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夏普為了衝刺今年要銷售1400萬台電視的目標,正在轉守為攻,除了擴大在中國市場的行銷火力,也不惜祭出法律手段施壓海外合作夥伴,拿回市場主導權。

施壓拿回品牌授權
日本《每日新聞》與《日刊工業新聞》報導,上周五夏普在美國紐約南區的聯邦地方法院遞狀控告中國電視品牌商海信,指對方以夏普品牌銷售低品質電視,並據此要求至少1億美元(約30億元台幣)的損害賠償。

2016年8月鴻海正式入主夏普之前,一度陷入資金危機的夏普,於2015年底敲定從2016年1月起,給予中國海信在北美市場的夏普電視品牌5年使用權,但在鴻海入主夏普後,夏普電視事業重回擴張模式,鴻海希望今年夏普電視在全球銷售量要衝刺到1400萬台。

2016年12月夏普與賽普勒斯電視廠商Skytec UMC談判後,敲定以104億日圓(約28億元台幣)取得對方56%股份,並成功拿回夏普電視在歐洲市場的品牌使用權,以及先前轉讓出去的夏普波蘭工廠。

不過,握有北美品牌使用權的海信態度強硬,一直未與夏普達成共識。

報導指出,海信在北美市場一直將行銷主力放在自家品牌的電視,並未在夏普電視上放太大心力。
蘋果日報【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2017年06月12日
-----------------------------------
夏普去年虧51億美元 成立以來最差

消息人士披露,夏普公司2012年度淨損可能多達5,000億日圓(51億美元),超過原先估計,原因主要是低於預期的產量導致產能過剩,此外,夏普也必須為歐洲面板價格操縱調查可能的罰款預作現金準備。

夏普資金缺口問題將於9 月再度浮現,沈寂一段時間的「鴻夏戀」話題可能再度升溫。夏普預計14日發布去年度財報,並揭露改革計畫,向市場說明如何振興業務和財務狀況。對此,鴻海主管昨(1)日未予置評。

倒是法人對於「鴻夏戀」平常心看待,認為今年以來蘋果光環褪色,鴻海今年營運成長面臨新的考驗,鴻夏戀並不是當前的優先事項。此外,今年以來日圓急貶,或許有助夏普走出營運谷底,減低對鴻海的依賴。

日本每日新聞與路透1日報導,消息人士說,夏普截至3月底為止的2012年度合併淨損可能為5,000億日圓,超過去年11月預估的4,500億日圓,這將寫下歷來最高的集團淨損。
【經濟日報╱記者余曉惠、曾仁凱/綜合報導】 2013.05.02 03:17 am
----------------------------------
夏普的選擇/出錢不插手?看看奇美電

「鴻夏戀」原本要八月卅日由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日本親自召開記者會,宣布雙方深度結盟的喜訊;沒想到郭台銘沒有現身,還立刻搭機回國,令外界質疑鴻夏戀能否修成正果?

這個場景令人回想到二○一○年,新奇美電子公司三合一成軍之後,鴻海與奇美實業兩大股東為了奇美電到底要如何經營,出現歧異,導致兩大股東陷入角力戰。

尤其在二○一一年時,郭台銘希望把新奇美電分割成三塊,即大尺寸、中小尺寸與觸控面板三個公司;但最大股東奇美實業不同意,兩大股東的衝突達到最高點,促使郭台銘淡出奇美電的經營。

不過,隨著面板產業在去年進入史上最長的寒冬,奇美電資金出現吃緊狀況,導致奇美電前董事長廖錦祥多方向政府與銀行團請託,卻無法獲得銀行團的援助。

為了換取鴻海的支持,奇美實業今年終於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奇美電也宣布公司改名,郭台銘以第二大股東的身分取得了奇美電的主導權。

