合庫、國泰世華銀等,中小型銀行包括聯邦、安泰、日盛、永豐、花旗台灣、遠東、大眾、台中、台新等。

金管會昨(28)日公布全體國銀上半年大賺1,116.96億元,創下歷史最佳紀錄。

銀行的總放款金額20.7兆元,逾放金額僅995億元,逾放比僅0.48%,續創歷史新低;呆帳覆蓋率為199.13%,也是歷史新高。不過,金管會要求銀行增提呆帳準備,成為下半年銀行獲利能否持續的變數。

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昨天表示,17家放款集中在不動產的銀行,因風險較高,已依據一些指標,要求增提準備金。

金管會要求這17家銀行,年底前須把不動產放款比重,降到金管會要求的水準,若未達成,將要求增提呆帳準備。

金管會採取的指標有三,一是銀行對房貸、建築貸款比重;二是放款年度,三是放款地區。

銀行對房貸、建築放款比重若超過標準,將要求銀行業對於每一筆貸款的呆帳損失準備,都要提到0.5%。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2011.07.29 03:45 am
---------------------------
金融機構 盼保留盈餘免稅

金融總會今(18)日將提出「100年金融建言白皮書」,因應新巴塞爾協定金融業將大量增資,金融總會在白皮書中建議金融機構因應新協定增提的保留盈餘免稅,以降低金融機構累積資本的成本。

白皮書並指出,台灣金融優秀人才已出現流向大陸的潛在危機,建議主管機關輔導公民營金融機構的薪酬委員會,研議建立符合市場行情的高階人才薪資給付機制。

金管會官員表示,對於金總的建議,主管機關會列入參考,課稅方面的議題,也會代為向財政部反映。

橫跨銀行、保險及證券業的金融總會,是主管機關與金融業重要橋樑,這次金總花了三個月,邀國內金融業及學者專家,提出這份白皮書,將在今天金總理監事會通過後發布。

金融建言白皮書中指出,新巴塞爾協定對銀行資本適足性要求大大提高,如普通股要求為7%,第一類資本為8.5%,以去年底台灣的銀行業第一類資本為例,35家銀行中就有14家無法達到標準,後續台灣若推動新巴塞爾協定,銀行勢必面臨增資的壓力。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1.07.18 03:42 am
----------------------------
金控年底登陸破局 股價一片黑

台股跌破季線,金融業欠缺好消息,類股昨天跌幅達0.52%,比大盤跌0.31%摔得還重。雖然外資昨天買超特定金融股,但在立法院表態要登陸的多家金控及銀行,除兆豐金(2886)之外,股價全面收黑。

金管會確定要完成所有立法院報告程序才接受業者申請赴大陸設點,急著想進大陸的金控和銀行要再等一個月才能遞件,此舉可能讓部分金控計畫在今年底前登陸的如意算盤破局。

本周一包括第一金(2892)、合庫、華南金(2880)、中信金(2891)及國泰金(2882)等多家金融業者在立法院表態,個個要拚第一時間登陸遞件,結果昨天股價全面走跌。中信金及國泰金股價跌幅達1.38%、1.49%,是盤面上跌深個股。

被「富邦條款」限制住的富邦金(2881),還有只能參股、不能去設分、子行的台新金(2887),意外成為昨天外資買盤重點。外資昨天大買富邦金2萬多張,富邦金上漲0.15元、39.1元做收,外資買超台新金7,000多張,台新金單日漲幅高達3.66%、收在12.75元。

昨天盤面上還有兩檔收紅的金融股,都是已經公布「配股政策」的產險股,包括新產(2850)及中再保(2851),新光產險今年將發放2.98元現金股利,若是以昨天收盤價26.05元來看,現金殖利率有11.4%。

中再保最大單一股東是長榮集團,昨天公布配股政策,中再保今年將發現金股利1.5元,換算成現金殖利率也有11.3%。

至於大型金控的股利政策,國泰金控昨天表示,會在考慮長遠發展及資本適足率前提下,考慮今年的股利發放政策,國泰和富邦金控的配股政策,都要等4月下旬董事會定案;法人預估,國泰金有配股1元、富邦金則有配3元的實力。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0.03.24 02:49 am
----------------------
半年報 金控獲利大縮水

上市金控股半年報受到連動債補償金與PEM結構債認損等因素衝擊,合計半年報獲利調整縮水近130億元。其中,中信金(2891)與台新金(2887)、富邦金(2881)調整數最大,三家金控半年報較自結數少了約110億元。

法人分析,金控股半年報會計師簽證數字,較自結數大縮水,主因去年金融海嘯雷曼倒閉衍生的連動債賠償問題,但是主要的連動債受災金控提列損失數,金控提列的連動債和解補償準備金應已足夠。

不過,PEM結構債提列損失的數字,與預估的成數較有距離,將是部分金控後續獲利潛在的未爆彈。

法人認為,金控股基本面的利空尚未出盡,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的簽署時程,在達賴來台、內閣改組等變數下,極可能持續延後,使得金控股欠缺利多題材,短線建議對金融股暫時觀望。

多家上市金控公司因為處理連動債賠償與投資認列損失等因素,半年報獲利大幅調整。其中,連動債兩大受災戶中信金、台新金,各自提列連動債賠償金高達41億元、16億元,華南金(2880)與永豐金(2890)則是因為PEM案,各提列8.5 億元、6.1億元損失準備。

富邦金雖然半年報調整數也有28 億餘元,但連動債賠償金影響數並不大,僅約3億元,反倒是投資台灣高鐵(2633)損失24億元,衝擊較大。

第一金(2892)因為連動債賠償準備與所得稅調降遞延所得稅利益等,半年報也調整約2億餘元,國泰金(2882)調整數也有約兩、三億元,其他金控調整數也較小。

法人評估,八八水災對金融業獲利衝擊相對有限,因此金融股後市主要仍將受MOU題材牽動。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2009.08.31 02:51 am
-------------------------------
20家銀行連動債 踩通用地雷

美國通用汽車聲請破產,金管會昨天公布,台灣金融業共有20家銀行代銷的連動債產品有連動到通用個股,目前發行餘額只剩34.5億元,且9成6以上都保本,投資人不用擔心。

在基金部分,金管會證期局說,初步調查,國內投信公司發行的「境內基金」完全沒有連結到通用汽車股票;至於「境外基金」,還在等各投信業者回報。

在法人投資部分,金管會銀行局表示,共有3家銀行投資到通用汽車標的,約9.43億元,已提列評價損失7.6億元。金管會保險局則表示,沒有一家產、壽險公司有投資通用汽車的公司債。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09.06.03 04:46 am
-----------------------------------------
金融本益比 飆到367倍

台股4月較3月大漲15%,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到4月底集中交易市場上市股票平均本益比為41.81倍,較3月底13.89倍大幅上升,主因金融保險股本益比高居367餘倍。

目前各產業類股本益比最高者為金融保險類之367.51倍,紡纖、電器電纜、造紙、鋼鐵、汽車、航運等七個類股,稅後純益為負數不計算本益比外,最低者為電腦及周邊設備類之11.25倍,再次為建材營造、通信網路、電子通路等,都在12至13倍附近。

到4月底止,全體上市公司股票平均殖利率則下降至3.76%,同時,股價淨值比(P/B)也上升至1.42倍。法人認為,從上述三個指標來看,台股價格都明顯提升上來,相對未來選股宜更謹慎。

證交所表示,由於4月底各上市公司公布98年度第一季的稅後純益普遍較低,而最近股價有上升情形,故4月份平均本益比有較明顯的增加。

此外,未含金融保險類之本益比為36.76倍,未含電子類之本益比為114.1倍,未含金融電子類之本益比為89.76倍。

證交所公布,4月底止,全體上市股票平均殖利率由3月底6.23%降為3.76%,平均股價淨值比由1.24倍升為1.42倍。
【經濟日報╱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2009.05.07 03:15 am
-----------------------------------
薪水族變呆帳族 房貸警訊(2800)

房貸龍頭土地銀行發出警訊。土銀董事長王耀興昨(5)日指出,房貸餘額300萬元至500萬元的薪水階級,在經濟不景氣時期,較有可能發生還款問題,土銀將針對這類族群提供延長一至兩年寬限期(付息不還本的期間),並將房貸期限展延至30年。

除了土銀,銀行公會現在也有兩種房貸紓困措施,一是寬限期最長可延長到五年,就算不是土銀房貸客戶,也可以向申貸銀行申請,可讓房貸短期間還款負擔降低,度過失業潮。二是目前多數房貸還款期限是20年,但現在可延長到30年。