看看如今,鴻海出資挹注夏普,也成為夏普第二大股東。對郭台銘而言,如果只出錢擔任股東而不插手經營,並把鴻海效率灌注到夏普身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對夏普而言,蘋果同樣拿出大筆銀子挹注夏普的六代與八代廠,並把六代與八代廠變成是iPhone與iPad面板的生產專線;蘋果雖派人長駐夏普的廠房,以確保供貨沒有問題,卻沒有介入夏普的經營。而且日本公司傳統上就不喜歡外國人介入經營,而且夏普還有日本銀行團的支援。

不過,夏普仍需錢孔急,若日本銀行團不再金援夏普,未來視客觀環境的變化,郭董仍有參與經營夏普的機會。
【聯合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2.09.03 02:34 am
------------------------------
慘!夏普信評砍至垃圾級 傳iPhone 5螢幕生產瑕疵 股價挫13%

就在鴻海 (2317) 董事長郭台銘意外結束日本拜訪行程隔日,夏普 (Sharp)(6753-JP) 信用評等周五 (31 日) 遭標準普爾 (Standard & Poor’s) 下砍至垃圾等級,且傳出其部分智慧手機螢幕產品有瑕疵。股價應聲大跌 13%。

郭台銘本周前往日本參訪,並親臨投資的夏普液晶顯示 (LCD) 十代廠。但結束後未如原訂召開記者會,說明雙方投資協議事宜。鴻海事後僅重申,入股夏普案還在談,但未表明何時將與夏普發表聯合聲明。

標普今日一舉將夏普長期信用評等下砍 2 級至 BB+,為非投資等級中最高,主要考量到夏普現金流微弱,加上市場環境持續惡化。標普並將其信評展望維持「負面」,凸顯虧損連連的夏普是否有能力償債及重振業務,更加令人擔憂。

鴻海今年 3 月同意以 670 億日元 (8.53 億美元) 買下夏普 9.9% 股份,同時同意投資夏普及其 LCD 廠 1330 億日元。但之後夏普將今年全年虧損預估暴增 8 倍,股價應聲大跌,導致鴻海與夏普重新討論投資協議。

標普今日還將夏普短期信評調降至 B,同樣為非投資等級中最高級,並預警可能再度下砍。

標普在聲明中指出,鴻海投資案的合約條件仍是未定數,因此他們將持續觀察雙方協商,並可能再度調降夏普信評,一旦夏普業務復原情況或與債權銀行及策略夥伴關係惡化。

同一時間,《華爾街日報》周五稍早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夏普原訂生產的蘋果 (Apple)( (US-AAPL) ) 下一代智慧手機螢幕今日開始出貨,但量產時間已經延後,原因是製造出問題。

夏普高級執行經理 Tetsuo Onishi 隨後對記者說明,表示公司龜山市工廠生產的面板,在落下試驗 (drop test) 時發現瑕疵,而夏普正努力避免造成客戶產品上市時間延後。他澄清這只是小問題,但並未透露牽涉客戶是哪家企業。

夏普周五股價大跌 13% 收 198 日元,創 8 月 3 日以來單日最大跌幅,並使得該股價格今年以來已暴跌 71%。
鉅亨網 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2/08/31 23:24
--------------------------
夏普Q2大虧 要砍數千人

外電報導,夏普因為10代廠產能利用率低迷、加上認列反托辣斯案的和解金約160億日圓,導致上季(4至6月)合併淨損高達1,000億日圓,虧損金額為去年同期的二倍,夏普昨天股價再探底,鴻海集團本季帳面損失越來越大。

夏普股價24日慘跌,改寫37年來新低,因日經新聞報導,夏普可能公布季度虧損,正考慮裁員並出售東京辦公大樓。夏普24日在東京股市交易一度重挫5.44%,報278日圓,寫下1975年來最低價,反觀日股日經225指數盤中最多僅跌0.7%。