不過,上述的紓困措施有其前提,須無積欠房貸利息、客戶年齡加延長後之剩餘還款年限不得超過70歲,以及未曾申辦消費者債務協商及前述寬限期方案等限制。

王耀興觀察,300萬元至500萬元貸款的房貸戶,是比較容易變成呆帳的一群,土銀將提供延長寬限期、繳款期限的方案,希望幫助客戶度過難關。據他觀察,上千萬元貸款的房貸戶,反而不容易產生逾放。

除了土銀以外,台灣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等大型行庫,目前對一般新貸戶的寬限期,主要是先提供二到三年,如果寬限期截止時,客戶還有需要,銀行再以一年開放客戶申請一次的方式承作。至於貸款期限,也可以視客戶需要彈性延長,目前最長也是30年。

土銀主管坦言,部分中南部的房貸戶,已出現繳不出房貸的狀況。行庫主管分析,經濟不景氣,首當其衝的通常是中產階級,這類族群又是市場購屋主力,貸款額度通常在300萬元至500萬元間,只要申請人一失業,沒有薪資收入,馬上就面臨房貸被追繳的問題。

王耀興說,根據他到中南部視察分行的經驗,中南部如嘉義市房貸餘額800萬元到1,000萬元的,反而沒有逾放,但嘉義縣許多300萬元房貸者,逾放一堆。

除了放寬房貸繳款條件,土銀今年在都市更新業務上也將更積極。土銀預計下半年遞件,申請成立不動產都市更新信託公司,已有部分上市櫃建商希望與土銀合作,土銀將選擇有都更業務經驗的建商合資,若投資者眾,資本額可從法定門檻的3億元提高到5億元。
【經濟日報╱記者呂郁青、陳芝艷/台北報導】 2009.02.06 02:48 am
------------------------------------------
大股東擺爛 不能再漠視

受到國際金融風暴的衝擊,壽險業出現資本嚴重不足的狀況,連不少優質壽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都跌到200%的法定標準之下,更有多家壽險公司淨值由正轉負。

淨值成為負數,表示公司的資產小於負債,若為一般公司,必須到法院申請破產;若為上市公司,則必須立刻下市;若為銀行,將立刻遭金管會接管。但如果是保險公司呢?

有官員這樣形容:淨值為負的壽險公司,就像是進了加護病房,如果努力搶救,說不定可以恢復健康,但如果放棄搶救,接下來就形同要送進太平間了。壽險公司因為產業特性,假設能長期經營,其隱含價值都會大於目前的價值,淨值為負的壽險公司也不代表立刻會出問題,因此,金管會對於淨值為負數的保險公司,都採取非常寬容的態度,即使要求增資,也默許業者一延再延,好幾家壽險公司的淨值負數已經很多年至今沒改善。

然而,壽險公司淨值轉負,代表這家公司出現危機,已不再是一家健康的公司,其財務清償能力出現問題,如果繼續賣保單,誰能保證未來幾年當保單到期時,保險公司拿得出錢來嗎?

保險公司大股東如果負責任,在公司淨值由正轉負時,就應該立刻拿出錢來增資,強化公司的財務清償能力。政府如果真的為了保戶著想,應該更強硬地叫保險公司大股東do something(幹點事),若拿不出錢,就要斷然賣掉公司,讓有能力的人接手。壽險公司不努力自救,政府又不給壓力,一旦壽險公司從加護病房進到太平間,政府將更難善後。
【經濟日報╱記者 李淑慧】 2008.11.17 03:51 am
----------------------------------
元大證上月虧損 今年首見<2885>(2800)

多家金融機構昨(5)日公布10月獲利,玉山金(2884)、元大金(2885)前十月每股稅後純益各為0.59元、0.57元,永豐金(2890)基於會計報表一致性將不進行34號公報資產重分類,每股稅後虧損擴大至0.35元;台企銀(2834 )前十月稅前盈餘仍較去年同期成長1.88倍,每股稅前盈餘0.81元。

國泰金控公布旗下國泰世華前十月稅前盈餘67.44億元,每股稅前盈餘為1.39元。對於景氣衰退可能衝擊房貸或中小企業放款品質,該行認為影響應有限。

元大證券10月受到台股重挫衝擊,出現今年來首度單月虧損,稅後虧損1.5億元,所幸有元大期貨獲利創新高,稅後純益超過9,000萬元,以及出售金復華投信獲利約3.2億元,10月金控仍有逾2億元稅後純益。

玉山金公布10月稅後純益為1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20.5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59元。

元大金10月開始針對34號公報重分類,10月稅後純益2.08億元,前十月稅後純益46.0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57元。

元大金控持有的群益證券(6005)因股價大幅下滑,前幾個月元大金大幅認列損失,在34號公報重新分類後,元大金表示,因屬「策略性持股」決定由交易目的改列備供出售,旗下子公司元大銀行及元大證金等持有的群益證,10月不需認列損失。

永豐金10月稅後虧損5.32億元,前十月稅後純損5.1億元,每股稅後純損0.35元。永豐金表示,10月認列旗下子公司長期投資損失5.01億元,其中永豐金證券損失3.95億元、永豐銀損失1.39億元、永豐信用卡獲利0.18億元等。

永豐金表示,永豐證券持續受台股表現不佳及日均量大幅縮減影響,自營部位認列己實現、評價損失及處份短期投資損失3.23億元,致當月稅後虧損3.95億元;永豐銀10月手續費收入較9月成長約34%,達2.3億元,有價證券部份也認列虧損5.46億元,10月稅後虧損1.39億元。

台企銀10月稅前盈餘2,002萬元,前十月稅前盈餘31.45億元,較去年同期稅前盈餘10.89億元,增加20.55億元,成長188.73%,每股稅前盈餘0.81元。到10月底止,每股淨值10.86元。
【經濟日報╱記者呂淑美、葉慧心/台北報導】 2008.11.06 02:34 am
-----------------------------------
瑞信降金融評等 下修13檔目標價(2800)

受台股走弱拖累,以及景氣趨緩將提高金融業對企業放款成本,瑞信證券大華區金融產業分析師林淑娥在最新產業報告中,調降了13檔金融股今明兩年的獲利預估,分達30%和17%,目標價也平均下修了18%,強調目前的首選為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新光金(2888)、第一金(2891) 和大眾銀(2847)。

市場交易獲利減少,加上對企業放款成本增加,是瑞信證券這一波下修獲利預估的主要原因。在資本市場部分,台股從5月以來修正幅度超過25%,林淑娥指出,證券市場走弱對於金控公司旗下各家子公司都會帶來影響,銀行有手續費收入減少的問題、保險則是投資部位價值縮水,證券被成交量萎縮所影響,以三個族群來看,台股不好對於保險和證券的影響較大。

除此之外,全球景氣趨緩,也會使得金融業對企業放款的成本增加,林淑娥將明年原先0.5%的預估調高至0.7%,但她也強調,目前在中小企業來說,還不會有所謂的企金風暴,因為台灣企業對房地產和證券投資相對較低,而且這幾年也沒有所謂信用過度擴張的問題。

對於目前的金融股投資策略,林淑娥考量彰銀(2801)和華南金 (2880)股價已經跌深,因此將兩檔個股的評等同步由「不如大盤表現」調升至「中立」,並強調彰銀短線有表現機會,主要受惠於認列呆帳回沖帶動下半年獲利。

林淑娥強調,仍然看好保險族群,強調兩大壽險股都已經被超賣,利空已經反映在股價上,至於看好第一金,則是因為銀行子公司的ROE居公股行庫之冠,獲利波動也較少。但持續建議投資人避開證券族群,因為經紀和融資業務佔了獲利的80%,這部分將難逃市場對台股轉趨保守的衝擊。
聯合晚報╱記者戎鵬丞/台北報導 2008.8.5 03:18 pm
-----------------------------------
金控 6月半數虧損

台股上月重挫,各家金控除中信金(2891)外,業績普遍「度小月」,七家金控單月發生虧損,占金控家數的一半。各金控的獲利差距也擴大,中信金、第一金(2892)均逾1元,分居金控冠、亞軍,6月再度虧損的永豐金(2890)、國泰金(2882),上半年未如預期轉虧為盈,新光金(2888)受股市、次貸重創,每股虧損擴大至2.17元。