根據報導,夏普因為虧損擴大,考慮首次精簡人事,考慮透過提供提前退休計畫等措施來裁員數千人,並出售位於東京的辦公大樓。

不過夏普旋即發布聲明指出:「夏普不是這份報導的消息來源,但我們正在考慮各種措施來解決困境,定案後會公布細節。」

夏普訂8月2日公布財報。彭博資訊訪調的分析師預估,該公司將公布6月底止的第1季度淨損760億日圓。路透訪調的分析師則預測淨損870億日圓。

日經指出,4至6月期間,夏普10代廠稼動率僅三成,導致虧損擴大,7月回復至八成。為了進行經營重整,夏普計劃以召募自願提早退休的方式,於日本國內外進行人員精簡措施,將裁撤數千名員工。截至今年5月底止,夏普日本國內的員工數達約2.1萬人。

日經報導,夏普上一季(4至6月)合併淨損額恐達1,000億日圓,是去年同期(淨損492億日圓)的二倍以上;夏普上年度(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淨損額達3,760億日圓,創史上最大虧損紀錄。鴻海本季可能再度認列帳面虧損,壓力持續擴大。

對此,鴻海發言人邢治平昨天重申,鴻海投資「只看價值、不看股價」的立場。他表示,鴻海與夏普的合作一切都在進行之中,希望外界不要把過程過度放大。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曾仁凱、編譯于倩若/綜合報導】 2012.07.25 03:37 am
------------------------
奇美電 與夏普互補

泛鴻海勢力「眼球計畫」布局成形,奇美電扮演吃重角色,不僅身為大眼球計畫中的一環,與夏普形成互補關係,也與小眼球計畫的後段模組,維持上、下游的緊密合作體系。

奇美電董事長暨執行長段行建曾明確表示,奇美電為專注於面板核心業務,已終結系統組裝產品線。專心於衝刺拉升TFT稼動率、以及觸控面板產能,填補停掉系統組裝業務損失的業績。

奇美電2010年與統寶、群創完成三合一之後,在合併1年後展開面板業務調整,逐步減少系統組裝產品線,先將電視系統組裝切給鴻海,鴻海由網通產品事業群(CNSBG)主管掌管;負責監視器組裝的副總經理趙政輝,也改向鴻海資訊系統整合及服務產品事業群(CMMSG)報告,歸屬鴻海。

段行建指出,奇美電力行「管理簡單化」,要回到TFT的核心事業。奇美電將不再如以前群創規模小時,垂直整合做得那麼多。奇美電的系統組裝會陸續切割出去,專注做一家純面板廠,發揮專業效率。

奇美電近1年來的分割作業,已經讓公司重回TFT-LCD核心事業。至於觸控面板,僅保留「觸控感應器」的核心,其餘觸控貼合、觸控模組,都分割至業成及鑫成等執行小眼球計畫的公司。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2012.07.24 04:39 am
------------------------
元太專利 授權夏普10年

元太董事長劉思誠昨(12)日宣布,元太及子公司Hydis分別與日本夏普簽訂10年專利交互授權協議。據了解,夏普為承接蘋果iTV訂單,向Hydis取得廣視角技術授權,元太將坐收權利金入帳。

根據三方協議內容,未來任何一方使用對方專利技術生產的面板相關產品,須支付權利金,起算日並回溯至今年4月1日(日本會計年度起始日)。

法人解讀,夏普是為承接蘋果iTV訂單,必須向Hydis取得廣視角(FFS)技術授權。未來隨著觸控功能的NB、iTV出貨量大增,元太將可坐收權利金入帳,挹注業外收益。

劉思誠表示,元太韓國子公司Hydis在FFS相關的專利權已達1,500多項,由於FFS具備廣視角、省電、高對比、高解析度等優點,已被廣泛被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高階手持電子產品上,未來也可應用在筆記型電腦、電視產品上。

劉思誠指出,3年前FFS技術應用尚不廣,元太及Hydis採一次性授權方式,授權給韓國樂金(LGD)使用。經過3年來的持續研發,FFS已廣被採用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觸控面板上。

這次元太、Hydis與夏普之間的交互授權,權利金是改採依產品應用數量計費,也就是用得愈多、權利金就得付得愈多。

元太、Hydis與夏普之間的權利金如何計費、何時入帳?劉思誠均以合約內容保密為由,不願透露。業界則認為,元太收取的權利金主要將視蘋果iTV的出貨數字而定。

元太表示,未來考量將FFS技術,採選擇性授權方式擴大應用範圍。劉思誠說,所謂選擇性授權,是指產品應用限制、區域限制等,授權的對象也將經過評估,不是每家廠商要來申請都會接受。

至於市場傳出元太原本將在7、8月出貨的亞馬遜新款電子閱讀器電子紙,因產品新設計造成閱讀出現問題,恐怕將遞延出貨。元太回應,解決該項問題的方法有很多,還未確定要使用哪一個解決方案,但不排除沿用先前的設計。

元太昨天股價隨大盤修正,下跌0.8元,收29.2元,跌破所有均線,逼近1個月前的低點。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台北報導】 2012.07.13 12:23 pm
--------------------------
夏普新iPad面板出貨 Q3勝三星

蘋果大舉把視網膜面板訂單轉給夏普,第3季夏普新iPad面板出貨量,首度超越三星。夏普規劃投資數百億日圓,投入更多視網膜面板生產線,帶來更多蘋果訂單,有助加速鴻海實現投資夏普正面效益。

夏普擴大吃下蘋果訂單,台灣相關供應鏈同樂,台表科是夏普燈條供應商,伴隨高解析度面板亮度增加,燈條用量由1條變成2條,受惠最大;光洋科則是IGZO靶材供應商,也會沾光。

日刊工業新聞昨(5)日報導,夏普計劃於2013年會計年度結束前(2014年3月底前),投下數百億日圓改造現有產線,生產最新的氧化物半導體(IGZO)面板,用來生產高解析度面板。

供應鏈人士透露,三星第2季是新iPad視網膜面板(即高解析度面板)的主力供應商,由於三星是蘋果的勁敵,因此蘋果在採購策略上「去三星化」,第3季起,夏普供應新 iPad視網膜面板比重,正式超越三星,未來夏普還將吃下更多蘋果高解析度面板訂單。

報導指出,被夏普列為產線改造,並導入最新IGZO技術的據點包含龜山第2工廠、三重工廠和天理工廠等3處,等於夏普所有工廠都將採用IGZO技術。

夏普表示,已導入IGZO技術的龜山第2工廠,將於今年度內進行產線改造,三重、天理工廠則在和顧客端進行協商、且視市況及接單狀況後,再決定投資時間。

國內供應商方面,與夏普在面板結盟戰略夥伴的鴻海,自然受益;夏普吞蘋果訂單,台表科、光洋科等供應鏈沾光。台表科6月合併營收41.95億元,比5月減少2.92%,維持歷史高檔;上半年合併營收253.33億元,年增率10.97%,在新iPad、iPad mini加持LED燈條,及飛利浦下單LED照明等印刷電路板組裝加工發酵,下半年合併營收有望比上半年增加50%,今年挑戰600億元新高。
【經濟日報╱記者龍益雲、蕭君暉/台北報導】 2012.07.06 03:27 am
-------------------------
夏普要增產 面板雙虎驚

日本液晶巨擘夏普八代廠將增產10%,十代廠將在8月開工投產,由於十代廠年產能相當1,300萬片42吋電視面板,一旦產能開出,又逢第四季淡季效應,恐增加全球LCD產能過剩疑慮,將不利友達(2409)與奇美電(3009)等台系面板廠第四季的獲利。

夏普宣布,旗下龜山第二工廠(八代廠)產能提高10%,以因應中國大陸等新興市場對液晶電視的需求。該廠產能將從每月9萬片玻璃基板增加到10萬片。如滿負荷運轉,該工廠每年約增產216萬片32吋電視面板。

另外,夏普位於大阪的全球第一座十代廠將在8月開工投產,該廠以生產大尺寸電視面板為主,若按42吋換算,一片玻璃基板可切割15片的42吋電視面板,每年產能相當約1,300萬片。