台股上月下跌1,095點,各家金控旗下證券子公司,除了龍頭元大金(2885)旗下的元大證外,其餘都出現虧損。元大證目前市占率兩成,即使市場日平均成交量降至千億元之下,仍可維持獲利。至於兆豐金(2886)旗下的兆豐證券虧損達9.16億元、開發金(2883)的大華證也虧損近7億元。

股市跌,除了證券股獲利受侵蝕,壽險公司也出現大幅虧損。新光金6月虧損達34.8億元,上半年虧損達到117.8億元,每股虧損2.17元,其中主要虧損是因旗下新壽6月投資股市的虧損就達20億元,再加上認列次貸資產減損8.7億元,因而造成新壽6月單月虧損29億元,累計上半年虧損123.29億元。

中信金6月雖受到仕欽跳票,認列10億元呆帳準備,但因有兆豐金股息挹注,再加上國際發卡組織投資收益進帳,單月稅後純益反而有逾12億元的優異表現,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93.0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04元,兩項數字居14家金控之冠。

至於第一金因6月發放員工紅利6.73億元,單月獲利也大幅縮水,累計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為1.02元,金控獲利王再度拱手讓給中信金;華南金(2880)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為0.97元,緊追在後,名列第三名。

富邦金是三家壽險金控中,表現最亮眼,自結6月單月稅後純益仍有10億元,累計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0.92元;元大金、兆豐金上半每股稅後純益各為0.5元、0.43元,表現屬前半段班。

開發金旗下開發工銀雖有出售股票收益,6月仍有逾1億元獲利,但因大華證虧損近7億元,使得6月稅後純損9.32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9.8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0.09元;台新金(2887 )旗下銀行雖小賺數千萬元,但旗下證券及票券都虧損,因而6月也虧損2.5億元,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只剩下0.04元。

日盛金(5820)6月單月稅後純損近5億元,累計上半年虧損擴大至20.89億元,每股稅後純損0.8元。到6月底止,每股淨值為8.97元。
經濟日報╱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2008.07.11 02:40 am
---------------------------------
5家金融股上半年獲利評析(2809.2812.2847.2884.2890..)

近期海內外股市表現疲弱,永豐金(2890)因台股重挫,旗下證券及銀行雙雙出現赤字,6月再度出現虧損,累計上半年稅後純損12.2億元。京城銀(2809)6月也見虧損,兆豐金(2886)旗下的兆豐銀6月也將提列4.57億元次貸資產減損,衝擊6月獲利。

台中銀(2812)是少數6月仍有獲利的個股,自結6月稅前盈餘8,525萬元,但無法脫離股市衝擊,仍較5月衰退約三成,累計上半年稅前盈餘8.38億元,以期末股本130.4億餘元計算,每股稅前盈餘0.64元。台中銀到6月底逾放比率為1.56%,覆蓋率由5月份的70.21%上升至75.02%。

玉山金(2884)旗下的玉山銀獲利表現平穩,自結6月稅前盈餘2.35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前盈餘16.05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51元。

大眾銀(2847)自結提存後稅前盈餘0.69億元,累計上半年提存前盈餘14.68億元,提存後稅前盈餘6.54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24元。

京城銀自結6月稅前虧損3,661萬,累計上半年稅前盈餘1.9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18元。到6月底止,逾放比率2.18%,覆蓋率為58.29%。

永豐金6月稅後純損4.96億元,上半年每股稅後純損擴大至0.17元。永豐銀自結6月稅前盈餘0.05億元,稅後純損1.21億元,累計上半年每股稅後純損0.39元。永豐金證券6月稅前虧損3.36億元,稅後純損3.81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前盈餘0.21元,稅後純益0.09元。

兆豐銀宣布將再增提1,505.5萬美元,約折合新台幣4.57億元的次貸資產減損。兆豐金表示,此一資產減損將反應在6月自結數中,加上6月台股行情不振,恐衝擊6月獲利表現。

兆豐金指出,經過此次再增提後,合計已提列55億元資產減損及已實現損失,約占次貸曝險部位110億元的五成,預計今年底前還要再提列至少10億元以資產減損,資產減損提存比率約可拉高到六成。

6月股市行情不佳,遠東銀認列轉投資等損失後,單月稅前損失0.48億元。
經濟日報 /記者呂淑美 2008/7/2
---------------------------------
14家今年計劃董監改選的金融股評析