業內人士指出,第三季是面板廠出貨旺季,第四季後半段將進入尾聲,夏普十代廠產能在第四季陸續開出,正好碰到淡季,屆時恐會引發產能過剩疑慮,導致價格下滑,讓好不容易邁向獲利的台系面板廠,再度陷入虧損陰霾。

WitsView總經理王鶴偉昨(15)日表示,面板產業第三季供需應該沒有問題,除了大陸需求,歐美市場旺季效應在本季開始發酵,加上玻璃基板缺貨,面板供應非常吃緊,價格將大幅上揚。
【經濟日報╱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09.07.16 04:26 am
---------------------------------------------------------------
夏普新技術備戰 搶進車用液晶市場

中、小尺寸液晶面板行情狂殺,車用液晶螢幕是少數能維持利基的亮點,夏普(SHARP)等日本業者面對台廠來勢洶洶,積極開發新技術備戰,不打算讓台灣對手穿透市場,避免陷入削價戰。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車用液晶面板雖然尚未遭遇台灣業者削價競爭,然而台廠摩拳擦掌,近來已逐漸取得必要的技術,具備生產高品質、可靠車用液晶螢幕的實力,日本業者儘管對成長前景依然相當樂觀,日本業者不敢輕忽台灣對手的威脅。

以效能為優先
日本DisplaySearch顯示器分析師早瀨宏表示,車用液晶螢幕以效能為優先,技術考量更甚成本,技術門檻比較高。此外,車用液晶螢幕多半依據車廠需求特別定製,每批定單產量不大,給予中、小型製造商很大機會。

專家指出,新型汽車高度電腦化,車用液晶螢幕的功能早已超越基本的里程顯示,解析度較高的TFT-LCD(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應用日廣。然而廠商生產時除必須考量車內溫度變化較大等複雜環境因素,還得搭配汽車內裝,符合整體設計感。

夏普近來開發出對比度高達2500:1的車用液晶螢幕,顯示效果比現有產品更銳利;精工愛普生(Seiko Epson)旗下顯示器部門也與日立顯示器(Hitachi Displays)共同開發出1款高反差、可視角度超廣的車用液晶螢幕。
壹蘋果網路【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2008/5/27
-------------------------------------
新力夏普合攻十代廠 台灣業者備戰

一度與韓國SAMSUNG密切合作,共同投資面板生產線的日本消費性電子大廠新力(SONY),在經過數年的海外面板採購之後,在2008年2月27日,與另一家日本液晶大廠夏普(SHARP)宣布共同合作,投資夏普位於大阪府市的第十代面板生產線。

此項合作案新力將擁有工場約三分之一的股權夏普則持有其餘股份未來2009年工場稼動之後,依據出資比例,新力享有三分之一面板產能,同時雙方亦將攜手進行LCD模組段的生產。

曾經一度被日本業界視為與外人合作的新力,如今重回日本國內,然而更令人跌破眼鏡的是,新力的新夥伴不是別人,正是過去在LCD TV品牌領域強力競爭的夏普。

新力此舉震驚日本業界,也讓人對未來日本液晶產業變化更加詭譎難測。依據2006年至2007年Q3的出貨資料來觀察,三星不斷提高LCD TV的出貨量,呈現壓倒性的銷售優勢。

震驚日本 攪動產業春水

依據新力所發布的資訊,2007年新力的BRAVIA LCD TV銷售量約1,000萬台的規模,但三星的出貨量則是將近1,200萬台。因為品牌效應,新力LCD TV銷售成績一直持續攀升,然而從與三星合作開始,新力常因面板供應不及而感到力有未逮,即使S-LCD(三星與新力合資公司)一條七代線及八代線與三星共享一半產能,新力仍然無法獲得足夠的面板供給。

隨著電視市場尺寸日益趨大,品牌對消費者的效應將逐漸擴大,新力與三星兩大品牌在終端市場競爭勢必加劇,新力若僅仰賴與三星合作,則終將寢食難安。故戰略上新力須採取多方面板來源策略,以降低長久以來面板受制於三星的風險。

雖然從2007年開始,新力即逐步轉向台灣廠商採購面板,只是採購尺寸仍以20-30吋級面板為主,40吋僅有友達少量供應。由於40吋等級以下的LCD TV利潤已低,從新力的出貨狀態來觀察,新力亟欲奪得的市場在於40及52吋等級,但S-LCD在此領域的出貨能力始終無法滿足新力的市場野心,再加上2008年新力的出貨將追求1,500萬台至2,000萬台的目標,可是與三星合資的第二條八代線能否能滿足未來的需求,似乎讓新力顯露出不安。

新力與夏普共同投資的十代線,屆時2009年4月位於市的工場一旦運轉,以 工場每月7.2萬片(玻璃基板)產能規劃進行計算,新力將分得約每月2.5萬片的產能,而十代線鎖定的切割尺寸為42、52、57及65吋,一旦良率提升,即使共享的是三分之一的產能,強大的生產能力仍能對新力在40、50及60吋級領域的市場擴展帶來莫大的助益。

另外,過去新力與三星合資,受限於三星七代線基板規格,40吋成為新力在40吋級領域的主力規格,但夏普對於十代線的規劃42吋產品將是切割重點,這將形成生產上的尷尬局面。

若十代線切割尺寸為42吋時,屆時新力在S-LCD的七代線出貨可能僅鎖定46吋,而八代線出貨可能轉往32、52吋產品;因此,我們可以拼湊出新力的電視產品布局,將來可能充分調度S-LCD的七、八代線及夏普的十代線,並以32、42、46、52、57及65吋等產品為主。

我面板廠 面臨價格競爭

以新力目前對台的採購策略來說,仍然偏重在40吋以下的產品,主要原因在於品牌形象及市占率。對新力而言,20至30吋級的LCD TV競爭品牌眾多,價格戰激烈,利潤已低,打著新力品牌不見得一定能以極高的價格銷售,加上台灣面板價格具競爭力,當然可以做為新力面板供應的來源。

新力、三星、夏普都具有品牌、自有資金的優勢,可主導產品主流市場規格、承受財務風險的實力;反觀,台灣無法承受相同風險,這也是為何台灣在七代線落後韓國約二年、八代線落後日本約三年的原因。同理,何不俟十代線生產設備技術、材料技術成熟後,再規劃投入十代的興建。

雖然新力、三星及夏普在次世代廠七、八、十代廠合作,似以維持品牌形象、提高市占率考量,倘從大尺寸經濟切割50吋級以上產品看,日韓產線與台灣互補性高,對台灣廠商未來的衝擊不大。

但台灣應該思考,倘若2010年後,50吋級以上產品市場需求未能擴大,當日韓品牌業者次世代產能往40、30吋級切割時,全球一線品牌恐將降低台灣面板之供應比例,加上夏普聲稱未來將採面板外賣策略,屆時市場將出現供過於求局面,故台灣面板廠可能將再經歷血淋淋的價格競爭壓力,這將是台灣面板業者的一大考驗。

做大品牌 穩中求勝關鍵

過去台灣產業皆著眼於供應面的思維,故面對十代線議題仍難脫產線投資競賽、缺乏強有力品牌、市場供需失衡的厄運,2006年全球面板供過於求、價格崩跌、虧損累累的殷鑑不遠;台灣是否可能挾面板關鍵零組件生產優勢,積極與全球各區域品牌策略聯盟,打破過去供應面的思維,積極構思「大品牌」的CE產品策略?這是我們在瞬息萬變市場中要穩中求勝,最重要的求生法則。

「大中華品牌」可能是最容易開始的新思維,期待兩岸廠商可以踏出創意的的第一步。

(作者是工研院IEK/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經濟日報╱鍾俊元、姜常俊】 2008.03.31 05:07 p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4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