金融股上周(14~18日)漲幅居各類股之冠,外資大幅買超金融股,配合國內14家金融機構今年舉行董監改選,董監持股比率不到10%的國票金、永豐金等多檔金融股,市場預期可能出現董監改選行情,若經營權爭奪戰白熱化,可望推升金融股股價。

立委選後台股受藍軍大勝激勵,泛藍主打的兩岸開放政策炒熱金融登陸題材,吸引外資買盤進駐。受選後慶祝行情的推升,金融類股指數上周(14~18日)大漲15.29%,漲幅不但高居台股之冠,遙遙領先同期僅小漲1.93%的大盤指數。

台新投信總經理沈文成表示,選後三通題材發酵,金融股登陸想像空間提高,外資對金融股的喜好度也直線上升,配合部分金融機構即將改選董監事,若出現經營權爭戰激烈,今年金融股改選行情有機會提早啟動。

雖然預定今年舉行董監改選的公司仍未確定股東會召開日期,但依例在4至6月間舉行,以委託書徵求時程推算,有意介入經營權、參選董監事的勢力,從目前起即會積極布局,展開第一回合股權收購戰。

券商指出,今年將進行董監改選的金融機構共計14家,排除持股集中的富邦金與新光金外,董監改選最熱門的標的包括國票金、第一金與永豐金等。

另外,中信金因少主辜仲諒涉案滯留海外,加上外資持股逾五成,經營權是否出現變化也受關注。金鼎證雖未有董監改選,但因開發金持股過半,股東會中是否再度提案討論相關議題,也備受外界關心。

券商指出,今年金融版圖爭戰以國票金最為激烈,耐斯集團總裁陳哲芳,及以台灣金聯董座洪三雄為首的洪派人馬,雙方都想利用改選拿下國票金,使國票金董監改選充山雨欲來之勢。

第一金方面,第一金主要民股為新光金旗下新壽,持股約8%,僅次於財政部;第二大民股則是國泰金旗下國壽,持股4%以上。為防堵對第一金不斷表達愛意的民股,財政部也已編列徵求委託書預算經費,「以免要打仗時,卻沒子彈用」。

永豐金也被市場傳言今年可能出現董監改選行情,過去北商銀持有的永豐金股票已轉成庫藏股,無法參與董監改選,永豐餘何家為鞏固經營權,近期也頻逢低加碼。另外,市場也傳言,京城銀大股東蔡家有意趁今年董監改選,將京城銀賣給外商銀行或與其他金控合併。
經濟日報 記者王皓正 2008-01-21
--------------------------------
農業金庫 次貸曝險部位達34.6億

次級房貸風暴延燒到全國農業金庫,曝險部位達34.6億元。農業金庫昨(28)日表示,該公司投資玉山銀行發行的新台幣資產證券化商品共34.6億元,但目前仍正常收息,並無任何本金虧損。

第一金昨天則宣布,旗下第一銀行將認列三筆CDO資產減損346.3萬美元,約折合新台幣1.12億元,以及約三年前承受農漁會擔保品資產減損6,000萬元,合計共1.72億元的資產損失將反應在12月獲利。

不過,一銀預估,12月單月獲利仍有機會達維持在11億元,預估今年全年稅前盈餘可達158億元,創下成立以來新高。

外傳農業金庫因為次貸風暴可能虧損34.6億元,農業金庫昨天緊急澄清,玉山銀行所發行的CBO(債券資產證券化),連結外幣資產池均為AAA信評等級的房貸受益證券(RMBS),並無美國次級房貸商品。

農業金庫指出,次級房貸風暴引發信用市場緊縮,造成全球金融市場發生流動性系統風險,玉山銀行CBO所連結的外幣資產的融資銀行,信評公司質疑是否願意繼續融資,因而調降外幣資產的投資評等。

這些外幣資產的融資銀行之一,已經通知到期不再續約,但農業金庫表示,外幣資產池內並無次級房貸商品,且信評等級相當好,經資產管理公司及相關單位協商,目前已由另一家銀行承接短期融資,解除該外幣資產提前清算風險,農業金庫持有的玉山CBO依約收取利息,並無任何本金虧損。

一銀發言人周伯蕉表示,因應國際信評機構調降次代相關證券化商品信用評級,經過重新審視所投資的七筆CDO後,決定認列三筆資產損失346.3萬美元,約折合新台幣1.12億元。

另外,三年前承受農漁會擔保品,依金管會規定要在三年內限期處份完畢,但屆期尚未處理,經金管會要求後決定全額認列資產減損5,967萬元。
經濟/呂淑美 李淑慧 2007.12.29 02:59 am
-----------------------------------
股災掃倒金控營運 8家11月虧損 國泰金今年首虧 大賠42億元

黑色11月果真是一大夢魘!14家金控自結11月營運 全數出爐,共有 8家金控因投資效益差,導致單月營運 出現虧損;其中,龍頭老大國泰金 2882(TW) 因認列次 貸資產減損,致單月稅後虧損 43.46億元,為今(2007) 年以來,首度出現賠錢的月份,累計1-11月每股稅後純 益(EPS)降為3.49元,但仍穩居金控獲利王。

綜觀14家金控11月獲利成績單,其中,國泰金、中 信金 2891(TW) 、新光金 2888(TW) 、元大金 2885(TW) 、 開發金 2883(TW) 、台新金 2887(TW) 、永豐金(2890- TW)、日盛金 5820(TW) 等 8家金控,單月稅後均出現虧 損。

國泰金11月自結虧損 42.46億元,為今年首度單月 虧損。國泰金策略長李長庚表示,虧損的主因是來自次 貸認損及國內外股市大跌,11月認列次貸損失31.6億元 ,且台股跌逾千點,國外股市也大跌,造成國泰金投資 海內外股市產生評價損失20幾億元。國泰金累計1-11月 稅後盈餘為 321.1億元, EPS降為3.49元。

富邦金仍為獲利二哥,11月單月稅後盈餘由前月的 14.3億元,大幅縮水至小賺 0.1億元,累計1-11月稅後 盈餘約為163億元,EPS約為2.12元。獲利第 3名的第一 金,11月稅後盈餘也由前月的11.86億元,降至只賺8.3 億元,累計1-11月第一金稅後盈餘119.60億元, EPS為 1.96元。

中信金單月雖然出現虧損,但因新光金虧損更大, 所以中信金獲利排名躍升至第 4名。中信金11月份自結 稅後虧損10.59億元;累計1-11月合併稅後盈餘為134.2 6億元,EPS為1.52元。

中信金表示,因為11月全球股市重挫,衝擊所有投 資部位,其中該行持有的兆豐金股票部位,就增提了 6 .6億元的跌價損失、法人金融自營承銷交易部位,提列 6億元跌價損失、結構式投資工具 (SIV)因遭降等,提 列 3.7億元的損失,另外,針對宣布重整的「雅新」, 因為處理已近尾聲,因此再增提0.66億元的呆帳準備。 另一方面,原本獲利頗佳的財富管理業務,11月也因全 球股市下挫,投資人投資、贖回動作停止,使得手續費 收入也減少;所以整體單月營運轉弱。

值得注意的是新光金,受到11月全球股市表現不佳 影響,單月由原本的賺逾8億元,轉為大幅虧損30.06億 元,累計1-11月稅後純益為52.07億元, EPS為1.06元, 獲利排名也一口氣由第4名滑落至第7名。

新光金表示,在持股部位 160億元中,11月經市價 評價後虧損15.8億元,加上避險成本及匯兌損失也認損 13億餘元,此外,包括新光銀行、新壽證券也因投資部 位單位轉虧。

另外,有投資 SIV的永豐金,自結11月稅後淨損6億 元,累計1-11月稅後盈餘為46.09億元, EPS縮水為0.6 5 元;永豐金發言人張立荃表示,受到11月股市市況不 佳影響,證券包括承銷、自營部門在持股公平市價後皆 呈現損失狀況,而銀行除持有的可轉債、結構債等部位 出現跌價損失外, SIV淨值也呈現下滑,認列約200-30 0萬美元損失。

累計1-11月獲利第 5至第14名的金控分別為:華南 金EPS為1.46元;兆豐金 EPS為1.49元;新光金 EPS為1 .06元;玉山金 2884(TW) EPS為 1元;元大金 (2885- TW) EPS為0.82元;開發金 2883(TW) EPS為0.73元; 台新金 EPS為0.72元;國票金 2889(TW) EPS為0.71元 ;永豐金 2890(TW) EPS為0.65元;日盛金 5820(TW) EPS為0.14元。
鉅亨網/陳慧琳/2007/12/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